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帮妈妈配种记 > 第260章

第260章

不过打的也给了个甜枣,拉的也抹了个郡王。 皇上的心思你别猜,反正根本就猜不明白。 十爷最后骂:“我看五哥就是不放心你,想让万岁爷用你才不往上贴的,不然他早年跟皇上也算有交情,他要肯为皇上所用,哪里还有你什么事啊?” 九爷深以为然。他不是不识好歹的人,亲哥都这么为他了,他要是再把亲哥的好意给葬送了,那他还不如先把自己给掐死了呢。 所以现在不但是宫里的娘娘要指望他,连五哥那一家子也都是他的责任了。 所以九爷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显得格外的懂事乖巧。 四爷骂了他两个月,心里也是觉得老九现在是长进了,今天就没骂太多,只点了点他府上乱七八糟的样子,道:“行了,起来吧。” 九爷膝行到万岁榻下,告了声罪,寻个矮墩坐下了。 四爷道:“一会儿你带着人快马回京,给朕悄悄拿几个人。走露半点风声,你头上这个贝勒就不用要了。” 吓得九爷滚下来磕头道:“臣弟一定给万岁爷办得妥妥贴贴的!” 四爷点头,道:“要是你能做得好,朕赏你个郡王。” 九爷简直不敢相信!他猛得抬起头,眼睛里全是一闪一闪的小星星!想笑又不敢笑,好像怕一笑这郡王就飞了。 四爷被他这副样子恶心的都要笑了,踹了一脚道:“行了!要不是看你这次伴驾还算勤勉用心,这郡王你再过十年也别想戴上!” 九爷连磕几个头,道:“万岁天恩!臣弟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九爷带着万岁手谕和侍卫连赶百里回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抄数个内务府世家的宅子,几乎事先一点动静都没有听说,就这么家人仆役全家下狱,家产全数抄没。 半个京城都被九爷的威风给震住了。 十爷找上九爷时,好笑道:“九爷?九贝勒爷?您老这一战成名了啊?” 九爷抄家抄得头都是胀的,好几夜没睡个囫囵觉了。内务府各世家传到现在也有三代了,这里头不乏狡兔三窟之人。都是这边查出来这里有处私宅,他要么亲自带着人去,要么点人过去。 而且求情的人也多得不得了。他连府都不敢回了,就在崇文门口这里扎了帐篷。 十三的衙门在这里,他挨着十三安心。 见着十爷,没好气道:“你也是来求情的?” 十爷不客气的一屁股坐下,道:“爷要不是姓爱新觉罗的都进不来,你说我是不是来求情的?” 九爷才要笑,十爷严肃道:“那当然是。人都知道我跟你好,我又能进来见着你,那求情的都快把我家门槛给踩没了。” 九爷:“滚!” 十爷把礼物拿出来,“特意给你带的,这些日子没吃好喝好吧?顺意斋的十八两!” 十八两,就是说这席面是十八两银子办下来的。 也算是京里数得着的席面了,一般二般的人家吃不起。 九爷的口水就下来了,拍桌道:“还不赶紧摆上来?吃着好了,我就听听。” 下头人鱼贯而入,把席面摆好再退下去。 十爷亲自给九爷满上,想起九爷现在在京里的名声,忍不住又笑了:“老九啊,就凭这两天的动静,我看十年八年后都有人记着你。” 九爷嘬了一口百年玉泉酒,醇香浑厚,脑袋就像让人给懵了一下一样。 他借着酒劲,吐起了苦水:“老十,你是不知道我的苦……” 十爷发笑,替他挟菜道:“吃,吃,这才喝了一口就醉了?” 九爷还就真装起了醉,叹道:“万岁的便宜不好占啊……” 这是让他拿名声去换郡王啊。 第469章 九爷是真想对着人吐苦水的,也是十爷来得巧了。晚一步他就该抓着十三吐了。 宫里太妃们被克扣的事不是一两天,有半年快一年了,不过这个也很容易理解。当年先帝还在时,宜太妃在宫里也知道宫里太监们欺负那些不受宠的妃嫔们。就像成太妃几十年来依附在永和宫下一样,彼时先帝还在,成太妃还生了个七爷呢,还不是被欺负的没话说? 现在风水轮流转了而已。 宜太妃跟佟佳氏在宫里折腾的那一出,九爷事先并不知情。皇后卧病后,他们也就每年能进宫见太妃一两次而已,九爷在四爷那里刷够存在感后,才能往宫里多送几次东西,人进去是不行了,能站在宫门口问问情况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不过等贵妃突然从圆明园回紫禁城了,又赏了宫里宫外不少东西,九爷家也接着赏了,他才发现好像出事了? 九爷道:“反正也算是自己额娘给皇上拆台了,我这个做儿子不站出来还能怎么办?” 抄内务府那些世家的好处一清二楚吧。 首先,万岁能换上自己的人了。经过顺治、康熙两朝的内务府世家权势之大不言而喻,偏偏四爷登基后一直没找着机会在里头换上自己的人。只换了总管有什么用?下头的人不是自己的还是不能放心。 其次,抄完后总不能再说他怠慢太妃们了吧?宫里虽然是把年贵人给摘出去了,推了几个太监出来当祸首。但三人成虎,流言这事最不可测,过个几年让人翻出来,说不定就是另一种说法了。 最后,让九爷来做抄家的人,坏名声归九爷了。九爷抄得那么凶,一家老小全都拿下,家产一个铜子都不给人留,这都是因为宜太妃是真的被这群内务府的人给欺负了,所以儿子来替额娘报仇了。 一下子就把内务府这罪名给结结实实的砸实了。 而宽大的让自己弟弟亲手报仇的四爷也成好哥哥了。 “算了,反正你也得着好处了。一个郡王呢,你看我现在还是个光头阿哥。”十爷算是兄弟中最可怜的一个了,到现在连个贝子都没捞着。 九爷灌了半壶酒,早就醉得眼神迷离了,就是晒得太黑了看不出脸喝红了没,“我知道啊,就是知道,看到这坑我不是还跳下去了吗?” 明知是坑都要往下跳,就是因为郡王这个位子让他心甘情愿啊。 九爷带着人抄了半个月的家,抄出来的人全都先收监,赶在四爷圣驾回京前就把口供都问出来了,抄出来的金银田产账册等也全都清点完毕。 九爷看着这金山银山,不由得叹这群人抄得真是不亏啊。 圆明园和畅春园距紫禁城较远,宫里呢皇后又病了不见人,所以求情的人只好往各大府邸里钻。 李薇听到九爷一抄成名时他已经该抄的都抄完了,只剩下捉拿某些落网之鱼。 其实像野史传里那种抄家漏了一两个人等上十年八年再回来报仇的都有些不大可能,现代至少能买了机票十个八个小时就跑外国去了,古代交通不便,一群大少爷大小姐的出了自家门没人带着能平安走出京城都算他们能干。一般也就是送到亲戚家偷偷藏起来。 弘昐闭府不出装起了傻,弘时倒是想回京,被李薇死死按在了园子里。不过他的伴读和哈哈珠子来往于京城和圆明园之间,把京里的消息带给他。 他再说给李薇听。太后再把李薇叫过去问上一二。 李薇才知道太后在畅春园里竟然是打听不出来京里的事的。守园子的太监叫陈福。李薇总觉得这名字好耳熟,这陈福特意在太后让人来请她时,主动来请安,他磕头道:“奴才以前是在乾清宫侍候先帝爷的,先帝爷去后,求万岁爷准奴才来园子里养老。万岁慈悲,奴才忝为畅春园总管太监。” 他穿的是五品的袍子,但他这五品跟赵全保的四品也差不多。他比赵全保还强点,管着整个畅春园呢。 李薇让他起来,笑道:“既然是侍候先帝的老人就不必多礼了,快请坐吧。” 陈福走这一趟就是想跟贵妃提个醒,太后可能有些担心家里。 李薇恍然大悟,四爷登基后已经给乌雅氏一族抬出包衣旗了,但几辈子下来跟别家结亲的孩子也不少,抬出来的都姓乌雅,可嫁出去的姑娘可不算是乌雅家的人了啊。 九爷抄了多少家这个是没有往她这里递折子的道理,李薇也不能说她手眼通天,太后在畅春园一无所知,她在圆明园连京里的事都知道?何况那是弘时瞎打听出来的。他这个毛病不能惯! 等见着太后了,她就把四爷给她写的那封回信给带来了,拿给太后看,道:“万岁爷也只是说等他回来再处置。”所以九爷为什么突然回来大抄一通,这个她是真不知情。 太后看了一眼就还给她了,叹道:“那老四也快该回来了。” 她也就是想求个心安,其实她很清楚,不管是先帝还是老四都不会把朝上的事跟女人说。 她拍拍李薇的手说:“是我难为你了。” 李薇看太后这样,提议道:“要不皇额娘宣家里人来见见?” 太后冲动完了理智就回归了,摇头道:“不用,现在叫他们来也没用。”何况真叫来了反倒是给乌雅家招祸,人人都知道他们这里有通天梯,总有抹不开的面子,推不掉的人情。 李薇留在畅春园陪太后用了顿膳,太后又问了她上次回宫的一些事后就放她回圆明园了。 “太后娘娘也辛苦。”回到圆明园后,李薇在洗漱时对玉烟叹道。 玉烟笑道:“太后娘娘有万岁爷和主子孝顺,比旁人强出一座山去呢。” 李薇一怔,转念一想在别人眼里,太后跟她都是世上难寻的幸运儿,他们再喊苦,不知多少人要骂他们不惜福呢。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外头就算闹翻天,园子里还是像世外桃源一样。弘昐都不敢过来了,他在府里闭门不出,听说是开府时内务府分到他家的下人里头有跟这次被抄家的有牵连的,要是安分的倒算了,结果想找主子帮着说情就求到博尔津氏那边了,弘昐关起门来肃清府邸。 他还道弘昀不在京,他连弘昀那边也一起管了,让李薇不用担心。还有额尔赫那边也被围堵了。这还是因为福克京阿是内务府总管,幸好公主府有自己的护卫,她又是当朝固伦公主,还真没什么人敢跑到公主府来胡闹。 玉瓶让人送信来说公主府里有她在,有几个心思活动的一早就被她给按下去了。 李薇接连接到孩子们送来的消息也坐不住了,她是怎么都没想到抄了几个内务府的包衣世家,结果她的儿女家里竟然险些被人从里头给攻破了。 她依稀记得在康熙爷那时先帝办太子,抄了索相家也不见京里其他府邸有一丁点的反应。 虽然是奴才,也不能小看啊。 不过也幸好九爷这事办得挺快,他平时在京里也不像十三爷和十四爷那么红,连后出宫的十五爷都因为有十六这个过继出去的郡王弟弟而比他红。说起来上次九爷给弘昐、额尔赫等人督建府邸就跟内务府那边打过交道,不过后来也没见他背差事,在京里也只能算是二流的。 往年看不出来,这一抄家倒是显出来了。九爷府上居然跟各府的牵扯都少。到现在能找上他的也就是九福晋董鄂氏的母族,可惜董鄂氏自己在九爷跟前就说不上话,更别提替她娘家还人情了。 总之,九爷那里难得的跟铁桶一般,何况大家也都知道事情的起因是宜太妃在宫里被内务府的人克扣了,九爷听了这个跑去找皇上哭求,回来怒而抄家! 所以找九爷这个苦主说情,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不够理直气壮。 魑魅魍魉一众小鬼上蹿下跳,京里才能这么热闹了一回。 在四爷距京还剩下两日路程的时候,一封四百里加急的信由十三爷派他的长子弘昌带着人送上来。 圆明园里已经是满地缟素。 昨晚上,京城里来的两匹快马敲开了圆明园的大门。 李薇在九洲清晏接到信后就赶紧道:“十三爷那里知道了吗?” 来人是赵全保,半天的路程让他硬是在半个多时辰里跑完了,滚下马来后到现在都没能直起身,是让人给架到李薇面前的。他喘道:“十三爷和十四爷就在宫门口等着,他们接到宫里的信后就过去了。是十三爷放奴才出宫来禀报主子的!” 李薇手脚冰冷,一时连脑袋都是木的。不过她还能明白十三爷和十四爷为什么在宫门口等着。 昨夜子时二刻,皇后殁了。 宫里侍候的人自然要赶紧报丧,出宫来把话传到十三爷和十四爷这里后,他们放赵全保出来报信,一是此时这种大事,她的亲信太监来报才更可信。二来,他们也走不开。 让赵全保来报信就是让她回宫赶紧主持大局。 宫里皇后没了,没有人敢开宫门放两个外男进去。 李薇道:“……让人备马车。” 她缓过神来,先让人四下通报,首先就是要先瞒着消息。幸好从紫禁城到圆明园的这条路上大半段都没有平民住家,赵全保这一路过来应该没有惊动别人。 还有,十三爷应该已经送信给四爷了。她回宫后首要做的就是先把宫里给稳住,皇后的丧事怎么办,还要等四爷的话。 车马很快就准备好了,李薇却决定先去一趟畅春园。 赵全保也要跟着回去,路上她还有事要问他。 先让人去畅春园通报一声,等李薇过去时就是直接坐着马车进去的。 畅春园里还是黑夜,陈福就等在园子门口等着,伴着她一路送到凝春堂外才停下,这一路走来半个人都没看到。显然是陈福一早就把人给清干净了。 方姑姑接着李薇,微屈膝道:“娘娘,主子已经起来了。” 李薇道声有劳,进去才看到原来太后只是穿上衣服出来了,头发都没顾得上梳。 屋里也是只有方姑姑一个人侍候,而且她把李薇送进来后就退出去了。 太后携着李薇进了里屋,也不要她行礼问安,直接问她道:“你这时来一定是有事,说吧。” 李薇觉得有些开不了口,她舔了几下唇,艰难道:“……刚才宫里来人进了园子,道子时二刻时,皇后殁了。” 轻飘飘一句话,代表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人就这么没了。 太后却十分平静,甚至有些平淡的点了点头,道:“那你是该回去看着。怡亲王他们应该已经递了折子到御前了,你过去先看着,让他们侍候好皇后。” 李薇茫然的应下:“是,儿臣知道。” 她就要起身告退了,太后却摆摆手让她先等一等,转身去写了道手书,用了太后的玺印,递给她道:“拿着这个去吧。” 李薇跪下接过来,看上面原来太后是写了道让她全权处理此事的谕旨。 她恭敬的磕了个头,心里安定多了。 有太后这道手谕,她回宫不管做什么都是出师有名了。 从畅春园出来时天还是漆黑一片,李薇毫无睡意,甚至觉得自己好像走在梦里一样。 皇后真的走了? 就这么无声无息的? 好像别人告诉她的时候,她都觉得不像真的。 虽然太医早在四爷出京前就说过皇后可能快不行了,她当时也看到了太医递上来的折子。何况太医们那么紧张,连药方都不敢下,非要请示过四爷后才敢用药。 这一切都说明皇后当时就真的不好了。 可她还是对皇后的死一点准备都没有。 ——就像缺了很大一块。 李薇捂着胸口,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情。 在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她终于赶回了宫。 十三爷和十四爷已经在宫门口站了快一晚上了,眼看天都亮了,侍候他们的太监端来热腾腾的奶|子和饽饽,道:“主子,用一点吧。” 十三和十四刚接过来,那边就从宫里跑出来四个太监!看那打头的服制就是宫里的四品太监! 两人都顾不上吃了,把东西都塞回去,那边常青已经过来了,匆匆打了个千,道:“奴才给十三爷……” 十四一摆手道:“不必费话了。贵妃可是回宫了?” 常青点头道:“已经回来了。贵主儿让奴才请二位爷进去。” 十三道:“赶紧走!” 一行人匆匆穿过宫门,进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第470章 ——好轻松…… 元英听到屋外的小宫女轻快的脚步声,还有她们就算小心压低了声音也能听到的笑声。看最新小说上-_-!乐-_-!文-_-!小-_-!说-_-!网(◎ww◎w.l◎w◎x◎s◎.o◎r◎g◎)百度搜索网址记得去掉◎哦亲 庄嬷嬷就守在她的床边,她问:“外头怎么了?” “……贵妃道咱们宫里侍候主子辛苦了,让人赏了一些玩意给她们。”庄嬷嬷替元英掖了掖被褥,轻描淡写的说。 她看到主子无力的笑了下,心里一阵酸。 皇后病倒在床,可长春宫的宫人还是会为一点点赏赐而欢笑。 皇后……太可怜了…… 元英看到庄嬷嬷的眼睛里泛出了水光,竟然觉得可笑。到这一天了竟然只有一个嬷嬷在替她流泪。 她的丈夫说不忍见她的病容而执意出巡。她的儿子随父出巡,也并没有坚持留下来。她扶持庇佑的家族有的人在埋怨,有的人是恨她,还有的人就算得了好处也不会念她一句好,只会害怕等她死了以后家族的好处就没了。 他们不是不想送乌拉那拉族的女孩进宫,之前还让人悄悄给她递话。她就心软了一下,想着选进来也无妨,这才留了两个乌拉那拉家的女孩。 然后皇上就把其中一个指给弘晖了。 当时她觉得自己这个皇后的脸都让皇上给打了。 现在想想,她何苦呢? 元英抬手,庄嬷嬷赶紧上前:“主子,要什么?” 元英指着她屋里梳妆台上的东西,道:“把我平常用的拿去给她们分了吧。” “主子……”庄嬷嬷扑通一声跪下,泪如雨下。 元英平静的吩咐着:“我的那些旧衣服也拿去给她们吧,库房里的大概会封起来,你记着,二库和三库的给宜尔哈和扎喇芬,毕竟也叫过我几年额娘。以前是我没好好照顾她们。” 庄嬷嬷哽咽着连连点头,道:“主子哪里话?主子照管她们这么多年,平日里一茶一饭都想着,哪里不周到了?三公主之前还来看望主子,可见心里也是念着主子的恩情的。” 元英笑着摇头,这会儿她已经不在乎了。那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下也没用,赏出去的好。 “戴佳氏留下的大格格是个可怜的孩子,我剩下的东西都给她存着当嫁妆吧。乌拉那拉氏……”元英想起这个女孩就想替她叹气。戴佳氏走后,弘晖只怕是不会再宠爱乌拉那拉氏了。 “把我这幅帐子给她吧。”元英望着帐子顶上的瓜瓞绵延道。 人人都得了赏,宋氏、武氏、汪氏、耿氏…… 庄嬷嬷迟疑的问:“那,贵妃呢?” 元英又想笑了,此时此刻,庄嬷嬷还怕她待贵妃不够周到。也是,活人想要得多,顾忌自然也多。不说她这个皇后要看贵妃的脸色,以前皇上还只是个阿哥的时候,见到先帝跟前的太监不是也要陪小心说好话? 想通了就都明白了。 她坚持的那点东西根本不值一提。这世上从来就没有谁一定要比谁更该下跪磕头的规矩。 皇上有他们都想要的东西,谁离皇上更近,谁就能比其他人站得更直,更高。 离了皇上,脱了画皮,大家才都一个样。 庄嬷嬷只看皇后轻轻摇了摇头,闭上眼睛静静的睡着了。 她听皇后的,把皇后平时用的东西赏给了长春宫的宫女们。皇后一日比一日睡得久,好像要把之前睡不着的份都补回来。 当她醒来时也安静的从来不叫人,不说话,好像一直在静静的想着什么。 每到这时,皇后的面上都带着淡淡的微笑。 庄嬷嬷以为皇后心情好了,不难受了,她也高兴。 皇后对她说:“我现在就这么躺着就觉得比以前坐在凤座上,看着下头一堆人磕头时还要舒服。” “好轻松啊……” 皇后长长的舒了口气。 殿外挂满了白,来往的人都戴着孝帽,穿着麻衣,系着麻绳。 他们来去匆匆,没有一个人敢笑。 庄嬷嬷坐在屋里,有两个小宫女陪着她。与其说是陪,不如说是看住她。 虽然没关起来,但也不许她跟人说话,与人碰见。除了一日三次准她去给皇后娘娘磕头上香外,别的什么也不许做。 当时皇后殁了以后,在长春宫里侍候的太医、宫女等全都被看管起来了。寝殿大门紧锁。 养心殿的人得知此事后就立刻来了。他们通知了宫外的人,将在长春宫里住着的苏答应等人先迁到别处去。 庄嬷嬷知道,等万岁回来后肯定还是要查问他们的。 皇后久病而亡,脉案、药方、药渣等全都封存起来,日后都要一一查验清楚。如果查出他们在皇后病时没有好好侍候,那这条小命就没有了。 看守庄嬷嬷的两个小宫女当着她的面一句话都不说。 但庄嬷嬷能自己看出来。 一夜过去,庄嬷嬷听到外头人声越来越多,一**的,好像有很多的人进了长春宫又出去。 贵妃,回来了。 外臣不能进内宫,李薇犹豫再三,在养心殿东五间里见了十三爷和十四爷。 屋里设了道屏风,李薇坐在屏风后,十三爷和十四爷进来跪下请安后,她道:“十三王叔和十四王叔请起。” 这会儿论亲戚比论官职要好得多。 她此刻不能把皇后的葬事办成国事,而是要尽量把它往家事上靠。等四爷回来后才是国事。 说起来在来的路上还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结果进宫后一件件大事砸下来让她连惆怅的功夫都没有了。 赶紧把眼前给理清了再说。 要议的头一件事就是皇后的事已经递给四爷了吗? 十三道:“回贵妃娘娘的话,臣等昨夜丑时二刻就写了折子,四百里加急送出京了。” 虽然猜测十三爷肯定一早就把信送出去了,多问这一句也能安安心。 李薇松了口气,跟着就道:“万岁与皇后娘娘伉俪情深,想必不久就会有旨意来了。二位王叔若是接了万岁爷的旨意,一定要赶紧告诉太后娘娘。我今天来的时候,太后娘娘听说了皇后的事后,也是伤心的难以自抑。” 十四心里挺佩服这贵妃的,瞧这就把太后给祭出来了。 果然接下来贵妃就把太后的手书让人拿给他们过目。十三和十四对视一眼,一起跪下道:“臣等谨尊太后懿旨!” 玉烟趁机上前递给李薇一方手帕:“主子不要难过了。” 李薇只好接过来拭了下眼角,下头十三爷和十四爷都赶紧说请娘娘节哀。 李薇:“……” 好吧,虽然是作戏也是不能省的。 她只好跟十三爷和十四爷回忆了下皇后娘娘的贤惠、圣明、慈爱。这时是什么好听说什么,比如皇后一向孝顺,在宫里时就孝顺太后,虔诚向佛,与四爷感情深厚,与弘晖母子情深,对宜尔哈与扎喇芬疼爱有加,对宋氏等人也是宽容大度。 叹完了说正事,皇后的梓宫停灵何处? 是在长春宫设灵堂还是在坤宁宫? 是等四爷回来后下了旨再办丧事还是现在就可以准人进宫给皇后磕头了? 这个也没什么好吵架的,最重要的是时间不等人。所以十三和十四从头到尾提出一个个选择给李薇拍板。现在四爷不在,太后要到下午才能赶回宫来,在此之前他们需要拿出一个章程来。 其实太后估计也不会发表意见,就是李薇此时说什么是什么了。 关于皇后的梓官安放处,十三和十四提出了先帝时去的那几位皇后的例子给李薇参考。 李薇道:“就定了是西华门外享殿吧。”那是康熙元后赫舍里氏的梓宫安放处,放在那里应该是万无一失的。 十四这就赶紧抄下来发出去,后续的像是香烛鲜花素果一类的,还有三伏天里冰是绝对不能少的,这都要赶紧开了库让人去准备。 “灵堂就设在坤宁宫吧。”李薇道。 一是长春宫的位置只能算是西六宫的中间,前后左右都有宫殿,联通的全都是小巷般的宫道,等四爷回来正式举哀,宫里宫外多少人进来磕头连个跪的地方都没有。 十三和十四称是,张保也赶紧让人传话下去。 至于剩下的就等四爷回来再说了。 “就算万岁一时半刻回不来,也会有旨意先送回来的。”李薇道。 十四迟疑道:“那外头……” 皇后殁了这事要先瞒着吗? 十三和十四都看着贵妃娘娘,看她怎么说。要说前头的都是些琐碎事,最麻烦也最不好办的就是这个了。 李薇心里骂这两个家伙真就一点都不肯沾手,全都推到她身上来。 不过这时有骂他们的功夫,还不如她全都办了省心。也免了扯皮斗气了。 李薇道:“大大方方的办差,有人打听就说万岁还在路上,旨意未到。”让他们脑补去吧。京里聪明人多得很,越是藏着掖着越不行。越大方,他们越没话说。 前一次驿站送来的信中说四爷距京也就百八十里了,最晚后天就能进京。 十三在心里喊了声好,就这么半遮半掩的,看似不说却把什么都说尽了。人要说贵妃有私心,那是万岁爷没回来也没旨意,她也没怠慢皇后啊,梓宫停灵等全都安排好了。 十四心道贵妃够狡猾的啊,她此刻做什么都会有人说嘴,结果大头她推皇上身上去了,小头的她又有太后的手书在身当护身符。让人大大方方的去西华门外享殿安置梓宫,内务府再派人去布置坤宁宫,这明晃晃摆着的事,不说比说了更明显。 再说,人都更信自己猜出来的东西,别人实打实跟他说的,倒未必肯信了。 wwW.Lwxs.ORg第471章 小说网 永定门外,七八个皂吏一人手拿一个大扫把沿着路有气无力的扫着。一面扫一面抬前往前看,今天太阳挺好,晒得地上起黄烟。远处地平线上是湛蓝的天,万里无云。 老钱抹了把汗,张嘴想骂又给咽回去了。 从昨天这京里就不大对头,上头的什长还说要纳小老婆呢,现在也不提了,天天拎着他们这几个人不放。以前不到发饷见不着人,这两天却道就算这会儿是自家老子娘死了都不许走。 “老钱!”远处一架驴车摇摇晃晃的过来,老钱这几个人赶紧小跑着过去了。 驴车上是几罐凉茶、卤牛肉和磨盘那么大的一摞馕饼。 老钱提起一罐凉茶仰脖灌下,灌得肚子里水里咣当的才喝足了,放下水罐一抹嘴,道:“你这是要回去了?” 架着驴车这位住在城外,是个做饼卖饼的,人称芝麻饼,人长的也跟芝麻饼似的,一脸的疙瘩坑。每天天不亮往城里赶,踩着关城门的时辰才出城回家。别看生意小,各种麻烦也不少。好在他机灵,一早就跟老钱这几个守城门的城门吏套好了关系,常拿自家做的饼给他们带,反正不费几个钱的东西。 后来老钱几个连饭都不带了,就指着他给他们送呢。 另一个皂吏就着驴车上的咸菜吃饼,奇怪道:“对啊,你今天这摊收得这么早?” 芝麻饼赔着笑把油纸里的牛肉拿出来让他们吃,道:“吃,吃啊。唉,今天城里净街了,都不让出摊。我算是白跑一趟。”进城要交税的,他做的还是小生意,便宜就被占得更多些。 今天算是一个大子没挣着,还倒找出去不少。亏死了。 半斤卤牛肉片让这些皂吏门一人拿几片很快就没了,老钱就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他们平时虽然占惯了芝麻饼的便宜,但也没这么给人占个干净的,芝麻饼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呢,一块都没给人留不合适。 老钱不好意思的说:“都是今天出来太早,什长又使唤我们扫了这大半天的地。” 芝麻饼一点不高兴的意思都没有,他把油纸收起来随手塞到兜里,道:“哟,那可真是累坏了吧?” 累倒不累,就是…… 老钱身边一个皂吏小声骂了句:“这条路有什么可扫的?” 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路,虽说是官道吧,也没铺石板,但也没办法扫啊。一扫土就荡老高,小风一吹跟下黄面似的。 那皂吏骂:“上

相关推荐: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医武兵王混乡村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妇产科男朋友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进击的后浪   呐,老师(肉)   凡人之紫霄洞天   大风水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