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第三者 > 第230章

第230章

们竟然承认金国是一个国家?他们如今只是我们大辽的一个部落!” 说白了,辽国不承认金国的地位,在国际上,也不许大宋承认。 高铭叹气,“还是别‘掩耳盗铃’了吧,金国的实力,贵国还是很清楚的,女真人的这个大金国,什么时候能灭下去,还是未知数。我们和他们贩马做贸易,如今又要交换貂皮瓷器,频繁来往,还是驻派使节来得方便,就像现在,你们辽国不悦,不就直接跟我交涉么。” 萧文殊摇头,看来心里还是不服,“你可是私下里保证只叫女真人在宋国吃吃喝喝,怎么摇身一变,那个完颜宗强就变成驻扎的使节了?” 高铭推断,这肯定是耶律大石来信了,叫女真人只在宋国吃吃喝喝的话,他只跟耶律大石说过。 应该是耶律大石他们朝萧文殊发火施压了,萧文殊才急吼吼的要见他。 高铭便解释道:“他想继续在东京吃喝玩乐,可他四哥想把他带回金国去,只能用这样的方式留下来。真实想法还是留下来吃吃喝喝,我们也没办法,只能答应。” 萧文殊心里还是不痛快,“哼,现在好了,女真人也跑来汴梁驻扎了,真是够热闹的!” 可不是热闹么,哪天去三瓦两舍撞到一起,就更好看了。 高铭面露疲惫之色,“唉,夹在你们两国之间真的太难了。我早就想跟你们说了,咱们两国签订了幽州协定,完颜家的人见到我,指着我的鼻子就是一顿质问,就跟现在一样,问我们为什么要跟辽国签订协约?!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攻辽?是不是内心更偏向辽国?我们大宋啊,难,太难了!” 萧文殊咬齿,心里骂道,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辽金相争宋国得力,你们得了便宜还卖乖! 他哼道:“金国人打瞎了你们太子的眼睛,你们竟然就这么忍了?!真是不可思议!” 当初听说宋国对金国兴师问罪,他还暗暗高兴,搓着手掌等着看热闹,谁知道事情被兀术用当庭抠眼这招给应对过去了。 激将法不管用的,省省口水吧,高铭道:“不,女真人原本要用自己的眼球赔偿,被我国仁慈的皇帝拒绝了,改用实物赔偿,这也符合我们大宋的法度。” 萧文殊还是心里发堵,其实要不是高铭掌管着皇城司,他们辽国倒是想叫兀术他们“偿命”。 设想一下,激愤的“宋国人”冲进完颜府邸将兀术等金国皇子全部杀死,为本国太子的眼睛报仇,那么宋金协约肯定泡汤不说,还能铲除几员金国大将。 当然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一来,他们在宋国的地盘上不好行事,处处受到皇城司监视。 二来,完颜府邸不是那么好破的,就怕杀进去了,没取他们性命,再被完颜家反杀了。 那样一来,宋国识破了他们辽国杀害女真人栽赃陷害宋国的举动,肯定勃然大怒,进而真的转向女真人,导致割让幽州换来的喘息机会付之东流。 所以,这个想法仅仅停留在构思上,没有真的实行。 如今三国鼎立,谁都不敢轻举妄动,真的是相互制衡。 但他们辽国该抗议的还是要抗议的。 萧文殊再次重申,“辽国才应该是宋国的第一盟国!在辽金之间,你们要慎重行事!” 高铭抛出万金油的辞令,“我们大宋一定恪守幽州协定,绝不与女真结盟!这个请贵国放心。” 你们不满我们跟金国走得近,但你们又能如何呢? 火器你们见识过了,幽州也拿回来了,宋国肯维持中立,已经对你们很不错了。 只是出于外交礼节和看在耶律大石的面子上,听听你们的抗议。 别得寸进尺。 萧文殊也知道依辽国目前的情况,也没法对宋国颐指气使,能得到这样的答复就算不错了,也见好就收,“我们大辽国相信宋国的诚信,就算女真派人在东京留守,依然不能撼动两国的协定。” “这是一定的。”高铭正色道。 萧文殊又与高铭重申了辽宋友谊,结束了对话。 高铭会见完萧文殊,向赵佶传达了辽国对金国驻扎使节的不满。 对此赵佶表现得很不在乎,“知道了。” 今时不同往日,辽宋早就平起平坐了,对方可不是之前随便给宋国看脸色的大辽了。 赵佶把萧文殊的“抗议”做耳旁风,该怎么逍遥就怎么逍遥去了。 他一连经历了收复幽州,太子重伤等两件大事,早就想“怠政”一下了。 像册立太子,和宁帝姬成婚,驻派驸马史进去金国,都是明年开春的事,在这之前,必须得放松自己,养精蓄锐一下。 跟赵佶相反,高铭作为臣子可没闲着,他先是跑了一趟皇城司负责的城郊转化班,视察了一些顽固派明教分子的转化情况。 发现……呃……不能转化的,果然中毒很深,哪怕听到南方明教教主方腊和他的骨干们因为谋反被朝廷杀掉了,依然执迷不悟。 像这样的顽固分子…… 只能继续加大转化的力量了,总不能投放回民间。 不过,同时给了高铭信心,至少明教的“力量”确实很强。 为了一个新的光明世界,一旦坚信这点,是愿意舍身取义的。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花荣每次回来,都能看到高铭在看一些明教的典籍。 “你看这些东西,是打算……当教主?” 在花荣看来,高铭肯定不会“皈依”明教,按照他的性子,主动看经书,一定是另有想法。 高铭吃惊地用目光锁住花荣,“虽然没全对,但也差不多。” “差不多?差多少?”花荣坐到高铭后侧,用臂弯环住他,跟他共看一本书。 高铭抬眸朝他笑,“你这样的话,我哪还有心思看书。” 花荣干脆把经书合上,“那就别看了。”下巴垫在高铭肩膀上,“方便跟我说说你又有什么计划了吗?不过,剿灭了方腊后,明教整体沉寂了下去,你怎么又寻思捡起他们来了?” “我以前说过明教这种宗教,对世界的看法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一旦壮大,必然要在人间建立光明的天国,进而聚众闹事。”高铭道:“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单一教众的力量有限,所以教众们要团结在教主周围,形成一个从下至下的严密的组织,才能集合调动更多的力量。所以……” 花荣隐约感到高铭要做什么了,“所以这的确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高铭眯起眼睛,暗示道:“你不觉得辽东那地方,饱受辽金战争所苦,很有一片末世的感觉么?” 花荣明白高铭要做什么了,“你是要……” 高铭道:“其实辽国也意识到了百姓想要过安定太平日子的想法,我最近听说辽国在辽东组织了一些饥民,建立了一支怨军抗金。取意怨恨金国之意,可惜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出意外,怨军肯定会频繁叛乱,反倒成了辽国隐患。你觉得是因为什么?” 花荣的新式练兵法,主抓的就是“思想建设”,而随着狠抓的进行,他越发意识到个人想法的重要性,因为高铭的这个问题,他几乎一瞬间就有了答案,“没有统一的思想?” “没错,其实辽国这么容易崩溃,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思想引领。咱们中原就是儒家了,儒家的思想里本身就包含大一统。就算各地起兵,形成割据,最后还是会统一在起。辽国就不行,流行佛教,但佛教思想里没有追求统一这点。而且皇帝也不是教主,对下号召力不足。一旦国力衰退,君主没有权威,手下的人便很容易溃散。正规军都尚且如此,那个怨军能组建起来才怪了。” 至于金国女真人,他们依靠的,一是对辽国的怨恨,二是抢占资源带来的利益。所有猛安谋克都相当于入了大金国这个公司的股,胜仗打得越多,赚得分红就越多。 花荣大概能猜到高铭想做什么了,看着他笑道:“我有的时候都怀疑,这些想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到的?!” 高铭笑道:“不管我是怎么想到的,但你都能在一瞬间就理解我的想法,哎呀呀,咱们这就叫做心有灵犀。” 与心爱的人,除了身体外,思想上也能交流。 花荣自然也感到了这点,温笑地看他。 高铭双臂攀上花荣的脖子,哼唧道:“我明天去找郓王说说我的想法,然后咱们找个时间,好好放松一下,去打猎吧,我想看你放海东青。” 花荣算了下能够腾出来的能够休一整天的日子,“十天后可以。” “啊?还要十天后啊。”高铭失望地往床上一躺,用明教的经书盖住脸,“唉——” 花荣笑着推了推他,“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 “别说话,本王薨了。” 花荣道:“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高铭就移开一点脸上的书本,露出一只眼睛,“好吧,本王又活了,本王现在要临幸爱妃了。”对上花荣恨不得将他剥了吞进腹中的表情,笑着改口:“行吧,爱妃宠幸本王也可以。” 花荣便笑着来吻高铭。 —— 翌日,花荣走了之后,高铭趴在被窝里想,要不然十天后就不去打猎了?和花荣在家起腻不也很好么,何必出去骑马吹风受累? 但等往起爬,却没什么力气的时候,高铭改变了主意,自喃道:“起腻一整天还是算了,自己这身子骨消受不起,还是打猎去吧。” 这几天,他一有空就看明教的经书,顺便完善自己的计划,等考虑得差不多了,他去郓王府拜见赵楷。 赵桓伤了一只眼睛后,据说情绪很低落,而风口浪尖的赵楷自然保持低调,除了前几天去找邵王给郡主说和了亲外,一直在府中搞艺术研究。 高铭到的时候,他正在抄写千字文,干脆落了款,将这幅字送给了高铭。 赵楷的艺术造诣不在赵佶之下,单纯从欣赏角度,高铭也是很乐于收下这幅字的,况且还极具升值潜力。 高铭立即给赵楷拍了一通马屁,听得赵楷只笑,“行了,你我之间就不用说这些了。说吧,你来找本王,所为何事?” “金国人的彪悍,殿下也有所见识,不管抠出自己眼睛是不是苦肉计,他们对自己尚且如此,对待他人的残忍可想而知。辽国衰败,金国崛起,仍是大患……” 赵楷同意高铭的说法,但他知道高铭前来,肯定不是为了简单重申金国的隐患的,“你想说什么,只管直接说来。” “其实……趁着这次往金国派使节,我有个计划……具体措施还在酝酿中,只有一个大概的计划轮廓……本来打算等计划再完善一些告诉殿下的。”高铭故意说得磕磕绊绊。 赵楷被吊起了强烈的好奇心,“继续讲。” 高铭就把他心中的计划与赵楷说了,“辽金巨变,当地百姓民心浮动,如果能有一股力量将他们组织起来,必然能成为一股掣肘金国的武装。” 在北边生活的,就没有不彪悍的,几乎每个人那都骑马带弓,按照大宋的标准,每个人成年男子都是士兵。 赵楷重新坐下来,耐心地听,“可是将他们组织起来谈何容易?” “明教。”高铭说出了答案,“将明教送到北边去。言而言之,叫人去北地传播明教,当教主。” 向他国传教,输出宗教组织,属于后世国家间,颠覆别国常用的手段之一。 赵楷愣怔,身为此前亲征方腊的统帅,他当然知道明教是个什么玩意。 在它的教义里,世界是对立的,非黑即白,非善即恶。 在时间上,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和佛教的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不谋而合。 而未来佛便是弥勒佛,所以明教能够伪装成佛教进行传播。 众所周知,辽国全国上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高铭见赵楷不说话,继续道:“金国原来从属辽国,如今占领的地盘又都是辽国的,对佛教必然不陌生,接受起明教来,应该没什么压力。同时,我相信,他们对明教一定毫无防备,派人传教,组织起的教众,就是一支军队。” 宗教的魔力,别说现在,就是八百年后的大清,也能组织起太平天国那种几乎掀翻统治的力量。 在金国境内,不求太平天国那种逆天级别的,就是来了方腊级别的,也能叫金国喝一壶,狠狠牵扯后腿。 其实若论教义,明教其实不邪,不会让教众自残或自杀,相反还有一些道德要求。加入教种的教众还能互相肤扶持。 但对统治者来说很不妙,追求非黑即白的完美世界,信众很容易为了让光明世界降临而造反。 明教在以后的历史上造过元朝的反,现在去造金国朝的反有何不可。 高铭的一番话,听得赵楷震惊了良久才回过神来,独自思考了片刻,兴奋地站了起来,“倒是值得一试,如果能成,那真是给金国后院放了一把大火!比千军万马杀出去都有效果。高铭,这个计划好!” 不管是晋朝的孙恩之乱,还是方腊为祸,后面都有这些异端邪说的影子。 中原王朝深受其苦,也该叫金国尝一尝。 高铭见郓王支持他的计划,亦是喜从心中来,“等到跟日本的蔗糖生意打开销路,钱源源不断,投入到这个计划作为前期的启动资金,不愁不发展壮大!” 开始发展教徒,拉人丁的时候,肯定要给人家点好处。 跟着教主有肉吃,才愿意替教主卖命。 赵楷高兴的起身在客厅内走了两个来回,在脑海中反复思忖高铭的计划,也发现了问题,“在人选上要慎之又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个人选既要能收买人心,又要懂底层百姓的所需,真正的读书人充任不了这个角色。”高铭既然敢提出这么个计划,自然有他的人选,“因此,我认为,宋江是个合适的人选。” 让宋江当明教教主。 他最善于惺惺作态假慈悲,又能施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 同时,还能跟彪悍血腥的教众相处融洽。 最重要的是,宋江对朝廷够“愚忠”。 他做教主后,仍能受大宋控制。 况且,说了算的,也并非宋江一人,还有吴用呢。 吴用可是一肚子坏水,宋江不听话了,自有吴用收拾他。 宋江能将梁山打包卖给朝廷,换取高官厚禄。 自然也能将教众整合好,作为大宋的隐形军队抗金。 这属于开辟敌后战场,叫金国后院起火,消耗他们的精力和兵力。 “可这样的人,靠什么栓住他,确保为大宋效力,而不是自己拥有权力后,不受制约。” “宋江有老父和弟弟,可以接到东京作为人质。”高铭道:“不过,就我了解,此人只想一心报国,受到朝廷封赏和嘉奖,光宗耀祖,不会背叛大宋。而且除了之外,还会扶持其他人制衡他,不会叫他脱离掌控的,殿下要是不放心,可以和这个人聊聊,相信您就会对他有所了解了。” 赵楷颔首,“那好,你将他叫到东京来,本王要亲自见见他。” “是。”高铭道。 见赵楷如此支持他的各项建议,高铭巴不得赵佶明年就驾崩。 第164章 在高铭看来, 人的确会为了资源争夺,打个你死我活,但这种矛盾尚且是可调和的, 真正不能调和的,跨越千年的不死不灭的, 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上的存在。 所以, 颠覆破坏敌人, 并非只能用兵器, 利用思想武器同样有效。 输出明教去金国, 顶算给他们后院投放了一些“病毒”, 不定能彻底颠覆他们, 但牵绊他们的兵力,肯定是大有效果的。 选定宋江做明教教主,算是大宋在国外扶住的第一个傀儡。 希望这位宋腊、宋秀全, 不负使命。 上次他就叫宋江回去好好待命,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派他去关外。 如今跟赵楷知会过了, 高铭就派人去传召宋江进东京,培训他们进行境外活动。 说到思想植入上,高铭一直都认为光对士兵进行教育是不够的。 那些将领才该都挨个过筛子,每个人都要燃起对国家的一百二十的忠诚。 当然,凭现在高铭的权利别说动文官了,就是对武官进行修整都远远做不到。 见完赵楷,出了郓王府的门, 高铭坐进马车内,不由自主地叹气, “尽人事,听天命罢。” 尽他自己所能的办事, 然后看老天爷什么时候把赵佶的命带走。 —— 在等待宋江进京的日子里,高铭的生活进入一段祥和期。 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跟花荣外出放海东青,而不是在家起腻。 海东青不愧是辽国一直朝女真索要的顶级贡品。 看到野兔后,一放出去,它便展翅高飞,伸出利爪擒了野兔。 当然,海东青再帅,也没他家花荣帅。 高铭以前听说真正喜欢一个人,看对方的时候,眼睛里都有星星。 等花荣再放出海东青,高铭朝他笑道: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恶蛟的新娘(1v2)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虎王的花奴(H)   万古神尊   鉴宝狂婿   秘密关系_御书屋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淫魔神(陨落神)   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