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无条件信任gl > 第65章

第65章

你懂什么成色?!”那伙计听到金镯没有损伤,反倒更来劲了,“光凭看的就能把真金说成假的,你倒好来坏我家名头……” 两人争执不休,一旁围观的人群中,已经有人叫了出来。 “真金不怕火炼啊,烧烧看不就知道了!” “金质软,能咬出牙印。咬咬看啊……” “不成不成,有些金里掺了铅、锡,也能咬动的。还是当烧一烧……” “你没听人家店家说了,损坏不换啊。这要是烧了咬了,岂不更没人理了?” “那要怎么分辨?不还得看成色?” “又不是上等紫金,哪能分辨的清楚。难怪这店家有恃无恐……” 一群人都想不出个法子,正待此时,有人出声道:“不损金镯,又能测出成色的法子,在下倒是知道一个。” 此话一出,场中不由一静。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只见站出来的,是个三旬有余,颔下蓄须的中年男子。看起来有些文弱,身上穿着的道衣也有简朴的很,若不是气度不差,简直像个东京城里随处可见的书生。 那持镯的货郎听到这话,先是一愣,立刻露出了喜色:“还请先生指教!这可是小人全家积蓄换来的。若是假货,实难交待啊!” 如今嫁女,嫁妆须得丰厚。倾尽家财给女儿打个金镯防身,也不奇怪。 那文士点了点头:“烦劳哪位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碗来,并一双筷子,清水一壶。” 此话一出,立刻有人转身回去,取了碗筷和水来。在众人面前,那文士先倒了一碗水,再把碗里的水依次注入另两个碗中,让众人看清楚了,三个碗能装的水量,是一模一样的。 随后,他抬头问那货郎:“你这金镯,重量几何?” “整二两!”货郎立刻道。 这么重的金镯子,难怪他心急。那文士点了点头,又道:“可有称金银的戥子?” “有有有!”立刻有人叫道,“我店的戥秤最准!这就给先生取来!” 这条街本就多金银铺,看同行热闹的,更是不知凡几。不多时,那小小的戥秤就取了来。那文士先接过金镯,称了称:“果真是二两整,不差分毫。” 说完,他把那金镯,放在了第一个碗里。随后,又自荷囊里取出了一块碎银,放在了秤盘中:“恰好我这块碎银,也是二两重。” 一旁人看了准星,果真不差,皆是点头。那文士又把碎银放在了第二个碗中,再从袖中摸出几个铜子:“这几枚,同样是二两。” 看到此刻,众人已经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是想做什么? 那文士却不多话,把二两重的铜钱放在第三个碗里后,提起一旁水壶,开始逐一倒水。三个碗都是恰恰斟满,不多不少。 放下了水壶,他对众人道:“人皆知金最重,那同样重量时,金块自然也最小。现有金、银、铜三样,碗大小一般无二。若取出碗里物事,盛放金镯的那碗水,应当剩的最多。” 说着,他举起了筷子,轻轻巧巧把三个碗里的东西都夹了出来。众人凑上去一看,却发现放了金镯的那碗水,看起来竟然比放银的那碗水还少,只比放铜的稍高一线。 众人大哗,立刻有人喊道:“果真是假货!此店好大的胆子,敢卖假金!” 贩卖假金假银,可是重罪,抓住是要见官的!那伙计哪想到还真有不动镯子就测成色的法子,大急道:“妖言惑众!说得好听,谁知是真是假?你倒是取一块真金来试试啊!” 那文士顿时语塞,他哪来的二两金?别说是他了,旁边看热闹的也是一片哗然。一两金可是值十贯钱的,谁没事带二十贯钱出门啊? 谁料此刻,一个清脆声音响了起来:“安平,去买二两金!” 众人望去,就见个衣着光鲜的小道站了出来。那俊俏模样,不知是哪家大宫里出来的道童,如今挺身而出,砸下这么大一笔钱,更显得光采照人! “啊?”安平吃了一惊,没想到甄道长居然会在此刻出口。然而对方瞪了他一眼,他哪敢犹豫,转身就去。反正这次出门,一口气带了三十贯呢,买二两金子还是够得。一旁递来戥秤的店家趁机揽住了客,不多时,安平就拿着小小一块碎金走了回来。 甄琼接过,直接咬了一口,把那明晃晃的牙印给众人看了:“这金不假吧?” 卖金子的店家立刻搭腔:“道长放心!咱王家的金店已开了三十载,从未卖过假金呢!” 甄琼把金子递给了那文士,对方感激一笑,倒空了之前放铜钱的碗,把金块放了进去,重新倒满了水。呼了口气,他再次捡起筷子,轻轻夹出那块碎金。 “当真高了!高了如此多!”有人叫了起来。 就见那三个碗中,放着真金的碗里,水剩的最多,比那放碎银的碗还要高出一截呢。两相比较,那金镯是真是假,不言而喻。 “好个奸商!”“拿他们去见官!”“不可放过!”“再测测他家旁的首饰!” 众人顿时义愤的叫了起来。此刻,就见店里的掌柜匆匆赶了出来,一巴掌扇在了那伙计脸上:“你这杀才是做甚么?!” 把那小伙计打翻在地,他谦卑的冲众人做了个罗圈揖:“小店也从别处进的首饰,怕不是上了当,实非本意啊!这位客官,小店会赔你新镯,退还银钱,你看可好?还有两位帮忙验金的高人,也请里面坐。小店能得此妙法,当真不胜感激……” 他的话说的分外好听,倒是让围观者的怒气小了些。那货郎听说能拿到不要钱的金镯,更是喜上眉梢,哪有说不好的? 甄琼可没有进店的意思,自水里捞出了金块,对那文士点了点头,转身而去。唉,现在他也是能随手买二两金的人了,还想那么多做什么…… 没走出两步,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道长留步!” 甄琼转头,就见那文士追了上来,冲他笑道:“多亏道长信我,借金一用,方才解围。当受在下一拜才是。” “金子密度本来就跟铜、银不同,举手之劳罢了。”甄琼哪会放在心上,随意答道。 谁料听到这话,那文士两眼一亮:“‘密度’?这词甚妙。道长莫不是也读过《孙子算经》?书中云‘每方寸之物重为:金一斤,银十四两,玉十二两,铜七两半,铁六两,石三两,铅九两半。’故而我才想出此法……” “哈?”甄琼呆了呆,“道兄算错了吧?金的密度是十九,银为十,铜为八点五上下。按等比兑换,你那数字不是很对吧?” 对面那人愣了愣:“这还能算?” “你没算过?重量除个体积,不就是密度了?”甄琼更无语了。书上看来的,算都没算过,也敢拿出来现? “重量”和“体积”两词都有些古怪,那人却一点就通,茅塞顿开的“啊”了一声:“倒是我不求甚解了!道长可愿仔细谈谈此事?” 这是格物观的东西,跟他有啥关系?甄琼敷衍道:“还是不必了,道兄自算即可。” 这次那文士听清了他的称呼,笑了出来:“道长怕是误会了,在下可不是道士,只是穿了燕服罢了。” 啊?穿着道衣却不是道士?甄琼这时才明白过来,为啥街上这么多道士,原来还有乱穿衣服的啊。 “道长不必担忧,在下姓沈名括,在昭文馆任编校,绝非什么歹人。只是听小友所言,似对“密度”一事知之甚深,不知可与在下探讨一二?”那个叫沈括的家伙滔滔不绝,殷切问道。 他目中的好奇和热切,确实是甄琼极为熟悉的。想了想,甄琼道:“我正要回家,若是沈官人不嫌弃,不如到我的丹房一叙?” 沈括大喜:“那就烦劳小友了。” 安平看着二人,双目直愣,怎么转眼就一见如故了?道长可从没邀过人去丹房啊……糟了糟了,要赶紧告知阿郎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朋友们,在大宋说出“抵足而眠”就是纯纯的友情啊!不会有任何人误会的。而住在好友的院子里,肯定住的偏厢,也不用特别解释。但是甄道长所在的大益朝,什么“秉烛夜谈”、“联袂而至”、“抵足而眠”都变味了。 所以就成了: 韩邈→死党突然远道而来,找他有事。立刻让安平通知甄琼,出了岔子话没带到,损友还耍贱,惹甄琼生气了=泡了好久的小道会因为失约生气了,这不是动心是什么?美滋滋 甄琼→突然出现个身材比自己好的陌生人,跟韩大官人搂搂抱抱去大酒楼喝酒晚上睡在一起第二天还起不来了=???!!! 这种误会,属于美国大妞看到中国闺蜜黏黏糊糊时产生的文化冲击。说白了,还是怪某人上梁不正下梁歪啊XDDD 宋朝的文人确实爱穿“道衣”,跟道袍有些像,但是更简单些,属于日常服饰。还有密度问题,《孙子算经》成书于晋代,原本就不精确,后来度量衡变化也没重算,大家都转述这个数值,自然就出现偏差了。 第46章 应了那小道的邀请, 沈括大大方方上了车。马车一路西行, 不多时就出了内城, 停在了阊阖门外的一座院落前。 “小友不是住在宫观的?”沈括看着面前的宅子,吃了一惊。他还以为这么个出手阔绰,还有丹房的小道, 定然是哪家大宫观里的入室弟子。没想到竟然住在内城边上的宅子里! “不是。我乃韩家请来的供奉,丹房就在偏院。”甄琼不甚在意,带着沈括走进了门。 进了门, 沈括的眼睛瞪得更大了。这宅子比自己想象的还大啊!临街、靠近内城、又有这样雅致的庭院, 起码得要万贯才能买下吧?自己一大家子还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呢,距离内城又特别的远。看到这样的院子, 真是让沈括羡慕的不行。 不过等进了丹房,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就被他远远抛在了脑后。 “你这丹炉, 当真与旁人不同啊!这些玻璃瓶儿怎地也放在桌上,不怕折损了吗?”沈括震惊的看着那奇形怪状的丹炉和桌上价值百几万钱玻璃器皿, 简直都要语无伦次了。这小道到底是什么来历?能让家主如此悉心供奉,舍得花这么多钱,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婚里婚外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弟弟宠物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女奴的等价替换   NTR场合_御宅屋   新年快乐(1v1h)   桃源俏美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