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是去年和今年刚进府的家生子,一个九岁,一个十岁,还有一个十二岁。 她们被叫到院子里,捏着雪球就和白景行小朋友打起来。 白景行笑声更大,雪球砸中人高兴,自己被雪球砸中更高兴,整个院子都是她的笑声。 周满洗漱好,便开着门坐在屋里吃热腾腾的早食,一边吃一边看她们玩儿。 等白景行小朋友自己玩累了,周满这才招手把人叫到屋里,“给她洗一洗手,把身上的衣裳换了。” “是。” 换下衣服的白景行小朋友被抱着在周满身边坐下,周满给她倒了一碗肉粥,道:“吃吗?” 白景行吃过早食了,但玩了这么久她也饿了,立即拖过碗自己吃起来。 周满问她,“等过完年你该上学了,也不用学多少东西,还是玩耍为主,但也要认一些字,不管是玩还是读书,身边有伙伴才能学得快,你是要挑两个小丫头跟在身边呢,还是和表哥侄女外甥们一起?” 白景行小朋友问,“那大宝儿呢?” 周满道:“我回头帮你问问。” 白景行认真想了一下后道:“我不要丫头了,我有好多丫头了,就和表哥侄女外甥他们一起好了。” 周满点点头,这才指着外面候着的下人道:“既然你不需要玩伴,那以后再要玩耍时朋友们不在,那就和他们玩。不过你要记得,玩耍是你来我往,比如打雪球,你打了别人,别人也要回打你,那才叫玩耍。” “你打人,而别人不敢回击,那叫虐待,知道吗?” 白景行小朋友愣愣的听着,道:“我要他们跟我一起玩儿的。” 周满笑着摸摸她的脑袋,“娘亲知道,只是他们现在惧怕你,并不敢与你玩耍,我们大姐儿是个体贴的人,就不要勉强他们与你玩耍了好不好?” “玩,也要找对合适的对象,这样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快乐。” 白景行小朋友想了想后道:“要找敢打我的人一起玩儿?” 周满:“……这么说倒也没错,不过也没必要找打你的人玩儿,你可以……” 周满自己都说乱了,她顿了顿后牵着女儿出门,指着一个方向道:“知道那个院子住着谁吗?” “知道,师祖!爹爹和娘亲的老师。” “真聪明,”周满道:“你平时没事儿便去那里找师祖玩儿吧,道理这种东西,娘亲讲得不好,你去问师祖。” 九兰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娘子,你教不好小娘子便推给庄先生,要是让庄先生知道了……” 周满嘘了一声道:“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 九兰示意她去看院子里外站着的人。 周满便顿了顿后道:“大家都不说。”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3228章 春忙 过完年,不仅周满,明达也忙碌了起来,所以没空带孩子。 周满便在自家里找了一个空置的院子,将周家未到岁数入学的孩子都叫过来,和白景行白若瑜两个小朋友一起读书。 说是读书,一天四个时辰里有三个时辰在玩儿。 每天一早小钱氏带着周家的孩子过来,傍晚带回去,郑氏便教他们一些诗词,偶尔给他们画画和弹琴,日子过得很惬意。 殿中省给的宫女派上了大用场,她们不仅礼仪满分,也都识字,由她们带着,听小钱氏说,老周头都被回去的几个孩子带得规矩了不少。 春耕日到,朝廷放田假,周满将今天的脉案整理好封存,随手将案上不急的公文放在药箱上,提着就走。 太医院里忙碌的太医还不少,见状问道:“周大人下衙了?” 周满颔首,“我的事做完了。” 大家羡慕的目送她。 “别看了,你们要能与她一样一个时辰就把手上的公文都核对完,你们也能按时下衙。”卢太医从他们身边飘过,将一张条子拍在一人桌子上,道:“何太医,今晚是你值守宫中。” 何广白立即起身应道:“是。” 有太医一听,立即捧着手上的公文去找他,“何太医,宫中长夜漫漫,闲坐无聊,不如帮我把这几件公文处理了?” 其他人也纷纷拿着手上的公文去找他,何广白一脸无奈的推辞,“下官可不敢受,万一延误宫中请医,这可如何是好?” 卢太医皱眉,不悦的看向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处理了,推给一个才进太医院几年的人算怎么回事?” “卢太医,你不也深受其苦吗?我们以前只要看病开方就好,写脉案,整理病例资料也不算难,可现在连各地申报药材名单花费都要我等核算,我们又不是户部的书吏,算一笔账比看一百个病人还累。” “是啊,我们年纪都大了,比不得何太医他们年轻,脑子又机灵,能者多劳嘛,他们的病人我们可以分担嘛。” “你们……周太医……”卢太医看向他们身后,大家扭头,看见去而复返的周满,立即低下头去,纷纷把手上的公文拿回去了。 卢太医瞪眼,周满在太医院里何时有此威望了? 以前大家不是更怕他吗? 何广白也脸色微变,老实的垂首站着,“先生。” 从太医署里出来的学生,尤其是周满带过的几个班,他们都更习惯叫周满先生,而不是周大人。 “我忘记带一些资料,回来拿,”周满目光扫过他们手上的公文,微微皱眉,“这些是什么公文?” 见她伸手,旁边一个年纪较大的太医便把公文放在她手上,小声抱怨道:“我这个是唐州医署去年药材消耗的公文,还有今年申请的药材单子和预算,说是让下官根据上一年的消耗核对出今年该给的数目,周太医,这,我这一把年纪了,又不是户部书吏,哪里知道算这些?” 周满翻了翻,合上,“谁给你们的?这是太医署的活儿,并不在太医院的职责范围内,而且这东西早就弄好了。” 这个年前就都做好了,开春只需核对后下放各州医署采买的钱就好。 其他几位太医对视一眼,上前行礼道:“是萧院正让我们核对的。” 周满一听,便把公文还给他,“那你们核对吧。” 众太医:…… 周满去办公房里取了自己要的资料,拎着药箱便离开了。 大家再次目送她,这一次有太医特意去门口看了,见她走得老远了才回身道:“走了。” “唉,还以为周大人会帮我们出头呢。” “别想了,周大人和院正好得能穿一条裤子,怎么会违逆院正的话?” 周满的确不会违逆萧院正的话,不过她也很好奇萧院正为何这么做,因此她出了宫后没走,而是转去太医署。 太医署里官员们更加忙碌,哪怕已经到了下衙的时间,官吏们依旧忙得脚不沾地,周满一路进了自己的办公房,隔壁是罗大人的办公房,他案头积累了不少公文,门开着,偶尔一抬头便见周满从他门前经过,他立即握着笔追出去,“周大人,河东道的医署药款户部可送来了?” 周满颔首道:“送来了,我已让人去核对无误,已经入库,等过完田假便可发出。” “都这时节了还过什么田假?”罗大人道:“我看今日天气挺好,周大人若得空,今日便发出吧,这样田假结束各州县刚好能收到。” 周满看了一下时间,蹙眉:“这么急?” “不急不行啊,刚收到中书省转过来的淮南道折子,说是淮南一地时疫严重,伤寒之人极多,死亡率还高,淮南道好几个州县的医署署令都上书请求太医署派资深太医过去查看,到时候务必要带一批赈济的药材过去,忙碌的很。” “前段时间倒春寒,的确容易感染风寒,我知道了,一会儿便去发银。”周满看了一眼他手中的笔,提醒道:“罗大人,你笔上的墨要干了。” 罗大人这才想起来自己手上还抓着笔,哎呀一声,忙转身回去。 周满想了想,还是去找萧院正。 萧院正也在忙,抽空抬头看了她一眼便低下头去,“有话便直接说。” “院正为何将已经处理过的公文交给太医院的太医们再处理一遍?” “选人,”萧院正道:“太医署缺人。” 周满摸着下巴道:“进士考已过,过不了多久便是吏部考试了,院正没想过从中挑选一些有才之士?” 萧院正:“他们又不懂医理药材,药价这些我们且不论,药单是一定要核对的,非医者不可为。” 周满道:“药单可以固定下来,我们前期多辛苦点儿,将各道适用的,可免费的药单确定下来,他们就不会弄错了。” 萧院正:“若有增减……” “固定时间核准一次,或一年,或两年,重新制定药单。” 萧院正:“……这样一来,工作量可都堆在我们这几个人身上了。” 周满道:“现在这样从太医院里选人,更是浪费人力,多出来的活儿最后还不是分摊到我们身上?” ☆.第3229章 田假 萧院正觉得他在这些事情上就没算过周满,于是颔首道:“好吧,那我和吏部说一声,到时候去选几个人。” 周满点头,“选术数和公文写得好的。” 萧院正和她对视一眼,表示明白。 萧院正看了一眼她的大肚子,“行了,你公务处理完了便先走吧。” 周满摇头,“我去给河东道发钱。” 萧院正皱眉,“不是收假回来再发吗?” 周满将罗大人的顾虑说了,忧虑道:“伤寒,不知他们用的什么药,萧院正,一会儿你去找罗大人看一看折子吧,看是否附有脉案。” 萧院正颔首,“若有,我会抄录一份送到你府上,你找一找对症的药方。” 周满应下,转身去找人点钱发钱。 等她把一切做好,外面天都快黑了,周满便扶着肚子出太医署。 大吉忙伸手将她扶上马车,从怀里拿出一个纸包,“娘子,先用个饼吧。” 周满接过,发现还温热,便剥开来咬了一口,长出一口气道:“总算忙完了,明日休假,不必进宫了。” 回到郡主府,白景行小朋友都快要睡觉了,听到母亲回来,她就自己举着一盏宫灯找过来,“娘亲,我都快要睡着了你才回来。” 周满看见她举着的琉璃宫灯,便招手笑道:“又出来显摆你父亲给你宫灯?” 白景行转着自己手上的灯嘿嘿的笑。 周满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道:“今晚你要留下与母亲一起睡吗?” 白景行眼睛大亮,连连点头,“好呀,好呀。” 五月忙道:“娘子不可,您现在月份大了,万一小娘子踢到您……” 周满抬手压住她的话笑道:“不打紧,我自有分寸。” 白景行一脸幸福的爬上床等着母亲。 周满笑了笑,用过晚食后洗漱,又拿着白善画的小人书给她讲了一会儿故事才躺下睡觉。 周满摸了摸她红通通的脸蛋,也闭上了眼睛。 郑氏听说白景行夜里在周满这里睡,也担心她踢到周满,一大早便赶了过来。 母女两个还赖在床上不肯起呢,郑氏站在窗外听了听,大松一口气,转头吩咐道:“让厨房准备些热粥,近来满宝就爱吃粥,别上太硬的东西。” “是。” 周满听到动静醒来,郑氏这才和丫头们一起进去,见白景行还呼呼大睡,便笑问:“她夜里没闹你吧?” “没有,”周满笑道:“分了两床被子,夜里冷,她光在自己的被子里折腾了。” 郑氏坐在床边看了白景行一会儿,摸了摸她的脸蛋,小声道:“她想你呢,这几日一直念叨,说娘亲早上出去得太早,中午也不回来,傍晚也不见人。” 周满有些愧疚,“开春事情多,这段时间是太忙了。” 以前除了早上,中午她都会回来用饭,还能与她小睡片刻,下午下衙回来得也早,还能带她去街上玩。 郑氏就拉着周满的手道:“再忙也要注意休息,人是肉体,非铁石,岂能如此糟蹋?何况你还怀着身孕呢。” 周满摸了摸肚子,点头道:“我知道,母亲放心,我最近已经放下很多事情了。” 郑氏不信,“除了夜里不当值,我实在没看出你哪儿放下了。” 她把教课室里的课都暂时停了,连撰写医书的事都放缓了,已经是放下很多事情了。 不过这些不好和郑氏说,所以她努力的转着脑筋,总算是找到了,“这次田假一旬,太医院和太医署我都不当值,我昨日回来的时候,太医署里还有人呢,他们比我可忙多了。” 周满道:“陛下和萧院正已经很照顾我了,真的。” “行吧,你心中有数就好,”郑氏问道:“不是说朝廷给女官定了产假吗?你何时休假?” 周满道:“再等几个月吧。” 郑氏:“……再有两月你就生产了。” “那就再等一月。”一个月,太医署和太医院的忙碌也告一段落了。 周满有田假,周家的小孩们自然也有,所以他们今天都没来郡主府,听说是被老周头带去莆村,一股脑的丢到田里干活去了。 当然,几岁的娃娃干不了什么活儿,也就帮忙运一些草,递个苗之类的。 但白若瑜没有田假,一大早他就在郡主府的后门哐哐的敲门,敲开后就领着一群下人冲进去,直奔白景行的院子。 “小郎君,我们小娘子在正院呢。” 白若瑜就冲到正院,一口气把他母亲要他传的话说完,“婶婶,娘亲约你一起去书院玩儿,还说看完书院就去新开的九德堂吃饭,下午还要去给我和妹妹买笔墨纸。” 周满见他气都不喘一口,忍不住笑,“你记性怎么这么好了,竟然能记下这么长一段话。” 白若瑜骄傲的扬起头来。 周满扭头对他身后的下人道:“去告诉公主,就说两刻钟后在路口见。” 下人应声而去。 明达和太子妃要办的女学今年开始招生,书院特意选在了国子监那一条街上,也是和太医署一条街上,且离得不远,就在斜对面。 皇后亲自出面和人买了那里的宅子和园子,两处宅子并在一处便成了女学。 地方不小,周满虽没进去看过,但听明达说起过,比他们太医署还要宽敞。 不过她们今年招收到的学生不多,只有六十四个,其中有三十人是小户出身,考试进的女学。 剩下的三十四人则是朝中官员的女儿或者孙女,世家之女,一个也没有。 现在世家的影响虽比不上前些年,但在民间读书人的心中,世家依旧是风向,所以没有招收到一个世家女,这让太子妃和明达有些焦急。 周满却觉得不急,扶着肚子微微挺直了背,让西饼在她身后塞了一个枕头靠住后才道:“有教无类嘛,反正你们办学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让更多女子读书明理,都是女子,世家女是女子,勋贵官员之女也是女子,平民之女同样是女子,教谁不是教呢?” 周满道:“花若芬芳,蝴蝶自来,你们的女学也是一样的,办得好了,什么学生收不到?” 明达焦躁的心便安定下来,“你这次帮我好好看看学中还有什么缺的。” 周满一口应下。 ☆.第3230章 明学 太子妃将女学取名为明学,周满下了车便抬起头来看匾额,夸奖道:“这字极好。” “是孔祭酒写的,”明达道:“其实明之一字也是孔祭酒提议的。” 周满羡慕道:“真好,我们太医署的匾额是陛下写的。” 明达抿着嘴角笑道:“孔祭酒的字的确比父皇的好。” “字好,寓意也好,”周满道:“明,照也,照临四方曰明。《礼记》还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记得孔祭酒说过,夫由微而著,由著而极,光被四表,是谓明明德于天下。孔祭酒给女学取这个字,看来期望甚大呀。” 明达骄傲的点头。 如果说世家是天下读书人的风向,那孔祭酒便是风向中的那一抹光,能得他这一个字,明达便觉得不论女学将来如何都不枉费她这一番心思了。 “走吧,进去看看。” 大门打开,白景行和白若瑜先一步跑进去,大人们跟在后面,入门便是分了好几条路蜿蜒而去,里面花树繁盛,因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不仅牡丹桃李盛开,还有不知名的野花在草丛中盛开,却又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愧是女学啊,比多是药香味儿,花坛还被占去种药的太医署可美太多了。 “现在学生少,用到的地方也少,所以暂时只开放一部分,”明达带她去看,“这是琴室,给学生们教学弹琴的地方。” 周满从窗口看进去,哇的一声问道:“这么多琴都是你们买的?” 明达点头,“是啊,花费甚巨,现在还没开始骑射课,后面还得添置马匹弓箭呢。” 这些花销也不少。 周满冲她竖起大拇指,问道:“需不需要我支援一二?” 明达冲她眨了眨眼,意有所指的道:“你若有意我自然不拦着,以后女学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哦~~”周满领会,“你们这是想从我们手里募捐呀。” 明达道:“此时提这个还太早,等它壮大再说吧。” 周满一脸认真的与她道:“它一定会壮大的!” 明达也如此认为,“宫中现今母后和大嫂都很信赖女官,甚至有不得宠的妃嫔自请为女官,所以我觉得女子将来大有作为,自然女学也大有作为。” “哇,哪位娘娘这么厉害?” 明达笑道:“不过一个才人而已,勇气是可嘉,但厉害还算不上,至少远不及你。” 明达带她去隔壁看,道:“这是茶室,再过去两个院子是舍监,她们上学都是住在学中的,与你太医署一样,一旬休沐两日。” “倒和朝廷的休沐日一样。” “是啊。” “先生你从何处请的?” “我正想与你说呢,”明达道:“先生是从各处请的,只是有名的少,年前我便一直托孔祭酒帮忙延请名师,只是……” “他们不愿意来啊?” 明达点头,看向周满道:“我想请你来做先生。” 周满:“……你觉得我现在还有空?” 她掰着手指道:“太医署事情不少,太医院那里我也需要看诊,还要修医书,时不时的还得去太医署里上一些课,你再给我找活儿,不如把我劈成两半,分着用吧。” 明达笑道:“我又不是让你日日上课,就跟你现在给太医署上课一样,那叫什么……对,专题课,一次讲一个课题,一个道理,不拘你什么时候来,只要有空就过来讲讲如何?” 周满:“既然不是固定的课程,那我讲的课便有可能与别的先生重复,这是何必?” 明达道:“同一句话,每个人的见解都是不一样的,我想让她们听一听你的见解。”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她道:“你是现今大朝会上唯一的女官,你若来,我明学也算有一个名师了,说不定可以借着你的名头引来更多的名师。” 周满一脸怀疑,“我?这怎么可能?我,这又不是教授医术,我怎会有名?” “有的,有的,”明达笑道:“外头可是一直说你是读经史子集长大的,从小便被当做男子一样教导,白至善会的,你都会。” 周满摸着下巴沉思,“所以我这是借了白善的光?” 一直陪着两个孩子玩的白二郎立即抬头道:“还有我的。” 他一甩头,骄傲的道:“你现在一头扎在朝中,肯定不知道外面的风云变幻吧?” “什么风云变幻?分明是流言,”周满最了解他不过,问道:“说吧,茶馆酒肆又有什么传言了?” 白二郎嘿嘿一笑道:“说我们老师厉害,一生就收了三个弟子,个个不凡。” “我和白善年纪轻轻便考中进士,你周满呢更是名满天下,作为读书人的嫡传大弟子,你肯定也学了经史子集,不比别人差的。” 明达:“别听他的,外面对你盛誉,认为你既是白善和他的大师姐,那你的文治该不在他们二人之下,所以你在文人之中是真有名气的,怎么样,来吧。” 周满便转了转眼珠子道:“若是我可以来,其他夫人是不是也可以来?” 她道:“讲课嘛,你们这里的课这么多,琴棋书画样样都占了,比如我婆婆,她画技和琴艺都极好,可以偶尔过来给她们上一堂课;唐学嫂,律学极好,杨学嫂,那一手字极具风骨,都不下于杨学兄,嗯,要是杨学兄能来上一堂课,那吸引来的女学生……” 周满看向明达。 明达眼睛大亮,“不一定能吸引到学生,但老师一定可以吸引到。” “还有宫中的娘娘们,”周满道:“她们也可以时不时的出来给学生们上个专题课,能在宫中为妃的,哪怕没有一项技能,那对经史子集也必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何不请她们?” 明达没想到周满胆子这么大,连妃嫔都敢请,“我真是自愧弗如,你连宫中妃嫔都敢请?” “其实我还想建议你请老唐大人、崔尚书他们呢,”周满道:“论学识见闻,谁又比得过他们呢?你要是能请得他们来讲一二堂课,那学生们必定受益匪浅。” 果然,没有胆子最大,只有更大。 但……明达还是认真思索起其可能性来。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3231章 出名 “不好请啊……”明达思索,“就是国子监都很难请到几位老大人去讲课,更不要说我们明学是女学了。” 白二郎和周满对视一眼,一起给她出主意,“许之以利?” “用人情?” “可我与他们有什么人情?”明达看向周满,“论与他们的交情,我还比不过你呢。” 周满“呀”的一声,也认真思考起来,最后摇头道:“不行啊,我的人情请不动他们,要不你先试着请赵国公?” 白二郎连连点头,“对对对,先请赵国公,有了先例,后面就好请了。” 明达就思索起来,她要是去舅舅跟前打滚,舅舅能不能来给她女学的学生们上一堂课。 “我回头试试,走,我们带他们两个出去逛逛。” 国子监、太医署和各书院的学生都放了田假,因此附近几条街上的学生特别多。 周满三人牵着两个孩子一进入书铺就被里面挤动的人群吓了一跳。 然后明达一脸欣慰的道:“你看,我大晋学子欣欣向学,治学昌盛,将来我们的女学也必有一席之地。” 话音才落,有三个书生手叠着手推搡着到了柜台前,争吵道:“这明明是我先看到的。” “什么你先看到的,我还说是我先看到的呢,我先抓到的!买书就应该以先到谁手上为准。” “我出双倍的价钱,掌柜的,卖给我!” “瞧不起谁啊,我出三倍!” “我不出,我先拿到手里的,便是要以正常价格来买,掌柜的,你守不守信?” 旁边有书生不由问:“什么书啊如此宝贝?” “白驸马的《西行记》,最后一本了。” “书局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这书好卖,怎么印这么少?” “别提了,听说现在驸马的书都是公主府的书局自己引的,驸马的书好卖,一印出来便有书商大把大把的接,落在京城的便少,还有的书商在书局那里进不到货,便从书铺里买了运出去,所以书更少了。” 周满和明达一起扭头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脸上有光,憋住笑道:“的确欣欣向学啊。” 周满“啧”了一声,拍了拍两个孩子的小脑袋道:“去选你们想要的笔。” 俩人立即迈着小短腿跑去,下人们连忙跟上。 周满便左右看看,也看着书铺里的书眼馋,“我家藏书房里还有很多空书架呢。” “你现在还有空看外头的闲书?”白二郎道:“不是你们说的吗,买书不看相当于没买。” “你懂什么,我现在不看,不代表以后不看,我不看,不代表孩子们不看,”周满道:“看现在书多缺,有的买的时候就应该买。” 周满上前去,叫来伙计问,“近段时间新出了什么书?” 伙计是新来的,没认出周满,因此直接道:“最近白驸马新出了一本海图记,说的是一少年在海上历险的故事,我们卖得极好,娘子要不要看看?” 那边掌柜才把三个书生的官司断了,一抬头看见周满,立即迎上去,“周大人怎么来了,快里面请,最近有赣南一带送来的《游绍诗集》,您要不要看看?” 他扭头对小伙计道:“这是太医署周大人,乃白驸马的师姐,他的书周大人还能没有,别乱介绍。” 白二郎和明达走过来,掌柜看见白二郎更是惊喜,根本没注意明达,丢下周满便一把抓住了白二郎,“白驸马,难得你今日过来,有看中的东西吗?本店可以送驸马。” “驸马?” 边上买书的人听到,纷纷扭头过来看,立即挤过来,“您是白驸马?驸马爷,不知那《西行记》可还有再版?” “是啊,是啊,这书我们都买不到,不如再印一些。” “其实我觉得西行记还可再写,比如那牛痘最后是怎么一点一点种出来的。” “怎么种出来的,难道你没种痘?” “我种了,但我种痘的时候已经没多少风险,可第一批试的人肯定很危险,而且不知生死,能有如此勇气,难道不值得细写吗?” “我更想知道高昌打仗的细节,这上面还可以再写写……” 白二郎被他们的热情吓到,连连后退,有书生发现,忙道:“先别谈书的内容了,白驸马,我手上便有一本《西行记》,不知可否请白驸马在书封后给某题一行字?” “好不要脸,白驸马凭什么给你题字?我们这么多人谁没买过白驸马的书,难道都可以让他题字吗?” “就是,就是,不能题!” 白二郎连连后退,目光扫过被挤在了后面的明达和周满,生怕她们出事,忙转身出店,带走一波人,“多谢各位厚爱,题字就不必了。” 大家追在白二郎身后呼啦啦的往外去,店里其他本没有那个心思的人见了,也跟着出去…… 店里一下空了下来,只留下周满和明达几个。 西饼和九兰扶着周满,手护在她的腹前,见人都走了,大松了一口气,“吓死我们了。” 周满则看向惊呆了的掌柜,拉了一把明达:“我们改日再来买吧。” 明达回神,“好。” 立即招呼下人们抱上两个孩子就走。 掌柜的回神,追出来,看看往左边去的周满明达,再看看追着白二郎往右边去的书生们,不由冲着右边招手:“郎君们,你们选的书还要不要了?” 白二郎带着两个下人跑了好久才甩脱身后的人,等到九德堂时,他都跑虚了。 见他跑进包厢,明达立即给他倒了一杯茶,“你这是跑了多久啊?” 白二郎伸出两根手指,“三条街。” 明达看着他伸出来的两根手指,忍不住又拽出一根,凑齐了三根心里才舒坦。 白二郎收回手,呼出一口气感叹道:“没想到我现在这么有名了,奇怪,我每日上衙下衙也没见有人去堵我啊?” 周满:“大家平日都这么忙,也不是时时都和今日这样闲的。” “我不管你怎么说,反正我就是出名了,看样子,崇拜我的人比你和白善还多,”白二郎高兴起来:“甚至看着比杨学兄还多呢。” ☆.第3232章 青州军报 周满扭头和明达道:“快拽一拽,不然一会儿他要飞走了。” 白二郎:“我为什么要飞走?” 明达扑哧一声笑道:“因为牛皮太大了。” 白二郎甩头道:“你们就是嫉妒,来,大宝儿,大姐儿,你们来说,我刚才是不是极受欢迎?” 两个小朋友一起点头。 明达和周满就看着他带两个孩子闹腾起来。 田假十天,过得最快乐的就是周满和两个孩子了。 她空闲时间多起来,不仅休息足够,还带着白景行和白若瑜两个小朋友把京城的大街小巷逛了一遍,收获可谓巨大。 收假的时候,周满还有点儿缓不过神来,坐在大殿上发呆。 赵国公出列道:“陛下,青州有军报,百济进犯卑沙城一带,北海县白县令协助青州刘刺史出兵却敌,斩获敌首八百余人,打退了百济乱军。” 周满一下清醒,先是扭头看了一眼边上的杨和书,见他点了点头后便坐直了身体,竖起耳朵仔细听。 皇帝问:“我军伤亡如何?” “刘刺史早有准备,因此伤亡不重,战亡一百六十八人,伤三百多人。” 皇帝这才放下心来,而后冷着脸道:“百济竟敢犯我边界,着使臣去质问百济。” “是,”赵国公顿了顿后道:“陛下认为何人合适?” 李尚书立即提议道:“陛下,臣认为朝散大夫王大人就极合适。” 周满眨眨眼,来了,来了,李尚书他带着复仇的面具来了…… 李尚书早看不惯王大人,他带回天竺高僧推荐给皇帝,在李尚书看来就跟佞臣差不多,现在那罗迩虽然被驱逐离开了,但王大人却丁点事也没有。 李尚书话音刚落,端坐在众臣之后的王大人起身出列,跪下道:“陛下,臣愿往!” 皇帝便点头道:“好!那朕便封王卿为使团正使,出使百济,务必要维系好两国关系。” 王大人应下。 大朝会结束,杨和书将周满扶起来,笑道:“一起去御书房?” 周满:“陛下没叫我呀。” 杨和书想了想便道:“那你在太医院等我吧,等我出来告诉你消息。” 周满连连点头,“多谢学兄。” 杨和书和其他几位大臣去见皇帝,青州那边是不是还继续用兵,他们还得讨论。 这就要看青州折子上的具体内容了。 萧院正和周满一起回太医院,见她魂不守舍的模样,便道:“放心吧,既然赵国公在大朝会上没说,那白大人就应该是安全的。” 周满:“我不是担忧这个,我是觉得有些奇怪。” “什么奇怪?” 周满想了想后摇头,“没什么。” 去年刘刺史刚派军剿匪,把海上的匪寇杀得四散,各路海寇都伤亡惨重,海上大晋士气高涨,百济又不傻,怎么会这时候起兵冒犯大晋? 她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杨和书直到用午食时才找过来,周满便和宫人多要了一份饭食,俩人一边吃一边说。 杨和书道:“陛下让青州继续用兵,将所有来犯的百济人赶出辽东,只是不得追击,还是以和为主。” 周满问道:“折子上可有写百济为何犯边?” 杨和书道:“说起来和白善还有些关系,他把晒盐法教给了辽东郡,辽东便在卑沙城一带晒盐,说起来不巧,年前北方的靺鞨犯边,辽东大军北上却敌,留守的兵马多数布置在平壤一带防备新罗和百济,谁知道百济会绕过平壤,从海上进犯卑沙城,目的便是盐场里的盐。” 杨和书顿了顿后看向周满道:“折子上说,是出海的商船无意中看到了百济的战船,于是赶回北海县报信,白善便请了刘刺史出兵,反从背后包抄,和卑沙城的守军一起前后夹击,这才击败了百济乱军。” 周满:“听上去挺顺利的。” 杨和书颔首,“是啊,非常的顺利。” 俩人对视一眼,都没再说什么。 杨和书将饭吃完,喝了一口茶漱口,这才道:“这一次刘刺史和白善都立了大功,等这一仗打完,刘刺史要兼任建安州都督府都督,只管军政。” 周满咋舌,“建安州和青州可是隔着一片大海的,刘刺史忙得过来吗?” 杨和书不在意的道:“能者多劳嘛,陛下觉得刘刺史的能耐还是在领兵打仗上,授意他多把青州政务交给手底下的人。” “那白善呢?” 杨和书看着她笑道:“陛下让他战后回京述职。” 见她高兴,杨和书也不由笑起来,道:“他这几年在北海县立的功劳太大了,去年刚剿了海寇,今年又协助刘刺史打了胜仗,再让他在北海县待下去就太屈才了,立了这么多功劳,此时再不召回,后面再召,职位都不好给了。” 周满咧开嘴笑,捏着拳头问,“那他岂不是很快就能回京了?” 杨和书:“看他们的动作吧。” 他的目光扫过她的肚子,垂眸道:“希望他能赶得回来吧。” 此时,白善正站在海边眺望,刘刺史一身戎装的过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片茫茫大海,便问道:“这卑沙城的海和北海县的海有什么不一样吗?” 白善摇头道:“粗看不一样,但细看是一样的,一样的风,一样的无边无际。” “你这话不该是反着来说才对吗?” 白善笑了笑道:“大人,下官提的是感受,并不是景致。” 刘刺史也举目望去,半晌后点头,“倒也对。” 他道:“下午有船回去,你这个北海县县令不与他们回去?” 白善道:“溃逃的百济乱军还在沿海一带活动,下官认为应该把他们全都驱逐出去才行,朝廷收到战报,肯定会问责百济,我们这边动手也能震慑他们,扬我大晋国威。” 刘刺史左右看了看,见随从们都站得远,便啧了一声道:“那些乱军我自会派人去清理,你如今已经立功,以你现在的功绩,不日就能调回京城,目的已经达到,何必还在前线吹风受苦?” ☆.第3233章 谋算 白善摇头,“不,陛下忧心乱军冒犯沿海百姓,肯定会下令让我们追击百济乱军,直到把所有乱军赶出去为止,所以他们一日不走,我便一日不能回京。” 他道:“还有两个月我夫人便要生产了,我等不了陛下的圣命到了再动手,而且刺史大人忍心让沿海百姓多受这十几日的苦吗?” 刘刺史:“……我不是已经派人去追击了吗?你留在此处并无多少用处,还不如回北海县处理政务。” 白善摇头,“我可以为大人后勤,保证让将士们斗志昂扬,保持热情,至于北海县,有方县丞在,不必太担心。” 他顿了顿后道:“大人不也想趁机看一看方县丞的能力吗?” 刘刺史看了白善老半天,最后背着手问道:“你确定了?真的要回京城去?” 白善在北海县立的功劳太多了,现在北海县虽然被定义为中县,但以它现在的发展速度,进为上县是迟早的事,他大可以再在北海县留上两年,到时候直接便可接手整个青州。 一下跳三级,又是在熟悉的地方任职,前程并不比回京差的。 白善颔首,确定道:“我必要回京城的,还得赶在五月前回去。” 刘刺史摇摇头,“罢了,那白县令就留下吧,我军的军需调配就交给你了。” 白善应下。 刘刺史最后看了他一眼,转身带着随从离开,“点兵,本官亲自去巡边。” “大人,为何这么急?” 刘刺史道:“白善说的没错,总不能让海边的百姓受乱军之苦,而且,有人急着回家,就当还他一个人情。” “我们也没拦着白大人回家呀?” “傻子,此家非彼家,唉,英雄难过美人关啊,还是本官好,没有这种烦恼。” “大人,这话要是让夫人听见了……” “你闭嘴,听到这话的只有你,你不说,夫人怎么会知道?” 皇帝的圣旨到的时候,刘刺史不仅把散乱各处的乱军剿灭得差不多了,还把附近岛屿上重新聚起来的海寇又剿了一遍。 耗费的粮草军饷都由北海县提供,不过一番剿匪下来,北海县的财务补回来了一点儿,最主要的是,还给将士们分了一些,以至将士们剿匪热情高涨。 白善也分到了一些战利品,还兴冲冲的跑去找刘刺史换珍珠。 刘刺史大方的和他换了,“只听说拿珍珠换金银的,白大人却正好相反。” 白善笑道:“这些金银我拿着没用,但家中有妻女,又都喜欢珍珠,刚好合适。” 刘刺史问,“使臣团就要到青州,这边乱军也清理得差不多了,白大人打算何时回北海县?” 白善便正色道:“下官明日便随官船回去。” 他深深一揖,恭敬的道:“下官要回京述职了,县务交接还需大人放印。” 刘刺史大方的挥手道:“我一会儿就给你,不过,” 他顿了顿道:“白大人推荐方县丞接任,朝中未必会答应,白大人大才,可是把北海县打造成了一个香饽饽,现在不知多少人想来咬一口呢。” 方县丞在朝中可没有根基。 白善道:“下官会再上书一封,成与不成便看天命了。” 刘刺史点头,“本官也会随一封折子的。” 不过不管来接手的是谁,白善都要回去交接县务,准备回京了。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得把朝廷派来的使团送出龙池码头。 白善在北海县做交接时,京中也收到了他的折子,皇帝把他和柳刺史的折子丢在案上,伸手又把边上的几封折子打开并在一起。 太子见状,问道:“父皇是在为北海县县令一职烦心?” 皇帝道:“想要接手的人不少,甚至还有上县县令想要调任过去,哼,上县县令去做中县县令,又不是犯错,朕为何要这样调任?” 太子不在意的道:“适用就行,当初白善去北海县,不也降职调任?” 皇帝就掀起眼皮看他,“那你这是有属意的人选了?” “没有,不过儿臣私下问过周满,她说北海县现在就是一个聚宝盆,要想它一直生钱,不仅造福北海县本地的百姓,也福泽大晋,那便需要一个既正直又开明,知道经营之道的官员前去。” 皇帝:“若没有呢?” “那便需要一个懂经营之道,又识时务的官员去,”太子道:“再没有,那边派一守成官员去,哪怕是什么都不做,只是照着现有的规矩继续,那北海县也不会太差。” 皇帝敲了敲桌子,道:“北海县县丞在朝中没有根基,却在北海县经营多年啊。” 太子道:“儿臣问过周满,那方县丞并不是北海县人,甚至不是青州人,而是莱州人,且他家境一般,这五年,就算北海县发展迅猛,除了县衙送了他一栋宅子外,他并没有多余外财。” 皇帝问:“你属意这位方县丞?” 太子:“北海县是白善和周满的心血,既然俩人都推荐此人,那便说明此人有过人之处,至少可以暂时守住北海县。” 皇帝沉默半晌后微微点头,将案上的折子收起来丢到一旁,”如此一来,北海县和白善受到的压力便大了。” 太子道:“以白善的心大和能力,此事不值一提。”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周满从崇文馆里查找资料出来,路过前面的詹事府时便知道了这一消息,一颗心彻底放下,北海县总算有合适的接手人了。 周满喜滋滋的出宫回家去,白景行小朋友不在家,而是在后门对面的公主府里,她便扶着腰过去接孩子。 正巧白二郎送殷或出来,见到她便笑问:“再过三四日白善就该回到京城了吧?” “我没收到信,你是怎么知道的?” 殷或微微一笑道:“我猜的。” 周满一脸的不相信,殷或便道:“反正他肯定会在五月前回来的,为了这个,他可是派了不少人穿越大海去卑沙城传授晒盐法,还在海商中大肆宣扬此事,听说卑沙城的城主对他是又爱又恨,俩人还在卑沙城打了一架。” 周满惊讶不已,“我怎么不知道?不对,你怎么知道的?” “不知道不行啊,青州刘刺史手下缺少的军械便是从我父亲手上淘换去的折旧,我给牵的头。” ※※※※※※※※※※※※※※※※※※※※ 作家的话 晚安 ☆. 第3234章 回京述职 周满惊得一时忘了说话,白二郎都震惊的扭过头去看殷或,“你,你现在胆子这么大了?连军备都敢牵头买卖?” 殷或:“想什么呢,白善给了提议,我便和我父亲提了一句,事情是他们自己谈的,此事陛下知道的。” 禁军的军备一直是最好的,每年都有一部分折旧,淘换下去的军械都还不错,直接给一些军队,或是兵部收回,转手分配下去。 青州地处偏僻,又不在重要关隘,所以不管是新的军备,还是旧的军械,都轮不到它。 刘刺史有心加强军备剿寇,这才通过白善联系殷礼,由殷礼和皇帝进言。 殷或道:“都是大晋的军队和子民,给别的军队是给,给青州军也是给,所以陛下同意了。” 只不过白善素来谨慎,胆子虽大,却不是会接触军队的人,所以殷或不免好奇,这一留意便察觉到了白善的布置。 他和周满笑道:“他可是从去年便开始布置此事了,显然是急着回京呢。陛下既然已经调他回京,他就不会在路上耽误。” 白善的确快马加鞭的往京城赶,行李押后,他只带了两个护卫快马回京。 他进城时,还未到巳时,他看了一下天上的太阳,吩咐两个护卫,“你们回家报平安,我进宫述职。” “是。” 白善快马进宫,等他赶到太极殿时,大朝会正要结束,他便候在了外面。 文武百官出大殿,看到站在门边的白善,微微惊讶,有认识他的连忙与他打招呼,“原来是白大人,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白善忙笑着回礼。 有不认识的不免多看了几眼,悄声问身边的人,“这是……” “这是周大人的夫君,北海县县令白善。” “原来是他,竟回得这么快?” 周满和杨和书落在后面,“今年单于都护府采购的成药也太多了,其中青霉素的数量占了一大半,他们这是把青霉素当水喝了?你们户部竟然还批准了。” 杨和书正要说话,眼角瞥见站在门外的人,立即站住脚步,忍不住露出笑容,“速度还挺快,这是一入京便进宫了?” 周满抬头看过去,便见白善一脸笑的走过来,一时怔住。 白善回答杨和书,目光却盯着周满看,“嗯,要向陛下述职。” 他上下打量过周满,见她面色还算红润,便克制的站在杨和书对面,轻声与她道:“我回来了。” 周满眼睛微红,眼前雾蒙蒙的一片,点头道:“你饿不饿,我这儿有点心。” 她低头从袖子里拿出一个荷包,却迟迟不递给他,白善见状,自己伸手去拿,一滴泪便落在了他手背上。 白善忍不住上前两步,一手拿着荷包,一手去扶她的肩膀,小声道:“舍不得,我不抢你的点心吃就是了。” 杨和书侧身挡住其余人的目光,无奈的看着俩人道:“陛下刚退朝,应该要休息一下,你去偏殿候着吧,周大人,你不是要找陛下汇报药坊的事吗,不如一起?” 白善感激的冲杨和书点点头,牵着周满的手护着她便往偏殿去。 杨和书走在周满的另一侧,等他们进门后便招了守着偏殿的内侍笑道:“北海县县令进宫述职,他舟车劳顿,还未用过早膳,还请内侍帮忙取些吃的来。” 杨和书递给对方一枚银角,道:“再打一盆温水来,他不好风尘仆仆的面见陛下,要梳洗一番。” 内侍看了眼进门了的周满和白善,伸手接过钱,躬身应下。 杨和书朝屋里看了一眼,摇头一笑便站在门口那里抬头望天。 进了屋,白善抬起周满的脸,见她一脸泪,便用手指拭去,低声道:“让你受委屈了。” 周满摇头,用手背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泪,小声道:“并没有委屈,但不知为何,刚才眼泪就不受控制自己落下来了。” 周满摸了摸肚子,“怀孕时情绪总会不稳,我应该也是此原因。” 白善看着她认真的神色,心里疼惜,不由伸手将她整个人揽进怀里,“傻姑娘,你就是受委屈了,只是你自己不知而已。政事繁忙,就是康健之人都压力甚大,何况你还怀着身孕,我是孩子的父亲,是你的夫君,却不能守在你身边,不能为你分担压力,这不是你的委屈是什么?” 白善紧紧地将她抱在怀里,轻声道:“我回来了,我以后不与你分开这么久了。” 半年的时间,在他看来好久好久了,久到他以为好几年没见到周满了。 自他们相识以来,他们从没有分开过这么久。 周满的眼泪本来都停止了,这会儿眼睛又忍不住酸涩起来,泪水一滴一滴的往下落,心里酸酸的,偏要哑着声音道:“真是奇怪,我分明不觉得委屈的,可眼泪就是忍不住,一定是怀孕的缘故。” 白善抱着她忍不住笑,眼眶也有些红,应和道:“是是是,就是怀孕的缘故,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周满便捏起拳头给了他一下,“你说这话显然就是不对的,还说我说什么都是对的。” 周满推开白善,用帕子擦了擦脸,这才发现脸有点儿脏,她愣愣的看向白善的衣服,这才发现他肩膀和胸前的衣裳湿了一片,因为是深色的衣裳,不太看得出来。 她伸手拍了拍他身上的衣服,一阵灰尘飞扬,周满忍不住咳嗽起来,她说呢,她就擦了一点儿润白霜,怎么会一擦脸帕子都灰了? 白善也发觉了,忙掏出帕子来给她擦脸,忍住笑道:“是我不好,路上灰尘大,我……” 白善提了茶壶,正想着是不是倒些茶水将就一下时,有内侍端了一盆水和两盘点心进来。 俩人立即往后退了两步分开来。 内侍只当看不见快要贴在一起的两个人,将水和点心放下后行礼道:“周大人,白大人,这是杨大人为二位要来的。” 白善连忙谢过,等人出去后便用帕子拧了水给周满擦脸,“接下来可别哭了,一会儿见了陛下红着眼眶就不好了。” ☆.第3235章 相携 周满小声道:“我的事并不急,不用非得回禀陛下的,一会儿我就回太医院去。” 白善想了想后点头,低声道:“也好,北海县事情多,我不定要在殿内待多久,你先回太医院,下衙的时候在太医院里等我,我去接你。” 周满点头。 白善这才站得离周满远了点儿,把身上的灰尘拍了拍,这才用水洗脸洗手。 站在门外的杨和书听到里头半天没动静,便在外面轻咳了一声后推门进来。 白善忙拧干帕子,上前行礼,“杨学兄。” 杨和书指了椅子道:“我们之间不必多礼,已经有人去给陛下禀报,一会儿该有人来请你了,先坐着休息吧。” 周满把点心往他那里推了推,“吃些填填肚子吧。” 白善笑着捏了一块点心吃起来,“学兄有事禀报陛下?” 杨和书点头,“不过不是什么急事,看陛下宣不宣吧,若不宣,我一会儿就回户部去。” 白
相关推荐:
神仙风流记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我的风骚情人
共振
徐安山梅及笄
山有木兮【NP】
桃源俏美妇
淫魔神(陨落神)
婚里婚外
万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