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韦训大声称赞道:“好应变!好气势!” 十三郎也已经跑了过来,自然而然站在宝珠身后襄助,面如土色冲着大师兄拼命摆手摇头,眼神示意他赶紧向主帅缴械投降,还有些许投诚招安的希望。 宝珠已经握着桃枝横刀猛冲了出去,横劈竖砍,大开大合,三个人厮杀作一团,从岸上打到水里,又从水里打到岸上,一时间飞珠溅玉,搅海翻江。 杨行简呆若木鸡,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能有这样新颖别致的玩水手段,想劝阻都跟不上速度,再也顾不上礼数,张开双臂跑上去大喊:“不能这么打!湿了衣服要得风寒的!公主啊!公主请听老臣一句话!” 这一仗一直打到把午饭都消耗光了,宝珠累得举不起胳膊来才算结束,三个人全部从头湿到脚,好似大沐洗一般,韦训师兄弟自然不惧,绞干衣衫下摆,光着脚就上路了。 宝珠却穿着湿漉漉的襦裙,衣料全贴在身上,没有半点儿转圜余地,垂头丧气骑在驴上,深感悔恨自己气量浅薄,怎么就经不住促狭鬼激惹。 杨行简怒形于色,劈头盖脸地骂人:“你们俩怎么敢叫公主湿成这样?若是吹了冷风着凉患上风寒,旅途之中缺医少药,那可是要命的大事!” 韦训恬不为意,懒洋洋地说:“只是清水而已,太阳晒一会儿就干了。” 刚说完这话,宝珠就抱着膀子扑哧打了个喷嚏。 杨行简心惊胆战地望着她,仿佛已经看见杨芳歇病倒在床灯尽油枯的模样,登时觉得寒风灌顶,手足发麻,吓得绕着驴团团转圈。 “公主觉得怎样?可是浑身乏力,手脚冰冷?” 宝珠摇了摇头,紧接着打了第二个、第三个喷嚏。 这一下杨行简的魂魄都要吓飞了,强行请她下驴进入牛车,盖着锦被褪下湿衣,好好捂一会儿散去寒气。 此时韦训心下也隐隐觉得害怕了,竟不知人能这么脆弱,怔怔地望着她钻进车篷里拉上帷幔,小声喃喃自语道:“就只是清水而已……” 63 ? 第 63 章 到了黄昏时刻,事态发展大出意外。 宝珠气血充沛,身强体壮,换上干衣在牛车里睡了个午觉就好了,参与玩儿水的三个人谁都没事,独独杨行简开始浑身发冷,头昏脑胀,不停打摆子。 好不容易挨到灵宝县县城,已经起病发烧,一行人刚找到客栈定下房间,他就一头从牛车上倒栽下来,奄奄一息爬不起来。 韦训只能双臂打横把他抱起来,将弱不禁风的主簿一路送进房间,冷着脸放在床榻上。 杨行简烧得双眼迷离,以为自己大限将至,望着宝珠泪流不止,不停告罪:“老臣擅称公主之父,大逆不道,僭越至极,看来只能以死赎罪了。只是没能完成韶王重托,此去幽州千里迢迢,公主孤身一人,我死不瞑目呀……” 宝珠怜惜他病中仍然不忘职责,坐在床边,握着他的手安慰:“主簿何来此言,不过是偶染风寒而已,吃上两副药休息几天就大好了。” 杨行简哀声哭道:“公主不用安慰老臣了,老臣心里明白得很,福寿已然折损,无法弥补,如今要留一首绝命诗,恳请公主记录下来转交我家人。” 接着诗兴大发,开始念诵:“此去幽州万里路,荣辱无求任君评……” 宝珠立刻打断他的诗情,温言道:“任君评三个字有待推敲,还能写得更好些,来日方长,主簿不要着急,慢慢构思,以后有的是绝妙灵感。”伸手一探,摸着他额头滚烫,知道是烧迷糊了。 师兄弟俩站在门口旁观这两人对答,十三郎瞧着宝珠安慰杨行简,他从未受过这般温柔对待,极是羡慕,低声对韦训说:“要不是大师兄无故出手伤人,那会儿你病倒时,她也会这样握着你的手,摸摸头,跟你说些好听的话儿。”语气中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怨怼。 再被师弟翻出那件懊悔至极的事,韦训强忍着踹他的冲动,心中又是恼恨又是嫉妒,只想趁着杨行简大病迷糊,把他这把山羊胡子全都剃下来,粘到城隍老爷泥塑的脸上。 又恶狠狠地对十三郎说:“不然我现在就打断你几根骨头,你也躺下试一试?” 安顿好杨行简,宝珠立刻命店主请来县城最好的大夫,诊治后确认只是普通风寒,但老杨过去两个月以来旅途颠簸,不是受到某人恶整折磨,就是在盗珠杀人案中提心吊胆,殚精竭虑之下身体虚弱,才导致风寒入骨,显得病情极重。 大夫开了药方,宝珠吩咐店家去抓药熬煮,又临时雇了个耳背的老仆照顾他饮食起居,安排的非常妥当。 韦训师兄弟都想,这样一个被千万人捧着长大的娇贵公主,理应骄横跋扈目中无人,她确实很擅长指使人,却也同样擅长关心照料人。 第二天,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洒下,雨势不大,却让路途泥泞不堪,加上杨行简的病需要躺着慢慢休养,一行人只能暂时住在客栈之中,等待着人病愈天放晴。 宝珠闲来无事,把十三郎喊进屋里来搭把手,帮她捉发梳头。十三郎可不想揽这难事,竭力婉拒:“小僧虽年幼,却是男子,又是出家人,不宜触碰九娘肤发。” 宝珠不屑地哼了一声,道:“你还没行过冠礼,怎么敢称男儿?没受过具足戒也算不得什么正经和尚,等你身高长到跟我一般齐时再来说男女大防!” 小沙弥躲懒不成,只好撸起袖子擦干净手,去帮宝珠捉发。 捧着缎子似的乌亮发丝,他忍不住感慨:“九娘这头发也太好了,沉得垂手,剪掉后能卖上十几贯钱呢。” 宝珠一听,吃惊不已:“怎么,你们还能把人拆开了卖?” 十三郎笑道:“能整卖,当然就能零卖。头发能卖,牙齿也能卖,有漂亮文身的皮肤也可以卖,甚至有人说:热热的人头颈血蘸着蒸饼吃可以治咳嗽,狗脊岭的刽子手私下里都吃这碗饭。” 宝珠惊疑不定,摸着自己修长的颈子,心想今后无论多么囊中羞涩,境况窘迫至极,她也绝不会卖掉这头从小珍视到大的漂亮长发。 有十三郎搭手,她总算能把发髻梳起来,只是两个人都没学过梳头技能,这望仙髻怎么看都有些歪扭,没有飘逸轻灵之感,不甚美观。 十三郎安慰她说:“我听别人说歪着的叫坠马髻,还是故意梳成歪的呢。” 宝珠愤愤地说:“我是练骑射功夫的人,从来不梳坠马髻,太不吉利。” 怎么劝她都不满意,十三郎一筹莫展,只能说:“要不是避嫌,实在应该叫大师兄来帮你梳。师门中的师兄师姐再没有比他更聪明手更巧的了,哪怕是从没干过的活计,他旁观看一会儿就学会了,上手练一遍,干得比教人师傅还要好。” 宝珠愠怒道:“不可能的事就不要提了!我从没听过男人能干簪娘的活儿。” 十三郎见她不信,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宝珠继续揽镜自照,越看越不满意,又觉得是因为镜面浑浊看不清导致,站起来跑去韦训师兄弟屋里,想派他拿出去找个磨镜人给重新磨亮。 韦训嘴里痛快答应着,但没起身过来接,宝珠见他手里拿着针线,正在低头专心致志地缝补,讶异地走过去看了一眼,却见他手头的料子花色极是熟悉,牙白底上缬印郁金色团花纹样,竟是她在下圭县爬墙撕破的胡服,当即大惊失色。 第一惊是她贴身穿过的衣物被他捏在手里摆弄,很是难为情;第二惊则是因为他运针如飞,缝补的针脚匀净细密,竟然比她这个专门学过女红的人做的活儿还要好,惭愧之下又有些无名恼火。 就算身为天下最尊贵的公主,也照样要从小学习女红,她生性活泼坐不住,有这方寸间雕琢的功夫,不如出去骑马击鞠玩乐,因此针线上一直学得稀松平常,有什么重要场合要用,都推给心腹女官代为捉刀,不免时常心虚。因此韦训这手漂亮针线更让她觉得酸溜溜的妒恨。 积羞成怒之下,宝珠悻悻地说:“就算你补好了,我也是不会穿破衣的。” 韦训表情平淡,继续低头缝补,说:“是是是,自然不能让公主屈就,这是补好了给十三郎当冬天夹衣穿的。” 宝珠听到这话,不可思议地睁圆了眼睛,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你、你怎么能把我穿过的衣服给一个小和尚用?!” 韦训抬起头来,心平气和地望着她说:“不给他穿,就只能卖到旧衣铺去了。那最终被哪个陌生人买去穿在身上,你就再也不知道了。” 宝珠被他这段话暗含的危险所震惊,张口结舌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韦训已经收住针脚,快速绕上两圈打了个线结,干净利索地把线拽断了。 尴尬之下,宝珠不好意思再打听,心中猜测他们那个师父个性孤僻乖戾,可能根本没有师娘照顾他们,只能从小自己顾自己,被迫学这些针线活计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她丢下铜镜转身要走,凑巧在门口碰到店主正要举手敲门,对方一愣,恭敬地询问:“这房里有一位韦氏韦训少爷在吗?有位客人上门来找。” 听到这话,韦训神色疑惑,立刻站了起来,他一直以仆人名义随行,并未公开透露过姓名,因此在下圭县的通缉也只有“青衣奴”说法。过了潼关来到灵宝县后,连猞猁的题壁都没留下,是什么敌人指名道姓登门寻仇? 他沉声对宝珠说:“你先暂时回屋躲……”话没说完,宝珠已经拔腿突突突跑回自己房间,将弓上弦背在身后,又气势汹汹地回来了,身后是帮她抱着箭囊摸不着头脑的十三郎。 瞧她那要大杀四方的骄傲神气,韦训忍不住笑了,拱手道:“那今日就请九娘掠阵,照拂韦大了。” 三个人一起来到客栈大堂,外面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没有什么客人,只见八个身穿统一服色的家丁排成两列垂手站在门口,客栈外面停着一架华丽肩舆,一名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撑开大油纸伞,从肩舆上迎出来一位锦衣华服的年轻公子。 这人二十七八岁年纪,长身鹤立,模样倒是挺端正,只是趾高气昂,满脸骄横之色,眼睛恨不得长在头顶上,一看就是富贵人家飞扬跋扈的纨绔子弟。 这人下来肩舆,迈着一种奇怪的四方步,一步一顿缓缓走进客栈之中,
相关推荐:
我,哥斯拉,旧日支配者
穿成年代文漂亮女配
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
上将[ABO]
【东方不败同人】令狐有情
当社畜撞上阿飘姐姐
此生爱不悔
郡主横行
[HP]和德拉科谈恋爱
我早就不当救世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