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看,免得内务府的人敷衍塞责,马虎行事。 整个府邸是南北结构,前面肯定是他的书房和前院,他还打算把旁边都留给他的阿哥们。想起福晋,他就决定以后有了阿哥全都要在三岁后挪到前院来。 后面的第一个大院肯定是留给福晋的。 而李氏的住处,他原定是放在与书房隔着一道墙的一个院子里,可那院子旁边就挨着一个池子。从李氏的八字看,她不宜与水太近,可附近也没有更合适的地方了。 等太医的时候,他还在犹豫要不要给李氏再换个院子,这会儿,他却在纸上记下要把那池子给填起来,改到花园正中央去,正好可以挖的大些,养些鱼和藕,夏日也是个乘凉的去处。 填了池子的地方就移一棵树,枝繁叶茂,也旺一旺她的子女缘。 前段日子的忙碌让四阿哥打算今天好好的轻松一下,他没有读书,也没写折子,而是把时间全花在了那张堪舆图上。 由李氏想到孩子,跟着就想到正怀着孩子的宋氏。 四阿哥端起茶碗,宋氏的性子不成,等孩子生下来,不管是格格还是阿哥,都抱到福晋那里去养。福晋的性子虽然强硬让他不喜,但他的格格和阿哥性格强硬些才好。若福晋养得好,过上两年也可以让她有孩子了。 若是养的不好…… 四阿哥沉吟起来。他叹了口气,武氏如何还看不出来,那三个,福晋太刚硬,宋氏太没脾气,李氏太蠢,要是她们三个能互相和和就好了。 福晋跟宋氏学学,李氏跟福晋学学。他就什么心事都没有了。 畅想了一会儿,四阿哥无奈的放下已经凉的茶碗。算了,多想无益。何况要是李氏真有福晋一半性子,这后院就更热闹了。 想来想去,竟然发现李氏现在的样子是刚刚好。这让四阿哥的感觉更复杂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苏培盛进来小声问他一会儿在哪里歇? 四阿哥站起来道:“去你李主子那里。” 李薇这里,刚刚趁着膳房做烧灶做饭,要了热水洗了个战斗澡。这会儿正坐在香炉旁边,让玉瓶给她擦头发呢。 一看她这自在的样子,四阿哥最后一丝不甘也飞了。她自己不难过,不着急,就这样也挺好的。 坐下用完膳,两人坐在炕上,四阿哥把五、六月份就要搬出宫的事跟她说了,还说了以后的府邸是什么样。 “给你留了个大院子,跟爷的书房就隔着一道墙,到时开个角门,出来进去都方便。爷去看你也方便。”他揉着她的手温和的说。 “院子里还要移棵树进来。你喜欢什么树?”四阿哥难得想找人分享一下有新府邸的兴奋与快活,于是很有心情的问李薇的意见。 中二期来的很晚的李薇道:“樱花树?” 四阿哥:“……”是想以后自己摘樱桃?认真的四阿哥真的开始思考去哪里移栽一棵够年头的樱桃树,还有,栽的活吗? 李薇一见他这样就知道自己又犯蠢了,赶紧改口:“其实桃树也很好。”这个树种貌似普通的多。 四阿哥明白了,反正是能结果子的树。那就移一棵石榴树好了。 “那你的院子里再栽一架葡萄,日后你想吃了,在自己院子里就能摘来吃。”他摸摸她软绵绵的下巴,哦,成双层的了。 李薇听到院子里还有一株葡萄时眼睛都亮了!搬出宫去真是好啊,宫里就不能在院子里栽葡萄。本着好奇和礼尚往来,再加上此刻的四阿哥看起来好好说话的样子,她壮着胆子问:“爷,您的院子会是什么样的啊?” 她大概这辈子都看不到四阿哥的书房会是什么布置。 嫁给他这么长时间她也看清楚了,正院是福晋的居处。四阿哥真正的‘家’是他的书房,从来不许人进。大概福晋能去吧,她是不可能了。 现在她对他越来越好奇,好奇到想亲眼看看他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他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她想像里的是家具全是黑色,摆设简单大方,他应该不爱特别花哨的颜色和摆设。 不过这些都是本着‘四爷严肃刻薄简朴’的印象来的,明明眼前有真·四爷,她好想知道哦。因为四爷给她布置的房间就非常华丽,像销金窟般艳丽,温软。让人一看就能冒出宠妾·后宫这样的感觉。 到底是四爷本来就喜欢这种风格?还是他是配合她来布置这个房间的?因为她既是宠妾,又是他的后宫。 四阿哥轻松道:“等搬过去了,爷领你去看。”特意挑个那么近的院子,难不成是为了让他每次过去省两步路的?蠢蛋。 vip章节16第15章 过了两天,四阿哥特意让张德胜把她的院子的堪舆图给送来了。 李薇觉得这图就是一百五十平米五室三厅一厨一卫,再带五十平左右的院子。比现在住的地方好的不只是地方大了,而是周围几片花木一隔,基本算是个独立的小院了。 《论当后宫们住在一起》……以李薇这种脸皮较薄的人来说,觉得这真称的上是心理折磨了。 自己一个人住四阿哥来也没关系了哦耶! 最让她脸红心跳的是图上还有四阿哥的字,在正屋前面用工笔花了个葡萄架,旁边一行蝇头小字,标着‘栽葡萄数株’,屋后同样是工笔添了一棵树,树上还画了三五个小巧到极致的石榴,石榴绽开了口,露出里面的籽。同样标着‘移栽树龄十年以上石榴树一棵’。 这图大概是四阿哥另找人放大誊抄的。不然府邸一角就这么大一张,堪堪铺满半张榻,整个府邸的岂不是要盖住半个屋了? 从图上看,四阿哥大概已经都给她布置的差不多了,图上到处都是他的批注。 正面的堂屋,一般是四阿哥来时,支大桌子用饭的地方。平常倒是不用。四阿哥在堂屋和西侧厢房相隔的地方标注,堂屋和西厢之间不砌墙,由一道顶天立地的多宝阁分隔开。这样一来是空间大了,二来想就知道,光照肯定要好得多。 西厢一般是用来给四阿哥来的时候练字,她平日里白天在那里做绣活。所以窗下是一整张的长书案,对面靠墙就是一张榻,尽头靠墙则是一个顶天的柜子,各种大小的抽屉,可以放她的绣活,针线和一些零碎的银子。 四阿哥还在榻前标上要加一面屏风。 李薇看着红了脸,在这里,他们两个就常常白天隔着屏风和一道门帘在榻上胡闹。这屏风加的就是这个意思? 卧室里在门和床榻之间也加了一道屏风,可以在宫女进来时挡住床让她们看不到上面的情形。在这边的时候地方太小摆不下,所以每次四阿哥都是把她遮住才喊人,免得让宫女们看到不雅的样子。 另外最让李薇高兴的是真的有厕所了。在西侧的角门旁,有个小角落,里面摆着屏风,水桶和马桶。这可比在屏风后解决好多了,虽然还是用马桶,但感觉上还是干净多了。 洗浴还是用浴桶在屋里解决,毕竟屋里有火炕,冬天洗澡暖和得多。 总之,看完这个由四阿哥亲自选地装修的一层小别墅后,李薇也开始数着日子等出宫了。 可眼前却还有一件大事,三月初的一天凌晨,院子里还飘着薄雾,宋格格的宫女在三点钟福晋院子里刚一点灯,就冲锋一样跑进去,到了屋里就扑通一声跪下,哭道:“福晋,我们格格要生了。” 福晋非常沉稳的开始安排,一边喊人去书房报信给四阿哥,一边赶紧去请太医,再让福嬷嬷和大嬷嬷先带着人过去,她这里继续问这个宫女,宋格格是什么时辰有信儿的,怎么不报上来? 宫女哭的抽抽噎噎的。原来七个月的时候就有几天流血,但马上就要过年,喊太医不方便,宋格格见血不流了就没说,过完年肚子就时不时的疼一疼,但每回时间都不太长。昨天晚上也是宫门刚刚下千两,宋格格的肚子就开始疼了。 总不能这个时候去喊太医啊?宫女里有个在家里额娘生孩子时见过,就说开始疼要疼上一天才会要生。宋格格就忍着,一直忍到这边福晋起来了才报过来。 福嬷嬷和大嬷嬷过去时,宋格格人已经疼晕了,柳嬷嬷就在她旁边。她从四个月有了嬷嬷看着开始就不敢多吃,到最后躺在这里,人看着像纸片,肚子却大的吓人。福嬷嬷伸手在她屁股底下一摸,褥子已经透湿,福嬷嬷的脸色立刻不对了。 大嬷嬷也去摸了把褥子,摸完就让人收拾屋子,这会儿也来不及去布置产房了,先把卧室里不用的柜子凳子全挪出去,再抬一面屏风过来挡着门口过来的风。然后喊宋格格的宫女过来帮她把衣服和被褥换了。 办完这些,大嬷嬷对福嬷嬷道:“咱们去报给福晋吧。”宋格格这胎怕是艰难。 李薇得到消息的时候,宋格格已经在太医的扎针下醒来,咬着根软木在生孩子。福晋下令为免人多繁杂,各处闲杂人等不许走动。当她听到宋格格从昨晚疼到今天早上三点都没叫人知道,不知道是该可怜她好,还是该责怪她好。 这也太能撑了…… 她在屋里也是坐卧不安。四阿哥本来打算今天出宫看看新府邸,得了信儿办完差就回来了,坐在书房等消息。 一直到晚上七点多孩子才生下来,是个格格。孩子落地后哭声尚可,但太医看过后说孩子先天不足,能过了满月就好些。书房里,四阿哥等了一天,听到是个格格时也没多失望,叫人好好照顾宋格格,拨了奶娘去照顾小格格。 小格格养的让人提心吊胆,两个奶娘两个嬷嬷日夜不错眼珠子的盯着,就这也要一天见一回太医。可太医来了却没办法,这么小连药都没办法用。最后四阿哥发话不让再喊太医过来,小格格,养的好是命,养不好……也是命。 宋格格躺了两天才能起身,她生孩子时亏的有些厉害。幸好福晋和四阿哥都不吝啬东西,十天后就把脸色养回来了。这时她才听说小格格身体不好,先天不足,太医也没办法的事。 以她的性子,平日连句话也不敢多说的,听说后还是哭了一场。 李薇住的离宋格格不远,有时半夜能听到那个小格格细弱的哭声,让人可怜的很。四阿哥也是脸色不好,除了小格格落地那天高兴了一会儿,第二天起就阴沉着一张脸,板的跟教导主任似的。 这天晚上,两人躺在帐子里却都没心情做那个事,只是靠在一起。 李薇嗫嚅半天,扯道:“我听我奶娘说过一个偏方。” 四阿哥转过头来,道:“什么偏方?说说。” “我奶娘说孩子要是生下来弱,就是在胎里亏了,没养好,这时就要喝亲妈的奶,喂够一年就能养回来了。”李薇胡掰道。 小格格先天不足,现在又是冬天,听说小格格因为心肺太弱,屋里既不敢烧炕,也不敢用火盆,一烧炕她就上火,一用火盆她就咳嗽。这样下去非感冒不可,还不敢开药,有一回这孩子就危险了。亲妈的奶可以帮她尽快建立免疫系统……反正死马当活马医了。 她说完就小心翼翼看着四阿哥。 四阿哥躺着想了一会儿,突然起来下床,披着衣裳到堂屋喊苏培盛。 苏培盛挺惊讶的,这还是四阿哥头一回在李格格这里歇到一半出来。他赶紧进屋来,弓着腰等四爷吩咐。 四阿哥道:“你去宋氏那里,叫嬷嬷问她有奶没有?没有奶明天一早请太医过来给她开下奶的药。” 这没头没脑的…… 苏培盛的脑子都快打成结了,顶着冬夜寒风跑到宋格格那里,先把柳嬷嬷叫来,然后两人一个在屋里,一个在窗外。一问一答。 宋格格摸不着头脑,只是见苏培盛来,想是四阿哥的吩咐就照着柳嬷嬷问的说她没奶。 柳嬷嬷道声奴婢冒犯了,就钻到帐子里解开她的衣襟,仔细看了看她的**。见乳晕已经扩大,乳也长大了不少,估计下奶应该能下得下来。 她出来跟苏培盛说了,道:“这边我盯着呢,太医来了,看过后开了药,再看能不能有奶吧。” 第二天,太医来了,开了下奶的方子。这时宋格格才知道这是四阿哥找来治小格格的偏方,说孩子胎里弱就非要喝亲妈的奶来养不可。 喝了两天的方子,宋格格开始感到胸口疼了,柳嬷嬷摸了见胀的手感硬了,说有奶了,抱来了小格格,可一开始小格格力弱吸不动,柳嬷嬷只好自己先上,替宋格格开了奶后再喂小格格喝。 宋格格的奶一天天多了,也能喂饱小格格了。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小格格真的好起来了,满月前太医来看,说心肺还是有些弱,受不得凉,也病不起。但小格格确实磕磕绊绊的长到了满月。 因为之前太医说过了满月就好得多,四阿哥当天非常高兴,赏的银子比小格格落地那天还多。晚上看过小格格后到李薇这里,特意给她解释道:“不赏你是为你好,你的好处爷记在心里了,放心。” 李薇才想起来是她献的‘偏方’,连连摆手说:“我又不是为了要四爷的赏才说的。”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啊,谁能忍心?何况,她扯那个‘偏方’时,根本不确定能治好小格格,只是想加道保险。就是现在,谁又敢说小格格就真的没事了?她的先天不足是真的,又不是真的喝亲妈的奶就能好。 只是现在四阿哥正高兴,谁敢触霉头?只当小格格从此千岁千岁千千岁了。 好容易小格格的事终于能让人放心了,出宫的事又近在眼前了。虽然还没正式下旨,但也不能下了旨才临时准备搬家吧?所以各屋各院都开始收拾东西,因为太监不能出宫,还要安排他们的去处。 侍候的好的都在主子眼前挂着名号,自然是步步高升,不必再退回去跟一堆小太监挤,也有善钻营的,此时不免挑挑捡捡。 许照山走了刘太监的门路,留在了阿哥所的膳房里。赵全保却搭上了苏培盛的徒弟张德胜,苏培盛的去处是四阿哥亲自安排的,他的徒弟虽然还不够格让四阿哥操心,但稍稍抬抬手,张德胜也得了个好去处,他去了宫廷造办处,这是个顶肥还没什么风险的好地方啊,哪怕刚进去只是个小太监也能赚不少油水的。 赵全保却是还想在宫里的主子跟前侍候。为了他,李薇特意让玉瓶给张德胜和苏培盛都备了礼,就当是结个善缘吧。毕竟在李薇心里,四阿哥早晚也要带着她们回到紫禁城里来滴。 那个养鸟的太监周全,虽然李薇不算特别信重他,可这人的感情是真丰富,大概也是真伤心了,听说是天天在被窝里哭,眼睛都快哭瞎了。让李薇感动归感动,也不解他以前到底在内务府过的是什么日子?那么苦吗? 本着送佛送到西,李薇还是托苏培盛把周全送到了花鸟房,养鸟总没主子嫌他眼睛睁不开没精神了。 童川倒是早找好了去处,托同乡去了储秀宫,那里难得用一回,也是个少事非的地方。 通过这些太监们的去处,李薇发现,有名利心的不管在哪里都想着往上走,所以才会越混越好。只想混吃等死的,大概只能越混越差吧。 收拾行李时还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福晋派人到格格们这里把大件的、贵重的东西都登记造册,免得搬个家再丢几样东西。 李薇这里一屋的东西可就全露出来了。她可是光杆司令进的阿哥所,把李家祖宗八代赚的银子全放到一块也未必买得起这屋里的一件宝贝。 负责登记造册的宫女一个唱名,一个标记上册,从一开始的趾高气昂,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小,她这屋登记完,时间竟然不够再去武格格那里了,只好明天再来。 两个宫女走的时候,缩手缩脚的,对着李薇蹲福蹲得格外深。 李薇心里炯炯有神的想:这叫江湖里都是姐的传说…… 她本来以为福晋会让人来问问她这东西都是怎么来的,结果从此就没消息了。难道是等着秋后算账? 李薇担心之下,在四阿哥来的时候就说这屋里的东西其实全是四阿哥摆在她这里的,现在一造册,全记成她的是不是不妥? “还是应该改过来好些。”对嘛,都是四爷的东西,最多算他借她摆着看的。怎么能算成她的呢? 四阿哥更囧,半天才慢慢道:“爷没有把给格格的东西再搬回去的习惯……”他有这么小气吗?一点东西拿给格格摆了,最后还要再要回来? 于是,李薇白捡了一堆价值千金的宝贝,好些都有宫里的印记啊……可都是女子用的啊,难道是孝懿皇后的东西?不会吧!真是皇后的怎么可能给个格格摆着?难道不应该供起来吗? 可四阿哥也没别的地方去寻这么贵重的女子摆设啊? 会不会是德妃给的? 李薇盯着登记时才发现标着康熙某年月日宫制的屏风看,怎么也想不出它的来历到底是哪位大神用过的。 五月初,终于有话下来,说可以搬了。于是从三阿哥、四阿哥和五阿哥三家都开始往外抬东西,内务府拨了几百个大力太监过来,先是库房和不常用的大件,然后是李薇这样的小格格跟着宫女们先过去,宋格格因为带着孩子,福晋叫她跟着她一起走。 其实李薇觉得还不如早点过去,宫里每天都要搬东西乱糟糟的。 她第一次坐着骡车进了紫禁城就再也没出去,这第二次坐着骡车出去,等第三次再进来的时候,大概就是四阿哥当皇帝的时候了。 外城吵杂的声音传来时,李薇有种从山中下到尘世的感觉。在宫里她见到的只有主子、宫女和太监。而到宫外才发现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 差点被关成傻子的李薇感到重回尘世好幸福,比起宫中膳房那种精致的饭菜,还是大街上的家常小炒更吸引她啊。 玉瓶跟她一起坐在车上,问道:“格格,你在瞧什么呢?” 李薇让她往窗外看。玉瓶一看也笑了,挺怀念的说:“是香椿啊,这会儿都老了吧,还是嫩的时候好吃。” “老了也可以吃啊。”李薇想念嫩香椿包的饺子了,宫里可没这一口儿。 玉瓶安慰她:“等咱们安顿下来了,就使人来买点。” 李薇略有迟疑:“能行吗?”开府后,这边膳房的人就都是福晋的人了吧?跟在宫里不一样啊,那边是单位大食堂,这边就是小家庭厨房,只能听女主人的。 “怎么不行?您只管等着。”玉瓶信心十足的笑起来,格格还是不明白,她现在的地位别说只是吃个香椿,就是想要龙胆凤胆,贝勒府膳房里的人也不敢违拗的。 vip章节17第16章 贝勒府前面的那条街已经静了街,步军统领衙门的人驱赶行人和摊贩,有好奇胆子大的挤在街边,对着鱼龙而来的骡车长队指指点点。 “这是哪位真龙下凡了?”一个筒着手穿着羊皮袍子的满人问。 “听说是皇四阿哥。”跟他站在一起一个穿着长袍的人说。 穿羊皮袍子那人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斜睨了接话那人一眼,那人见他这样,连忙缩着脖子从人群中跑了。 李薇的骡车从角门进去,过了两道门后,在一道狭长的过道里,骡车停下换轿子。玉瓶扶着她下车上轿时,小声道:“格格留神脚下。” 她却转头去看那高耸的围墙。过道被两道高墙围着,把阳光全挡在了外头,她只能看到照在高高的屋檐上的一抹阳光,几只小鸟欢快的在屋顶上跳来跳去。 原来只是从一个围城里换到另一个围城里。李薇生出一种她正被人珍藏的快|感。 坐到轿上,走的时间反而比进门更长。大概过了有一刻钟,轿子才停下来。玉瓶一直跟在轿旁,此时掀开轿帘扶她下来。 再跟着引路的仆妇又穿过两道门才看到四阿哥特意给她选的小院。 院前已经栽好了葡萄架,几株嫩绿的葡萄秧正沿着细长的竹架子向上攀爬。院子里的地面全都特地平整过,从院子门口到屋子前是一条青砖铺成的走道。仆妇送到这里就躬身退下了。屋里,跟着行李箱子先到的玉盏等人正在忙忙碌碌的收拾东西。 在宫里还显得她屋里的人太多都使不完,这一到外面,反倒显的人少的不够用。玉烟、玉盏和玉水三人忙的头上全是汗,赵全保一个人盯着那些大箱子,累的腿都直打晃。 因为李薇的行李里各种贵重的器物太多,几乎都是四阿哥给的。她们也不敢随便从外面拉人进来帮助,只好自己辛苦。李薇看到就对玉瓶说:“你也去吧,不必急着都拿出来,先把今晚睡觉要用的铺盖找出来就行,剩下的慢慢收拾。” 等玉瓶也去了,李薇就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转起来。她先去看的就是曾在图上看的,栽在后院的那棵石榴树。 她从旁边的小径一进去就看到,在后院靠东的地方有一棵树冠大的像云彩一般,遮住后院三分之一地方的石榴树。现在还没有结石榴,但枝叶间已经有了红色的花苞,有些花苞有的已经绽开,几片嫩红的花瓣迫不及待的伸出来。 午膳前,总算西厢已经收拾好了,卧室和堂屋那里还是乱糟糟一片。这个院子比当初李薇看到的图更完善些,后面还有个小库房,玉瓶刚领着人把暂时用不着的箱子全堆到库房去,现在只剩下把卧室给布置起来,衣裳箱子和其他随身的杂物只能明天再整理了。 在新府邸里,李薇和四个宫女都基本算是两眼一抹黑。眼见着到了午膳的点,她们连去哪里提膳都不知道。 这时,从四阿哥说过的那扇小角门里过来了一个仆妇,站在堂屋里束手束脚的问玉瓶,李主子的午膳都要用点什么? 玉瓶先点了膳,然后就让玉水跟着仆妃去认认地方,省的一会儿想要热水都不知道去哪里提。等玉水回来,反倒带回来一个让李薇都吃惊的消息。 原来这仆妇是四阿哥前院书房那边的膳房里侍候的,说是四阿哥吩咐过的,李格格平日点膳都从这边走,理由是离这边近。 不止是膳房,连杂务像打扫庭院和修葺花木等,李薇这个院子都被归到了四阿哥前院的书房里。理由还是离得近,所以才划归到一起。 用完午膳,又有个看起来挺有脸面的嬷嬷过来,自陈是管这个院子所有下人的,到这里来是简单给李薇讲讲这府里的规矩。 李薇请她上座,奉上茶后,请她细细讲来——她怎么觉得这府里的规矩可能不是像她想的那么简单呢? 新贝勒府分成内外院,外院就以四阿哥的书房为首,内院以福晋的正院为首,但福晋之外,还有四个管事嬷嬷也在内院领着差事。 今天来给李薇讲解的庄嬷嬷主管下人,只要是在内院侍候的,就连福晋身边的大丫头都在她的名册内,受她的管束。举凡丫头们的事,不管是身契、月银,什么年岁进来侍候,什么年岁该出去配人,都要过她的手。 还有一个称那嬷嬷的管的是后院里包括福晋在内,所有侍候阿哥的女人的事。她们什么时间来月事,哪天承宠,什么时候怀孕,生孩子、坐月子,等等。 大嬷嬷跟着出了宫,她还是管库房。但现在库房也分成内库和外库。外库设在书房里,钥匙自然也是书房那边的人管。内库的钥匙福晋一把,大嬷嬷一把。 叫白嬷嬷的管着内院膳房和杂务,后院里的花木、池塘、打扫、灯烛、炭火等全归她管。 外院的事李薇是没资格知道的,只听内院的她就已经瞠目结舌了。 这四个嬷嬷不是直接把福晋架空了吗? 庄嬷嬷来还有件事,是想问问李薇这里的人够不够用?要添人的话,要几个小丫头,几个大丫头?小丫头都想要什么样的?若是她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要漂亮点的,要山东来的,庄嬷嬷能办的都会替她办到。 李薇先答谢庄嬷嬷,然后说等收拾好了,再看看还要添几个人,到时再报给庄嬷嬷。送走了人,她问了玉瓶和赵全保,看他们这里添几个人合适。 玉瓶道:“格格身边有咱们几个侍候着也够了,忙也就忙这一阵子,等收拾好也就不用再添人了。” 倒是赵全保道:“府里添人也是有定数的,不趁这时添齐了,再等添人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我看倒是可以要几个小的,调|教起来容易,等大了也能帮把手。” 于是定下赵全保要两个可以帮着看门,传话的小厮。能进内院的小厮都不到十岁,最大的**岁就要离开。玉瓶也说要两个小丫头帮着干些传话这样的小事,五岁靠上,十岁靠下,太小了帮不上忙,太大了用不了几年。 用小学生侍候让李薇实在接受不了。玉瓶和赵全保都劝她,说这些孩子大多都是河南逃难来的,进了贝勒府有吃有喝是条活路,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来。 “何况咱们这里又不打骂他们,格格心善,咱们也不是那等喜欢折腾人的。进来了自然是要好好教养。格格只管放心吧,委屈不了他们的。”玉瓶道。 玉盏就去找庄嬷嬷要人了,不到晚上就领回来四个萝卜头,两个男孩六岁,两个女孩一个七岁,一个八岁。洗得干干净净,就是都瘦的很,大头小身子。 李薇看得良心都快受不了了,改了名字后让玉盏领下去,之后就交待玉瓶和赵全保,教他们侍候人可以,但不能故意折腾他们。每天十点睡,六点起,不必让他们干粗活。 玉瓶直叹气,李薇劝道:“还小呢,不睡足了身体就长不好。何况他们的胳膊还没扫帚杆粗呢,你是敢叫他们提水啊还是敢叫他们搬箱子啊?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就行了,等日后长大了,再叫干别的。” 出来后,赵全保笑道:“得,真领回来四个祖宗。”说着拍了拍身边两个小厮的头,他们的头发都是全剃光,只留下耳上两块,扎成两个小鬏。李格格给他们起名时直接从了赵全保的名,一个叫全福,一个叫全贵。 玉瓶也是身后带着两个,反道:“得了,你在主子跟前可是说要两个帮着你看门、传话的,我看他们两个正好。” 赵全保立刻道:“那你也别抱怨。闲了让她们在院子里跑跑跳跳,也能逗主子开心。” “滚你的去!”玉瓶白了他一眼,领着新来的两个小丫头回了屋,道:“既然主子心疼你们小,不让给你们派活,那你们就拿着抹布抹灰去吧。其他都别碰,脚下看着点,别踢着什么了。” 两个小丫头,一个叫玉春,一个叫玉夏,两人对视一眼,跑去找了两块破布和一个桶就去井边打水了。 在井边正好碰上全福和全贵,他们两人正在打水,那么粗的绳子和轱辘,四条小细胳膊一起拉都拉不起来。玉春和玉夏看到了立刻上去帮助,四个人终于打上来一桶水,倒在他们带来的两个桶里。 全福和全贵问她们:“你们的姐姐也让你们打水擦东西啊?” 玉夏年长一些,道:“主子刚搬进来,狼烟动地的,到处都是灰,看着也不好看。咱们重活干不了,抹抹灰也挺好的。” 玉春却悄悄问全贵:“领着你们走的那个,是太监吧?”吓的全贵一哆嗦,挣开她的手就往后躲,拉着全福提上桶跑了。 玉夏狠狠打了玉春一下,小声道:“你想找死也别拉着别人!” 玉春吓的一直到晚上都不敢再说话。 之后的几天,这四个小的除了一直提着抹布水桶到处擦灰,就是被玉瓶等人喝斥到墙根底下顶着水碗贴墙站着。 “总要教教他们的规矩。”玉瓶道。 李薇也没拦,这里毕竟是古代。她能做到不打骂他们,但不能拦着他们学规矩,不然那可不是爱护,而是要害他们了。 等到福晋搬进来时,连最调皮的玉春都知道眉高眼低了。玉瓶这才让她们出去认路、传话。用玉瓶的话说:“总算能顶个人用了。” 福晋搬家自然是声势浩大,李薇和武格格一早的就被叫到正院迎接福晋,在站了一个多时辰后,先是听到
相关推荐:
凡人之紫霄洞天
可以钓我吗
剑来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试婚
九品道士
蛇行天下(H)
永乐町69号(H)
大风水地师
蚊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