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沈菡虽然身处畅春园,但并没有断了对外朝的感知——京中对太子的执政能力多有赞赏,说一句交口称赞并不为过。 太子也确实干得不赖,皇帝在外,一个从未单独掌控过全局的太子,初次上任就能做到这种程度,可以说非常合格了。 太子写给玄烨的折子也是事无巨细,恨不能将议事过程中各人所说的细节一一罗列纸上,令前线的皇上知晓。 这一点玄烨很是满意,觉得总算没有白费了他这些年手把手的教导。 疏远了许久的父子关系,因为太子的称职,竟然意外地迎来了转圜的契机。 …… 第278章 转折 太子到底是玄烨寄予了许多厚望的亲儿子, 哪个父亲愿意轻易放弃曾经费心培养的继承人。 玄烨眼见父子还有转圜的余地,自然要努力亲近,试图挽回这个已经和他渐行渐远的儿子。 隔着书信, 父子间隐晦的隔阂好像都消失了,一些当面不好说的温言细语,放在笔下,也能更顺畅地表达出来。 “谕皇太子, 朕巡至哨所,见草渐长好, 自四月初始,马可吃饱, 羊已得苏……二十日启程之马三千匹, 均已安全到达……现备土产阿尔坦哈那、油蒿、万年蒿、东珠、莽吉尔、松吉等, 着将此进给皇太后、皇后及内廷主位阅赏。朕体安, 诸阿哥、王、大臣、兵丁皆好, 水草亦甚好。” “谕皇太子,朕定于初七日于水路启程,黄河湾多泥滥……” “谕皇太子, 朕出哨看得, 水、草愈好, 地势平旷无垠、处处有沙丘,沿途所见黄羊、长尾黄羊、野骡, 偶见慈鸟、搜讷黑、百灵……” “谕皇太子,为知照朕军迟缓缘由……若不将此事知会皇太子,恐尔昼夜思虑……” “谕皇太子……” 自从十九日起, 玄烨一连写了数封朱谕回京问候太子,将沿途的所见所感、所用所想, 军情大事,生活小事,营地的天气、作物、动物、人情风貌,皆一一写入其中。 信中正事没有多少,反而多是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他希望用这种家常的姿态,换得太子的只言片语,能令父子之间成功破冰。 然而,自从第一封信笺寄出,整整翘首期盼了三十八天,玄烨才终于等到了太子送来的第一封折子,关于奏报补放内阁学士及耕田槽米等事的折子。 ——里面除了开头有一句“恭请皇父万安”,剩下的全部只有正事,再无一句温存之语。 玄烨宛如兜头被浇了一盆冷水,拿着这封折子,在书案前呆坐了很久很久,有好半天,竟都分不清自己在想些什么…… * 畅春园中的生活仍旧闲适安逸。 玄烨一走几个月,沈菡一边忙着照顾越来越调皮的小十一,一边还要关心好像陷入了‘少女相思’的雅丽奇——策棱也被玄烨带走了。 刚开始沈菡对玄烨的离开并没有太明显的感觉,但随着他离开的时间越来越久,思念就有点儿压制不住了。 马上就快要到端午了,内务府又开始包粽子,甜粽咸粽肉粽糯米粽,往年每到这个时候,两人都会就着这满桌的粽子说道说道。 沈菡爱吃蛋黄肉粽和豆沙粽,尤其爱把蛋黄肉粽里面那颗大大的鸭蛋黄抠出来,一咬一大口! 玄烨却不太喜欢杂味的东西,他吃粽子只喜欢简单的白糯米粽子,顶多蘸点儿白糖。 沈菡不理解:“你不觉得噎得慌吗?” 干吃白粽子有什么好吃的?她自从吃到夹心的粽子后,再吃白粽子,总觉得像在吃馒头,一点滋味都没有。 玄烨也不太理解她的喜好:“你爱吃鸭蛋黄,直接吃咸鸭蛋不是更好吃?” 粽子里的蛋黄被糯米裹的黏糊糊的,再掺杂上腌肉的味道,那还是鸭蛋的味道吗?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最后沈菡及时刹住了这场‘咸党’和‘甜党’之争。 她面色严肃地学着传教士的样子在胸前划了个十字:“爱可以包容一切,让我们互相尊重吧,阿门。” 一下子就把玄烨给逗笑了,她啊…… 今年的端午过得就要潦草多了。 沈菡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前给玄烨写信:“你不在,我觉得什么粽子都不好吃了,都只有糯米的味道,今年的鸭蛋也不香,油也少,只有个咸味……你说小十一怎么那么皮?整天上蹿下跳的!我有时候真的很想揍他一顿,可缓过气来想一想,其他孩子都没挨过打,要是等他长大懂事了,和胤禛胤祥说起来,知道只有他被额娘揍过,会不会觉得不公平?” 可是她有时候真很想揍他呀!怎么别的孩子都没有他这么能折腾呢? 后面又拉拉杂杂说了一大通废话,和玄烨讨论了一下关于多胎家庭父母育儿怎么把一碗水端平的问题。 最后下结论——根本不可能端平。 “你不要叫胤禛和胤祥知道……其实我就是最爱雅丽奇。” 她也试过平衡自己的心态,但她就是更喜欢女儿嘛。 女孩子软软香香的,既不调皮也不作乱,体贴懂事,小时候每天都会来亲亲抱抱额娘,上树跳井的臭小子怎么比啊? 玄烨看到这句话忍不住笑了,说得好像他不说,胤禛和胤祥就察觉不到似的。 雅丽奇出生的时候,胤禛已经大了,对得了小妹妹的事情只有高兴,没有其他的感觉,再说他都已经有弟弟了。 但胤祥不一样,两个孩子才差三岁半,三岁半的小孩子可以说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 胤祥现在是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但玄烨还记得,当时雅丽奇出生后,菡菡见是个女儿,又是喜欢又是心疼,抱着不撒手。 喜欢玄烨能理解,心疼就有些奇怪了,问她,她当时也说不分明,只是欲言又止地说了一句:“女子活在这世上,诸多不易……” 总之不管是因为什么吧,雅丽奇刚出生那会儿,菡菡的一颗心都扑到了女儿身上。 小胤祥很委屈,哭着跑来找玄烨:“额娘为什么不喜欢我了?” 小孩子最敏感了,以往额娘待他如珠如宝,妹妹一来,额娘眼睛里就只有妹妹了。 玄烨抱起委屈坏了的胤祥:“额娘不是不喜欢你了,只是妹妹刚出生,太小了,需要更多的照顾……” “我也很小呀!” 玄烨:“……” 最后只好抱着儿子去找偏心的额娘讨要说法,沈菡这才注意到自己行为上的不妥,赶紧给儿子道歉。 抱着胤祥三哄两哄,许了一堆承诺,这才叫儿子颜色回转过来。 不过沈菡真正把心态端正过来,还得是生完雅丽奇六个月以后,激素的作用基本褪干净了,整个人的状态才回到生产之前。 但沈菡骨子里确实更喜欢女孩是真的,也不能说是偏心,阿哥和公主在清宫的生存环境本就不同,阿哥自有天地一般广阔的生活,雅丽奇却只有母亲身边这一方小小的世界。 沈菡从不觉得自己多爱护雅丽奇一些有什么不妥,胤禛和胤祥长大之后也很明白事理,都很怜惜他们的小妹妹。 玄烨笑着往下看信,后面全是啰啰嗦嗦的闲话,没有一句正经事。 “送去的萝卜和王瓜爱吃吗?王瓜没碎吧?茶叶都是今年的新茶,量太大也来不及挑拣,不过这是装给将士们喝的,你喝的我另外装了一个盒子,你别忘了。” 又在后面写,我知道你要和士兵同甘共苦,给你的茶叶,小盒用的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在帐篷里偷着喝,别人也不知道…… 看得玄烨又忍不住一笑,这几日阴霾的心情一扫而空,提笔在手边的信纸上回她:“茶叶朕喝到了,偷偷的,没叫旁人知道。萝卜味道挺好,只是吃多了容易胀气,朕每天都要见人,唯恐不雅,所以不敢多吃。王瓜碎了一些,不过送来的量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将士们都已经吃上了。朕叫人在营中传了消息,说这是皇后体念军中将士,特地送来的,将士们都很感念你……” …… 御前有专门负责参赞军务,处理往来政务的侍读学士,这些人每日在御前轮班,分拣皇上的朱批谕旨,看哪些要用八百里加急发出去,哪些用四百里加急,哪些发往京中,哪些发往蒙古或是外省。 侍读学士把抄下来的奏折递给明珠:“我看皇上对太子恐怕是有所不满了。” 明珠低头一看,上面写着——“……近来未见尔奏事,亦未闻皇太后、皇后安,故朕不胜惦念。前日萨布素上折奏事,又未见尔请安折,故朕愈加不安……” 另一名侍读学士道:“皇上连发五道上谕,太子却连只言片语都没有送回,也不怪皇上多疑。” 太子的胆子也太大了,皇上出征在外,你这正监国呢,手里握的可是皇上给你的权力,结果竟对皇父一封封殷切的问询视而不见,这放哪个皇帝身上也受不了啊! 明珠伸手将纸条放到灯烛上点燃,赤红的火舌渐渐吞没了漆黑的文字,将皇上几乎无法掩饰的不满和猜疑付之一炬。 “皇后那边有什么动向吗?” 太子在京监国,听闻不过一月,已经收获了诸多赞誉和趋奉,皇后驻守京师,难道就在一旁干看着? 侍读学士道皇后和皇上的书信联络倒是未曾间断过,但这些信都是机密,上有皇封,他们也看不着。 只听说皇上经常着人给皇后送东西,皇后那边也叫人送过蔬菜瓜果,前几日看到御前太监在卸箱子,据说是几箱大毛衣裳。 这么看来,皇后那边的反应似乎还挺平静的? 明珠心里转了几转,对皇后的心思也有些摸不清了。 他在朝堂混了一辈子,什么时候也没去猜过女人的心思。谁知临到老了,反倒连个女人都看不透了,真是可叹可气。 侍读学士走后,明珠从椅子上起身,在帐篷里来回走了几步,又问属下最近四阿哥那边情况如何。 皇上也不知是出于什么想法,给了赫舍里常泰兵权不说,竟还将人放在了四阿哥手下。 这些日子又频频重用常泰,还命他绘阵图,传示八旗。① 外面都说这和给六阿哥指婚是一个道理,都是皇上想叫皇后一派亲近太子,但明珠总觉得这其中有些问题。 皇上可不是个会对臣子服软的人。 索党裹挟太子威慑皇权,皇上要是连这都能忍了,那也就不是皇上了。 除非…… 属下道常泰这些日子受到皇上的多番提拔赞赏,气焰日渐嚣张,倒是四阿哥,往日少有对外臣和颜悦色的,如今反倒是对常泰颇为礼遇。 “礼遇?” 明珠喃喃自语……礼遇就是客气,就是从骨子里不亲近。 但,还存着忌惮,不能翻脸。 四阿哥,应当是这营地里最得皇上信任的儿子了吧 “盯好常泰和索额图,但有异动,即刻来报。” “是。” 紫禁城。 太子收到皇父质问的折子,火速递上了一封请安折,并对自己早前不回信的行为做出了解释。 不过这个解释……说了和不说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太子在折子里说自京城距离皇上的驻扎地克鲁伦相去三千里,臣又有六十余日未得瞻仰天颜,对皇父的想念之情,笔不能尽。 后面紧接着又跟了一句——‘虽欲每隔两、三日具折上奏,但未得便。’ 明珠:“……” 他看到这里几乎都要忍不住笑出来了,不知索额图看到这封折子是什么感觉,反正他只觉得太子简直是昏了头了,怎么敢用这样的话来答皇上的质问? 皇上在前线领军,百忙之中都能给你带去关照。你一个在京里养尊处优的太子,连给皇上回信的时间都没有吗? 太子还不只说了这一句,后面还又坠上了两句解释。 一句是说仰赖皇父圣恩,宫中无事,尤甚平安。意思就是最近没什么大事可报,所以才没写。 ——那你又是因为什么事忙得没空回信呢?岂非自相矛盾? 往下又解释道说他知道军务甚繁,觉得没有大事,只是重复禀报宫中的杂事,唯恐有劳圣心,所以才有意减少奏事。 明珠:“……” 太子可真是太会体贴人啦! 只不知皇上见了这份‘体贴’,到底是何感想? 玄烨没什么感想。 这封折子很长,是他写了六封朱谕后,收到的第二份来自太子的折子。 上面洋洋洒洒近千字,写了好几件大事,只有这三句话的内容是有关‘私事’和‘请安问询’的。 其余再无二话。 玄烨捏着这份折子,静静坐了一会儿,最后提起朱笔,在折子末端落下了四个字——都知道了。 …… 第279章 迎驾 营中的些许暗流在统一的大局面前同样不值得一提。 太子带来的阴晦比起眼前的噶尔丹显得微不足道。很快就被玄烨抛之脑后, 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战事之中。 而战事的进展也意外地很是顺利。 噶尔丹一直不相信玄烨会亲征,听到手下递来消息的时候还不以为然:“康熙不在京城安居享乐,跑来这样的无水之地, 难道能飞渡吗?” 结果当他从清军放回的俘虏口中得知康熙还真的来了,当即大惊失色! 他急急慌慌地跑到高山岗哨观望,之见对面河岸旌旗猎猎,军幔环城, 军容整肃…… 清军营中,玄烨皱眉看向前哨中书阿必达探报:“什么意思?你说噶尔丹要跑?” 不是要跑, 而是很可能已经跑了。 “探马探知对面子时营中颇有异动,有辎重出营的迹象, 因此臣十分怀疑……” 噶尔丹很可能已经拔营远遁! 玄烨只停顿了一瞬, 没有再多做犹豫, 当即决定拔营起帐, 立刻渡河攻城! 然而为时已晚, 巴彦乌兰已成空城。 靠! 全军哗然,玄烨和众皇子将军都怒火冲天! 放谁也得上火,他们辛辛苦苦走了六十天, 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正准备过来拿噶尔丹的人头刷业绩, 结果临了要推塔了,塔竟然跑了???! 皇子们恼怒中还带着三分不可思议——不是都说噶尔丹乃当世枭雄吗?怎么这么怂? 玄烨最先回过神来, 当即下令岳升龙等人率精锐轻骑前往追击。同时密令西路军的统领费扬古,推进到昭莫多设伏堵截,势要毕其功于一役! 精锐齐出后, 玄烨则亲自领兵进入噶尔丹的驻地查看,四下果然一个人影都没有。 胤褆负责带兵护卫在玄烨身边, 胤祉和胤禛则带人四处搜寻可用的信息。 胤祉最先回来禀报,道看此驻地的情况,噶尔丹兵势并不强劲:“儿臣细看痕迹,推测此处似乎有马,无猪,牛的踪迹也很少,唯有一两处,看起来好似是羊的痕迹。” 玄烨点头,看来噶尔丹粮草并不充裕。 胤禛比胤祉晚回来一会儿,不过他把整个营地剩下的东西都给搜罗起来了。 除了没来得及拆走的蒙古包,整个营地散落着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佛尊、锅、勺、小孩子的衣服,靴子、妇女用品、婴儿摇车、重铁、枪柄、网、钓勾、用来支撑蒙古包的椽子木墙。 胤禛:“儿臣在不远处看到锅里煮的白汤尚未熬干。” 不多会儿往外围搜索的胤祥等人也回来了,还抓回了许多衣衫破烂的人,都是跟着噶尔丹的队伍干杂活劳役,以图换口饭吃的人。 最后,一行人站在空旷的巴彦乌兰城中面面相觑,皇子们心道,这么看来,噶尔丹不但拖家带口,而且实际情况贫困之极,根本没有一战之力啊? 高兴当然是高兴的,原本以为要来打老虎,没想到最后是只小松鼠。 可是高兴之外又有点儿失落,既然噶尔丹的部队不过一群乌合之众,那他们这倾朝出动,连皇上都亲自来了,如临大敌一般,到底是图什么啊? 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父子一行在营地中站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玄烨沉稳,下令所有人整军回营,等候追击精锐及西路大军的消息,再做打算。 …… 前线战事焦灼,沈菡和太后等人在畅春园中也是每日坐立不安的等消息。 沈菡干等着帮不上别的忙,只好变着法儿的往前线送东西,天儿渐渐热起来了,新一季的瓜果桃梨都下来了,但这些新鲜水果是肯定送不过去的,但沈菡脑筋一转,不能送鲜的,可以送干的啊! 她让顾问行把南北果房挨个儿翻了一遍,将贮存在库里的橙子干、梨干、樱桃干、樱核、桃干等都送过去了。 没几天就收到了玄烨的回信——见此不胜喜悦。 随书信而来的还有一箱子石头——玄烨说他现在正在戈壁沙漠之中,没什么特产,只有沙石,所以趁着晚上歇息的时候去捡了一些石子,用水淘洗了,送回来给你看一看,沙漠里头的石头长什么样。 沈菡:“……” 也不知怎么回事,就对着一箱子普通的石头,心里竟然还挺甜的。 沈菡带去给太后分享,太后看着也挺开心的:“我还没真见过沙漠里的石头呢!” 又过了几天,连石头也没有了,玄烨在信里写戈壁已经过了,石头略少,听说克鲁伦河的石头更好,等我到了再给你们捡几块送回来。 太后一看过了沙漠,开始有点担心了:“这要是前几天过了沙漠,那算着日子,现在应该快要到噶尔丹的驻地了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打起来了……” 太后眉头紧紧皱着:“早知道当时不叫他去就好了,皇帝去亲征还是太危险了,叫老大带着人去其实就可以,哎……” 多叫人挂心的。 太后絮絮叨叨,沈菡在心里算了算,如果按照正常路程算,现在应该差不多该遭遇了,只是战事不一定会那么顺利,想必还要过些时日才能收到消息? 婆媳二人正担心着,外头顾问行急匆匆地进来,难得见他这般急切的样子。 正殿的门大敞着,顾问行刚要在门外整装跪下,就见里头皇后娘娘对他招手:“怎么了?进来直说就是。” 顾问行面带喜色,一阵风似的进去跪倒:“禀太后、主子娘娘,昭莫多大捷!我军斩敌三千,俘获准部子女、牛羊、辎重甚多!噶尔丹精锐丧失殆尽!” 满座皆惊,继而大喜! 沈菡高兴地站起来:“真的?” “是。” 顾问行将玄烨亲笔书写给太后的军报奉上,上面写道“臣五月里侦知噶尔丹所在,亲率前锋先发,命诸军张两翼而进……” 之后又说探马探得噶尔丹惊惧逃遁,玄烨率轻骑追击,又责令绿营和诸旗在西方沿河布阵设伏的事。 后面写着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斩首三千,阵前斩杀其妻阿奴及大多数孩子,噶尔丹身边只剩下数百家臣,最后乘数骑逃遁。 玄烨在最后道虽然这次没能斩杀噶尔丹,心有遗憾,但此次噶尔丹精锐尽失,取得大捷,他甚为喜悦,已经下令褒奖西路大军,并令费扬古驻守,他自己则率领大军,不日回京。 太后高兴:“太好了,终于要回来了!” 沈菡自然也是欢欣鼓舞,数着日子盼着大军班师,又叫来顾问行吩咐:“圣驾回京,一路奔波劳累,如今又正值暑热,传旨内务府,让上驷院给每个驿站额外添加好马五十匹,另着内务府备些上好的香乳糖、梅糖、酸水、绿豆汤、冰送过去。” 顾问行应下要走,沈菡顿了一下:“慢着!” 顾问行不解,回身继续等着吩咐。 沈菡想了想,拿出内务府的印写了一道手令递给顾问行:“还是先去给太子说一下,以太子的名义安排吧。” 听闻太子如今正在筹备一应迎驾事宜,接连上了数封折子请示玄烨。 ——太子监国三个月,朝廷中处处都是对太子的赞誉之声,一眼望过去,太子的声望简直快能和执政三十多年的玄烨比肩了。 不管这些官员是出自真心实意还是为了恭维奉迎储君,也不管这种声势浩大的赞誉氛围是不是有心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总之,这种时候,以她的身份,出来与太子争锋实属不智。 纵然这只是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也不能不防。 顾问行心领神会:“是,奴才领旨。” 中军大营。 明珠正在跟玄烨汇报工作:“平北大将军马思喀上折奏请将此次所俘噶尔丹属下一百六十六口、马二百十七匹、驼二十五只……连同妇孺百余人另遣章京兵丁,随后解送。” 玄烨点头:“知道了,就这么办吧,京里太子可有奏折送到?” 自然是有的。 昭莫多大捷的消息已经传回京师,京中文武百官闻此喜讯也是激动不已,太子也特地上了折子赞颂皇上卓著的战功,又道听说皇父将于六月十三日回京,儿臣不胜愉悦,只期盼速瞻天颜。 玄烨看完折子面上没什么表情,倒是明珠在一旁感慨一般地说道:“臣听佛伦说,此次太子执掌中枢代理国务,可谓兢兢业业,条理分明……” 听说太子每日五更不到就起,在毓庆宫一忙就是一天,夙兴夜寐,‘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 “太子有如此能力威望,实乃我大清之福啊!” …… 畅春园里,沈菡听到了一则在她看来有些怪异的消息。 ——朝廷里正在传,皇上发回来一封谕旨给太子,说如今天气渐热,他这里没有夏季衣裳,让太子把自己平日所用的棉、纱、棉葛布袍四件、褂子四件寄来。而且旨意后面还特意强调了,一定要送旧衣裳来,以遍‘为父思念尔时穿之’。 沈菡:“……” 太子也一改往日冷淡的作风,紧跟着就给玄烨回了一封折子,说皇父有此谕旨,儿臣岂敢伤皇父之心,不过我的衣裳里没有棉葛布袍。 沈菡再次:“……?” 当然太子有别的衣裳,所以最后送了浅黄、米色、灰色等等各种颜色的棉纱袍各一件。 太子又说先前数次想给皇父送吃的,但皇父之前说‘正在赶路,务多言’,所以就没敢送。 现在收到皇父的谕旨,让送肥鹅、猪、鸡、小猪崽,臣不胜喜悦,赶紧装了四车给皇父送来了。 现在满朝上下都在赞颂皇上有多么的爱重思念太子,太子又是多么地孝顺体贴皇父。 沈菡:“……”不懂,这下我是真的有点儿看不懂了。 不是,你们父子俩现在的关系什么样,你们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 还没等沈菡想明白这父子两个这么互相做戏目的为何,随驾出征的李玉带着谕旨和玄烨的书信回京了。 谕旨是给太子的,说圣驾将于六月初十到京。 书信是给沈菡的,说朕马上就要回来了,问迎驾你来吗?虽然朕心里是很想你来的,但现在日头有些烈,天儿也怪热的,你来了可能会被晒到——他知道她特别注重防晒,一年四季打着她那把特制的‘遮阳伞’,说照到太阳会晒老。 玄烨:“要不你就在畅春园等一等?朕尽量早点儿赶回去。” 但信的最后又加了一句——不过你要是实在想来,也是可以的。 看得沈菡捧着信笑个不停,把朝廷里那些烦心事忘了个一干二净,一心只想着赶紧去见他。 沈菡叫来紫裳和季纶,让他们赶紧收拾东西——迎驾也不是在京城,这一迎要走出去好多里地呢,一天肯定回不来。 又叫人去通知雅丽奇和三公主四公主,准备连女儿带小十一一起都带上。 雅丽奇高兴地跑回来:“额娘!阿玛要回来了吗?现在到哪儿了,咱们要去迎驾吗?这就走吗?” 沈菡看了看眼睛亮晶晶,满脸开心喜悦的闺女:“……” 嗯…… 雅丽奇身后的白杏注意到了娘娘的眼神,连忙轻轻拽了拽公主的衣摆示意——公主,矜持呀! 雅丽奇反应过来,连忙收敛了一下姿态:“咳!我都三个月没见阿玛和哥哥们了……怪想的……” 是吗? 往年你阿玛自己出巡,也没见你想成这样啊? 青春期小姑娘家这个心思呀,真是,眼里除了‘心上人’就没个别人了。 这才几岁! 女大不中留啊…… 等玄烨回来她一定得和他说道说道这个事儿——真是越发看策棱不顺眼。 沈菡也不好揭破小女儿家的隐秘绮思,怕惹得闺女羞恼,只好当做没发现:“是啊,你阿玛来信,说是六月初十就到京了,咱们一起过去迎一迎。” 雅丽奇赶紧点头:“好的,那我这就回去收拾行李。” 沈菡这边只用了半天不到就把一切都收拾妥当了,她原以为太子那边接到谕旨,一定也已经准备好,要去迎驾了,所以叫人去和太子说一声,看两处的队伍要不要合二为一,一起走。 结果季纶快马回了一趟紫禁城,回来后有些尴尬道:“主子,太子那边说是暂时不准备去迎驾……” 什么? 沈菡皱眉:“什么意思?” 第280章 情感 季纶道太子接到谕旨后, 给皇上写了折子,说本该即可前往迎驾,但现在京里这边要安排太后和各位妃母迎驾的事儿, 如果他迎出去太远,那宫里就没人能办理此事了,所以臣这边把事情安排妥善,再前去恭迎皇父。 又说现在宫里留下的御马、诸位阿哥之马, 他都不能擅自处置,决定不了用哪匹马去迎皇上和诸位阿哥, 所以向皇父请旨,问该如何安排。 沈菡:“……”行吧, 她无话可说。 沈菡没再管太子那边到底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心里又是打着什么盘算, 他爱去不去, 他不去正好, 她们自己走就是了。 “传銮仪卫,即刻起驾。” 反正没有太子也碍不着他们什么。 “是。” 沈菡没有再等,直接带着公主们和小十一启程了。 她也没提前订好要去哪里等玄烨, 反正有顾问行带路, 玄烨往南走, 她就往北走,什么时候碰上什么时候就算完呗。 凤驾出行, 仪仗并不比御驾简单多少,浩浩荡荡的一行人顶着大太阳走得并不算快。 等沈菡快要接近御驾的时候,玄烨早已经收到了太子无法即刻前来迎驾的折子。 玄烨看着这封折子, 心中很有些无奈。 他实在不愿意总把自己儿子往坏处想,可…… 其实要是往好处想, 太子也未必是有
相关推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痞子修仙传
小白杨
[快穿]那些女配们
醉情计(第二、三卷)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镇痛
取向狙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