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主,其病治愈,正气亦复。从治疗时间算起来,应是治本时日为短。这只是与本案证型类似患者而言,若遇到治本病时出现兼夹症突出的,则当视其轻重缓急,或标或本,必以病情需要而定,不可拘泥于某病的治本成功,而不分轻重缓急,一概照搬套用。“郑人买履” 的教条,切勿仿效。 85.下焦实寒,小腹冷痛 黄某,女,20 岁。2013 年3 月7 日首诊。自诉:“15 岁来月经,前两年多数时间经期滞后,每月欲行经时及经期中小腹冷痛,痛如刀绞,疼得要命。用丁桂贴贴肚脐、小腹,外加热水袋暖熨,喝生姜红糖水等方法,方能稍微缓解。经血量不多,血色暗紫,夹有血块,有时四肢及小腹、臀部暖不热,痛甚时欲呕。中西医都说是‘宫寒’,要求我加强保暖,不要饮食寒凉之物,不治也能自愈。小时候不懂事,经常吃喝冰冻的东西,也不知道如何自我保护调养,所以啥方法治疗都管不了3 个月,痛经照旧出现。因为疼怕了,这两年我可是既认真治疗,又注意保暖,还不吃喝寒凉东西,可是每月经期还是小腹冷痛,色暗有块,经行极不顺畅。” 视其身体不虚,面色略显?白,舌质略淡,舌苔白润;切其脉,沉紧微弦之象。 辨证:胞宫沉寒,血行不畅。治宜温里散寒,活血调经。方用《证治准绳》吴茱萸汤加减。问她下次月经何时来潮?黄某言道:“把滞后的四五天计算在内,大概还有7 天左右行经。” 问的原因,是要在行经前服药,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减轻本次行经之痛。处方:当归15g,肉桂、附子、干姜、吴茱萸、沉香各9g,香附、川芎、熟地黄、赤芍、红花各15g,益母草30g,炙甘草9g,5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食远(约饭后1 小时)加红糖、黄酒各适量温服,1 日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保持情绪舒缓,不要精神紧张。饮食远离寒凉,注意保暖防寒。 此方温里散寒之味如吴茱萸、附子、肉桂、沉香,皆为大辛大热、祛寒解郁之品,以达下焦肝肾胞宫,而散沉寒凝滞;当归、川芎、赤芍、熟地黄、香附、红花、益母草以活血行瘀调经;炙甘草温中益气和药。用于本例之寒实证痛经,寄希直达病所,而去其沉寒,活其经血,除其冷痛,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3 月19 日二诊。自诉:“这次痛经好多了,血块明显减少,腰腹畏寒及四肢不温大有好转,经期不足5 天结束,血量略有增加。就是感觉有点上火,比如口干口渴、小便微黄等,但能忍受。” 视其舌苔由白润转为薄黄,脉来已见沉缓,此为沉寒已散之征。改用温经摄血汤为主加减,以温和之剂,续祛其寒,而调经止痛。处方:熟地黄24g,当归18g,川芎、赤芍各15g,柴胡、香附各12g,沉香6g,延胡索12g,肉桂、炙甘草各6g,大枣5 枚,6 剂。煎法同首诊,服法改为早、晚食远温服,仍加红糖、黄酒各适量,1 日半服1 剂,其余皆同首诊时所嘱。此药服后,中间可不必服药,待下次经期提前7 天,再服首诊时方3 剂,也改为1 日半服1 剂,以免引起上火。 4 月2
相关推荐:
鉴昭行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云翻雨覆
绝对占有(H)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烈驹[重生]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总统(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