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游戏人生(女海王,np) > 第179章

第179章

的小手举起来放在脸蛋两旁,当真可爱极了。 蒋禹清好奇地问他娘:“我爹小时候这么皮的吗?” 陆氏一边做着手上的活,一边说:“大概是吧! 他那会是你外公班上最调皮也是最聪明的学生。 捣蛋的时候能把你外公气得牙痒痒,可偏偏课业又是最好的。 用你外公的话来说就是又爱又恨。” 蒋禹清突然起了八卦之心:“您就是从那会儿就看上我爹了吗?” 陆氏摇了摇头:“那倒没有。我那会儿最讨厌的就是你爹。” “怎么说?”陆氏停了手里的活,脸上充满了回忆。 “我那会儿好不容易从亲戚家讨了些葵花籽儿,种在学堂后边的花圃里,浇水施肥的日日宝贝着。 好不容易盼到了开花结籽,长的花盘像盆儿那么大。 你外婆说一朵花起码能结两斤籽,可把我给高兴坏了,寻思过年能多吃不少瓜子。 可没成想,后来我跟着你外婆上亲戚家住了几天回来,发现我那些葵花一朵都没有了。 你外公说,就是你爹带着一帮熊孩子,把我那些花儿当做箭靶子射。 两天功夫全给我打坏了,气得我哭了半下午。 从那以后他就成了我心中最讨厌的人,没有之一。” “那后来你怎么还嫁给了他?” 陆氏说:“他在我爹那读了好几年的书,放学以后会经常留下来给我家挑水,也会给我家浇地。 慢慢的几年下来,我就觉得他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有时候还觉得他很不错。 后来我到了要出阁的年纪,你外婆就想托媒婆给我找个好婆家。 你外公就说,我看蒋文渊就挺好,这小子书念的好,性格也不错,处事通透还勤快,将来啊,准有大出息。 你外婆也觉得你爹不错,就说小伙子人挺好,相貌也好,就是家里穷了点儿。 你外公就说穷点怕什么。我早就打听好了,他们家家风清正的很。 他老爹和老娘以及哥哥嫂嫂也都是好相处的,将来闺女嫁过去必定不会受欺负。 就这样,你外公就把我许给了你爹。 你爹后来跟我说,你外公跟他说要把女儿许给他,让他回禀家里,找人来提亲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飘的。” 说到这里,陆氏笑得格外明媚:“如今想来,你外公是真有眼光。” 于是母女两个一起笑起来。 第292 章 如此死谏 这顿酒同样喝到了很晚。 第二天蒋文渊醒来的时候,胡阳明一家已经在花厅里等了好一会儿了。 当年蒋文渊一家赴肃州上任时,意外在晋州的一个小村庄里遇上了流落此地的他。 因此找了镖局,不远千里的将他和他师父以及亲娘的灵柩运回了青州。 如今十多年过去,当年那个以打猎为生的瘦弱少年,如今已经长成了高大忠厚的青年。 靠着姑婆一家的帮衬和自己的努力,娶了妻成了家,如今已经生了两子一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的。 几年前,老胡氏上京时,曾力邀他一起去。 他感恩姑婆一家这么多年来对他的照拂,拒绝了,主动要求留在青州,替姑婆一家打理外面的庄子和田产。 蒋家人劝他不动,只好依了他。 此番三表叔一家回来,他自然是要来拜见一番的。 胡杨明的妻子齐氏,就是西津渡齐豆腐的孙女,她比蒋禹清要大上几岁,小时候也是见过的,因此并不算陌生。 他们的大儿子如今在秀水湾陆家的学堂里读书,准备明年下场,考秀才了。 小儿子还在蒋氏家族的学堂里启蒙。 听说很是顽皮,学业也比不上哥哥。 小女儿刚刚午睡,是个圆脸儿的可爱小姑娘,有些腼腆怕羞。 蒋禹清给了两个,一人一块玉佩做见面礼,小姑娘这边则给了一盒子各式的珠花宫花,还有两套适合小姑娘戴的头面。 又留他们吃了饭,方才放他们回去了。 送走胡阳明一家后,门房拿进来一堆的拜帖。其中就有青州县令和各家的乡绅富豪。 蒋文渊只接了青州县令的。 第二天上午,蒋文渊在老宅见了青州县令,听他汇报了青州的现状。 青州县令提出了一个要求:“从西边通往青州县城的木桥已经十分老旧了。 前年涨水,又冲去了几根桥柱子,这两年是修了又修。 如今人和牲畜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心惊胆战的,已经不适合再继续使用下去了。 下官斗胆,想请朝求廷拨一笔钱款,建一座新桥。” 蒋文渊没有立即答应他,只说下午去看过以后再说。 中午蒋文渊留了青州县令吃饭,吃完饭一起坐了马车去了县城西边的木桥。 实地查看后发现,果然如县令所言,这座始建于前朝的木桥,已经不能再用了。 于是同青州县令说:“修桥是正当事,你且等我的消息,批点银子下来应该不难。 咱们要么不造,要么就造一座好桥,石桥。建好了能用上千年。 待我回去后,禀明陛下,应该一个月之内就会有消息了。 你现在该找工匠找工匠,该找材料找材料。 我丑话说在前头,大桥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建桥材料一定要好,桥的质量一定得给我保证了。 若是敢吃拿卡要,中饱私囊,出了事故本官拿你是问。” 青州县令得了准话,大喜过望,连忙保证:“下官不敢,下官向您保证。 修桥的钱款若是下来,必定一文不少的全部用在建桥上。” 蒋文渊带着老婆孩子一连在老宅住了四天,终归是放心不下京城的事情,于是又去了一趟秀水湾,同意岳父岳母和一家告别。 蒋禹清的舅舅陆平章,早年由于蒋文渊的举荐,举子出身却做了十多年的七品县令。 任期内虽无多大建树,却也颇受百姓赞誉。 后来因为家里的老爷子年事已高,他便辞了官,接了家里的学堂,教授学子,日子过得悠闲,又有滋味儿。 令蒋文渊颇为羡慕。 他对陆氏说:“等再过上几年,我也告老还乡。 咱们还回青州来,每日里养养鸡,种种地。 闲来无事,还可以去学堂里教教孩子,日子岂不快活。” 陆氏笑着内涵他:“我从前听乖宝说过一句话(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想知道下一句吗?” 蒋文渊直觉下一句不是什么好话,于是赶紧拒绝:“还是算了吧!” 陆氏偏要说给他听:“那下一句是这么说的(待你了无牵挂,我已两鬓霜华)你说是吗?” 蒋文渊自知理亏,借口尿急,赶紧遁走了。 十一月二十日,一家五口离开青州,当天就飞回了京城。 时隔数日不见娘亲和弟弟妹妹,奕奕想念又委屈。 他也不过才三四岁的孩子,正说需要父母的时候。 因此,蒋禹清心里对大儿子还是颇为愧疚的,于是抱着委屈的儿子好一通安慰。 奕奕被成功的安慰到了,去亲了亲弟弟果果,又亲了亲妹妹糖糖。 又问了曾外祖父是否安好,这才返回上书房上课去了。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多日未见双胞胎,十分想念。因此两个孩子一吃饱,就立即抱了去。 秦嬷嬷有些不放心,想跟着过去伺候两位小主子。 蒋禹清拉住了她:“嬷嬷放心,太上皇和太上皇后都是有分寸的人,肯定会照顾好了他们的。 倒是你,年纪也不小了,可有想过出宫养老?” 秦嬷嬷一听就跪下了,哭着说:“娘娘可是嫌我老了?” 蒋禹清知道秦嬷嬷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赶忙扶起她说:“我何曾嫌弃过嬷嬷。 只是嬷嬷照顾我这么多年,到如今这般年纪,还在为我忙前忙后的,我这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只想着嬷嬷也能早点过上有人伺候的轻松生活。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嬷嬷若是不愿意,我也不勉强,随您的心意就好。” 秦嬷嬷这才破涕为笑说:“老奴不愿意出宫,就愿意跟着娘娘,看着几位小主子,直到老奴干不动那天为止。” “如此,由着你就是。但有辛苦的活,只管支使小宫女们去做,你吩咐几句就好。” “娘娘放心,老奴省得。” 说话间,窗外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不知不觉这一年又快要过完了。 这是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并不大,只是落了一小会儿便停了,稍稍沾湿了一下瓦片。 腊梅树已经结出了花蕊,细细的,嫩嫩的,在这严冬里显得格外难得。 蒋禹清推测大概还有十来天就会开放了。 她让人拿了红泥小火炉来窗下煮茶,一面惬意的吃着点心,当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与此同时,朝堂上却是剑拔弩张。 罗御吏因为父亲过世,在原籍守了三年孝,刚刚回京,官复原职。 因此刚刚一上朝,他就出班上奏:“陛下,臣有事要奏。” 时隔三年,景衍以为他会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建议来,结果他张口差点没把他给气死。了,而且措辞严厉 “启奏陛下,臣在来京途中,看到朝廷发布的诏令,允许女子入学读书,请恕臣不敢苟同。” 当初看到这道诏令时,着实给他气炸了肺,连骂了好几句愚蠢。 陛下为了皇后,不纳妃也就罢了,那毕竟是他的私事,旁人不好多置喙。 但是自古以来男尊女卑,女子只是男子的附庸,如何能与男子一般入学读书,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只可惜那时他不在朝中,没办法阻止陛下,如今他官复原职,自然不会再让陛下一错再错。 他自己想的挺美,满朝文武却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数风流人物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天下男修皆炉鼎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大胆色小子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