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深爱 > 第138章

第138章

儿?冼侍郎怎么又要我去户部议事了?” 祝缨道:“大人,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南府交给我,我盘了一下,南府麦子已种开了,不用等南府全种完就可以推广到别处啦。您不想本州占个先?” 冷云又打一个哈欠:“你弄就行了你弄就行了,不是说好了的么?你们弄,有什么事儿要调度的你跟我说一句就得。嗷!谁!爹……” 冷侯冷冷地收回手中的笏板,对祝缨亲切地点点头:“三郎还习惯起这么早吗?”又踢了儿子一脚。再瞄瞄两边有围观样子的同僚,对儿子如此不上进感觉十分的丢脸。这得烧多少香才得到这么一个体贴能干的下属? 啧! 祝缨道:“还好。一会儿睏了就溜回去再休息。” 冷侯一笑。 冷云觉也醒了,老实站一边,道:“哎,我说真的,我揽总,你只管放手去干。” 祝缨看了看四周道:“等会儿只再详谈成不?您现在,朝上如果问起您就说知道这个事儿,一会儿咱们细细地议章程。别说您不管。” 冷侯道:“就是。” 郑侯踱了过来,道:“忙着呢?” 三人忙跟他见礼,郑侯对祝缨道:“不错,如今名实相符,该着穿这一身啦!” 四人站到一起,那边冼敬也来了,他过来招呼一声,对冷云道:“一会儿到户部再细说。” 冷云看到冼敬马上变得像个正常的刺史了,他答应了下来。 到了朝上皇帝并没有提起这件事,等朝上报了些卫王府邸快建好了之类的事情便散朝了。祝缨冷云去了户部,冼敬在户部也有些年头了,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几年,也想事情快些做好。他押着冷云坐下,就让祝缨说规划。 祝缨道:“南府如无意外应该可以了,仪阳府那里可以开始了。” 冷云道:“你手头的人能分得出来吗?” 祝缨道:“放心,好用的。州城那儿有您坐镇,当是无碍。”他们州下辖三个府,十三个县,州城所在是一处,另外就是南府、仪阳府,如此一来就是三府都铺开了。进度不可谓不快。所可虑者乃是本州看起来面积不小,同样山岭不少,耕地总数不算多。总产出不能算丰富。 冼敬道:“那也不错。只要你们这里有了成绩,别人看着,不用朝廷多催促,也能有人开始干了。” 他们又算麦种的数量之类。冷云听了一个本州的约数,再算别的州的数目的时候他就开始记不住了。也是想记的,但是记了后面的,就把自己州的差点忘了。赶紧拿手笏出来随手写了几个数。 他只要自己占这个先,祝缨也没有把他丢开去单干,这就行了。看着到了中午,冷云道:“差不多了吧?”冼敬留他们在户部吃饭,户部的伙食不错,吃完了冷云看没自己的事儿就不肯再管别的州了。 他说:“那我先回去了,哎,这是我的人,你别没事儿老支使他,能干也不能往死里用。还有麦种,他就拿你两千石吧?高利贷也不是这么个还法的,别的州你自己想办法!我,你也得再给我一些。” 冼敬本来挺烦这个纨绔的,冷云这么不客气他反而对冷云有了一点好感:“知道了。你走的时候,也给你两千石,行了吧?多了你也没有熟手种。” 冷云道:“行。三郎,你也别总钉在这儿啦,自己个儿的事儿不得忙么?” “是。” 冷云这才背着手出了户部。 冼敬道:“虽然是个纨绔,大事儿上头总算不太糊涂。遇到个糊涂虫还偏要揽权,这事就要不成啦。” 祝缨道:“冷刺史有颗赤子心。” 冼敬笑着摇头道:“什么赤子心,没吃过亏罢了。来,咱们接着说。” 两人说了半天,落衙前,冼敬拿着一张条子给祝缨:“这是南府在户部的历年档案,你明天过来拿着条子尽可调阅。” “多谢。” 冼敬拍拍祝缨的肩膀。 ———————— 祝缨从户部回了家,甘泽也被约到了。 甘泽当时正在姨母房里坐着,跟他们说话。祝缨回来,先将马放到马厩,曹昌开了偏院的门牵马,甘泽出来道:“三郎,恭喜恭喜!” 祝缨道:“同喜。” 祝大也过来了,说:“侯府里知道你升了,叫甘大郎来送了好些东西呢。” 祝缨道:“先前已拿了一遭了。” “两回事,这是君侯的,给你就拿着。”甘泽说。 两人到了正堂那里,甘泽先代府里道贺等等。 然后才是说两人的私事,祝缨道:“曹昌你有什么打算?我看问他是问不出来了,一家子就抱着良民的身份不撒手。前番我想借着请功给他也报上去,他这些年功劳、苦劳都有一些。没批下来。接下来前程未知。直接做官是不成的了。若肯做吏呢,我给他补一个,以后有功也可晋升,没功,也有份差使。一家子太老实了,没点倚仗可不成。” 甘泽道:“我也才说这个事呢。就是不愿意,再说他们,就过了。三郎,就这样吧。过一天是一天,谁也不能代谁过活。姨母刚才还说,正打量给他说亲,你这几年给他的钱也不少了,够他生活了。” 祝缨看他不是气话,道:“娶妻就是有意要定下来不挪动了?” 甘泽脸上有点尴尬:“是啊。”他刚才跟姨母家稍稍争执了一下,姨母的意思,曹昌是时候娶妻生子了,怎么也得有个后。再说曹昌大了,要是在南边儿跟人乱来,那可不行,正经人家丢不起这个人。得在京城老家相个亲,等有了孩子妻儿就跟爹娘一处住,曹昌跟着祝缨继续当差挣钱养家。但得给个时间让他成亲。甘泽就觉得这时机不对,你跟着主人,人家南下正用人的时候,你说我不去,舒坦了再回去,还住人家房子里。甘泽觉得这事儿干得不太好。 “本来说好的,也只是帮我一阵儿忙,不想一走这么多年,是耽误他成家了。” “嘿!三郎都不急,他倒急上了!啧!唉……也够他们回家翻新房子,娶个妻,重新过活了。这么些年过去了,也该回去了。” 祝缨道:“这是你的意思呢?还是他们的意思?” 甘泽道:“就这样吧。” “项安,去把老曹请过来。” 项安将曹家三口请了过来,甘泽别过脸去。祝缨很客气地问他们的意见。曹昌还是不怎么说话,老曹道:“大人,他大了。” 甘泽道:“人长大了,怎么就没个可靠的主意?” 祝缨制止了他,道:“但我得限期赴任了,他一时半会儿也离不开,咱们得把事情定下来。” 老曹想了一下,觉得这几年曹昌挣的钱也不算少了,够娶房好妻了。成亲,得回自己家,不能在祝家了。 甘泽道:“那就这么着,先到我家去,我爹娘也在,好好把他收拾个样子出来也好帮你们相看媳妇。三郎这里呢,你们把钥匙都交出来。趁现在家里也有人,他们再找人看门。” 曹家一家三口本是没主意的人,甘泽给他们弄了来,他们就来。现在自家有生活要过,便也默默地同意了。 祝缨无奈地道:“也只得如此了。” 甘泽道:“三郎,我……” 祝缨摆一摆手,曹家一家三口讪讪地:“大人。” 祝缨道:“我耽误了小曹这几年,也是过意不去的。你们办喜事的时候我恐怕是赶不上啦,这两天我还在这里,你们慢慢收拾家什。项安,告诉大姐一声,备一份礼物。”又问曹家现在回乡去住会不会被排挤之类。 甘泽道:“有我呢。” 曹家一家都是好人,但是人家有自己的生活。 祝缨道:“你就别再说他们啦。” 甘泽道:“我家那个小子要是再大些,我都想送给你使唤呢。” “别说气话。” 曹家一家三口全是实在人,祝缨将这些年给他们置办的衣物等连同新铺盖之类都让他们带走,又将平日家里的那头做脚力的驴也送给了他们。也没什么好交割的,祝宅的东西都放在这里,一眼看得见。 曹姨母将钥匙交到花姐手里的时候,眼睛也湿润了:“大人,我们没脸见您。” 花姐道:“这是什么话?又不是卖给咱们家的。”她也拿了一份份子钱给曹家人。张仙姑、祝大也都有些馈赠,侯五、小吴、顾同等人也都拿了份子给曹昌,都说喜酒是吃不上了。 娶妻延嗣是一件大事,此时顾同才彻底弄明白,曹昌不是他老师家养的奴婢,是个雇来的。他看向杜大姐,心道:要这个也是雇来的,我老师岂不是没人侍奉起居了?打定主意,一回到南府就回家从自家再薅几个仆人过来。 当天晚上,曹家一家三口还住在祝宅,内心十分的复杂。祝缨依旧好吃好睡,其他人都有了一点离别之情。曹昌沉默寡言,也不搬弄是非,也不与人口角争强好胜,做活从不叫苦,连侯五都只能说他一句:“三棍子的打不出一个屁来。”别的就再也没有不好的话了。 第二天起来,依旧是一处吃饭,也还是买了他们三口的早点。祝缨要去上朝,曹姨母带着儿子过来道别,让儿子给祝缨磕头。 祝缨道:“日子过得可真快。我都疏忽了你还没有成亲的事,好在没有耽误你太久。起来吧,一路小心,我就不送了。” 曹昌想去马厩收拾马,侯五已经将马收拾好了,他只好讪讪地退到一边,看着祝缨带着项乐走了。 曹昌这一走,祝缨身边的人就更少了。老吴送小吴回来,祝缨只笑笑,说:“他就是见的还太少,以后就会好了。” 小吴不敢在亲爹面前再装大人了,老老实实站在老吴的身后,发现亲爹这回跟祝缨说话也有点抖。心道:你也差不多嘛…… 老吴的老脸还是有用的,小吴又留了下来,这回老实了。小吴的表弟丁贵和老牛的儿子牛金都年轻,力气也好、模样也还周正,都识字,牛金跟他爹学了不少本事,粗通律法。另一个小柳会养马。 他们之外,另有老黄带了自己的孩子过来。老黄年纪已长,带的不是儿子,是孙子。孩子十五岁了,在京城再没个好营生就只好在街上鬼混帮闲了。老黄本来没这个想法的,不意小吴一阵上蹿下跳,老黄听了之后便舍了老脸,将孙子送了来。 祝缨道:“当年咱们除夕夜一同当值,还是你教了我好些事儿呢。” 老黄忙说:“不敢不敢,大人这般聪明一个人,没人多嘴自家也能看明白的。”推了小黄上前磕头。 祝缨道:“南下可不是轻省的差事。路途或生病,或有旁的意外,到了之外也还有凶险,真想好了?” 老黄道:“想好了!生死疾病,皆是天命,总不能是大人故意害他的。咱们大理寺上下,谁不知道大人的为人?” 小黄大概也是听着祝缨的事迹长大的,也不迟疑,到了祝缨面前一跪,祝缨道:“好吧。” 自此,祝缨身边仆人走了一个曹昌,却又补了丁贵、牛金、小柳、小黄四个,出去也很有排面了。他们四个并不介意做仆人或者补吏职,似牛金、小黄这样,能有吏职反而是开心的。四个人差不多的大小,祝缨便将他们交给侯五管着。 侯五旋即升格成了一个男仆的头领,笑道:“不想在大人这里,我倒成了个伍长。” “那你就好好教他们。” “是。” ———————— 祝缨攒完了男仆,去找父母商议。 张仙姑和祝大正与花姐在西楼围着桌子算账,这些日子不断有人来送礼祝她高升。用器都收着了,钱要如何用,他们还没拿定主意。 花姐看着钱又不想带到南府,问他们要不要趁大家都在京城再买一点土地?官员不能在任职的地方置产业,但是在京城可以。以后祝缨如果不做官了,也有份家产。 张仙姑和祝大都乐意。花姐又给他们讲,现在祝缨五品了,有更多的田可以免赋,张仙姑道:“能买多少买少。”祝大说:“要点儿好地!” 祝缨倚着门框,看他们说得热闹,花姐发现了她,说:“怎么不进来?” 祝缨道:“看你们说得热闹,这么喜欢置地,那——要不你们留在京城慢慢弄?这回我先自己回去?” 张仙姑跳了起来,将身后的椅子带倒了:“什么?你要自己走啊?出什么事儿了?” 祝缨道:“快,方便。曹昌一家子又走了,这里屋子没人住就朽坏了。咱们几年没回来了,田也是交给温大郎他们家打理,多大的人情呢?” 张仙姑道:“我们也不会弄这些个。” 祝大有点意动,但是仍然问:“你自己要去干什么?” “干活,还是干原来那些个。等我换个更好点儿的地方,再接你们过去,成不?”南方实在是潮湿,几年过去了,父母年纪都大了,再跑三千里,祝缨也不忍。 张仙姑和祝大都摇头:“不行,没我们照应着,你怎么弄?是吧?花儿姐?” 花姐也犹豫了,祝缨的情况使得她的身边没个自家人就不能令人放心。要不父母跟着走,要不就是花姐跟着,花姐如果跟着祝缨,老两口在京城就没人照顾。 张仙姑是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女儿的,她对祝大道:“要留你留,我跟着老三走。” 祝大道:“那我也走,这房子?唉,再没比老曹家更好的人看屋啦。” 张仙姑瞪着祝缨:“说好了,我们得跟着!我一辈子落着什么了?不就落下个你吗?你不在眼前,我就是要死了。”当了十年老封君,她开始不好意思坐在地上拍巴掌,意思却很明白。 花姐道:“我在哪儿都能给人看病。不过我瞧着,南府那儿郎中更少,我还想教几个徒弟呢。你都有顾同赵苏他们了,江娘子也有翠香。我光一个人干,能看多少病人?不过房子实在是为难。” 祝缨道:“没了张屠户,还能吃了连毛猪?也不用托人,就叫赵苏时常过来看看吧。” 张仙姑道:“他不是在国子监那儿有房子了?” “赁的!”祝缨简单地说,“他还往我这儿来看书呢,家里的狗都不冲他汪汪,来得日子必不少。他又是个机灵人,不碍的。回来将门锁换一遍,我再托人不时巡一巡附近。” 张仙姑扶好椅子坐下了:“那行,你不许自己跑了。” 祝缨道:“不会的。” 女仆仍是没有着落,京城就算是女仆,也不想跑到三千里外的,除非自己买奴婢。眼下又不太凑手。 张仙姑道:“有杜大姐帮忙,还有什么?不用啦!等到了南府,再雇个洗衣烧火的丫头就成啦,还比京城便宜呢。” 祝缨即便做了地方官,家里收入多了一些,往京城送礼的开销也不少,结余总是不多,张仙姑与花姐仍是节俭持家。 祝缨道:“好吧,那就早点儿回去。” 她说了要早点儿,手上的事儿也就加紧了。她又与请吏部的熟人吃了几回饭,向上跟王云鹤要人、向下找吏部走门路,仪阳知府、思城县令的告身都拿到了手,吏部同意将两封告身稍晚一点再发,派人与她一道南下,同时宣读任命。 祝缨又以新任的南府知府的名义,就在京城写了个公文加了知府的印,当面交到了吏部。福禄县的县令现在没有合适的人,暂将莫主簿升做了县丞。 跑到户部借看户籍田亩图册。 再拖着冷云回到大理寺,借调了本州的案卷。冷云在一边喝茶,与窦大理聊天,祝缨就去翻档。窦大理一面羡慕冷云,一面又觉得此人真是纨绔习性不改。 此后数日,祝缨就拖着冷云到处跑,到兵部将本州的关隘、哨卡、兵营,军士数目、来历、各级军官的名单、履历等都借了看了一下。之前到福禄县的时候她没有很留这个,如今吸取教训,也都记了一遍。 兵部见她只是泛泛观之,也没有要兵甲器械的数目之类,她又是南府的知府,还拖了个冷云,便给她看了一些账目的数字。 冷云每天都要早起,十分难受,终于熬到了休沐日,一头扎进了爱妾的怀里,道:“我可太难了!” 祝缨休沐日又带着赵苏去岳府取了批阅过的手札,先给赵苏自己看一遍,再将手札收回带好,最后将宅子交给赵苏来看管。 赵苏道:“儿平日上学也只有几个仆人,就怕看不好。” 祝缨道:“有什么看得好看不好的?这里的书你尽管看。现在列单子,我还会在京城呆几天,有什么缺了的,我去弄。” 赵苏大喜:“是有几份!”有些书籍即便不是什么古籍善本,出得少,就只好靠借阅、抄写。他一个十天关学校、只有一天能休息的外地学生也弄不来。 他当即从袖子里摸出一张纸来:“这些。儿没有买到,能借来抄一抄也可以的。” 祝缨道:“我知道哪儿有。” 她将赵苏带到刘松年家,让他跟刘松年那儿抄书,刘松年很烦,将赵苏扔给了岳桓:“你的学生,你来管!” 祝缨依旧是忙,家里的田依旧托给温岳,京城这点田地的收入对她来说已不算多了。新田也还是没有买成,她也不在意。将南下的事务准备完毕,便去找冷云,要一同南下。冷侯巴不得儿子赶紧走,一口答应了下来:“初三日就很好!越早越好!” 祝缨道:“如此,下官也去准备了。”她还得与朋友们道别。福禄县带来的衙役们在京城里放久了也不合适,为了让他们有事做,她已派他们做了许多事情,使小吴或者侯五领着,往各处送拜帖、送礼物,连京兆府的牢头、班头、仵作统统都送了一回礼盒。 再不走,这些精力无处发泄手上又没多少钱的青壮男子怕得到街面上与人打架斗殴了。 临行前,祝缨去郑侯府上道别。郑侯家一派安静,郑熹还是在老地方见的她,将一只扇匣递给她:“你那破扇子赶紧换了吧。” 祝缨打开一看,还是一柄腰扇,道:“我以前那个也挺好的,我给它换个边儿就成。” 说着,将两柄扇子都拿了。郑熹道:“出息呢?不嫌寒碜。” 祝缨不睬他,对岳妙君说:“我这番回去了,府上要办南货,别找错地方。” 岳妙君笑道:“当然。” 府里又给祝缨准备了一些用器,供她到南府之后使用。郑侯又赠了她一柄剑,说现在大臣应该佩剑。 王云鹤、刘松年等人再无旁的叮嘱,唯施鲲再三提醒:“不许擅自动兵!你要惹起边患,我必请旨诛你!” 祝缨道:“大人,我何时自己惹事的呢?都是别人惹我,我不得不动手的。” 施鲲更担心了:“那你就不要去了。” “我在宫里都能见血的,您忘了?” 施鲲看着她只觉得十分闹心,让她赶紧走。 祝缨又从岳桓那边搜罗了几大箱书,才算满意。到了岳桓家,她还另有一事,问岳桓可否见一见赵苏。她走的时候,赵苏正在学校里关着,临行总要见一面的。 岳桓笑道:“这有何难?” 赵苏便将行李从赁的屋子里又搬了出来,重住到了祝宅的客房里,自家的仆人也带了来。狗子绕着他的脚边摇着尾巴转了好几圈,赵苏拍拍狗头,起身对祝缨道:“义父,有些东西还请义父带回,祭一祭我舅舅。” 祝缨道:“你有心。” “小时候,舅舅比阿妈对我好。”赵苏说。他托的东西是一些京城的玩具,以及一些南方见不着的异域玩物。本来这些应该是陪葬带入的,他当时人不在,现在开棺也不合适。就托祝缨都烧在墓前。 祝缨让项安郑重地收了,将家中的钥匙交给了他。 一趟京城之行,终于结束了。其结果是出乎意料的,祝缨心情颇佳。他们出京的时候许多人来送,郑熹上次不见,这次也来了。又有冷侯来送儿子、冼敬来送祝缨等等。送行的人互相打个照面,彼此竟不觉得意外,都是相视一笑。 ———————— 回程仍如来的时候一般,无论祝缨还是冷云都带了不少东西南下,冷云从冼敬那里讨来的麦种也是装船。依旧是先到码头,换船,沿运河南下,到了临近南府的地方,再从水驿转至陆驿。派去宣布任命的官员也与他们同行,巧的是这位正是之前到福禄县去召她进京的那个人。 同样有商人请求随行,不必赘述。 冷云与祝缨不同船,船停的时候却总爱聚在一起。他从来没有与张仙姑、祝大相处过这么长的时间,听二人讲乡野故事听得意犹未尽。频频追问世上是不是真的有狐仙之类。 薛先生与他同行,此时多半与祝缨商议一些州内的事务。薛先生十分看重宿麦的推广之事,董先生已是官身,薛先生不心动是不可能的。他只恨不能将冷云按到祝缨身边,一个错眼不见,就是一项功劳飞了。 眼见“獠人”的事儿是插不上手了,冷云在偏僻的山里必是呆不住的,宿麦就是成了薛先生最关心的事,连一向更擅长的刑狱都被他放到了一边。 船到码头,再转车马。祝缨须得到南府,冷云拖着许多东西则直回州城。从船上移到地上,冷云的脚不由晃了一下,祝缨扶了他一把,冷云站稳了道:“无妨。” 祝缨看着他从一个纨绔又变回了一个刺史,整个过程也只在冷云仰面长出一口气又摆正了脑袋之间。 祝缨道:“不知大人回去之后需要多久能够安顿好?” 冷云道:“你有话便直说。” “等大人安顿好,下官才好再去刺史府向您复命。” 冷云想了一下,回头一看麦种,不由头疼。道:“不急,先将你府内的事处置好。交割也要办好。” “是。” 祝缨目送他离开,薛先生在离开之前特意来与祝缨打招呼,向她道珍重:“大人有事,只管送信来。” 祝缨道:“多谢先生。先生也请保重。” 她转头向随行的那个年轻的官员道:“又要劳动你啦。请。” 两人一同到了南府,南府的官员们在那位“丘知府”的带领下正在驿站外面迎接。 祝缨升任知府的事情,她自己事先不知道,也无从干预。京城这边任命一下,邸报就发出去了,全天下看邸报的人就都知道了。 无论官吏都是眼神乱飞,祝缨是谁他们都知道,人往京城一趟,县令变知府了。“丘知府”以前是以副代正,现在正主来了,下属变上司了! “丘知府”这些日子十分的难熬!手下的人渐渐使不动了。他又不能有多余的动作,新来的这位“上司”十分的精明又心狠手辣。 看到祝缨骑着马过来,“丘知府”率先上前行礼:“南府官员恭迎知府大人。” 祝缨跳下马来:“丘大人何故如此呢?” “丘知府”心下十分难堪,道:“下官迎接大人,理当如此。” 祝缨笑道:“哪里来的下官呢?”她对那位年轻的官员道:“请。” 年轻的官员清清嗓子,拿出了委任“丘知府”文书,上前一步,对着所有官吏当众宣读了“丘知府”为仪阳府知府。 丘知府被这消息砸懵了。他在这偏远的地方快要呆满九年了!从鲁刺史到冷刺史,升职的事也是遥遥无期,突然给他升了,由副转正。没回过神来已被一群人围着道喜了。 祝缨道:“仪阳府本有知府,还要调他,调一串子的人所以迟滞了一些。还请丘兄见谅。” 丘知府此时无心计较,不自觉笑道:“见谅见谅,哦,哪里哪里。” “那——咱们办个交割吧?丘兄也好尽快到仪阳府去办交割,”祝缨与他一边走边说,“陛下、政事堂为推广宿麦之事,我想丘兄已有经验,千万重视不要辜负朝廷。” 丘知府心头一震,道:“必不负圣恩。”又试探地问:“是贤弟举荐的我?” 祝缨道:“兄要是有纰漏,我也要连坐,还望垂怜。” 丘知府道:“岂敢岂敢,多谢。”心里也服,抱怨也没得抱怨,他从按时生病到开始

相关推荐: 七零年代小温馨[穿书]   皇家儿媳妇   〖短篇〗合租杂记之探望女友   杀戮秀(H)   她的心愿(西幻 触手人外)   竹马(1v1)   如何让大家知道他是我老婆(H)_御书屋   对着竹马自慰的日日夜夜(1v1 高H SC)   被迫成了高冷舍友的老婆   杏林双绝(古言,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