第157章
信纸展开后,紧接着便是失手后鱼鳞木板跌落在地。 “这笔迹!……咳咳……” 只听床榻上衣料被褥窸窣作响,韶王似乎挣扎着想要起身,厉夫人连忙将靠枕塞到他身后,扶着他半躺半坐。 “是我、是我眼花了吗?厉嬷嬷……” 李元瑛以为出现了垂死幻觉,不敢置信,厉夫人瞥了一眼他手中的信纸,同样露出惊骇之色,惊叫道:“怎么可能!” 厉氏出身官宦之家,年少时被家人犯罪牵连没入掖庭为奴,后因才德兼备被选为韶王乳母,自他二三岁起便在宫廷内服侍。韶王和万寿公主兄妹二人相伴长大,乳母对各人的笔迹非常熟悉,见到信纸上骨力遒劲的字体,便如见到她本人一般。 “难道是公主死前所写?”厉夫人心中惴惴不安,不顾礼仪,呼唤家令李成荫到床榻边一同看信。 信中不过是臣下向主上问安的寻常内容,却间或有几个略显突兀的词句让人心脏狂跳,“沧海遗珠绝处逢生”“同气连枝缺月再圆”,都在暗示着一件极为惊人的真相。 日期落款仅在短短十八天前,那时候距离万寿公主下葬已有两个多月了。 李成荫慌张得打翻了床边的药碗,药汁泼了一身,他不管不顾地从屏风后冲出来,急切地问:“那位写信的杨芳歇,长什么模样?!” 霍七郎见屏风后影影绰绰,三个人各自失态,心中十分纳闷,回答道:“十六七岁的小娘子,长得既娇俏又威严,一头四尺长的好头发。双耳抱头,耳垂丰隆,是个难得的贵相。” 她想了想,又补充强调:“对了,她还是个箭无虚发的骑射高手。” 霍七郎话音刚落,室内忽然刮起一股没来处的大风,所有帷幔、罗帐随风猎猎而响,床榻旁的两盏鎏金蟠龙灯盏突然光芒大盛,仿佛有某种神奇的生命力注入了这间死气沉沉的大殿。 “她还活着……还活着!宝珠!……” 李元瑛本已失却生机的双目重新透出光彩,衰微的呼吸也平添了两分力气。 厉夫人和李成荫都知道,他被流放边疆心情抑郁,加之妹妹无故夭亡,死因疑点重重,连续的打击导致重病缠身。此信一到,便如枯木逢春,心病已去大半,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霍七郎听到屏风后的喘息声,心中无端地想要转过去近距离瞧瞧那人的模样。然而这一单买卖没有付讫,看在钱的面子上,无论如何得在财主面前保持礼貌,于是忍着没有动弹。 她问:“这信到底送对人没有?” 李成荫兴奋地道:“对了!确凿无疑!感谢驿使救急解难,请随我去领赏。”他打算付一笔钱封口,立即让霍七郎离开幽州,免得泄露机密。 李元瑛再次审视一遍信中内容,低声命令道:“留下。宝珠特意写了此人业艺惊人,可堪大用,是她信任的人。” 厉夫人扶着他,泪眼婆娑地道:“必须留下,这是福星!” 霍七郎一头雾水:“宝珠又是谁?这写信的小娘子让我送信到幽州刺史府后,在这里寻一份侍卫的差事,专门护卫她兄弟,可你们说王英是假名,也没有杨九娘这人。” 李元瑛向家令递了个眼神,后者心领神会,斟酌了一下措辞,问道:“请问驿使是怎么认识托你寄信的女子和杨主簿的呢?” 霍七郎大大咧咧道:“我大师兄是杨氏父女的护卫,靠着这层关系,我才得了送信的差事。那小娘子承诺我送信到幽州,再做一二年侍卫,下半生便可逍遥自在了。” “你师兄又是如何认识他们的?” “那我就不知道了。他们正往幽州来,只是姑娘娇贵,不能如我这般昼夜兼程赶路,路上走得慢些,让我先赶来送信报平安。” 听到“报平安”三个字,家令再往屏风后看了一眼李元瑛的眼色,郑重对霍七郎道:“既然是公主举荐,那这事就不瞒着你了,只是关系到朝廷机密,请千万不要对任何人透露半个字,哪怕是王府中的人也一样保密。托你送信的女子并非杨主簿的女儿,她本名李宝珠,是当今圣上的亲生女儿,韶王的同胞妹妹,万寿公主。” 霍七郎的表情凝固了,再问:“谁?” 家令重复道:“万寿公主。” “我是从长安来的,知道万寿公主是谁,可她不是五月份就死了吗?我还去瞧了一眼葬礼,那真是豪华气派,无人能比。” 家令李成荫道:“此事我们也感到极为惊异,但按照你描述的容貌和骑射功夫,以及这信上师承柳少师的书法字迹,确定是公主本人无疑,她人无法仿冒。她自称是杨主簿的女儿,想来是为了掩藏身份,以便平安抵达幽州。‘王英’的同胞妹妹,全天下只有公主一人。” 霍七郎几乎失笑,道:“没有人死了还能复生的道理,我师兄他……” 她顿了一顿,渐渐转过弯来,自言自语地嘀咕:“我师兄是在世的盗墓贼里面手段最高强的,难不成……” 霍七郎回想起当时师门齐聚灵宝县,韦训在同门面前炫耀偷了一颗举世无双的宝珠,以及接差时他脸上那意味深长的笑容,总觉得有点儿过分得意了。难不成那小子没等公主凉透就挖进地宫,才掘出来那么大那么俊一个好宝贝?! 再回想那小姑娘与众不同的说话做派,当时以相术揣度,觉得她容貌贵不可言,竟然是真龙血脉那种“贵不可言”?越想越真切,霍七郎恍然大悟,又惊又喜,知道只要床上这人拖着不死,泼天的富贵马上要来了。 听了她的话,家令脸上表情有些僵硬:“令师兄是盗墓的……” 霍七郎赶紧撇清关系,讪笑道:“那是他的个人恶习,我们残阳院是关中的名门正派,门人行走江湖,向来讲究行侠仗义,光明磊落,没有那些臭毛病。” 李元瑛已从她只言片语中推测出真相,低声道:“所以,她是被人生生活埋的。” 厉夫人怕他思虑过度消耗了仅剩的元气,连忙劝道:“不管是怎么幸存的,公主化险为夷,如今在杨主簿的庇护下,正往幽州赶来,郎君到时候亲自问她始末缘由,不急于一时。” 李元瑛闭上眼睛沉默了许久,忍着种种不适,轻声对乳母说:“拿些糜粥来,我试着喝一点。” 自从接到公主骤亡的消息,他的病情日甚一日,最近这几天已经什么都咽不下去了,见他重新萌发出求生的意志,厉夫人当场老泪纵横,哽咽着点头,召唤内侍们安排饮食。 李成荫知道关键时刻不能让韶王劳累,先叫霍七郎出来了,当场签了一张内库的花押,命一名周姓管事带她去领赏,并安排她在王府住下。 沉甸甸的二百两金到手,霍七郎眉开眼笑,心中暗道韦大发丘认穴的眼光确实顶尖,竟能掘出个活的公主,同门也能跟着沾光。又想那小子明知道她是皇帝的亲闺女,还敢生出贼心贼胆来,一窍不通的人一旦开窍,堪称肆无忌惮。 然而,回想宝珠公主的种种可爱之处,谁又能不爱她呢?要不是韦大心狠手辣,霍七自己也心动得很。 周管事见她送一封信便拿到巨额赏金,既羡慕又嫉妒,但这种游侠有功夫傍身,普通人即便有心赚这刀头舔血的钱也赚不到。家令方才命他好生安顿此人,按照王府高等份例发给她衣物用品,心中有些作难。 他仰着头打量霍七,估摸她起码有六尺一寸的个头,要知道就算在胡人众多的边境征兵,身高要求也就五尺七寸而已,这女子肩宽腿长,比寻常男人都高上半头,他小声嘀咕: “我上哪儿找这么大的丫头衣裳?” 霍七郎笑道:“不拘男女,有什么我穿什么,一路奔波,也该洗个澡换身衣裳了。” 唐尺长度在29cm到31cm之间,我们就假定30cm好了,老七身高在183+,韦训约178(韦大:老子本卷不出现,勿cue) 老杨曾经的政治野心也是很大的,只可惜…… 122 ? 第 122 章 周管事闻到她身上传来一股顶人的汗馊味,无奈地带她来到布料库房,开了几个成衣箱子,从中挑出两身黑色的侍卫外袍。 霍七郎见这王府库中物资丰厚,好处不拿白不拿,讨好道:“有劳管事,再给一两身替换的中衣吧。” 周管事说:“里衣都是自己家眷给做,惯例是不发的,原来在长安,府中侍女们也能帮衬针线,那时大王的日常服饰有尚服局和织染署供给,如今到了这种穷乡僻壤,王妃带着侍女日做夜做才能供他一个人穿,哪里有余力再给旁人做衣服。” 霍七郎指着一个打开的箱子说:“我瞧着那里面像是里衣。” 方才为了翻找合适的衣服开了不少箱子,其中一个里面装满崭新的彩缎衣裳,乍一看像是女子衣物,仔细一瞧都是男子的里衣。织染的彩色衣料比原色贵许多倍,普通百姓的里衣只舍得用原麻色,若是有点钱也用在外衣上,谁想这王府豪富,里衣也舍得用彩色料子。 周管事沉着脸道:“那是大王穿过的,本来都得处理烧掉,这几日忙着准备丧事才耽搁了,怎么可能给你?” 霍七郎惋惜地道:“瞧着都是崭新的好衣裳,怎么舍得烧掉?” 周管事说:“你不懂,皇室是不洗衣裳的,任什么绫罗绸缎都只穿一回新。再说彩色料子过水容易脱色,谁要是穿那洗过的旧衣,史官都要记上一笔。如今我们被扔到边疆,太节俭惹人注目,得尽量低调。” 从长安到幽州,全天下的布匹跟铜钱等同,可以直接用于纳税或是购物,金银之类贵金属则要去柜坊兑换,不能随便花用,烧新衣近乎等于烧钱了。霍七郎咋舌,心道如此奢侈行为,竟然是为了低调。 她一贯是会看人脸色说好话的,再求管事寻些幞头腰带等物。虽然没有韦大顺手牵羊的习惯,只是听说要烧掉,心里觉得可惜,她趁着周管事去找东西,偷偷从箱子里顺了一身月白的里衣夹在外袍中,那颜色近似白色,想来穿在里面别人也看不出。 得了赏金,又获发了一批好衣裳,霍七郎自是欢喜,她隔着窄窄的窗棂往库房隔壁瞧去,只见里面放着些弓箭、枪杆、横刀等兵器,知道是甲仗库。未等她开口,周管事便抢先道: “旁边那屋子我没有钥匙,你
相关推荐:
奇怪的先生们
鬼夫,请温柔
此生爱不悔
武灵女尊
漠北迷梦
宠妹之路
梦青歌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国术之旅
从射雕开始穿越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