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甄嬛传之妖妃妲己 > 第241章

第241章

,夏怡多半会将他们安排好的。 谁知道坐在车辕上的元贵却笑着说道,“不了,我们会回禾登村。” 舒予一愣,“回禾登村?” 车厢里的方婆婆苦笑,“阿贵是为了我,是我不愿意呆在县衙,是我想回村子里。阿贵怕我一个人没人照顾,放心不下,就要跟着我一块回来。其实他留在县衙更好,他一身好功夫,万一被新来的县令看中,那就前途无量了。我不想耽误了他,路乡君,您帮我劝劝阿贵。” “不用劝了,我觉得禾登村挺好的,很安逸。” 方婆婆不赞同,“安逸什么,你一个大小伙子,都到了娶亲的年纪了,在县衙做事,亲事也好说合一点,干什么非要跟着我回来。” 舒予看了看方婆婆,又看了看车厢外的元贵,若有所思了起来,“婆婆为什么不愿意住在县城?县城更便利不是吗?” 方婆婆却突然扭过头,似乎并不太愿意回答。 舒予眯起眼,县城是有什么让方婆婆忌惮的东西吗?早前他们刚见到元贵的时候,元贵也说过,方婆婆几乎很排斥来县城。这次实在是没办法才进城看大夫的,谁知道却偏偏遇到了反贼,一停留就这么长时间。 舒予盯着方婆婆片刻,后者只是干笑了两声。 她只能暗暗的叹了一口气,果然,有些事情方婆婆似乎并不愿意多说。 她换了个问题,“那你们就没有考虑过回东安府吗?方婆婆以前是从东安府逃灾过来的,元贵原本也是东安府的人,回到故乡不是挺好的吗?” 元贵抿抿唇,没说话,方婆婆却仿佛陷入了某种会意,声音突然变得消沉了起来,“东安府……那个地方对我来说是个伤心地,一个亲人都没有了,回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舒予一怔,“一个亲人都没有了?方婆婆怎么这么肯定,你回去看过了?” 方婆婆摇摇头,但她却不打算继续说下去了。 “婆婆……” 舒予有些头大,还想再问问,方婆婆却指着前方说道,“再往前走一里路就到禾登村了,路乡君,我们已经二十多天没有回来了,屋子里肯定很脏,一会儿要是招待不周,千万别见怪。” 这明显有突兀的转移话题方式,让舒予有些哭笑不得。 看来还是先去村子里打听打听再说吧。 车子果然很快就抵达了禾登村,方婆婆的家在村子里面的位置,因此马车是一路从村中穿行而过的。 原本村子很安静,那群反贼的动作显然也影响到了这边,村口还有被破坏掉的陷阱。 这会儿他们进村,除了几个人在走动之外,其他人都还藏在屋里,在外面的小孩子更是一个都没有。 好在现在是冬天,地里没什么活计,大伙儿都在家中猫冬。 听到路上传来的马车车轮的滚动声,众人都探着头紧张的往外看。 直至看到坐在车辕上的元贵,他们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第1782章 元贵错愕 元贵抬起手跟他们打招呼,有人和他比较熟悉,头就从院墙里面探出来,小声问他,“你们都回来了?没事吧,我听说县城闹得很大,咱们村里也有山贼跑过来,好在朝廷来的将军提前在村口布置了陷阱,咱们才没遭殃。” “元贵,你们是从县城回来的吗?这一路上没遇到什么危险吧。”有人带头,道路两旁的村民就接二连三的从院墙探出头来。 元贵一边往前走一边大声回道,“没事了,那些反贼都被抓了,县城的城门已开,可以随时进出,大家放心吧。我得先回家了,晚些时候再跟你们唠嗑。” 众人还想再问,可见到坐在马车里的舒予时,一个个都闭上了嘴,只是好奇的看着她们。 等到马车停在方婆婆家门口,元贵总算松了一口气。 方婆婆被扶了下来,掏出钥匙打开院门,里面冷清清的,角落里还有几堆雪还没来得及融化。 好在他们家屋顶早前就被元贵重新修整好,所以没被这场雪压坏。 方婆婆对元贵说道,“你带路乡君在村子里转转吧,我先把屋子收拾一下。” 元贵原本要帮忙,想了想,还是应下了,将马车拴在一旁,对舒予说道,“路乡君,这边请。” 舒予看了元贵两眼,点头同意了,应西跟在后面,慢吞吞的走着。 走了几步后,元贵就迟疑的问道,“路乡君,你……你好像对婆婆的事情很好奇?不止这回,上次在医馆的时候,你也向我打听过。” “嗯。”舒予倒是毫不避讳。 元贵犹豫了再犹豫,拼着得罪她的风险说道,“可是路乡君,婆婆并不想多提当年的事情。若是可以的话,能不能,不问了?” 舒予叹气,“我也不想问,但我这不是有苦衷吗?” “什么苦衷?” “方婆婆可能是我家失散多年的亲人。” 元贵的双腿陡然顿住,错愕的看向她,“路乡君你说什么?亲人?” “嗯,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差不多是能确定的了。只是方婆婆一直对当年之事讳莫如深,我也不明白她为什么不愿意提起,还说家乡没有亲人了。我不知道她现在对我们是什么想法态度,所以想先问明白了再和她说清楚。” 偏偏方婆婆不想提起,舒予能怎么办? “我总觉得方婆婆对老家有什么误会似的。” 元贵张了张嘴,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原因。 可紧跟着心里却有些失落,他跟方婆婆相依为命一年多了,这一年来他是完全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的。 但是现在,婆婆真正的亲人找上门来了,对方还是路乡君,元贵想,或许他和方婆婆的缘分,也到此为止了。 他是很想将婆婆当成奶奶长辈,但方婆婆这辈子太苦了,要是能跟路乡君他们相认,将来的日子肯定不会过的太艰难。 他不能太自私了。 元贵深吸了一口气,“我不知道这些年婆婆都经历了什么,可她对故乡的亲人绝对是很想念的,路乡君实在想知道的话,可以问一个人。” M 第1783章 找上关家 “谁?”舒予侧过身来,诧异的问,“禾登村的村长?” 元贵却摇摇头,“不,是住在县城里的关家奶奶。” 关家? 舒予顿住,“你是说,就是你们之前借宿的那个关家?” 元贵点头,“对,就是他们家。方婆婆和关家奶奶似乎认识了很多年的样子,我偶然间听到他们提起过,关家奶奶还对婆婆说,让她放下以前的事,好好过日子。她们,应该都是逃灾过来的。” 所以关家奶奶,其实也是东安府的人。 舒予眼睛微微亮起,“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去。” 元贵没想到她的动作这么快,忙说道,“这么着急吗?要不先喝口水吧。” “不了。”早点知道真相,她也能早点写信回去告诉她奶这个好消息。 舒予回到方家,跟方婆婆打了声招呼,拒绝了她的挽留,很快又离开了禾登村。 村里的人看着马车来了又去,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来。 难道那位姑娘只是用马车送方婆婆两人回来的?方婆婆他们在县城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突然就遇到了这样的贵人了。 等到舒予的马车驶离了村子,村民们立刻结伴同行直奔方家而去,将正在收拾的方婆婆和元贵吓了一大跳。 而舒予和应西,没多久就回了县城。 关家距离孟家镖局有些远,他们家在县城的西边,那一片,是承谷县有名的‘贫民窟’。 顾名思义,住在这里的人,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个个都饿得瘦骨嶙峋的。 之前反贼还没被抓的时候,城内其他人都鲜少出门,只有城西这一片的人,为了生计到处奔波。 舒予一走进来,就见到了不少被压塌的房屋正在修葺。 她抬眸看了看,小心的避过来来往往的人群,小半个时辰才找到了关家的地址。 应西上前敲了敲门,里头很快传来脚步声,“来了来了,谁啊?” 一开门,见到两个陌生的姑娘,对方顿时一怔,“你们是……” “你们,我们找关家老太太,她可在家?” 舒予的态度很友善,再加上穿着打扮,明显和这一片地方格格不入,这让开门的关姑娘有些紧张,下意识的点头,“在的在的,我奶在屋里。” “我能进去和她聊聊吗?” 关姑娘只觉得有些魔幻,聊聊?眼前这姑娘瞧着好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他们关家可跟城里有钱人家的姑娘从来没交集,更别说她奶了。 对方居然说要和她奶奶聊聊? 舒予笑着地上了路上买来的礼盒,“冒昧打扰,还请收下。” 对方礼数这般周到,关姑娘二话不说就让开了身子,“姑,姑娘快请进,我这就去找我奶。” 她飞快的跑了,舒予这才抬起头打量关家的院子。 关家很小,但院子里的东西堆得满满当当的,听元贵说,关家有兄弟两个,孙子孙女七个。 这么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确实很拥挤了。 但如此情况下,他们却还是在方婆婆遇难的时候,收留了她和元贵。 第1784章 关家老太太 舒予和应西走到堂屋门口,方才开门的那位姑娘就扶着一位老太太出来了。 “奶,就是这位姑娘找你。” 舒予对着关家老太太颔了颔首,笑道,“您就是关家奶奶了吧,我听元贵说,您原籍也是东安府的。我家就在东安府,咱们还是老乡呢。” 一听对方是东安府来的,关家老太太原本有些忐忑不解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 “姑娘是东安府来的?哎呦,快进来快进来。”老太太很高兴,侧开身子就让她们进来,一边领着她们往里面走一边说道,“我离开老家都已经几十年了,这么些年,也就前段时间见过元贵这么一个老乡。姑娘是东安府哪里的?” “我是江远县人。” “我是东古县的,跟江远县离得不远。” 老太太让她们坐,又赶紧让孙女儿去倒水。 关家好像就只有她们祖孙俩在家,其他人都出去了。 关姑娘立刻去了厨房,舒予这才说道,“东古县我也去过几次,望远河,刘家祠,还有城门口的那颗大樟树。” 老太太听到熟悉的老家地名,更加激动了,“对对对,这些都还在呢?当年那场大水,望远河的水都漫到小腿了,稍微不熟悉的,一脚就能踩空。还有大樟树,那棵树到现在都要有上百年了吧,是咱们东古县的标志。那你去过方拓街吗?那里啊……” 老太太絮絮叨叨的,大概是难得找到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能让她回忆往昔,她一下子收不住嘴,舒予就安静的听着。 关姑娘倒了水过来,见这边没事,就又出去忙了。 舒予就这么陪着老太太寒暄唠嗑了一阵,将彼此的关系拉近了,这才开口说起自己此行的目的,“关奶奶,其实今天我过来,是想跟您打听点事儿的。” 关家老太太一愣,对啊,她差点就忘记了,这姑娘和自己无亲无故的,突然找上门来总不至于是来听她回忆过去,自然是有事情的。 她一时说得太兴起,就什么都顾不得了。 老太太一拍额头,“瞧我,自顾自的尽说些有的没的。年纪大了,就啰嗦了些,真是难为你听我说这么多。你说吧,你想打听啥事啊?” 舒予就笑道,“前段时间我认识了方婆婆,听说她也是东安府的,就难免跟她唠了几句,感觉还挺亲近的。然后就好奇的想问问她当年怎么逃灾来的长金府,老家还有没有亲人,谁知道方婆婆却不愿意多说,而且情绪还有些失落。我想着她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还是遇到了什么难处,要是有,我或许可以帮帮她。” 老太太闻言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她点点头,“这也难怪,她一向都不愿意提起当年的事情的。如今有了阿贵这个死心眼的好孩子,看着倒是没什么难处。有难处的,那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舒予忍不住微微挺直了脊背,“这话怎么说?三十多年前,那不就是她逃灾来这的时候吗?” 第1785章 她命太苦了 老太太点头,叹了一口气,“是啊,她刚来长金府那两年,可真是吃了大苦头了。我这方家姐姐啊,命太苦了。” 舒予抿紧了唇,安静的听着。 据关家老太太说,她当年逃灾离开东安府后,在半道上和方婆婆认识的。方婆婆那会儿已经跟家里人失散了,就他们夫妻两个结伴同行。而关家老太太身边的亲近之人都在洪水中丧生,只有爹和一个弟弟相依为命。 两家人都算是孤身上路,就彼此做个伴,一路同行了。 后来抵达了长金府,这边没有受到洪水肆虐,大部分流民也没走这么远。 他们考虑过后,就暂时在这边歇下来。 不过关家老太太和方婆婆不同,方婆婆想着若是老家没事了,就不往北方去了,她还是想回去,毕竟她跟父母姐姐只是失散,回去了说不定就能团聚了。 但关家老太太的爹和弟弟却是想去北方投靠亲戚的,然而他们一路过来,身上的盘缠都用尽了。最后她爹和弟弟就想把关家老太太嫁人收点彩礼当路费。 关家老太太对此并没有觉得意外,一路逃灾过来,她早就知道,若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她会是被第一个牺牲的人。 不过她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自己选了丈夫,就是现在的关家老头。 她成了亲,她爹和弟弟就继续启程往北方去了,这一去,就再没见过。 只是关家老头对她还不错,关家老太太的日子虽然苦,却还算安稳。 说到这里,老太太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对自己的生活还挺满意的。毕竟若是没有逃灾这一出,她连自己选择丈夫的机会都没有。 至少,她眼光还不错,老头这么多年来,对她一直很好。 比起方家姐姐,她还算幸运的。 “我当时成亲很仓促,我爹和弟弟急着离开,关家又没什么钱,所以我备婚就用了两天而已。可就是那两天,方家姐姐救了个人。” 一个贵人。 也不知道该说方婆婆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有位姑娘落了水,方婆婆当时就在附近,她直接跳下去将那姑娘救了上来。 可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她把人救上来后,对方家的下人呼啦啦的拥着那姑娘去看大夫了。方婆婆就被晾在原地,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她也没去医馆,那会儿她手里都没什么钱,哪里有那个资本去看大夫啊? 于是就自己回去煮了姜茶喝,身体没什么异样便以为没事了。 好在被她救上来的那位姑娘是个知恩图报的,养好病后就立刻找上门来,非要报答方婆婆。 这姑娘是位六品官员家的女儿,她倒不是本地人,只是这边有家铺子是舅舅开的,舅舅又过来巡视铺子,她就闹着跟来看看热闹。没想到会跟家中下人失散还落了水,幸亏遇到了方婆婆。 那姑娘天真浪漫,怎么也要报答救命之恩。 她知道方婆婆是逃灾过来的,身上没什么钱,就给了一大笔银子。 第1786章 无法生孩子 方婆婆不肯收,姑娘的舅舅却劝她,若是不收的话,姑娘内心难安,别人也会说他们家忘恩负义,于姑娘的名声不好。 方婆婆的丈夫陈兵也说,这些有钱人家不缺钱,但是害怕他们仗着救命之恩缠上他们,他们是要花钱买个安心的。 最终方婆婆被说服了,她收下了那笔银子。 总共五百两,这对于陈兵和方婆婆这样的逃难过来的人来说,就是一笔巨款。 拿到钱后,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不少。 那姑娘在这边停留了一段时日后,就和舅舅离开了。 方婆婆就开始计划着回老家,手里有钱了,路费也不需要担心。东安府那边的洪水也退了,他们还是可以回去跟家人团聚的。.CoM 谁知道就在这时,她月事来了。 往日里月事来,方婆婆只是有些难受,谁知道那一次她的出血量却多得吓人。不仅如此,整个腹部绞痛的就跟有人一直在揍她似的。 这样的情况明显不正常,方婆婆去了府城找了这边比较出名的女大夫。对方说她受了寒,应该是她下水救人那次落下的病根。 不仅如此,她上个月月事来的时候,正好是在逃灾的路上,身子经常泡在水里,再加上劳累过度,以及在天寒地冻的时候下水救人,身子根本就受不了。 往后月事会经常疼痛不说,将来生孩子都困难。 这一噩耗打击的方婆婆和陈兵人都傻了。 不过大夫安慰他们,只要好好调理,将来也还是有希望的。 只是这调理的费用可不低,用的药材都是好的。 那之后方婆婆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躺在床上调养的,家中里里外外都是陈兵做主。自然,也包括那笔钱。 陈兵以要买贵重的药材为由,将大部分银子都拿走了。 当时的方婆婆还很年轻,心思单纯,陈兵又是自己新婚不久的丈夫,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当然只会信任他。 因此,她不知道陈兵钱拿了,买的药材却并不好。 方婆婆完全是靠着自己的意志力熬过去的,生病期间,她就特别想念家人。 陈兵自告奋勇,说找人去打探方家人的下落,看看他们好不好。 过了几个月后,陈兵告诉方婆婆一个噩耗——方家人,包括路家人全都没了。 那场洪灾带走了方婆婆的姐姐一家,随后镇上的疫情,带走了方婆婆的父母。 陈兵不止带来了确切的消息,还带来了镇上开的方婆婆父母死亡证明。 方婆婆深受打击,身子越发的不好。 那之后,她几乎是缠绵病榻大半年。 而这半年时间,她根本不知道陈兵在外面做了什么。 他拿着那五百两银子在县城买了房子,随后又跑到那姑娘舅舅家开的铺子找那的掌柜,说妻子为了救姑娘落下了病根,需要调理,钱已经全部用完了。 那姑娘在临走之前,确实也交代过掌柜的多照顾他们,有什么需要尽量满足。 掌柜的于是又给了陈兵一笔银子。 但有一就有二,陈兵贪心不足,几次三番找上掌柜。 第1787章 被休 掌柜的也恼了,这一次两次的还能理解,多了可就不识好歹了。 他把这事写信告知了东家,那姑娘的舅舅来信交代,让他一次性再给三百两,这事就当彻底了断,从此再不来往了。 掌柜的遵照吩咐,等到陈兵再来的时候,直接写了契书,表明恩情还清。 陈兵虽然不舍得放过这条大鱼,可他一个无权无势的人也不敢说什么,最终讨价还价到三百五十两成交。 自此,加上一开始的五百两,陈兵前前后后拿了总共一千两银子。 一千两,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那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天文数字。 陈兵手握巨款,自此日子过得格外的逍遥。 后来方婆婆身子好些了,再看陈兵对自己的态度已经变得十分敷衍了,她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 但等她知道一切真相时已经来不及了,陈兵拿着那笔银子在城里开起了铺子。 铺子不大,可确实是在赚钱。.CoM 方婆婆找他大闹一场,陈兵却毫无惧意,他以方婆婆无所出为由,写了封休书给她。 方婆婆的脾气其实和舒予家老太太有些像,受不得这样的气,这种男人不要就不要了。可她又不甘心,凭什么对方藉着她的理由讹到这么多钱,最后白白便宜了他。 她不同意,他们才成亲两年,按照大宿律法,至少要三年无所出他才有资格休妻。 陈兵无所谓,方婆婆不肯走,他有的是法子。 他开始带着女人明目张胆的出现在方婆婆面前,骂她是不能下蛋的母鸡,说她现在已经无亲无故没人撑腰,将来也不会有孩子,干脆等死算了。 方婆婆本就身体不好,被陈兵折磨的越发的病情严重。 她也尝试去找过那位掌柜的,可掌柜的根本就不听她的,反正已经写了契书了断了,他们夫妻两个的事情他不干涉,只要别来烦他就行。 方婆婆无奈,走投无路甚至要去衙门告陈兵。 可陈兵已经收买了县衙的一名捕快,方婆婆还没走近县衙,就被打了出来。 还是关家老太太见到她,将人带回了家。 那个时候陈兵已经算得上是‘有钱有势’了,她们这样的小老百姓,在这没有根基没有亲人,根本就斗不过他。 关家老太太劝她,如今方家就剩下她一个人了,怎么也该好好保重身体。若是这么窝囊的把自己给折腾死了,将来有什么脸面去面对他们。 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方婆婆想到自己的姐姐,以她姐姐的性子,知道自己这么糟蹋自己,可能要气得从地底下跳出来。 方婆婆听进了劝,冷静下来后,心平气和的跟陈兵谈了一场。 她可以走,但她身上没钱,还生着病,陈兵得给钱。 她一开口就是两百两,陈兵当然不乐意,最后讨价还价到了一百两。而且陈兵要求,方婆婆以后不能踏进县城,他不想看到她。 方婆婆答应了,她离开的很憋屈,可她用那一百两银子,总算让自己的身体好了起来。 第1788章 狗东西还活着吧 舒予听得心里不舒服极了,家中老太太还以为她妹妹嫁的是个贤人,没想到是个渣滓。在这里,方婆婆无依无靠,孤身一人,还生着病,连报仇都做不到。 要是家里老太太知道姨婆当年遭了这么多罪,哪里受得了? 这狗东西,应该还活着吧。 关家老太太抬起头,就见舒予表情冷冽,眼里都透露着狠意。 她猛地一愣,这个角度看过去……她竟然觉得眼前这位路姑娘,有些眼熟。 关家老太太心里咯登了一下,某个不太确定的念头不可抑制的涌了上来。 舒予缓缓的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继续问道,“那之后方婆婆就去了禾登村,一直住在那里直到现在吗?” 谁知后者却摇摇头,“没有,一开始方姐姐是在距离府城不远处的小村子里租了间小屋子生活。她要在府城看大夫,那边离得近,方便。可谁知竟被陈兵给看到了。” 陈兵休了方婆婆,手里又有了银钱,自然想再娶一门妻子。 他倒是想要攀门高亲,若是得到岳家的资助,陈家以后在他手里,还不是会飞黄腾达吗? 可但凡有些底蕴的大户人家,谁看得上他? 陈兵还是从别处逃灾过来的,又是个二婚头,加上当初方婆婆大闹过一场,县城其实有不少人都知道他的为人不怎么样。 在县城找不到,陈兵就去府城找。 同样的,有钱有势的人家是看不上他的,再说陈兵这人是穷人乍富,生活习惯做派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最后,陈兵娶了个府城里同样有一间铺子,家里姐妹众多的一户小户人家的闺女。 对方长得不错,虽然家底没有达到陈兵的预期,好歹比方家要强一些的。 而在娶那姑娘之前,陈兵为了讨她欢心,就经常前往府城,找借口带着姑娘和她兄弟出去玩,就这么看到了在府城求医的方婆婆。 陈兵小人之心,觉得方婆婆出现在府城是不怀好意,是冲着他来的,想要破坏他的婚事。 他哪里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知道方婆婆的住址后,陈兵就找了地痞流氓去骚扰她,甚至还打算将她拐卖离开长金府。 年轻时候的方婆婆长得好看,这点从舒予等人身上就能看出来了。 只是方婆婆生了场大病后,人就很瘦弱,一直都病恹恹的脸上没什么血色。那伙地痞流氓去找她,方婆婆假装病入膏肓,命在旦夕,才将那伙人给吓跑了。 但这效果只是一时的,后面再来就不管用了。 方婆婆只能搬离那个村子,还是关家老头提议她去禾登村的。关家老头是本地人,对这附近也算是熟悉,说禾登村那边有个大夫医术不错,村子的风气也好。 方婆婆是孤身一人的弱女子,禾登村那边最是适合她。那时候的村长媳妇是个泼辣的,又非常护短,还有些功夫傍身,对女子非常友好。 于是方婆婆去了禾登村,果然安定了下来,这一呆,就是三十年。 第1789章 你真的只是同乡而已吗 舒予突然想到元贵说过,他从悬崖上掉下来被方婆婆所救,后来就是村里的大夫给他看好的,没来县城寻过大夫。 看来这禾登村的大夫,医术果然不一般。 舒予深吸了一口气,“那陈兵呢?” 关家老太太说,“老天不长眼啊,没让恶人有恶报。他成亲之后,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拿着方

相关推荐: 桃源俏美妇   乡村透视仙医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将军在上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女奴的等价替换   开局成了二姐夫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山有木兮【NP】   猛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