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闲人。 侯府不会不管他,偏他...... 过往种种不断在脑海中浮现,唐陌说的那些话也不受控的冒了出来,知子莫若父,唐荣怕他袖手旁观便不惜咬住他,怎能不让他伤心? 周大人垂眸吹拂漂浮的茶叶,唐纲的偏心他略有耳闻,依稀记得几年前唐陌闯祸这位侯爷可是半点都没犹豫,很公正的将人收拾了一顿,如今到了自己偏爱的儿子倒是难受了。 果然,祸不临己身便能隔岸观火,如今烧到了自己身上才晓得痛,“侯爷不必自责,若有误会说开便好。” 唐纲再次叹息一声,到了这个时候当以侯府为先,那个逆子已无前程可言,若是他再出了差错,侯府就真的危险了。 心中很快有了决断,抬眼看向周正,“的确是老夫做主让他去的松阳县,去年他时运不济接连出事,京中更是传言四起,这些事周大人应该知晓。” 周正点了头,“下官还记得是侯爷亲自到礼部为世子辞去的差事。” “哎~~~” 唐纲摇头,“到底是少历练又年轻气盛,怕他想不开,这才想着让他外出历练三年,等回来后人当成长不少,京中的那些传言也没了,如此才能从头再来。” 作为慈爱的父亲,他必须要为儿子的前程着想,又怕他吃苦受罪,自然就要多送些钱财,至于钱哪里来的,他不是有个豪富的亲家吗? 然,可儿大便不由爹,千里之外的事他又如何知晓? “严格说起来此事的确是老夫考虑不周,作为父亲只想着为他前程着想,忽略了他的才能,然而他手下那几人并非老夫安排,老夫只是书信请梧州知府代为照拂一二。” “此事老夫会写请罪折子呈于圣前,也能明白他将供词写成这般的缘由,老夫很失望。” “如此没有担当之人,如何能进入朝堂,为皇上分忧?” 第563章 这就是报应 放弃唐荣并没有唐纲想象的那么难,做下这个决定也只是在几个呼吸之间,甚至心里还觉得格外的轻松,他被自己的想吓了一跳。 老太太说他其实没有那么看重唐荣时,他是不相信的。 “有侯爷亲自所言下官就清楚了,此事侯爷若是能自证清白,下官便也不会穷追不舍。” 今日来看戏,还卖了唐纲一个天大的人情,又不让皇上为难,实在是收获颇丰。 周正起了身,“如此下官就告辞了。” “多谢大人,今日之情本侯记下了。” 唐纲起身相送,周正赶忙让他留步,自己大步流星的走了。 王氏从一旁的屋子走了出来,唇角一抹冷笑,所谓趁你病要你命,看来唐荣的那一万两和那封书信也该送到唐纲跟前了,省得他多思多想。 “府医说您的身子要静养,忌多思,好不容易才养好些,可别又操劳,要知道身子才是自己,什么时候都得先保重自己。” 唐纲转身冷冷的看着王氏,“一切都如你所愿了。” “侯爷这话什么意思,除了盼望一家子好我还能有什么愿望?” 王氏心情好,不与他计较,开始为那封信的出现做准备,“今日冷的厉害,我让人在药膳坊定了一个锅子,晚上侯爷多用些,对身子有好处。” “我看老大的事很快就会尘埃落定,回来还是住春华院吧,我现在让人去收拾,有些日子没有住人了,屋子阴冷潮湿,得用炭火好好的烘烤几日。” 她当即将此事吩咐了下去,唐纲一言未发,没一会儿就去了春荣堂。 天边的云压的厉害,冷风刺脸,像是要下雪了。 老太太怕冷,今年尤其的怕,春荣堂早早的烧起了炭,娇贵的花儿也挪到了屋内,百宝架上的物件儿好些时候没有换了,见唐纲进来老太太抬了眼,“周正来做什么。” 唐纲没好意思说唐荣攀咬他的事,只说唐荣都招了,“事已至此,也没了垂死挣扎的必要,儿子准备写个请罪的折子递上去。” 唐荣供词皇上迟早会知道,他也只能先下手为强。的 “应该的。” 老太太闭上了眼睛转动手里的佛珠,“希望列祖列宗保佑,让此事尽快过去。” 唐纲没再说话,只是又苍老了一些,他寄予厚望的儿子,背叛了他! 虽是心里难受,但丝毫不耽误他写请罪的折子,折子里他是为儿子前程谋算的父亲,然却只顾着自己的儿子忽略了他的才能,铸成大错他是有罪的...... 当晚唐陌就从王氏口中得到了消息,随即辛安也就知道了,两人做梦都没想到事情的走向还能这样。 “老头子居然被他最爱的儿子咬了一口,真是报应不爽,不过他倒也绝情,颇有一种你不仁我不义的架势,还以为他为了最爱的儿子会认下这份指责。” “只要他顺着唐荣的话说,那罪责可是要减轻不少。” 此刻心里别提多舒心了。 唐纲无情让辛安的心情也很不错,但她怕唐荣最终会逃过一劫,“还是不可松懈,我们的证据应该派上用场。” 唐陌倒是觉得这个时候罪证的作用不大,说罗奇问的意思是即便铁证如山唐荣也不大可能会被判斩首或者蹲大牢,流放个一千里都难。 辛安挑眉,“为什么?” “因为他是祖父的孙子,皇上不会赶尽杀绝。” 辛安不认可这个说法,“若是如此,上辈子被抄家又是怎么回事?” 人死灯灭,老侯爷再本事人也已经不在了,侯府无人承继他的衣钵,“祖父故去多年,如今这京中之人说起侯府更多的还是提祖父当年的英勇,当如今侯府这么些人不存在一般,这不是荣耀,已然是一种可悲。” 她看向唐陌,“再多的旧情能经得住几次消耗?焉知皇上这些年没有再忍受?只怕已经在心里将那点旧情减的差不多了。” “不做成铁证,你怎么知道他不会被判流放?” “罗奇问的目的是推动你上位,如今这个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但你我的目的不同,尤其是我。” 她站在唐陌跟前,一字一句,“我要唐荣死。” 唐陌没说话,辛安还以为他犹豫了,挑眉就问,“下不了手?” “不是。” 唐陌摸着下巴,“我在想怎么做。” 见外面天色还不算晚,对辛安道:“我出去一趟,晚上不用等我。” 辛安转身看着他的背影,老太太还想着等事情过了接了唐荣回来,然后为他置办个宅子安排好仆从让他搬出去做富贵闲人,也不看看那个狗东西有没有这个命。 在夜色的掩护下唐陌到了辛宽安排的人证住处,让他们写了一点东西,而后悄悄去了二皇子府,二皇子翻看着唐陌送上两册罪证以及那几张受贿细节,抬眼道:“你办事倒是周全。” 唐陌拱手,“东西是到手了,却没合适的人选能送到周正的手上,怕属下那好大哥逃过一劫,想请殿下出手相助。” 想要和二皇子的关系更进一步,便要将自己的把柄主动送上,这也是投诚的一种法子。 辛安说的对,经过唐荣的事后老爷子在皇上眼里的情分已大不如前,此事老太太清楚,唐陌更明白,还想再靠着老爷子留下的君臣情分过舒坦日子已经不可能,二皇子这条路就变的尤为重要。 且从龙之功谁不想要? 二皇子合上册子,“此事不难,但本皇子有件事需要你去办。” “但凭殿下吩咐。” 太子用计纳了欧阳首辅的小女儿做侧妃,想以此将欧阳首辅绑上自己的船,二皇子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发生,必须让欧阳首辅远离太子,唐陌这个差事的便利性就凸显出来了。 很多事他都方便去做。 “除此之外,有两个人要安插到北衙军,你安排一下。” 唐陌没有不答应的,对如今的他来说安插两个人进去,并不难。 “属下还有一个提议想说与殿下听。” “说来听听。” 唐陌说朝中各家都有塞府中儿郎外放历练的事,但选送之人良莠不齐,“若遇唐荣这种岂不是祸害百姓?此乃不正之风,危害极大,但要杜绝势必要得罪许多人,若是能对那些人加以教考,合格后才能外放,效果会好很多。” 二皇子眼神微眯,他懂了唐陌的意思,“若是负责此事的是我...” 唐陌拱手,“殿下英明。” 第564章 你确定此信是老大所写? 唐陌的先有这样的想法,再有罗奇问加以补充,不仅兼顾到了皇上的心思,也能让二皇子和朝中各家更进一步,在大义也算是为百姓谋福祉,减少不少尸位素餐之人。 “此事为民谋福祉,皇上必定乐见其成,又能帮着朝臣提点后辈,想来各位大人必定感激。” 二皇子笑了起来,起身走到唐陌身边拍了拍他的手臂,“本殿下还真没看错你,侯府有你这般儿郎,是老侯爷的福气。” “能为殿下分忧亦是属下的福气。” 此刻的二皇子对唐陌满意极了,“朝中之事你无需担忧,好好当差就是。” “属下遵命。” 出了二皇子府唐陌深吸了一口气,很快去了罗奇问的住处,自己效忠之人有大志向,罗奇问很是激动,可谓是不遗余力为唐陌建言献策,希望他能站在二皇子身边比较重要的位置上。 “唐县令,本官去了一趟威远侯府,侯爷对你所书的自辩词并不认可,你可要再写一分?” 周正的心情颇为不错,尤其是在面对唐荣的时候更是多了两分看热闹的心思。 唐荣猛然抬头,“敢问是何处不认可?” 周正将唐纲的说词转达给他,并表示,“你属下的几个官员也都表明和威远侯没有关系,唐县令还有何话可说?” 唐荣面沉如水,为什么? 为什么老头子要这么做,他只要承认下来就能救得了他,不过是识人不明的罪名罢了,到皇上跟前去跪着哭一哭,去认个错,此事就能过去,如此简单却不愿意,可当真是他好好父亲。 “我要见他?” “谁?” 周正笑了,“你要见威远侯?” “只怕是不能了。” 唐荣冷笑,“父子一场,他现在连见也不愿意见我了?” 周正好心告诉他,“皇上有旨,在此事尘埃落地之前侯爷不得上朝,不得出门,要在府中自省,自然不能来这里。” 唐荣心里咯噔一下,“你说我父亲被皇上罚闭门思过?” “从何时开始的?” 周正道:“来探望了县令之后。” 悔意升腾,心头慌乱,不可置信的瞪着周正,“大人为何不一早告知?” 若是他早知道就不会说那些话,写那份供词,便不会弄巧成拙。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他那位凉薄的父亲,在外他宽宏大度,在府中却容不得谁忤逆他,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记仇,当他得知自己攀咬了他,他能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再明白不过了...... 悔意蔓延,他想要请周正转达他的父亲,说之前的一切都是无稽之谈,可话到嘴边又觉太过可笑,极为纠结。 周正觉得有意思极了,“这种事县令没问本官自然不会提,总要顾忌一二侯爷的颜面。” “现在,县令可以重新再和本官说说这里头的事了吗?” 唐荣沉默良久,等到开口时又回到了最初的说词,他什么都不知道。 最近的京城热闹的很,随着天越来越冷,也渐渐有了年味,想要抢占先机的商人们带来不少货物,为京都城的热闹锦上添花。 就在万源行第三家店开张的当日,有松阳县来流民跪在衙门口喊冤,要状告唐荣杀人灭口,此人号称是松阳县的商户,被逼无奈之下行贿过唐荣,而后唐荣看上了她闺女,最后他闺女就不见了,闹到衙门后惨遭毒打,最后更是几次差点出意外。 周正亲自见了苦主,苦主说的言之凿凿,唐荣却坚称根本就没见过此人,但这人却呈上了两本册子,说都是他暗中收集,桩桩件件说的极为清楚。 唐荣见过的商户不少,根本就记不清那些人的长相,此人咬定见了他,在哪里见的有哪些人在在场他都能说清楚,唐荣便糊涂了,有些不确定到底有没有见过这个人。 衙门审案子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即便不用刑罚也能折磨一个人,不过两日唐荣便身心俱疲,神情恍惚,眼看就差最后一步周正下令严审青墨。 青墨作为伺候唐荣贴身小厮,对唐荣的事知晓的清清楚楚,之前也是咬死不吐口,在从一个黑馍馍里吃出一张纸条后就动了心思,如今被架上刑架,才抽了十鞭子便受不住想要交代,但狱卒却不让他有机会开口,只管打的惨叫连连,那声音在牢房里回响,清晰的传入唐荣的耳中,不停冲击他已经摇摇欲坠的防线。 待时机差不多了青墨才有机会吐口,被拖回牢房的时候还特意缓慢路过唐荣的牢房,让他看了个清清楚楚...... 唐荣交代了,没周正预想中那么能坚持,很快一份新的认罪书就写了出来,周正整理好所有罪证呈送皇上,等待皇上的圣裁。 “侯爷,夫人请您回前院一趟,有要事相商。” 这日中午唐纲正在写字,笔下的‘静’写了三次,依旧显的浮躁,听到平秋的话眼都没抬,“何事?” “夫人说需亲自告知侯爷。” 唐纲放下笔出了书房,前院春郎正在哭,唐纲眉头清楚,进屋后对王氏道:“这孩子怎这般爱哭?” 王氏也很恼火,“府医看过没什么问题,许是有感应,哭一哭自己的命运吧。” 唐纲并未纠结此事,“有何事?” 王氏将一个匣子推到唐纲跟前,“陶氏走的不光彩,她住的屋子想来老大也不愿意继续住,我让人去好好收拾一番,在柜子的角落里找到这么个匣子,里面的东西侯爷自己看吧。” 唐荣的一万两和那封信此刻派上了用场,唐纲并不愿意碰陶怡然的东西,但王氏开了口他也只能挑开盖子,一摞银票映入眼帘,让唐纲对那封信有了窥探的欲望。 “这是老大写的家书?” 唐纲拿着信没有着急看里面的内容,王氏看不出喜乐,“信和银票我先看了,银票一万两,信上说的事侯爷要亲自看看。” 信封上的字出自唐荣,这点唐纲不会看错,待他看清楚里面的内容眸中越发冰冷,信纸也随着他的心绪起伏颤抖,片刻后带着怀疑的目光看向王氏,“你确定这是老大所写?” 第565章 唐荣的事有定论了 唐纲在做最后的挣扎,实在不敢相信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儿子会连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都不放过。 “他的字迹侯爷不认识?” 王氏冷笑,眼露嘲讽,“他的字可是你一笔一划教出来的,没有谁比你更清楚才对。” “你仔细看看,可是假的?可是我这个恶毒的继母冤枉了他?” 唐纲扶着桌子坐下,“他何时变成了这幅模样?” 王氏讥讽的笑着,迎上唐纲的目光,“他有这样的心思不算意外,侯爷可还记得我怀老二的时候有两次差点摔倒,趁着下雨湿了地,在地上倒油,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来。” “老二能平安落地,一是他命大,二是我谨慎,我那时就查到是唐荣干的,侯爷不相信,还指责我心胸狭隘容不下他,如今他亲笔书信在此,侯爷又想找什么理由为他开脱?” 眸中怒气冲破寒冰,唐纲将信纸拍在桌子上,信中字迹和唐荣的字迹一模一样,遣词用句也符合唐荣的习惯,他就是再想要在理由,再想要骗自己也是不能了。 就在那么一瞬间,唐荣的身影在他心中轰然倒塌。 “那个孽障!” “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他都容不下,我对他还不够好吗,何时变的这般恶毒?” 王氏不语,“侯爷就只看到了他只是容不下一个孩子?” “这里面可涉及到老二夫妻。” 她其实是想说这就是一脉相传,他又有多能容得下唐勇? 若不是老爷子在世的将唐勇分了出去,如今是什么光景不好说的很,即便眼下偶尔能出现在侯府,也不过是因为唐纲看上了他的钱袋子,在心里只怕将人家当奴才。 晓得要想让唐纲承认自己的以前错误是不可能的,好在如今她对他也没了心思,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不重要了。 “好在陶氏还没来得及动手,这样的信也要留着,也不知是无知还是无所畏惧。” “这些东西交给侯爷处置吧。” 一万两,保不齐就是收的哪家的好处。 王氏出了门,根本就不愿意和唐纲待在一个屋子里,又想着接连被刺激几次唐纲倒是有了长进,竟然没被气的找府医,难不成是最近吃的太好? 该饮食清淡了,这么大的年龄不能大补。 唐纲坐在桌前,往事不受控一般争先恐后挤上脑海,那些久远的记忆此刻却格外清晰,幼时的唐陌很可爱,最爱父亲,每次抱了抱他后就会笑的眯起眼,在他肩头蹭了又蹭,像只猫儿,他也是很喜欢的。 直到他发现每次抱过唐陌后唐荣总会委屈的看着他,会偷偷抹泪,也会哭着说想母亲,他慢慢的也就不抱唐陌了。 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眼中就只有了他一个儿子,对唐陌越发不喜,认定了他是个心思重会算计的孩子,不如老大淳厚,那个时候的老大聪慧,懂事,让人怜惜...... 唐纲心思如何没人知道,大概也没有人想要知道。 天不知何时就暗了下来,唐纲没有见到王氏,一问才知独自在园子里赏花,他有很多话想要说,可见到王氏的时候却又开不了口,盼望着王氏能如以前那般主动上前关怀他,他也好顺着台阶下。 可王氏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叮嘱了他两句便回了屋,关了门,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有些话在该说的时候没说,大抵后面也就没说的必要了。 这一夜的唐纲辗转难眠,很是怀念两年前的日子,那时候唐荣在身边,是个孝顺贴心的儿子,还有唐陌总在他眼前晃,王氏也温柔体贴...... 次日早上王氏又一早去了秋实院,和辛安商议今年年节上的安排,唐豫一家已经搬离了侯府,一下子少了好几口人,府中安静了不少,但需要采买的东西却多了一些。 辛家和唐豫一家还在京城,也是要正常往来的。 王氏道:“都按照去年的来就好,我就是想着年节上还是要好好办一办,虽说太后刚走不久不宜大操大办,但自家人凑在一起热闹热闹也是好的,去一去府中的晦气。” 婆媳俩商量了一阵,平秋快步而来,说是宫里来了人,“请侯爷明日一早上朝。” 王氏和辛安对视了一眼,这是唐荣的事有定论了。 这日的唐纲很忙,好好沐浴了一番,又修剪了胡须,打理的一丝不苟。 再和老太太商议了许久后便搬回了前院,这个时候的王氏已经恢复如常,去上朝之前唐纲几次话到嘴边都没说出一个字来,沉默无声。 唐纲再次上朝,有人等着看好戏,有人窃窃私语,有人上前寒暄,“侯爷正值当打之年,可要好好保重啊。” “是啊,儿孙自有儿孙福,侯爷也莫要太操心了。” 多日不见,即便是精心打理过唐纲依旧比早前沧桑了些,尤其是斑白的两鬓格外打眼。 唐纲唇边一抹苦笑,拱手道:“让各位见笑了,老夫教子无方。” “龙生九子尚且各有不同,侯爷不必自责。” 这些人遇到事退的飞快,事情过了又凑了上来,唐纲也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等皇帝到后各归各位,早朝正式开始,等到政事说的差不多了皇帝才提及了唐荣一案,周正站出来说了查实的罪证后就有人站出来控诉唐荣糊涂昏庸,绝对不能轻饶。 尤其是几个御史,他们可不管皇帝心里怎么想的,逮着唐荣使劲的参,连唐纲也没放过。 眼看着都要求要将唐荣流放三千里了,二皇子不紧不慢的站了出来,“儿臣以为唐荣的品性实在不堪为侯府世子,已故威远侯赫赫军功,为人刚正,若是在世也绝不愿看到侯府的继承人是这般德行。” “儿臣以为当褫夺唐荣威远侯府世子之位,另立唐陌为世子。” 昌侯庆侯勇双伯等都站了出来,纷纷赞同二皇子的提议。 昌侯道:“唐陌此人虽也曾经纨绔,但自从成亲后便有了改变,尤其是在进入北衙军后更是恪尽职守,极为负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实在是难能可贵。” “臣附议,唐陌此人不仅自己向上,还带着曾经的好友一并走入正道,老臣很是欣赏唐二公子的品性,若是威远侯府由他承继,定能延老侯爷的荣光。” “勇双伯所言甚是......” 第566章 前途尽毁,祸及子孙 朝堂上站出来为唐陌说好话的人不是有爵位在身就是朝中老臣,对唐陌那是交口称赞,从模样到人品,从本事到态度,皆有可取之处。 就连谨王也随大流说了唐陌两句好话,重点提及了他的踏实,当差兢兢业业,办事一丝不苟,颇有章法。 要知道他的王妃和儿媳妇可是对侯府那位二少夫人极为赞赏,他喝的茶都是人家送的。 唐陌和辛安两口子汲汲营营一年多终于在这个时候看到了结果,虽然二人并没有亲眼看见,但二皇子看见了,如此多的重臣帮着唐陌说话,让他不得不重新估量唐陌的价值。 整个朝堂最惊心的还是唐纲,他处处看不上,处处贬低的儿子在这些人的嘴里竟如此出色,要知道以前唐荣最出彩的时候也不曾得到过这么多重臣赞赏。 这些夸赞的话犹如一张张巨大的巴掌一下又一下招呼在他的脸上,每一句仿佛都是对他的嘲讽,在说他错把明珠当鱼目。 心里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生气、悔恨、不服,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好在他垂着头,没有人看到他的脸色。 太子想要开口,二皇子抢先一步的发声,“唐荣此事也算给朝廷提了一个醒,是想历练府中儿郎也好,想要助力儿郎做出政绩也罢,外放历练这条路子总在各位的选择当中。” “然,县令一职虽官职不高,却是最贴近百姓的官员,和民生息息相关,若有才能者去了自是利国利民,若任由无德无才之人滥竽充数,岂不是害了无数百姓?” “儿臣以为当肃整这种不正之风,外放官员需得经过教考,若是连基本农耕时令都不清楚,又如何能担得起一方父母官?” 二皇子说的正是皇帝愿意听到的,各家动辄往朝中塞人实在是一大弊端,若是有才能的人便罢了,但唐荣这样还
相关推荐:
恶蛟的新娘(1v2)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乡村透视仙医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鉴宝狂婿
沉溺NPH
顾氏女前传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