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么,统统不记得了。 此时一瞧,那女子除了比“太后”样貌年轻外,真就是一模一样。 她几乎脱口而出“太后”二字,幸好只在喉间滚了一圈,微微做了个口型而已。 但就是这个口型,也被站在一旁的岑鸢看到了。 他已经不惊讶,连明德帝都学会做梦了,旁人会点什么倒也不稀奇。 且他跟永乐王妃算得上熟悉。 鹿北一战时,永乐王妃押粮草入边关,被流民和敌人围堵。 他得到消息,怕是调虎离山计,不敢动用兵力,只带着拘无重夜袭长苇山,亲自去接的永乐王妃。 那一路,虽然交流得很少,但他也看出这是位非常能吃苦的奇女子。 毕竟那时,她已算年迈。 还是那句:其实都是故人呐。 第673章 既是故人,所以在永乐王妃探望完时安夏依依不舍要离开时,不爱说话的岑鸢破天荒地说了一句,“王妃用完晚膳再走吧。”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他岳母唐楚君,阿娘姚笙,大伯母于素君,大舅母郑巧儿,兄长时云起,嫂嫂魏采菱,太医申思远,包括那些个丫头们,屋里所有熟悉岑鸢的人,都不约而同怔了一瞬。 惜字如金的岑鸢竟然出言留人用膳? 且对方还是个女子,别管年纪多大,总归是个初次见面的女子。 连大伯母和大舅母都没这个殊荣呢! 永乐王妃察觉出众人的异样,倒是没深想,只是莫名留了下来,就觉得此人也怪熟悉怪亲切的。 虽然此子年纪轻,但那长相,那行事沉稳的作派,都让她心生好感。 就觉得唐楚君命好啊,儿子女儿都这么出众,连儿媳和女婿都同样出彩。 永乐王妃不知道的是,卫北大将军在鹿北时,也曾对她说过同样的话,“王妃吃完饭再走吧。” 那时王妃却摇头,“不,军粮珍贵。” 她和她的随从是饿着肚子离开的,就为了多留一口粮食给士兵吃。 他们一路行来,为了省粮就拼命喝水,导致全身都浮肿,手指按在腿上,一按一个坑。 没经历过那样残酷战争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一口粮食的珍贵。 他们少吃一口,战场上的将士们就能多吃一口;他们少吃一顿,战场上的将士们就能多吃一顿。往往这一顿的口粮,也许就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然而此时,人间烟火温暖,北翼山河无恙。除了时安夏还没醒,一切都温情脉脉。 桌上是待客的美味佳肴,精致而丰盛。 素来不善待客的岑鸢,也破天荒陪坐在桌上。 就在大家要动筷的时候,门房过来跟钟嬷嬷耳语了几句,钟嬷嬷脸色微变,赶紧过来跟唐楚君禀报。 唐楚君一听,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刷地站起身,就往外走。 众人都奇怪地看着她。 她顿了一下,才道,“大家都等等,府上来了个尊贵人物……” 她后半句没说出口:恐怕是来蹭饭的。 她最近总觉得国库空虚,明德帝爱过来蹭饭。 一听是尊贵的人,除了永乐王妃外,在座的个个都知道是明德帝来了,纷纷站起。 永乐王妃诧异地跟着大家一起往外走。连护国公府主母都一脸凝色,会是谁呢? 岑鸢叹口气。真行,明德帝现在是三天两头打着看女儿的幌子在他少主府转悠。 他得考虑,什么时候开始收费。 他懒得去迎,只吩咐下人再备张桌子。 永乐王妃扭过身瞧了一眼,更看不懂了。 到底是什么人来了?护国公夫人需要急着去迎,而唐楚君的女婿却从容散漫不当回事。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永乐王妃那叫一个震惊啊。 明德帝出宫了!明德帝竟然带着个太监悠悠然来这里做客了。 但哪里像是做客?分明更像回家。 明德帝一进来,先是让大家不必拘礼,不用当他是皇上。然后就很自然地问唐楚君,“女儿今天怎么样?” 唐楚君也很有意思,起初一脸凝色,在见到明德帝的时候反而不凝了,答得也很随意,“还是老样子,就像是睡着了。” 明德帝便宽唐楚君的心,“还是老样子也算好消息。” 显然,这样的对话不是今天才有。 明德帝听说大家正准备用膳,便带着众人熟门熟路进了膳厅。一边走,一边随意和大家聊着天,丝毫没有皇帝架子,就像这里的男主人一样招呼大家入座。 正宗男主人岑鸢:“……” 这是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关键他还得站起身来行礼迎他,“恭迎父皇驾到。” 私底下他可以随意,在外人面前该有的礼数还得有。否则会被人说他没教养,污了他家小姑娘的名声。 明德帝朝岑鸢点点头,示意他不必多礼。然后见永乐王妃也在,笑道,“理国夫人也来了。听说理国夫人明日启程回永乐郡,今晚就当给理国夫人饯行吧。” 永乐王妃压下心头的怪异,“谢皇上。” 如此,女子一桌,男子一桌。 男子那一桌只有四个人:明德帝,岑鸢,申思远,时云起。 动筷后,明德帝问时云起,“齐允石是你?” 时云起赶紧放下筷子,要准备起身行礼回话。 明德帝看得直皱眉,制止他,“坐着说,边吃边聊。家宴,没那么多礼数。” 时云起纳闷,家宴?但也没敢问出口,只承认了自己就是齐允石。 “那你为何不去领奖?你是不愿意进北宣部,还是不愿意进翰林院?” 时云起默了默,“我想留在云起书院当教谕。当时妹夫发起征文的时候,我担心没人参加,就想着凑个人头支持一下,没想过要拿名次进榜。” 明德帝:“……” 要不是知道此子实力,还以为他在吹牛。要知黄万千等人评奖的时候,可不知道“齐允石”就是时云起。 齐允石完全是凭实力登上榜首,真就是应了那句话,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明德帝道,“入仕也不耽误你在云起书院任教谕,待你丁忧期满,就来中书省任职。” 岑鸢抬眸,“父皇,我是打算让兄长接任北宣部尚书一职,您别和我抢人。” 明德帝:“……” 你们都是我的人!唉,他多想岑鸢完全是他的人啊。 他沉吟片刻,又问,“若云起接任你的职位,那你做什么去?” 他曾问过岑鸢,什么时候准备回梁国。 当时岑鸢答他,八年后。 他一直认为岑鸢能任八年的北宣部尚书,没想到人家已经在找接任者了。 此时岑鸢答他,“我要等夏儿醒过来,然后带她周游列国。” 竖着耳朵听人聊天的唐楚君没忍住,“鸢儿,带着我和你们阿娘一起呗。” 岑鸢看着明德帝的眼睛,淡淡回应,“好。” 明德帝:“……”这天聊不下去了。 你带着人全跑了,朕怎么办?饭蹭不了,人看不见,家也回不了。 第674章 席间,众人初时还稍显拘谨,后来因着岑鸢说要带时安夏周游列国,气氛就热烈起来。 姚笙难掩心情激动,更加努力尝试亲自用筷子吃饭。她刚正了骨,手还疼,拿不稳筷子,需得有人给她布菜,然后她自己再用勺子吃。 唐楚君低声宽慰她,“你别急,慢慢来。” 姚笙脸红地点点头,“夏儿很快就醒了,你也别着急。” 唐楚君温柔地笑,“有你在,我不急。” 永乐王妃对这两人的关系很好奇。一个是母亲,一个是阿娘,两人还住在一个院里,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儿时的小胖子并不喜欢交友,总是独自一个人在角落玩。如今是大变样。 此时,郑巧儿也心潮澎湃问,“鸢儿能带上我吗?我一直想去外头看看。” 于素君不能落后,“还有我。我也想出去走走。” 天大地大,走一圈,她能画好几本图呢。 岑鸢皆应:“好。” 永乐王妃忽然道,“要不,你们第一站来永乐郡做客吧。” 听到永乐王妃的邀请,唐楚君眼睛亮晶晶,拿眼去瞅女婿,待他拿主意。 岑鸢想了想,“永乐郡第二站吧。我们要先去唯那部落。” 这是时安夏早先就安排好了的,要带着小红鹊回家认亲。 永乐王妃笑着应下,“好,那我就在永乐郡恭候你们的到来。”她又对在场的其他人道,“也欢迎在座的各位,都来我们永乐郡做客。” 一时现场热烈得很,没有谁认为时安夏会醒不过来。 到了这时,永乐王妃忽然懂了。 一个是时安夏的父皇,一个是时安夏的母亲,这关系! 搞半天,明德帝钟意小胖子? 她在这席间已观察了许久,明德帝坐的那位置,抬眼就能看见唐楚君。 她发现明德帝已不动声色偷看了数次。虽然不明显,还有点欲盖弥彰之嫌,但这逃不过她的眼睛。 不过,永乐王妃感觉唐楚君完全没发现这一点。人家要么在埋头认真吃菜,要么在照顾旁边那叫姚笙的女子。 怎么说呢,小胖子终究还是小胖子,跟小时候一样傻乎乎。 永乐王妃有些诧异,明德帝竟然对女子上了心。 在她印象里,他的心思只在民生疾苦上。 当年她曾暗示过他,若他有意,她会去跪求长辈们解除与永乐王的婚约。 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明德帝的心思完全沉溺在民生上,丝毫未听出她的暗示。 后来她发现,只要聊正事,他就能好好与她说话。一旦偏离正事,他似乎就与她无话可说。 就像前几日在宫里,他召集官员们一起进宫交流治理经验。她就感觉得到,那时明德帝看她的目光就是温和又欣赏的。 除此之外,他就看不到她了。 永乐王妃忍不住笑笑。如此也好,男女之情最是伤神,耽误干正事。 这般一想,格局打开,换个思路,顿时眼前豁然开朗。就觉得其实自己对明德帝那点心思,也无非是觉得对方与自己一样务实,喜欢把一切都落到实处。 最初遇见时,她想得最多的也是:如果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携手让难民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屋遮风挡雨,该多好啊。 忍不住微微笑起来,是她狭隘了。不在一起,也一样可以携手为百姓谋福利。 已经到了这把年纪,少女时的那点心思也荡然无存。 正低头想着,明德帝就点她名了,“理国夫人,若是朕将如漳镇和桦水镇以及舟溪港并入你们永乐郡,你有信心治理好吗?” 永乐王妃一怔,没有立刻回答。 这几个地方若是并进来,他们就是封地最大的亲王了。 且如漳镇和桦水镇出产铁矿,向来是武器制造地。北翼几乎一大半的武器都出自于那里。 舟溪港也不简单,海运十分发达。同时,海寇猖獗,非常难管理。 见她沉吟,明德帝也不催促。 终于,永乐王妃应道,“臣妇愿为皇上分忧,可皇上不担心……” “朕信你。” 武器制造业发达,海运发达,永乐郡又富庶。若是悄悄屯养私兵造反,那真是一造一个准,哪个帝王不忌惮? 其实不是明德帝信她,而是惠正皇太后信她。 这些地方都是惠正皇太后拨给永乐郡的地盘,后来成为北翼国力兴盛的标志。 最重要的是,永乐郡从来都是北翼皇室的支持者。 当然,现在明德帝也是信的。 他一直找不到好的人选来管理这几个重地,如今找到了。 早前他不是不知道永乐王妃的能力,但因着她是女子,他到底有太多顾忌。 如今做出这决定,也不过是将惠正皇太后的意愿提前实现了而已。 永乐王妃却是心头淌过暖流,有一种被信任且人生才刚刚开始的激荡,“臣妇定当竭尽所能为皇上分忧。” 明德帝垂下眉头,“辛苦理国夫人。你需要任何人力物力财力支援,都可以跟朕提出来。” 他一直唤她“理国夫人”而非“永乐王妃”,这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臣子,一个是臣妇。 很显然,他当她是臣子。 永乐王妃显然也听出来了,从“臣妇”改为“臣”以表忠心,“臣这就回去拟行治理方案上奏。” 明德帝甚慰,“理国夫人乃国之栋梁。” 永乐王妃知,从这一刻起,不,从王爷将印章交给她起,真正的永乐王就变成她了。 永乐王那个憨憨,彻底沦为摆设。以后表现好,不惹事,她能看在他是孩子们的父亲份上,让他余生过点养老的安稳日子。 若是再这么浑不吝,她能奏请皇上废了他,她一样能做永乐王。 永乐王妃回去后彻夜未眠。 朕信你! 理国夫人乃国之栋梁! 真是余音绕耳啊!永乐王妃带着明德帝的信任独自启程离京,没等那个拖油瓶王爷出狱。 永乐王得了王妃离京的消息,在牢里大哭不止。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害怕得不行。 在知道他如今是所有王爷里封地最大的亲王,尾巴翘上了天。又觉得他那皇帝侄儿还是心疼他的,打一巴掌给点甜头。 嗯哼,帝王制衡之术,谁还不懂吗? 第675章 如今宋世光就关在永乐王对面的牢房里,每日两人大眼瞪小眼。 早上一醒,永乐王爷就把宋世光祖宗八代骂一遍;吃饭前又骂一遍,晚上睡前也骂一遍。反正想起来就问候一圈人家的祖宗。 宋世光不敢还嘴。别说他现在的情形,够不上资格还嘴,就是以前他也够不上资格。 关键他还特别后悔。就忽然想起自己是个世子,前途一片光明,娶了建安侯府嫡女,好好过日子,其实也能过得很好。 他到底是怎么就在一夜之间进了牢里?他家爵位一夜之间怎的就变成他二叔袭爵了啊? 他不甘心,好不甘心。他想起发妻曾为他卖掉嫁妆,助他走仕途;想起上次自己在牢里的时候,是发妻四处筹银子把他接出去。 但他想不起他从牢里一出去,就把发妻打得鼻青脸肿赶回了娘家。 宋世光猛地扑到牢门上向外喊,“官爷官爷,求您给我妻子传个话,让她想办法救救我。只要救我出去,我什么都依她,什么都依她。” 狱卒坐在那,扔了几粒花生米进嘴里,斜眼看他,“妻子?大难临头各自飞,还救你!银子留着干点啥不好,救你这种人!” “不会的不会的!我
相关推荐:
他来过我的世界
蚊子血
可以钓我吗
试婚
妇产科男朋友
大风水地师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逆战苍穹
罪大恶极_御书屋
皇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