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这是病,得治[快穿] > 第90章

第90章

本意是怕好兄弟受了情殇,提醒一下。可现在看沈昼这德行的,是真想飞蛾扑火吗? 沈昼也叹气,看来以后还是得保持距离。现在还没什么,可再这样下去,传闲话是早晚的,林汐可遭不住流言蜚语。 之后几天,林汐继续忙活自己的事。 温室里的作物虽然不如二代种子涨势那么迅猛,但施过肥的土壤比普通土壤更好,比对照组又缩短了一个礼拜的生长周期,更是甩外面旱田几条大街。 原以为这实验最快也要秋季才能有个眉目,没想到夏季就能交作业。 郭长城看着林汐拿来的数据本子,很是震惊。 别的复杂的他看不懂,不过林汐专门做了个简单易懂的总结。 “五十六就能收?”郭长城看着玉米的成熟时间,觉得不可思议。 现在他所知道能最快收割早熟品种还得八十天到一百天,五十六天什么概念? 就是同样的劳作时间,别的村撑死种两茬,他们村就能收三茬。 而且这个亩产预测是啥情况?亩产六百斤?当地的平均亩产也就三百五十斤,还得说是施肥浇水都不误的情况。 六百? 郭长城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眼花,连忙看向林汐。 “小林啊,这靠谱吗?亩产六百?这数我觉得……”不靠谱,还是非常不靠谱。 他种了这么多年的地,高低也是有点经验的,再咋研究,也不能差这么多吧? 林汐点头:“这个亩产的确是我估计的,毕竟温室还是太小,估算的也得往保守了说。” “啥?这还是往保守了说的?”郭长城又一次震惊了。 林汐解释:“因为我研究的种子有两种,一种是旱田的,这个肯定是能保持高产的,还有一种就是温室的,这就看个人水平,要是不能按照科学培养的方法执行,也是有影响的。 她边说边给郭长城指相关数据,每一天的涨势她都是用尺子测量,甚至精确到了毫米程度。 郭长城一看人家说得有理有据,不像是说大话的样子,又开始纠结了。 本来研究成功是好事,可这在他认知以外,差距还很大。 他得对全村人负责,到底该不该立马投入种植,一时之间左右为难。 林汐也知道郭长城责任重大,不能因为她一句话和一本的数据就让人相信她。 “叔,要不这样,借我一块村里的自留地,再分我几个帮手,我先种着,五十六天以后,咱拿事实说话。” 自留地谁都能去看,不像她在温室里,谁想看也看不清。 现在她就在大家眼皮子地下种,让大家来做结论。 郭长城觉得这法子好,反正就两个月,到时再开个投票会,行与不行,大家说了算! 事情一定下来,两边开始准备。 林汐回家做计划,两亩的自留地加起来也有六百六十多平米,工程不小。 而郭长城就去划地,找了块最边上的地方。林汐不嫌弃地方偏僻,只能过几天地里的油菜罢园,她正好拿来用。 沈昼这次是真的被郭长城找来了,村里能干活的都得去挣公分,就得找这些“无业游民”来帮手。 “也不用天天干活,帮人家小林同志把地翻一翻,播种就行,平时除草,我跟你姨带着就帮了。” 沈昼听了,就说:“行,这事我找人就得。”他那一大堆“闲人”,先前酒桌上的确说过愿意帮林汐干活的话,也不能白说。 几天后,林汐扛着铁锹到了地头,早就有几个小青年等在那。 吴海波这时说:“林知青,我哥让我们来帮忙的!” 林汐很是感谢,她以为能找到两个过来帮忙都算不错,这一下来了六个。 环顾四周,林汐没看到沈昼的影,于是问:“那你哥呢?” 吴海波解释:“我哥有事忙,就让我们先来,你放心,地里的活我们都会干的!” 林汐听这话,立马说:“那谢谢大家了,大家都想吃啥?” 第60章 到底谁干的 翻地,播种,浇水,这些活也得干个三五天的,饭她得管。 有人心眼实在,刚要点菜,吴海波就说:“啥都行,能吃饱就行。” 然后小声对哥几个说:“人家林知青也不是糊涂人,肯定能看着做饭,肯定不能给咱下力气的人喝稀粥吃咸菜就是了!” 大家赞同,之后就忙活起来。 林汐在一边说了下要求,松土的深度,地垄的宽度,这些都是要修的。 拿了玉米秸秆插在地头上做标志,大家也不易出错。 忙到了中午,林汐叫大家都去自家吃饭。 “你哥这几天都忙啥呢?”林汐回去的路上问吴海波。 吴海波敷衍:“他能忙啥,就我们挣钱那点事呗。” 林汐不信,沈昼就住吴家,吴海波就算知道的不多,也至于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吴海波心虚,赶紧去和其他人一起走,就怕林汐再问他啥。 到了院里,林汐紧锣密鼓地张罗做饭。 几个小年轻看人家地里活没少干,回来还得给他们做饭,全都伸手帮忙。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开饭

相关推荐: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绝对占有(H)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蔡姬传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烈驹[重生]   鉴昭行   小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