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甄嬛传之妖妃妲己 > 第119章

第119章

十分惊喜,“真的?你,你官复原职了?可以离开这里了?” “是。”姚天勤点点头,经过多年流放地的风霜浸染的脸也不由的泛起激动的红晕,“不过传旨的官员还在路上,我是收到了京中朋友提前寄来的信才知道的。” 所以他才说事情还没落实,只要那赦免圣旨一日没到他手上,一日就不敢确认。 但姚天勤也担心圣旨一来,他可能就没有别的时间跟路二柏告别了,便先透露了出来。 这件事情别人可以不说,路老弟,他还是要告知的,不然就成了忘恩负义之辈了。 况且,他和路二柏认识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却比一些相交五六年的朋友还要投契。就算事情出了变故,他也不会笑话自己,更不会往外传的。 “那就提前恭喜姚伯伯了。”舒予率先出声。 姚天勤哈哈一笑,“不着急不着急,等圣旨到了再恭喜吧。” 笑完又有些感伤,“说起来,自打流放到这里来,我是心心念念的想着回京的。我自己一把年纪了倒是无所谓,可儿子总在这里也没什么出息。可如今真要走了,却又有些舍不得了。路老弟,你我相识虽说不长,但志同道合很有默契,这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相见。” 路二柏原先只顾着替他高兴,现在他这么一说,也开始不舍起来。 反而是舒予,在一旁笑道,“肯定会再见的,姚伯伯是自由身,我爹也是。将来若是我们家大虎读书争气,说不定还会考到京城去,到时候不就重逢了吗?” 她没说自己也可能无罪释放,她的事,比姚天勤还不确定。 第794章 他的上峰不就是宫丘 舒予的话,让两人又抛开了愁绪。 姚天勤想到什么似的,赶紧进了屋子,没一会儿拿出来两大摞的纸张,直接放在路二柏的面前。 “这些,是我这么多年来琢磨出来的一些物件的图纸。有些成功了,有些还待改善,有些失败了,所以图纸有些多。但这些都是我最宝贝的东西,如今我要走了,便都留给你吧,你看看,若是合适,就试着做做。” 路二柏眼睛亮了亮,不敢伸手去碰,“这些,都是给我的?” “当然,你尽管拿着,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将来给我寄信。等我回到京城安定下来后,我再给你地址。” 姚天勤想了想,又说道,“我官复原职还是工部郎中,虽然官职在京城里边不算大,可到底还是有些权利的。你将来若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告诉我,能帮你的,我肯定会帮的。虽然你家二姑娘被流放的事情我现在无能为力,不过我也会想办法。” 舒予一愣,然后摸了摸鼻子。 这个,倒是只能辜负他的一番好意了。 但自家老爹有这样的后台靠山,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以前的路家哪里敢想会认识京官,就是面对县城里的官差都是心惊胆战的。 此时的路二柏还没意识到自己的人脉,还在不好意思的拒绝姚天勤的好意,“你难得官复原职,说不定被很多人盯着,自己要小心谨慎,先得了上峰的看重要紧。我们在这安安分分的过日子,没什么难处,你就不要担心了。” 上峰? 舒予一听到这个,倏地皱了一下眉头。 姚天勤官复原职是工部郎中,孟允峥那个人渣爹是工部侍郎,可不就是姚天勤的上峰吗? 工部侍郎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宫丘,另外一个就是五年前陷害姚天勤的那位,不过两年前被搞死了。 好巧不巧的,搞死他的人,就是宫丘。 后来宫丘暗中将自己人提拔上去,当了另外一位工部侍郎。 而侍郎上头还有工部尚书,只是据孟允峥所说,工部尚书年纪大了,其实就是个定海神针,平日里不太管事。 因此整个工部,说到底,就是宫丘的天下,是他的一言堂。 如今姚天勤成了他的下属…… 舒予看向正在商谈的自家老爹和姚天勤,在心里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不过让他远离宫丘这种事情,她不好多说。她一个流放至此的人,怎么也不该对京城官场这般了解的。 但她不说,戚禅可以说啊。 戚先生因为成懂的事情,已经对宫丘有所戒备了。 姚天勤能官复原职,算是他一手促成的,在外人眼里,他跟戚先生算是一边的了。 那戚禅提醒他,就合情合理了。 只是戚先生去见巡抚大人,还没回来。 舒予倒是期盼着那位传旨的官员来的慢一点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 傍晚的时候,舒予刚准备回正道村时,姚泊突然跑到路家来,兴奋的告诉他们,吏部的传旨官员来了黑常县。 第795章 舒予回村 舒予就停了停,扭头看向进门的姚泊。 如今有了确切的消息,姚泊也不怕别人知道,兴匆匆的对路家人说道,“晌午刚过那会儿,县丞大人便领着吏部的传旨官过来了,直接来我家里宣读的圣旨。我爹官复原职了,皇上还赏赐了不少东西,其中就有一处宅院。” 舒予扬了扬眉,“宅院?” “是。”姚泊连连点头,“我爹这会儿陪着吏部官员和县丞在说话,我就先过来告诉你们这个好消息。那处宅院的地址我也写下来了,路叔,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给我们寄信,就寄这个地方。” 姚家在京城原本也有房子的,只是他被流放后,房子自然是充公了,后来卖给了别人。 不过皇上重新赏赐的房子,比他们原先的要大,是个大三进,最重要的是位置好。 路家人都为姚家高兴,老太太更是拍着手说道,“哎呦,这事情这么突然,那我得给你们准备点东西。你们啥时候走啊?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相比较路二柏,老太太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天大的人脉靠山了。 这可是京官,比县令大人都要高好几阶的大官啊。 不管怎么样,都要牢牢的打好关系才行。 姚泊闻言却连连摆手,“路奶奶您太客气了,不需要准备什么的,当初要不是路叔和二妹妹帮了我们,我们哪里会有今天。不过我们还得过些日子才能动身,那位吏部的官员想见一见戚先生,只是先生没在黑常县,他就打算多等几日。” 他没说的是,那位吏部官员因为赶路赶得及,受了点伤,不好继续启程。 其实他原本昨日就能抵达的,但伤势复发,他便只能在驿站那边停留了一日。 好在驿站那边有位姓侯的妇人手里有种良药,传旨官用过之后止住血也缓解了疼痛,养了一日才重新出发来了黑常县的。 舒予听说对方要等到戚禅回来后再走,便松了一口气。 她恭喜了姚泊一声,便拉着骡车出了家门。 再不走,城门关上,她就回不去了。 舒予这次是一个人回去的,今日才是大年初二,县城的热闹,最起码也会维持到正月十五才会结束。 老太太他们在黑常县也不会很久了,难得的年节气氛,舒予不想他们陪自己待在正道村里面,成日的洗衣做饭。 先前王长东不是给老太太说了不少可以玩的地方吗?舒予就让大丫带他们去看看,难得一次,不要错过了。 反正她回到正道村,也可以在庄子上吃饭,一日三餐都饿不着。 而且她现在一点都不忙,发热包已经交上去了,那些登记的名册也整理好了,除了早上晚上忙一通之外,其他时间她都有空闲。 老太太拗不过她,只能留在了县城里。 但她说了,最晚正月初六一定会回去的。 舒予坐在骡车上,慢悠悠的重回到村里。 因着过年,村子里还是挺热闹喜庆的,孩子们也难得的在外面跑跑跳跳。 第796章 戚禅回来 舒予见许振生在前面不远,想到车里某个小孩放的几个‘地老鼠’,便冲着他招了招手。 许振生哒哒哒的跑过来,往车厢里面看了看,“大虎呢?” “他要过几日才回来,不过他让我给你送了礼物。” “什么?” 舒予将车厢里的布袋子拿了出来,“烟花,这是我家兄长去府城买来给大虎和三丫的,大虎特意给你留的,拿着。” 布袋子鼓鼓囊囊的,里面不但有烟花,还有用纸包着的一些糖果点心。 这些都是大虎大年初一去别人家里拜年的时候拿回来的,知道许家没准备多少年货,就给小伙伴带了一些。 许振生抿抿唇,他因为沉默寡言的性子,在这正道村没什么朋友,大虎算是第一个。 明明比他小好几岁,却十分的照顾他。 许振生接过布袋子,“谢谢。” 舒予摆手,“等他回来,你再同他说。好了,你去玩吧,我先回家去了。” 许振生就退后两步,站在一旁让她过去。 舒予又开始兢兢业业的上工了,次日登记的时候,她看到了舒二爷夫妻。 两人脸色都有些苍白,身子还抖了一抖,像是生病了的样子。 显然初一那天下午的那场雨,不是白淋的。 舒予还以为他们会不死心的继续询问侯氏的事情,谁知道两人什么话都没说。 他们不多事,舒予也懒得理会他们。 老太太到底没等到初六,她初四就过来了,还对舒予说,“我提前过来,给姚家他们准备点干货,让他们带回京城去。姚家跟你爹关系好,可不能因为人家走了就不来往了,那多吃亏啊。” 老太太自有一套人情世故的道理,舒予就由着她了。 很快,老太太从马禄他们手里买了猎物做成的肉干,又从方家换了不少山货,拢一拢的准备拿到县城去。 就在老太太离开后不久,戚先生终于回到了黑常县。 只是他在县城呆了不到半天,便紧跟着来了正道村,直接找上了舒予。 王长东见他居然亲自来找路姑娘,当下惊了惊,赶紧将书房收拾出来让他们进去谈,又亲自端了茶水点心放在桌子上,然后站在门外守着了。 他直觉,戚先生来找路姑娘,肯定是有大事要说,绝对不能让人来打扰。 戚禅意外的多看了王长东两眼,对他颔首笑了笑,似乎对他的做法很满意。 王长东顿时就激动了,越发的慇勤,“那先生和路管事慢慢谈,有什么事情直接叫我一声就行。” 他出去了,书房里面便只剩下舒予和戚禅两人。 看着面前依旧没什么变化的小姑娘,戚禅忍不住笑道,“老夫过来,是有个好消息告诉你的。你做的那个发热包,巡抚大人看到后很高兴,已经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去了。不过等发热包送到,再试用过后进行封赏,还要一段时日,你再耐心等等。” 舒予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心里是有数的。 “我知道,就像姚伯伯那样,也等了两个多月了。” 第797章 侯氏的机缘 戚禅笑道,“他那个还算快的。” 就如同他所料那般,皇帝对于五年前错判姚天勤案件,致使他流放多年,心里总归是有些愧疚的,这才二话不说就将人官复原职。 再加上姚天勤此人虽说没什么朋友,但同样也没什么人同他有深仇大恨,在立了功的情况下,朝堂上便没多少反对的声音。 因此这件事情决策的很快,在确认高筒转车实用价值之后,皇帝就下了旨意,让人送过来了。 舒予这事吧,按理说应该也不至于拖太久,她对朝堂那些人就更没什么威胁了。 但为了以防万一,戚禅还是让她多点耐心。 舒予不着急,甚至很淡定,“其实我在这也没受什么苦,倒是劳累您一直费心我的事情。” “说的什么话,你以为那发热包呈上去,受益的只有你?你将这东西交给我,也是帮了我。不说发热包,姚天勤能官复原职,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舒予乐了,“先生怎么跟姚伯伯说的话一样?那日姚伯伯也在跟我爹说,他们帮了他,以后他日子好过了,就反过来照顾我们。我爹生怕他回去之后就想方设法的帮我免罪,你说他好不容易官复原职了,要是因为我的事情又惹得皇上不喜,那不是白忙活一场吗?我爹就劝他,让他不要着急,当前要紧的是好好的办事,跟上峰也好,同僚也罢,先打好关系相处好了。可不能再像五年前一样了,光埋头做事也不行啊。” 戚禅一边听一边点头,倒是没想到路二柏是个这般通透的人。 只是舒予提到上峰的时候,他的手突然一顿。 姚天勤的上峰,不就是宫丘吗? 想到宫丘竟然安排了成懂在巡抚大人身边多年,还有和泰府那边也有奸细潜伏知府身边,他就有种宫丘怕是要搞什么大动作的感觉。 姚天勤可是刚回去,要是牵扯进去了,又得回这地方来。 他得回去跟姚天勤提提这事才行。 舒予自然注意到戚禅那一瞬间的停顿,她垂了垂眼,就不再多说了。 反而问起姚天勤离开的时间,“我听姚伯伯说,那位吏部来传旨的官员一直都在黑常县,想见您一面,等见过之后,便和姚伯伯他们一块回京了。您见过那位传旨官了吗?” 戚禅摇摇头,“没有,听县丞说他昨儿个去了驿站。说来也巧,先前他来县城时,惊了马受了伤,后来抵达驿站后伤口裂开,是驿站里的一位妇人给了他止血药的。那药比起先前大夫开的药还要好一些,那位传旨官感激那妇人,便趁着离开前,又去了那驿站一趟。我听描述,那妇人似乎就是侯氏。” 舒予讶异的张大嘴,侯氏? 说起来,侯氏手里的药,还是她给的。 一些常备的药丸药粉,舒予都从赵锡那边拿了点送了过去。赵锡的药,当然要比一般大夫开的更有效了。 侯氏帮了传旨官,对方还特地回去看望她,想来以后侯氏在驿站里的日子会更好过一些了。 第798章 姚家离开 戚禅说完事后就走了,第二天,他见了那位从驿站回来的传旨官。 第三天,姚天勤一家就准备出发,回京城去了。 舒予特地请了一天假,和家里人一块送送他们。 城门口有不少人,不止路家,还有这几年跟姚家来往比较多的人家,甚至连以前跟姚家不对付的人,都满脸笑容的出来送行了,还往车里面塞了不少东西。 舒予也见到了那位传闻中的吏部传旨官,据说姓万,这人看着四十岁左右,人很是精瘦,脸上没什么血色,大概是因为之前受伤失血过多的缘故。 他跟戚禅应该是熟人,两人在城门口说了好一会儿话才过来,带着姚家出发。 姚天勤和其他人都告了别,最后来到路家人面前。 要说的话之前都说过了,他只是伸手拍了拍路二柏的肩膀,笑着开口,“那我们就走了,今后常联系,你们也要保重。” “一路顺风。” 路家人挥了挥手,车队缓缓的往前驶去。 姚家的行李也有不少,毕竟在这生活了五年,一些能带走的都带走了,带不走的,大部分都送到了路二柏家里。 路二柏自己知道自家事,他们其实在这也不会呆太长时间的,这些东西给了他们也是浪费。 可姚天勤跟他关系好,以为他说的都是客套话,非要给他。还说他以后要是走了,想送谁就送谁,他不管。 因此姚家的那些大件家具,这会儿都堆在路家的柴房里。 姚天勤走了,对舒予没什么影响,可路二柏明显有些伤感了。 好在姚天勤留下了不少物件图稿,路二柏这些天如饥似渴的看着,已经吸收了不少。他打算过两天就试着做出来,接下来,有的他忙了。 送走姚家后,舒予又和戚禅道别,这才跟着家人回了院子。 她刚进屋喝了口水,孟允峥就过来了,怀里抱着一摞书。 他没去送姚天勤,本来也不熟,更何况现场有那位吏部传旨官和戚禅。 现在看来,他趁着这时间去书铺买了好些书啊。 舒予抽出最上面那本《广韵》,“怎么突然买了这么多?” “这两本是给大虎的,过年的时候我教考过他,学的挺快,也有悟性,千字文百家姓这些启蒙书已经十分熟悉,一些常见的字都认识了,自然该看其他的。” 舒予翻开那本《广韵》,什么一束二冬三钟,看得她有一瞬间的眼晕。 再看下面那本《尔雅》,她默默的放了回去。 六七岁孩子看的书,也不容易啊。 同情了大虎一秒,舒予又看向桌子上剩下的那摞书,“那这些呢?总不会也是给大虎的吧?” “当然不是,大虎现在还只是在家中自学。像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倒是不着急,等回去后进入学堂再学不迟。”当然,要是他把前面这几本书都掌握了,孟允峥提前教他也不是不可以的。 “这些书,是我自己看的。” 舒予一愣,用手比了比,这一摞书可不少啊。 第799章 他打算开书院 “怎么……突然这般好学?” 孟允峥笑笑,表情认真了几分,“阿予,我想参加科举考试。” 舒予一愣,“你想入朝为官?”说完后她又皱着眉摇了摇头,“不对,就你现在做的事情,以后要是那位真的坐上那个位置,论功行赏你也能当官,根本不需要一层一层的考上去。” 最多一年,五皇子就能当皇帝了。 孟允峥的才学能力都十分优秀,五皇子心里是清楚的,只要他办好几件实事,照样能升官参政。 对有些人来说,可能考取功名是唯一的路。但对孟允峥来说,这条路反而复杂又缓慢。 毕竟他要从童生开始考,即使每次都能考中,那也要好几年,根本没必要。 孟允峥点头,“是,我的确没想过入朝为官,但我想身上有功名。” 他如今,连童生都不是。 小时候他读书很是厉害,教导他的夫子曾经跟他爹娘说过,在他九岁那年去参加童生试看看,还扬言他肯定能过。 那时候的孟允峥自己也自信满满,可他爹娘却十分的犹豫,以他年纪小基础还不够稳重扎实为由拒绝了。 后来更是私下里跟他说,让他过几年再考,不会太冒头,而且考上秀才就不要再往上考了,家里镖局还需要他来继承。 那时候的孟允峥不太理解,但隐约知道爹娘大概是有什么苦衷。 十岁那年家破人亡,他明白了。 若是他考上举人考中进士,势必会进京,而且肯定会见到宫丘。 那时候他的身份就会暴露,偏偏宫丘权势大,他们一家三口捆一块也不是对手。 若止步于秀才,不显眼不进京,这样的功名在当地县城这样的小地方也足够用了。 可惜,他爹娘都没等到这一天。 后来孟允峥跟随宫丘回京,假装自己脑子损伤变得愚钝,读书十分的吃力。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去考试,便一直到现在,他依旧只是个白身。 但孟允峥这些年并没有落下课业,他飞快的汲取知识,成了宫丘等人并不知道的山居先生,一幅画就价值千金。 学到脑子里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 如今想要参加科举考试,对孟允峥来说并不是难事。 他没想要当官,官场是什么样的,他心里清楚,并不向往。 可身上有功名却是必要的,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方便。 “有功名?”舒予讶异,“你将来想做什么?” “我想开书院。”不是一般的私塾学堂,是能容纳各地学子的大书院。 舒予瞪大了眼睛,“你想当夫子?” 准确来说,是院长。 孟允峥笑道,“以前我从未想过将来要做什么,只一心想着报仇。现在不一样了,我得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好好努力才行。我知道你也不喜欢掺和朝堂之事,我不入朝为官,但我可以桃李满天下,你觉得如何?” 舒予,“……” 她觉得? 她觉得太棒了。 舒予之前就知道孟允峥不想当官,她以为她是要回去继承孟裴的镖局的。 第800章 要感激大虎 其实镖局也不错,但常年外出走镖,危险性还是蛮高的。 开个书院,自己可以带学生。 要是不想带,可以招一大批的夫子来带。然后自己种种花,喝喝茶,偶尔出去游山玩水踏踏青,增长见识,是不是很美? 舒予轻咳了一声,不能想,这种退休一样的生活是她报完仇以后就想过的。可太美好了,有点不现实,在此之前,还是要奋斗啊。 她笑眯眯的抬起头,“嗯,那你要努力了。” 舒予从不怀疑孟允峥办不到,在她印象中,既然是他定下来的目标,那就一定能实现。 不就是考取功名吗?不就是当书院院长吗?给几年时间,保证妥妥的。 孟允峥见她很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变得满足起来。 比起其他人,他的这个想法就有点‘不务正业’了,毕竟有才学有本事的人,谁不想入朝为官,谁不想封妻荫子,让家人也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可他和阿予,却都志不在此。 舒予就是好奇,“你怎么突然想要当院长了?什么时候有的这个念头?” “在你被流放之前。” 舒予一愣,“那个时候……” 是,就是那个时候,那时孟允峥已经确认了自己的心思。 以前他形单影只的一个人,未来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报仇。至于报仇之后有什么打算,他还没想过,左不过是将孟裴接过来,父子两个相依为命,反正以两人的本事,总不至于饿死。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有了牵挂之人,自然得为以后考虑。谷 报仇他势在必得,对舒予,同样如此。 孟允峥会的事情不少,可对读书,却是最在行的。从小他在这方面就十分有天赋,学无止境,就算是现在,他依旧没有丢下书本。 开一家书院,成了他最想做的事情。 “说起来,我还得感谢大虎。”孟允峥笑道,“我从未当过夫子,虽说读书厉害,也不敢保证会教导他人。前段时间大虎跟我说,有些地方我指点过他后,他很快就能理解,跟着我读书事半功倍,让他受益匪浅。” 当时他看着大虎解题之后一脸满足兴奋的样子,立刻便安心了。 再加上他如今不需要再寻找东清观主,又暂时不准备离开黑常县,在这的时间就变得宽裕起来,用来读书温习最好不过了。 等报完仇,他便开始考取功名,将此事提上日程了。 舒予听他说完,再看了看桌子上那一摞的书籍,忍不住沉默。 以孟允峥如今的才学,去考童生试,是不是有点欺负人? “这件事,我也给我爹去过信,跟他说过了,我爹很支持我。” 孟家的镖局,如今是他小叔当家做主。 孟裴虽然还活着,但也不会回去跟弟弟争抢回来。更何况,他一直觉得孟允峥也不适合做这么粗糙的护镖买卖,当个夫子多好? 将来要是学生有了出息,还是得给他端茶递水。 舒予虽然没见过孟裴,但也从孟允峥口中的只言片语中知道,这人是什么性子了。 第801章 时光飞逝 孟允峥要开书院当院长的事情,毕竟还只是一个计划,舒予也没跟家里人说。 但孟允峥将大虎要过去了,他在家里看书,大虎也要读书,正好两人有个伴。 对于大虎来说,是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因此,舒予这次再会正道村的时候,身边只有老太太了。 三丫也留了下来,她要跟着赵锡学习医术,在此之前,先得多认认字。 赵锡之前冒充大牛跟着老太太住在正道村,是不放心路家三人老的老,小的小,那会儿刚去毕竟人生地不熟的,有个男人在可以镇宅,顺便帮着干些体力活。 现在不一样了,如今舒予已经住在了路家,又是庄子上的管事,还有大把的时间留在家里。 老太太又跟左邻右舍都熟悉了,性子也不好惹。 赵锡毕竟不是真的大牛,继续住在村子里总归是不方便的。 他就留在了县城,教三丫学医。最重要的是,看着大丫。 那个会风镖局的少镖头,过年的时候居然还来路家拜访,当时那眼睛就不老实,一直在看大丫,让他一瞬间危机感十足。 舒予又开始每天按时上下工,偶尔休息的时候,会带着老太太在山脚下走一走,散散步,日子过得挺闲适的。 天气渐渐变得暖和,舒予种的向日葵终于开始长得精神起来。 舒予很高兴,每天都要去看它。 到了二月份,黑常县缺失了好久的县令终于来上任了。 新来的县令年纪不大,也没什么背景,否则就不会被调到西南这边了。谷 因此他来之后,知道戚禅的身份,便对他格外的恭敬。 原本新县令来了,戚禅功成身退该走了的,可县令十分诚恳的以自己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的理由,希望戚禅再留一

相关推荐: 沉溺NP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鉴宝狂婿   将军在上   白日烟波   开局成了二姐夫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篮坛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