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玦从马车中翻身下来,落地时拍了下打乱的衣襟,而在所有人的最前方,一个人正静静地站着,金青色的圆领衫映着雨雾的光,一双黑色的眼睛注视着他。 李稚好半天没能说话,直到徐立春笑了声,“喊他名字听不见,这会儿连眼睛也看不见了,三更半夜的站门口发什么呆呢?” 谢珩问他道:“怎么一个人站在雨中?” 李稚像是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我……大人您提前回来了?” “听闻氐人使团抵京,提前结束了行程回京看看。” 谢珩见李稚这副浑身上下被雨淋透的模样,又抬起眼看向他的脸,李稚解释道:“我出门忘了带伞。” 谢珩道:“进去说吧。” 李稚看着谢珩手中的竹伞移到了自己头顶,他莫名脚下生了根似的,一时竟是难以挪迈,也说不出话来。 谢珩见他站着不动,抬手轻轻放在了他的后背上,“走吧。”李稚这才跟着他一起往谢府中走,怕被发现异样,一直没怎么看向谢珩,好在雨夜昏暗掩去了他的神情。 隐山居中,细雨如织,乌木长廊下一地的昏暗水光,按季节算,如今临近开春了,夜间没有多少寒意,下起雨来到处清清幽幽,纱笼似的屋子中亮起了灯。 谢珩对李稚道:“把湿衣服换了吧,别着凉了。” 李稚没多说什么,转身去换衣裳,谢珩自然能看出来李稚有些心神不宁,看来近日盛京确实发生了不少事情。等李稚换好干净的衣服出来,徐立春已经派人将文书送过来了,四只清漆匣盒整齐地叠放在案上,最上面的一只揭开了匣盖,谢珩显然还没来得及翻阅,李稚的视线在案上扫过一圈,重新回过头看向书架前的谢珩。 谢珩一路车旅劳顿,深夜才抵家,满身风尘疲倦,他没有立刻翻阅堆积成山的公文,而是读着西北送来的书信,潮湿的外套被解下放在一旁的熏笼旁。李稚停下脚步,隔着山水屏风注视着那道熟悉的背影,心忽然难以控制地抽搐了下。 谢珩听见了脚步声,但一直没听见李稚说话,视线忽然停落在了侧前方的轩窗上,上面映出了两个人的影子,李稚站在他身后,慢慢朝他伸出右手,又在快要碰到时停住,一点点攥紧了,收回去,谢珩等了一会儿,李稚依旧站在原地没出声,他将手中只读了一半的书信收了,回过身去望着李稚。 李稚立刻松开了袖中攥着的手,“大人。” 谢珩注视着他,“今天怎么了,一个人站在门口?” “没有,是我正好路过谢府,多站了会儿走神了。” “听闻广阳王世子不久前入京,在国公府夜宴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你见过他了?” 李稚听他忽然提及赵慎,下意识心一紧,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点了下头,“嗯。” 谢珩示意李稚在案前坐下,“我倒确实没想到他会在此时回京,没出事吧?” 李稚道:“没有。” 谢珩打量了李稚一圈,他此次将宁州的祭祖事宜全权交给谢照,自己先行回到盛京,一来是因为氐人出使梁朝,二来是听闻赵慎忽然入京,后者的消息实际上还早到些,当时他心中就想到了李稚,他并不觉得赵慎真会拿李稚如何,那位广阳王世子行事我行我素却并不是真的疯癫,不过想了想,他还是先行回京了,见李稚一直望着自己,安慰他道:“没事了。” 李稚一时说不出话来。 李稚沉默半晌,忽然抬起头想要说话,却发现面前摆了一只巴掌大的金青色锦匣,他没了声音,看向谢珩。 谢珩道:“从宁州带回来的礼物,这份是你的,拿着吧。” 李稚伸出手将匣盖打开,烛光灿照下,匣中静静躺着一块羊脂白玉佩,通体烟色,正面没有纹饰,背面掩靠在白绒中,玉是旧的,系着崭新的雪穗流苏,李稚不懂鉴赏玉器,但看那温润光泽就知道这玉绝对价值不菲,他看了半晌,啪一声将匣盖重新合上了。 “大人,我有件事想要同你商量。” “是什么?” 李稚突然起身对着谢珩行礼,“大人,我想搬出谢府。” 谢珩昏星似的眼睛注视着他,“为何?” “这阵子我仔细考虑过了,过去是我年少不明事理,将许多事情看得太过简单轻易,口出狂言令人发笑,我与大人性情并无相合之处,身份更是天壤之别,如逐镜花水月,一时意乱情迷,清醒过后悔恨不已,或许我真的没有想明白何所谓情爱,”李稚道:“我不想继续下去了。” 谢珩静静地看着他,“好。” 李稚
相关推荐:
妇产科男朋友
永乐町69号(H)
可以钓我吗
爸爸,我要嫁给你
罪大恶极_御书屋
蛇行天下(H)
剑来
长夜(H)
医武兵王混乡村
大风水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