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斗罗:开局签到至尊骨被夺 > 第89章

第89章

来回转悠了几圈儿, 渐渐清醒过来…… 从龙之功,固然是泼天的富贵, 可搅和进天家父子的争斗里,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皇上已经警告了他一次,再有下一次,他这个大学士可就不一定坐得稳了。 皇上春秋正盛,考虑此事,为时过早。与其与虎谋皮,不若一心为主。 伊桑阿打定了主意,叫书童端来炭盆,亲手把名单烧成了灰烬:“处理干净,不要留下痕迹。” 秀女的相看虽是在畅春园,但京里的世家却都在热切关注着动向。 今天这家女儿被皇后娘娘单独召见说了话,明天那家的姑娘被太后赏了两碟点心,后天淑慧长公主赏了这个秀女两匹宮缎…… 事关切身利益,没有哪家能置身事外,无数人都在猜测——太子妃和两位皇子福晋,究竟会花落谁家。 西林觉罗府邸。 鄂尔泰听说姐姐从园子里回来了,连忙放下手里的功课往后院跑去。 宁楚格才进额娘的屋子,就听到远处一串脚步声跑过来,一回头便见弟弟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姐,你回来了!” 上首坐着的马里氏递给儿子一方帕子:“大热天跑这么急做什么,瞧这一头汗。” 鄂尔泰接过来随手一抹脑袋:“我这不是担心姐姐吗。” 姐姐一大早就被接进了畅春园,他这一整天都心不在焉的,生怕姐姐在园子里得罪贵人。 宁楚格本人却一点儿都不紧张:“不用担心,主子娘娘为人极好,待我们很和蔼呢。” 她把皇后赏的攢盒推到弟弟面前:“尝尝,娘娘赏的点心,和京里的样式都不一样。” 马里氏看这姐弟俩转眼就把进宫的事儿忘了个干净,高高兴兴吃起点心,真是…… 马里氏把女儿叫到眼前,细问女儿在园子里的事:进去都见了什么人,和主子娘娘说过话吗?都说了什么? 宁楚格一五一十都答了,她自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马里氏却是吓了一跳:“主子娘娘单独叫你去说话?只叫了你一个吗?” 宁楚格想了想:“其实也不是,娘娘虽是单独与我说的话,但并非只与我说过话。还有几家姑娘,也被主子娘娘单独传召过。” 马里氏心里稍稍松开了一点儿,但仍不能完全放心。 晚上鄂拜下值回来,马里氏忧心忡忡道:“今儿有这么多姑娘都进了园子,可娘娘叫过去说话的,不过五人。” 京里都知道皇后传召秀女的意思,太子、三阿哥、四阿哥都到了适婚的年纪,这一次是必要指婚的。 可他们家如今并无高官显爵,鄂拜不过是一个四品的国子祭酒,要说家里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西林觉罗这一个姓氏罢了。 要挑皇子福晋,怎么看也轮不到他们家啊?一品二品的大员多得是。 马里氏心里很是焦虑:“我只怕……”可别正室不成,反中了侧室。 鄂拜皱着眉想了想:“侧室倒还不至于。” 虽然鄂拜本人的官职确实比不上一二品的大员,但西林觉罗氏是八大姓,族人众多,姻亲广布。 他们这一支也是国朝的军功世家之一,族中有三个世管佐领。家中叔伯子侄都有中品官职,鄂拜的长兄身上还有承袭的骑都尉。 他们家的女儿,怎么也不至于沦落到侧室的位子上去。 不过家里也没人敢肖想皇子福晋,都觉得顶天指个黄带子或是红带子的福晋,也就差不多了。 马里氏放心了:“那这……主子娘娘传召宁楚格是什么意思?” * 玄烨也正在疑惑:“西林觉罗氏?” 他昨天刚结束北巡回来,足足睡了六个时辰才缓过精神。 今天早起用过膳后不想去前面,便和沈菡倚在榻上,聊起这些日子园子里的琐事,说着说着就讨论起儿媳妇的事。 沈菡说瞧上了一个姑娘,出身西林觉罗氏,玄烨一时都没反应过来这是说的哪家。还是翻看了世系表,才想起现在的国子祭酒鄂拜是西林觉罗氏。 这个家世做皇子福晋,多少有点儿低了。 不过玄烨也没急着反驳,这么多秀女,她单挑出这么一个必定有理由:“这姑娘人才极好?” 沈菡点头,这是原因之一。 若不是这姑娘特别合她的眼缘儿,她在一众姑娘里一眼就相中了,让人拿了世系表过来看,可能都不会发现这一届的秀女中竟然有这一家的姑娘。 这姑娘的父亲鄂拜,沈菡并没有印象,但世系表写得很清楚,连带秀女家中的兄弟姐妹都写在上面了。 ——鄂拜娶妻马里氏,生有六子,第四子名叫鄂尔泰,年十一岁。 沈菡看到这个名字,这才又往上看了一眼姓氏——西林觉罗氏! 这个鄂尔泰就是雍正朝的那位名臣、宠臣鄂尔泰? 鄂尔泰沈菡是知道的,印象还挺深。因为以前她在小破站看过一位阿婆主的视频——扒一扒《还珠格格》里的人物原型。 里面就扒到了第一部 里出现的鄂敏,和后来永琪福晋知画的原型西林觉罗氏。 别看西林觉罗家现在不起眼,但自清朝中叶后,这家从军功世家转型了科举世家,之后人才辈出。以鄂尔泰为首,接连数人跻身中枢显宦。 沈菡不记得具体官职,但她还记得当时阿婆主历数了一堆官职,不是巡抚就是总督,好像还有额驸。 总之她看完视频就留下了一个印象——这家牛X,是八旗里的一等世家! 当然了,现在这家还没起来,未来究竟如何还不好说。 沈菡之所以选中这位西林觉罗氏,一方面是喜欢这姑娘本人。 玄烨好奇:“她哪里打动了你?”特别有文采?有气质?还是特别聪慧端庄? 沈菡干脆道:“她漂亮!” 玄烨:“……”什么? 沈菡觉得这很正常:“我在这么多姑娘里一眼看到她,当然是因为她特别漂亮。” 这姑娘生就一副美人面,瓠犀发皓齿,素肤若凝脂,杏眼桃腮,笑起来两眼弯弯,十分讨喜。 屋内香钗云鬓,这么多秀女,唯有她的容貌最为出众。 沈菡希望儿子能夫妻和睦,而夫妻和睦的前提当然是要互相喜欢。 性格合不合这种事,不是朝夕相处的时间长了,谁都说不好。但容貌却是实打实一眼就能看到的。 玄烨点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对美人的包容性更高这是人之常情。 沈菡:“也不光是容貌,这姑娘的性子也不错。说话一点儿都不扭捏拘谨,爽朗又大方,我很喜欢。” 这次进来的秀女都只有十五六岁,第一次面见太后、长公主和皇后,就没有不紧张的。西林觉罗氏刚进来的时候也紧张,但她调整得很快。 沈菡和她闲聊起家人,问到了兄弟的情况。宁楚格虽然才十五岁,但面对皇后问话却并不打怵。 见皇后娘娘是想与她话家常,她就也用话家常的方式回应道:“回娘娘,我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哥哥们都已入仕,平日在家的时候少。我和弟弟鄂尔泰的关系最好,经常一起玩儿。不过弟弟最近在准备童子试,功课挺忙的。我也被嬷嬷们拘着学规矩,不比往日见得多了。” 沈菡又问都和嬷嬷们学了什么。 宁楚格回忆起来:“嬷嬷们教的东西很多,从穿衣打扮、言谈举止、宫廷礼仪,到刺绣女红,都有教导。” 她还说起了件趣事:“去年家中食秋蟹,我手笨,不会用蟹八件,嬷嬷们见我吃螃蟹竟是用牙咬着吃,吓了一跳。后来还让阿玛专程去买了两篓子青壳蟹,专为教我练会这个……” 沈菡喜她自在不怯场,笑着问:“那最后学会了没有?” 宁楚格不好意思地笑笑:“没有,我用那蟹八件把螃蟹都弄散了,也没挑出多少蟹肉来。最后扎了手,螃蟹也不能吃了,倒是白饶了阿玛好些银子。” 她一笑起来,腼腆中带着三分俏皮可爱,叫人看着心里高兴。 沈菡安慰她:“不要紧,我也学不会用那个。” 其实她以前没人伺候的时候,也都是用牙咔嚓咔嚓咬着螃蟹壳吃的,她觉得那样吃螃蟹才更香呢! 沈菡:“不用勉强自己学这个,吃得开心就好。” 宁楚格一愣,见皇后娘娘眼带笑意看着她,面上一红,带了点儿赧色:“是。” 皇后娘娘好漂亮啊,美得好似一泓春水。 两人相谈甚欢,宁楚格临走前,沈菡赏了她两大攢盒御制点心:“我见你挺喜欢的,也带回去给你家里人尝尝。” 宁楚格跪下恭敬道:“谢主子娘娘赏赐。” 第205章 示弱 玄烨听她形容完西林觉罗氏,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姑娘。她喜欢这姑娘的长相也很正常,当父母的,谁不想给自己儿子最好的呢? 不过虽说如此, 但这家世又确实薄弱了些。 玄烨有些犹豫:“这个家世,做侧福晋倒是够格,做嫡福晋……委实太委屈老四了,老三的福晋娘家是三等公, 老四福晋不说家世一样,也不好差得太多。”不然之后福晋走出去, 岂不是落老四的面子?何况老四还是嫡子。 沈菡却不这么觉得,胤禛又不需要结党, 妻族家世不过是用来撑门面的。家世薄弱又如何, 西林觉罗氏嫁进来, 她自然会给自己的亲儿媳妇撑腰。 而且沈菡自有考量:“我选这姑娘做胤禛的嫡福晋, 不单是因为她人好, 也因为她的家世。” 如果说她看好西林觉罗氏,百分之六十是因为她本人的素质,那至少还有百分之四十是因为她的家世。 玄烨不解, 西林觉罗氏的家世有什么可选之处? 沈菡提醒他:“西林觉罗家的情况很特殊, 他们家以军功起家, 如今族中男丁却是个个习文,汉学鼎盛, 皆追求以科举入仕。”算是这京里最努力武转文的家族了。 不然,鄂拜也不会坐到国子祭酒的位置上。而到了雍正朝,他们家更是借此一跃而起, 可见其家族眼光和布局之长远。 玄烨闻言回忆起西林觉罗家的谱系,如此说来……他想起来了。 玄烨亲政后一直以来努力在做的大事无非那么几件:一是国家统一, 开疆拓土。平三藩、收台湾、平东北、剿灭噶尔丹。 二是君主集权,努力削弱宗亲王公和军功集团的势力,通过内阁和南书房一步一步收回权力。 三是满汉融合,大力在满人中推广汉学。这种推广的目的并非是希望满人汉化,而是……学之、知之,方能用之,进而制之。 说白了,满洲入关后为什么不得不重用汉臣,赫舍里家为什么能在一众打天下的强兵悍将中异军突起,凭着精通汉学,给老板当‘秘书’,就能混上中枢的头把交椅? 因为满人想要治理汉人的江山,就需要用汉学,汉文化。可当初懂汉学的满人实在是太少了! 当年努尔哈赤的子侄中,竟只有皇太极一个人读书认字、精研过汉学,其他人再能打,但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可能斗得过心机深沉,手段老辣,左右逢源的皇太极。 皇太极、顺治改变对汉人的态度,比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态度更温和,并非是因为他们有心汉化。 只因为他们都曾学习过汉学,都明白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文化是多么厚重,远非满人用强权压制就能抹灭。所以他们不得不改变,不得不不去促进双方的融合罢了。 玄烨同样如此。他推广汉学,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满人学习汉学、掌握汉学,继而为他所用。 ——他们始终更相信“自己人”。 而西林觉罗家,正是军功世家尝试向科举世家转换的典型。 从皇后的立场来说,沈菡决定选这一家的女儿做皇子福晋,是觉得这对引导军功世家学习汉学确实是有利的。 玄烨点头:“有理,要不是你说,朕还真是想不起这一家。” 这家的作风确实和他的政策极为吻合。 不过,玄烨道:“虽说如此,其家族并无显爵,也是一大硬伤。”族里最高的不过骑都尉而已。 玄烨已经看好了太子妃,因为其家中爵位也不算太高,玄烨还又挑了两家秀女,打算给太子做侧室。 一家是轻车都尉,比西林觉罗家的骑都尉还要高,另一家也是云骑尉。 沈菡停顿了一下:“……正因为无显爵,家世不是很高,所以才更适合做胤禛的福晋。” 玄烨一愣,继而反应过来。 屋里突然陷入沉默,两人一时都没有说话,或者说,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是他们之间很少涉及的一个敏感话题,但这个问题是实打实存在的。 ——关于三个嫡子的问题。 之前玄烨在打算立她为后时曾对她说,太子身为储君,应该有储君的气度和眼界,有能够包容兄弟的胸怀和格局。 换句话说,从她成为皇后的这一刻起,胤禛和胤祥的存在,将成为太子的考验。 这是皇帝在‘太子问题’上给继后的交代和表态。 ——他并没有易储之心,但他相信太子能做到,也应该、必须要做到兄友弟恭。 至于太子做不到后怎么办,那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 而现在,沈菡选了西林觉罗氏这样一个毫不起眼,在朝堂和军中势力都很薄弱的福晋给胤禛。 这是她身为继后,身为两位嫡皇子的母亲,给皇帝的交代和态度。 ——她们母子并无觊觎国祚之心,他们愿意退让到底,以安太子之心,以求社稷稳固。 胤禛福晋家世薄弱,可免去朝中对圣意何在的许多无端揣测,也可免朝臣胡乱站队,加剧党争。 玄烨没有再多说什么,有些事情,他们之间早有默契,没必要说得那么明白。 他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吧。” …… 玄烨走后,沈菡抱着榻上的大迎枕靠在窗边发呆。 身为皇后,她要从皇后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可,她还是个母亲,还有母亲的立场。 ——他之前教她阳谋,她也不知道,现在这样,到底算不算是在用阳谋…… 她说自己不觊觎国祚,这是真的,也是假的。 她从无谋害太子之心,也绝不会主动推着儿子去夺嫡。 因为沈菡始终觉得,如果胤禛和胤祥有这个野心和本事,那不需要她去推动什么。 而如果他们没有这个本事,她推了也没用,那只会害了孩子。 但既然知道历史,她也不可能干看着什么都不做,毕竟历史已经拐了弯,她总要未雨绸缪。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胤禛和胤祥自己下了决定,那她身为母亲,能做的就是尽量为儿子保驾护航,不要坏他们的事。 ——她不能帮着儿子争,却可以帮着儿子‘退’。 对于太子来说,胤禛和胤祥的存在成为了考验。 可对胤禛和胤祥来说,如何面对太子,又何尝不是他们的考验。 对于已经成为嫡皇子的胤禛来说,“不争是争”显然已经变成一条死路了。 太子妃家里也不过是三等伯,此时选军功世家、高官显爵的大族之女为四福晋,只会让太子对他更加提防,让兄弟关系更加紧张。 这不是胤禛想要的,也不会是玄烨希望看到的。 所以现在他们母子能做的,唯有一退到底,去走一条新的‘不争是争’。 如果最后太子没有被废,真的登上了帝位。那今天的西林觉罗家就是他们母子与世无争的证据和投名状,或许可保胤禛平安。 而如果,太子最终成为倒在皇权下的第一块试刀石,那她要做的,就是保证胤禛和胤祥,绝不会成为第二个。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儿子越显眼,势力越大,皇帝的忌惮也就越多。 沈菡陪在玄烨身边这么多年,最清楚他喜欢什么、厌恶什么。 胤禛现在是嫡子,如果太子倒下,他的身份已经超出别人一大截,几乎就是下一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他不用争,也不能争。 他不需要权倾朝野,不需要有军功世家的拥护,也不需要有强有力的姻亲和支持,这些通通不需要。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向他的阿玛,示孝、示忠、示弱。 ——孝顺他的阿玛,忠于皇上,弱于皇权。 没有退,如何有进? 若无今日的藏锋,又如何等来翌日的锥破…… 如果事情真的能走到历史上的结局,现在默默无闻的西林觉罗氏,自然会成为历史上的西林觉罗氏,继而成为胤禛的臂助。 而现在,胤禛需要的,是一个毫无威胁和存在感的岳家。 沈菡放开迎枕,伸手拿起眼前炕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盏茶,茉莉清新馥郁的香气在屋里弥散开来…… 窗外碧树成荫,却还无一结果。 * 相看秀女一事就这样落下帷幕。 在选秀之前,两个皇子福晋基本就算是内定了。令沈菡高兴的不单是挑到了满意的四福晋,三福晋董鄂氏也意外的很符合胤祉的理想型,是个打小儿就爱好读书的才女。 至于太子妃,太子妃与皇子福晋还不一样。 胤祉和胤禛若是实在不喜欢内定的福晋,还有的换。家世不家世的,能调整的余地也大。 可太子妃,除非她本人特别不堪入目,不然玄烨既然一早就看好了这家,那太子也只能接受。 相看秀女的时候,太后和淑慧长公主也没有对太子妃的人选发表过异议,一切听凭圣裁。 而玄烨选的人选与沈菡印象中的一致——三等伯石文炳之女,瓜尔佳氏。 这家原属汉军正白旗,不过石家一直自称是满洲的苏莞瓜尔佳氏。前几年石家和佟家差不多时间递了折子,请归满洲,玄烨准了。不过石文炳仍然还是汉军正白旗的都统。 至于玄烨为何越过其他满洲勋贵,单单挑了石家的女儿做太子妃,这里面的考量他说得不甚详细,但沈菡大概能猜到。 这家人怎么说呢,大约属于比较低调实干的人家。 论起爵位,石家不比公爵显贵,论军功,也比不上开国五大臣,军中势力还都在汉军旗,论官职,石家在中枢的人也不多。 但石家在地方上的势力却比较雄厚。石文炳的伯父石琳现在是两广总督,极得玄烨的信任,之前还听他提过,说是想派他去巡抚云南。 两广这边儿他想让石琳的儿子石文晟将来接班,父子相继,可见玄烨对石家的信任和倚重。 他之前说看好瓜尔佳氏做太子妃时,曾跟沈菡夸过石家:“这家人作风务实,不爱张扬,族中子弟大多长于治理地方,踏实肯干。” 这在一个要求很高的帝王来说,已经是个相当高的评价了。 这次玄烨回来后也专门问起了石文炳的女儿:“依你看,此女如何?” 沈菡想了想,其实论长相,说实话,瓜尔佳氏并不是很漂亮。但本人的气质确实大气端庄,人看起来也很稳重。 因为玄烨特意交代过,她也知道这位是未来的太子妃,所以也单独和这姑娘说过话。 太后和淑慧长公主更是重点考察了这姑娘,瓜尔佳氏进园子的这几日,几乎是一举一动都有人在观察。 太后问起瓜尔佳氏在家中平日都做些什么事,瓜尔佳氏答得很标准:“回太后娘娘的话,奴才平日上午随着家中的女先生就学读书,下午随着绣娘学习女红,偶尔也帮着额娘打理家事。” 淑慧长公主又问她平日可有什么爱好? 瓜尔佳氏道闲时喜欢习字和绘画,不过自己技巧拙劣,难登大雅之堂。 从现在来看,没什么问题,瓜尔佳氏的言行举止都特别合乎规范,为人也很谦虚,叫人挑不出错来,一看就是名门闺秀。 玄烨点头:“石家家教一向严格,族中子弟不论男女,自幼都会跟着满汉先生受教。”所以他对这家的女儿还是挺看好的。 沈菡有点儿疑问:“我看这家的习惯和家风,总觉得不大像满人,更像汉人?”瓜尔佳氏身上的气质和满洲姑娘有些细微的差别。 不说根上是满人,只是划分到汉军旗的吗?这种子弟气质上的差别,可不是一两代的事情。 玄烨意味深长道:“石家与皇家也有过多次联姻,既是血脉相近,又何必分得那么清楚。” 哦……沈菡有点儿明白了。 这么看来,石家低调、务实、家教严格、族人众多,和皇家多次联姻,血脉亲近,族中子弟还长于地方。 这些优点确实很符合玄烨的审美,而石家本身也算实力雄厚,玄烨选的这个太子妃并不算刻意打压太子。 不过,在满洲八旗毫无势力,中枢无人,爵位不显也确实是很明显的缺点。 这样的太子妻族,完美符合皇帝的利益,却不见得符合太子的利益。 沈菡看着石家复杂的谱系——不知太子,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妻族,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第206章 漏洞 无逸斋。 阿宝正低声向太子汇报:“爷, 奴才已经打听出来了,主子娘娘之前把鹿贡分赏了外面不少人家,多是有爵之家, 不过今年有秀女参选的人家并不多。” 胤礽:“有秀女的都有哪几家?” 阿宝递上清单:“里面爵位最高的是三等公彭春家……” 胤礽接过单子细看,鹿贡的分赏份额是按照爵位递减的,王府贝勒往下便是公爵,有秀女的后面做了标记, 彭春家得的最多。 胤礽手中的笔在彭春的名字上点了点,彭春是老将, 还是正红旗的都统,虽然之前征噶尔丹那一次被降级留任了, 但谁都知道这些将领不过是因噶尔丹一事被牵连罢了。 汗阿玛肯定是要再征噶尔丹的, 军心不能失……汗阿玛如果选的是这家, 倒也有理。 胤礽上下看了看有秀女的人家, 不管是论军功还是爵位, 董鄂氏已经是最好的了。如果太子妃出自这一家,也算不错,怎么说也是何和礼的后人, 在军中根基稳固。 胤礽收起名单吩咐阿宝:“看看彭春家近日有没有什么喜事, 找个合适的理由, 从孤的私库里挑几件合适的礼物,送去他们府上。” 阿宝:“是。” 彭春府上莫名其妙接到了太子爷的赏赐, 一家人都摸不着头脑。 彭春夫人想到这些日子京里的议论,小心翼翼问彭春:“老爷,你说是不是咱们闺女……”前程定了? 这些日子京里讨论最热的莫过于太子妃的人选了, 他们家也确实是这届选秀中家世最好的了,现在太子爷又突然送来赏赐, 实在由不得他们不多想啊! 彭春却不敢这么快下结论,只是太子的赏赐,又不是皇上的赏赐,不到明旨下发,谁敢说会有什么变数? 彭春让夫人不要往外张扬:“事情未定,若是让人知道咱们女儿可能被内定了太子妃,选秀之时必定会为人所忌。” 所以一定不能露出这个意思,太子爷既说是恭贺家里添丁送的贺礼,那他们就只能当作是因为此事。 再说了,万一张扬出去,最后揭盅了却发现不是,那可就丢人丢大了! * 内定的太子妃和皇子福晋人选,其实除了皇太后和淑慧长公主这两个近亲,沈菡和玄烨都没有对外透露过,就是防着万一有小人生事。 而得了鹿贡赏赐的人家也很多,沈菡圈人的时候,分的量多量少完全是照着爵位高低分的。 石家有伯爵,这次也得了赏赐,只是不如彭春府上得的多,在一众公爵府邸之中,一点儿都不显眼罢了。 至于西林觉罗家,沈菡怕引人揣测,干脆没赏。 沈菡知道胤禛虽然嘴上不说,但青葱年少怎么会不好奇妻子的人选呢?她不舍得儿子闷着焦灼,就想悄悄给他透露一二。 玄烨听她问能不能和儿子说,一脸‘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表情:“朕就知道你憋不住。” 沈菡还很有道理:“我最知道胤禛,你别看他平日和个小正经似的,其实他是个急脾气,肯定早就想问这事儿了。” 但胤禛肯定是不好意思来问她的,沈菡想了想,最后决定派出雅利奇‘通风报信’。 雅利奇人小鬼精灵,趁着胤禛来给额娘请安,拉着她四哥的胳膊躲到一旁说悄悄话儿:“哥,我知道嫂嫂是谁了!” 胤禛一愣,左右看看,院子里的人都离得远远的,他蹲下身子小声问妹妹:“是谁?” 雅利奇很配合地凑近他耳边:“额娘选中了西林觉罗家的姑娘,嫂嫂的阿玛是国子祭酒……” 雅利奇把额娘夸西林觉罗氏的那些词给哥哥重复了一遍,什么饱读诗书、大方得体、言行有度。 雅利奇:“额娘可喜欢四嫂嫂了,说她气质沉静温柔,性格爽快开朗,四哥你见了一定也会喜欢的。” 额娘说四嫂嫂是个大美人,长得又可爱又漂亮,没人见了会不喜欢。 胤禛一直不动声色地听着,待听到妹妹说额娘夸西林觉罗氏是个大美人时,面上禁不住一红。 他不好意思再和妹妹说这个了,胤禛顺了顺小妹的额发转移话题:“四哥前些日子给你画了几件首饰,回头叫人拿给你玩儿。” 几天后,沈菡也收到了儿子亲手画的首饰,一对米珠龙形的耳环,一对点翠凤形的耳环,很别致。 雅利奇收到的是亭台楼阁纹饰的小花簪,她现在头发留的长了,也学会爱美了。收到哥哥为她做的首饰,还特意找出新做的汉服小裙子出来配,对着镜子照个不停。 玄烨端详儿子的作品,玩笑道:“看来老四对你挑的福晋很满意啊,这么急着过来讨好你,生怕这没到手的媳妇儿再飞了。” 沈菡拿着耳环对着镜子比了比,对儿子的审美很满意:“我是他亲额娘,还能委屈了他不成,给他挑的自然是最合适他的。” 看来胤禛已经明白了她的打算,当嫡皇子和当阿玛心爱的儿子是不一样的,他能明白这一点,她就放心了。 * 选秀的相关事宜推进的很快,一轮二轮的筛选结束后,很快就剩下最后一轮的亲阅。夫妻二人又拉着大队伍返回了紫禁城,反正每年年末都要这样折腾一遍,沈菡已经习惯了。 御驾宽大,像一间移动的小屋子。虽然前几天京里刚下过一场大雪,但沿途道路都已经被清理得十分干净,马车平稳地行进着。 车外冰天雪地,但车里摆着熏笼,炭火烧得旺性,一点儿都感觉

相关推荐: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醉情计(第二、三卷)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小白杨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