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每年、每月、每日能领到的东西都有了更详细的规定。 年例主要指能领到的银两和绸缎、布匹。 嫔位为每年服缎三十匹,年例二百两。 日用种类就多了,几乎涵盖了宫妃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月及每天能领的米面、肉、果蔬、油盐酱醋、烛炭等,统统包含在内。 广储司这次来的人和上次还不一样,这次来的是银库和瓷库的办差太监。 银库为首,管事太监命身后的苏拉太监抬上来六只大箱子! 全部打开后,管事太监对沈菡道:“问德主儿安。这是广储司遵制为您准备的新铺宫,银器、铜器、锡器、鋄银器共计九十八件,蓝地黄龙瓷器共计五十四件。请德主儿阅看。” 沈菡大着个肚子,下个榻都困难,只能由季纶和紫芙负责对着单子一一检查接收。 她大致瞧了瞧,还真是什么东西都有,大到茶壶、手炉、痰盂、铜簸箕,小到勺子、筷子、小刀、铜蜡签,应有尽有。 瓷器也是,瓷碗瓷碟瓷盅,全都是蓝地黄龙的,十分华贵。 领完铺宫,沈菡便正式搬进正殿了。 玄烨过来时,她正在榻上打瞌睡,见他突然进来,就要起身下榻。 玄烨:“你别动了,朕不让人通报就是不想劳累你,躺着吧。” “最近怎么样?”玄烨瞧她眼下还是两个大黑眼圈:“还是睡不好?” 沈菡打个哈欠:“没事,已经习惯了。” 胎儿大了,平躺着睡会喘不上气,沈菡只能侧躺着。 但肚子太重,侧躺久了骨盆的骨头会疼,哪怕左右换着睡也不行。 加上还要起来上厕所,根本没法安稳睡超过一小时,所以沈菡现在基本都是半梦半醒地熬过每个晚上。 之前玄烨想着她快生了,见她有些惶恐不安,就想晚上留下来陪陪她。 这当然不合规矩,放到别的妃嫔身上该忠言直谏的。 但沈菡不在乎这个——她是孕妇她最大! 结果沈菡这一晚上翻来覆去的,哪怕她再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玄烨也免不了受影响。 第二天御门听政都是打着哈欠听的…… 沈菡还担心他没休息好会心烦,结果玄烨却很有感触地对她道:“朕真是没想到……” 沈菡:没想到什么? 玄烨却不说了。 今天来,见沈菡气色更差了,玄烨不禁道:“晚上睡不好,早上就不要起得那么早了。皇后不是已经免了你的请安?以后就在床上眯着吧,能睡一会儿是一会儿。” 玄烨拔下沈菡头上的发簪,亲手给她解开发髻:“最近又没什么事,也不用见人,头发这么规整着累,以后不出门就散着吧。就算朕来了也不打紧,朕又不会怪你。” 玄烨看她,不解道:“往日都知道自己偷偷松快会儿,怎么这档口反倒规矩起来了?” 沈菡:“有吗?” 她最近规矩起来了吗?没有吧。 玄烨:“瞧着不如往日自在了,朕还是喜欢你自自在在的。” 沈菡一愣,想了想,她低头摸了摸硕大的肚子:“许是要当额娘了,心里有些紧张吧。” 沈菡不欲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转而拿出她最近新设计的小衣服给玄烨看:“我想的样子!好不好看?” 玄烨瞧这些衣服和宫里的样子不太一样,而且有的有腿,有的没腿,不解:“怎么不一样?” 沈菡给他讲这些衣服都怎么用:“这个我叫它半背衣,夏天孩子穿着凉快,肚子还不容易受凉,换尿布也方便。” 玄烨见这衣服穿起来肚子是两层,点点头:“这个好,让你的宫女画个样子,以后再有孩子,朕让内务府照着做。” 沈菡又拿了件连体衣:“半背衣是夏天穿的,这个是秋冬穿的。” 她指着衣服腿上的小铜扣给他看:“我以前在家带弟弟的时候,就发现小宝宝的腿特别有劲儿,要是用普通扣子做,估计会把裤子这给蹬开,容易受凉。好在广储司有巧手,我想了个摁扣的样式,这样就蹬不开了。” 玄烨研究了一下:“这么着设计是不错,不过直接穿裤子不就行了?”干嘛非得穿连体的? 沈菡摇头:“宝宝的肚子很脆弱的,不好勒着,这样肚子这里松快,换尿布直接把扣子解开就行了,我问过太医和妈妈们,都说这样确实更好。” 沈菡还把包屁衣也搞出来了,都是当年她妹妹穿过的:“这个给宝宝当睡衣,宝宝大了后爱蹬腿,没裤腿他穿着更舒服,有扣子系着也不会翻起来凉着肚子。” 玄烨一件件地翻看着,心里不知作何感想。 沈菡:“怎么样,好不好?我想了好久才想出来呢!” 玄烨摩挲着柔软细嫩又精巧的小衣服,叹道:“好,都好。” 玄烨看她:“只是你都这样累了,以后还是少费这些脑子,有什么事交给下人来。” 沈菡拿着件衣服爱不释手,看着他笑道:“不累,做这个累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嘛!” 玄烨:“……” “嗯,都是为了孩子。” —— 玄烨走后,紫芙过来收拾桌子。 见沈菡对着这些衣服出神,不解道:“主子?” 沈菡道:“上次我吩咐做的棉花包角做完了吗?” 紫芙:“昨天刚做完,都是按尺寸做的。” 沈菡:“尽快装上。下次皇上来要是问起来,就说是我说的,孩子脑壳软,防着万一有个磕磕碰碰再伤着孩子。” 紫芙:“是。” 作者有话说: ①改写自百科。 PS:关于满汉不许通婚这事,不同资料说法不一,清廷的风向政策也经历过几次变化。本质上是以顺治为代表的革新融合派和以太皇太后,四大辅臣为首的勋贵守旧派的政治斗争手段罢了,所以哪一派占上风,风向就变。(太皇太后后来看到守旧派的手段激进导致的国家动荡,统治不稳,明白了儿子是对的,所以算是又站到康熙身后了。) 至于康熙打压汉女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维护满洲勋贵的感情及后宫的稳定,减少满妃群体的不满(他和顺治一样是融合派,但他就更聪明,手段更温和,还很会玩平衡,时刻注意从各种细节维护满汉蒙三方的情绪。)所以他的后宫满洲势力始终处于统治地位,哪怕他中年晚年汉女再受宠,在宫里论势力也不值一提,或者说根本没地位没权力,汉女对中晚年的康熙来说,哎,只是年轻的rou体罢了,谈不上爱不爱的…… 标注:金册、宫分的资料来自《清代后妃杂识》。 第46章 爱恨 ◎她会恨他吗?◎ 慈宁宫。 玄烨傍晚过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顺道陪太皇太后用了顿酒膳。 膳后,两人挪到暖阁叙话,玄烨顺势提起了对后宫子嗣抚育的安排。 太皇太后听玄烨说完后, 有些迟疑道:“你说要让主位妃嫔们自己抚育孩子?” 这个……真论起来多少有些违背祖制了。 虽说现在宫里并没有明确地规定生母不能抚养亲生子,但也没有说具体应该怎么抚养, 或是归谁抚养, 一直都是看情况来的。 之前皇帝和后妃们的年纪都还小, 自己还是个孩子呢, 怎么养得好婴儿? 所以玄烨的一部分留在宫里养的孩子,从生下来就是交给保姆和乳母养的,宫妃们并没有插手。 还有一些是太皇太后顾不上, 或是孩子的身子不大好,怕宫里环境太复杂, 再养坏了, 就挑了一些亲近的人家,把几个小阿哥送出去养了一段时间。 保清在嘎鲁家这不就养得挺好? 现在虽说回宫了, 但身体也一直很健康。 不过因为当时两人还没商量好到底要把阿哥和公主养在哪,所以就先送回延禧宫住着了。 玄烨这两年太忙了,也没心思安排这些事,加上之前长生和万黼体弱, 玄烨不知道从哪听说了“让亲娘喂更健康”的说法,两个孩子现在还吃着亲娘的奶。 身子倒确实好了不少, 一时还真不好说这个方法到底有没有用。 要真是生母的奶能让孩子更健康,那还真不敢再让乳母喂了。 不过一直让生母养着也不是个办法。 一来阿哥大了还住在后宫里,和皇帝的妃嫔同居一宫实在不像样子, 就是公主们大了, 还住在皇父的后宫里, 说出去也不太好听。 二来……大清一定要吸取历朝历代的教训,不管是外戚还是宦官,都要死死地压住!绝不能让他们干政祸国! 所以太皇太后十分犹豫:“就算小时候需要生母哺育,必须同居一宫,但阿哥大了还如此,实在是不妥。” 其实他们满人本来是不讲究这些个的,但朝廷现在这不是正在努力“崇尚汉俗”吗? 汉人对这个“男女大防”可是很看重的。 这些玄烨也都考虑到了。 他说让生母抚养,也并非是一直让阿哥和公主住在后宫里。 汉人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既如此,七岁之后再分开住就是了。 玄烨:“公主们就罢了,随着生母住到出阁也没什么。” 再说也没人有那个闲心和胆子,拿公主去说事。 玄烨:“至于阿哥……阿哥们三岁就要找师傅启蒙,外臣又不能入后宫。原本我是想着,不如把景福宫后面的兆祥所收拾出来,先用着。那里离后宫远,外臣过去上课,不会招惹是非。有保姆乳母和太监伺候着,也不怕受委屈。” 太皇太后一皱眉:“兆祥所也太偏僻了些……” 虽说要避忌后宫,但把孩子们都放到那么远的东北角上去,太皇太后实在不放心。 玄烨:“是,现在想来确实不妥。太远不说,保姆和乳母们再用心当差,比之生母的细心还是差太远了。” 玄烨对自己的乳母和保姆一直是很有感情的,小时候他的生活被她们照顾得很好,保姆和乳母又是他幼年唯一能亲近的“女性”,玄烨幼时对她们有些依赖也是在所难免。 可现在想来…… 保姆和乳母对他的好,只是“应该”、“不得不”对他好,这里面有多少是因为朝夕相处建立的感情,又有多少是因为“利益”,根本说不清了。 而生母…… 生母才是用血肉孕育了孩子的人,也是这世上最真心实意为孩子好的人。 可惜,他永远也享受不到这种“好”了…… 只希望他的孩子能少一些这种遗憾吧。 玄烨道:“孙儿想着,如今嫔位之上的,都有独居一宫的资格,若有阿哥,七岁前就让阿哥随生母先住着吧。” 太皇太后:“那庶妃呢?” 纳喇氏现在就只是贵格格,总不能生了阿哥的全封嫔吧?别的先不论,宫里也没那么多地方住啊! 玄烨:“孩子年纪小,和生母一块儿随着本宫主位住也没什么。而且有主位的妃嫔看着,份例上也能宽裕点。” 太皇太后一想,这样也行。本来庶妃是没有抚育皇子的资格的,这样一来,名义上抚育皇子的还是各宫主位,但生母也能在一旁照看,礼法人情,便能两全了。 玄烨又道:“至于以后读书,孙儿已经命人从东所收拾出了几间屋子。等皇子满三岁后,每日乘车过去读书也不远,虽说离后宫近了点,但以后让上值的师傅都从神武门进出就是了。其他屋子营造司也已经开始修了,等孩子大了,正好分给他们住,离着近便,给自己额娘请安也方便。” 太皇太后点头:“这样安排十分周全,就这么办吧。” 玄烨:“还有一事,孙儿想不如让纳喇氏带万黼挪去景仁宫吧,翊坤宫离着太医院和御药房还是太远了,他又素来体弱,景仁宫离着近,佟佳氏又是贵妃,有什么事也方便。” 太皇太后:“也好。” 至于外戚这事…… 玄烨:“国有太子,赫舍里氏又……倒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何况,玄烨现在也想明白了。 隔开母子两个就能完全防备外戚了吗? 他现在对佟家这么有感情,难道不正是因为对生母的愧疚和遗憾吗…… 玄烨看向他最爱的皇祖母——她已是满头白发。 “何况,母子之情,本是人之天性,再怎么隔,也是隔不开的。” …… 玄烨走后,太皇太后的眉头很久都没有松开。她盯着藏香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苏麻喇姑去煮了壶奶茶,浓浓的奶香味飘出来,太皇太后的眉头才舒展了些。 苏麻喇姑奉给她一盏,小声道:“主子,您别担心了,我看皇上不见得是那个意思。” 太皇太后看她:“那他这是什么意思呢?突然跑来说这一大通话。这些不该和皇后商量吗?” 苏麻喇姑:“皇上这是敬重您,孝顺您啊!以前有什么事,皇上不也都是来跟您商量吗?虽说现在有皇后了,但她在皇上心里的份量怎么能和您比呢?何况还是皇子抚育这等大事,皇上当然是更信您啊!” 这个说法并不能让太皇太后释怀。 若没有玄烨最后这句话,太皇太后还不至于多想,可现在…… 她却不能不多想。 太皇太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是他们祖孙二人心里唯一的梗,偏偏他们二人谁都无法化解,只能任由它梗在那里。 或许到她死的那一天,它才会跟着她埋进墓里吧…… —— 昭仁殿里。 玄烨挥退众人:“朕要歇会儿,让他们都出去。” 顾问行连忙带着人退下了。 玄烨看着炕桌上的纸出神——这是他之前给乌雅氏肚里的孩子和宫里众位小阿哥取的名字。 太医之前已经说了,乌雅氏肚子里八成是个男孩儿。 玄烨当时很高兴,只要这个孩子健康,他也算有五个站住的儿子了! 他才二十多岁,五个不算少了。 熊赐履曾告诉他:汉人的家族都是要按辈分起名字,入家谱的,这是“传承”。 如此才能代代相传,香火永盛。 玄烨当时就想,什么家族能比皇家的香火更盛! 他也要给他的子孙这样起名字,让他们一代一代健康地成长,把大清的基业长长久久地传下去! 正好现在局势好转,等打赢了三藩,他就给几个孩子改名字,上玉牒,昭告天下! 以后只要是“胤”字辈的,都是他爱新觉罗·玄烨的儿子! 大清不但打下了汉人的江山,还会把这江山万万年地传下去! 之前玄烨看着这张纸,想到的都是“江山永固”的雄心壮志。 可今天他看到这张纸,却突然想起了乌雅氏。 因为要等打赢了三藩再公布名字,玄烨在这之前就不打算再给孩子取别的名字了。 他之前和乌雅氏说,还以为她多少会有点不高兴。 结果她根本没当回事:“这有什么,大名我又用不到,等他大了再有也不晚。” 玄烨好奇:“那你以后要怎么叫他?” 沈菡自然道:“叫宝宝呀!或者叫宝儿、我宝儿、爱宝儿都行啊!” 玄烨犹豫:“宝宝……” 这也太娇气了,不符合皇家阿哥的身份。 他刚要反对,就听沈菡道:“叫宝宝多好啊!我每天这么叫他,等他懂事了,就能知道自己是额娘心头的宝儿,是额娘最爱最爱的宝贝。他就知道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有额娘在,就会一辈子快快乐乐的了!” 她抚摸着自己硕大又沉重的肚子,脸上全是温暖的爱意,眼睛亮晶晶的,比看着他的时候还要亮。 …… 额娘的宝儿…… 玄烨捂住眼睛 ——如果他的额娘还活着,也会这么宝贝他的吧? 她不会在乎他是不是皇帝,不会在乎他功课怎么样,不会在乎他会不会治国理政…… 她只会和乌雅氏一样,希望他健康、快乐的活着。 ——可是他没有这样一个宝贝他的额娘了。 玄烨仰起脸—— 他的额娘曾经是不是也像乌雅氏一样,很辛苦地怀着他? 是不是也每天受着折磨却还是很期待他的到来? 她当年只有十五岁,生他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危险?会不会也很害怕? 当年他被抱走,她是不是很无助很痛苦? 她…… 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却永远不能寻找真相,为她报仇…… 她会……恨他吗? 作者有话说: 关于康熙朝皇子抚养(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1.《清代后妃杂识》作者王冕霖的微博总结: 康熙初年的皇子,大致有三种抚养模式—— 第一种是在宫里找一位长辈抚养。 第二种是在宫外找一位地位高的皇亲抚养,。 第三种是在宫外找一位亲近的大臣抚养。 在宫里抚养的,无论是给谁抚养,都容易跟皇帝见面,自然最亲近,待遇也比较高。 交给皇亲抚养的,由于都是亲属,和宫里关系密切,待遇略低于宫内(配给什么的部分由抚养家庭支出),亲近度就不如宫里。 然后交给大臣的,由于大臣身份有限,不能经常和宫里往来,待遇最低,亲进度也最低。 特别是很多交给宫外抚养的皇子、皇女,大概满月前后就送出去了,之后可能在宫外夭折,皇帝基本没怎么见过这个孩子。 清初能受命抚养皇子女的人家,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和宫廷极其亲密,极受宫廷信任。 另一种是和所抚养的皇子女本身具有亲属关系(但也要极受信任)。 所以帝后并不怕他们对皇子女不利,甚至有时候正相反。 比如康熙帝的长子承瑞养在G大臣家,后来突然发病(好像是天花),G大臣几乎每天都要向宫里报告病情。最开始G大臣还问,要怎么办,是不是每一步都要请示。 孝庄就回复说,“既然给了G大臣抚养,就一切听G大臣的。” 康熙也表示认可。 后来承瑞夭折,G大臣入宫请罪,孝庄说,“难道最难过的不是G大臣吗,他何曾不尽心抚养了?哪里需要请罪呢。” 可见这种关系。 ps1,有人把抚养皇子女和当乳母相提并论,其实完全不能比拟,抚养是负全责的。 ps2,现在已知的例子里,如果是包衣大臣抚养皇子女,后来都找个名义抬旗了。可以说能养育皇子女的,一定是包衣大臣里最受信任的。 ps3,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强调宜妃家族不是由于宜妃受宠而抬旗的。 (微博完) 作者PS:关于宜妃最受宠的推测大多来源于: 1.“眷顾最深”,出自杂史《永宪录》,但其实这本书记录的是康熙61年到雍正6年的事,并且非正史。 2.康熙北巡住她家和抬旗,参见上述微博——家族受信任,与皇室关系亲密。 3.具体她到底是不是最受宠,康熙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这也不重要。 2.关于皇子的居住地点: ①《康熙皇帝一家人》:内务府档案载,康熙朝小阿哥在婴幼儿时期,住在兆祥所,南薰殿等处——康熙二十年,为兆祥所之小阿哥选乳母,此时处于哺乳期的有五、六、七、八,所以都有可能。 (这地方在故宫对角线的最顶端,西南角和东北角上,离后宫非常、非常远。) ②王冕霖微博载: 康熙朝未分府的皇子都是住在宫中,年轻一点住在东西十二宫,已经成婚的住在咸安宫等独立院落里。康熙朝的不同时段,皇子的居宫习惯也不同。 (这里的年轻一点住在东西十二宫,是指在高位分或年资长的妃嫔宫里居住,咸安宫是废太子被废后的住所。) ③总结:结合其他各种资料的说法,我认为康熙朝皇子抚养可能是如下几种情况。 基本方针:到底归谁养、在哪住完全取决于康熙和孝庄的决定,和宠爱,位分关系不大。 婴幼儿时期:单独住兆祥所、南薰殿,或给高位分妃嫔、年长有养孩子经验的妃嫔抚养一段时间,或者抱给了长辈、外人。 已知佟佳氏宫里住过四阿哥、八阿哥。 惠妃宫里也住过八阿哥、十三阿哥。 也可能住过别的阿哥。 通过八阿哥的情况可以看出,住哪真的很随机,看皇帝的决定。 住过不叫抚养过。 分府前:康熙朝还没有上书房,皇子学习进度也不同,《康熙皇帝一家人》载,阿哥于居住地由师傅单独或分批次上课,就是兆祥所、南薰殿等地。所以看出其长大后住在六宫外。 反正不管住哪,当娘的都很惨就对了。 3、关于佟佳氏是四阿哥养母这件事 在佟佳氏的册文中说的是她“鞠育众子”,三人成众,所以她宫里绝对不只住过四阿哥,目前就已知两个了。而且通过上面的资料分析可以看出,这种不在生母身边长大的情况实在太常见了。 宜妃的五阿哥据说在太后宫里,十一阿哥记载是抱给大臣养了一段时间。十二阿哥说是被苏麻喇姑抚养,但好像并不住在一起。其他人可能在兆祥所里。惠妃荣妃就更不用说了,目前考证到的抱到宫外养的有:承瑞、承庆、皇次女、赛音察浑、允褆、允祉、允禌。 所以四阿哥在佟佳氏宫里住过是真的,但这其实不代表什么。 不过后来胤禛登基后应该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继位合法性(到底玄烨想立的是不是十四阿哥,我还在看资料,以后再说),就把这件事夸大了。这就好像乾隆说他被康熙抚养过,康熙还夸过他妈是“有福之人”,呵呵……康熙好闲啊! 当然了,这些事女主都不知道,在她的认知里,就是德妃的四阿哥被佟佳氏抱走了。 第47章 皇后 ◎坤宁宫请安。◎ 慈宁宫当天异样的氛围, 祖孙两个很默契的谁也没有再提起。 玄烨仍是只要有空就来给太皇太后请安,嘘寒问暖一如往常,太皇太后烦心个两天也就罢了。 都是些无解的陈年旧事, 纠结于此,徒增烦恼。 两人都是聪明人, 自然不会去钻这个牛角尖。 是以这么些年, 即使偶有个磕磕绊绊, 也从不会真正影响他们的关系。 玄烨永远是太皇太后最喜爱的孙儿, 太皇太后也永远是玄烨最敬爱的祖母…… 今年玄烨还特意下了谕要大办重阳节。 一来正好赶上大封六宫,新立了皇后,宫里应该好好过个节, 以示庆贺。 二来重阳节是老人节,有感恩敬老的意思。现在民间还叫它‘女儿节’, 到这天女儿都要回家探亲的。 玄烨想着到时候请两位姑母进宫过节, 也能让太皇太后好好乐呵一番。 宫里之前因为国丧,很多不要紧的节日已经几年没办了。 今年的重阳作为钮祜禄氏正位后的第一个节日, 坤宁宫自然是严阵以待,务必一点儿差错都不能有。 六宫主位收到谕旨,第二天都早早地来坤宁宫请安了。 沈菡也不敢怠慢,挺着大肚子来参加早会。 钮祜禄氏一进堂屋, 就看见了中间站着的大肚婆。 她一皱眉,先免了众人的礼, 赐座。 见沈菡好好坐下了,才对她道:“这是德嫔吧?不是说了你就不必特意过来了吗?让你的宫女过来听听就行了。” 沈菡连忙起身:“谢娘娘关怀。娘娘谕旨,不敢怠慢。且我还有两个月才临产, 不妨事。” 钮祜禄氏:“你身子不便, 坐着说就行了, 在我这儿不用这么拘谨。” 沈菡心里一暖:“是。” 沈菡以前一直没和钮祜禄氏打过交道。 册封之前,她只在乾清宫家宴上远远看过一眼。 沈菡在西,钮祜禄氏在东,隔着乾清宫大殿,也看不太清。 册封之后,后宫所有人只在第二天来集体拜见过皇后,行完大礼,走完流程,皇后就叫散了。 当时沈菡站在第三排,能够清晰地看清钮祜禄氏的样貌。 她对钮祜禄氏的感觉就一个——好漂亮! 钮祜禄氏的美和乌雅氏清雅温婉的美完全不同,她是一种张扬到极致的美艳,十分具有侵略感。 厚重的皇后冠服不但没有削弱这种美艳,反而更加凸显出她凌厉的气质,衬得她高贵且威仪。 简而言之,她像一个“天生的皇后”。 这次请安还是众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她。 因为之前钮祜禄氏下了谕旨,道宫务繁忙,她每日还要去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各宫主位不用天天来坤宁宫,初一十五过来一趟就行了,有事会另外传谕的。 像沈菡这种大肚子的,她更是干脆直接道“别来了,在宫里歇着吧,等出了月子再过来,有事会通知你的。” 显然,钮祜禄氏不是个喜欢绕弯子的人,她一开口就是正事:“今年的重阳,皇上说要大办。初一至初九,宫内的晚膳都要分食花糕。各宫都有小厨房,也需要承担少量份额,所需米粮一律由会计司和御膳房供应,你们记得嘱咐下面人去领。重阳当天,宫内会在慈宁宫设菊花宴,在京的公主、王公贝勒的福晋都会进来,各宫主位都要出席。” 说完,钮祜禄氏还特意对沈菡说了句:“你身子重,原该让你在宫里休息,只是此次宴饮颇为重要,不来对你不好。” 沈菡忙道:“谢娘娘关怀,我没事。” 册封后第一个正式场合,所有人都要正式亮相,沈菡当然知道分寸——只要没生,她就必须得出席。 钮祜禄氏点头,又问众人有没有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大家都是第一次和这位新皇后打交道,都没想到她竟然是这么个风格。 沈菡:好像领导开会。 众人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都只道:“悉听娘娘吩咐。” 钮祜禄氏点点头,继续说第二件事——皇子的抚养制度定下来了。 沈菡心里一紧!浑身紧绷起来! 钮祜禄氏把皇上的意思一说,满座哗然! 太好了! 沈菡高悬的心终于落地了!她几乎要喜极而泣了! 但当着这么多人,她丝毫不敢露出异样,只能拼命压抑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其他人不知内情,倒没这么多顾虑。 荣嫔差点直接站起来,好在最后忍住了没有失仪:“真的?!” 真的不会再抱走了吗?! 惠嫔也很激动,不过她更沉稳一些,努力平静道:“娘娘的意思是,直到阿哥七岁,都可养在生母身边?” 钮祜禄氏看她:“是,保清快要开蒙了吧?皇上的意思是把东所收拾出来,以后上午让保清乘车去东所念书。孩子还小,先念半天就行了。” 惠嫔高兴道:“是,谢娘娘
相关推荐: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云翻雨覆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小白杨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大胆色小子
致重峦(高干)
取向狙击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