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了身孕! 可是…… 她若有了身孕,为何会不想要这个孩子?竟还瞒着裴澈,瞒着裴老夫人悄悄将这个孩子落了?联想起郭太医的死,她灵机一动――莫非郭太医当时已经诊出了喜脉,可苏凝霜却不想声张,便将他�⒘嗣鹂冢� 若是这样,那她这么做的原因便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她腹中孩子不是裴澈的,所以不能被人知晓! 言清漓的心脏因激动而砰砰直跳,她甚至大胆地猜想,难不成苏凝霜是与裴澈的夫妻关系不睦了,耐不住寂寞去偷人了? 但她后来又觉得不太可能。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苏凝霜这个女人是有多迷恋裴澈,她处心积虑十几年,好不容易与他在一起了,又怎么会与旁人暗通款曲? 一时间她越猜越乱,大致捋顺了一翻后,打算先弄清楚郭太医的死因,假如郭太医并非被山贼所害,而是有人存心灭口,那她的猜测就十有八九是真的。 “紫苏,稍后你去麟王府传个话,请四殿下帮我查清郭太医是怎么死的。” ―― 更正一下:220的“自缢”写错了,应该是“自裁”,人傻了,明明前面还写的是自裁,之后就稀里糊涂写成了自缢。 第二百二十三章太子与荣臻 三月乃多事之春,先是端王下狱,后又有多地地主豪绅联合闹事,加上去岁起受灾流民的与日俱增,目前各州各郡匪盗猖獗,官民摩擦不断,今日又传来营丘一带发生了起义暴动。 江河日下,曾经盛极百年的大宁王朝如今就像一块腐朽的烂肉,引多方蝇虫想来叨上一口,不少暗怀心思的藩王与不甘永久臣服于宁朝的小国见此乱象,纷纷蠢蠢欲动。 而今日朝上,陛下最关心之事乃大运河的修建进程,得知人力财力不足导致还有少半程未能开凿通船时,怒不可遏,令群臣出谋划策直至晌午,下了死令要在年内完工,否则便会耽搁明年南下春巡。 裴澈从宫中出来时,外头阴云遮天,似是要迎来今春的第一场雨了,见铁衣正候在他车架前,他脚步一顿。 若无急事禀报,铁衣通常不会在宫门口等他。 “爷,荣――” “查到了?” 昨儿大半夜,铁衣被急匆匆召进武英候府,他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没成想世子爷却是命他放下手头所有差事,立即去查世子妃七八年前都做过什么,有没有什么怪异之举,哪怕是一件小事也不能放过。 时隔多年,那时的世子妃尚是苏府的小姐,查起来简直堪比登天,况且才一日,自然什麽都没查到呢,铁衣生出一种办事不利的愧疚,语气都弱了几分:“爷,是荣臻长公主请您过府。”说罢,又赶紧呈上一封信:“另外属下已摸清了与苏大人有所往来的官员底细,这是一部分名录,爷,接下来要如何做?” 裴澈掸开信纸看了看:“这件事暂且交由其他人去做,从今日起,你只需查我昨夜交待的事。” 铁衣凛道:“是。” 裴澈将那封名录收好,一脚�~上了车驾:“走吧,去公主府。” …… 国君“日理万机”,无暇校考皇子皇孙们的学问,便将此事交由一肚子墨水的陆翰林代劳了,陆翰林每月两次前往国子监授课,课后会代天子留下一道策问,昨日之题与“慎固边防” 有关,小皇孙宁弈尚且年幼,对此一知半解,便想请教曾守护苍陵,与东阳人打了多年的裴大将军为其解惑。 公主府一方八角凉亭中,宁弈求知若渴,一番讨教后,疑惑发问:“东阳人擅水战,这恰是我朝之弱,此前苍陵已丢了十三座城池,还折损多员将领,皇祖父为何不派遣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出征,而是命将军您出马?当年将军尚不及弱冠,也无领兵作战的经历,难道皇祖父就不怕将军与那两万兵马会白白葬送吗?” 面对一个八岁的孩子的口无遮拦,裴澈一时默然。 皇上想逼他知难而退,却没料到他真的揽下了这个与送死无异的差事。 此间隐情不足为道,他斟酌着答:“承圣上信重,自当竭尽全力,所幸这些年有皇恩庇护,子阳最终并未辜负圣望。” 想起自己那位整日沉湎女色,劳累到已经两眼发昏的皇祖父,宁弈不大相信他有这种识人的眼光,再说,若皇恩管用,天下也不会如陆大人所言变成了一滩乱局。 他摇了摇头道:“裴将军不必哄我,奕儿年幼却不傻,苍陵一役,仰赖的是将军自身之能罢了。” 荣臻长公主过来时,宁弈仍有些意犹未尽,但他也知今日裴将军过来为他讲学是幌子,收拾了书卷后,又向裴澈郑重地行了一礼。 不同于苏老夫人寿宴那日的光彩照人,短短几日,荣臻长公主便肉眼可见地憔悴了不少,今日她身旁也没有带着那些俊俏的男宠,命人将小皇孙送回去后,又谴退了侍女,落座在宁弈方才的位置上。 “以这种方式将裴世子请来,只为避人口舌,还请世子勿怪。” 那日裴澈拦下荣臻长公主的车架,却并未得到他想知道的答案,但今日荣臻主动将他找来,想必是愿意告知了。 “公主殿下可是想通了?” 荣臻看向亭外的花枝,目光悠远:“本公主不想拐弯抹角,今日请世子过来,是想再问你一遍,你那日所言可是真的?我皇兄,当真是被我皇嫂……” 说至此,她声音哽咽,平复了许久后才重新开口,眼神却变得犀利许多:“你有何证据能证明我皇兄是被皇嫂所害?若你信口污蔑,本公主绝不会轻饶!” 先太子与太子妃自幼相识,成婚后更是琴瑟和鸣,太子身子不好,太子妃一直悉心照料,若放在从前,裴澈也绝对想不到下毒谋害了太子的人,会是太子妃。 “太子妃身边有一宫女,名为铃兰,曾亲眼见到太子被害前几日,太子妃一反常态,避人哭泣,据她所称,太子被害那日,身边只有太子妃一人在服侍,而我多番调查,也确认楚太医那日并未去过东宫。只可惜,那名宫女出宫后被人灭口,但她却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奶娘,若公主殿下想见那名妇人,子阳随时可做安排。” 见长公主红了眼圈,面色也愈发苍白,裴澈顿了顿,未几才道:“据我所查,太子妃性情转变是在苏贵妃邀她品茗之后,那日公主殿下应也在场,若子阳没猜错,太子妃大抵是做了别人的刀子却不自知,可利用她的人到底是如何蛊惑了她,令她亲手毒害了自己相伴多年的夫君,仍是一个谜团,就不知这其中的隐情,公主殿下可知晓?” 从刚刚得知太子死于太子妃之手时的震惊,到经历了几日几夜的辗转难眠,荣臻如今已经平静了许多,可她潜藏在心底许久的那桩秘辛,却犹如生出了一根根利刺,令她无时无刻不在愧疚痛心。 明明那一株株迎春花开得正盛,可她眸中映出来的却是颓败苦楚,荣臻凄然笑道:“世子故意寻来一名与我皇兄容貌极为相似的戏子引我,这隐情,世子不是早就猜到了吗?还来问我作甚?” 亭外终于飘起了小雨,斜如细线,轻打在花枝上,带来阵阵凉意,裴澈敛目垂眸,沉声道:“子阳只想亲口求证于公主殿下,为故人寻求一个真相罢了。” 荣臻闭上眼,两行清泪从她美丽端方的脸上滑下,许久后,她传来一声叹息:“原来都是我的错,是我害了皇兄,是我对不起皇嫂……” 先皇后育有一儿一女,长子名荣乾,打一处生便注定会以尊贵的嫡长身份成为宁朝下一任储君。长女名荣臻,为昌惠帝的嫡长公主,比起天生身子骨弱的太子,昌惠帝反倒更喜爱这个乖巧懂事的长女。 一母同胞,兄妹二人年幼时整日黏在一处,常常牵手同塌而眠,太子年长荣臻两岁,性子也更为稳重,荣臻虽得父宠,但有温柔的太子皇兄与贤淑的皇后母亲从旁引导,并未长成一个无法无天的骄纵公主,她地位尊崇,却平易近人,幼年起便有一众同龄的世家公子对她暗暗倾慕。 可荣臻却只喜欢与她的太子皇兄亲近玩耍,太子白日要听老太傅讲学,没空陪她,她便晚上去找他一同温书,累了便直接宿在皇兄那里,但到了她七岁时,她却忽然发现皇兄渐渐不再像儿时那般拥着她入眠了,平日也不会再去牵她的手了。 皇兄说她长大了,不可再像儿时那般与她亲密无间了,她感到难过,只想让时光就此停驻,甚至夜里由宫人伺候着入睡时会感到不安,于是她便开始将自己时常弄出些小磕小碰,再奔去皇兄那里寻求怜惜,说不敢叫母后知道,怕被责罚贪玩,因为她发现只有这样,皇兄才会像过去那样抱着她,一边为她上药,一边轻责她顽劣,还会在她泪眼婆娑地赖着不走时,无奈地将她抱上床,哄着入睡。 年幼时的荣臻,自然不知自己对太子的过度依赖,根本不再是纯粹的兄妹之情,等她明白了这份难以启齿的心思时,已经初成少女。 第二百二十四章太子与荣臻(二) 这份情不容于世,荣臻不敢表露,怕说出来会遭皇兄的厌恶,只能故作一个天真的妹妹,一如既往地黏着皇兄,为他的每一句称赞,每一个不经意的触碰而脸红悸动。 她以为她这辈子都要藏着这份见不得光的爱恋了,却不想,怀了那份难言之情的,并不止她一人。 时隔多年,她仍清楚地记得那一日,春阳正好,她在御花园中折了几株鲜翠欲滴的桃花,如往常那般去陪着皇兄读书。书卷晦涩,惹人困倦,她频频打着呵欠,最后忍不住伏在案上闭目,花香浮动间,她感觉似是有一片轻羽落在了唇上,清清凉凉,一触即离。 她猛然睁开眼,撞上了皇兄那双柔情与惊愕并存的眸子。 朦胧的遮羞布被捅破了,丑陋与罪恶无处遁藏。 再之后,他们也曾克制过、疏离过,可越是这样,那被压抑着的情愫便越不可控,起初他们还能发乎情止乎礼,慢慢地,便一发不可收拾。 兄妹乱伦有违天理,何况他们生于皇家,他们彼此都清楚,能相互陪伴的日子不会有多久了,他们之间,永�h不可能有结果,只能这样走一步算一步,即便如此,也甘愿沉沦在短暂的欢愉中。 果不其然,太子很快被赐了婚,未来太子妃乃太子太傅的孙女,因其族中兄长是太子的伴读,她与太子也算自幼相识。高门贵女,知书达理,自然是作为太子贤内助的最佳人选,而荣臻也在不久后被昌惠帝用来笼络臣子,指了一位驸马。 各自婚娶后的二人终于回归到了寻常的兄妹关系,太子文质彬彬,待人和善,太子妃对他很是仰慕,夫妇二人相敬如宾,时常有宫人看到太子妃晨起后亲自去收集露水,只为给太子煮茶,也有人看到过太子陪着太子妃在园中抚琴作画,满眼柔和。荣臻偶尔入宫探望皇后,见到皇兄皇嫂时,也是分外恭敬,再未与太子有过任何逾越之举。 但荣臻与驸马的关系并不和睦,新婚夜时,她被驸马发现并未完璧,驸马心中愤怒,却碍于妻子的身份尊贵,敢怒不敢言,之后每每行房时,便总觉得自己受了窝囊气,久而久之,驸马便不再踏足荣臻的房,只将她当个贵重物件供着养着,自己跑去外头寻欢作乐,终是染了花柳病,没几年便不治而亡。 因驸马死的很不光彩,昌惠帝也对荣臻略感歉疚,便命人压下流言蜚语,对外宣称驸马是因为先天顽疾病逝的,之后也未再将荣臻另嫁。那时,太子的身体也病恹恹的,荣臻十分担心,寡居后便立即以陪伴皇后为名,留在了宫里居住。 实际上,太子在荣臻嫁人后也一直有所关注,得知她过得不顺后,猜出缘由,自责不已,在她回宫后便对她多加照拂,兄妹二人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很快便旧情复燃。 而这一切,自然是要避人耳目的,就连他们的贴身侍从与侍女,对此都毫不知情。 荣臻不住落泪,看上去再无往昔妩媚风韵,仿佛一下子老了几岁,唯挺直的身子还维持着那份公主荣光,她哀戚道:“若当真是皇嫂将皇兄毒害,那必是我与皇兄的私情被人知晓,再被人有心透露给了皇嫂……是我的错……是我害了他们……若我当初没有回宫,若我没有时常去看望皇兄……” 太子妃恐怕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那个与她琴瑟和鸣的夫君,那个她悉心照料多年的夫君,还有那个尊她敬她的公主小姑,这与她最亲近的两个人,竟一直在瞒着她乱伦苟合。对于出身正统世家,从小循规蹈矩的太子妃来说,无疑是震惊又�f心,痛心又失望。 她许是认为太子欺骗了她,又许是不知今后要如何面对这两个人,又或是在得知了这件事后,暗中留意,亲眼看到过自己的夫君与小姑温存而大受刺激…… 总之,斯人已逝,太子妃是如何作想的已不能得知,但一个巴掌拍不响,想必她也清楚这不仅仅是荣臻一个人的错,加之有人从旁蓄意引导,情绪激愤的太子妃必是走入了死胡同,心灰意冷之下毒死了太子,又知自己犯下灭门重罪,为保全家族,又或是因为相濡以沫的夫君死在自己手里而生无可望,便一条白绫跟着去了。 不得不说,在幕后推动这一切的人布局巧妙,先是借刀杀人,又将毒害太子的罪名转到盛贵妃与楚太医身上,退一步看,就算有朝一日东窗事发,那也只能查到太子妃头上。 此事虽能证明楚太医并未毒害太子,但他与后妃私通的罪名仍不能脱去,当初“目睹”盛贵妃与楚太医私通的人中,除了苏贵妃,还有后脚过去的夏贵妃,以及她们各自的心腹宫人。 当时夏贵妃与苏贵妃有着共同的对手,极有可能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但今时今日,端王入狱自身难保,夏贵妃也被夺了位份打入冷宫,若想从她这里寻找突破,那此时便是最佳时机。 他的人不便出入后宫调查,所幸长公主已应下此事,这也是他为何要千方百计地与长公主达成盟识的原因――既已得知害死太子夫妇的凶手另有其人,以长公主对太子的情意,必不会坐视不理。 雨越下越大,公主府门前已经积起了一小片水洼,一眼望去,那砸在地上数不清的圈圈涟漪,就如缠绕在心头上的线,一圈又一圈,越缚越紧。 能为楚家洗清罪名的证据越来越多,可裴澈的心却在不断下沉。 即便他找齐了证据又如何,当今陛下不可能翻案,那他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帮到她? 铁衣取了伞,一回头,见世子爷正抬手立于廊檐下,出神地看着掌心的雨珠,不知为何,他忽然在这个带领他们打过无数胜仗的男人身上,看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落败感。 见他衣袖已湿,铁衣赶紧撑伞过去,待到了近前,那种感觉已消失不见。 裴澈将铁衣早前呈上来的官员名录取了出来,冷声吩咐道:“送到麟王府去。” 第二百二十五章裴澈对她改观了?(23000珠) 春日的第一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雨停了后,言清漓去往芳华苑,探望“病”中的二婶,本是想确认一下苏凝霜是否真喝了落胎药,但芳华苑外守着的两个裴府婆子不让进。 好在她也不是白跑一趟,回来的路上,她看到早春坐在园子里一张石墩子上,偷偷抹眼泪儿。“这是怎得了” 早春没听到有人来,一回头见是少夫人与她身边的青果,连忙扭头擦了擦脸,墩身行礼:“少夫人。” 言清漓眼尖地瞥见早春的脸颊有些肿,却只当作未见,关切地问道:“怎么坐在这里哭”见她衣裙上染了污泥,恍然道:“可是摔着了” 这般邋遢的脏样子叫主子们瞧见很不好,早春许是最近被责罚怕了,忙解释道:“回少夫人,是夫人上个月打了一批首饰,今日匠人送到府中,婢子过去取,结果路面太滑不小心跌了一跤,弄散了夫人的首饰匣子,方才找了许久,仍是少一只耳坠子。” 言清漓见另一张石墩子上果然置着一个首饰匣子,同样沾了泥,便笑道:“我还当什麽事,不就是一只耳坠子,二婶待人一向宽和,你是她的近身丫头,不至于为这点事责罚你,别哭了。” 若换做从前,夫人还真不会计较这么一只耳坠子,可这半年来她总是心浮气躁,脾气阴晴不定,一点小事都要大发雷霆。昨夜早春也不知芳华苑的下人会将世子爷给找去,等她埋完药渣回来后自然被崩溃的世子妃给迁怒了,还怀疑她是故意在那个当口跑出去,若她在,世子爷又怎会被人给引来? 而昨夜引世子爷过来的那个二等丫鬟已经挨了板子,现在正顶着一屁股模糊的血肉躺在房里,已是进气多,出气少了。 早春心里又害怕又委屈,今日也是倒霉,又弄丢了夫人的首饰,怕是一顿责罚难免。 见早春又红了眼,言清漓安慰道:“罢了,这园子也不大,一起找找就是,快别哭了,不是什麽大事。”说着,她便叫上青果跟她一起进花丛找。 早春早就听青果说过少夫人平易近人,待下人极为体贴,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可即便这样,她有十个胆子也不哪敢叫主子帮她找东西。 早春忙道不敢,说自己哭也不全是因为弄丢了夫人的首饰,而是因为自己的娘亲患了病,恐怕时日无多,一时担忧不安,这才在走路时分了心。 “原来如此……”言清漓面露同情,语气比方才还要柔和:“我那里药材多,需要什麽你便去找青果拿吧,稍后再去账房支五十两银,就说是我让的,赶紧去给你娘请个好郎中瞧瞧。” 能做武英侯世子妃的贴身婢女,早春这些年也攒了不少赏银,五十两不算多也不算少,重要的是这份心意,世子妃即便是从前温柔娴静的时候,也绝不会去关怀一个奴才的家人。 早春感激不已,当即向言清漓再三道谢。 耳坠子最终被发现在一根花枝上挂着,找到后,言清漓顺理成章地让青果随早春一同去芳华苑,说若是被二婶问责,有青果在,也好帮着解释两句。 在等着青果回来的片刻功夫,言清漓独自在园中散步,天公似是故意与她作对,才歇了没多久的雨又稀稀拉拉地往下掉,衣裙肉眼可见地沾了雨点,她秀眉蹙起,想在淋湿前找地躲雨,可才提着裙摆跑出两步,就发现早春一点没夸张,这石板路忒滑。 将将摔倒之际,有人及时扶了她一把,转身看去,她微微愣住。 打在她身上的雨水被头上多出来的伞阻隔,可那执伞之人的身子却有大半置在了伞外,肩膀渐渐被雨水洇湿。 言清漓忙挣开裴澈的手,后退半步,微微垂眸做出羞于直视他的模样,轻道:“小叔,你怎么在这里?” 若非知道她心中有恨,裴澈都快被她这幅逼真的神情给唬过去了。 曾经他们是无话不说的亲密恋人,而今,她却得小心谨慎地在他面前做戏,明明是面对面,却似隔山海。 裴澈心中微苦,淡道:“正要去母亲那里,刚好途经此地。”他不动声色地又将伞向她倾斜:“你……今日晌午回来的?” “嗯。”言清漓看向某一块石板砖,抿了抿唇道:“……那日清漓落水,还没来得及去谢过小叔呢。”说着,她便向裴澈屈身施了一礼,脸颊微红:“多谢小叔出手相救,又借衣给我,没有让我当众出丑。” 在裴澈的记忆中,清清真的紧张害羞时,会垂首三分,眼睛东瞧西看,手指还会悄悄地捏来攥去,裴澈向下一扫,见她宽袖中露出来的指尖自然舒展,纹丝未动,不禁眸光黯然。 他心知肚明,她又开始故技重施了,嫁给裴凌前她便总是若有若无地接近他,那时他还不知何故,如今,他还有什麽不清楚的?她这么做,无非是为了刺激苏凝霜,或是想挑起裴凌对他的不满,剪除宣王的羽翼,助麟王成事。 他其实什麽都知道,可依然自欺欺人地贪恋这种假象。 “一家人,不必言谢。”他将伞递给她:“伞你拿着吧,莫要着凉。” 言清漓愣了一下。 她知道以裴澈的为人,这可能只是他身为世家公子养出的良好素养,这事换成任何一个有担当的男子,都不会将一个女子扔在雨中,自己撑伞走了的,更何况她还是他的侄媳。 可那句“莫要着凉”,又着实不难听出关切。 好似在她落水后,裴澈对她的态度就改观了,从前别说是这般与她独处说话了,便是她向他走近两步,他眼里都似掺了冰刀子。 虽然她进入裴府有一个目的便是勾引裴澈移情,但当他真的开始关心“言清漓”时,她又觉得莫名酸楚与不甘。 “多谢小叔。”她努力压下自己不该生出的胡思乱想,正要接伞,又听裴澈喊“等等”。 裴澈见前头走来两名婢子,其中一个似是芳华苑的,他叫住言清漓,伸手向她挽起的发髻探去。 他忽然挨她极尽,她的脸距离他的胸膛不足一掌,这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令她不由想去过去扑在他怀里撒娇耍痴的一幕幕。 言清漓浑身一震,顿时心如擂鼓,手指不由自主地绞起。 那两名婢女瞧见了这边的事,纷纷停步不敢上前。 裴澈在她发髻轻轻捻了捻,取下一片花瓣,言清漓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下来,她抬手发髻上摸了摸,赧然道:“方才在花丛中找耳坠子来着,许是不小心落了一片花瓣,让小叔见笑了。” 这颇为暧昧的一幕,又何止是被苏凝霜的婢女看到了,裴凌在收到元忠送去的消息时,喜上眉梢,翻身跨马,急急赶回来,结果一回来就见到自己媳妇与小叔在园子里同撑一伞,面对面就差捆一块了,也不知他们都说了什麽,就见他小叔似是要拥她。 落水那日的事他还梗在心里,这一幕又让他拱出满腹酸火,赶紧大步上前。 “你们做什麽呢?” 第二百二十六章试探 言清漓不慌不忙地接过裴澈的伞,看向横眉怒目的裴凌,坦坦荡荡地道:“你这是什么话我与小叔能做什么不过是见我被雨淋了,小叔将伞给了我。” 她撑着伞,自然地走向裴凌:“方才钻到花丛里找耳坠子去了,头上黏了花瓣,小叔帮我取下一片,你快帮我瞧瞧还有没有了”她亲昵地挽上他,歪了歪头。 裴凌深知她不似那些深闺女子扭捏,也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也许,她并不觉得与其他男子独处有何不妥。可她不知,他小叔怎也不知避嫌照理说见到侄媳独自一人逛园子,做叔父的不应当退避三舍即便是送伞,也大可叫下人送去。 “裴凌”言清漓见他阴沉着脸看向裴澈,扯着他手晃:“快帮我瞧瞧呀。” 裴凌急匆匆回府本就是为了见她,这会儿人在眼前了,缀了黑宝石的眼睛巴巴地望过来,还与他撒娇,他一颗心瞬间裹了蜜似的,都快化了,气也就消了一半。 低头望去,云髻峨峨间,的确还沾着两片花叶子,他抬手去挑,虽还拧着眉,语气却轻松了许多:“什么耳坠子还值当你亲自去找,下人白养的” “找找而已,又不麻烦,何必折腾那么多人。”斜斜细雨中,那女子轻偎在夫君胸前小声嘀咕,看起来好生乖巧。 许多年前的一个春日,漓水河畔飘了漫天的柳絮,当时,她也是这般像个小女孩似的奔到他面前,焦急地道:“子阳哥哥,快帮我瞧瞧,我头上可落了柳絮毛?” 裴澈将手心的花瓣攥紧,冷声道:“郎署今日很闲?” 裴凌这才想起他小叔还在呢。 他将事务丢给了下头的人,提前回来的,不想被斥玩忽职守,遂语气不善道:“嗯,没什麽大事。” 裴澈面无表情:“既如此,随我来书房,等端王的事一了,圣上必会着手攻打蛮族的事,我那有卷关外舆图,你过来瞧瞧。” 因为盛京出了蛮族探子,恐怕蛮族现在已经得知宁朝想要乘胜追击的打算,必会有所防范,于是,出征蛮族的事被放缓,但应也不会缓太久,总不能给蛮人太多时日去休养生息。 裴凌对裴澈心怀不满,况且他也不想与身边人儿分开,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都三年没见到媳妇了,这才刚一回来就要被叫走,显见着有些不大乐意。但他也知正事为重,只好叫言清漓先回去等他,他去去就回。 恰好此时青果拿着伞来了,言清漓就将裴澈的伞又给了裴凌,向裴澈施了一礼,告退了。 这“去去就回”足足去了近三个时辰,等裴凌回房时,人都已经快睡下了。 言清漓坐起身,掩唇轻打着呵欠,挽起的发髻已经散开,乌云垂瀑,显得一张俏脸小小的,“可用过饭了?我叫人备了些,叫厨房热热就好。” 单是看她这幅模样,裴凌便觉得浑身热:“用过了,你躺着罢。” 言清漓也就是做做样子,见裴凌不用她伺候,又贤惠地躺下,听到浴房传来水声,她翻了个身,将身上的寝衣悄悄拢紧了些。 不多时,裴凌一身清爽地出来,麻利地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弟弟宠物
新年快乐(1v1h)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红豆
深宵(1V1 H)
篮坛大亨
鉴宝狂婿
旺夫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