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望将军不负天子、太子的期望!” “江山社稷,此刻都在将军身上,还请将军秉先祖遗烈,担此大任!” 这种局势,当真是危急万分! 太子妃此刻心里跟明镜一样清楚。 皇帝陛下与太孙都远在北疆,一时半会儿根本就不能回京! 汉王朱高煦暴薨的消息已经传开,朝野上下人心浮动,疑惧不安! 偏偏在这个时候,太子殿下突然病倒,不能主持大局! 现在最关键的是,诸王人人都获得了兵权,那可是六卫三万精锐战兵,加起来足足有四五十万! 万一消息泄露出去,他们直接纠集在一起,发动一场藩王之乱,那大明江山可真就完了! 即便朝廷最后扑灭了这些叛乱,大明原本百废俱兴欣欣向荣的大好局势,只怕也会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一朝丧尽,大明国力甚至会倒退数十年! 这样的局面,是所有人都不愿见到的。 要是出了问题,这江山可就要变色了! 张輗同样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即领命而去。 有金忠蹇义夏元吉在场,太子妃感到一阵莫名心安,也冷静了下来。 “张軏呢?怎么不见他人影?” 金忠有些纳闷,这个关键时刻,张軏这个锦衣卫首领跑哪儿去了? 蹇义夏元吉面面相觑,同样有些不太清楚。 正当这个时候,太医院新任院判盛寅匆匆走了出来。 众人一见到他,急忙迎了上去。 “盛神医,敢问太子殿下病情如何?” 太子妃率先开口,有些紧张地看着盛寅。 这盛寅乃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著名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的再传弟子,继承了“滋阴派”(又称“丹溪学派”)的衣钵。 此人深谙医道,医术精湛,当年皇上患有风湿,痛苦不堪,整个太医院群医都是束手无策,唯独这盛寅进献药方,皇上服后果然立马见效,因此很受宠遇,有神医之名。 正因为如此,盛寅的诊断结果,几乎就代表了太子殿下的真正病情。 所以此刻众人大气都不敢出,全都神情紧张地看着这位神医,唯恐他说出什么噩耗。 好在天佑大明,盛寅先是向众人行礼,而后幽幽开口道:“太子殿下这病,乃是心病!” “风寒只是小事,心病才是大患!” “太子殿下身体特殊,若是继续忧患之下,诱发了身体隐疾,只怕真会……” 盛寅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太子爷的心病,正是汉王爷暴薨! 而且汉王殿下舍弃监国大权,千里迢迢地赶去北疆,是去救太孙殿下的! 这份恩情,不可谓不重!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汉王殿下直接就折在了北疆。 这对太子殿下而言,自然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甚至难以接受。 毕竟这位太子爷,天生宽厚仁慈,最是看重感情。 至于盛寅所说的“身体特殊”,那就是委婉之词了。 身体太胖的人,本来就有不少小毛病,太子爷要是再这样忧心颓废下去,只怕真会忧患成疾,一命呜呼了! 想着,众人齐齐叹了口气。 盛寅看向了太子妃,诚声道:“太子妃,太子爷这病,要劳您多多开导啊!” “神医放心,本宫心里有数。” 正当这个时候,一名锦衣卫匆匆赶来。 “太子妃,几位大人,出大事了!” “锦衣卫首领张軏将太子少师打入了诏狱,正在严刑拷问!”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张軏把姚广孝抓进了诏狱,还在严刑拷打? 这个混账东西,他想做什么? 夏元吉脸色一变,陡然喝道:“不好!张軏要杀姚广孝!” “金忠,快去诏狱,拦住他!”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汉王之死,姚广孝这个妖僧,无疑是策划者! 他故意散播真龙之战的言论,诱导汉王前往北疆,结果汉王当真折在了那里! 这个乱世妖僧,为了稳固太子与太孙的地位,成功葬送了大明一位开疆雄主! 张軏乃是汉王心腹,二人感情深厚,此刻他得知了汉王暴薨的消息,不宰了姚广孝才怪! “唉……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啊!” 蹇义哀叹了一声,随即跟着金忠匆匆赶去诏狱。 夏元吉则与太子妃一同入内,准备劝一劝太子殿下。 因为汉王暴薨的谣言甚嚣尘上,整个帝都瞬间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 第363章 忠烈祠!好圣孙暴打胡广金幼孜! 断头谷。 父子二人还在大眼瞪小眼。 良久之后,朱高煦突然叹了口气。 “爹啊,此战我们死了多少兄弟?” 听到这话,朱棣脸色也不太好看。 “禁军统领项昆仑与三千禁军!” “幼军将佐曹龙象与一千三百四十七名幼军将士!” “指挥使郭兰与九千九百二十一名万骑将士!” “老二,因为你的贸然行动,他们都死了。” 朱高煦闻言一怔,久久说不出话来。 郭兰与万骑将士的阵亡,是他心中最痛的地方。 这些兄弟大多出自五城兵马司,由指挥使郭兰亲自挑选,是不折不扣的骁勇精锐。 即便他们知道此战凶险,但是郭兰等人,却从未退缩过,反倒是义无反顾地追随自己,千里奔袭,鏖战四方,最终……全军覆没。 尤其是郭兰这个小子,一直对自己唯命是从,二人关系更胜兄弟。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就心如刀绞,痛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爹,在北平立忠魂祠吧,凡为我大明殉国的英烈,皆可入忠魂祠,受天下百姓香火祭祀,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朱棣闻言一愣,随即琢磨了起来。 忠魂祠! 英烈将士! 这样做,似乎大有裨益。 至于设在北平,自然是因为大明即将迁都。 而且这样做,也可传递出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迁都! “将大明英烈送入忠魂祠,按功绩大小为他们刻碑立传,如此可大大增强三军将士对大明朝廷的归属感,也可凝聚天下民心,是于国有益的国策。” “除此之外,英烈遗孀遗孤,朝廷也要提高待遇,这些英烈遗子可以送入军校着重培养,成为我大明战兵的中流砥柱。” 朱高煦再次出言,提出了早有预谋的建议。 忠魂祠与军校,乃是军队不可缺少的基础标配,现在向永乐帝提出,堪称是最佳的时机。 朱棣听后连连点头,不过还是显得有些犹豫。 “不错是不错,就是那些文臣,只怕又要开始叫唤了。” “朝堂之道,讲究一个平衡,武官勋臣势力太强,同样不是一件好事。” 朱棣道出了自己的隐忧,看似不以为意,实则在向自家老二传递帝王心术。 可朱高煦那是真的不以为意,有些无奈地撇了撇嘴。 “行了行了,您老出去吧,让我一个人休息会儿!” 朱棣见他面露疲惫之色,也点了点头,准备前去休息。 不过转头走了几步,朱棣又突然开口道:“老二,郭兰膝下无子,朕准备把他从子过继给他,承袭香火,你看可行?” “嗯,谢谢爹。” 从子,就是侄子。 郭兰膝下无子,他这一走,连个儿子都没有,这一脉自然就断了。 给他过继一个从子,至少可以保证每年清明祭日,有人给他烧纸点香。 朱棣走出去没多久,朱高煦就听见了他一声怒喝,很快朱瞻基这三个小崽子哭丧着脸走了进来。 嗯,三人都是鼻青脸肿,衣衫不整,脸上还有一个大逼斗留下的巴掌印。 “哟,这是什么造型啊?” “爹,您不知道,刚刚有人想害我!” 朱瞻壑满脸委屈巴巴的模样,急忙将刚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朱高煦听后面无表情,冷眼看向了朱瞻基。 后者陡然察觉到了莫名杀气,惊得他立马摆手解释。 “二叔,这事儿跟我可真没关系啊!” 听到这话,朱高煦还是面无表情,冷冷地盯着他。 是,这事儿的确不是受你指使,但是那些混账东西,可是为了巴结你这个太孙,才会这样做的啊! 朱高煦没有想到,自己一出了什么闪失,那些狗东西就敢公然迫害自己的儿子! 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儿,无异于给他敲响了警钟。 从现在开始,他也要为自己、为家人考虑考虑了! 即便不抢那皇帝位,也不能让阿猫阿狗欺负了汉王府。 想着,朱高煦看向朱瞻壑,怒骂道:“没用的东西,就算老子死了,你就不敢嚣张跋扈了?” “老子问你,我汉王府的行事宗旨是什么?” 朱瞻壑闻言一愣,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汉王府,有啥行事宗旨啊? “一饭之恩必尝,睚眦之怨必报!” “你老子我是大明天下最嚣张的二代,你就应该是最嚣张的三代,你这么怂不是丢老子的脸吗?” 三人:“???” 啥? 睚眦必报? 我尼玛啊,你真狠啊! 有你丫这么教儿子的嘛? 咋滴你唯恐汉王府还不够嚣张跋扈啊? 朱高煦见朱瞻壑还不明白,向他招了招手。 结果朱瞻壑老老实实地走上前去,直接挨了一个大逼斗。 “现在,给老子出去,揍那胡广金幼孜一顿!” “只要揍不死,就往死里揍,不然老子揍死你个不成器的东西!” 朱瞻壑急忙点了点头,捂着红脸就冲了出去。 朱瞻基与朱瞻塙见状,下意识地就想开溜。 “你们做什么?不知道去帮忙?” “是老子提不动刀了,还是你们两个飘了?” 二人:“!!!” 麻了! 彻底麻了! 哪有你这样的长辈啊! 好的不教,教自家子侄去打人是吧? 朱瞻基与朱瞻塙对视了一眼,在狗贼汉王爷的威胁下,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地跟了上去。 此刻胡广金幼孜正满脸忧虑地闲聊着,脸色都很是难看。 虽然皇上那诏命没有说完,但是显然他已经动了易储的心思! 毕竟太子殿下当年能够成为储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太孙殿下! 如今汉王与汉王世子异军突起,太孙受到的宠爱都降低了,太子爷父子二人的地位自然岌岌可危。 “幼孜啊,陛下想要易储,这可如何是好?” “光大兄,你我又能如何?汉王如今大难不死,将会更受皇上宠信,这是谁都无法阻止的事情……” 金幼孜叹了口气,苦笑道:“恨就只恨老天无眼,那汉王殿下也太过怕死了些,打个仗穿那么多甲胄,万箭穿心都杀不了他……” 话音未落,惊变骤生,金幼孜直接被一脚踹飞了出去。 “混账狗东西,你说谁怕死呢?” 朱瞻壑原本还觉得有些愧疚,结果刚走过来就听见这厮在骂自己亲爹,顿时就怒了。 还没等金幼孜反应过来,汉王世子直接上前一顿拳打脚踢。 胡广见状都蒙了,这他娘地什么情况,你这么无法无天的吗? 朱瞻基与朱瞻塙见状,对视一眼后,果断上前殴打起了胡广。 反正胡广这老家伙谄媚逢迎,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早就看他不爽了。 于是乎,中军大营里,出现了啼笑皆非的一幕。 三位好圣孙不知道突然发什么疯,直接按着胡广金幼孜一顿暴打,一边打还一边骂,杀人又诛心。 朱棣刚刚睡下,很快又被吵醒了。 薛禄迎着皇帝陛下愤怒的目光,神情古怪地开口解释道:“皇上,太孙殿下、汉王世子、赵王世子正在毒打胡广金幼孜二人,我们上前拉都拉不住……” 一听这话,朱棣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露出了一个古怪笑容。 “罢了,随他们去吧,只要不闹出人命就行。” 薛禄:“???” 嘶……这么放纵的吗? 医帐之内。 聂兴大步而来。 一位年轻禁军勋卫跟着他走了进来。 朱高煦抬头看着二人,对聂兴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向了这名年轻勋卫。 “你是郭兰之弟,郭登?” “回殿下,小人正是郭登!” 郭登! 日后的大明名将! 朱高煦凝视着他那张略显熟悉的面容,依稀看到了郭兰的身影,最终只能长叹了口气。 小兰子,本王对不起你,只有换种办法补偿你了! “郭登,你兄长为国殉难,膝下无子,过继一个儿子给他承袭香火,这不是命苦,而是本王的恳求。” 听到这话,郭登没有拒绝,直接点了点头。 “殿下言重了,小人本就有此意,还请殿下放心。” 兄长郭兰的骤然战死,对郭登同样打击很大。 但他也不能埋怨他人,要怨只能怨兄长命不好。 “好,以后你就跟着本王吧!” “本王会倾尽所有培养你,将你培养成我大明冠军侯!” 第364章 疯狂!张軏拷问姚广孝! 金陵,紫禁城。 夏元吉与太子妃一同入内。 见到太子爷的第一眼,这位大明重臣一颗心就沉入了谷底。 眼前这位太子殿下,面色苍白,双目禁闭,不见丝毫血色。 情况,已经严重到了极点。 “殿下?殿下?!” 太子妃尝试性地呼唤了一声,却是不见太子爷有丝毫反应。 夏元吉见状心中一叹,上前轻声道:“太子殿下,汉王殿下是否当真薨了,此事还有待查证!” “如今皇上孤悬在外,太子殿下必须承担起储君之责,主持京城大局!” 听到这话,大胖胖身子一颤,陡然睁开了双眼。 他目光幽深地看向夏元吉,虚弱开口道:“汉王,当真可能活着?” 众人见他病重至此,开口第一句话,却还是询问汉王的安危,心中更是哀戚惨然。 夏元吉斟酌了一下措辞,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汉王殿下于国有功,造福万民,岂会就这般突然薨逝?” “太子少师即便精通奇门异术,他毕竟也只是人,倘若事事都算得精准,那与神仙何异?” “更何况汉王殿下深知太子少师的谶言,离京之时又岂会不做准备?” “太子殿下,您应该相信汉王殿下,等他凯旋而归!” 朱高炽听完这些话后,总算是恢复了些许精气神。 诚如夏元吉所言,老二那个混账东西一向精明着呢,怎么可能不提前做好准备! 老二这个家伙,肯定不会毫无防备,直接就去北疆的。 一想到这儿,太子爷总算是勉强恢复了些精神。 “爱妃,不要紧张,孤好着呢!” “夏元吉,告诉群臣,孤只是偶然感染了风寒,明日就举行临时朝会!” 闻听此言,夏元吉放心地点了点头。 他犹豫了片刻,还是没有告知太子爷,张軏强行抓走姚广孝的事情。 那样只会白白让太子殿下忧心,加重太子爷的病情。 对于姚广孝的所作所为,夏元吉同样感到愤怒! 那个乱世妖僧沉寂了这么久,一出手就葬送了汉王这位开疆雄主! 你姚广孝凭什么这么做? 就算是为了稳固太子太孙的地位,那也有其他的做法,根本无需如此行事。 更何况大明朝在太子汉王兄弟二人齐心协力的治理之下,可谓是百废俱兴,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大明朝各行各业都逐渐步入了正轨,正逐渐迈向巅峰鼎盛! 可是因为姚广孝这混蛋的算计,汉王疑似折在了北疆,太子爷也因此突然病倒! 难道这就是你姚广孝想看到的结果? 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 这等乱世妖人,死了也就死了! 夏元吉非但不会觉得可惜,反而会鼓掌叫好! 文臣官员,需要的是一个稳固朝堂,安稳江山,可以肆意施展他们的才学、实践他们的抱负,上匡君主下治黎民,造福天下百姓! 姚广孝这等动不动就搅得天下大乱之人,他们是极其痛恨并且厌恶的! 要是太子爷这次挺不过去,大明江山可就真的完了! 所以,乱世妖僧姚广孝,你死了比活着强! 北镇抚司,诏狱! 张軏手拿粗大铁针,朝着姚广孝的手指头,狠狠捅了进去。 后者随即发出了一阵凄厉哀嚎,惨叫声令人感到恐惧不安! “呵,你也会惨叫啊?你也会哀嚎啊?” “你姚广孝不是神人吗?你不是很牛逼吗?” 张軏满脸疯狂,又取下一根铁针,捅进了姚广孝的手指头里。 姚广孝叫得越厉害,他就越兴奋,甚至发出了桀桀怪笑声。 一众锦衣卫刑讯好手见状,吓得根本不敢上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大人施暴。 这尼玛地,多多少少沾点变态了啊! 姚广孝惨笑了一声,问道:“张軏,你可知你原本命格是太平富贵之相?可是因为你追随汉王爷,命格已经受到影响发生了变化,注定会中年暴毙……” 话音未落,张軏直接拿起火炉里烧得通红的烙铁,一下子印在了姚广孝的胸口上面。 姚广孝登时发出了一阵凄厉至极的惨叫与哀嚎,整个刑讯牢房也弥漫起了一股肉香,令人作呕。 “你大爷的,狗东西,说啊!” “你不是挺会说这些命格屁话吗?老子爱听,接着说啊!” 姚广孝痛苦得哀嚎不止,浑身直冒冷汗,哪里还有时间与精力扯那些东西。 见他不吭声,张軏这才冷哼了一声,将烙铁连带着一块血肉扯下,扔到了火炉里面。 “姚广孝,老子只问你一遍,汉王为何要去北疆?他在北疆又发生了何事?” 听到这话,虚弱无比的太子少师,顿时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汉王高义啊,选择牺牲自己,成全太孙,所以他此去必死无疑!” “那日老夫夜观天象,发现帝星异动,刑克扫紫……” 不知是出于报复,还是出于炫耀,姚广孝面对张軏的质问,非但没有加以隐瞒,反而是原原本本地将事实真相全都给讲了出来。 张軏听得咬牙切齿,恶狠狠地看着姚广孝。 他很确信,这个混账东西,真的是在炫耀! 是的,乱世妖僧姚广孝,此刻就是在炫耀! 他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算计死了一位大明开疆雄主,成功保住了太子与太孙的帝位! 这无异于一场从龙之功,更无异于再次屠掉了一头伪真龙! 皇室天家,天潢帝胄,那又如何? 他姚广孝以布衣僧人之身,凭借自己的计谋,两次决定那张龙椅的归属,视大明帝胄为猪狗,肆意操控玩弄,这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即便身死道消,他这个乱世妖僧,他这位黑衣宰相,同样会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一想到这儿,姚广孝顿时发出了阵阵大笑。 什么真龙天子,什么天潢贵胄,不过都是些笑话罢了! “我姚广孝有功于大明,有功于社稷,有功于苍生,汝不过个武官勋臣,安敢杀我?!” 张軏沉默了,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他不是不敢杀这姚广孝,也不是不想杀这姚广孝。 他只是在想,该用什么酷刑折磨这个妖僧,才能泄自己心头之恨? 姚广孝见张軏沉默,顿时笑得更加猖狂肆意。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金忠陡然走了进来,神色不善地盯着他。 笑声戛然而止,牢房内针落可闻。 这对昔年并肩作战,一同策划发动靖难之役的知己好友,此刻却是相顾无言。 因为,姚广孝这次做的有些过界了。 汉王究竟能否夺嫡成功,坐到那张龙椅上面,这不是姚广孝这个乱世妖僧可以决定的! 皇帝陛下还健在,无论他挑选何人成为储君,待他百年之后接过大权即位称帝,那都是皇帝陛下一人的特权! 皇上若真心想让汉王殿下上位,他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汉王遇难的! 所以,姚广孝,该死! 金忠早年靠占卜谋生,受姚广孝邀请举荐,这才得以成为燕王府长史,有了日后的荣华富贵。 但是,他金忠又是个纯粹的臣子,对皇上天家忠心耿耿! 忠与义,这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金忠人如其名,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 他看着眼前这位昔年的好友,并没有说出一句话,而是转身就走。 “张軏,姚广孝你不能杀,留他一命,等皇上回京后亲自处置!” “如果你想泄愤,可以杀这袁忠彻,人我已经给你带来了!” 姚广孝毕竟有靖难之大功,谁都不能杀他,除了皇帝陛下。 但是袁忠彻不同,他就是个靠着相术谄媚奉上的卑鄙小人,宰了他朝野上下只会拍手称快! 金忠话音一落,两名甲士当即押着惶恐不安的袁忠彻,直接将他踹进了牢房。 张軏见到袁忠彻那大腹便便的模样,发出了兴奋不已的桀桀怪笑声。 “张大人,汉王爷的事儿跟下官没关系啊!” “这都是姚广孝指使的啊大人,跟下官没关系啊!” 袁忠彻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疯狂嘶吼求饶。 然而张軏却是不管不顾,命两名锦衣卫上前将他按住。 片刻之后,牢房内发出了凄厉至极的惨叫与哀嚎,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第365章各怀心思!心乱如麻的新学众人! 翌日清晨。 刚刚三更天,午门之外就已经是人头攒动。 所有在京官员,七部百司各衙门正五品以上的官僚,已经排成了几个整齐的队列。 这些官员在各自在各衙门长官的带领下,安静地齐聚在一起。 明亮的火光,将整座紫禁城照得有如白昼! 一辆辆富丽堂皇、奢侈到极点的马车,从金陵的四面八方,在卫士家臣仆役的簇拥下,还在不断地驶入皇城。 一面又一面旗帜,在马车的车顶高高飘扬。 一位位武官勋臣,甚至公侯勋贵,正施施然地从马车中走下来。 今天,所有还在京的武官勋臣、公侯勋贵,全都赶了过来,准备参加今日太子殿下亲自举行的临时朝会。 文臣缙绅见到这一幕,忍不住暗自咂舌。 因为大明朝自从开国至今,短短历经三朝时间,就已经出现这么多的勋贵了吗? 而且根据敕封时间不同,这些勋贵也分成了好几个不同的团体。 如太祖时期的开国功臣,虽然经历了黑暗动乱的洪武一朝,仅仅只是剩下了那么几家。 如定国公徐景昌、魏国公徐钦等,几乎是同时到达。 而成国公朱勇、镇远侯顾兴祖、永康侯徐安等,也是几乎同时到场。 而且这还要出去大部分的靖难大将,此刻他们正在追随皇帝陛下亲征北伐! 其实想想也就释然了,靖难勋臣还好,大多都还是第一代,骁勇善战功勋卓著。 但是太祖功臣传承至今,早已传到第三代第四代了。 这些家伙生于富贵之家,长于妇人之手,除却少数寥寥几人像点样子外,余者真是既不知喜,更不知悲。 大多公侯子弟除了斗鸡走狗玩女人外,就没有别的特长了。 比如国公徐景昌和魏国公徐钦二人,顶着一个世袭国公爵位,端得是个嚣张跋扈,恣意妄为,妥妥无疑的纨绔子弟。 还有靖难功臣中的成国公朱勇、镇远侯顾兴祖、永康侯徐安这些二代三代,那也是一个个地不成气候。 倘若不是汉王监国理政的时候,大手一挥,将这些纨绔二代全部丢到西山军营里去了,京师里的百姓还不知道被这些纨绔折腾多久。 只是……汉王,疑似薨了! 那他先前推行的这些新政,只怕也要戛然而止了。 百官齐聚一堂,各自议论纷纷。 群臣议论的焦点核心,正是汉王暴薨的消息是否属实。 毕竟,这个惊天消息,来得实在太过突然了,令人有些难以接受。 监国汉王爷卸下监国大权,直接率万骑匆匆赶往北疆。 甚至在行军途中,还顺手坑杀了一个太原知府,引得整个山西官场发生了一场大地震。 嚣张跋扈的汉王爷,就这么薨了? 这个消息,未免太过惊人了些! 但是,偏偏传得有鼻子有眼的,甚至太子殿下还因此突然病倒。 昨夜禁军的动静,不少人可是察觉到了,惶恐惊惧到了极点。 一系列的惊变之下,各种谣言甚嚣尘上,文武百官疑惧到了极点。 正因为如此,他们今日才会齐齐赶来上朝,准备打探一下消息,探知一些隐情。 比如,那位嚣张跋扈汉王爷,是否真的薨了! 再如,太子殿下昨夜为何调动禁军封锁京师,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一连串的疑问,始终漂浮在群臣脑海,他们下意识地聚拢在一起,互相交换着情报。 金忠蹇义夏元吉三巨头面无表情地站在位置上,群臣见状也不敢上前惊扰。 瞧见朱勇徐钦等人乘坐的奢华马车,夏元吉眉头顿时拧了起来,淡淡开口道:“这些公侯子弟,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啊!” “以前汉王殿下在京的时候,没见到他们敢如此嚣张!” 金忠蹇义闻言,齐齐露出了苦笑。 这不是废话吗? 那位汉王爷,就是天底下最猖狂的二代! 哪个二代三代,敢在他面前叫嚣啊? 连太孙殿下都被无缘无故地毒打了一顿,而且那个浑人还屁事没有,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这些纨绔子弟谁敢去触汉王爷的霉头? 一想到这儿,三巨头齐齐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汉王总是让人感到莫名心安。 现在他这刚刚一走,整个京师就闹得鸡飞狗跳,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 但很快三人又想到了姚广孝那妖僧的谶言,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 汉王殿下如果真的走了,大明朝可真就要乱了啊! 相比于忧心忡忡的三巨头,解缙王景等人更是心乱如麻。 当他们得知汉王疑似薨逝的消息时,五人直接吓得如坠冰窖! 毕竟,汉王殿下,乃是他们最大的倚仗! 学部尚书解公豹、侍郎陈公甫,礼部尚书王景、侍郎邹缉曾棨,全都是因为汉王殿下力排众议威压百官,才能成为执掌一部的朝堂重臣! 而且汉王推他们上任的目的,正是为了打击程朱,弘扬新学! 诚然,如今程朱缙绅在中央朝堂的势力,可谓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五可以抗鼎之人! 但是,在各省道州府县,数量众多的地方官员,那可全都是清一色的程朱文人! 解缙王景等人尝试着推行新学,进行官学改制,不出意料地遇到了极大阻力。 毕竟地方官员如果不配合的话,那这来自中央朝廷的政令,根本就出不了府台! 想要短时间改革官学弘扬新学,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黑衣宰相姚广孝亲自出山,主持新学推行事宜,在他的策划布置下,礼部与学部互相配合,强行推动了京畿地区的官学改制,总算是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效。 偏偏在
相关推荐:
数风流人物
总统(H)
云翻雨覆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蔡姬传
绝对占有(H)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