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见势不妙,他挣扎着大喊起来,“你们不能动我们,你知道我是谁吗?” 县令很好奇,这厮一再提起自己是谁?怎么?你的身份不一般?皇亲国戚? 戏谑的摆手叫住众衙役,“且慢,让他说说自己是谁?难不成不是和尚?还能是前朝反贼不成?那案子就大了。” 空心和尚大喊道:“从来没有人敢从佛祖的功德箱里抢香火钱,朝廷也不行,你们会后悔的!” “还是这老一套?带走带走,送入大牢再抽一顿,本官最恨这种口无遮拦的骗子。”县令不耐烦了。 “不,我们出身大兴善寺,大兴善寺的方丈是我师父,你们谁敢动我们?大兴善寺可是皇家寺院,后面王公贵族无数,就凭你一个七品小官,你惹得起吗?” 县令身形一震,黑着脸道:“无论你身后站的是谁?今日你在本官的公堂上,定死了诈骗罪,那就要依照唐律定刑。若是连你一个谋财害命的骗子都拿不下,本官如何对全县百姓负责?拖下去!好好搜搜这两家寺院,一颗铜板都不要放过。” 空心和尚挣扎着大喊道:“你说我诈骗,那是他自愿出的,大兴善寺的平安香一根十金,一样是这般说辞,有种你去找我师父理论?我圆灯寺和善莲寺收的香油钱,九成都送去了大兴善寺,师父会救我的,你们会后悔的。” 哟呵,这是激我呀?这么说,这里面水很深呀,你圆灯寺只是一条小鱼? 县令朝着萧锐看了一眼,萧锐不经意给了一个眼色。 然后县令伸手从师爷处拿来公堂笔录,亲自走到上头的空心和尚面前,“自己看看笔录,今日你我所言一五一十,没有冤枉你吧?” “哼!莫说凭你一个七品小官,就是你旁边那什么冠军侯,也惹不起大兴善寺,惹不起整个佛门!”空心和尚不傻,只是蠢的很有底气,伸出手指按了手印,当众画押。 他太自信了,坚信没人能动的了佛门。 萧锐笑了,早就让人试探过,这空心和尚出身大兴善寺,是大兴善寺方丈的弟子之一,当初因为佛法造诣不错,让他出师去了圆灯寺。可这些年来接触俗物太多,被钱财迷了眼,已经没什么佛法造诣了。 如果聪明点的,比如善莲寺的元法老和尚,他就很聪明,只是以佛法打机锋,强压喜怒,就如一颗圆滑的念珠,无从下嘴,自然也就破绽最少。 可惜啊,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个空心和尚就是萧锐给大兴善寺选好的猪队友。 要的就是他最后那句话,签字画押,坐实了一件事:大兴善寺派人组织下属寺院,借助传法之名,趁机蒙骗百姓敛财。最后钱财全部归于大兴善寺。 在百姓的欢呼声中,长安县令退了堂。 县衙后堂,萧锐夸赞勉励几句,让长安县将今日的笔录誊抄一遍,自己收起了那份原本。 这是不合规矩的,但长安县令心里清楚,冠军侯今日绝不是来好奇旁听的,自然是有大事要办。他这个长安县令是皇帝的人,自然是要配合驸马爷办事的,而且圆灯寺既然攀咬出了大兴善寺,他这个县令肯定是啃不动的,看这样子,是驸马爷要亲自动手了。 “驸马爷,大兴善寺树大根深,您一定要小心。若是需要长安县办什么事,您派人一句话,下官全力配合。” 不叫冠军侯,而改称驸马爷,意思很明显,是以皇帝的亲信、自己人的身份说话。 萧锐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接下来几天,像这类状告中小寺庙的案子会很多,你辛苦一下,就这么审。我们当的是朝廷的差,背后是陛下的信任,吃的是百姓缴纳的皇粮。所以不怕得罪什么劳什子佛祖,最怕得罪天下百姓。” 长安县令恭敬道:“下官明白,定牢记驸马爷教诲。” “好了,今日你的表现很好,我会跟陛下说起的,用心做人做事,你会是下一个刘仁轨的。” 说完,萧锐带着萧钺大步离去,县令亲自送出大门。 看了一场好戏,萧钺似乎有点心得,但还是没能解开全部疑惑,甚至疑惑更深了。 “哥,你说世上真的有佛祖吗?” 第一百九十九章 退钱 听到弟弟的问题,萧锐沉思片刻,然后认真的说道:“如果说,佛祖是一位修为高深、得道的智者先贤,那我相信他是存在的。但如果说佛祖是某位仙家神灵,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在天上看着我们,需要百姓膜拜信仰的偶像,那我是不信的。” 萧钺追问道:“那因果报应作何解释?” 萧锐笑了,“福祸无门,唯有自招。世间的事,真的是因果昭昭,报应不爽吗?未必吧,常言道: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吧?”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位公平公正的神灵,那就不该有这句俗语。” 看到弟弟表情迷茫纠结,萧锐提出了一个观点:“按照佛经所记载,佛祖说过,众生平等。既然众生平等,那你我这等人类,乃至全体人族,就应该跟世上其他生灵一样,在佛祖眼中是平等的。无论动物还是植物,比如猪狗牛羊、五谷花草等等。” “可现在世间普遍的善恶是非观点,无外乎伤害别人是恶,与人帮助是善。可你想过没有,这只是人类内部的评价标准,可未必是佛祖的。” 萧钺似乎有些感悟了,“哦……就像是两条狗为了争抢食物而撕咬打架,一条咬伤了另一条,在狗类看来就是为恶,在我们人类看来,两条狗无所谓善恶,都是为了生存?” 萧锐拍了拍弟弟的脑瓜:“总算是开窍了。说的没错,人的神是神,那神的神呢?还是神吗?” 神的神?萧钺沉思着这句话。 萧锐猛不丁的给了弟弟一个爆栗,“下次别拿狗举例子了。虽然世间许多人跟狗也没什么两样……” 萧钺吐了吐舌头道:“哥,你刚才还说什么众生平等,现在又自诩人类,瞧不起狗类,真虚伪。” 萧锐哈哈大笑了起来,“众生平等那是佛祖说的。你哥哥我修不到佛祖的境界,所以我还是一介俗人。” “那小乞丐的事呢?我亲眼所见他的母亲病情好转。难道不是佛祖显灵吗?”萧钺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萧锐嗤笑道:“你这个笨蛋,不会动动脑子吗?那大兴善寺的和尚们,趁着小乞丐拜佛的工夫,偷偷派人给那母亲诊治、喂服了一颗续命丹药。全都是他们为了维护名声的障眼法,你以为真的是佛祖显灵吗?如果是,那何不直接让那母亲疾病全消、活蹦乱跳呢?现在不还是苟延残喘吗?” “啊?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从一开始我就派人暗中盯着了。和尚们虽热做的隐蔽,瞒过了街坊四邻,但却逃不过朝廷的耳目。那母亲我也给诊断过了,续命一月,最后还是救不了。” “啊?这么说,那小兄弟还是要成为孤儿,好可怜。” 萧锐点头道:“是啊,好可怜。所以比比他这样的,我们这种生来锦衣玉食,父母双全的人,很知足了。以后可得多孝敬父母才对。” 萧钺白了一眼,嘲笑道:“哥,你还说呢,这次针对大兴善寺你为什么瞒着父亲?还不是怕父亲知道了生气?这可是大不孝哟……” “你小子,胡说什么?我这是在帮老爹脱坑好不好,他整天烧香拜佛都魔怔了,跟被人骗进转销一样,我这是救他……” 两兄弟一路打闹着回了宋国公府。 长安城中,无数人都在关注着长安县今日的断案,不是因为衙门升堂的稀奇,而是因为萧锐参与了。多少次的经验,让人们知道,但凡萧锐参与的事情,就没有小事情。 “听说了吗?大兴善寺拜佛的那个小乞丐,真的成功感化佛祖显灵,他的母亲被佛祖治好了……” “真的假的?对着佛祖不停磕头,比看病吃药都灵?” “当然是真的,许多人亲眼所见,” 这边正议论呢,旁边有人嗤笑起来,“拉倒吧,什么拜佛求神,全都是骗子。长安县刚审了一起诈骗案,那圆灯寺联合善莲寺,合起伙来坑骗走刘财主的全部家产。说是诚心拜佛,捐出家产就能治好病。最后刘财主家产一文不剩,他人也死了,可坑苦了那书生儿子。” “真的假的?你说的是圆灯寺和善莲寺,我们说的是大兴善寺,这可是最大的皇家寺庙,据说最灵验了。” “我呸!你们还不知道吧,圆灯寺的主持,就是大兴善寺方丈的亲传弟子,善莲寺的主持,也出身大兴善寺,是大兴善寺上代方丈的弟子,当代方丈的师弟辈。而且他们当堂承认,所骗的钱财九成都上缴给了大兴善寺。” 什么??? “那这么说,小乞丐的事,是大兴善寺故意搞的鬼了?知道圆灯寺和善莲寺的案子爆发,怕影响了自身的名誉,所以故意搞了这一出,想挽回声誉?” “那还用说?肯定是这样!” “我呸,真特娘卑鄙!” “对了,长安县判案下来,抄了圆灯寺和善莲寺,并且责令返还那书生的全部家产。还贴出告示,让人去认领以前被骗的香火钱,说是资金有限,先到先得,认完为止。” “什么?不早说,老子昨天还在善莲寺捐了一吊钱求子……” “走走走,我去年捐了五文钱……” …… 一时间,长安县给百姓发钱的事,传遍全城,无数人蜂拥着去衙门抢着认领。 长安县忙得过来吗?有那么多钱吗?不知道赃款充公吗? 当然不是,这就是萧锐的毒计了,想让全城百姓都积极参与到这场舆论里,显然单单凭借一个案子打口水战是不够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直接发钱最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只要百姓支持追回香油钱,那接下来捣毁其他寺庙,就简单的多了。 因为每捣毁一处寺庙,就能分到一波钱,哪怕是一位百姓一文钱呢?也够买两个胡麻饼了。 更歹毒的是,如圆灯寺空心和尚所说,他收的钱九成都让大兴善寺拿走了,所以这次长安县抄出的没多少,百姓也就分不了多少。那后面来的分不到怎么办?会不会怨气?那怨气该对着谁?是长安县吗? 当然不是,谁把他的钱拿走了,就怨恨谁。所以,不用长安县引导指挥,许多百姓自发的就找上了大兴善寺:日你妈,退钱! 第二百章 多少钱? 皇宫里,李二正在批阅奏折,内侍老高来报,长安县令求见。 长安县令、万年县令,这是少数几个可以直接面圣的县令。 “怎么?终于顶不住压力了吗?朕不是已经派了武侯衙门配合他行事,不缺人手才对。”李二有些不满。 老高解释道:“听说,有人出手了,在他来之前,户部侍郎去了一趟长安县。户部侍郎崔思正,是个信佛的。” 李二皱眉道:“崔思正?博陵崔氏的人?他出面,是谁的意思?博陵崔氏?还是佛门?” 老高摇头,这个还没探查到。 “宣长安县。” 不多时,长安县令小碎步走了进来,恭敬的行礼。 “陛下,微臣有事上奏。按照大唐律,凡是涉案追缴上来的赃款赃物,查有根据的,应该退还受害百姓。无根据的、犯罪人的,全都没收充公。” 李二点头道:“不错,确有此事。” “如今微臣治下发生了多起寺庙诈骗案,百姓群情激奋,纷纷来告,同时要求追回自己被骗的香油钱。按照唐律,确实应该如数退还百姓。可是……”县令为难道。 “怎么?” “可是前不久,户部崔侍郎来问责微臣,说一切赃款应该充公国库才对,说微臣一个小小县令,没资格私自分配属于朝廷的财产。” 李二眉毛一挑,“果有此事?” 长安县令解释道:“确有此事。微臣明白,崔侍郎是好意,毕竟国库空虚,户部也不轻松。而且这次抄没了十多家大小寺院,收获着实不菲,得银子铜钱十几万两了。” “而且崔侍郎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不是所有人的捐款都有据可查的,这般来人就发,会有很多人冒领,别看这十几万,发给这些百姓手里,每个人分不到多少。与其让刁民冒领,不如充盈国库,以备将来大战所用。” 嘶……十几万两?李二吸了口凉气,这个数字,莫说户部侍郎,就是自己也有些肉疼了。拿去招兵买马,又是一支骑兵队呀。 定了定神,李二考校似的问道:“那你怎么看?” 长安县犹豫了一下,咬牙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这钱还是发给百姓的好。” 李二好奇的追问道:“哦?为何?” 长安县令解释说:“陛下,试想如果没有这些佛寺案件,也就没有这十几万两银子,这些银子全都藏在佛寺不动。那户部是不是就不会知道,更不会惦记上这十几万两银子?充盈国库自有其他方法,臣以为,不当从百姓嘴里抢肉吃。” “更何况,这些本就是百姓被骗走的辛苦钱。臣观察百姓领钱好几日了,少有达官贵人锦衣玉服的来领,多是布衣烂衫的贫苦者。” “微臣说句不该说的话,即便是有些个冒领的,那也是迫于生计,走投无路才铤而走险。” 李二点头赞道:“你倒是一副好心肠。” 说到这里,长安县令双膝跪地,李二不解道:“你这是为何?朕可没说要责怪你。” 只听长安县诚挚道:“陛下,微臣有一言,不得不发。上任一年来,也曾断过一两件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案子。当时依唐律定罪,但依情理轻判了。” “那时臣只知劫富济贫之害,此风不可涨。但今日,见到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为了那一文两文的救命钱奔波拥挤,方知劫富济贫的无奈。此次捣毁寺庙分钱,说是劫富济贫也不为过。” “像城中诸多佛寺这种诈骗敛财的手段,坑了多少百姓的血汗?微臣身为陛下钦点的长安县令,有看护治下百姓的责任,有让他们吃饱的责任。” “既然这些佛寺的钱财来自百姓,那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如崔侍郎所说,收归国库虽然是规矩,但臣以为,钱财藏入国库,是买不来人心的。只有藏富于民,才能换来百姓民心所向。请陛下三思!” 李二不解,“说的在理。朕不用三思了,照你想的去做就是了,朕既然任命你为长安县令,自然是信任你的能力和人品的。” “啊?难道不是您让崔侍郎去?他明明说是陛下的意思……”县令愣了一下。 内侍老高听得真切,喝问道:“怎么?崔侍郎是如何同你说的?难道是假传圣旨?陛下可从未让他做过什么。” 长安县令连忙原封不动的将事情说了一遍,李二笑了,好好好,刚才还以为那姓崔的一心为国,敛财是为了备战。现在看来,是有私心的,你假传圣旨一条,就跑不掉的大罪。 这是皇帝和世家贵族的博弈,朝廷里面超过六成的官员都是世家子,李二想换成自己的心腹,只有等他们出错的时候,现在,就是换掉户部侍郎的机会。 “不错,这件事你办的不错,去吧,有什么困难随时过来,朕会派人支持你的。” 长安县令壮着胆子当场说道:“启禀陛下,还真有个难题。那就是钱不够,去过佛寺的百姓们,哪家每年不被骗走一大笔?或是几十上百文,或是几十上百两。咱们抄出的都是些中小型的寺庙。根据审问,他们收的钱八九成都供奉给上层大寺庙了。类似于疏通关系、求得庇佑的保护费。” “可是那些大型的寺庙,都是无数达官贵人常去之地,凭下官这个小小县令,是不敢去动的。” 李二笑了,“这件事啊?呵呵,朕早有安排。你去找冠军侯吧。这件事既然是他挑的头,那就该让他来挑大梁。不管佛门背后有多少达官贵人,想必没人不对这个煞星头疼的。对了,派人也通知万年县一声,你们都听冠军侯的指挥。” 长安县令心满意足的退下,宫门口正好撞上前来求助的万年县令。 “哟,万年县兄?你也是来求见陛下的?不会也是寺庙案件吧?” 万年县令压低了声音说道:“可不是嘛,都是你这厮戳的祸事,我那万年县的百姓也捣毁了多处寺庙,我得照着你的样子审呀,所以挨个抄家。可银子越抄越多,我这心里发颤啊,这么多钱?发给百姓?还是上缴国库?” 长安县令笑着说道:“不用去找陛下问了,发给百姓。” “可是,不够啊,一是名录不足,二是许多银钱都被这帮和尚造没了,还有一大部分都被那些大寺庙收走,我又不敢去追讨……” “嗨,不用那么麻烦,就说名录遗失,每个百姓平均分一些就是了,勉强追回点损失,补点是点,总比一文没有的强,百姓们能够理解的。” 万年县一听,吸了口凉气,“你这是收买人心的毒计呀!这样一来,百姓们肯定会积极捣毁其他寺庙……” “呵呵,可不能这么说,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反正都是不义之财。咱们都是给陛下当差,用和尚们的赃款,换来民心给陛下,何乐而不为?” “那是那是,还是你老兄看得透彻。” 长安县拉起万年县令的手,边走边说:“说真的,哪怕是赃款充公,我也要干。这帮和尚们竟然搜刮了这么多民脂民膏,怪不得常年国库空虚呢,钱都被他们骗走了。老子这次也来一个杀富济贫。” “你拉我去哪里啊?我万年县跟你不顺路的。” “走,陛下有令,下面的该冠军侯出马了。” 第二百零一章 和尚们慌了 “方丈,方丈,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内,九十多座中小型寺庙,这些天来,已经被捣毁了八十座,眼看着寺外围拢的百姓越来越多,再不想想对策,怕是外面的百姓就要进来强拆我们大兴善寺了。”主持惊慌失措的找到方丈。 老方丈停下了手中拨动的念珠,神色冷厉道:“好一招瞒天过海!我们都以为他会以拜佛小男孩为刀,没想到啊,小男孩只是个幌子,他真正的目标是那些跟我们有瓜葛的下等寺院。” “萧锐此人,不愧是煞星降世,招式狠辣,我们一时大意,竟然着了道。” 主持惊慌道:“方丈,现在怎么办?萧锐煽动了无数百姓上门讨债,寺门都快被砸破了。有些个不讲道理的百姓,甚至动手扒院墙。这世上哪见过这般道理?那香火钱都是他们捐给佛祖的,还有要回去的道理?” 方丈冷笑道:“来我大兴善寺布施的,非富即贵,这种人是不会在乎几个香油钱的,也拉下脸面让人讨要。来的人可未必是我们的香客。” 主持惊讶道:“那是萧锐煽动的歹人?” 方丈摇头道:“不,萧锐用抄其他寺庙得来的钱,全部散给了这些百姓,收买人心。这些百姓都是贪图大兴善寺的钱财聚拢而来的,个个业障深重,死后必然下无间地狱。” 哎呦喂,我的方丈师兄,都什么时候了,您就别引经据典了,快说说怎么打发这群刁民吧。 “很简单,来的都是贪财无知百姓,不是我们的信徒。佛门传入中原几百年,信徒无数,我大兴善寺的信徒更是这长安城里有权有势的人物,派人去请,对付平民百姓,还是得有权势才行。” 主持解释道:“方丈师兄,前天师弟已经派人去请了户部侍郎帮忙,可次日他就被朝廷拿下了。” 方丈点头道:“这说明背后是朝廷在支持,这不是大兴善寺一家的事,是整个佛门的事,只有佛门才能扛得住朝廷的打压。派人去嵩山少林寺送信,当年李唐立国,攻打洛阳的时候,少林寺是出过力的。” “师兄妙计,有少林寺出面,想必皇帝也不敢落一个知恩不报的恶名。”主持赞同道。 方丈接着说道:“通知城中所有可靠的信徒,大兴善寺可是都替他们供奉着祈福香火呢,如果被这群百姓毁了,到时断了福泽,可别怪我们。” 主持抚掌大赞:“妙极,有这个理由,不怕他们出工不出力。看那萧锐一人,如何应对整个长安的达官贵族。” 方丈却摆手道:“不,对付萧锐还得一个能拿捏的人,记得他父亲宋国公萧瑀是一心向佛的,闹这么大动静,宋国公没有反应?” 主持摇了摇头,没有!确实很怪异。 方丈笑了,“定然是萧锐让人瞒着他父亲的。派人私下打听出宋国公萧瑀的所在,然后告知佛门遇难,看萧锐如何过了他爹这一关。” 当天下午,多支人马悄悄从大兴善寺密道钻出,奔赴四方求援。 于此同时,萧锐在哪里?他还不知道敌人已经有了新计划,此时他正在跟宰相房玄龄一起算账呢。 这些天全城的折腾,前面百姓捣毁寺庙,后脚衙门就跟上抄家点算。几乎大家都练出了熟练的流程,打砸打架的百姓也很有素质,只打人砸东西,绝不私拿一针一线,这样官府才能点算清楚,然后平均发放。 如果谁人私自拿东西,或者百姓哄抢,不光官府要惩罚,就是其他百姓都瞧不起,下个寺庙别分了,全都进大狱蹲着。 有次抄一个人少的寺庙时,百姓们都懒得打人了,“各位官爷,里面的和尚全都跪着投降了,主持捧着账本等着你们去点算呢。” 官府的官差笑岔了气,“各位,这不符合流程。只有你们跟寺庙发生了口角和打架,寺庙因为伤天害理激起民愤被拆。我们官府才能出面平息民怨,然后抄了寺庙补偿大家。否则我们主动进去拿了他们的账本和钱财,就变成了官府清缴寺院,那就是政治事件了,我们有理也变没理。所以,请大家谅解一下,辛苦辛苦?” 百姓们听懂了,“明白!各位,那咱们别让官爷们为难。就老规矩照旧,投降也揍他娘的光头和尚。” “抱歉了主持和各位,我们也是按照流程走,在我们的办事流程里,没有投降这一项。所以……算了,大家下手轻点吧,这帮和尚看着挺瘦的,一定不禁打。” …… 城外萧家庄里,萧瑀正在陪着太上皇李渊下棋,丝毫不知长安城的消息。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一名中年人直奔萧锐家中,见到萧瑀老远就开始跪倒哭喊:“七叔,您快回长安城看看吧。萧锐堂弟带着无数百姓,扬言要灭佛,快把长安城大小寺院灭光了,听说明天就要对大兴善寺动手呢。” 来人是萧瑀四哥家的儿子,也是自幼信佛。也只有这位萧家人,才能毫无阻碍的快马进入萧家庄,换个人都潜入不进来。 什么???萧瑀豁然起身,快步走到来人面前,搀扶起来喝问道:“萧齐,你说的是真的?到底怎么回事?为何长安城的消息没人告诉我?” 萧瑀转头看向了管家、护院,包括护卫队长李君羡在内,全都低下头躲开了。 萧瑀瞬间明白了,转身朝着老李渊苦笑道:“三哥,这些天你是故意拖着我的?” 萧瑀的夫人独孤氏,是老李渊的表妹。在萧家庄,没人叫老李渊太上皇,都叫他三爷。萧瑀自然也是叙起亲戚关系,李渊排行第三,所以叫他三哥更显亲近。 老李渊劝解道:“时文贤弟,你一生信佛,为兄本不愿干涉。但这次锐儿是替朝廷出手,佛门越界了,所以你还是莫要掺和的好。” 萧瑀大声反驳道:“难道大唐也要学前朝,容不下佛门?前朝两次灭佛,最后如何?事实证明,灭佛本就是错的。佛家慈悲教化众生,你们……” 老李渊摇头道:“唉……之所以不想让你掺和,不单单是因为政治。是担心你受不了打击,你信了一辈子的佛,有可能信错了。” “不可能!谁敢说佛祖错了……等等,是那逆子?我饶不了他!自幼我就教他礼佛,没想到到头来养了个不肖逆子!想动佛门,先杀了我再说。”萧瑀气冲冲的往外走。 “七叔,七叔,小心身体呀。”报信的萧齐慌忙跟上。 老李渊无奈的丢下了手里的棋子,召来李君羡,“派人通知萧锐,做好准备吧,我们尽力了。另外,通知二郎,这个萧齐如此没眼色,关键时候跟佛门站在一起对付萧锐?拿了他的官职封爵,回家种田吧。” 第二百零二章 下手真狠 “藏锋,既然你把抄来的钱全都散出去了,为何还要费力收集账目,去给这些不计入国库的钱算个清楚呢?”房玄龄不解的问道。 萧锐眉头紧皱的说道:“房相,我隐隐有种感觉,我们抄出来的只是小部分,有一大部分钱财去向不明。” 房玄龄笑了:“这有什么不明的?根本不用算,一个圆灯寺就能把钱财的九成上缴给大兴善寺,其他寺院定然也是同样的规矩。都不用算就知道,大部分钱财全都流入了,那些达官贵族支持的大寺院。” 萧锐摇头道:“不,假如,我是说假如,我们抄了大兴善寺,没有多少钱呢?抄没这些中小寺院,就得财几十万两,还占不了全部的两成?那八成的银子有多少?怕是得堆成金山银山了吧?” “这怎么可能?大兴善寺我也去过,金碧辉煌,从前隋开始就极尽奢华,说是金山银山堆出来的也不过分,怎么会……” “等等,你是说……” “嘶……” 作为一朝宰相,房玄龄的眼光见识、谋略心计,绝对是冠绝一个时代的。谈笑风生间,他就反应过来萧锐是什么意思了。同时也倒吸了口凉气,如果真的是猜测的那样,恐怕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佛门?佛门所图甚大。 就在二人讨论推演的时候,萧钺慌慌张张的找来了,“哥、哥,快跑,你快跑,父亲回来了,正在四处找你,要跟你拼命呢。” “什么?他不是在农庄度假吗?谁走漏了消息?”萧锐惊呼起身。 萧钺解释道:“是四伯家的堂兄萧齐,他是个虔诚的佛门信徒。他快马找到了农庄告诉父亲的。” 萧锐气得一脚踩烂两块地板,“萧家人?好得很!虔诚的佛门信徒?关键时刻站队佛门对付我?真是好样的。萧钺,你先回家稳住父亲一时,等会儿我就回去。来人,立刻给我查清楚萧齐在哪里?我去打断他的腿!” “哥,你下手轻点,那毕竟是四伯家的亲堂兄,比咱们大不少呢。”萧钺劝道。 “打的就是这种关键时刻不团结的家伙。你不用管了,快去稳住父亲。我去去就回。我萧锐号称长安纨绔克星,自己萧家人都不帮我,还怎么对付其他人?”说着,萧锐大步往外走。 走到门口还不忘回头叮嘱:“对了房相,请马上入宫禀报陛下,一定要查清楚最后几个大寺庙背后是什么人?这件事太可怕了。” 房玄龄重重点头,“放心吧,你照顾好宋国公。” 宋国公府,萧钺死死抱住愤怒的老爹,“爹,哥真的答应马上回来,你再等等,再等等!” “滚开,让为父等这个逆子?成何体统?他是不是去大兴善寺了?是不是?二郎,连你也支持他灭佛吗?你不是最听为父的话,打小就信佛的吗?别拦着我,我要去阻止他。” 萧钺哭诉道:“爹,我哥他是独断专行了些。你要怎么罚他,也得关了门在家里。若是您追他到街上打骂,他往后在长安城怎么行走?您信佛没错,可为了维护佛门,就对大哥喊打喊杀,让外人听了去,会嘲笑我们萧家父子不合的。您千万不能去啊,我哥他一定会回来的。” “你……唉!行了,放手吧。为父在家等着,你去把他找回来。”萧瑀
相关推荐:
白骨相缠
娇养王妹
不只是朋友
意外
亲爱的祁医生
是什么让狗变坏了(男重生)
856458谢汐霍铭
封天战纪
娇儿俏
掌中(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