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让蒙武上完朝后过来见朕,朕要知道蒙毅为何归顺赵凌,还要知道朝堂之上,赵凌说了什么。” 嬴政心中已经掀起滔天巨浪,他不知道赵凌的大军是从何而来,是蒙恬的镇守在上郡的军队吗? 嬴政思来想去,也只想到蒙恬率领的三十万征胡大军。 上郡三十万大军若是撤了,匈奴来袭该怎么办? 真是混账! 为了夺取皇位,竟然至大秦边疆不顾! “喏!” 章邯应了一声便出了密室,心中再无忧虑,毕竟这一切都是始皇帝五年前就开始布局的事。 最后赵凌公子肯定能继承皇位,自己只要做好份内的事情就好。 咸阳宫。 赵凌坐在皇位之上,只是并没有穿皇袍。 朝堂之上,之前的文臣少了大半,王绾出城后至今未归,赵高被杀,李斯三族尽夷,半数文臣在宫门前自刎。 蒙武站在武将那一列不说话,这位老将此时的心思才是真的复杂。 陛下怎么还不现身? 蒙毅已经对赵凌称臣,据说蒙恬那臭小子早就投靠了赵凌。 如今三十万大军就在咸阳城外,赵凌若是登基,始皇陛下再出现,天下怎能有两个皇帝? 面对赵凌,他到底要不要称臣? 他早就命人去密室请陛下了,可陛下至今没有出现。 难道说,赵凌的所作所为都是陛下授意? 将扶苏贬至上郡,就是为了让赵凌登基? 赵凌的政见与始皇陛下相同,朝中的儒家门生坚守祖制欲立嫡长子扶苏…… 蒙武细细想来,心中整理过往,竟然跟章邯所想如出一辙,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始皇帝布下的一盘大棋局。 假死布局! 让赵高和李斯这等奸臣浮出水面,借赵凌公子之手清除反对县郡制的人。 这等铁血手段,怕只有陛下那种雄才伟略,高瞻远瞩之人才能做得出来吧! 只是这朝堂之上,文官少了大半,秦国的政务又该如何处理? 让他们这群大老粗来做?他们可做不来啊。 还有这么多的大族子弟自刎而死,那些氏族的反扑该如何处理? 弄不好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始皇帝这是要为赵凌清除将来的一切障碍! 只是血雨腥风之后这一堆烂摊子又该如何处理? 秦朝上朝的时候并不需要像后世一样行跪拜之礼,嬴政也一直都秉承着相对的平等随和,大殿两侧都是放有座位。 赵凌望着面前惴惴不安,心事重重的大臣们,也是很随意地说道:“各位爱卿都请坐吧!” 他话音落毕,大臣们才纷纷落座。 赵凌目光扫过众人:“各位有什么想说的,畅所欲言吧。” 武将这边,蒙武不说话,他们也都纷纷闭口不言,毕竟朝堂之事,他们武将本就没多少可以进言的,就老老实实坐着便好。 他们谁也不不知道赵凌的脾气秉性,若是说错话,恐招杀身之祸。 文臣那边,冯去疾也暂时选择了沉默。 朝堂之上一片寂然,落针可闻。 终于,扶苏的老师淳于越忍不住开口道:“陛下,敢问何时接扶苏公子进咸阳,又将如何对待扶苏公子?是软禁还是如何?” “朝中大臣死伤殆尽,职位空出许多,天下政事如此繁忙,陛下又打算派何人处理?” 第14章:诸位不会想让朕弑兄吧 “淳于仆射,朕既然说了会迎扶苏回咸阳,自是言出必行,父皇葬礼之上,他身为嫡长子,肯定是要在的。” 赵凌顿了顿,笑道,“至于说什么软禁,淳于仆射是在说笑吗?扶苏乃朕兄长,他只要不造 反,永远都是自由之身,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朕还会给他赐爵封侯。” 淳于越盯着赵凌,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答。 只要扶苏不造 反? 根据秦国祖制,赵凌这才是造 反吧。 但这样的话,皇宫前那些自刎的大臣们临死之前已经说了不知多少遍了。 祖制? 赵凌坐拥数十万大军,连大臣们养的士卒也尽数拜在赵凌的门下,他还会在乎祖制? 若是说急了,他命人杀了如今还不知身在何处的扶苏,随便找个人顶罪,淳于越又该如何应对? 扶苏一死,那就符合祖制了。 故而,淳于越不敢再提这件事,也不敢再反驳。 他可以等扶苏到了咸阳再谋大事,但绝对不是现在旧事重提。 “在这件事上,朕这般处理,各位大臣没有意见吧?”赵凌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在冯去疾的身上停留了片刻,直到冯去疾和他对视了一眼,他才重新看向淳于越。 此时能站在朝堂上的文臣都不是什么愣头青,他们也都有大族背景。 此间文臣中,贵族世家以冯去疾为首,儒家子弟以淳于越为首。 这两人均不表态,谁又敢轻易表态? 赵凌刚才的回答可不好回应,若是说没有异议,那就等同承认了赵凌皇帝的身份,哪怕扶苏将来回到咸阳,他们再起事,便是造 反。 蒙武还在琢磨今天的局面究竟是不是始皇帝做下的局,哪有心思回答这种问题? 于是乎武将也都闷不做声。 见众人沉默,赵凌面色凝重地沉吟道:“看来诸位对此时存在异议,该不会是想让朕弑兄吧?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大风水地师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剑来
他来过我的世界
生化之我是丧尸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试婚
掌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