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走吧。”胡清和方子勤也都一起往服务处去。 她们要了水,用竹筒装的,弄得怪好看的,不知道是不是商品之一。 这里也有几个人中年人正在休息闲聊。 林巧枝他们则到另一侧,兴奋地聊起了广交会的热闹。 休息的中年里,有一位听到林巧枝她们高兴的聊天,侧目,又看了看林巧枝年轻到还略显稚嫩的面容,皱了皱眉,语气不满地说:“广交会不是让你们这种年轻人来逛着玩的。” 也就年轻人才高兴了。 “有什么好高兴的?把咱们全中国所有的好东西,全都摆出来,任由洋人挑挑拣拣。”就为了那点外汇,曾经,他们才是天朝上国,万邦来贺。 “我们不是来玩的,江城红旗农械厂。”林巧枝把胸牌给对方展示了一下,又哼声道,“我们努力发展,总有一天会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东西。” “到时候让全世界都抢着来买中国的产品。” 来买她们中国的拖拉机! 说话的中年男人仍旧还维持着皱眉不满的样子,表情却有点怔怔的感觉。 周围几个人好一些,但都非常意外的看着林巧枝。 胡清和方子勤也不是很喜欢他们说的话,但又被培训过礼仪,不想吵架,看到他们现在的表情,不由努力压住嘴角的笑。 巧枝这性子,培训过说话也还是这么直啊! “红旗厂?”不满开口的中年人确认了一下。 “嗯,江城红旗农械厂。”林巧枝大大方方的报家门,目光不惧与人对视。 “林巧枝。”一名面色严肃的工装人,顺着展区路线,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林巧枝回头一看,认出人来:“王工。” 疾步而来的就是面容严肃的王柏强。 他走过来,看了看这里几个中年人,打了招呼,又转头看林巧枝,道:“准备一下,你要跟我们一起去参加外交部组织的商品准备会。” 林巧枝打起精神,站直了身体:“准备会?” “这次有十九个国家来到广交会,我们得去向外交部和商务部干事介绍咱们产品的功能和优势,配合他们了解专业词汇,翻译成各国语言。”王柏强简单道。 林巧枝听明白了,得让翻译和销售知道他们的好!才好跟外国人推销咱们的东西! 她转身放下竹杯:“是得好好讲讲。” 而刚刚几个中年人却好奇地看向她,诧异不已:“你参加准备会?你是核心技术人员?” “对,红旗厂的,以后要做全世界最好的拖拉机的。”林巧枝直接回了过去,应了他的最先的质问。 她不是来玩的。 大伙听明白了,刚刚第一个不满开口的中年人大笑两声:“你这小年轻脾气还挺直,倒也不奇怪,你这样大的胆子没脾气才叫怪。刚刚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以为你是哪个厂里蹭国家经费来广交会玩的关系户,没想到你是技术人员,太年轻了,实在是少见。” 王柏强听懂了这官司,微微皱眉,维护道:“虽然少见,但她可是货真价实的技术工人,这次参会展品的拖拉机就有她参与设计。” 胡清赶紧蹦出来:“还排第三。” “什么第三?” “新型号拖拉机设计图纸上她的名字在第三位。”胡清比了个数字手势。 众人不由咋舌。 中年人回头喊人送点土特产去红旗厂展位,又满脸笑容道:“是我唐突了,认识一下,我是来展览当地土特产的,我这人脾气太直,看到不舒服的就忍不住,净会得罪人,莫怪莫怪。” 土特产都送去了。 两边认识了一下,交换了展位信息。 然后林巧枝就跟着王柏强一起去参加准备会了。 是个小会议室。 有商务部负责外销的同志,还有几个外交部的同志。 这间小会议室陆续来了几个展位的人,都是连在一起的展位。 小会议室里这几个干事,看来应该是负责他们这一片区。 林巧枝拉开椅子,坐下。 参会的两部门的干事都有些诧异,多打量了林巧枝两眼,又微微侧头朝旁边人示意。 广交会名单都政审通过,林巧枝的履历很快被拿了过来。 看到她履历上记录的一系列资料。 最后,还有建议持续关注,重点培养的字样。 是此次广交会政审给出的评语。 而实现这一切的年轻人,才仅仅十七岁。 本想开口提醒“会议注意精简人员”的胡开记把话咽下肚,赞叹: “真是英雄出少年。” 他把履历合上,冲林巧枝笑了笑,由衷道,“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优秀青年后备军。” 林巧枝赧然一笑,没说什么。 胡开记咳咳两声,对着几个国营厂的代表道:“我们这次会议,主要是了解各位的产品特点和优势,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希望我们面对面沟通,能得到一些纸面之外的细节和惊喜。” …… 除了帮助配合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工作人员。 林巧枝他们自己也学了几国的简单外语,简单地培训了一些交流话术。 总之,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订单! 很快到了开展的那天。 林巧枝换上新做的衣服,白衬衫,绿军裤,看着精神又健康! 她肩膀宽,能撑得起来,很有些英姿飒爽。 往展位面前一站,倒是显得亮堂。 不过实际情况却不怎么好。 “怎么没什么人呐?”林巧枝纳闷的嘀咕,还踮起脚尖看远处人头攒动的展位,果然都是买农产品,手工艺品那些比较热闹。 王柏强坐那儿,面前摆了个小桌子,手稳稳地握着锉刀,摆弄他面前的正十二面体,“可以了,起码有人问。” 比他之前参加那次好多了。 林巧枝鼓了鼓腮帮:“偶尔是有一两个问,可是很快就走了,都不感兴趣吗?” 难道国外就不需要拖拉机吗? 还是他们工业真的差这么多? 正说着。 有个金发碧眼的男人,穿着西装,看起来高大精神,身后跟 CR 着好几个外国人,进入了他们工业展区。 他们好像没有想要的产品,而是从前往后看。 林巧枝注意到:“他们好像是稍微大型一点的展位都看了。”她连忙伸手拍拍身后的胡清,“赶紧把咱们厂生产的最大的拖拉机照片拿来,摆在最前面。” 温厂长也暗自观察,做了一些布置和准备。 这群外国人,一边走,一边看,很快就接近了红旗厂展位这片区域。 他们一行人在隔壁解放牌重载卡车展位前站了很久,上下左右的仔细看,时不时通过翻译问几句话。 最后,才终于开口,表达来意。 胡开记翻译着,对解放厂负责人说:“这位先生是为一条早年从奥地利购买的冷轧生产线而来,其中有一段事故频发,几乎2天就要坏一次,他们想重新定制一个重20吨的大型模具。” 之前会议的时候,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也只能耐着性子陪客户一家家沟通。 一听这个需求。 红旗厂这边就有非常轻的叹息声,温东鸣遗憾:“咱们的天车只有十吨。” 大型模具的加工,必须要有天车。 要用天车把整块钢材料吊起来,并且一定范围内移动。 这样才能进行模具的立体加工。 要做20吨重的模具,就必须要有能吊起20吨重原材料的天车,理论上甚至应该更高。 “大家伙” 林巧枝却不可避免的想到自己钳工生涯里见到的第一个“大家伙”——那个能载50吨重量的矿用自卸车。 那里好像就有非常大、非常重的模具。 可有那么大的天车吗? 林巧枝想不起来。 她没有在那个梦里使用过天车,她只是在一个个车间锻炼锤功,练习基本功。 可做了这么久的钳工,她对车间大小、构造、布局都有一定的了解。 那一间间车间,不像有那么大天车的样子! 20吨重的模具啊。 故障率高的话,说明复杂度应该也不低。 那该是多少外汇? 她没忍住问王柏强:“会不会并不需要20吨的天车,就能做20吨的模具?” 商务部干事热情地领着金发碧眼的外商继续往前走,陪同翻译的胡开记听到她这句,侧头看过来。 第35章 20吨模具订单 林巧枝对自己的技术很…… 胡开记对这个来自红旗厂的年轻人记忆很深。 她很聪明。 如此年轻, 就有了让人惊艳的履历。 他将翻译工作简单交接一下,往这边走。 正好听到红旗厂展位里的讨论声。 “没有20吨的天车, 连原材料都吊不起来,移动不了,怎么进行加工?”刘国友道。 还是精细加工。 连在操作台上完成的模具加工,都需要台虎钳这类夹持工具固定夹持。 要知道复杂模具,是需要四面八方都有足够灵活的角度、足够宽敞的空间来进行操作的。 “你是有什么想法?”王柏强紧眉思索一番,看向她。 林巧枝其实也没个明确想法,咬了下唇:“咱们业内传统的制作方法, 确实是在一整块型材上加工完成。”* 连课本上也是这么教的。 但既然人家能做,她们为什么就不行呢? 肯定是有办法的! 但10吨承重的天车,只能吊起10吨重的原材料。 人家要求的模具却足足重20吨。 “拆开来做。” 林巧枝这想法冒出来, 心“嘭”地重重一跳。 她都觉得自己大胆,捏住指尖:“咱们有没有可能化整为零, 拆开做完,再组装合体?” 胡开记靠近的时候, 正巧听到这里。 外行就是比较容易被带歪, 一个想法出来, 就觉得“惊为天人” 好像感觉“这一听就能行” 他眼睛都明亮了三分,端着接待的礼仪, 按捺住心情,只是步伐紧凑了不少。 “温厂长。” 温东鸣抬头,松开眉头, 朝他笑道:“胡同志怎么回来了?” 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同志关系是要搞好的。 展位的各个单位,几乎没有一个单位有能力与19个国家来的国际友人交流。 因此,他们很难主动去推销自家产品。 只能等外商过来,用他们自己带的翻译交流沟通。 再一个, 就是靠商务部和外交部接待的同志。 他们可以和外商沟通,了解国际友人的需求,然后引导、介绍、推荐。 负责这项事宜,自然也承担起一定的任务。 胡开记的压力也非常大。 他压下情绪,笑着说:“我刚刚听小林同志的想法就很不错,之前咱们沟通过,红旗农械厂技术工人水平也是不错的。”他铺垫两句,就直入主题,“如果我们能把整块模具拆分成几个部分,逐一攻破,最后再组装起来,是不是也能完成这个20吨的模具?” 刚刚在前面好几个厂,就是因为天车承重不够,车间场地不允许这两个硬件困难,无力承接这份订单。 当解放厂也表示困难后,他明显感觉外商的热情下降很多。 这么一个价值保底10万元的订单,眼看就要丢了。 胡开记心中急迫。 温东鸣给他递了一杯接待用水:“胡主管,我们都想尽力拿下外销订单。” “只是,从没有人这么做过。” 况且,20吨级复杂模具属于高端产品了,他们全国所有重工大厂加在一起,年产能也不足百套。 经验也非常少。 胡开记许是被婉拒太多次,忽的心里升腾出一股气,不知是气自己,还是气他们如此无能为力。 他手拍了拍桌子:“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咱们创造条件也要上!咱们拿小米加步枪把敌人赶出去,难道就有先人成功过吗?” 他声音微微提高了一些,鬓间未老先白的几根头发都在抖动,这年头做外交工作,疲心惫神。 “小林同志,你说!”胡开记锐利的目光看过来,点名。 林巧枝刚刚和王柏强讨论过。 此刻也有些为难,只能如实说:“确实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要仔细分析模具结构和装配关系,每一个单体要求的精度也必须非常高,累计误差才能小,还有安装顺序、模具定位等等问题。” 她告诉胡开记:“这里面,任何一点精度出了问题,任何一环没有考虑周全,都会导致整个模具制作失败。” 风险何其高? 胡主管作风极其强硬地问:“我不听这些。你们就告诉我,这条路,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半晌。 王柏强开口:“这得先看图纸。” 胡主管雷厉风行:“我去找他们拿。” 等胡开记再回来的时候。 他又恢复了一身文质彬彬的气质,言语带笑。 他介绍:“这是我们一家生产农机的机械厂,拥有技术一流的工匠……” 金发碧眼的外商在参观他们的拖拉机。 林巧枝和王柏强则在研究他们给出的技术图纸。 林巧枝手在图纸上比划着划线:“大体按照这几个模块拆分的话,我们的天车应该足够用。” 胡清:“这个制作工艺可不简单,看这个抽芯,别说做了,我们之前见都没见过。” 王柏强端详着图纸,眉头也蹙起:“拆开简单,难的是组装回去后,还能保证加工效果,咱们厂之前试过的反向分体研配法倒是可以用在这里。” …… 他们讨论一番后。 由王柏强出面给对方介绍。 看完红旗厂生产 春鈤 的拖拉机,已经有些疲惫失望的外商生出一点希望,他本觉得选择到中国来看看实在是个错误的决定,这里的工业水平还是落后太多。
相关推荐:
镇妖博物馆
新年快乐(1v1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将军在上
婚里婚外
淫魔神(陨落神)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篮坛大亨
鉴宝狂婿
神秘复苏:鬼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