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 > 第325章

第325章

话,这玩意儿他可太知道怎么种植了。 别说这个,玉米、南瓜之类的,他都知道。 毕竟上辈子没少种。 但这一世他也是第一次见,自然不能表现的很熟络,只能假装不知道。 不过问题不大,红薯是真的很好活。 只要季节对,高低都能见点产量。 而且不要小瞧这个时代的农业专家,一法通万法通。 了解了一种作物的基本习性,他们就能摸索着给种出来。 之后陈永和又介绍了一些红薯的缺点。 没办法作为主食,吃多了烧心、胃酸,还容易产生浊气(屁多)。 所以只能作为辅粮使用。 朱雄英并未失望,亩产千斤还要啥自行车啊? 再说了,对于没饭吃的老百姓来说,这些缺点又算的了什么。 之后,他们又参观了其他种子。 对剩下的东西,朱雄英最感兴趣的就是玉米了。 这么大的颗粒,就注定产量不会太低。 仔细询问,发现并非如此。 玉米的产量也就一二百斤的样子,比起小麦之类的没有什么优势,更比不上水稻了。 陈景恪心中暗道,那是你们不知道玉米的赛道在哪。 这玩意儿的优势有两个。 其一秸秆高大,不论是作为动物饲料还是其它用途,都要超过别的粮食作物。 其二特别适合山区、丘陵等土地种植。 即便是在碎片化、贫瘠土地上,产量依然不会大幅度减产。 对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华夏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充。 清朝粮食增产,玉米的功劳很大。 但这么做也带来一个严重后果,水土流失加剧。 边边角角但凡有点土壤的地方,都被开垦出来了。 局部地区几万年才形成的薄薄一层土壤,短短百年就流失的七七八八。 所以清朝老照片上,背景都是光秃秃的,见不到多少绿色。 当然了,将水土流失都归结于垦荒种植也不准确。 还有个因素是燃料。 砍柴烧火这四个字,背后是一座座青山被砍伐一空的现状。 还有就是气候变迁,小冰河期到来。 总之吧,种种因素因素加起来,才造成了水土大面积流失的情况。 言归正传。 尽管对产量有所失望,不过朱雄英也没有就此对玉米失去兴趣。 不管怎么说,多一种粮食作物总是好的。 说不定它就具备某种优势了呢。 南瓜朱雄英也很喜欢,没别的原因,不挑地还高产。 能当菜吃,还能熬汤,饿极了还能当主粮果腹。 说白了,只要是高产的作物,他都喜欢。 陈景恪早就知道这些东西,除了最初的惊喜,之后反倒是正常了。 良种固然重要,但对目前的大明来说,却也不是刚需。 现在大明的粮食是够吃的,自从南洋开发以后,更是出现了富余。 良种的到来,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比起粮食,更让他关注的是另外一种东西。 金鸡纳树。 陈永和有些感慨的说道:“……最危险的一次,我们有二十几个人感染了疟疾。” “带去的药物也用光了,只能向当地土民求助。” “他们很热情,看过病情之后,就拿出了这种树的树皮。” “煮水喝下去,病果然好了。” “回来的时候,我特意讨要了一些种子。” 朱雄英一听是治疗疟疾的,就不再关心了。 经过陈景恪的纠正,确认了黄蒿才是传说中的青蒿,大明已经有针对疟疾的办法了。 再加上藿香正气水,南方的高温潮湿气候,已经不再如之前那般致命。 现在再多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影响也不大。 说白了,依然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陈景恪却不一样,作为医生他很清楚青蒿汤的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易保存。 还有个缺点是单株含药量比较低,需要大剂量效果才好。 在神州大地这些缺点影响还不大,毕竟到处都是青蒿,有需要了去割一点回来就行。 可是对于出海的人,或者本地不产青蒿的人来说,就不方便了。 青蒿素真正发挥作用,还要等到科技提高,能将其单独提取出来之后。 金鸡纳树不一样,这玩意儿疗效不如青蒿素,可单位体积内含药量是超过青蒿的。 关键这玩意儿的树皮保存非常方便。 真得病了,把树皮扔锅里煮一煮就有效果。 虽然金鸡纳树的树皮里,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喝多了副作用大。 但少剂量服用,用来治疗疟疾,是没问题的。 所以,在得知他带回了金鸡纳树的树种,陈景恪就问他讨要了过来。 对此大家并没有多想。 毕竟他本身就是神医,对药物好奇是很正常的。 看完植物的种子,又看了一些其他东西。 比如动物的皮毛。 那边确实有一些独有的动物。 他们也试图带一些回来,只是全死在路上了。 这很正常,毕竟是探险队,人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 其他动物,就算不饿死,也会沦为口粮。 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器具,其中以黑曜石的器具最多。 这些都是印第安人最常使用的。 陈景恪细细观看,也不得不赞叹一声,确实有独到之处。 印第安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黑曜石科技发展的相当的优秀。 比如黑曜石刀具,锋利无比。 除了韧性不足,别的并不比金属武器差。 还有黑曜石的箭矢、长矛、短矛…… 在小规模冲突的时候,还真不好说谁能赢。 当然,大兵团作战他们必然不行。 还有各种精美饰品…… 这玩意儿要是被佛教徒看到,绝逼会当成佛器供起来。 只能说,印第安人可惜了。 先天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真不是智慧方面的问题。 观看过后,朱雄英令锦衣卫将所有的种子都打包带走,别的器物挑选一部分有特色的带走了。 其他的都留给了这些人。 但这些东西并不是白拿的,虽然暂时没有办法给予他们封赏。 朱雄英还是以太子的身份,对他们进行了赏赐。 临走的时候,陈景恪看了看这两艘破破烂烂的海船,心中一动说道: “这两艘船,还有上面的一些物品,我出市场十倍的价格买了。” 陈永和惊讶不已:“啊这……这如何使得?” 他还以为陈景恪是变着花样奖励他们,心中非常的感动。 陈景恪却直言道:“我准备建立一座博物……纪念馆。” “就是建一个地方,把这两艘船以及你们用过的所有物品,都保存在那里面供所有人参观。” “以此来纪念你们的伟大壮举。” 他不解释还好,越解释陈永和等人就越感动。 树碑立传不敢想,真要是建个地方,把他们用过的东西保存展览。 那也是一项荣耀。 陈永和等人再次激动的跪下叩首。 安抚了他们几句之后,他们一行人才离开。 至于陈永和他们,后续自然会有官吏来接待他们。 都是华夏的英雄,可不能屈待了。 回程的路上,朱雄英若有所思的道: “你真准备为他们树碑立传,还要建立那个什么纪念馆吗?” 陈景恪反问道:“难道他们不值得吗?”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值得,但恐怕很难。” 陈景恪叹道:“我知道,以发现新大陆的名义,为他们树碑立传确实很难。” “但是别忘了良种。” “如果薯块真的能亩产千斤,必然是天下震动。” “别说是为他们树碑立传,封侯都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朱雄英恍然大悟,说道:“也是,以良种的名义,一切都简单了。” “不过你真的相信那薯类……这名字真拗口,改给取个正经名字。” 陈景恪笑道:“要不你给取一个?这也是一段佳话。” 朱雄英有些意动,不过最终还是摇头说道: “皇爷爷皇祖母和我爹都在,哪轮得到我取名字,先请示他们再说吧。” “对了,你真的相信那东西能亩产千斤?” 陈景恪想了想说道:“薯类向来高产,我相信此物也不例外。” “而且细心培育,我觉得产量远不止千斤。” 朱雄英振奋的道:“你都如此说,那看来是八九不离十了。” “走,回宫,向皇爷爷和我爹报喜去。” 第430章 殷 皇宫,听到又有新大陆被发现,朱元璋和朱标并未表现的太过激动。 相反,两人都默然无语。 朱雄英挠了挠头,问道:“你们……怎么了?” 朱元璋摇摇头,苦笑道:“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广阔。” 朱标语气复杂的道:“以前我以为天下不过脚下这一隅之地。” “后来长大了,知道了身毒、南洋、以及西方世界。” “我一度以为,这就是天下。” “前年炎洲被发现,现在又有一座更加庞大的新大陆被发现……” “现实一次又一次打破了我对世界的认知。” “我在想,世界到底有多大,会不会还有新的大陆。” “会不会有比我们还要强大的国家,此时也正在向外探索。” “我们和他们,会不会发生战争。” 朱雄英却没有那么感慨,反而斗志昂扬的道: “怕什么,我倒真希望能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否则这个世界太寂寞了。” 朱元璋和朱标却都摇摇头,他还是太年轻了啊。 不过年轻人有锐气是好的,所以他们也没有反驳他的话。 陈景恪能感受到两人的想法,就是年龄大了,时间一天比一天少。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生出了时不我待之感。 而且面对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需要做的实在太多。 大明内部的变革还未完成,周边的土地也未消化吸收。 计划中的世界体系,还在起步阶段。 每一次新的地理大发现,都必然会让他们生出紧迫感。 这是人之常情无法避免,所以陈景恪并未安慰两人,而是说道: “世界到底有多大,到目前依然是未知。” “但根据已知的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规律。” 朱元璋看向他,问道:“你又总结出什么规律来了?” 朱标和朱雄英都向他看来。 陈景恪说道:“这个世界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一个存在于世间的文明都是带着刀剑的猎人。” “他们既要和凶猛的野兽搏斗,还要时刻小心其他猎人的袭击……” “赢家通吃,败者失去一切,甚至连存在的痕迹都会被抹去。” 朱元璋不禁想起了,陈景恪曾经说过的起源文明、次生文明。 已知的几大起源文明,就只剩下华夏未出现过断层。 其他起源文明全都被灭绝过,或者出现过断层。 再联想到接二连三的地理大发现。 世界广阔无边,没有人知道在未知的地方,隐藏着什么样的对手。 一不小心就会被敌人发现,然后被消灭。 确实有点黑暗森林的样子了。 同样是战争,自然是先发现目标的人占据优势。 至少拥有更多的备战时间。 想到这里,他坚定的说道:“大明必须要变强,变得更加强大。” “要主动走出去探索全世界,先一步摸清敌人在哪。” 朱标比较冷静,说道:“变强和探索是必须的,但不能盲目,否则会自乱阵脚。” 至少目前已经探知的世界,需要大明用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消化。 就算再有新的地理发现,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还是要深化变革,然后占领并稳固已经发现的土地。 说白了,现在大明不需要制定什么新计划,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就好。 看起来方才大家说了一通废话。 实则不然,方才的一席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确立了大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起来八个字,深化变革、稳步扩张。 之后他们才开始谈论新大陆的情况。 得知新大陆上土民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标都长长地舒了口气。 人口虽然很多,但对大明构不成威胁。 按照黑暗森林的逻辑来看,大明才是猎人,他们只能当猎物。 至于如何开发新大陆,他们确立了一个大体的方针。 先建立据点,慢慢的迁徙一些人口过去。 将来有机会,就在那里建立几个封国,让诸侯王去征服土民。 人口灭绝从来都不是华夏的选择。 华夏对自己的文明有足够的自信,我们会用另一种方式来治理这个世界。 那就是用武力征服,然后用文明教化。 以后那座新大陆上的土民,都是华夏子民。 至于新大陆如何命名,本来老朱想按照习惯,从古籍里挑选一个名字。 陈景恪却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华夏简史》里记载,有一支殷商遗民向北迁徙,最终杳无音信了吗。” 朱元璋马上就明白过来,说道:“你是说……” 朱雄英兴奋的道:“殷商遗民,着啊。” “那支殷商遗民渡海去了新大陆,和当地土人结合开枝散叶,形成了现在的土人。” “新大陆就叫殷洲或者商洲,上面的土人就叫商……嗯,叫殷人。” “景恪你当年留的这个空白,真的是神来之笔啊。” 陈景恪心道,先射箭后画靶能不准吗,嘴上却谦虚的道: “我当时是为了同化流鬼、靺鞨等族群留下的借口。” “没想到能发现新大陆,属于误打误撞了。” 朱元璋和朱标也没有多想,这事儿确实是巧合。 主要是,就算多想又能如何? 还能把他抓到诏狱里,使用大记忆恢复术不成? 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朱标却并不看好他们的打算:“仅凭这样一条信息,恐怕无法说服世人,那些土人是殷商后裔的。” 朱雄英冷静了一下,发现确实很难。 陈景恪含笑道:“待我入关,自有大儒为……” “咳,只要我们足够强,跟着我们能获得足够的好处。” “不需要我们去证明,只要丢一个引子过去,土人自会拿出一套说辞的。” “至于我们的人信不信……出则夷狄,入则华夏。” “人家都主动加入华夏大家庭了,还能将人拒之门外不成?” 朱标一想也是,自《华夏简史》成书以来。 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土民,拿着其中的记录来证明自家是华夏分支。 并且,他们依照华夏简史的记录,结合自家流传下来的一些传说,进行了深加工。 完善了相关逻辑链条。 你别管是不是真的,就问你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 所以,我们就是华夏后裔,大家是一家人。 等大明在殷洲建立了统治,强大的华夏文明,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 以后他们就是殷人,是华夏分支。 现在不过是回归主脉。 所以,殷洲和殷人这两个名字,就此确定下来。 朱元璋又补充了一条:“切记,冶炼金属的技艺绝不可流入殷人之手,马匹也是如此。” 朱雄英也说道:“对,我们在殷洲立足之前,绝不可让这两样东西落入殷人之手。” 这个规矩在炎洲都没有使用过,原因很简单,炎洲土人少。 据目前统计,差不多在七十五万人左右。 这点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区域,最大的势力也才两三千人。 普遍三五百人为一个单位生活。 对大明构不成丝毫威胁。 还有个原因是,炎洲土人的文明程度更低,就算告诉他们冶炼金属的办法。 不告诉他们如何探矿采矿,如何提高炉温,他们照样弄不出金属了。 这可不是贬低他们。 冶炼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背后代表的是一整条科技体系。 从如何探矿,到如何采矿,再到收集制作燃料,还要想办法提高炉温…… 欧亚大陆的人类,进行频繁的技术交流,尚且用了几千年才点亮这个科技。 靠炎洲上那点土人,没有外人手把手的教,他们是弄不出来的。 事实上,炎洲矿藏丰富品质极高,露天矿藏遍地都是。 却没有点亮冶金科技,就是这个原因。 殷人不一样,他们已经拥有了相当不错的文明。 之所以没有发展出冶金业,主要原因就是矿藏埋藏极深,靠手挖不出来。 如果告诉他们冶炼金属的奥秘,他们是有能力,自己将整套技术琢磨出来的。 虽然大明不怕他们拥有相关技术,但没必要给自己制造困难不是。 敲定了大致方针之后,朱元璋和朱标本以为就没什么事情了。 哪知道,朱雄英却神神秘秘的对他们说道: “皇爷爷、爹,我还有几样宝贝送给你们。” 朱元璋马上就猜到了一些端倪,说道: “在殷洲有宝贝?” 朱标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朱雄英故意吊胃口的道:“确实是殷洲的宝贝,您绝对想象不到的宝贝。” 朱元璋眼睛一亮,故作不在乎的道: “黄金白银咱都不稀罕,唯一能让咱稀罕的也就是良种了。” “不过就算是良种,也无法让咱动容了。” “如果是十年前发现,咱会很高兴,” “现在有了南洋的粮食,大明也不缺口粮了。” “况且就算是良种又如何,咱就不信还有什么能比得过水稻的。” 说完,老朱斜睨他一眼,那意思分明就是,小子看你怎么吊人胃口。 陈景恪心下好笑,老朱确实有自信的底气。 但他还是太小瞧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了。 朱雄英‘嘿嘿’一笑,说道:“那如果是亩产千斤的良种呢?” ‘噌……’老朱猛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相关推荐: 鉴昭行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突然暧昧到太后   蔡姬传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取向狙击   大胆色小子   天下男修皆炉鼎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