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重情之人,先前为赵国效力多年,又多年将秦国视为死敌,两相情感权衡之下,自是不忍率领秦军踏上祖辈守护的故土,与昔日之赵国同袍为敌。 故而,他此番打算与秦王商议,不参与秦国征伐赵国之战,而用自己边境养马与训练骑兵之经验,为秦国养出大批优良骏马,再练出一支庞大的骑兵,数年后亲自率军前去攻打匈奴,为秦国占领阴山以北大片茂盛草原,如此,不但能补齐秦国军事最大的短板,亦能为秦国开疆拓土。 待功成事了报完大恩,他便会带着家人离开秦国,寻一处静谧之山林隐居。是以,他只愿以客卿身份留在秦国,并不想让家人傅籍做秦人。 但他未料到,自家阿父此番竟匆匆将李氏一族的命运,与秦国牢牢捆绑在一起了... 思及此,他脑中猝然闪过一道灵光,不对! 阿父虽因腿伤告别朝堂多年,却与宗室大臣皆保持着良好往来,以他之智,定不会胡乱应下秦王此事,其间必有他不知晓的隐情... 这隐情,定是让阿父对秦国万般感恩戴德,才会以李氏子孙为酬谢,来报答秦王之恩。 此刻,他再也顾不得避讳李信,忙看向妻子道,“姝,快将这一路发生之事细细说来,切不可遗漏一事!” 王姝闻言,便极为爽快地将他们是如何被赵王一道诏令赶出府宅,又是如何被蒙恬一路快马送来咸阳,秦王又是如何妥善安置李氏众人之事,全竹筒倒豆子说了出来。 李牧立刻发现了问题所在:他先前一直以为,李氏是被秦人偷偷贿赂邯郸守卫带出城的,哪知,他们竟是得了君王许可,跟着秦人光明正大出城的! 这两者乍一看都是出城,其间差距却是极大的:李氏若偷偷出城,从此在赵国人眼中,便坐实了叛臣贼子的名声,将被郭开等人肆意泼洒污水;而因君王莫名的迁居诏令出城,却有一股子无辜被迫离乡的无奈,反能收获许多同情。 但以他对赵王的了解,此人既能与郭开臭味相投,自是向来无利不起早的... 阿父朝秦王报恩的隐情,必是出于此处! 思及此,他忙打断了妻子的话头,一针见血地问道,“你可知,秦国究竟是如何说服赵王,让他肯放我李氏一族出城的?” 此事王姝还真知道,那日阿父回来便对众人说了,但她想到秦国的付出,面上也带了几分心痛之色,“那狼子野心之暴君,自然是要了秦国的财宝与城池!” 李牧只觉浑身血液骤然一僵,财宝,是赵王必会要的,但他...竟还朝秦国要了城池?而秦王还真给了?! 他麻木地跟在妻子身旁,听着自己微微发颤的声音在继续问道,“哪座城池?” 王姝摇头道,“不知,阿父只说,那暴君不但收下了秦国带去的数十车金玉珍器,还与蒙内史立下盟约,要秦国拿九座盛产煤石与遍布高产之粮的城池来换,这才肯下诏放我们走的...” 李牧抱着幼女的手登时青筋暴起,熊熊怒火在他心头燃烧着,烧得他恨不得立刻率军冲去邯郸,将那贪得无厌的赵王剁成肉酱! 九座城池,需良将率领数十万大军,死伤无数,攻打数年才能攻下,赵王竟能一边派人来杀自己,一边拿明知对秦国已毫无用处的李氏族人,来换盛产煤石与遍布高产之粮的九座城池,何其厚颜无耻! 怪不得阿父这般快就在秦国傅了籍,因为他知晓,李氏这数十人,不值当秦国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啊。 而秦王身为当世野心勃勃之雄主,竟能为了他区区一个李牧,赠与赵国九座城池与煤矿、高产粮种,这是何等隆重的知遇之大恩! 士为知己者死,此等救命之恩与知遇之恩相叠,李氏一族怎能不心甘情愿为秦国肝脑涂地,九死而不悔? 李信听完却暗暗惊喜不已,好哇,如此一来,赵王虽无耻,但我王之举堪称恩重如山,叔父哪还会想着从秦国跑掉?至于城池,呵,我等秦将很快便能抢回来的! 果然,李牧默默思索了一段路后,强行压下心间涌起的热血沸腾,沉声对他道,“李信,即刻带我进宫面见秦王。” 李信忙转身看向精兵跟来的车队,笑道,“好,不过叔父与我还是坐马车快些。” 李牧当即让妻女上了马车,自己则与李信坐上另一辆,匆匆朝王宫疾驰而去。 当他来到章台宫大殿之中,看着面前笑得格外和煦的年轻君王,撩起衣袍跪拜道,“臣李牧来迟了,还请王上恕罪!” 他自称“臣”而非“外臣”,又称君王为“王上”而非“秦王”,言下之意,便是甘愿为秦国效力了。 在李信与蒙恬兄弟的惊喜目光中,嬴政疾步上前,一把将李牧的手臂扶起,喜道,“寡人仰慕将军久矣!将军今日能来,寡人万分欢喜,还请将军勿要多礼!” 李牧猛地鼻梁一酸,险些没忍住落下几颗辛酸的泪水来——他为赵国淌过数趟尸山血海,却从未得到赵王如此礼遇,反之,赵王数番辱他、疑他、踢他,到了最后还要杀他,而秦王却是这般礼贤下士,令人如沐春风! 看着秦王俊朗的面庞之上满是喜悦,他愈发不忍寸功未立、反要让秦国损失九城,遂沉声道,“王上,臣有一计,可让秦国不必真划九座城池给赵国!” ... 而此刻蓟城王宫的燕王姬喜,与寿春王宫的楚王负刍,在收到探子传回、蒙恬当日故意派人四处散播的“赵王马上能得到秦国九座盛产黑煤与高产粮食城池”之时,也在紧锣密鼓地与心腹商量着密计。 他们虽早就眼红秦国的煤矿和高产粮食,却绝不敢悍然发兵前往实力强大的秦国抢那些“金山”城池,但眼下,却完全可以趁赵国遭遇百年难遇的洪灾、人心不稳之际,猝然陈兵数十万于赵国边境,让赵王“主动”邀请他们瓜分那九座城池嘛! 第89章 燕国满堂朝臣纷纷附和燕王之妙计且不提, 但楚将项燕却无比清醒地知道,这是一个何其可笑的计策,此番, 他自是极力阻拦楚王破坏楚赵联盟的。 这联盟,是他数番劝谏楚王、绕过贪得无厌的郭开、联络同样忠心的赵将李牧寻求赵国宗室斡旋,历尽千辛万苦才结成的! 若楚王眼下, 竟要为区区几座城池之小利发兵威胁赵国, 便意味着,两国盟约就此被楚国撕毁。 如此一来,原本楚赵可互为犄角应合, 待秦攻赵则楚国从背后出兵,待秦攻楚则赵国从背后出兵...这可令秦国腹背受敌而无法兼顾的守护本土之大计, 休矣! 他叹息着迈着沉重的步伐,再一次来到轻歌曼舞的王宫劝谏君王, 将劝了无数次的道理, 再次掰碎了苦口婆心劝道, “王上, 既然您不欲与山东列国结盟、率先攻秦而先发制人, 那么,我楚国当务之急乃是为自保, 为数十年间不被强秦所灭啊!我楚国只有先存活下来徐徐养精蓄锐,如此, 来日秦国一旦出现昏君奸臣乱政, 便可整势出击、一击而中...是以, 眼下必得遵守与赵国之盟, 绝不能为蝇头小利而得罪赵王啊!再者,我楚国本就盛产黄金, 又何需贪图那等黑煤与粮种...” 这等财物再贵重,也比不上国家之存亡安危啊! 楚王听着项燕的絮絮叨叨,简直后悔不已——早知这老头子这般冥顽不化,寡人当日就不该将消息告诉他的,唉,原本还指望他担任大将前去威胁赵国的! 此刻,他已彻底失去敷衍对方的耐性,一把将手中精美的玉杯哐当砸在项燕面前,怒目道, “项老将军百般坚持要与赵国结盟,又处处维护赵国,这是忘了你乃我楚国之将,而非他赵国之将?还是你一心想成为赵国之将,嗯?” 一旁舞姬吓得脸色发白停了下来,宫人急忙来捡拾玉杯的碎片。 项燕往一侧挪了几步,面对君王忽起的疑心,却半分不惧地昂首大声道, “王上,老臣之所以力主楚赵联盟,正是因为我身乃楚人,死亦是楚鬼,绝不忍亲眼见着楚国因奸臣短视之谗言,有朝一日亡于秦国之手!若您不信老臣之心,大可命人取来利匕,挖开老臣胸膛一观!” 楚王顿觉心口一噎,气红了脸指着项燕道,“好,好哇...原来寡人在你项燕眼中,竟是商纣王那等剖心之昏君!” “寡人问你,你身为楚将,却口口声声称秦国是何等厉害,它又是会何等威风挨个剿灭山东诸国,莫非你竟从未想过,我楚国只需先灭了赵国,届时便能在赵地故土之上,设下数十万重兵,再与我楚国本地将士同时发兵夹击秦国?如此,何须再虚情假意与赵国斡旋,何须再忍气吞声任由秦国嚣张?此计连昭让都能想到,你却果真想不到吗?” 项燕闻言瞳孔骤然一缩,什么!如今不过短短几日功夫,君王竟将举兵北上、虚张声势吓唬赵国一事,改成了想顺道借机灭了赵国?!糊涂,简直荒唐至极! 他急忙上前一步,激动地大声反对道,“王上,灭赵一事万万不可啊!且不说楚国若想灭赵,必要北上借道齐国,若对方背信食言从背后偷袭,则楚军将陷入孤立无援而前后受敌!退一万步讲,纵便齐国不偷袭,一旦老臣与李牧打起来必会两败俱伤,楚赵两国皆损失重大,届时,反倒能让秦国不费吹灰之力便灭了我等啊!王上,只要秦国仍在,便绝不能让赵国北灭啊...” “王上,您看看呐,这天下列国之中,唯有我楚国与赵国相距最远,如今有秦国这只猛虎拦在楚赵之间,又有与赵接壤之齐燕虎视眈眈,楚国纵便真能灭了赵国,亦不过是白费苦心为他国做嫁衣罢了,老臣绝不能带兵灭赵啊,此计乃糊涂至极下下之策...” 话音未落,项燕忽觉胸口一阵刺痛袭来,忙以手掩住心口重重喘了几口气,但他还想再劝。 而殿上的楚王,见他气得连胡子都在颤抖,还隐有气出心疾之态,一时理智倒是飞快回了笼。 他努力压下心头的恼怒,尽量露出一丝僵硬的微笑来——绝不能让这老家伙,怒极攻心背过气了! 忍!项燕乃是楚国最后与秦军对决时的顶梁大将,他必须忍。 这般想着,他急忙起身下殿扶着项燕,尽量语气温和道, “老将军莫要气,寡人提起此事,并无半分怪罪老将军之意,只是先前听了昭让之言,颇觉甚为有理罢了...项老将军请放心,此番楚国北上虽要借道齐国,但寡人必能说服齐国同时出兵伐赵,如此一来,早被燕赵打得气息奄奄的齐国,便再无兵力能偷袭我楚军...” 项燕刚张口要反对,楚王又急忙道,“再者,老将军既然身体不适,寡人此番又怎忍劳烦将军挂帅出征?你且好生在家休养些时日吧!” 说着,他便抢在项燕开口前,朝殿外大喊道,“来人,即刻护送项老将军回府,好生守护他调养三个月!” 呵,寡人绝非昏君,纵是项燕再如何无状,我亦不会杀他,但眼下必须让人看住这老将,以免他横生事端坏我大计! 项燕登时面色大变,王上竟要软禁我,还是三个月? 他怒红着眼望向身旁高冠宽衣的君王,一把甩开对方的手道,“王上,赵有百战不殆之李牧驻守,便是王翦那等老将,与他硬碰亦得不到半分好处,纵便老臣率军亲去,恐也要僵持数年空耗粮草,怎能...” 这时,殿外的侍卫已冲进来,在君王的眼色下,客气地左右“扶着”项燕朝外走去。 项燕心口不适之下,一时竟无法挣开,只得拼命挣扎着扭头大呼道, “王上,无论您想派何人前去,此举对楚国皆是百弊而无一利的,还请王上三思啊...” 半晌,项燕的身影连同声音一道消失在殿中,楚王急忙呼出一口郁气,转身回殿上跪坐于案前,颇有些隐隐自得之色。 他暗忖着,寡人之涵养风度,应当是列国君王中最盛者了吧?今日若换成韩王那等昏君,早将项燕这执拗的老家伙拉去砍了! 他心情甚好地端起宫人新换上的酒杯,挥袖让早躲去角落的舞姬与琴师上前继续表演,嘴角噙起一丝胸有成竹的微笑。 当年弑兄登基之时,他亦是怀着满腔壮志,想要收复楚国土地城池的,可在数番与秦人明里暗里的较量中,在昌平君被杀于咸阳街头的消息传来时,他便深深感受到势不如人的无力与绝望,从此索性放荡形骸,沉迷于华服美色之中,借此麻痹那颗蠢蠢欲动又痛苦万分的不甘之心。 而前几日昭让的一席话,顷刻间便让他好不容易藏好的野心,再次喷涌而出—— 是啊,纵便此番能从赵王手中分到几座秦国煤石之城池,亦不过是些蝇头小利罢了。他想要的,分明是与秦国争夺这天下,在一一除去列国后,再将秦国踏平,让地域广大的楚国来当这天下霸主啊! 身为熊氏子孙,他如何能忘记当年楚庄王灭萧、折晋、收郑、伐宋,带楚军一路挥师北上饮马黄河,前往周王畿问鼎中原之威风凛凛?他一刻也不曾忘啊! 如今,只要能借瓜分城池之名,假意陈兵赵境之外,再伺机将赵国一举攻下,楚国便能在秦国身侧安插一柄利刃,到时再联合燕齐两国合而攻之,秦国堪称四面受敌。 如此一来,此联盟便绝非彼联盟——没了赵王那狂妄的蠢货蹦跶,四国之中,位置最关键的楚赵两地都掌控在自己手中,攻秦胜算便可足足大了三四成。 待事成后,因打通秦国疆域而能连接故土的楚国,便再无后顾之忧,只需反手再将燕齐两国灭掉... 至于赵将李牧,他反倒并不担心,既然他要联合齐国一道伐赵,燕国又岂会不跟着闻风而动?而燕国都城蓟城紧邻赵国北地,直接与李牧正面交锋的必是燕军,而齐楚联军则可顺势攻打邯郸一带。 反之,若赵王为保邯郸而召回李牧,水草丰美的广袤北地数郡,便会尽数落于燕军之手... 思及此,自觉胜券在握的楚王便端着玉杯起身,随着殿中靡靡的乐曲和舞姬妙曼的身姿,挥着宽袖歪歪斜斜跟着舞动起来。 他边跳边豪迈地张开双臂笑道, “待赵国一灭,秦王又何足俱哉?秦国又何足惧哉?这泱泱天下,不日将尽入寡人彀中也...” 乐不可支的楚王当天便下令,由昭让担任主将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又亲手写了一封密信,一则朝齐王借道前往赵国边境,二则约对方共派大军伐赵。 若项燕在此,定会再次气咻咻提醒他一事:若此番与燕齐合攻赵国,待事成后,对方又岂会任由楚国独吞赵地? ... 章台宫中,浑然不知此事的年轻秦国君王,正带着匆匆赶来看热闹的明赫和韩信,兴冲冲地观察着五黑从陶罐中倒出的菜籽油。 这
相关推荐:
树深时见鹿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乡村透视仙医
镇妖博物馆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将军在上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