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偏执的他[现代女尊] > 第224章

第224章

值得韩星霁特地跟他提一嘴? 韩星霁继续说道:“是一对母子,本来我不想选他们的,但是我派出去的人查了查,还是把他们带了回来,你猜他们是谁?” 楼时巍没有回答,抬手捏住了韩星霁的脸嗤笑:“敢跟我卖关子了?” 他用的力气不大,韩星霁也不觉得疼,干脆就在他身边蹲下来含糊说道:“不是卖关子,是之前没想到,那孩子是东阳郡王的遗腹子。” 东阳郡王? 这个封号已经有点陌生了,不过楼时巍还想的起来,因为东阳郡王当年就是被他亲自下狱的,罪名太多了,说是罄竹难书也不为过。 侵占民田逼死人命都算是小的。 当然实际上真正让他下狱的也不是这个,而是他擅自招兵买马。 按照大雍律,每个爵位配置的护卫都是有数的,超过就是逾制。 一般超点人数,只要不多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问题是东阳郡王还制造了许多武器。 像是弓箭一类根本不允许私自持有的,他搞了一仓库。 到了这个地步说他没有反心也没人信啊,于是就被咔嚓了。 楼时巍问道:“你想说什么?” 韩星霁说道:“按照血缘远近来讲,这孩子应该也有资格过继给太后吧?而且他才两岁,还很小,交给太后养正好可以承欢膝下。” 楼时巍轻笑一声:“原来你是找了一个幼主回来。” 韩星霁眨了眨眼:“那倒也不是,还要大王看看他合不合适。” “不合适。”楼时巍连点念想都没给他留。 韩星霁有些不理解地看着他,楼时巍语气轻松说道:“让他登基我还要再劳心劳力十几二十年,还要教他政事,还是算了吧。” 楼时巍现在对于教皇帝都快产生心理阴影了,他这辈子教的最出彩的学生就是眼前这个,剩下那两个都不行。 他也不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还是那两个人的问题,但楼时巍还是决定就此收手,不再继续教导皇帝。 韩星霁听后却是不信的,就楼时巍对大雍的看重,怎么可能会觉得处理国事是负担? 至少在大雍平稳走入盛世之前,楼时巍都不可能放下这个责任。 他还想说什么却被楼时巍拎着后脖颈去了饭厅吃饭,后来摄政王有用其他话题岔开,导致韩星霁最后走的时候都没能继续这个话题。 倒是楼时巍送他出来的时候说道:“那孩子既然落到你手上也算是有缘,好好养吧。” 韩星霁被他忽悠的晕晕乎乎离开了,等上了车才一拍大腿:“我忘了问新帝是谁了!” 好在楼时巍说过两天就真的过两天。 于是圣旨很快就下来了,这一次还是以韩子韶的名义上面写着身体抱恙,无法胜任皇位,故决定退位养病,皇位便传于南阳郡王韩子勉。 韩星霁:???? 第298章 韩星霁知道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恍惚了。 他压根就没往韩子勉身上想。 别说他,许多人都被这一手给打蒙了。 级别不够高但还知道一点实情的官员都在猜测新帝人选,韩子攸跟韩子晷两个人被幽禁之后看上去似乎只剩下了韩子善和韩子培。 这就导致很多人都开始来陆续拜访两人,就连他们未来的岳家都催促着赶快完婚,生怕这到手的皇后之位跑了。 谁都没有把目光放在韩子勉身上过。 如今这个结果算是意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 毕竟南阳郡王也的确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只不过当初选适龄小郎君入京的时候,韩子勉年纪还太小,不在选择之列,再加上他的确不如兄长优秀,所以他不算是候选人。 后来因为他家里人都没了,韩晓对这个弟弟说不上喜欢但也不算讨厌,为了名声着想就把人给接到了皇宫养着。 如今韩子勉十五岁,年纪上已经合适了,看经历也是从小在宫中长大,跟其他几位候选人都是一同在宫中读书的。 据说学问也还不错,不算很出挑,但比韩子善和韩子培两个人要强一些。 这样一看,居然还挺合适的。 韩星霁则是有些不安,跟舒云来面面相觑问道:“现在……怎么办?” 之前因为有历史作为印证,无论朝堂风云怎么变幻,他们好歹还比较稳得住,反正知道最后结果,该怎么做心里都有数。 然而历史上韩子勉是没有当上皇帝的,终其一生都只是个南阳郡王,到了年纪就去了封地。 舒云来倒是很淡定:“什么怎么办?现在不挺好的吗?那孩子跟你亲,至少不会像韩晓跟韩子韶那样折腾来折腾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孩子跟皇帝犯冲,连着两任皇帝都想从他下手。 虽然说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真正应该摧的也该是跟他地位差不多的官员啊,皇帝找他麻烦干什么? 舒云来想不通,韩星霁也想不通。 不过脑回路有问题的人一般人也不需要明白他们的想法,只要换一个正常的皇帝就行了。 韩子勉这孩子没什么优点,最大的有点大概就是脾气软糯,很少跟人吵架,就算是面对下人也很和气。 大家都被两任皇帝给搞怕了,如果一开始还想着选一个明君出来,或者说是选一个资质好的小郎君出来大家辅佐出一代圣君也好青史留名。 现在大家的想法就很简单了:来个老实一点的皇帝,让大家过两天安稳日子吧。 所以韩子勉这个皇位几乎没有任何反对,要知道韩子韶当初的皇位都不是特别稳,有很多人支持韩子攸呢。 韩星霁听了舒云来的话之后就忍不住猜测摄政王选这么一个皇帝,不会真为了这个理由吧? 可如果是为了这个,小石头岂不是更合适?两岁的孩子更好控制洗脑啊。 韩星霁没想明白,不过事已至此,好像也不需要想明白。 皇帝确定下来之后,他也跟其他人一样松了口气。 虽然无论皇帝出什么昏招他都不怕,毕竟无论是太后还是摄政王,甚至是丞相都不会让皇帝太乱来,但没事儿闲的谁想天天跟皇帝斗智斗勇啊,他不要做事情的吗? 韩星霁毫无心里负担的开始准备参加登基大典。 因为事情比较仓促,所以登基大典也没那么隆重。 当然对外的借口是去年大灾,国库也没多少钱了。 这也不完全算是借口,国库的确不容乐观。 韩子勉的脾气是真的软,换成韩晓或者韩子韶此时肯定要搞事情的,他就乖乖认了这个结果,唯一的要求就是想要见见韩星霁。 皇帝都这么好说话了,朝臣也比较好说话,尤其是这件事情也不算什么麻烦事。 韩子勉此时已经搬了寝殿,原本的御书房重新装饰了一下,之前韩子韶摆上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昂贵陈设都被撤了下去。 整个御书房看上去比韩星霁的书房还朴素一些——嗯,韩星霁那里的东西都是别人塞过来的。 舒云来、薛轻舟两个人得到好东西就会给儿子们送过去,薛海东也时不时送来一点东西。 当然重量级的都是楼时巍随手送来的。 韩星霁看着皇帝书房比自己都简朴就忍不住想擦汗。 韩子勉看到他之后十分开心:“先生!” 韩星霁对他行礼,韩子勉立刻过来拉住他的手说道:“我尚未登基,先生不必多礼。” 韩星霁认真说道:“圣旨下达的那天开始,陛下就已经是陛下了,礼不可废。” 韩子勉又说道:“那先生也与旁人不同,先生是我……是朕的老师,不必对朕行礼。” 韩星霁微微一笑没有跟他争辩,韩子韶当初登基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当然他不是说韩子勉以后会变成那样,只不过人心易变,坐上这个皇位之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谁也说不好,他还是小心些为妙。 皇帝看他顺眼的时候,他做什么都好,看他不顺眼的时候,可能进御书房先迈左脚都是错。 韩子勉也察觉出了一点,他是脾气软,但又不是傻。 真傻子也不可能在韩晓跟韩子韶手上活下来,他倒也不急。 前两任皇帝不干好事儿,让这位小先生升起了警惕之心,这也是正常的。 韩子勉让人给韩星霁看座之后便迫不及待说道:“先生,您回来继续掌管国学馆吧。” 韩星霁一顿,抬头说道:“蒋先生能力出众,这一年掌管国学馆,馆内氛围十分平稳,陛下莫要轻易换人。” 韩子勉歪头说道:“可他也就是不功不过,教出来的学生四平八稳,感觉比不上先生讲课。” 他也是跑去国学馆听过课的,韩子韶对他的看管没那么严,可能觉得他是个小废物,所以哪怕他去国学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韩星霁笑着说道:“国学馆现在要的就是平稳,只要先生们认真教书就可以了,臣之前能选出那些优秀人才是因为已经积累了数年。” 接下来他解释了一下,当初他办国学馆的时候,入学的学子可不仅仅是一年的科考生,而是没有官职的秀才都进去读书。 这些秀才本身其实已经在各个部门打磨过了,而且因为他们本身学问一般,出身可能也一般,所以做的都是比较基层的事情,这就代表着他们对基层了解更多。 现在的学生都是当年的新科,一个个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书读得够多,但经验不够,可不得压着他们慢慢学才行。 韩子勉听后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先生若是不想当国学馆山长,那就回京当个少卿吧。” 九卿都有少卿的副官,而且还不止一个,为的就是协助九卿处理各种事务。 韩星霁无奈笑道:“陛下莫要任性,臣如今只是个县令,如何能当少卿?” 一步登天也不是这么个登法啊,别说其他官员不可能同意,就连摄政王都不会同意皇帝这么胡来。 韩子勉有些茫然:“啊?不可以的吗?” 韩星霁心里有了不太好的预感:“陛下……对文武百官升迁循例知道多少?” 韩子勉腼腆笑了笑没说话,韩星霁就懂了——一点都不知道。 好吧,之前在书馆的时候,王太傅和楼时巍都没教过这些。 毕竟对于皇室出身的天之骄子而言,这些都是基本知识,早早就传授给他们了。 后来……也没人去关注南阳郡王这样一个小可怜是不是学了这些,韩晓不关注,韩子韶更不会关心这些。 韩星霁只好叹气说道:“陛下可以多看看书。” 他一边说着一边盘算着回头建议楼时巍给皇帝找个正经先生来。 皇帝不了解朝堂基本运转那不是等着闹笑话吗? 韩子勉似乎知道自己有些想当然,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先生莫生气,我会努力学习的。” 韩星霁确认韩子勉只是不懂,并不是真的要乱来才松了口气。 要是这位登基就要乱来,只怕丞相和摄政王当场换皇帝。 韩子勉还是有些不死心:“就算不做少卿也可以回京,总有别的职位合适。” 韩星霁温声说道:“现在还不行,合阳县百废俱兴,新粮食作物的种植还要推进,只有在合阳县摸清了农作物的脾性才能推广,这一点臣责无旁贷。” 韩子勉虽然很多东西都不懂,但大道理还是懂的,他有些遗憾说道:“那就……再等等吧。” 韩星霁这才放心了一些,跟韩子勉说了两句。 不过这一次他学聪明了,不过多插手皇帝的事情也不想试图去影响他的思想。 万一跟皇帝三观不合,说不定又要把他当眼中钉肉中刺。 跟皇帝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是有必要的,哪怕是同窗,现在也是身份有别。 不过韩子勉脾气实在是太软,大臣们有很多时候还得寸进尺,搞得太后都看不过眼,忍不住站出来帮皇帝说话,这些人才收敛了一些。 当然也有可能这些人只不过是在试探韩子勉是真软糯还是假软糯。 结果发现这位是真的脾气软,但是相应地,大家又有些发愁,皇帝脾气太软也不行啊。 想要傀儡皇帝的那是权臣,正常大臣都想要个差不多的皇帝。 哎,算了,慢慢教吧。 不过很快,这些人就领略到韩子勉还是有点小脾气的,因为他坚持要给韩星霁封王。 第299章 韩子勉这个要求一提出来小朝会当场炸锅,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这怎么行? 韩子勉反问道:“为什么不行?乐安伯有大功于国,且不说他救治了上万灾民,就凭借他发现了两种新粮食作物还不够吗?” 这当然是不够的,总有人陆续发现新作物,不管是粮食还是蔬菜之类的,那总不能发现的人都封王啊? 韩子勉又开始念叨:“乐安伯还一手建立了国学院,毫不藏私地教导学生水利方面的知识,去年大灾,唯有他的学生稳住了局势,如今国学院还在按照他留下的教材学习,将来这些人外放为官,可能以后大雍都不用担心水患,这还不够吗?” 还不等众人继续说,韩子勉又说道:“还有乐安伯还种出了甘蔗,能够提取糖,这些糖就能制作黑火药,保证大雍战力,这些还不够?” 他这一桩桩一件件摆出来之后,大家才发现其实韩星霁真的做了很多事情。 只不过他平日里比较低调,也不宣传这些,导致大家很容易忽略。 治粟内史还是说道:“那也不值得封王。” 韩子勉淡定说道:“为什么不值得?先前宁王只是招降了几个匪徒就从郡王提升为亲王,怎么到这里就不行了呢?” 治粟内史下意识说道:“宁王是皇室宗亲啊。” 韩子勉笑着说道:“乐安伯也是皇室宗亲啊。” 众人愣了一下,这才恍然——对哦,这位也有皇室血统。 倒不是他们想要把韩星霁开除皇室,只是在韩星霁身上,母系的标签比父系要重得多。 别的皇室宗亲一说起来都是父亲是某王某国公的,到了韩星霁这里父亲是白身,母亲是郡主。 众所周知,郡主公主的孩子只是勉强跟皇室沾点边,但并不算是皇室。 然而韩星霁追溯血统还真是高祖长子一脉的嫡系,这就让他们有些茫然了。 治粟内史之所以反对只是觉得从伯爵到王实在跳的有点远,哪怕是郡王中间还隔着公侯两个爵位呢,韩星霁的功劳说大也大,可也没到那个份上。 更何况本朝很少会封外姓王,除非不得已。 不过对于皇室宗亲来讲,升迁体系就跟普通朝臣不一样了,他们想要升迁容易的很。 不公平是真的,但谁让人家投胎投得好呢? 韩星霁之前的官职都是按部就班,看上去似乎比较超脱,但因为后台比较硬,而且没太过分,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换一个角度看,就感觉以前好像有点欺负人了。 一直没说话的丞相开口说道:“陛下,还请三思,从未听闻王当县令的,而且封王就要有封地去就藩,如今让乐安伯离开合阳,想必他自己都不愿意,难道陛下还要将合阳当成乐安伯的封地吗?” 韩子勉一时语塞,嘀咕说道:“可是也没听说过伯爵当县令的,你们不还是这么干了吗?” 众人沉默,这哪儿是他们要这么干啊,还不是韩子韶干的好事儿? 只不过当时韩星霁自己没反对,楼时巍也没反对,大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要不是因为这个,也不至于韩星霁连个上司都没有——谁也不敢去当乐安伯的上司啊。 所以郡守之位就一直空着。 不过这也是一笔烂账,大家不想在这上面纠结太多。 韩子勉见他们都不说话忽然反应过来:“那……照你们这么说,岂不是连国公都不能封?” 国公算是外臣最高爵位了,一般国公是肯定要在京为官的,放出去当什么都不合适,要不然京官品阶比他高,但是爵位比他低,这要怎么搞? 丞相看了一眼楼时巍轻咳一声:“倒也……是这样。” 韩子勉有些不高兴,转头看向楼时巍说道:“朕登基总要大赦天下,乐安伯又有功在身,别人不赏朕来赏,这总没问题吧?摄政王你来说该怎么办?” 韩子勉这就是在内涵韩子韶不公平,大家也没有反驳,的确是不公平,韩星霁那些功勋肯定不是简单的钱财赏赐就能搞定的,但是也真的不至于升爵。 楼时巍沉思半晌说道:“臣以为,不如将乐安伯提为侯爵,再将合阳设郡,让新侯爵去当合阳郡郡守,这样倒也不算不匹配。” 韩子勉皱了皱眉:“这样的封赏是不是太小了一些?” 楼时巍摇头说道:“如今是多事之秋,

相关推荐: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万古神尊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新年快乐(1v1h)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沉溺NPH   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