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并没有因为对方是敌军就恶语相向,反而亲切的一边检查对方的身上,一边笑着说道:“这就对了,早点弃暗投明才是正道。” “我们是来帮你们的,不是来欺负人的。大家都是穷苦出身,我大唐皇帝陛下可怜高句丽百姓被欺压苦不堪言,所以带兵过来帮忙,灭了你们的贵族老爷,大家才能真的过上好日子。” “行了,确实没带兵刃,跟我们进来吧。稍后我们会联系专门的安民官员把你们领走,等进了大唐,分到了土地,好好过日子,不用给高句丽的老爷们卖命了。” 众人感动的泪流不止,这就成了? 国内城这边,头一晚上溜走几十人,城中竟然没上报?这很不正常。 但事实就是这样,于是第二天的时候,有人更大胆,几百人直接开门放下吊桥,狂奔向西…… “不好了大将军,城中乱了,许多人开城向着西边奔逃,喊着要去投靠大唐……各门死守不住,炸营了!” 什么???炸营?我们这是守城,怎么会炸营?萨耨延寿五雷轰顶一般,感觉到一股寒彻心头的冷意,从头顶直击脚底! 第七百六十二章 搞什么鬼? “陛下,大喜,大喜啊!”李绩拿着前线急报,不顾形象的飞奔而来。 “何事如此惊慌?” “前线牛将军急报。近日不断有国内城的守军趁夜投奔我军,现而今国内城大乱,不仅人心浮动,而且人员大减,几乎无有守城之力。牛将军请命,想趁机攻城!” 皇帝李二颇为意外的问道:“国内城的守军投奔我们?为何如此?小心不要中了敌人的疑兵之计。那萨耨延寿是成名老将,岂会如此治军不严?” 李绩兴奋的解释道:“陛下,原本臣也不信,所以就派人核实了一番。没想到竟然是真的,陛下,您定下的攻心计成功了,原本只是高句丽的百姓想要投效,现在连他们的兵马都想过来了。国内城几乎不攻自破,高句丽,距离败亡不远了。” 李二还是不信,“还是不对。如果说,国内城的守军想要投效,早几个月,为何不跟着百姓一起过来呢?偏偏选在这时?马上就开春了,要小心防备。” 李绩笑道:“陛下,您绝对猜不到,这事跟您放回去那批暗桩有关。” “哦?你是说,朕的离间计也生效了?”李二已经猜到了。 李绩赞道:“陛下英明!正如您的所料,这群人回去之后,高句丽王起了疑心,所以他们很不受待见,在王城受了几个月的欺压,积怨很深。渊盖苏文又走了一步昏招,竟然把这批人派到了国内城、乌骨城协助驻防。” “据过来投效的人说,国内城、乌骨城两个城池里面的守军,有三成都摇摆不定呢,都羡慕我们这边的惠民政策。只是萨耨延寿消息封锁的紧,他们不能确定而已。” “现在好了,这批‘援军’来的正是时候,他们可都是来过我们这边的。经过他们的证实,国内城和乌骨城的守军彻底坐不住了,许多人都在密谋出逃。” “而这批援军里面积怨已久之人也想出逃,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情况。如果不是大雪封路,车马难行不好攻城,恐怕我们收到急报的时候,牛将军已经拿下国内城了,而不是送信请示。” 听完前因后果,李二哈哈大笑,自己打了一辈子仗,从未有过现在这么痛快,此刻的自己,似乎不像一个统军打仗的元帅,更像一个指挥若定的国君,仅仅一句话,不用死伤就能攻破敌国……可比战场厮杀更痛快。 “陛下,陛下,牛将军请战呢,战机难得,您看……”李绩打断了皇帝的大笑。 可皇帝李二却摆手道:“不,我们不打。能不费一兵一卒灭了高句丽,我们何苦劳师动众,让手下袍泽去送死呢?” “茂公,传令下去,前线紧张备战防守,小心敌人的偷袭。后方的民心大计要好好搞,搞好了,将来我们派一些归顺的人过去,跟剩下的高句丽百姓也宣传宣传,让更多的人过来投效。啧啧……这样的一战,莫说过年不回长安,就是在这里打上三年五年,朕也愿意跟他耗下去。” 额…… 李绩轻咳道:“陛下,您也太瞧得起小小高句丽了,别说三年五年,他们能撑过今年,就是陛下您开恩。” “可惜了,牛将军为先锋,心里总想着好好冲杀一阵,出了胸中积攒了二十年的恶气的。没成想这一仗打一年了,他这个先锋也没找到机会。早知道就让他跟左武卫苏将军换换了。” 李二却摇头笑道:“换?他才不换。换到北路确实能够尽情厮杀,但杀一群契丹人,可出不了他胸中那口恶气。” “茂公,前线投奔的人太多,难免会出纰漏。你亲自去一趟,仔细坐镇,切记不可让前线贪功冒进,能做好收拢流民溃军就行。” “是,末将这就出发。” “对了,给牛将军带句话,将来跟渊盖苏文必有一战,他这个先锋大将总有拼杀之日,让他攒足了怒火,将来斩下渊盖苏文的头颅,朕提他做大将军。” “臣领旨,臣代牛将军先行谢过陛下。” …… 国内城里,萨耨延寿率领一万死忠,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四下城门堵住,平息了城中骚乱。最后一统计损失,五万大军竟然逃了一万五?这幸亏是去对面当种地农民的,这要是投靠对面当兵的,那这个城池也不用守了,直接拱手让人得了。 “对了,乌骨城……不好!” ……晚啦!等他反应过来,想要提醒乌骨城守将的时候,早就晚啦。 乌骨城的守将可没有萨耨延寿的威望和手腕,而且乌骨城守军里面,一半以上都是百济人,所以出了炸营事件之后,百济人全都跟着逃了出去。 倒不是全都跑到大唐这边,其中一半人是回百济去了。 而乌骨城守将只会血腥镇压,但阻人前途,犹如杀人父母。你杀的凶残了,这帮逃兵逃跑无望,愤起反击,最后乌骨城守将竟然因为炸营被砍死在乱军之中。 整个乌骨城跑的跑、死的死,三天时间跑成了一座空城。 这…… 前线的牛进达懵了,陛下传令不让我攻城,可现在乌骨城空无一人,谁能拒绝这种诱惑?好纠结! 好在李绩及时赶到,大笑着命令牛进达占领乌骨城,“乌骨城的人不错,这是看我们五万大军住着地窨子防守的太辛苦,所以让给我们一座城池住着。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原本国内城和乌骨城是互为犄角的,现在好了,我们占领了乌骨城,反而成了监视国内城的前站。” “有了乌骨城,方圆百里都在我们的掌控之内,往后高句丽百姓再想投靠我们,就方便多了。” 萨耨延寿派人来传信的时候,没见到乌骨城守将,反而见到了大唐南路主将李绩。 …… 得知乌骨城全部溃逃,城池也被大唐拿下,萨耨延寿万念俱灰,派出三路快马去王城报信。 “末将萨耨延寿叩拜我王,末将有负王上所托……” 这是一封绝笔书信,国内城只剩下三万心思不定的守军,乌骨城已经丢了,第二道防线十万大军转眼间就剩下了这三万,但凡大唐动手快点,国内城连五天都守不住,所以萨耨延寿直接发了一封绝笔信,誓与国内城共存亡。 渊盖苏文收到书信差点吐血,我才派了几千援军,你竟然给我说这个?唉……事已至此,做好王城决战的准备吧,第二道防线已破,大唐随时可以攻打过来。 萨耨延寿:快别提您的援军了,如果不是您的援军,我怎么会混到现在的地步? 可这对君臣战战兢兢一个月,一直到开春,冰雪消融道路通畅,大唐也没有一点动兵攻打的意思。 渊盖苏文:搞什么鬼?战又不战,退又不退?你们什么意思? 第七百六十三章 撤吧 “臣萨耨延寿上报我王,国内城风声鹤唳,乌骨城的唐军日夜在城外骂战,虎视眈眈,却从不进攻,导致城中将士既无战意、也无战心。未免再发生之前的溃逃事件,臣请命暂时从国内城撤出,免得中了唐军的攻心之计。” 萨耨延寿的奏报送到了高句丽王城,招来一片声讨,说这位前线大将损兵折将不说,现在竟敢怯战?太有损我高句丽国威了。 若是放在以前,遇到这样的将领,渊盖苏文肯定早就下令斩杀祭旗了。 可现而今时移世易,萨耨延寿说的是实情,而且这位老将一生征战,绝不会背弃高句丽的,能让他屈服的,只有现实。可见现实情况,要比这奏报说的更严重。 头一次的,渊盖苏文感到一股无力之感。 国内城还算是第二道防线,一旦放弃这里,那高句丽将再无天险可守,就连半壁江山也不剩,只能围着王城死守了。 半壁江山还敢说翻盘抗唐,可若是只剩下孤零零的王城?呵呵……苟延残喘罢了,还有何意义? “罢了,准了大将军的奏报,让前线的三万将士撤回来吧。” 什么??? “王上,不可……” “国内城若是丢了,唐军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杀到我王城之下,到时候……” …… 渊盖苏文摆手按下了众人,“好了,国内城原本和乌骨城互为犄角,现在乌骨城已经丢了,国内城随时都能被大唐围住成为一座死城。王城若是派兵,有被人围点打援之险,若是不派兵,国内城的三万兵马,即便是围而不攻,饿也能被人饿死。” “老将军言撤,非是怯战,乃是老成谋国之策。本王如何不准?” “收缩兵力,加上王城守军,我们尚且还有十万兵马可守,否则的话,唐军破了国内城,一样是要打过来的。” 众人沉默不语,默认了王上的分析。 沉闷之气弥漫朝堂,一股兔死狐悲的凄凉逐渐从众人的心头升起,高句丽真的走到末路了吗? 有位胆子大的朝臣,忐忑的说道:“王上,要不、要不派个人去跟大唐求和?” 嗯? 渊盖苏文眼中一道杀气闪过,这人吓了一个哆嗦。 满朝文武也惊讶的看向了此人。 只见此人反应极快的改口道:“王上,当年我们对抗隋王朝的时候,也是用求和的招数,拖到了他们后勤不足,然后……” 哦,原来是这样……渊盖苏文神色稍缓。 呼……此人长舒了口气,好险!就这么短短几句话,自己整个后背都湿透了,仿佛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这时,有人站出来附和,“王上,许侍郎所言有理,臣附议!开春一个月了,大唐不见进攻迹象,显然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许就是后勤粮草跟不上,所以去跟他们谈谈,来个缓兵之计也好。” 渊盖苏文转头看了看其他人,众人纷纷附议。 渊盖苏文明白了,这群大臣是都怕了。 唉……民心已失,现在朝堂上的臣心也开始摇摆了,我这个君王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好吧,准卿所奏。那就派许爱卿跑一趟,看看大唐是否真的愿意坐下来谈。” 其实他内心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唐不是前隋,皇帝李二也不是隋朝大业帝,更别提还有一位狠辣且精明的冠军侯在。之所以答应求和,也不过是想让这群人死心罢了。 下了朝,好几个文官围住了这位许侍郎。 “老许,你可真是胆大,竟然敢捋王上的虎须?” 许侍郎苦笑道:“打又打不过,除了求和,还有什么办法?你们都不敢出头,我家里可几十口呢,说不得要赌一赌。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唐攻打过来,等他们屠城吧?” “大唐不会屠城,只会诛杀贵族。” “呵呵,贵族?在场的,有谁不是贵族吗?” 额…… “老许,大唐如果不同意求和呢?” 许侍郎叹息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同不同意的,问问总没坏处。” 在场的,只有宰相一人看出了什么,走上前去拍了拍许侍郎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仔细些,能不能给我等寻条生路,就看你的了。” “额,大对卢,下官惶恐!”许侍郎连忙行礼。 宰相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双方对视一眼,许侍郎看懂了,宰相这是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 一旁的众人不明所以,跟着纷纷拱手,“拜托许侍郎了。” …… 其实这是许侍郎的小心思,他是高句丽的贵族,但现在谁都能看到高句丽的败局,所以即便是同一阵线,也不愿跟着王上一条道走到黑。他提出求和,可不是真的求和,实则是趁机问问大唐,是否真的不给高句丽贵族一条活路? 西边占领区可是大批屠杀贵族,宁杀错不放过的那种,将来占领高句丽全境了,难道会改变策略?不大可能。 可为什么许侍郎敢这么想? 无他!因为大唐的占领区可不止高句丽,南边不还有百济呢?百济可没听说什么屠戮贵族的事情。既然容得下百济贵族,那没道理非要对我们高句丽贵族赶尽杀绝吧? 国内城,萨耨延寿从许侍郎手里接过了撤军诏令,眼神暗淡的说道:“从军一生,一直视保家卫国为生命,没想到我萨耨延寿竟然也有怯战撤退的一天。” 许侍郎安慰说道:“老将军不必如此,撤军乃不得已,王上已经明白老将军的苦心,您是在保全实力,老将军一生无愧高句丽,时也命也,所以不必愧疚。” “是啊,时也命也!”萨耨延寿重重的攥了攥手中的诏令,然后竟然朝着许侍郎递了回去。 “老将军,您这是?”许侍郎不解。 萨耨延寿仿佛被抽去了精气神一样,长叹一声,“老夫曾立誓,要跟国内城共存亡。许大人,你带这三万兵马回去交差吧。” 什么???老将军…… 萨耨延寿没有说话,仿佛一具行尸走肉般,转身默默的朝着城主府走去,最终在许侍郎眼睁睁之下,与城主府一同焚烧而去。 许侍郎恭敬行礼,含泪送别:“老将军……走好!” 唉……我是来谈判的,你把三万兵马交给我?这可如何是好?我总不能带着三万兵马过去谈判吧? 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窝囊的出使 乌骨城中,没有士兵来投,李绩已经回去,继续帮皇帝主持收拢民心事宜。兵部尚书侯君集正在跟牛进达等一众将领,对着地形图设计加固防御。下属来报说国内城有高句丽来使求见。于是众人放下工作,来到了客厅。 不多时,许侍郎被人领了进来,看着客厅几名不怒自威的大唐将军,想起沿途看到的大唐兵士,不禁感慨大唐之强,从将到兵,完全碾压高句丽。 “是国内城萨耨延寿派你来的吗?是投降的,还是请求决战的?”侯君集戏谑的问道。 牛进达等人哈哈大笑起来,大唐派人,一天三班倒的在国内城叫骂邀战,是个铁人也扛不住啊。萨耨延寿能坚持一个月,已经堪称名将了。 可大帅的计策就是这么残忍,我只叫骂却不进攻,你们不服气的话,出来跟我们决一死战呀! 看看,这是人话吗?我们高句丽一方是守城的,想让我们放弃坚固的城防,出城跟你们平地冲杀对决?凭什么?当我们傻吗? 正因如此,才有侯君集这么一问,是不是萨耨延寿忍不住了?派人过来邀战的? 许侍郎愣了一下,然后连忙摆手解释:“不是不是,大帅误会了,下官是我高句丽王派来出使的。” 高句丽王? “哦?渊盖苏文吗?当年在长安的时候见过一面。这第二面呢,本帅准备去你们王城亲自拜访,你让他洗干净脖子在家等着。”侯君集轻蔑的说。 额…… “大帅,我家王上派下臣过来,是……” 侯君集摆手打断了他,“本帅问你了吗?渊盖苏文怎么想的,本帅并不关心,也不在乎。你回去将本帅的意思传达给他,他在本帅这里只有一条路可走,立马开城带着你们所有朝臣向我大唐投降。否则的话,本帅大军杀到之日,就是你们王城被屠之时。” 这…… 许侍郎懵了,心说你这么霸道,那我还怎么开口啊? 旁边的先锋大将牛进达慌了,“大帅……” 不等他开口,侯君集就摆手按下了,意思是你的话我们以后再说。 谁都知道,牛进达憋着火气呢,就等着跟高句丽好好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如果高句丽真的投降了,那还怎么打?这满腔怒火找谁出? 许侍郎急的汗都下来了,犹豫片刻,咬牙说道:“大帅,我家王上派下臣过来,其实是想问问,我们双方并无仇怨,何必打的你死我活生灵涂炭?此战可有、可有……” 牛进达愤怒的站起来呵斥道:“并无仇怨?我呸!当年我中原百万儿郎,多少人把性命丢在了这里,就是这片土地,就是这个地方,我老牛清楚的记得,就是这乌骨城下……” 侯君集示意旁边的人拉住牛进达,别让他这么激动,有失体面,让外人看了笑话。 “大帅,您还记得陛下下令安葬的那几座京观吗?血海深仇,我们可不能忘记啊!这帮孙子现在想来求和乞降?我呸!老牛我第一个不答应,血债只能用血来偿!哪怕你们都不去,拼着我一人一马,也要杀入高句丽王城!” 牛进达愤怒的大吼,到最后甚至虎目含泪,整个人哽咽住了。 “来人,先把牛将军送回去吧。” “我不走,我就要在这里听着,总之不能答应他们!” 侯君集叹息道:“牛将军,如何决断还要听陛下的,我们只是听听和转达。行吧,你且坐下,我侯君集身为此战大帅,岂能不知血债血偿的道理?” 转过头来,对着使臣说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我大唐所有将士共同的态度。” 额…… “大帅,可那是跟隋王朝,而且是他们主动进攻我们的。我们高句丽跟你们大唐没有丝毫的……” “够了!”侯君集眼神一冷,“本帅申明一点,仇恨无关朝代更迭,这是中原跟你蛮夷之间的仇恨。当年前隋大业帝征讨高句丽,是尔等蕞尔小国斗胆冒犯,行事不敬我天朝上邦,故此征讨尔等。当年的仇恨我们一直未曾忘记,明告诉你,今次我们就是报仇来的,不灭高句丽,誓不班师。” “求和是吧?不用去请示我大唐陛下,本帅就能做主回复,绝无可能!你们只有一条路可以活命,那就是回去开城投降,主动献降可免一死。” 我、我…… 许侍郎都快哭了,心说这使臣我以前也干过,可什么时候遇见过这样的情形啊?霸道、这就不仅仅是霸道了,简直就是蛮横不讲理。 看对方不说话,侯君集也没了跟他扯嘴仗的心情,摆手说道:“若无其他事,那就请回吧,送客!” 等等、等等! 许侍郎慌了,也不管什么礼数不礼数的,赶忙问出了自己夹带的私货。 “且慢!大帅,下臣还有一事想请教大帅,是否一定要对我等贵族赶尽杀绝?若我等开城献降,可有转圜的余地?” 哦? 这话,让在场的唐军将领愣住了,仔细品了品发现,此人的意思好像是说:我们大王要死战,但我们这群贵族不想死,如果我们开城把大王卖了…… 为了确保信息不会误判,侯君集故意追问了一句,“开城献降?你能做得了渊盖苏文的主?” 许侍郎摇头,“下臣自然是不能做大王的主。但所有贵族合力可以。” 妥了,明白了!渊盖苏文昏了头了,竟然派了个二臣过来议和?他绝对想不到,这位二臣一见面就把高句丽卖了。 侯君集转头看向了牛进达,敌人通敌卖国,想要卖了高句丽,牛进达又能说什么?人家主动卖的,又不是大唐逼迫对方投降的,这里面意义完全不同。如果老牛再执着的拒绝对方献降,那就是不懂事了。难不成为了你老牛想要的厮杀决战,就不拿大唐士兵的性命当回事,非要打吗? 于是牛进达别过头去,不再言语。 侯君集心中暗笑,但面上却表示为难,“这个……我大唐天兵杀到,目的是复仇,但打出的旗号却是拯救高句丽受苦的百姓。高句丽贵族无道,欺压百姓,百姓苦贵族久矣。” “如果你们献降,本帅答应了放过你们,恐怕高句丽的百姓不答应啊。” “我大唐皇帝陛下有言,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什么能比一国民心更重要。” “所以……所以你明白了吧?” 啊?我明白什么? 您比叨逼叨半天,全是大道理,我应该明白什么呢? “大帅,下臣愚钝,没有明白您的意思,您是说不行,我们非死不可吗?” 噗…… 侯君集想吐血,心说高句丽这文官水平不行啊,怎么听不懂官腔呢?将来一定让人多给他们上课开会培训提升一下。 第七百六十五章 开个价吧 整理了一下措辞,侯君集耐着性子说道:“灭了高句丽,杀一帮贵族,能给当年战死的中原儿郎报仇。灭了你们这帮贵族,分了你们的财产和土地给当地百姓,还能收获百姓的支持。这种两全其美的策略,本帅没道理放弃,我大唐皇帝更没道理放弃。” “贵使,你想活命,甚至你背后的所有贵族都想活命,本帅可以理解,但过来谈判是需要筹码的。凭你空口白牙,就能买回你们的性命吗?” 我们…… 许侍郎被噎的不轻,心说这种情形,连城下之盟都不如,太憋屈了,就跟跪着求生一样。 “可是,我们已经主动献降了……” 侯君集却摆手道:“可有可无。你们不献降也可以啊,我们牛将军正愁没有仗打呢,做梦都想酣畅淋漓的厮杀一场。我大唐皇帝带二十万精兵过来可不是游山玩水的。” 牛进达一拍桌案站了起来,“大帅,别跟他啰嗦了。让这魂淡回去,给我一个月时间,我老牛杀入高句丽王城,把那渊盖苏文的印玺送到你的案头。” 瞧瞧,就是这么凶残。 侯君集双手一摊,那许侍郎都快哭了。我、我手上没有筹码呀。 但若是就这么扭头回去?就剩下回家等死一条路,岂不是白跑一趟? 正在他急得手足无措之时,灵光一闪,想起了刚才侯君集的话来,似乎找到了对方话里的破绽。 于是连忙开口喊道:“大帅,大唐征讨高句丽,既然是为了收下民心,那就应该一视同仁,这天下有平民就有贵族,古来如此。我们贵族也是百姓的一员,如果开城献降,我们也是大唐的子民,没道理杀了我们去给其他人出气吧?” 哟……没看出来,这货还能言善辩呢。 侯君集转头看了看其他几位将军,众人全都转过头去,意思很明显,别看我们,我们都是粗人武夫,哪里懂跟人辩难斗嘴? 看身边几位同僚下属指望不上,侯君集心中暗骂,只能自己来了。 “话虽如此,但我大唐可不是单纯为了攻城略地扩大版图来的。我大唐礼仪之邦,我大唐的兵马是正义之师,代表着天下的正义。” “尔等高句丽贵族,欺压百姓久矣,百姓苦盼有人能出来主持公道。现而今我们在这里高喊打土豪分田地,广受百姓的拥戴,足以说明你们这帮贵族罪孽深重,唯有多年盘剥百姓的贵族,才会积攒如此深的仇恨。” 我这…… 许侍郎想辩解,但看到侯君集的虎威,却不敢开口,只能心中暗骂,你换个地方问问,杀了贵族给所有人分田地分财产,谁会不愿意?这无关仇恨好不好! 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其他的办法。 这位许侍郎也真是胆大,无论如何都是死,那不如来个痛快呢。 “大帅,我们这帮人就想活条性命,要不您开个价吧?只要能让我们活命,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哦? 这么直接?倒把侯君集整不会了。 看到主帅没开口,其他将领终于知道帮腔了,“大帅,兹事体大,我等怎敢擅自做主?不如将人送去给陛下,请陛下决断。” 嗯…… 侯君集点了点头,但心中其实已经想到了一个价码,“既然尔等自诩百姓的一员,想要活命也很容易,交出一切土地财物,放弃贵族身份,跟其他人一样,安心做个普通百姓,我想,这个价码相比于性命来说,足够低了吧?” 啊? 这……这怎么行? “大帅,如果是这样,那我们跟那群泥腿子一样了,降与不降有何差别?”许侍郎着急口不择言,直接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放肆! 侯君集怒喝道:“刚才你不还说,自己是百姓的一员,现在倒好,原形毕露了。说什么开价买命?闹了半天,你来求见本帅,不是为了活命,而是想通过花言巧语,保住自己的贵族身份?” “怎么?投降了我大唐,成了我大唐的百姓,还想打着我大唐子民的旗号,继续你们欺压百姓之恶行吗?” “狼子野心!” “来人,将这个骗子推出去砍了!” 不、不……全是误会,误会啊……我不是骗子…… 许侍郎直接就被吓尿了。 其他将军纷纷劝解,“大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此人虽然可恶,却不宜杀之。” 侯君集摆了摆手,挥退了冲进来的甲士护卫。 语气嘲讽的说道:“尔等为了活命,连君王和国家都可以出卖,那还有什么是不卖的吗?要你们全部家财算什么?反正全是些民脂民膏不义之财,我大唐既然自诩正义之师,自然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刚才你有句话说的很对,这天下,有平民就会有贵族,亘古不变。” “但贵族和贵族不一样,像你们这等搜刮百姓的贵族,高高在上,不拿百姓当人看。乃国之蛀虫也,误国误民,通通该杀!” “我大唐的贵族不同,我大唐贵族自有贵族节操和德行,我大唐的贵族之所以成为贵族,都是凭功劳获封获赐,乃是代天子牧守一方的有德之人。而不是剥削百姓高高在上的蛀虫毒瘤。” “你们是高句丽的贵族,跟我们什么关系?既然投降了大唐,那就全部从大唐平民做起,想当大唐的贵族,那就靠自身的德行和实力挣来,而不是靠卖主卖国的交易。” “说句不堪的话,你们这样的行径,毫无节操和底线,这在大唐十分让人不齿。但念在你们都是高句丽人,我们可以容忍和理解。” “就你们这样的德行,连做我大唐普通平民尚且不够资格,还想当贵族?呸!” “念在你们主动献降、舍家舍财弥补百姓的份上,留你们一命,既往不咎已经是最大的宽怀了,还不知足?跟本帅在这里讨价还价?你配吗?” “莫说是你,就是你们的高句丽王,渊盖苏文来了,也得贵族听本帅说话!” 噗…… 许侍郎被骂的口吐鲜血,面如死灰,最后被侯君集派人送回了国内城。看此人的样子,想让他们这帮养尊处优的贵族守财奴放弃一切,比要他们命还难。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来如此。 看清楚了这厮的本质,已经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跟他谈判了,其一是他的分量不够,其二是皇帝要试验不战屈人之兵的兵法策略,所以无论是战是和,自己说了不算,还是要报给皇帝批复。 皇帝李二收到侯君集详尽的奏报,仔细看完,笑着批复了一句话:爱卿驳斥对方有理有据,尽显我大唐之威,甚合朕意!暂且不管对方议和之事,安心做好防御,且看他们内部将来之变。 许侍郎在国内城三万兵马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高句丽王城,渊盖苏文重赏了他。但听说大将萨耨延寿以身殉难,整个朝堂不禁悲呼一片。渊盖苏文亲自为老将军举行了招魂祭
相关推荐:
凄子开发日志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天下男修皆炉鼎
鉴昭行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大胆色小子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吃檸 (1v1)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