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还没犯下这些错。” “但是每每朕想到日后你会丢掉那些江山,你会撺掇朕的皇位,朕还是心中愤怒。” “朕不会允许那一切再发生的。” “所以你知道朕为什么不让你成为皇后了吗?” 李治问道。 武媚娘点点头。 “明白了,都明白了。” 她还想成为皇后?能保住一条小命都已经很不错了。 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她敢有那样的念头吗? 但凡只要暴露出丁点,她便死无葬身之地,她哪敢? 或许,能得李治的恩宠就够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翌日朝会,李治端坐龙椅。 台下依旧是之前那些大臣,只是长孙无忌已经不在。 之所以没来,当然是还被看守着,无法离开府邸,被那些金吾卫日夜看管着。 说是看管,和囚禁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李治说给他查给水落石出?这当然是假的,都是瞎扯。 他真正在做的,是罗列长孙无忌的罪证和伪证,彻底把长孙无忌打死,然后发配边疆。 天高路远,雨夜好杀人,再找个人把他做了。 舅舅?杀个舅舅怎么了?他爹还杀亲兄弟呢。 敢触犯他的皇权,那对不起了,只有这个下场。 朝堂上的大臣,自然也是注意到了长孙无忌没来上朝。 他们当然没有意见,有人甚至心里开心得要死。 这老头对其他士族的打压实在是太厉害了,朝堂上有些官员一直都被长孙无忌压得喘不过气,现在长孙无忌要倒台,他们都解放了。 而那些想保长孙无忌的人,能保得了吗? 李治都不用出手就能把他们治得服服帖帖。 除却长孙无忌,李治还真就不怕任何的门阀了,没有了长孙无忌,这些关陇门阀就是群无头苍蝇,一苍蝇拍下去,全得死。 “陛下,听说您要废皇后?” 问这话的,正是清河崔氏的人,崔荣。 这崔氏,乃是大唐五姓七望之一,在之前编制《氏族志》的时候,崔氏甚至超过了李氏的皇姓,由此可见其在民间的影响力。 不过崔氏在李世民当政期间也是被打压得喘不过气,但现在依旧是很有实力的,堪称是李氏之下第一氏族也不为过。 这崔荣,是当之无愧的大门阀出身。 “你要反对不成?” 李治挑眉,看着这跳出来的刺头,猜测对方来者不善, 第九百八十三章:李治震惊,大秦好多好吃的 这个崔荣,难道不知道长孙无忌的下场吗? 难道他非要这几天杀掉长孙无忌杀鸡儆猴才能起到立威作用吗? “陛下不可。” 此时,又一道声音传来。 说话的,正是范阳卢氏的代表卢清水。 卢氏,同样是大门阀。 随着崔氏和卢氏站出来,太原王氏也不甘示弱,直接跟在了卢清水与崔荣两人的身后。 这三个门阀代表,都是典型的刺头,之前就是跟长孙无忌混的,现在长孙无忌没了,他们依旧要站队维护自己的利益。 “陛下,废后是陛下的家事,臣等理应是不该管的。” “但,此事却也事关大唐社稷。” “若是要废后,陛下也要有缘由才是,王皇后贤良淑德,为何废之?” 崔荣领头说道。 他自认为自己嘴皮子不错,他有一万个理由让李治找不到废后的借口。 他们都知道李世民废后不就是想打压王氏,更是为了打压他们关陇集团,若是不反抗,就只能硬生生抗下了。 “理由?朕不喜欢她,这个理由够不够?” “论容貌她不及武昭仪,论管理后宫,她不及武昭仪,论诞下龙子之事,她也不如武昭仪,她哪点能让朕满意?” “朕说要废她,还轮到得你们议论?” 李治的眼神之中戾气毕现,冰冷至极。 王皇后贤良淑德? 有个屁用? 当初王氏的王仁佑让她嫁给自己的时候,她本来就不情不愿的,当时他就看着心烦了,现在还不准他废了? 王氏听到李治说的这些贬低王皇后的话,脸都绿了。 说王皇后怎样怎样,那不就是在骂他们王家吗? “陛下,王皇后可有犯错?可有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陛下所说的那些事,历朝历代的皇后就没有过吗?若是废后,这些理由可是不够的。” 崔荣依旧是硬着头皮在怼。 你李治一句不喜欢就想吓唬住我们? 哪有这么容易? 李治听了这崔荣的话,也是不由火大。 崔荣说的,还真就没问题。 王皇后再怎样,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光从这点来看,他就僵住了。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他强硬一些,也不是不能成功,但是势必会遭到反噬,也绝对不会那么容易成功。 这崔荣,有恃无恐,觉得自己奈何不了他,底气十足,也让人恼火。 这些门阀,势力在朝中根深蒂固,别看现在只是三个人站在李治面前,这三个人的力量可大得很呢。 朝廷下面的各个机构,几乎都有崔、卢、王家的人,那是渗透得相当深的。 不仅仅是朝廷,他们还掌握着天下大部分的土地、人口还有金钱。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最为珍贵的资源,他们只要有土地和人口,就根本不怕没落。 当初自己的老爹李世民想给自己的弟弟娶个门阀的女儿,这帮门阀却都看不上,可见他们有多傲气。 看现在这崔荣有恃无恐的样子,李治也是捏紧了拳头。 这些个门阀,必须想办法清除掉他们的势力才行。 其实他原来确实是制定了一个清理的方针,但是周期比较长,需要谋划的时间跨度至少十年。 但是他现在却有了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去大秦去找其他皇帝啊。 找那位楚仙人,他肯定是有办法的。 “崔荣,你们三个人,对朕废后之事反对是吗?” “行,朕记住了你们的话,下朝吧。” 李治没有回击崔荣,他懒得动嘴,他迟早弄死这几个人。 崔荣见李治示弱,不禁洋洋得意。 皇帝又什么样?废后也是你想废就废的? 临走之时,李治给了一个极为冷淡的眼神,扫过崔荣和卢清水三人。 这目光,让他们不由汗毛直立。 这是闹哪样?莫不是要派人弄死他们几个不成? 但是崔荣却也不是很怕,这朝廷、这天下,他们有多少人? 长孙无忌确实是要完犊子了,但是皇后的废立,关乎他们的利益和颜面,这一战,他们不可能退让半分。 大不了就玉石俱焚。 现在李治二话没说就走了,他们这一场,已经是赢了。 只要继续保持强硬态度,拉拢更多反对废后的同党,他们保证李治什么都做不成。 很快,李治就回到了皇宫之中。 他本想即刻赶去书房然后去大秦的,但是他还是犹豫了一下。 要不还是把武媚娘带上? 李治突然冒出来这个想法。 毕竟武媚娘败家是败家了一点,但确实是脑子灵光,和他一样好使,如果不看她日后做的那些事,也确实是个不错的手下。 “算了,带上吧。” 李治还是妥协了。 一个人战斗还是太孤单了些,带着武媚娘的话,听了皇帝们的意见之后,武媚娘也就能够帮自己多想一些办法。 “传武昭仪来见朕。” 李治招呼了一声王大福。 “唯!” 王大福立刻去喊武媚娘去了。 在大唐,比较急的命令往往回复都是用“唯”,不太急的则是回“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不多时,武媚娘便是已经来到李治的跟前。 武媚娘本来还有些惶恐不已,认为李治从此会冷落自己,但是没想到李治还会喊她前来。 “走,再同我一起去一趟大秦。” 李治让人封锁了皇宫,随后便是拉着武媚娘,召唤光门。 武媚娘顿时有些受宠若惊。 居然还去大秦吗? 这可是陛下的秘密,本以为她只会被带去第一次,但没想到还能继续去。 穿过光门,两人便是已经来到了大秦。 “嗯?” 他们一过来,李治便是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好香啊!” 武媚娘皱了皱鼻子,面露惊奇。 李治不由四处张望,寻找香味传来的位置。 只见不远处,那些皇帝们竟是在庭院内大摆宴席,在胡吃海喝。 “来来来,喝了这杯还有一杯。” “老朱,别发愣啊,这猪头肉多香啊,特意给你煮的。” 始皇吆喝道。 只见皇帝们围坐餐桌前,桌上摆满了美食珍馐。 什么烤羊腿、粉蒸肉、扣肉、炖猪蹄、炖牛头…… 还有各式的果盘、甜点也是围成一圈,一边更是摆满了好几个酒罐子,其中装满了茅台、二锅头。 几人吃吃喝喝,好不乐哉。 李治人也傻了。 这都是些什么好吃的?他没见过啊。 第九百八十四章:对付门阀,得用黄巢手段? 大唐确实是很繁荣,但是工艺毕竟是太落后了。 要说大唐没有美食吧,其实也是有的,但是烹饪的手段还是太过单一了,至于水果的种类,也是非常少。 这些年来随着商贸的往来,大唐的水果种类才丰富起来,但是即便是这样,李治在看到这餐桌上那些奇珍异果的时候还是不由咋舌。 至于那些粉蒸肉啊扣肉这样的做法,他也还是第一次见。 李治也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还在仔细端详着每个菜式,心里思索着这菜究竟是怎么弄出来的。 这个时候,李世民也是留意到了已经过来的李治,赶紧招呼道: “还愣着做什么?” “快过来赶紧吃嘞。” 李世民多少是有些恨铁不成钢。 “没见过是不是?” “别说你了,朕之前也没怎么见过。” “不过这还得感谢楚源仙师,若不是他将这么多的朝代连接在一起,还让我们走向繁荣,我们根本吃不到这么多的美食。” 李治受到邀请后,也是赶忙走到了餐桌前。 庭院里面的装饰,都是始皇特意安排过的,餐桌是非常豪气的十八人大圆桌,由一块大玉石磨制而成,橙黄色如琥珀一般。 下方的椅子则都是大秦顶级的工匠用楠木打制而成,极为舒适。 虽是露天,但却极有风味。 倒不是说始皇不愿意在室内,而是在室外,再摆个烧烤架,可以一边烧烤一边吃,那是相当舒坦。 相比于之前的竹林聚餐,始皇懂的享受也是越来越多的。 李治没太多犹豫,直接坐在了李世民旁边,也是没了拘束。 “始皇,来,敬您一杯,朕就不客气。” 李治举杯,先敬始皇这位东道主,随后一饮而尽。 “哈哈哈哈哈,请便请便,放开吃喝。” 始皇也是豪迈一笑。 随后李治便是大快朵颐起来。 在皇宫之中吃饭或许还要讲究仪态,太拘束,在这里自然不用管这么多,他直接撸起袖子就是端起一颗牛头放在跟前啃了起来。 边上已是倒上满杯的茅台,边品酒,边从牛头上啃下肉来。 这牛头肉,炖得十分入味,其中放了十八味香料,富有嚼劲却也其味无穷,一口酒一口肉,便是极致的过瘾。 “媚娘!给朕倒酒。” 李治吆喝道。 武媚娘赶忙走了过来给李治再斟满一杯。 “再给朕把那盘韭菜花端过来些。” 李治又使唤道。 武媚娘也是赶紧端菜、夹菜。 这样的服务不由也是看得其他皇帝有些羡慕了。 娘希匹,还得是你李治会过日子,让一位未来的女帝给你端酒送菜的。 “陛下吃慢些,别噎着了。” 武媚娘语气关切道。 声音酥酥的,让李治心里也麻麻的。 武媚娘这样的态度,他很满意。 “陛下,这里的菜肴和水果应该也挺好吃的,您应该多吃点。” 武媚娘又劝道。 李治才懒得理这样的劝告。 “去去去,不吃不吃,朕就爱吃肉。” 说罢又抓起了一根羊小腿。 武媚娘叹了口气,自己端了些蔬菜和水果兀自吃了起来。 看到这情况,老朱却也是若有所思。 历史上,李治是活得没武则天长的。 李治五十六岁就死了,而武则天却是活到了八十二岁,这大概也是和饮食习惯有关。 看人家就爱吃蔬菜水果,美容养颜啊。 天天锦衣玉食的,营养也不均衡,这武则天多少是懂点养生的。 老朱也是到年纪了,不得不懂些养生之道。 很快,饭局过半,李治也是吃饱喝足了。 皇帝们也喝得微醺,不由想起正事来。 “永徽皇帝,你今天来这是要干啥来着,光顾着喝酒去了,都忘记问了。” 崇祯敲了敲脑门,突然问道。 “莫不是大唐又出什么事了?” 李世民也疑惑道。 以李治这小子的性格,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今天来指定是有事情要帮忙。 “害,还能有什么事?” “还不是那些门阀太气人了。” “朕要废了王皇后,本以为没了长孙无忌的阻碍应该是相当顺利的,没想到崔氏居然领着王家和卢家反抗朕。” “那崔荣的语气,仿佛朕奈何不了他似的,朕就先让他再笑几天。” 李治一想到朝堂之上的事情,也是不由恼火。 武媚娘听后也是愕然,柳眉轻挑。 原来陛下是为了这个事来的吗? 那确实是应该带上她。 毕竟她和门阀之间也是不对付,那些门阀总是因为她的出身而瞧不起她,她在宫中的负面评价非常之多。 最近流出的那些风言风语,大多都是那些大门阀中人有意放出,为的就是踩低她而捧高王皇后,舆论战也是门阀最常用的手段。 她对于这些门阀,自然也是恨之入骨的,若是有能力,她必然将他们全杀了。 “这个事情,门阀那帮人竟然还敢插手捣乱?” 李世民也是皱眉。 在他的大唐,这个崔氏,他已经压榨得对方只剩下一间祖宅了,该抄的抄了,该斩的斩了,基本上是雁过拔毛,毛都没留给他们。 谁让他们居然敢称天下第一氏族? 他没想到在李治执政期间,这崔氏还是如此嚣张。 毕竟不是一个时空,李治那个时空的自己,对于门阀的打压力度显然还是不够的。 “他们敢啊,怎么不敢,和长孙无忌一个样,看得朕心里厌烦。” 李治厌恶道。 “这些门阀,真是如同跗骨之蛆一般,也不知怎样才能清理干净。” 李世民也感到愤怒。 这都快到皇帝头上拉屎了,谁能忍? “是啊,你们大唐的门阀确实是难对付,有些氏族甚至是从东汉时期就存在下来的,的确是根深蒂固了。” 老朱、岳飞这些后世人,自然也是知道唐朝的门阀有多么厉害的。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这句话真不是说说。 朝代兴亡,氏族往往能明哲保身,只付出极少的代价就能永远长存下去。 莫说古代了,现代的那些大家族,追根溯源,也不知存在了好几百年了。 “除非你们那个时期,出现了黄巢那样的人物,把门阀都搞死,这样才算真的六根清净了。” 老朱不由想到了同为起义发家的黄巢,建议道。 第九百八十五章:武媚娘震惊,楚源仙人? 要是真的在这个时代就出现了像黄巢一样的人物,那么李唐皇室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见到几个皇帝都对此感到苦恼困惑的样子,李治不由也是一着急。 “那不成真的就没有办法了不成?” 老朱笑了笑。 “办法自然是有很多的,光是楚老师就教了我们很多,随便拿出来一点教你都够你用的了。” “但是这件事吧,让我们来处理,也不敢说绝对能够完美解决。” “门阀的问题,遗害千古,稍有不慎就后世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所以朕认为,这件事,你还是得去找楚老师去处理。” 李治想了想,也是。 毕竟能够完全体会他的感受的皇帝,应该只有李世民了,其余的皇帝对于大唐那错综复杂的门阀关系那是完全不了解的。 “行,那朕还是去找楚老师算了。” 他之前对怎么解决长孙无忌的事情,也没有询问楚源的解决办法,而是选择了自己去解决。 而这一次,面对几大门阀联手对抗他不让他废后这件事,他心里同样其实是有计划的,但是和始皇说的一样,他自己也不能确保是不是能完美实行。 而楚源不一样,楚源可是仙人,而且知道这么多东西,博学多才,应当是能够给自己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然而,才第二次来到这里的武媚娘,还不不知道楚源是何许人也,不由感到好奇。 “这楚老师是何人?” 看这些皇帝的态度,似乎对这位楚老师,都是非常尊敬和信任的。 她也是知道这个地方存在着一位仙人的,莫非,这楚源就是? 都说楚源是仙人,可是她一直都还没有见过楚源的真面目。 而且她也是确实无法想象仙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世上真的有仙人? “说曹操曹操到,楚老师来了。” 李世民眼睛一抬,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惊奇。 “楚老师!” 几个皇帝,包括李治在内,都同时朝着楚源打招呼道。 楚源之所以来,正是始皇亲自去请来的。 武媚娘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内心震撼。 这些皇帝,可都是华夏大名鼎鼎的帝王,都是一统江山,鸿运齐天的存在,然而在面对楚源的时候,还是要老老实实打招呼。 那人究竟有怎样通天的本事? 她也朝着楚源的方向看去。 只见楚源的周遭仙气飘飘,驰步走来,如同是漂浮过来一般,轻盈无比,而他闭着眼,一副清冷的模样,不食人间烟火一般。 在他的身上还隐隐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威压感,这种威压不同于那些皇帝的威压,而是来自他身体内的能量和气场。 年轻、英俊、清冷,光是看一眼武媚娘就断定这人的确不是凡人。 可是见楚源始终都是紧闭双眼的样子,这仙人似乎看不见? “老秦啊,怎么又叫我出来了?” “你们不研究怎么种地吗?” 楚源有些纳闷道。 武媚娘听了楚源的话,不由被吓到了。 种地? 这些皇帝研究什么种地? 都是九五之尊,掌控天下之人了,为什么要去种地? 但是这么多人在,看大家神色自若,她也不好意思发问。 “是这样的,今天我李家村的李老九又来了,和我们在研究讨论呢,他又想问些问题来着。” 李世民率先开口道。 楚源恍然,原来又是来问问题的。 “什么问题啊,问呗。” 他现在也是无所谓了,这些村民对他都挺好的,回答几个问题又没什么。 “是这样的,就是这大唐高宗在长孙无忌下台后,唐高宗是怎么将门阀进一步压制的?” “他用了何种手段呢?” 李世民没让李治开口,全程都是自己在帮李治在问。 毕竟之前他们可都是领略了李治这小子是怎么问话的,生怕又在楚源面前露馅了。 楚源还没回答,但是武媚娘却已经是一头雾水了。 唐高宗? 李家村? 李老九? 这都是些什么和什么? 后面问的那些关于门阀的事情她倒是知道,但是前面那些东西是什么玩意? “哎哎哎,又是问历史问题。” “不是让你们回去好好种地,种植各种作物,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吗?怎么又跑去研究历史去了?” “你们对历史就真的这么感兴趣?” 楚源对此感到不解。 这一天两天的,不是在研究历史就是在研究历史的路上。 他到底遇到的是一些村民还是一群历史系的学生? “这……” 李世民顿时尴尬,他身后的那些皇帝也不由捂着脸。 他们可是皇帝啊,研究什么作物? 就算真要研究,交给手下掌管农业的官吏去做不就行了? 武媚娘这个时候也是注意到了这些皇帝们脸上忐忑和尴尬的神情,很快就意识过来了。 这什么李家村,什么李老九,怕都是在诓骗仙人了。 仙人或许都不知道他们作为皇帝的身份,而是以为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村民。 武媚娘聪慧无比,很快就透过现象看出了本质。 既然这样,那她当然也要配合好大家的工作,不能犯傻暴露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不过她心里也是一阵无语。 这些皇帝还真是够损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由来骗楚仙人这样一个老实正直的人。 “楚老师,这种地的事情没啥好研究的,俺最会种地了,这研究历史那不都是饭后闲谈嘛。” “您老人家见多识广,就给我们解解惑吧。” 最后李世民还是拉下了脸,请求道。 楚源想想,好像也是,反正都已经给他们讲了这么多次了,多一次不多,少一次不少,不如再说一次算了。 “好了好了,既然你想听,那我就来告诉你。” “大唐李治时期是吗?” “虽然扳倒了长孙无忌,但是门阀并没有倒下来,毕竟大唐的门阀势力实在是太多了。” “无论是关陇集团,还是山东门阀集团,又或是那些小门阀集团,他们都掌握了一部分大唐的经济、人口、土地。” “与其说是门阀,不由说是土皇帝。要彻底根除他们,实在是很难。” 楚源对于这个问题,也开始认真回答起来。 第九百八十六章:武媚娘治国这么厉害? “是啊,这些门阀确实是非常难处理的。” “如果真的要拔除干净,那朝堂之上基本上没有几个能任用的大臣了,他们盘根错节,如同一张大网一样。” “皇帝凡是要做什么事,都要经过他们的手中。” 李治对此很是无奈。 听楚源的话,他也是感觉到了一种无力感。 即便是他真的除掉了崔家、卢家、王家,那又怎样呢? 朝廷上其他的门阀士族呢?他们不会成为下一个崔家、卢家、王家吗? 难道非要他把所有人都杀掉吗?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说他有再大的能量,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和整个朝廷对抗,他是皇帝,不是杀戮机器。 武媚娘也是叹了口气,门阀的力量,光是想想便是让人感到一阵无力。 大唐才成立多久?但是这些门阀可是存在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了。 “难不成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那后面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李治还是顺着李世民之前问的那个问题问了下去。 “当然有办法啊。” “首先就是从朝堂上面抓起,毕竟朝廷这个机构,乃是议论天下大事的地方,能在朝廷中待着的,那都是必须能被皇帝所用之人。” “这个地方,也是皇帝和门阀们交锋的第一战场。” “从朝堂抓起,问题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楚源缓缓说道。 “而方法也很简单,既然朝堂之上有很多的门阀子弟,那全部都是门阀子弟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有门阀官员,那就必然有寒门出身的官员,这些寒门子弟并没有其他依靠,只能够依附皇权,所以……” “作为皇帝的话,完全可以百分百的信任这些寒门子弟!” “那就要合理利用他们的力量来与门阀做抗争。” 楚源铿锵有力道。 在唐朝,正是科举盛起之时,正是因为科举的开创,影响了后世的每朝每代,成为了帝王选拔人才,对抗门阀的最有利手段。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人通过科举鱼跃龙门,一举成为了人上人。 李治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其实也是知道这些寒门官员的力量的,他早就有联合他们的想法了,但是却还没有确切的行动方案。 “楚老师,那这些寒门官员,在朝廷上也毕竟只占少数,大部分官员其实还是门阀出身。” “您想想,那些氏族,家族之中本来就有当官的人,他们将科举的经验又可以传授给家族子弟,他们悉心教导,必定又是人中龙凤。” “而那些寒门出身的学子,他们吃喝都成问题,或许还要挨饿,环境很是艰辛,也不知要历经多少困苦,才能进入我朝为官。” “进入朝廷,门阀子弟都有关系维护,可以节节上升,但是寒门官员却什么都没有,或许还要被同僚挤压,时刻在被斗争。” “在这样的环境下,科举的作用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效果了。” 李治也是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非常尖锐了,楚源听到的时候也是不由一愣。 这李老九,兴许还是个读书人,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对于教育的公平性本就看得透彻了。 莫说是大唐了,哪朝哪代能做到真正公平? 出生,便是最大的不公平。 “问的好。” 楚源都想为李治鼓掌了。 “所以你知道武则天是怎么做的吗?” “武则天?” 众人面面相觑,目光又看向了一脸懵的武媚娘。 “我不知道,请楚老师细说。” 李治没想到这武媚娘在这方面居然还有建树?也是虚心聆听。 “她是直接扩大了科举制士子录取的人数。” “任用的人数上来了,那寒门官员的基数自然也会跟上,当朝廷中寒门官员越来越多,她便可以任用那些寒门出身,没有根基的人了。” “例如狄仁杰,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蝴蝶解碼-校園H
婚里婚外
恶蛟的新娘(1v2)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鉴宝狂婿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沉溺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