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是只从长安招生。”萧锐又说了一个条件。 这下众人坐不住了,“侯爷,您的意思是,书院名额不够?那我不管,我家三郎你可一定要收下……” “没错,侯爷,我家老四是你看着长大的,不能拜你为师就算了,如果连你办的书院都进不来……” …… 一时间,为了争抢入学的名额,场面瞬间混乱起来。 萧锐苦笑着摆手:“诸位,诸位。每年招收两千人,是书院的规矩,而且以后会有一套行之有效、且公平的招生考核。” “不过嘛,今年是第一年,而且在场的各位都对书院的建设做过贡献。为了答谢各位,萧锐保证,给今日在座的各位,每人一个名额。今年你们的孩子入学,是不需要考核的。” 哦……这样啊,这样还行。 “行?行什么啊?我家孩子才八岁,还不到入学的年纪……” 还是有人不满意。 萧锐只能再放宽一些,表示这个名额可以保留,你们什么时候想用掉,那就什么时候用。如果家里孩子都已经成年,不用上学的,可以送给亲戚朋友也行。 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是结束了一天的参观。 这帮人个个满怀心事的回了长安,这所书院好是好,甚至堪称举世无双,但规矩也很大,自家孩子要不要来入学,还是需要斟酌的。 萧锐则直接住在了书院,跟两位副院长、几位书院的先生商量起招生考核办法来。 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求于人 半个月后,朝廷发布了一则通告,无类书院招生规则,从个州道县府的官办学堂录取,每年会有专人去各个学堂挑人,符合书院规定的人才有机会就学。 此举一出,百姓们纷纷叫好,但也有许多人抱怨此举不公,州道的官办学堂相对豪华,生源质量也高,肯定会占走更多的录用名额。县府一级的学堂简陋,且生源参差不齐,怎么跟别人竞争? 但这只是书院第一年开办,试运行的办法,看看效果,等第二年再进行改进。 当然了,百姓里面也有不满此举的,说是书院规定孩子离家一年太久了,或者有人抱怨书院吃住太贵的等等…… 萧锐双手一摊表示无奈,众口难调,总有人会不满意的,我们书院草创,且能力有限,自然会有竞争和筛选,你们应该多想想适应规则,而不是等着我们去满足所有人而改变规则,能做到相对公平,已经十分不容易啦。 至于说吃住太贵等等……已经开放书院让百姓参观,吃过书院的食堂,见识过书院的宿舍,谁在喊着吃住贵的,那就是不讲道理了。 甚至为此,萧锐特意开通了长期游客通道,每天给出二百名额,允许百姓预约参观书院,由玄甲军出二百人专门负责此事。让那些不满意书院收费的百姓都来看看再评价。长安百姓见识过之后,都不抱怨了。可外地的百姓还不知情呢。 再有就是,也能让将来送孩子来就学的父母放心,毕竟这个年代,读书求学一走半年一年的,确实是个稀奇事。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可即便如此,还有许多人想讨价还价,说我们不需要孩子进来吃住太好,每顿一个菜、一个胡麻饼就够了…… 噗……听说这个以后,萧锐真想吐血。 算了,累了,你们随便提意见吧,老子不听了。 这位无类书院的正院长,在书院忙着招生的关口,闭门谢客,回到萧家庄钓鱼去了。 “侯爷,清河崔氏的崔侍郎求见。”玄甲军护卫来报。 崔侍郎? 萧锐不解道:“本侯闭门谢客了,他有什么事去找陛下和太子,找我作甚?告诉他,不见。” 护卫为难道:“侯爷,我们跟他说过,但他说这是私事,只能找侯爷您拿主意。” 私事? 萧锐叹息一声,“请到客厅奉茶吧。” 真是的,要不是你们跟太子攀了亲戚,我真不想认识你们这帮眼高于顶的世家贵族。 “崔侍郎,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本侯最近可忙啊,你最好有个充分的理由。”萧锐大步走进客厅,刚端起茶杯的崔侍郎连忙起身行礼。 “下官见过侯爷!打扰侯爷的大事,下官惶恐。”心中也是叫苦,侯爷这话说的,也不知道是欢迎我呢?还是嫌弃我来打扰了?这位爷可真不好伺候。 萧锐摆了摆手,示意对方坐下,“坐吧。开门见山,说什么事?” 崔侍郎还想站起来,却被萧锐摆手按下。 整理了一下语言,崔侍郎紧张的开口道:“侯爷,此次前来求见,是有关书院招生的事。” 嗯? 萧锐眉毛一挑,语气不善的说道:“崔侍郎,你虽然是礼部的,教育的事也归礼部管,但我无类书院的事,属于私塾性质,连陛下都不干涉,难道你有意见?” 啊? 不敢不敢…… 崔侍郎吓得立马站了起来。 “侯爷误会了。下官来,是想求侯爷开恩,看能不能让我们家里有些孩子也能有机会入学?您的书院大家都看了,天下无双!” “可您既然说是面对全大唐招生,那为什么却只招官办学堂的学生呢?我们家里也有很多好苗子的。” “当初虽然跟侯爷闹了点误会,但事实证明,侯爷胸怀宽广,没有跟我等计较。” “可我等也是大唐子民,您办了一所天下无双的书院,我们的孩子也很是眼馋,所以……所以家里就让下官过来问问,求侯爷给孩子们个机会。” 哦? 萧锐愣了一下,原来是这件事啊,那还真是自己误会了。 于是云消雨散,萧锐笑着摆手:“嗨,既然是误会,崔侍郎请坐,喝茶,随意一些。” 看着对方坐下放松了些,萧锐才解释道:“无类书院草创,这第一年招生,难免草率了些,有些疏漏在所难免。” “至于说今年招生的问题,嗨……我只想到了给所有百姓一个机会了,忘了你们私塾孩子这件事。” “等等……不对呀,你们家里有私塾啊,而且各家传承都很了不起,为何还要来我这里?总不能是看上了我这里的吃住环境吧?” “再说了,我从官办学堂招人,那是没办法了,官办学堂暂时只是蒙学,孩子们蒙学之后的求学之路,朝廷还无力解决,所以我就顺水推舟,也是在帮朝廷培养人才。” “可你们各家的私塾不同啊,你们的私塾可是能一直学到参加科举的。” 崔侍郎苦笑解释道:“侯爷,您就别臊我们了。我们的私塾这么多年了,原本自以为办的不错,可上次科举,您给了我们当头棒喝,我们才知道,这些年的傲慢自大是多么的愚蠢,自家私塾最后却成了闭门造车故步自封。” “您这所书院,高人云集,又由侯爷您统帅,举世无双。如果家里的孩子能来此就学,不仅能得名师指点学贯百家,而且还能跟着侯爷您开阔眼界。种种好处,如何能不让家里的孩子们眼馋?” 萧锐笑着摆手:“哪有崔侍郎说的这么好?我这里可艰苦,吃喝拉撒都要自己来。洗衣缝补、甚至偶尔还要下田耕作呢,您家里那些贵族公子,能受得了这些?” “而且书院里面寒门百姓居多,本侯也不想看到学生们因为出身不同而分成对立两派,闹得鸡犬不宁。” 崔侍郎连忙摆手保证:“侯爷您放心,自立自强这个我们没意见,别看我们是贵族,但也是有家风的,不是只会培养纨绔。而且送来无类书院的孩子,我们都提前选拔好的,不仅能自立自强,还要保证不允许有出身歧视。” “谁如果敢仗势欺人,在无类书院寻衅滋事,不仅我们领回家去,而且还要严加管教,严重者赶出家门,让他们去山野游学。” “总之一句话,我们想送孩子们来无类书院诚心求学,保证不会给侯爷您添麻烦。” “可是……可是现在您只从官办学堂招人,按规矩来,我们进不去啊。除非是把我们的孩子先送到官办学堂里面学习三年,可那样就浪费了三年时间……所以,所以家里才派下官来求侯爷。” 萧锐沉吟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不是不可以商量。可你这件事,相当于从一个私塾,转学到另一个私塾……呵呵,当初制定招生规则的时候,还真的漏了这件事。” 第六百九十四章 趁火打劫 请侯爷务必帮忙!给孩子们一个机会。 崔侍郎很诚恳的起身行礼。 萧锐陷入了沉吟。 崔侍郎连忙说道:“侯爷,您办的可是无类书院,有教无类。不仅仅要重现百家争鸣,下官以为,招生的时候也应该什么人都有,真正从生源就做到百花齐放,将来书院才真的能做到有教无类。” “否则若是书院全都是寒门百姓,那满书院的学生见识、眼界都差不多,未免有失偏颇。让我们的子弟入学,并不会给书院带来祸事,反而可以让他们双方相互学习长进。” “您看……” 萧锐认真的盯着崔侍郎,有些为难的说道:“不是本侯不通情理,你说的句句在理。但通令已经下达,百姓们也渐渐接受了这个规则。若是我重新更改规则,或者破格收下一批贵族子弟……岂不是朝令夕改?” “这还不算,怕是还会招来百姓的不满,大骂我无类书院不公平了。” 这…… 崔侍郎也陷入了纠结。 萧锐心中,我暗示的不够明显吗? “咳咳……要不,让你们那帮孩子先入学官办学堂?” “这……侯爷,这样的话,会多三年时间的。而且我们的孩子早过了蒙学时期,再去蒙学三年,岂不是浪费时间?” 萧锐点了点:“哦哦,本侯忘了,你们也办了学堂,跟官办学堂一样,也面对百姓招生教学的。” 嗯,是的…… 崔侍郎一听这话,眼前一亮,“对啊侯爷,我们的学堂虽然不是官办,但教学质量跟官办学堂可没两样……那是不是说,我们那批孩子其实也符合您的招生规则?” 萧锐笑着摆手道:“崔侍郎太谦虚了,谁都知道,你们办的学堂,比官办学堂水平高多了。官办学堂只是用来蒙学,教书先生都是些早年落榜的寒门子弟。而你们的学堂可都是些有名的大儒呢。” “按照你这么说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咦?要不,你去跟陛下求求情,把你们的学堂,归为官办如何?如此一来就合规矩了。” 这个…… 崔侍郎总算是听明白了,闹了半天,不是说招生规则无法更改,合着是在这里等我呢?外面传言果然没错,冠军侯还真是个地地道道的商人,这也太狠了点。三言两语竟然要吞下我们的书院? 咳咳…… “侯爷,我们的书院都是建在家里的私塾,如果大开其门收入百姓,很是不方便的。毕竟私塾不比学堂,规矩很多,所以……” “要不,要不您看这样好不好?知道侯爷您办学不易,要不我们给孩子们出笔学费?也算我们在您建设书院的时候尽了点微薄之力,如此百姓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哦? 萧锐眼前一亮,这不就跟后世那个给大学捐款一样吗?在大学里没关系不要紧,可以给大学捐一栋大楼呀,这样一来不就有关系了?说不定还能混个校董什么的……往里安排两个学生,岂不是小问题? 虽然萧锐很想赚这笔钱,但理智告诉他,不应该这样。 于是他板起脸说道:“崔侍郎,你的意思是花钱买通本侯,然后就可以往书院塞学生了?” “呵呵,拿钱来考验本侯的,你是第一个!” “满天下谁不知道我萧锐是天下第一首富,最不爱的就是钱。你拿这个考验首富?哪个首富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啊? “不敢不敢……下官不敢,绝对没有冒犯的意思,侯爷恕罪。”崔侍郎冷汗都下来了。 萧锐训斥道:“那你什么意思?花钱堵住百姓的嘴,然后我收下你的那帮学生,只字不提规则的事。可事实上呢?不还是花钱让本侯为你打破规则吗?难道堵住了百姓的嘴,就能扭曲你想用钱改变规则的事实?” 这、这…… 崔侍郎都快哭了,心说那你要我怎样?难不成把我们办的私家学堂拱手交给朝廷? “侯爷,学堂的事,下官真的做不了主。而且这也不是我崔氏一家的事。倘若是我清河崔氏一家,那凭你我两家的关系,别说我们办的那几家学堂了,您一句话,我们就算没有学堂,立马也要在清河建出十座八座来给朝廷。” 听到这个态度,萧锐也知道不能逼迫的太紧张。 于是笑着将人安抚下来,“坐、坐,别那么紧张。怎么好像本侯想霸占你家产一样?没有这个意思。” “都以为这无类书院是本侯私人办的,其实背后真正说了算的是陛下,如果没有陛下支持,这所书院根本就建不起来。” 崔侍郎点了点头,这个谁都明白的,陛下对冠军侯的宠爱,古来未有。 萧锐接下说道:“这所书院的办学理念是本侯的,但归根结底,书院要能够为大唐培养足够多的人才。” “陛下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书院面对官办学堂招生,不仅能保证无类书院的生源优质,还能让百姓积极参与官办学堂。” “在陛下心中,贵族也是百姓。将来贵族子弟进入官办学堂就学,跟寒门子弟融合,会是一个趋势。” “当年为了打擂,朝廷建了官办学堂,你们建了民间学堂。可王汲善出了一个釜底抽薪计划,几乎让陛下恨上了你们。” 崔侍郎苦笑点头。 萧锐接着说道:“现在既然你们决定支持陛下,一心为朝廷,那若是再留着私家学堂……呵呵,是不是不太合适呢?” 这个…… 崔侍郎沉默了,虽然心底清楚,冠军侯这话更多是在劝说自己,但不得不说,他说的有道理。 萧锐接着说道:“趁着这个机会,你们解散了私人学堂,融入官办学堂。或者顺水推舟,主动献出自己的学堂,归为朝廷所用,才是长久之计。” “至于无类书院的招生?呵呵,反而是小事了,陛下一句话的小事。其实你不必来找我的,我萧锐虽说是院长,可我也得听陛下的。” “咳咳,侯爷您谦虚了。”崔侍郎陪笑道:“多谢侯爷指点迷津,下官回去跟家里商量一下。” “抓紧时间,再过一个月,书院招生结束,那今年就没名额了。”萧锐提醒道。 额…… 崔侍郎心中暗骂,明知道你在趁火打劫,可我还得给你弯腰赔笑脸!呸!太黑了! 第六百九十五章 他后台很硬 皇宫立政殿,皇帝李二心情大好,正在跟皇后闲聊最近的喜事。 “原以为萧锐不过就是闲来无事多教几个学生,让他办书院,总好过他终日湖边钓鱼的强。可没想到,真应了那句话,萧锐在哪里,风头就在哪里。办个书院竟然也闹这么大动静。” “记得曾经他放话说要办个超越国子监的书院,朕和辅机他们几人还打赌,赌萧锐几年能超越国子监。” “呵呵,现在看来,不用几年,无类书院建成那一刻,就已经超越了。难怪孔颖达要辞官去做个门房。” “现在很多人都来求朕帮忙说项,想把孩子送进去念书。” “可萧锐的脾气,又臭又硬,连朕的面子也不给。若不是当时在书院吃过一顿饭,他亲口许下在场所有人都有一个名额,怕是连稚奴都送不进去。” “真是个混账东西。偏偏朕又不能点破驳了他的面子,现在所有人都传说朕极其宠爱冠军侯……” 皇后在旁边听得笑弯了腰,“陛下,您瞧瞧自己,说起藏锋的时候,脸上的笑都没停过,还说您不宠爱他?这孩子有本事,又懂事,还特别孝顺,任谁能不喜欢呢?” 皇帝没好气道:“朕喜欢归喜欢,他如果能改改性子,学着给朕留点面子那就更好了。” 皇后笑着劝道:“若是藏锋跟满朝文武一样,对您阿谀奉承唯唯诺诺,那您才真的会不喜。您喜欢他,正是因为他的性格,因为他是萧锐。” “呵呵,他就是再混账,那也是真的女婿,难不成还真的要打一顿吗?”李二勉强辩解了一句。 皇后帮忙解释道:“藏锋这孩子可一直在帮你,许多人想送孩子入学,可以直接求到他面前的,收不收也是他一句话的事。可他为什么要推脱给陛下呢?一来是知进退,二来是想让那帮人感激陛下的恩德。也不枉陛下大力支持他办学了。” 李二满意的点头道:“是啊,虽然有躲清静的意思在,但朕也知道他的心意。呵呵,他这个书院一开,国子监可能真的就办不下去了,观音婢,你觉得呢?要不要取消国子监?” 皇后摇头道:“国家大事,臣妾如何能够妄议?” 李二笑道:“你我夫妻一体,谈何妄议?这些年若是没有你这个贤内助,朕怕是走不到现在。” 沉思片刻,皇后摇头道:“藏锋的书院只是初办,虽然声势不小,但若是成为朝廷顶梁,还需要几年时间。他不是说,无类书院五年才能学成吗?” 李二点头道:“也是,那就再等等?” “这么多年来,国子监不仅肩负着朝廷的教育督学,还负责给朝廷培养栋梁之才,如果就这么关停……不,即便是关掉,也只是不再招收学生,督学之责还要有人去做。” 听到这话,皇后灵光一闪,“二郎,或许不用关停。无类书院的成立,让国子监教书的博士感觉的无力竞争,所以才纷纷请辞。” “那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大力扶持国子监也办学呢?如此公开的让两处学堂竞争起来,或许可以相互督促长进呢。” 哦? 李二也眼前一亮,抚掌赞道:“妙计!不错,朕怎么没想到呢,大唐仅仅靠无类书院一处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学堂。国子监有人有权,那些不能入学无类书院的人里面,人才也不少,假如能够收入国子监,然后再鼓动他们跟无类书院公开竞争,那岂不是双方都能很快提升,将来朝廷人才源源不断……哈哈,大有可为!” “大有可为!” 皇后笑着说道:“想法是不错,但现在国子监的教学太老套,想跟无类书院打擂台,至少需要个好的统帅。孔颖达不行,他都已经要辞官去给藏锋当门房了,让他跟无类书院竞争,呵呵……” 李二点了点头,“不错,有道理。对了,不单单要换统帅,还得换教学思路。无类书院的教学方式很新颖,且十分吸引人,以实用为主,等闲的教学路子可比不了。” “国子监新任统帅,必须有可以比肩无类书院的教学思路。可……世上有这样的人才吗?” 长孙皇后嗤笑道:“陛下,您何必一叶障目呢?教学思路可以照抄,只需要换个聪明人,能够认真效仿执行即可。” 李二拍手笑道:“对呀!照抄……嗨,哪里用照抄?朕直接下旨,让藏锋那小子再出一份国子监的教学计划。让他背地里指导国子监的办学,如此两方才能势均力敌的比斗,然后才能共同成长嘛。” “可这个统帅……” 李二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好人选,一般的人可接不住萧锐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皇后在一旁笑而不语,心说皇帝是真的不心疼这个女婿,让一个为两个书院劳心劳力?不怕把女婿累着了。 “对了,长乐如何?”李二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皇后眼前一亮,“让长乐统帅国子监?呵呵,您可真敢想。不过嘛……如果是跟藏锋打擂,长乐肯定很乐意。” “可自从无类书院开学以后,长乐就去做了那边的医学先生,她人在无类书院教书呢。” 意思是,你这么挖女婿的墙角,不太好啊。 李二却不管这个,嘴角一弯,“正好,朕派人召她回来一趟,好好跟她聊聊。而且她怎么又跟萧锐走近了?这可不是好事!” 皇后没接茬,她心底觉得,长乐既然喜欢萧锐,嫁给他也没什么。只不过是陛下放不下面子,不舍得同时嫁两个女儿给萧锐。 与此同时,开学之后的无类书院很热闹,经过短暂的适应,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独自住校生活,并且能主动自律读书学习了,只有少部分的还有一点纨绔习气未除,所以这也导致了书院里面偶尔有些小摩擦。 值得一提的是,书院本届入学年纪最小的一位,是九皇子李治,他的年龄和个头,在书院可谓一道靓丽的风景。 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引来了许多人的追捧,自愿加入到他身边,做了跟班和拥趸。 这让平素里在皇宫里面老实本分的小李治内心急速膨胀,原本没有什么纨绔气息的,不知不觉竟然在书院养成了支使人的习气,甚至走路都一摇三晃。 他这个年纪和个头,学着街溜子的做派,略显滑稽。 可书院毕竟是一个世外桃源,总有人看不惯这些的,况且院长三令五申入学之后人人平等,不分什么贵族和平民,都是同窗,不可相互歧视欺压。 现在有人敢这么招摇,自然就召来了许多人的嫉妒和不满,这其中,看不惯的居多。 这不,清河崔氏出身,崔宁儿的堂弟崔景玉,就准备给这位小皇子长个教训。 “景玉兄,那可是皇帝的儿子,后台太硬,要不还是别惹事了?我们能入学很不容易的。”有人劝解。 崔景玉却冷哼道:“我就是看不惯那小子的做派,大家都是贵族,凭什么我们进来之后老实本分,他却可以依旧保持着贵族的高高在上?皇子怎么了?揍他一顿,谅他也不敢说什么?我姐夫可是太子。” ……也是,这位小爷后台也很硬。 一边是太子的亲弟弟,一边是太子的小舅子,呵呵,有好戏看咯。 第六百九十六章 约架 书院东南一条林荫小道上,烧包的李治带着五个跟班堵住了两个长得很像的学生。 “郑学文、郑学武,今天轮到你们兄弟两个给小爷洗衣服了,为什么我们的脏衣服你们没有拿去洗?” 这两兄弟是荥阳郑氏的一对十五岁双胞胎,家里花费大力气把他们送到无类书院读书,两兄弟很兴奋,他们不想参与所谓的家族争斗,而且冠军侯萧锐虽然跟家里是仇敌关系,但不妨碍我们年轻人都崇拜他,能去他办的书院读书,简直太好了,肯定比家里私塾有趣。 可是没想到,来了书院以后,刚开始还挺好,后来就遇到了九皇子李治这个狗日的书院小恶霸,平时仗着年纪小不好好读书,反而专门琢磨欺负人。 而且你欺负人也就罢了,不去欺负那些好欺负的寒门子弟,李治这货小坏小坏的,专门欺负我们世家子。 这不,五姓七望被打瘸成六家了,有人就给李治出了个馊主意,说你从六家里面,每家挑两个倒霉蛋,比他们轮着每天帮你洗衣服打饭伺候你。 李治还真的敢这么干。 原来大家不想屈服的,但考虑到进入书院不容易,而且李治身份不同,不好惹,万一闹大了,再被开除就不划算了。所以五姓七望的一帮孩子们就想了一个权宜之计应付李治,每家出两个旁系老实懦弱的倒霉蛋,每天帮李治干点活搪塞一下就算了。 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呢,每日里这么被欺压,谁受得了? 再加上书院的院长冠军侯一直宣传鼓励大家独立自强,所以哪怕是最懦弱胆小的学生,慢慢也不想忍受这种不公。 于是有一天在给李治打饭的时候,偷偷往饭菜里吐了几口唾沫…… 一次两次的报复成功,这位胆子越来越大,甚至越发兴奋,还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分享出去。 然后每个给李治打饭的人,都往里吐唾沫…… 终于有一天,被人发现了,李治起的脸都紫了!恶心到胃都快吐出来了。 被人紧急送去书院的医学院,管医学院教学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治的好姐姐长乐公主。 小长乐如今也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只要不动武,平时一副温婉如玉的姿态,自带长孙皇后那般的三分贵气,所以在书院里面很受学生们的追捧。 看到弟弟突发恶疾呕吐不止,长乐很是不解,好端端的,没有中毒呀,怎么吐成这样? 可李治却不敢说出原因,直说是吃坏了东西。 长乐不疑有他,简单给治了一下,药到病除。 李泰恢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自己所有跟班狗腿子,把那几个给自己干活的魂淡挨个揍一遍。 然后呢?取消他们干活了? 不,不仅不能取消,反而要给他们加重,以示惩罚。当然了,打饭这种事就不能让他们做了,换成了自己的心腹跟班,其他方面加重工作量。比如不仅仅给李泰一人洗衣服,而是连结果心腹跟班的衣服也归他们洗。 慑于被打的淫威,几人敢怒不敢言,只能隐忍。 可是这天郑氏兄弟不想忍了,所以学着普通学生那样,按部就班的读书、吃饭、洗衣、睡觉等等。完全忽略了李治。然后就有了现在小树林这一幕。 面对李治找茬似的询问,郑家兄弟语气冷漠的说道:“我们是来读书上学的,不是来给别人当狗干活的,书院规定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你的衣服跟我们什么关系?自己没长手吗?” 什么??? 李治眼睛睁得老大,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两兄弟平时老实懦弱的,今天怎么敢这么跟自己说话? 不光是李治,他身边的一群跟班也愤怒了,纷纷指着郑家兄弟喝骂道:“喂,你们两个魂淡说谁呢?谁是狗?” “谁是狗谁心里清楚!”郑学文不屑的说道。 “谁答应谁就是狗!”郑学武就直接的多了。 有狗腿子不忿道:“好哇……你们两个贱种想死是不是?九爷,这两个魂淡吃了豹子胆了,我看一定是皮痒痒了。” 李治也被气的不轻,冷哼道:“给小爷狠狠的大,大到他们心服口服为止!” “好嘞!” “对了,往身上打,别打头,免得被书院先生看到追问。”李治叮嘱道。 还有人捧臭脚的赞美:“九爷英明,隔着衣服打看不到伤痕……” …… 郑家兄弟背靠背做出防御姿态,就在这时,林间小道上走来一群人,为首的正是清河崔氏的崔景玉。 崔景玉带着大约十个十六七岁的学生,大步走来,边走边鼓掌,“好、好好!堂堂九皇子竟然这么欺负人?带人在书院殴打同窗?呵呵,就不怕书院的先生知道吗?” 李治不认识对方,但看到对方人多势众,心中也不免有些忌惮,冷眼说道:“你是谁?你哪只眼睛看到小爷打人了?” 言下之意就是,我没有动手,你告诉老师也不怕,有人出来顶包。 旁边有跟班认识对方,于是小声说道:“九爷,他叫崔景玉,清河崔氏的,今年十五岁。” 闻言,李治瞬间胆大起来:“哦……清河崔氏的?你们五姓七望被我姐夫打败,一个个都得给小爷低头,怎么?在我姐夫的书院,你们还敢不老实?记得之前过来跟小爷低声下气求和的,也有你们清河崔氏的人吧?这件事你崔景玉不知道吗?” 崔景玉呵呵笑道:“当然知道。当初不过是看你年幼,担忧你在书院不能适应,所以我们商量着,以同窗之友谊,帮助你一下。可没想到啊,我们一片好心,你不死感恩也就罢了,还当我们是摇尾乞怜?枉你还是皇子,却无陛下半分风范,真让人失望!” 闻言,李治恼羞成怒,特别是说自己不像父皇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他。 “魂淡,谁要你们的帮助?你们就该给小爷低头干活……” “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打呀!”李治想到
相关推荐: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蔡姬传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痞子修仙传
数风流人物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