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深爱 > 第235章

第235章

“篡位”。还得考虑给上司、上司的上司孝敬。这种“孝敬”与梧州的士绅在一些节庆给祝缨送点比如生日礼物之类是不同的。送祝缨的礼物,可不怎么考虑,纯显一点亲近之情。步入了官场之后的“孝敬”,与完全是两种意思。 汪生在梧州的时候,家里也是个乡绅,自以为比乡下泥腿子更懂官场。真正踏入了官场,没两个月就被砸了个头晕眼花。 亏得祝缨路过,一看这货一脸的灰败,就知道他碰壁了。 祝缨也不点破,设了宴,请了当地的知府吃饭,再邀了县令作陪,汪生灰溜溜敬陪末座。 知府与县令知道祝缨,但是不知道祝缨进京之后要任何职,说话间带了一点试探的味道。 祝缨微笑道:“陛下不说前,我可不能说。” 二人都谨慎了起来,忙说:“不敢问禁中机密。” 祝缨又让汪生代自己陪二人饮酒,说:“我饮酒会出事,就不给二位添麻烦了,让他代我喝吧。这孩子实在,一定不会逃席的。” 拉三人一起吃了一回饭,此后汪生的日子才渐渐好过了一些。 除此之外便再没什么波折了,她还经过了鲁刺史的地盘。鲁刺史又特意到驿馆与她相见,两人相谈甚欢。 祝缨又送鲁刺史两本书,鲁刺史也收了,说:“你自己也该出个文集才好。” 祝缨道:“您是知道我的,本不是什么文士出身,那是我的短处,以己之短而敌人之长,徒增笑料。不如将精力放到自己的长项上去。我如此手忙脚乱,长项尚且干不完,再妄图其他,贪多嚼不烂。” 鲁刺史道:“那是因为你还年轻。你今年三——” “三十二了。” 鲁刺史有点惊骇地道:“才三十二吗?!那该着你手忙脚乱。你自己忙乱,皆因年轻,没养出自己可用的门生来。再过十年,你就能有许多人可用了。” 祝缨无奈地道:“我出仕都快二十年了,至今有许多事仍要亲力亲为。” 鲁刺史摇头道:“多少世家子,三十而仕都不算晚。你已是极罕见了。等到京里,少不得有人要与你亲近亲近,自家谨慎些。” 祝缨郑重地向他一礼,谢他的提醒。 鲁刺史又说:“宁可自己累些,也要栽培可信的人。急不得。” “是。” 两人絮絮地又说了一些,鲁刺史道:“你早京城出身,多余的话我就不讲啦。” 祝缨道:“我恨不能多领您一些教诲。” 鲁刺史道:“我呀,教诲那些驽钝的还行,至于对你,我不过是比你多吃了几年米而已。你已任地方十年,我能告诉你的,你自己都已经历过了。你要不嫌我老子啰嗦,今年冬天我还要进京哩。” “那我就恭候大驾了。” 两人一笑而别。 —————— 又行数日,就到了小吴的治下,此时离京城已经很近了。 小吴得到消息,全家跑得灰头土脸到驿馆来见祝缨。老吴一见祝缨就跪,被祝缨扶了起来:“使不得。来,进来说。” 宾主进了房里坐下,小吴并不敢坐,抢过丁贵手里的托盘给祝缨上茶水。丁贵道:“哥……” 才吐了一个字就被小吴的眼刀杀灭了音。 祝缨道:“你坐下,让他干吧。” 小吴将茶水端过去,说:“我还是觉得跟在大人身边伺候的时候最舒服,您就让我舒服舒服吧。” 上完了茶水才自己坐下了。 祝缨问道:“你近来如何?” 小吴强撑着说:“都还好。新到一地,难免手忙脚乱,还应付得来。” 祝缨道:“北地才出了事,政事堂很生气。你可不要学他们,到时候谁也保不了你。” 小吴忙说:“不敢,不敢。” 祝缨笑道:“你不敢?那我还提醒你什么?” 小吴坐不稳了,忙站了起来道:“大人现在说了,小人就不敢了。一定用心做事,他们的事,我也不掺和了。” 祝缨道:“你才到这里几天呢,机灵劲儿收好了没有?” 老吴忙也站了起来,道:“大人放心,我看着呢。” 祝缨对小吴说一句:“聪明外露是最蠢的。”再顺势转过来与老吴话家长,老吴一点别的话没说,也不给小吴讨主意,也不为自己还在京城的女儿女婿说话。 他带了一些本地特产来:“拿到了就该给大人送去的,可惜道儿太远了,没那个本事送过去。我才对这小子说,今年冬天该着大人进京了,到时候叫他侄儿跑一趟,带到京里孝敬大人……” 祝缨也都笑纳了。她看这一家人比之前胖了一点,不像是吃大苦头的样子,就只叮嘱小吴做事是根本。老吴、小吴都乖乖地答应了。 祝缨最后说:“若有什么事实在为难,就给我写信。” 父子俩大喜过望,一齐说:“小事也不敢劳动大人,到咱们应付不了的时候,还请大人不要嫌我们麻烦。” 祝缨道:“你们只要循规蹈矩,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父子俩心头一松,恭恭敬敬地陪着祝缨在驿馆住了一夜,第二天又恭恭敬敬地送祝缨送上官道。 —————— 不几天,祝缨就看到京城高大的城墙。 项大郎早几天得到了消息,出城五十里迎接。他已收到了家中书信,得知自家户籍已经改了过来,欣喜之余也忙了个四脚朝天。 见到祝缨的时候,他脸上还带着一股风风火火的劲儿。 项乐、项安看到大哥都非常的高兴,兄妹三人脸上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项大郎仍是先拜见祝缨,然后才对弟弟妹妹点一点头。 祝缨道:“进来说话吧,我也有事要同你讲。” 几人进了驿馆,祝缨得一处独立的小院子,丁贵等人忙着安放行李,祝缨则与项大郎说话。 项大郎先说了梧州会馆的情况,交了一本账。祝缨道:“我已不是梧州刺史啦。” 项大郎大惊失色:“大人难道不管咱们了?” “委实有难处,也可以来找我。不过呀,你们要学会与新刺史相处了。” 项大郎试探地说:“会馆的房子,还会接着赁给咱们的吧?小人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梧州父老。如今蒙大人恩德,户籍已改过,小人也不自己经商了,是为了他们。” “你不管事了,会馆也要有个合适的人主持。不过这个呢,你们自己商议。” “是。”项大郎心思转得极快,又送上了一叠契书。 祝缨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项大郎道:“大人原本的宅子置办得早,不衬大人如今的身份。小人斗胆,为大人置下了一处府邸。” 祝缨皱眉道:“胡闹。我要它做什么?” “大人随从众多,原本的宅子也狭窄,住不下这许多人。这不是小人的孝敬,是大人的钱。项家原本不过小康,得了糖坊之后才起家。糖坊是大人所赐,小人不敢以为承了这份差使,这东西就全是小人的了,一直给大人记了一股。动的是那一注钱。还没花完呢。大人知道的,京城生活不易,处处都要用钱。大人离京好些年了,走动也要用钱。小人离家也有几年了,也打算回去一趟。这些,都要交付大人的。” 说着,将契书交给项乐递上。 祝缨道:“你这么干,自己还能落下多少?不用养家了?” 项大郎笑道:“小人家有一点儿就够了。” 项安道:“大人恕罪,这事我知道,梧州糖坊的钱我也算得分明。咱们在京中还有一注钱。” 祝缨万没想到他们还能给自己这一大笔钱,她早打算好了,到京城就租个大宅子住。许多京官也都这么干的,要衬身份,宅子就得大,但大宅子不一定就能买到合适的,就不得不租。 只要不是家就安在了京城,大家更愿意在老家置田宅。 祝缨在梧州一座别业都置完了,再加上这次上京又携带了一些用以赠送的礼物,以为已经捞得足够了。以后再要用钱,到了京城自己再寻摸就是了。 三兄妹都跪地请她收下,项大郎道:“大人待咱们的好,咱们都知道,京里贵人们怎么收礼的,小人也见识过。咱们待您不能比待他们更差。” “那我不是跟他们一样了?” “那不能一样,”项大郎说,“您护着咱们,他们不是。” 祝缨道:“起来吧。”她将契书看了一看,除了宅子,项大郎还以她的名义给她置了两处铺子,又有百亩良田。大宅附仆人、田上带佃户。 祝缨只留了宅子的地契,将另外两份交给项乐:“就这样吧。”宅子是她要住的,省了租金就省了,等到以后离开京城,再把宅子还给项家。 项大郎还要说什么,祝缨竖起一根手指,项大郎只得闭口。 祝缨道:“你们兄妹有些日子没见了,我就不妨碍你们了。” 兄妹三人忙离开了祝缨的屋子。 项乐就在厢房,三人进了他的屋子,项大郎又给他一张契书:“这是你们的。”项大郎自家在京城也置了一处小宅,留着给弟弟妹妹居住,以备他们有什么私事不方便在祝缨面前办时用。 项乐笑道:“大哥想得这么周到。” 项大郎冷笑道:“你们两个,还有阿渔那个小东西,都怎么看我的我心里明白着呢!一群小鬼儿,你们懂个屁!” 那两个人由着他骂也不还口,等他骂完了才说起自家的事。兄妹三人很快商定,项乐、项安还是跟着祝缨当差,梧州会馆他们家也不能全撂开手去。 项大郎道:“既不再是商户了,自己再出面管理会馆的商务就不合适了,得将会馆的事务交给别人管。好在你们还在京城,糖利很厚,叫管事代持一分生意。” 项安道:“好,我也可以拿主意。” 项大郎点点头,又问他们:“梧州他们几家怎么说的?” 项乐问道:“大哥的意思是……” “大人不在梧州做刺史了,新刺史对会馆是个什么章程不好说。咱们不得有个防备?会馆是大人创制的,他要怎么安排,大家没有二话,让干什么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新刺史?咱们就是个房客,我们按时交房租,也愿意给新刺史一些孝敬。刺史要干预人事,那可不太行!” 另两人一齐点头:“要不是大人,别人干事不如不干!” 项大郎道:“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怕梧州本地的士绅里有目光短浅之辈,为了争会馆一时的厚利,讨好新刺史,请新刺史做这个定夺。那简直是自掘坟墓!我侍奉大人安顿下来就启程回梧州,与梧州的父老们商议一下。” 项安道:“糖坊干系许多人的生计,要是被一个无能的官员弄坏了,不知道多少人要挨饿。大哥的计较很对!” 兄妹三人商议已定,项乐又托大哥照看一下自己的妻子。他北上没有带妻子,一是妻子的官话不太好,二是已有了身孕,路上不方便。 项大郎道:“知道了,等孩子大一些,我会安排他们娘儿俩上京找你。一家子人,还是团圆的好。” 兄妹三人碰了个头,项大郎次日奉祝缨进城。祝缨先不去他准备好的府邸,而是回到了自己先前的宅子。宅子里还是以前的样子,打扫得很干净,仆人房确实很拥挤,连门房里都住满了人。 祝缨命人先将行李卸下,给皇帝投个本子,再去皇城找吏部、政事堂等处报个到,告知自己已经回来了。再派丁贵等人去投帖,无论郑侯府上还是王云鹤府上,乃至于左丞等人,只要是熟人,都告诉他们,自己回来了。 当晚,她就住在了宅子里。 第二天她起得不太早,洗漱完毕,吃过了早饭。项大郎又请她去新府看看,祝缨道:“不急。” 新府还带仆人的,门房、厨子、花匠、杂役等等人数还不少,则必有管事。又不知根底,且与自己带来的护卫、仆人必有些不搭的地方。如今可没有花姐为她打点家务了,所以入住之时就得亲自出手将府内规矩定好! 害!难怪世人都想娶妻。 项大郎还侍立在侧,宫里又传来旨意——皇帝宣她进宫。 祝缨忙穿戴整齐,将随从留在皇城外面,自己去面圣。 —————— 皇帝的变化不大,无非更老了一点。 等祝缨舞拜毕,皇帝略说一句她一路辛苦,便说:“你在南方十年着实不易。现在回京了,想做什么呢?” 祝缨毫不犹豫地道:“臣听陛下的安排。” 皇帝低笑两声:“什么都听?”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何况臣出身贫寒,没有陛下,哪有臣今日?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不求建功立业,做一留名青史的名臣?” 祝缨抬眼看向皇帝:“臣从来不挑活。” 皇帝笑声大了一些:“当真不挑?” “当真不挑。” “你去鸿胪寺做少卿吧。” 祝缨起身再拜:“臣遵旨。不过……陛下,这个得走中书门下吧?” 皇帝拍着扶手笑道:“这个还用你操心吗?” 祝缨又拜。 皇帝语重心长地道:“驸马是个忠厚之人,你要用心襄助他。” “是。”:,,.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290. 屏风 “大人,给张条子吧。” 面圣的时间不算长,没多会儿祝缨就从殿内退了出来。出来的时候身上多了一个鸿胪寺少卿的衔,但她现在还不能马上就去鸿胪寺,因为她还没有拿到上任的文书。 祝缨便哪里都先不去,径自回家。 这天不是休沐日,要紧的几个人都各有自己的职事,并不在家。祝缨且不忙着交际,她带上祝炼等人,先去看新府邸。 这府邸位置不错,离皇城也更近一些。同坊里有几个数得上号的街坊,其中一个就是冼敬。 项大郎给祝缨置办的府邸是照着四品的规格来的,与动辄占地十几亩、家中可以泛舟的豪邸固不能比,但也比祝缨自己盖的房子大了许多。 三进大宅。前宅后院、仆人房间、马厩、仓房、库房、厨房之类布局规整,亭台楼阁俱全。马厩里已有两匹马,看着还不错。仓房里有米面,库房里也堆了一些丝绸、铜钱、当季不用的摆设。 或许是看到祝缨自己盖的宅子是楼房的缘故,项大郎特意选后院带楼的楼局。内部的陈设他也给配齐了,仿着祝宅的样子,做些“古拙”的安排。又特意为祝缨布置一处大房书,连练功的宽敞前庭都有。 项大郎没有料到张仙姑和祝大以及花姐这次没有回京,他把这三人的房舍也都布置好了。更因祝宅里有秋千架,他于新府的花园里也架了一个。 新府花园不在屋后而是位于府邸西侧,里面只有一个小池塘,但也精心盖了个临水的小榭。 仆人房修在一侧,并不使主人、仆人杂居,以免混乱。 这么大的府邸,仆人也是不能少的。 看完了宅子,项大郎奉祝缨往堂上坐了,下面男一起、女一起,仆人都来磕头。项大郎拿着花名册给祝缨看:“男女一共十七口。人都在这里了,大人看他们哪个好,就留下哪个。”这些仆人里本来也有头儿,项大郎并不提自己之前给他们安排的职务。而是指其中一个男子说他识字、会算账。 祝缨看过去,这人姓赵,叫赵吉,四十岁上下,衣着干净体面,看祝缨的眼神有些殷切。他的妻子是女仆的头儿,也略识几个字。 他们又有一儿一女,一家子都在府里了。除了这一家四口,又有两个厨娘,带着两个打下手的烧火丫头,厨娘也是个离任的京官留下的。两个园丁,是师徒二人,老的五十岁了,小的才十五岁。府里花园不大,两人还应付得来,自买了府邸之后,花木都是二人在打理。 此外又有两个门房。余下五人三男两女,就是各处房里洒扫、粗使的人了。项大郎知道祝家本来就有自己的心腹仆人,也不想去与侯五又或者杜大姐起冲突。 祝缨道:“都是很好的人,但我不用这么多。” 她从别业带出来二十个人,十男十女,都是跟着她姓祝的,在自己的府里这些人当然是靠前的。项大郎寻的这些人,看着都还可以,但如此一来一个府里,她一个主人家,加一个学生祝炼,俩人。一个祁泰寄居在她家,就算再添胡师姐一个“门客”,拢共配三十七个仆人? 祁泰自己还有一个从梧州带回来的小厮,三十八个。 过于奢侈了。 堂下站的仆人们的心提了起来。做仆人,当然是主人门第越高越好,其次是主人家和气、人口简单。这里,“新贵”府邸,拢共四、五个主人,再好不过的地方了。看向祝缨的眼神个个可怜。 项大郎上前问祝缨:“大人的意思是?” 祝缨道:“先让厨娘做饭吧。园子看过了,园丁也留下。”十七个人,她就留了六个干活的。门房她也不打算用外人,指了随从内两个男丁暂时充任。 项大郎答应一声,项安将其他人的身契拣了出来了,祝缨道:“余下的人你妥善安排吧。” 项大郎道:“是!”他对这些人摆了摆手,赵吉等人眼中仍有留恋。 项大郎扫了个眼风过去,他们才拖拖拉拉回房收拾包袱去了。 祝缨又对项大郎,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接下来我会忙一些。二郎、三娘我要留下来帮忙。” 三兄妹忙说:“但凭大人吩咐。” 祝缨道:“老宅须得安排一个人守着,告知搬迁的事。新宅也要收拾起来,你们帮同准备,我得设宴。就在这几日,我须宴请故旧同僚。他们也会有礼物送来。贴子,二郎与阿炼抄写,往来账目,三娘先管起来。” “是。” 祝缨又对项大郎说:“会馆那里,你也要做好安排。那个,我就不细问了。” 项大郎忙也答应了一声。等到厨房做好了几桌饭菜,祝缨一样一样尝过了,说:“差不多够用了。家常不用这么奢侈。” 项大郎见她尚算满意,这才将钥匙等都留下,带着祝缨没要的仆人离开了。 他一离开,祝缨就发了几道命令:“关门!” 然后,将剩下的人粗粗一分,十男十女的护卫,在梧州的时候就有自己的头儿了。女子里是祝银,是个曾上跟随进京的利落女子。男子里是一个叫祝文的。叫他祝文是因为他识字比较快。 接着,她亲自搜检全府,检查府内有无漏洞。再给护卫、仆人们排班,安排日夜看守警戒等事务。重申府内禁令。各人各安其职,内宅、外宅有别,不得引外人入府。 又购置新锁,后宅现只有她和祝炼两处院落有人居住,用不了这许多屋子,将项大郎为祝大等人准备的房舍内的陈设之类一收,关窗锁门。 祁泰、胡师姐住在前面客房,项安、项乐也在客院有自己的住处。项安带着她很喜欢的那个阿金,项乐也有自己的一个小厮。其余多的房子也都锁起来。 借此将之前的锁钥都换了新的,项大郎交出来的钥匙便都没了用处。 最后才是放在老宅的一部分行李搬取至新府。命丁贵四人分作两班在老宅先守着,但凡有人过来,便告知新府的位置。 最后从旧宅里捎了个篮子出来,往里铺了块花布,将狸花猫往里一放,提着放到自己睡房里。 ———————— 祝缨亲自安排,条理清晰,府里事务并不复杂,当天几个来回,夜色降临的时候,她就已经在新府里,吃上厨娘李大娘母女做的晚饭了。 李大娘原本也是给官宦人家做厨娘的,手艺虽比不上郑府,比巧儿强出八百个杜大姐。唯一的毛病就是略费食材,凡做饭,都要用好料,米要当年最新的,肉要当天现宰的,菜蔬要买生的时候就长得好看的。 她们母女主要管祝缨、祝炼的吃食,顺便做祁泰、胡师姐的饭。护卫们另有一个大厨房,护卫们轮流值班做饭。 吃完了饭,祝缨先不休息,带着祝炼、项乐继续写帖子。有些人的帖子,得她亲笔去写。祁泰闲来无事,便帮着项安清点祝缨的家产。 除了从梧州带来的一部分,项大郎放在府里的也有不少,两人开始做账。 祁泰也不担心自己的前程,祝缨让他一起回京,他连自己回京之后干什么都没问就收拾包袱跟过来了。现在也不见惊惶,只要一看祝缨还在上面坐着,他就什么也都懒得去想了。 只是用略带一点遗憾的口吻对项安说:“要是巫家丫头在,咱们就能更省心啦。” 祝缨道:“她得留着帮大姐,你莫打她的主意。” 一家人正忙着,大门被拍响了——丁贵来了。 丁贵才进新府,心道:这才像是个大人的样子呢!老宅太小啦! 祝文引他到了祝缨的书房,丁贵上前先一礼,麻利地说:“大人,有郑侯府上、王相公府上、施相公府上、广宁王府上、永平公主府上……” 他一口气报了许多家,他们都派人回了帖子,都是贵人,丁贵报名字都报麻木了。 祝缨道:“告诉他们我搬家了么?” “都告知来人了。” 祝缨不动声色地道:“帖子拿来我看。” 她没给永平公主府上送过帖子,这位公主的消息可谓灵通了。她依次将帖子看过,看永平公主的帖子时,见上面还写了骆晟的名字,却是公主携驸马请祝缨明天到公主府去赴宴,一起吃个晚饭。 祝缨将所有帖子看完,对丁贵道:“明天你跑一趟公主府。”得回个帖子告诉公主,她会去。 丁贵答应了,像要说话,又忍住了。祝缨问道:“还有事?” 丁贵小声地问:“大人,小人和牛金他们三个,我们……就、就守老宅吗?什么时候到新府当差?” 祝缨笑道:“套我的话呢?” 丁贵忙说:“小人这点儿道行在大人眼里算什么?大人向来有计较,都比小人们周全。” 祝缨道:“知道了就把差使办好,明天去送帖子时要有礼貌。” “是、是。” 祝缨当场写了两张帖子,一张给了丁贵,让他明天送到公主府上,另一张给了祝文,让他送丁贵出门的时候顺便送到冼敬府上。冼府现在与她同坊而居,值得再多送一张帖子表示亲近。 ———————— 次日,京城的大钟响起,祝缨猛地睁开了眼——这声音委实熟悉。 她起身穿衣时,女仆祝红端了水进来。祝缨道:“放在那里吧,我自己来。” 她全家都习惯自己动手,祝红也不觉有异,放下了之后说:“大人在哪里吃早饭?” 祝缨道:“拿到这儿来吧。” “是。” 一问一答之间,祝炼也起来过来给老师问早安。祝缨道:“你也早点吃,一会儿咱们还有得忙。” “是!” 祝缨这一天的安排有几样,一是等朝廷给她的正式任命,二是继续巡视自己的新府,最后是准备礼物。到了晚间,她得再去公主府上。 如果所料不差,今天上午,皇城里的人就都该知道她是鸿胪少卿了。 因要等朝廷的消息,她不能四处乱跑,吃完早饭就先去冼敬府上拜访街坊。冼敬上朝去了,他的夫人在家,祝缨也求见夫人,只是要在冼府露一下脸。回来继续收拾自己的府邸,挨个儿把门锁又检查了一遍,再拔起身形、跃到楼顶,居高临下审视一回地形。 午饭前,皇城里果然有人来传她的任命。 少卿是从四品上,她现在的行头不太用换,稍作修整就要进皇城去。祝缨先给来人封了红包,来的是中书的官员,遇这种事就不客气地收了。 到了皇城,重新备案了门籍,祝缨先去见皇帝。 皇帝也没嫌她烦,将她一打量,给她赐了座。又笑着对屏风后面说:“喏,人来了,你可以放心了吧。” 祝缨顺着皇帝的目光看去,只见一架云母屏风后面隐隐约约似乎有人。从屏风的下缘看,似乎是几个女子。 屏风被叩了两响,后面不闻人声,皇帝又笑了,对祝缨道:“你到了鸿胪寺可要好好地襄助驸马啊!” 祝缨道:“臣岂

相关推荐: 不是狗,是爱人(H)   特工穿越七零年代苟成传说   杏林双绝(古言,1V2)   人在T1当掌勺,李哥越胖我越强   女巫猎杀(西幻 高h)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迷糊的妈妈改编   七味药引(武侠np)   综漫之无限绿帽   女总裁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