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吩咐那丫鬟,“去,让厨房给东西两院,所有前来参与谈判的官员,以及驿馆内的所有下人都准备一碗阳春面,以让你送面那位大人的名义,食材消耗所花费的银钱,算在那位大人头上。” 丫鬟略略震惊,却在宋弘那看似冷静沉着,实则威慑力十足的眼神逼视下不敢开口。 丫鬟走后,宋青苒把门关上才再一次开口,“他为什么送一碗面给爹爹?” “拜师那天,正是我的生辰。” 宋弘缓缓道:“我爹带着我,去薛海跟前磕头,他得知我生辰,让后厨给我做了碗阳春面。” 宋青苒马上反应过来,“那他这是想提醒爹爹,不要忘恩负义呀!” 难怪她爹不要这份‘区别对待’,以薛海的名义,给驿馆里所有人都送一碗阳春面。 “之前北齐提出谈判的时候,我就猜到他会来,果不其然。” 宋弘说着,走到桌边坐下,拿起筷子准备吃面。 宋青苒惊讶道:“爹爹就不怕他给您投毒?” 宋弘莞尔,“此处是南凉境内,薛海一旦弄死我,他们连安泰城都出不去,更遑论是回北齐。” 说着将筷子放入碗里搅拌了一下,“百姓辛苦种的,厨房辛苦做的,不吃浪费。” 宋青苒失笑。 遇事沉稳,思维清晰,她这爹可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宋弘都不急,宋青苒自然也不着急,她坐了下来,杵着下巴,“爹爹,明天跟您的师父对上,您有把握吗?” 薛海可不是他派出来的那些虾兵蟹将,这老玩意儿要没点真本事,他不可能坐稳丞相之位十多年。 明天的谈判,看似是两国议和,实则是师徒二人的对局。 宋弘嗦了口面,又喝了口汤,抬头对女儿道:“明天的事,明天再说。这面不错,让厨房也给你来上一碗?” 宋青苒摇摇头,“我不饿。” —— 得了宋弘的吩咐,半个时辰后,东西两院所有前来参加谈判的官员,以及驿馆内伺候的下人全都一脸懵逼地收到了一碗阳春面。 薛海正在自己房间里练字,忽然听到外面传来说话声。 他皱皱眉,示意书童出去看看。 没多会儿,书童回来,说是驿馆的管事带着下人来谢过相爷,顺便要钱。 薛海:“?” “什么钱?” 书童支支吾吾道:“听他们说,好像是相爷给驿馆内所有人送了一碗阳春面,人数太多,这花费得算在相爷头上。” 薛海一听,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准是他那好徒儿干的好事。 那碗面,是他对舒仲孺的提醒,也是他们师徒之间的最后一丝情分。 既然对方不领情,那便算了。 薛海堂堂丞相,不欲跟几个下人纠缠,让书童取些银两把人给打发了。 客院再度安静下来时,薛海望了望宣纸上那个大大的‘殺’字,老眼闪过冷芒,“有意思。” —— 宋弘吃完面后,去见了见宁濯。 宁濯和三小只的面刚送来。 宁小北带着宁小纯和宁小呆三兄弟吃得正香。 宁濯没什么胃口,自己的那份,让他们分食了。 没料到宋弘会亲自来找自己,宁濯迅速站起身。 宋弘冲他行了一礼,“王爷方可方便说话?” 宁濯点头,“这儿都是我的人,宋叔但说无妨。” 宋弘道:“此次北齐提出谈判,是因为他们处于下风,没办法现在就跟南凉硬刚,但这五座城,没那么容易收回来。” “北齐队伍里的那位薛相,一定会想办法把他们的劣势变为优势,以此来阻挠我收城,今夜只怕不太平,下官想请王爷帮个忙。” 第223章 这哪是谈判,这是不服就干 北齐会在谈判之前搞事,也在宁濯意料之中,他听着宋弘的话,点了点头,“我所带的人手还算多,宋叔有何吩咐只管开口便是。” 宋弘道:“有了薛海参与,北齐要想阻挠我收城,必然不会从我身上下手,根源在那五座城池上。” 宁濯了然:“宋叔说的,是民意?” 宋弘点点头,“再大的权也大不过民意。一个人的民意或许会被忽视,但如果是五座城池所有百姓的民意,他们不愿回来,南凉强行收城,只怕会起到反作用引发暴乱。” 话到这儿,宋弘看向宁濯:“北齐十八年前拿到的城池,到现在还念着回归南凉的,估摸着也就只有上了年纪的那部分百姓了。” “很多年轻人并不承认自己是南凉人,而这部分年轻小辈,正是薛海的突破口。” “他只要想办法煽动学院里的年轻学子带头闹,风向很快就会被带起来。” “谈判队伍都是公门中人,有些事,不好明面上去做,更不好贸然进入北齐地界。” “所以,下官想请王爷帮忙安排几个能悄无声息潜入那五座城池的人。” 宁濯沉思片刻,“宋叔想阻拦薛相煽动百姓情绪?” “拦肯定是拦不住的。”宋弘道:“他要煽动,那就由着他好了。” 宁濯是个将军,他更擅长排兵布阵,在谋略方面,比起宋弘这个少年名相来,稍逊一筹。 闻言,他有些诧异,“那宋叔的意思是……?” “与其费尽心思阻拦,不如为他添把火,彻底把事情闹大。” 宋弘说:“王爷派去的人,要尽快把南凉准备收回五座城池的消息散出去,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要做,只需把城内情报如实传回来即可。” 宁濯动手,给宋弘倒了杯茶。 “不瞒宋叔,其实宋姑娘的那位大师兄没有跟随我们入安泰城,他先一步去了离着安泰最近的黑泽城。” 黑泽城,是当年被割走的五座城池之一。 “哦?”宋弘显然没想到,“这么早就去了?不知是谁的安排?” 当然是宁濯自己安排的。 他在半道上就考虑到了北齐很可能会从五座城池入手。 所以借此为由,把梁睿这朵大桃花给安排了。 但当下面对宋弘的疑问,宁濯莞尔一笑,“宋姑娘不愧是宋叔的女儿,你们父女俩缜密的心思一脉相承。” 听听这话,又是把自己撇干净,又是夸人父女的。 宋弘哪能不舒坦,眉眼间笑意都多了几分。 他说道:“如果是梁睿,那就更好办了。” 郁家人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因为熟悉,也更为放心。 宋弘走后,宁濯去找邱云舟,让他给梁睿传信。 邱云舟懒洋洋地靠在躺椅上,身侧是火盆,暖意熏得他昏昏欲睡。 听到宁濯的话,邱云舟白他一眼,“我师公找的是你又不是我,我凭什么帮你?” 之前的仇,他可是一直记到现在呢! “有道理。”宁濯十分赞同,“看来本王还是得亲自去一趟黑泽城才行。” 说着转身要走。 邱云舟气得咬牙切齿。 这厮一定是故意的! 他就仗着小师妹现在离不开他。 到时候他要走,小师妹肯定会过问。 一过问,是谁导致的堂堂宣武王要亲自潜入北齐做探子,谁就是背锅人。 “你别得意!”邱云舟不甘心地放了句狠话,“早晚有你哭的。” 宁濯没当回事,头也不回地出了房间。 —— 入夜时分,外面下起了暴风雪。 寒风贴着屋檐疯狂呼啸,窗棂被拍打得砰砰作响。 西院薛海房内,探子正在回话。 薛海坐在火盆边,手里握着火钳,轻轻拨弄了一下烧得猩红的炭。 “都安排妥了?” 探子恭敬抱拳,“回相爷,五城十六个书院,近千名学子,一定会将事情闹大。” “谈判这边我会尽量拖延时间。”薛海沉声道:“让他们给我盯紧了,出了岔子,本相唯你们是问!” —— 一夜寒风肆虐后,次日难得的出了太阳,没什么暖意地照在铺的厚实的雪层上。 院内树枝被压断,挂在驿馆外的南凉旗帜被冻得定了型。 风雪后的寂静笼罩着这座边境城池。 宋青苒起身时,驿馆下人正在收拾着满院狼藉。 见她醒了,很快有人送来洗漱用具。 宋青苒洗漱完,简单吃了个早饭就去找宁濯。 今天是谈判的日子,她又是沾了宁濯的光来旁听的,得先弄清楚位置在哪。 宁濯告诉她,谈判在大堂,旁听位置在二楼。 关于旁听人员,规定上该走的程序他都走了。 现如今唯一的要求是旁听不能出声。 宋青苒是大人,自然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她不由得将目光转向宁小呆。 宁小呆昨夜没在她房里,被宁小北带走了。 也不知道宁小北跟他说了什么,小家伙这会儿挺着小脊背,站得直直的,堪比站军姿。 宁小北没让说话,他连见到宋青苒都没出声喊娘亲。 宋青苒见状,稍稍放了心。 跟在宁濯和齐峥身后,带着宁小北三兄弟先行上楼。 走廊上早就放置好了座椅。 宁濯、齐峥、宋青苒、宁小北三兄弟,一共六个。 邱云舟没有旁听资格,况且他对这个不感兴趣,这会儿还在房里睡觉。 宋青苒落座的时候才发现,对面也设了座椅。 没等她疑惑完,北齐的旁听人员陆续从另一个楼梯口上来。 像是专门打听过一样,针对性很强,北齐来的也是六位。 其中两位特别显眼,一位是衣着华贵,头戴紫金冠的六皇子宗政麒。 另外一位,虽然没穿铠甲,但那威风凛凛的长相和魁梧的身材,乍一眼就能猜到是武将。 不出意外的话,级别跟宁濯同等。 宋青苒坐在宁小呆旁边,中间还隔着宁小纯,不方便跟宁濯说话,只是暗暗咂舌。 好家伙,北齐这丝毫没有服软打算的阵势哪是谈判,这是不服就干啊! —— 辰时正。 两国谈判官员陆续入场。 驿馆早把方桌拼成长桌,上面铺了绸布,备了热茶。 两边人员相对而坐。 薛海的位置靠前,他率先坐下,目光扫向南凉队伍,最后定格在末位的宋弘身上。 他面带遗憾,“这位大人好生面善,像我一位已逝的故人。” 宋弘淡笑着,“早就听闻北齐薛相有到处认亲的习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第224章 如此谈判 所有谈判官员落座后,鸿胪寺张寺卿先起了头,望向对面。 “今日我等聚在此处,原因是贵国和亲公主勾结我朝藩王,意图谋反。” “我朝魏王已然伏诛,和亲公主至今还幽禁在华阳宫。” “既然谈判是贵国提出来的,那先说说你们的诚意吧!” 回话的是对面一位年轻的少卿,他情绪激愤,满脸不甘。 “人在你们南凉,公主究竟有没有参与谋反,是非黑白不也是你们说了算?” “今日的谈判,与其说是北齐提出来的,倒不如说是你们南凉一早谋划好的!你们分明就是想趁人之……” 楼上突然传来一声咳嗽,是六皇子宗政麒。 那位少卿马上闭了嘴,目光中对南凉的恨意却是半分不减。 张寺卿冷眼看着对面,“这么说来,你们并非诚心诚意要谈判,纯粹是想来谈判桌上发泄情绪的?” “谈判桌上不发生点口角,还叫什么谈判?” 薛海适时出声,“方少卿年轻气盛,不过是担心我们那位被幽禁于后宫的公主,说几句气话罢了,你们南凉不至于连这么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吧?” “你!”张寺卿被激怒,咬着后槽牙正要喷回去。 宋弘突然开口,“还是先说说贵国想怎么谈吧!” 北齐另一位官员说道:“我朝陛下的意思,两国邦交往来多年,不该因此一事而产生罅隙,既然你们已经诛杀了意图谋反的魏王,那么我们也该接回涉事的公主自行处置,一定给南凉一个完满的交代。” “就这?” 南凉余下的几个谈判官员一听,不乐意了。 北齐这是什么意思,光是把人领回去处置就完事了?赔偿呢?诚意呢? 很快,两边就因为谈判条件不满意而吵了起来。 大堂本就空旷,这一吵,你来我往顿时跟菜市似的。 薛海靠在座椅背上,睨了眼斜对面的宋弘,没有开口劝阻,只是把玩着手中的两只核桃。 第一天谈判,北齐是为拖延时间而来的,自然不可能给出什么诚心诚意的赔偿措施。 他要逼着南凉主动开口。 只要南凉提出准备收回五座城,马上就会引火烧身。 眼瞅着两边官员一吵不可收拾,张寺卿往后靠了靠,小声喊宋弘,“你怎么不说话了?” 宋弘偏头看他,“说什么?” 张寺卿皱起眉,“他们根本就没想诚心谈判,那你还怎么收回五座城?” “我没说我一定要现在收回。” 宋弘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笑容,“总而言之,在我开口之前,不管他们吵成什么样,都不要提五座城就对了。” 薛海不是想逼着南凉开口么? 他就不开这个口,不仅不开口,还要在开口之前,借着薛海的计划把百姓的情绪拉到最高。 这场骂战,持续了半个多时辰。 半个多时辰内,整个驿馆大堂闹哄哄的,根本听不懂谁在说什么。 对面旁听的那位六皇子甚至打起了瞌睡。 宋青苒看得目瞪口呆。 这么……随意的吗? 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外交方式。 跟想象中的似乎有那么亿点点不一样。 宁濯站起身,示意几人可以走了。 一直憋着不准开口的宁小呆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伸出小手给宋青苒牵。 六人很快出了谈判堂。 刚下楼出门槛,外面一阵寒意袭来。 宋青苒握紧宁小呆软软的小手,又把斗篷帽子戴上,看向一旁的宁濯。 “王爷当年来旁听,是不是也这样?” 宁濯点点头,“第一天都差不多。”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帝王的嘴替。 只要不出线,不违规,不动手,想说什么,都可以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上说。 吵起来,那更是家常便饭了。 当年他跟随爹娘来旁听,两边也是吵得不可开交,一直到最后一天,两国官员吵得没精神了,那位少年名相才站出来,一番精妙绝伦的谈判词,轻轻松松把五座城拿走。 十八年后的今天,已经换了个身份的那位名相,大概也会走相同的套路。 没什么可着急的。 齐峥是头一次见到两国谈判,他最开始的反应,跟宋青苒差不多。 多多少少有些幻灭。 本以为第一天就能看到宋先生舌绽莲花惊艳众人,实在是没料到最后竟然变成一场骂战。 可一想到宋先生还没真正的发挥,齐峥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刻意放慢脚步,齐峥问宁濯:“谈判一般要几日?” “说不准。”宁濯摇头,“况且这次南凉要的东西,北齐不一定轻易给,他们今日就是来拖延时间的,只怕,我们还得多住一段时间了。” “拖延时间?”齐峥微微蹙起眉,“那些城池原本就是南凉的,他们是没打算给?” “对于北齐而言,五座城池算不得什么。” “对于十八年前的南凉而言,五座城池也算不得什么。” 宁濯的语气里,带了几分为将的血性,“但疆土生生被人割走,这不是简单的损失问题,而是尊严问题。” “北齐不给,是不想承认如今的国力弱于南凉。” 齐峥沉思片刻,担忧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五座城的百姓,最近可能要遭殃了。” 北齐做不到正面刚,就一定会想办法让那五座城回不来。 宁濯拍拍他的肩,“乖乖旁听就是了,其他的事,无需你操心。” “哎我……” 齐峥望着宁濯远去的背影,无奈叹了口气。 他讨厌官场的阴暗,可刚才在楼上旁听时,却又恨不能加入谈判队伍亲自来。 果不其然,当天傍晚,驿馆就收到了消息,安泰城隔壁的黑泽城,几个书院的学子已经闹起来了,大喊着拒绝回归南凉,还因此出了人命。 第225章 这世上能忽悠你爹的,只有你 “太不像话了!” 东院议事厅内,张寺卿黑沉着脸,重重一掌拍在桌上。 “黑泽城本来就是南凉的疆土,当年被割走实属无奈,这才过去多少年,这帮年轻小辈就连自己祖宗八代姓什么都给忘了吗?” “一帮数典忘祖的东西,气死老夫了!诸位都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办?” 一座城池的学子被煽动,第二座城也不会远了。 如果照这势头发展下去,普通老百姓的情绪被带起来,那他们谈判队伍收回五座城的任务将会变得十分艰难。 “摆明了是北齐的手段。” 张寺卿的副手,杨少卿说道:“北齐一早就知道我们的目的,提前安排好等在这儿呢,难怪早前在谈判堂内,态度如此嚣张,他们根本就不是诚心来谈判的,而是来拖延时间的。” 这位少卿虽然平时喜欢摸鱼,但碰到正事,脑子绝不含糊。 张寺卿当然能想得到这是北齐的计谋。 可他气就气在这儿,自己国家被无奈分割出去的百姓,甘愿给敌国当枪使回来对付自己人。 这是何等的悲哀。 “宋大人,我看你一直在沉思,是否想到了好的对策?” 张寺卿把希望转到宋弘身上。 宋弘淡淡一笑,“五座城才多少个学院多少个学子?他们闹,无非是受人挑唆一时情绪上头,再而衰三而竭,蹦跶不了几天。” “真正的根基,是数目庞大的五城老百姓,北齐若是能煽动底层百姓,那才是我们最大的阻碍。” “万一呢?”张寺卿皱紧眉头,“万一北齐真的想方设法煽动了底层百姓,那我们可就彻底没希望了。” 宋弘俊朗的面容上没有丝毫慌乱,从容分析道:“一个成天为生活所迫,为斗米奔波的老百姓,你觉得他会在乎自己身处哪个国家,上位者又是谁么?” “他们在乎的,是上位者能否让他们吃饱穿暖。” “北齐要想从这些人身上下手,无非两条路,要么,威逼,要么利诱。” “现在是关键时期,很多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安泰城,北齐明目张胆威逼百姓的可能性太小,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在明面上选择利诱。” “这么一来,我们去收城,就是直接动了百姓的利益,百姓必定会奋起反抗。” 张寺卿听完,脸色更难看了,“总不能现在传信回京都请示,许给五城老百姓好处吧?这也来不及啊!” 皇上派来的都是鸿胪寺的人,其他衙门的一个也没有,他们又不管国库又不管税收的,找谁拍板去? “倒也不必着急。”宋弘道:“一旦北齐敢通过利诱五城百姓来阻止我们收城,他们就要内乱了。” 张寺卿来回踱步,沉思了好一会儿,忽然眼神一亮,“对啊!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北齐给了这五座城池特殊待遇,那其他本土百姓怎么可能坐得住?” —— 西院。 收到黑泽城学子大闹的消
相关推荐:
取向狙击
捉鬼大师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云翻雨覆
[快穿]那些女配们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