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斗罗:我的写轮眼不太正经 > 第7章

第7章

3 月2 日患者来舍,云上药头服不到半日,齿缝出血盈口外吐,咽喉、口舌似火燎焦痛,腹热、心悸、气陷等症复作。细思此症,服上药而变症如是,谬非一般。因忆家父常谓 “治内伤要从容缓疗,治本为主,治标协之,宁如柔女理丝之稳,切勿猛将陷阵之急” 等训,乃知上药治此本虚正亏、阴火上扰之证,实为悖逆也,乃舍本求末耳。此鉴已明,原法当复。处方:云茯苓12g,牡丹皮12g,泽泻9g,怀山药15g,山茱萸9g,酒炒生地黄30g,酒炒白芍9g,柴胡6g,龙眼肉9g,玉竹15g,砂仁4.5g(吞服),车前子12g,甘草1.5g,5 剂。原鸡子黄方仍与上药间服。 3 月8 日四诊。两关虚大转为小缓,余部滑数之象亦减,舌质稍润,舌颤显轻,舌边齿形渐无,各症已去十之七八,食荤腥不吐,已趋巩固,续存原法,用大剂散药缓服,以收全功。处方:云茯苓90g,牡丹皮45g,炒泽泻30g,怀山药120g,山茱萸60g,生地黄(米酒浸炒)90g,莲子(去心)60g,龙眼肉60g,净朱砂4.5g,生酸枣仁30g,远志肉60g,麦冬(去心)90g,净砂仁30g,白条参60g。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g,渐加至18g,与等量补中益气丸1 日各服1 次,晚服上药,淡盐汤送服;早服补中益气丸,米饮或蜂蜜调水送服。上药服至六七日,诸症已趋痊愈。共服二十余日,往访多次,病已痊愈巩固。今已4 载,唯体质素弱,不堪劳累,嘱其饮食有节,勿过度劳累,以杜后患。随访十余年,旧疾未复,劳作如常。 28.寒中 熊某,男,38 岁,职工。1972 年8 月7 日来诊。患者胃及右胁闷闷作痛,饮食冷则痛甚,时已近3 年,尤以近3 个月为甚,脘及右胁冷痛板硬,饮食恶纳,少进则闷。某卫生院钡餐检查:消化道正常。后又转治数处医院,均未确诊。所给之药乃鹿茸精、十全大补丸及西药维生素类,服之不仅无效,反而病情日趋严重,现已半年不能上班。视其形色,面色黑黄油垢,神颓头倾,声微言颤;舌苔白腻,舌质灰暗,脉来弦迟、沉滑之象。此乃《素问》所谓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之候。脾恶湿,今见面垢、恶食、脘腹及右胁硬痛、遇冷则甚等症,乃知痰、食、寒积困脾,脾失运化,中阳不振明矣。治当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合平胃散加减。处方:党参15g,云茯苓12g,焦白术21g,枳壳、厚朴、藿香各9g,陈皮9g,附子3g,煨草果12g,甘草、炮姜各6g。 8 月13 日二诊。上药已服5 剂,胸脘稍宽,闷痛已减,舌上苔白腻渐化,病有转机,原法、原方加丁香3g,以温中止呕,再服5 剂。 8 月19 日三诊。上药服后脉症续有好转,原方续服。 8 月26 日四诊。上药又服5 剂,舌质转红,白腻苔尽化,面色见泽,脉来缓细稍弦,此诊时家父命将方中附子加至4.5g,丁香6g,加酒炒延胡索6g,煨木香6g,焦白术加至30g,3 剂。 8 月30 日五诊。脉症悉有好转,脘及右胁已温和不痛,饮食已恢复至病前量,患者已3 次要求开荤食肉未许,病虽已去十之八九,仍嘱其饮食应注意生冷油腻滞胃之品,原法开散剂1 料,以巩固疗效。处方:焦白术120g,云茯苓60g,潞党参60g,附子9g,丁香12g,姜制紫厚朴24g,陈皮15g,肉桂9g,炒山药90g,益智仁30g,春砂仁30g,炙甘草21g,柴胡15g,酒炒白芍15g,制枳壳15g,共为细末,每服9g,1 日2 次。早晚食远服,温开水送下,服10 日后量渐减至6g,一直药尽。 9 月25 日复诊。诸症悉除,饮食、精神不减病前。随访6 年余,体质、工作无异昔日。 按语:本例 “寒中” 者乃饮食伤脾、寒滞中焦也。脾胃乃生化之源,尤赖命火足而能腐熟谷蔬,故五诊时散剂重用肉桂、附子、山药、益智仁等味,以补命门真火;火生土,命火强则脾得以健也。所以病愈而体强者,要在补肾命真火,以振脾阳耳。 29.胃脘疼痛(4 例) 例1 余某,男,28 岁,农民。1965 年8 月3 日诊。患者胃痛近3 年,春秋两季疼痛时间较长。平时如饮白酒、吃红薯、吃酱菜便发病,痛一两天就吐酸水,胃脘胀气,后背沉重,全身无力。面色黑黄,舌质红、苔花剥、有津,脉象细弦。辨证:脾阳不振,肝气犯胃。治宜疏肝健脾,行气止痛,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金铃子散加减。处方:党参24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9g,砂仁9g,醋制香附9g,醋制延胡索9g,川楝子9g,煅牡蛎15g,海螵蛸9g,煨木香6g,炙甘草6g,姜厚朴9g,红枣3 枚为引,3 剂。 8 月8 日二诊。面色黄黑未变,而生气含于内可见,即稍有润泽也。切其脉,微见和缓,舌质原色,苔稍匀。患者自云上药服后脘胀,胃痛明显减轻,后背已不沉重,精神亦觉稍爽。原方3 剂,令其研细末,每服9g,日服2 次,早、晚各用红枣三五枚,大米一撮,同煎汤送服末药,兼嘱患者忌辛辣、生冷、过酸、过甜、硬食半年。随访二十余年,胃痛未见复发。 例2 秦某,女,27 岁,农民。1990 年4 月13 日首诊。患者2 年前因胃痛在某医院做胃镜检查,确诊为 “慢性浅表性+ 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贲门口炎”。经中西药治疗暂时好转,不久又发,尤以劳累过度、呕气、吃硬食时疼痛更甚。视其面色枯黄,唇色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精神委靡。此症乃脾虚胃脘痛也。治宜培补根本,健脾益胃,理气止痛,用香砂养胃汤合金铃子散加减。处方:党参30g,焦白术15g,云茯苓9g,炒薏苡仁30g,砂仁9g,陈皮9g,木香9g,金铃子9g,醋炒延胡索9g,海螵蛸9g,炒山药15g,煅牡蛎15g,补骨脂9g,炙甘草9g,红枣3 枚为引,3 剂。 4 月17 日二诊。患者精神稍振,舌苔、舌质无明显变化,脉象缓而无力,患者云上药服头剂疼痛缓减,3 剂服后痛去2/3,饮食稍增,精神亦好转。原方续服3 剂。 4 月21 日三诊。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舌苔稍厚,质正红,面带光泽,脉缓。患者云胃脘已不痛,饮食、精神都有好转。原方去牡蛎,易黄连6g,加蒲公英9g,续服5 剂。 半年后随访,5 剂药服后,患者胃痛全止,饮食、精神、劳作正常,只要不吃酸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不吃 “气食”,胃基本不痛,体重亦有增加。 例3 叶某,男,41 岁,工人。1996 年9 月10 日来诊。

相关推荐: 大风水地师   逆战苍穹   朝朝暮暮   有只按摩师   永乐町69号(H)   九品道士   凡人之紫霄洞天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将军男后(修改版)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