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由他儿子带着东西和叛徒先行回族中安顿处理。 他自己则带着孙子孙女明日进京。景衍说到做到,立即调来四十名府兵,分作两队分别护送他们去肃州老家和京城。 并且令身边的沧海和无涯,分别保护两队人马,去肃州和京城。 送走墨家人后。蒋禹清看着景衍高兴的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手艺精湛的工匠们,将会是探索在科学前沿的先驱。 这样的人才我们要大力的招揽和保护,争取早日将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到那时,整个大夏将会迎来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景衍握了握她的手:“我已去信给太上皇,不日即将下旨,招揽全天下的能人异士,入朝为我大夏所用。 鼓励民间发明创造,若证实其发明有用,发明者或直接奖赏金银,特别优秀者,可直接入工部做事,捧朝廷的饭碗。” 蒋禹清歪了歪头,笑着调侃了一句:“我夫大善也!” 景衍摸了摸她的头发,郑重道:“ 下一步我们还要想办法多赚些钱,该把孩子们上学堂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他颇为感慨道:“世人看我大夏蒸蒸日上。殊不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太多,要走的路还太远,要花钱的地方更多。 我自继位以来,日日紧绷,是一日也不敢松懈。” 蒋禹清抱着他的腰,把头埋进他的胸膛里,语气坚定:“我知道的。无论前路如何,我必一路相随。” 景衍低头,在她额上印下一吻,笑的幸福而满足:“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此次来洛城,墨家是最意外的收获。墨家人离开后,一行人也继续启程南下。 有人说秋天是最美丽的季节。农人一年的忐忑和希望,全都浓缩在这片金黄里。 官道两边的田野里,农户们背着大筐,推着小独轮车,欢快的奔走在田间地头。 收玉米,收花生,收红薯,丰收的喜悦和快乐,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夫妻俩被这幅田园丰收的美景所震撼,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驻足欣赏。 在离他们十多丈远的地方,就有一户人家正在田里收花生。 新拔出来的花生尚带着许多泥土,一串串的挂在中黄的花生秧子上,白生生,胖乎乎,小铃铛似的,看着十分喜人。 几个汉子和半大的小子正在努力的拔花生。拔出来的花生秧子整齐的在身后排成一排,晾晒着。 几个妇人戴着斗笠,裹了头脸,拿了竹筐篮子,正在后面挪着板凳摘花生。小孩子们,则在花生地里肆意的奔跑,玩耍。 奕奕看得有趣,也想下去跟那些孩子一起玩:“爹爹娘亲,我想去玩。” 景衍看了儿子一眼,牵过他的小手说:“刚出土的花生,味道应该不错,咱们可以去买些。” 于是牵着他儿子的手就下去了。 蒋禹清见此噗嗤一声笑了。宠儿子就直说,拐弯抹角的做啥? 遂绕到后头的马车,问邱神医:“师父,可要下来走走?吃两颗鲜花生。” 邱神医瞅着天气不错,不冷不热的,下来走走也可以,也是点头答应。 蒋禹清扶着他下了马车,一并下到地里。景衍问正在收花生的汉子:“兄台,你家的花生种的好啊,结的多还饱满。” 几个汉子抬起头来,当中最年轻的一个笑着说:“是的呢,今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的,可不得长得好吗?” “你家的花生可卖?卖我一些如何?” 那汉子笑哈哈的,十分爽朗:“你若是喜欢,抓几把去吃就成,不必说买不买的话。” 景衍弯腰,随意摘下一颗捏开,露出里面新鲜的花生仁,粉色的外衣漂亮又饱满。小心的避开泥土放进嘴里嚼碎,唇齿间都是鲜花生独有的清甜味儿。 那汉子问他:“味道如何?” 景衍笑着说:“好极了。” 汉子很是欢喜,邀请他坐下来多吃几把。景衍看着他们一手拔下一株,左右开弓,速度很快,没一会就拔了一小行。 遂惊讶的说:“你这块地的土质不错啊,又松又软。” 汉子擦了把额头上的汗说:“也就这一片地土质好,轻轻一拔就下来了。 往年种在别的地方都得使锄头挖,老费劲儿了。” 景衍弯腰拔了几株,果然十分轻松,抖了抖秧子上的泥土,果实也跟着摇晃,十分喜人:“这花生种的比我家的好。” 汉子特别骄傲的:“不是我吹,在咱们村,还没有谁家种庄稼能比得上我们家的。” 汉子的哥哥给他泼了盆冷水:“快别吹了,自个夸自个,你也不嫌丢人。” 一面对景衍道:“这位兄弟别介意,我家这个傻弟弟吹牛吹惯了,有时候我都看不下去” 景衍莞尔:“我倒觉得挺好的。” 一来二去的这就聊上了。 有为和无名,一见自家主子在拔花生,也十分有眼色的跟过来帮忙。 那厢奕奕也自来熟的,跟主人家的几个孩子玩在了一块儿。 一个孩子递给他一只青绿色的大蚂蚱:“这个可好玩了,给你。” 小家伙也不怕,接过来抓在手里,拨弄了一下蚂蚱的触须,感觉到蚂蚱惊恐的挣扎,欢喜的笑着道谢。 娘亲说了,收了别人的礼物就要赠送回礼。 于是把蚂蚱塞进随身的小荷包里,又从里面掏出来一把小糖果,给每个孩子都分了一颗,着实把孩子们都高兴坏了。 小孩子的友谊简单又快乐,或者开始于一只蚂蚱,又或许是仅仅是因为分享了一颗糖果。 蒋禹清扶着邱神医也下到了地里,同两个摘花生的大嫂说上了话。 两个妇人从未见过,长得如此好看而且随和没有架子的夫人,于是十分热情地邀请他和邱神医坐下来说话。 蒋禹清也不嫌脏,拖过来两堆摘过的花生秧子,一人一堆,扶着邱神医坐下,随手拿过一把花生,熟练的摘起来。 两个大嫂一看她这干活的麻利架势,很是惊讶:“大妹子,看你这穿的打扮看着可不像是个干农活的啊?你这咋还干得这般利索呢?” 蒋禹清笑眯眯地说:“大嫂子,您别看我现在这样,我也是穷苦出身来着。 打两三岁起,就跟着家里的长辈下田地。这些年虽然生疏了些,倒也还是会做的。” 两个妇人哈哈大笑起来:“看出来了,你是个爽利性子。” 有了蒋禹清一行人的加入,主人家收花生的速度快了许多。 到中午时分,主人家要回去吃饭了,热情地邀请他们一行人去他们家吃饭。 蒋禹清有些不好意思:“会不会太麻烦了,我们要是去了,您家的饭没煮够可咋办?” 那位大嫂说:“肯定够!先前我便让我家的二小子先回去说了,煮了你们的饭。 现在可不是从前,谁家也不缺粮食吃,富着呢!” 一行人推迟不过只好欣然应允,跟去了这户农家。 第270章 宝船被劫 既然要去人家家里做客,自然不能空手进门,这是规矩。 蒋禹清备了一条肉,一坛子酒外加两封点心和一匹布。这些东西在她看来并不算什么,但对于普通庄户人家来说,已经算是一份重礼了。 主人家姓李,是个拥有十多口人的大家庭。老两口和四个儿子三个儿媳,十个孙辈住在一起。 这一点倒跟从前蒋禹清家相似。 他家里的小儿子是个秀才,如今在县学读书,并未能见到。 李家人十分热情。也不知那孩子回来说了什么。 他们竟然杀了只鸡,整了条鱼,还炒了盘鸡蛋,再加上几个素菜,这在庄户家那绝对是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了。 众人落了座,正在开饭,打外头走进来一个背着书箱的年轻小伙子。 李家人一见立即招呼他放下东西吃饭,原来这就是主人家的秀才儿子。 小秀才大大方方地跟景衍他们打了招呼,端碗吃饭。只是眉宇之间,似有愁容。 他父亲问他:“老四啊,我记得今天不是休沐啊,你怎么回来了?” 小伙子看了景衍他们一眼,颇有些不自在道:“爹,咱们晚些时候再说。” 老头儿便明白了,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吃过饭后,大家坐在院子里的树下休息聊天儿。老头儿把小儿子叫进了里屋的房间。然没一会屋里就传来了父子俩激烈的争吵声。 修仙之人,耳力绝佳,夫妻俩将他们争吵的内容听得一清二楚。 原来是这小伙子的文章写得太过朴实,而县学的先生们都喜欢辞藻华丽的文章,且颇为势力捧高踩低。 今日这小伙子只是提出了与先生不同的意见,就被先生以顶撞和不敬先生为由,赶出了学堂。 因此老头儿才会那么气愤,想去找他们说理。老头儿拉着小儿子怒气冲冲的,就要进城去县学找先生。 景衍拦住了他们,对小伙子道:“我也算读过几年书,你若是信得过我,只管去把你的文章拿过来,我给你看看。” 小秀才愣了一下,随即大喜,放下背上的书箱,拿出上午做的那篇文章双手递给景衍。 景衍仔细看过后,点了点头,含笑对小秀才说:“文章朴实无华,却言之有物,观点犀利。只是受你见识所限,到底浅薄了些。” 于是又仔细问了,他在县学里同先生的对话,看了他撰抄回来的,先生及其他同窗的文章,辞藻果然华丽,只是满篇的“假大空”。 景衍道:“这县学的先生,不配教你,不去也罢。” 老头儿却是急了说:“不去县学,还能去哪里呢?” “可曾听过
相关推荐:
小白杨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镇痛
取向狙击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数风流人物
盛爱小萝莉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屌丝的四次艳遇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