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气,字字珠玑的样子。 他想跟苏离玩儿心眼儿,苏离直接耍无赖,真是憋屈得很。 “来人,把你们身上的银子和银票都凑一凑,回头本统领一并归还。” 这且御林军带刀侍卫,多数都是官二代,家境殷实,身上的确不缺银子,一番拼凑下,还真让杨洪武以极快的速度就凑齐了,甚至都没有耽搁行进的速度。 杨洪武看着苏离一副要少了的模样,吓得赶紧和苏离分开走了,再不敢和苏离搭话。 不然还指不定要赔进去多少银两。 终于一波三折后,杨洪武成功的将苏离带到了宫门城墙上的阁楼之中。 当苏离朝着下方看过去的时候,黑压压一片全是人。 一眼望不到头,看不到边际。 苏离也是没有想到,居然夸张到了这种地步,难怪皇帝生怕自已不来,非要搭上一个太监给他泄愤。 如此规模,要是处理不好,今天直接掀了皇宫都是有可能的。 此刻,苏离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么多人,他不确定自已说的话还能起到效果。 人性这个东西,是难以捉摸的,万一这里面真有造反之人,一直在煽风点火,那可就糟了。 他一个人的力量,如何对抗得了几万人的声浪。 杨洪武看苏离脸色难看,冷笑一声,他此前就来到这里看过,也是被震惊得不行。 他很难相信,苏离还有能力平息这场闹剧。 杨洪武早就命令御林军以及护城军待命,整整十万的兵力,只要苏离失败,那今日,京城注定是要血流成河的。 当然,有些罪魁祸首,也是倒不掉的。 三万两银子,就是不知道秦王有没有机会花了。 “秦王,请吧,我很期待秦王会用什么办法说服这近十万人。” 接着,又是冷笑道:“或者说,秦王的声音,能否一瞬间就能传达到十万人的耳朵里,如果不能的话,呵呵,这前面的人听不清,后面的人听不到,秦王有再大的本事,似乎也是没用的。” 杨洪武讥讽的话,非但没有让苏离生气,反而提醒了苏离。 苏离立马命令道:“去找一口大钟来。” 杨洪武皱眉,“王爷要大钟何用?” “叫你去就去,废话那么多干啥?要大钟,越大越好。” 杨洪武仔细看了苏离一眼,确定苏离是真的在为眼前这种棘手的情况想办法之后,才挥挥手叫人立刻去准备。 御林军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直接把灵隐寺的大钟给拆了,抬到这里来了。 苏离很是满意地看了一眼立在地上比他都要高出不少的大钟,然后对杨洪武说道:“杨统领,把这钟顶给我劈开,抠出一个洞来。” “劈开?拿什么劈?”杨洪武有些傻眼地看着这巨大的铜钟。 都不确定斧头能不能将其劈开。 “拿手啊?办不到吗?这点儿本事都没有,做什么御林军统领啊?” “用手劈开?”杨洪武觉得不是苏离疯了,就是自已疯了。 苏离愕然,好像是他代入感太强了啊。 “得,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总之,赶紧的吧。” 苏离已经看到,下面的人已经开始变得躁动起来,不用想也知道,这么多人挤在一块,没有矛盾也会爆发矛盾了。 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带着怨气而来,朝廷迟迟不出面,为数不多的耐心已经快消磨殆尽了。 这边,杨洪武只得找来斧子,开始劈钟,终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满足苏离的要求,在上方破了一个洞出来。 与此同时,下面的百姓们以及那些读书人,已经开始去撼动宫门了,场面也是越发的混乱。 而在最前面的孙文坛、赵院长等一些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已经意识到局面的不妙了。 其实他们没有料到朝廷会如此不作为,到现在都没把苏离放出来。 这让孙文坛都觉得心寒,然后看着不远处,被一群人暂扣下来的吴丞相说道:“朝廷这是真打算与整个京城的百姓为敌吗?” 吴丞相苦笑道:“老师,我不是跟你说了吗?秦王一定不会有事的,我已经跟陛下求过情了,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这下好了,就因为老师你的一时糊涂,导致如今已经彻底失控的局面。” 吴丞相这一番话,顿时让周围不少读书人都有些惊疑不定地看向孙文坛。 他们虽然对孙文坛充满信任,可是眼看着要出大事,似乎要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到了推卸责任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会想当然的认为,这都是孙文坛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孙文坛目光深邃地看了吴丞相一眼,只一眼,就让城府极深的吴丞相有种被看透的感觉。 果然,面对孙文坛,还是有着不小的压力。 但他还是想试探出来,孙文坛到底是不是秦王背后的高人。 现在看来,吴丞相至少有六成的把握确定,孙文坛就是那个高人。 这时,有学生突然惊恐地跑了过来,“不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离开这里了,到处都是人,没有一条可行的路,而且那些百姓,已经开始变得狂躁,不少人都打起来了,再这样下去的话,会出大问题的。” 听到这话,孙文坛也是当机立断,“立马叫人去把打架的人拉开,另外继续派人去劝说百姓们,这里没有什么可瞧的热闹,让他们都回去。” “先生,已经没用了,先不说他们根本不听咱们的劝告,如今,咱们的人手已经不够用了,很多话根本没法传递到后方黑压压的人群中去。” 这时,吴丞相故作紧张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别说喊冤了,更别说什么万人上书了,说不定啊,待会儿就会出人命,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声音无法传遍京城,说什么都晚了。” 话音刚落,突然传来巨大的声音,“喂喂喂,听得到吗?听得到吗?” 如惊雷之声骤然响起,直接震惊了所有人。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史上最接地气儿的王爷 “这是什么声音?” 吴丞相立马对身后的手下问道。 “大人,属下也不知,这好像是有人在说话?可是如此洪亮的声音,莫不是天人显灵了?” 吴丞相脸色一沉,“亏你想得出来,天人显灵这种事,你也说得出口?” 只是嘴上说着不信,但心理上,吴丞相也是犯起了嘀咕。 如果不是天人,还有谁说话的声音能如此洪亮,而且还能回荡在天地间,久久不能平息。 “老师,您觉得呢?”吴丞相看孙文坛陷入深思,便是走过来笑着问道。 孙文坛有些不满地道:“丞相大人莫要以老师称呼老朽,老朽一生从未收过任何一个门生。” 这倒是真的,因此,赵院长等人都称孙文坛为先生。 孙文坛也不许别人喊他老师,可是这吴丞相却怎么也不改。 “老师何必过谦,在本相心中,您永远都是我的老师。” 这话说的,虽然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了,可怎么听都觉得怪怪的,丝毫感受不到吴丞相的语气中带有多少敬意。 孙文坛也不善与人争辩,见吴丞相依旧不停,也不再理会吴丞相。 可吴丞相却是追问过来,“老师,您还没有说这是什么声音呢?莫不成,老师也以为是天人?” 吴丞相故意如此说道。 这是把孙文坛直接当作他手下一样肤浅的人了。 赵院长等人顿时有些生气,但正准备开口的时候,孙文坛却是笑道:“吴丞相与其在这里问东问西,不如赶紧去派人察看一下,不就知道答案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就是三岁的孩童都知晓。” 一句随和的话,确实把吴丞相怼得哑口无言。 吴丞相脸上挂着冷笑,“呵呵,学生也是一时糊涂了,这就派人去察看情况。” 不过这时,那道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 “喂喂喂,都听得到吧,既然如此,本王就长话短说了。” 苏离对着巨大的“大喇叭”喊道。 旁边的杨洪武、以及城门楼上的御林军和官兵都是满脸震惊地看着苏离。 准确的说,是看着苏离面前的大钟。𝓍ᒑ 这是什么道理?把钟顶开个口子,对着里面说话,居然能发出如此洪亮悠长的声音? 这声音,虽然做不到可以传遍整个京城,但在皇宫前的广场上,所有人都可以清楚地听到苏离的喊话。 甚至远一些的几个街道上的人,也可以听得到。 苏离只用了一口大钟,便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杨洪武都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太离谱了,这是正常人可以想到的办法吗? 随着苏离表露身份,下方的所有人都是知道了,被冤枉的秦王已经出来了。 读书人都激动了起来,纷纷询问那两句圣言到底是出自何人之口。 对于这个问题,苏离只是笑道:“英雄莫问出处,圣言不必追溯,宝剑配英雄,圣言当与天下读书人共勉之。” 巧妙地回答,顿时赢得了读书人的盛赞。 看到无数读书人如此兴奋,吴丞相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现在还在想着,苏离究竟是怎么做到可以让说话声如此洪大。 结果苏离一句话,居然直接赢得了众多读书人的追捧。 要知道,读书人虽然喜欢讲道理,但是读书人各有各的傲骨,你的道理,他未必会听。 可苏离居然只靠一张嘴,让在场所有的读书人都如此认同,甚至不再追问那圣言的出处。 一句英雄莫问出处,直接抬高了所有读书人的身段。 这些人又怎会不高兴? 这时,有下人来报,“丞相大人,御林军统领杨洪武大人,请您和孙老先生、以及一众院长登上城楼。” 事实上,杨洪武知道吴丞相在下面后,就邀请他一起过来的。 至于孙文坛等人,是苏离提出来邀请他们一起上来。 苏离已经从蛇二的口中得知了,今天他能如此顺利出来,这些德高望重的院长都是出了不少力的,尤其是那位孙文坛。 苏离也是第一次知道孙文坛这个名字。 但没有想到,孙文坛这个人,曹邙等一众战狼的兄弟居然也知道。 如此一来,苏离对这位曾经差点儿成为国师一样的存在,也是有几分好奇。 得知秦王也在上面后,孙文坛立马答应,随着一起上去看看。 那两句圣言,在孙文坛看来,一定是出自苏离之口。 虽然人人都说大乾秦王是个废物,但在孙文坛眼里,又何尝不是大智若愚的表现。 说非寻常人,怎会说出堪比圣言一样的两句话。 这边,苏离也是通过大喇叭讲述了他被冤枉的始末。 这件事总是需要有人来背锅了,无疑,负责调查的齐广军和陈富年两个人是最佳的人选了。 再加上之前,这两个人还敢跑到王府门前嚣张,如今,也只能是他们两个出来背锅了。 这里,苏离还不忘替皇帝开脱,称皇帝只是一时糊涂,听信了小人的谗言而已。 杨洪武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当众说陛下糊涂? 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了,天知道,陛下知道苏离说的这些话会是什么表情。 还能是什么表情,御书房里的瓷器又得重新换一批新的了。 “诸位百姓,今日本王本应是大喜之日,却倒霉地被小人陷害,幸得诸位父老乡亲抬爱,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捉鬼大师
镇痛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盛爱小萝莉
吃檸 (1v1)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