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服。 “这一次参与隔离病房工作的职工,经院办研究之后决定给予每人一定的奖金和补助,具体按照工作量和上班时长来衡量,小张你先统计一下,确认无误后报院办安助理。” 这下,大家更开心了! “院长,电话,红色的。”安娜在门口叫她,“红色”两个字是用嘴型说的,没发声。 在蒋老爷子坚持下,舒今越办公室也给装上了一部红色电话,是保密电话。 舒今越一愣,现在都八点多了,谁会给她打?而且还是保密电话,她心里有点不好的预感。 结果接起来才知道,是省里的通知,就一句话:让她第二天上京市一趟。 航班不用她操心,机票更不是问题,具体是去哪里,见什么人,没有人告诉她,只说到时候会有专人陪同。 舒今越想了想,既然通知得这么急,就没回家,当晚依然继续住在医院,把最后一个患儿治好,第二天办理出院,她才带上自己撰写好的《K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上京。 第159章 来自高层次人才的善意&求救电话 舒今越这趟上京, 按照红色电话的指示,需要保密,她连家里人都没说, 只跟徐端淡淡的提了一句, 他也知道利害关系,没深究去见谁做什么, 只让她放心大胆的去, 家里人他知道怎么解释,要不是有专人陪同,估摸着他还要跟着去。 坐的航班跟平时的没什么区别, 但舒今越并非直达京市, 而是先到京市隔壁的津市,再由专车来接, 给她送到一个很普通的小院子。 上次来京市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 现在城市建设大变样, 舒今越压根记不住哪里是哪里, 就跟着云里雾里的坐了一个小时, 然后车停下来, 说到了。 眼前是一座在京市很普通的小院子,古朴, 安静, 舒今越下车, 省里那位陪同来的专员没再跟着她进去,而是换成另一位身姿挺拔的工作人员来接她,经过警卫站岗的地方, 至少有三个,又过了一道安检的门, 不仅检查她带来的东西,还有女安检员对她身上也进行检查,连鞋子都要脱掉,然后放行。 每一个人工作都是一丝不苟,井然有序,这样庄严肃穆的氛围下,她更不能开口问东问西……当然,问了也不会有人跟她说就是了。 然后又换成一位秘书样的中年人来接她:“舒同志你好,这边请。” 舒今越跟着走了大概三分钟,终于来到一间待客厅一样的地方,里面已经坐了十六七个人,全都是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头,偶有那么一两个是五十来岁的“年轻人”,她在里头无疑又是鹤立鸡群。 不过,她倒是还看见了一位熟人——王师兄。 此人并非今越真正的师兄,而是跟着莫书逸称呼,这位当年在苏国留学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留在莫斯科大学任教,正好是莫书逸的授课教师,因为同为龙国人,思乡情切,很有共同语言,平时都让莫书逸不要叫他老师,而是直接称呼师兄。 后来,因为关系变化,王师兄毅然决然离开苏国,回到龙国报效祖国,在京市医院从事呼吸科工作。某一年他去石兰省开会的时候,莫书逸约他吃饭,把今越给捎带上了,算是帮她扩展了点人脉,这几年王师兄遇到棘手问题也曾向她咨询过,一来二去也算熟人了。 王师兄也很意外,他被……他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舒今越,他冲她眨眨眼,叫她过去他旁边坐。 王师兄年近五十,身材也略有发福,好在穿着干净,还没秃顶,看起来还比较显年轻。“来了,一路辛苦了吧?我也刚从你们那边回来。” 舒今越奇怪,这个时间他去石兰省干嘛,但人多,也不好多问,“也还好,王师兄来多久了?” “我也是刚到一会儿,我到的时候只有三个人,现在陆陆续续又到了几位,听刘秘书的意思是一会儿还有,大家来得比较远,会议要十一点才开。” 舒今越习惯性的抬手想看表,这才想起来手腕空空,刚才过安检的时候,已经把身上携带的所有金属物件交给安检员暂时保管了,装进一个写有她名字的牛皮纸文件袋里,说走的时候去拿就行。 唉,这保密级别可真够高的,不仅手表,连钢笔也不能带,说是会议前会统一发放圆珠笔。 当然,水杯也不行。 身上唯一能带的就是纸质资料,今越看了看,跟她一样带了纸质资料的有三四个。 今越很想问问今天是什么会议,怎么保密级别这么高,但屋里基本没人说话,连咳嗽声都听不见,偶尔说也是非常小声,她要是开口问就太显眼包了。 跟这些经验丰富的同行老前辈们相处的经验就是,千万要稳重,哪怕啥也不懂她也得装出一副“我很懂我和你们一样”的样子,省得一来就被他们看清。 当然这种姿态也不能太明显太高调,不然别人也会说“年轻人不知道谦虚”。 没一会儿,陆陆续续又接进来七八个人,最终又由秘书将众人邀请到另一间会议室内,席位上已经布置好水牌,头发胡子白的基本都比较靠近主席台,舒今越找了一圈,然后硬着头皮坐到了从上往下数的第二排的左边第一位,居然比王师兄还靠前! 王师兄可是国内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顶尖专家了,刚才听他轻声提了两句,今天来的都是全国各省的呼吸疾病专家,她……是不是太靠前了? 一共24人,按照常规思维来算排序的话,她这属于排第3位的?要不是会议级别高,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她都怀疑水牌是不是摆错位置了。 今越真的是提心吊胆的坐下,这么多年因为“座位排序”的问题被同行非议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不过,她发现这次会议级别估计要更高一些,所以遇到的行业内专家素质也无疑是非常高的,对她位置如此靠前这件事,没有任何一个人脸上有任何表情流露,如果要说有,那也是善意的微笑和点头。 舒今越心说,果然越往上走,能遇到的高素质人群也越多啊。 于是,她坦然坐下,夹在一群白发老者中间,跟左右两位打声招呼,根据水牌姓名,叫了声“X老师”,这个称谓放之四海皆准,没什么实际意义,仅仅是尊敬而已。 他俩也微笑颔首,亲切的叫了声“小舒”。 然后,没多久,随着几位干部装中年人走入会场,会议正式开始。 当然,舒今越在其中还发现胡桂枝了,不过她走在第三位,根据顺序判断她前面的两位,应该也是经常上新闻的。 跟她想的一样,这次会议就是为了石兰省的K病毒肺炎召开的,简单介绍过此次会议召开的前提,以及目前全世界的流行情况之后,一份详细的K病毒肺炎的资料发放到每一个人手上,今越仔细看了一下,比自己了解到的要详细和准确得多。 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依据、症状体征跟她知道的差不多,有出入的是具体数据。 这份报告上说,石兰省书城市至今累积感染者60人——说明那些住进今越医院的只占了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不知道是连马淑惠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还是马淑惠对她有所保留,没跟她说实话,反正目前累计数这么多,治愈出院数……也跟舒今越手里掌握的对不上。 算上苏星,她当时手里一共有20人,2个重症,最终全部治愈出院,但这份资料上的治愈人数却是36人,至今还有4个重症在院。 数据明显有出入,舒今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什么都没说,当作不知道这回事,她知道只要有胡桂枝在的地方,她就有安全感就行了。 旁边两位老专家低声讨论起来,“60个病例,治愈率在60%左右,这……” 明显一点也不算高,这些病例发生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天了,肺炎这个天数应该已经治愈了才对,治愈率低就算了,重症率居然也这么高!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K病毒肺炎目前的治愈率很低,重症率却非常高,原本最初只有3例重症,现在治愈2例,1例未愈,却新增了3例重症,数据是非常揪心的……但接下来我要通报的一组数据,却很让人意外。”会议主持人是某院主管卫生工作的领导,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今越感觉他往自己这个方向看了一眼。 “此次的60个病例,确诊时间都在半个月之前,当时领导小组将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个组20例,60%的治愈率是三个组综合下来的平均值,有一个组,也就是丙组,实际治愈率却是100%……” 台下众人哗然,百分百的治愈率,那就是20个病例全部治愈了?! 不过,随即,有人开始猜测,会不会丙组运气比较好,随机分配的时候分到的都是轻症患者?毕竟这种随机的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中,还包括2名重症患者。” 什么?!最初仅有的三名重症,丙组分到了两例?这叫啥“好运气”!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敢情最硬的骨头最棘手的病例都被分到了丙组?而丙组居然神奇的治愈率达到了百分百?! 除了舒今越,在场众人彼此之间都算熟人,大家眼神交流一下,“是你吗”“不是我”。 身旁那位老专家凑过来问:“小舒啊,你知道这个丙组是谁在负责吗?” 舒今越听到这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已经参与了这样的大项目,进行了对照试验啊。分成三组,那应该就是甲组是西医组,乙组是不用药组,丙组是中医药组,这个病毒自从在书城市出现,防疫系统早已嗅到危险的气息,在所有人,包括她这个行内人都看不见的地方,早早地悄无声息地将所有病例隔离,然后进行对照试验,对比治疗效果。 而且,为了证明这个病到底是不是自愈性的,还多分了一个不用药组,估摸着里面都是非常轻微的轻症患者,相对不容易有生命危险。 她正在挣扎到底要不要跟他们说的时候,主持人已经开口了:“现在,我先公布一下数据,甲组20人治愈了12人,其中1例原有重症患者未治愈,新转增1例重症;乙组‘治愈’了4人,其中有3例轻症患者发展为重症,大家一定很好奇是哪三个组对吗?” 众人的好奇心都被调起来了,主持人才说:“甲组,是由京市医院为首的呼吸感染专家组成的西医临床组,全程使用西药,经过抗病毒、抗感染、缓解呼吸道痉挛、吸氧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对症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乙组,是由海城呼吸科专家组成的不用药组,在出现生命危险之前,全程未使用任何中西医药物,任何手术,只给予安慰剂,选择的是轻症,经过患者同意;丙组……” 他顿了顿,“丙组则是由石兰省今越医院的专家团队组成的中医组,全程完全使用中医药,未使用任何西药制剂和治疗手段,经清热解毒、活血凉血、补益肺气等治法,全部治愈。”他又顿了顿,“其中还包括2例重症患者,也未进行气管插管和切开,未使用西药。” 好了,这下,在场的人都沉默了,很明显,不管这个丙组是谁主导的,这个疗效都是碾压式的,甲乙组在它面前都不够看。 甲组用了目前临床上所有能用的治疗手段,治愈率依然只达到60%,对重症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乙组就更不用说了,不用药不治疗,企图让它自愈,结果还把轻症拖成了重症。 这说明什么,所有人都知道,这个K病毒不会自愈,必须干预,必须治疗,不然将有非常高的几率转化为重症,拖成生命危险。 而在介绍到“今越医院”的时候,大家都下意识看向舒今越的水牌,很明显,她今天得以坐到这个位置,是有原因的。 接下来,就是邀请三个组的首席专家进行治疗经验分享和报告,甲乙组大家兴致缺缺,因为在场的都是全国各省市来的呼吸科专家、传染病专家,能用的手段和药物无非就是那些,可治愈率只有那么点,说明这条路其实不太合适。 轮到舒今越介绍的时候,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静静地听着,看着她。 今越虽然带了资料,但她并未打开,因为每一个患儿什么情况,用过哪些药物,治疗了几天,她一清二楚,完全脱稿演讲。当她讲到两例重症患儿的时候,包括台上胡桂枝前面的两位,都静静地看着她,老专家们坐直了身子,微微前倾。 “对于重症患儿,我们根据中医辨证要点,将其辨证为热毒壅盛证和热闭神昏证,采用了清热解毒和醒神开窍的治法,用药分别是……”巴拉巴拉,说得非常认真,非常全面。 在座的除了她,几乎没人懂中医,但大家却听得非常认真,等分享完毕,来到提问和答疑环节,几十个问题直奔今越而来,把她问得应接不暇,重点都在用药依据,同样是感染同一个病毒的患儿,为什么有的吃点银翘散就能好,有的却要用到昂贵的安宫牛黄丸,为什么有的三天就能出院,有的却要住半个月。 这些“个性化”的思维,才是治病的关键,而不是西医那一套量化的标准。 等把所有人的疑问解释清楚,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眼看众人谈性高涨,胡桂枝让人送盒饭进来,包括他们在内,所有人都吃一样的工作餐,边吃饭边听今越讲经验。 她也不藏私,这种时候能多救一个是一个,恨不得把肚子里的知识全倒出来才好! 这一聊,又聊到下午四点半,今越讲得口干舌燥,所有人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好了好了,各位,经验分享就先分享到这儿,我建议大家下来之后多多交流,现在我们还需要进行下一步议程。” 舒今越终于能喘口气,她没想到,这么高级别的会议居然也开得这么“嘈杂”,她医院开例会都没这么吵。不过,看见大家都对中医药感兴趣,她与有荣焉。 仿佛自己努力护了这么多年的夜明珠,终于展现在众人眼前,她想让大家都看看。 “目前,K病毒肺炎的凶险大家也看到了,为了人民的健康安全,为了病毒不大规模传播,经研究决定,成立全国K病毒肺炎中医药指导专家组,主导此次K病毒肺炎轻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专家组成员如下:由张文学担任组长,舒今越担任副组长……以上24人全方位参与诊治和会诊工作,要求会诊率100%,中医药协同率达90%以上。” 别看舒今越只是一个副组长,可她是里头最年轻的中医啊! 直到这时候她才发现,在座的专家里面,还有七八位中医,只是她没见过,人家也很低调而已。懂中医的人不少,她作为最年轻的,还是唯一的女性,居然能当上副组长,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这是仅次于组长的位置,而组长其实大家都知道,行政意义大于临床意义,属于办法副组长想,他只负责拍板和签字就行。 这个小组,等同于由舒今越主导。 更别说要求的“中医药协同率达90%以上”也很有深意,这不仅仅是要求中医药的参与度,还是用数字巩固了中医药的地位——这场“战役”,龙国人打算用自己的方式来打。 时间紧,任务重,分完组之后,会开到六点多,拿到文件,舒今越又把自己带来治疗指南分发给大家看了一遍,边吃盒饭边看,有不懂的当场答疑,她再建议张文学组长,将小组重新分组,按照一名中医专家搭配两名西医专家的比例,细化分组,分好之后立马乘坐当天晚上的飞航班飞往书城。 明明跟胡桂芝见上面了,却一句话也没机会说。 此次所有病例都在书城出现,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省里当即把甲组和乙组的病例全部转到今越医院来,舒今越连夜马不停蹄的带着人手开始治疗,等把所有患儿的处方开好,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十点多了。 因为其他专家都是外省来的,舒今越这个石兰人怎么也算“地主”,自然是要负责接待工作,她连忙叫来安娜,又请来徐端,让他俩商量着来。 安娜这几年锻炼出来了,行事很是大方,性格爽朗,情商也高,搞接待非常在行,加上徐端又沉稳内敛,颇有成算,俩人搭档得非常不错。 舒今越放心的丢开,一直忙到第二天晚上七点多才能休息。 不过,她也没时间回家,因为第一批用药的患儿已经开始出现反应了,她得留在医院,实时看着,以防有变证出现,她能第一时间在场并调整处方,尤其是那四名重症患儿,更需要关注。 同时,舒今越也知道了,王师兄还真是刚从石兰回去,因为他前段时间一直在书城,负责甲组的诊治,而他们彼此之间也不知道对方正在做同一件事,舒今越是因为焦头烂额,自家孩子还在里头,没空跟莫书逸联系,王师兄则是签过保密协议,不能往外说,也不能向舒今越讨教。 现在,王师兄再次回来,闲暇时间在医院里转悠,看见今越的医院建设得这么好,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在国内第一个吃这口饭的,居然是舒今越。看样子也是建设得有模有样,简直是目前国内医院的天花板。 这样的医院,是完全能留住人才的。 *** 等重症患儿病情稳定下来,已经是一周后的事了,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又治愈出院几例,全部都是中医药治疗,很少有西药治疗的,这不是面子不面子的问题,大家就是单纯想看看中医药到底有多神奇。 这一看,效果果真是立竿见影,果真是如有神助,用多年以后这些专家的学生的话说,他们老师这一次被中医药的神奇功效给震惊到了。 不仅震惊于中医药的神奇,还震惊于舒今越的医术,以及她在救治病毒性肺炎上那一套成熟而科学的流程,仿佛这样的传染病她已经经历过一次。 而这件事的后遗效应就是—— “这几位又来找你请教问题来了?”王师兄坐在今越办公室里,笑眯眯地问。 舒今越扶额,“请教谈不上,咱们就是互相探讨。” “我听老赵他们说,现在这个专家组里,好些人都想西学中,要跟着你学中医来着,连假都请好了,说要跟你跟诊一段时间。” 舒今越不确定这几位老专家是真心想这么干,还是单纯的开玩笑,给他们当老师她自认还不够格,但他们要想多了解一点中医的话,她将会不遗余力的向他们展示中医药的魅力。 “我时间没他们自由,科室里还一堆事等着呢,这次回去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时间过来,我想问一下你愿意收徒弟不?”王师兄笑着问。 舒今越当然愿意卖他这人情,“收徒弟谈不上,你要是有好苗子介绍,我感激你还来不及呢。” 王师兄有点意外,“你确定?我听说很多老中医都讲究门派之见,很多医术的精华都不传外人,要是你也有这个要求的话,没关系,你不用为了我的请求而改变自己原则,不用为难。” 舒今越摇头:“我是真不在乎,中医是所有炎黄子孙的精神文化财富,不是我一人独占的,能有更多的人愿意学中医,我很高兴,只要我会,我都愿意传授给他们。” “那行,我儿子今年在京市医学院上大四,听说你的事迹后,他很崇拜你,求我一定要跟你说说,能不能拜你为师。” 舒今越还真没收过徒弟,要严格说起来的话,赵婉秋是大弟子,芽芽是二弟子,这就要收三弟子了吗?对了,芽芽的考试成绩出来了,高分通过师承制考核,可惜年龄不到,只能过过干瘾。 “咱们新社会,也不讲拜师不拜师的了,他要是感兴趣,可以来跟诊学习一段时间。” 舒今越可不整敬茶磕头那一套,形式永远没有内容重要,只要自己的学生能学到东西,她就欣慰了。 俩人又客气几句,王师兄立马给儿子打电话,让他飞过来。最后一年是实习,他只需要把实习单位转到今越医院来就行,这一年就当“尝鲜”了,如果发现不合适,不想学了,继续回去干老本行也还来得及,要是确定喜欢中医,那再慢慢入门不着急。 这边刚聊完,今越正准备收拾洗漱一下回家,她已经很长时间没回过家了。忽然,桌子上的电话响起来。 “喂?” “舒,是你吗舒?”电话那端是一把纯正的美式英语。 舒今越一时间没想起来这是哪位国际友人,“你是……” “我是布莱恩,莱奥诊所的布莱恩,你还记得吗?多年前我们曾见过面,你曾帮我看过病,用你那三根神奇的手指诊断出我的肺结节……”巴拉巴拉,说起来没完没了。 是那个小老头啊,舒今越想起来了,林珍的推荐信还是他帮忙搞的呢。 “布莱恩先生你好,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国家这段时间发生了一场非常严重非常恐怖的传染病,各种疗法效果不明显,我想亲请求你的帮助,可以吗?” 第160章 特效药&治疗无效 刚开完保密座谈会, 舒今越肯定不会露出分毫,她只是一副第一次听说的样子:“什么?传染病?” 布莱恩叹口气,“你还不知道吧, 最近我们国家发生了一场非常恐怖的病毒传播, 感染了很多孩子……”巴拉巴拉,病毒叫什么, 有什么样的流行特征, 什么样的症状。 他说得很急很快,舒今越虽然早已心知肚明,但还是装作第一次听说的样子, 一会儿“啊?”, 一会儿“这么严重吗?”,一会儿“我的上帝!” 当然, 她也发现一个问题——布莱恩对她还是有保留, 当她询问他们那边目前有多少确诊病例, 死亡人数和重症人数的时候, 他犹豫了一下。 然后, 他的答案就跟今越在报纸上看见的一样, 远不到林珍一周前告诉她的三分之一。 当然,以布莱恩在A国的地位和人脉, 他知道的数字绝对只会比林珍的准确, 但他隐瞒了。 果然, 他这样的医生也是有国界的,今越心里冷笑。 且不说自己和布莱恩关系如何,这是一个A国人的求助, 舒今越一个护照都没有的人,刚从高级座谈会上探讨出临床指南, 目前还属于保密阶段,她是无权做出决定的,更何况—— 她和徐端都一致怀疑,这次的K病毒并不简单,搞不好还是他们国家自己投的,当时给苏星投.毒那个女间谍可就是他们国家自己安的钉子,她的行为代表的就是A国的意志,而布莱恩这样的A国精英,也是促成他们意志的主要因素。 舒今越冷笑,前面恨不得把龙国人的孩子全都一一摁死,让他们看不见明天的太阳,现在自己控制不住了又想求助到龙国人这里来? 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 舒今越直接拒绝。 布莱恩很是失望,在电话里又劝了很多,诸如孩子太小了他不忍心,甚至吞吞吐吐说了一些半真半假的话,诸如他们国家的感染者真的很多,远比媒体公布的还多,重症率也高到离谱……这是苦肉计,舒今越非常清楚。 “我很抱歉听到你这么说,但你们那儿的医疗水平是全世界最高的,你们那儿的科学家应该已经在研发特效药了吧,或许有大公司的特效药已经研发出来了,你们要相信自己这些大型药企的能力。” 布莱恩被堵得无话可说,他自己作为一个A国人,深知资本家的无耻与贪婪,他们真的研发出来了吗?真的是特效药吗?到底是炒作还是救命,他心知肚明。 挂掉电话,舒今越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居然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但凡家里人没早点发现,但凡她不在家,或者她没有上辈子的经验,她的孩子可能就……就这样的深仇大恨,还要请她去治疗? 他们可真敢想,真当她是圣母啊! 回到家,她还气呼呼的。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多月没见的妈妈终于回来了,他们兴奋得蹦蹦跳跳,左一声“妈妈”右一声“妈妈”,复读机似的叫着,要抱抱,要亲亲,甚至要喂饭。 舒今越一看,要求妈妈喂饭的居然还是素来独立的苏月,“妈妈,饭饭。” 苏星至少她还陪过病房,苏月都快两个月没见了,舒今越心一软,算了算了,喂就喂吧,她才两岁不到,能宠一天是一天,也没听说哪个成年人还要别人喂饭的,对吧? 为了迎接她的回家,今晚的饭菜非常丰盛,简直堪比过年,最新鲜的清蒸鲈鱼,巴掌长的活虾,拳头大的螃蟹,还有清炖老母鸡和薄荷红烧牛肉,每一个菜都好吃到心坎上。 舒今越吃得肚饱肥圆,“哎呀爸,你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都能出去开饭店了。” “好吃!” “香香!” 舒老师被夸得有点飘,“开饭店我还真想过,等把几个孩子带大我就去试试。” 反正手里有本钱,田老头都能去食堂掌勺,他也想试试。 众人大笑,这还真想啊,要是十年前,谁能想到一心下象棋练字写文章的文化人舒老师,居然能成为一名大厨?就连赵婉秋,跟他结婚这么多年了,也不敢想象他做饭能有这么好吃,可怜前头几十年,她和孩子们吃了那么多年的猪食。 “所以,这男人呐,还是得操练,多操练操练,啥都能干。”徐文丽说。 众人大笑,都知道她说的不是舒老师,于是戏谑的看着舒文明。 “看我干啥,饭这玩意儿我只会吃不会做。”傻媳妇儿哟,也就是在他们家,要是在别人家,你这话一出就是一场家庭矛盾咯。 吃饱饭,聊到十点多,孩子们都睡着了,大家各回各屋,舒今越躺在舒服的大床上,左右滚了两下,闻着有肥皂气息的被褥,只觉得心都宁静下来不少。 “刚才怎么还生气了?”徐端洗漱进来,小声问。 “嗐,可别提了,布莱恩你还记得吧?他刚才打电话给我……”巴拉巴拉,越说越生气,“他还道德绑架起我来了,说什么不忍心那么多无辜孩子,那就忍心来坑我孩子啊?咱们龙国人的孩子就活该做他们的垫脚石,当冤大头啊?” 徐端也有点来气,但他沉得住气,反问:“你说要是咱们没有中医,只能指望他们的特效药和疫苗的话,今天这个求助电话换你打,他会帮忙吗?” 舒今越犹豫片刻,“不会。” “口头上的漂亮话他会说,但真正涉及到利益的事,他绝对不会松口。”通过金主任的事,舒今越真正领略到了什么叫做“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她不能高看自己帮他那一次就让他出卖他们那边人的利益。 “不过,出于各种考虑,他应该会帮我联系特效药,会帮他们的药企狠赚一波龙国人的钱。” “万一他们的特效药也只是噱头,没有真正的‘特效’的话,咱们龙国人就是既花了倾家荡产的钱又没把病治好,搞不好还会留下终生不可逆的后遗症……合着咱们还是冤大头,自费帮他们试药的。” 徐端笑起来,“所以你不用愧疚,不用心里不安,但凡是换位思考,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至少没用假特效药坑他们钱,至少没让他们人财两空。 舒今越一想也对,她又不是圣母。 “不过,这倒是一个商机。”徐端话锋一转,看向睡得安稳的俩孩子,“他们可以卖特效药给我们,甚至他们投.毒的目的,我也怀疑,除了害咱们下一代之外,他们还想趁机收割一波咱们龙国人的财富,顺便把中医药搞死。”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九十年代初期的龙国,经济有了起色,眼看着再来几年就要实现大翻身,然后K病毒就来了,家家户户为了救孩子,倾家荡产,举债无数去购买“特效药”,老百姓们积累了几十年的财富不就被收割了吗? 同时,钱没了,不敢消费了,生产起不来了,很多国企大单位效益不好,被迫走到变卖资产,资产重组的地步,资本家的代理人们就开始收割这些优质资产了。 对他们来说,这是丰收的季节,对龙国人来说,这就是趁你病要你命。 而这时候,要是再带点节奏,人云亦云,到时候大家都会说,“看吧,龙国人自己的中医就是不行,关键时刻还是得找西医啊,西医有特效药啊。” 舒今越想到这些可能性,好些问题就有了答案,“所以,你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反过来,给他们卖‘特效药’?” 徐端笑笑,“我们龙国人说话含蓄保守,不爱说什么‘特效药’,太夸张了,咱们只能是跟着他们学,到时候……” 舒今越一愣,对啊,为什么不赚这个钱呢?她的胃升液和鼻炎药,至今还在每年不断地给她赚钱,到时间了就有几笔不菲的收入入账,这种钱赚得可比苦哈哈的看病容易多了,每年啥都不用干就有巨额分红到账,以后这份源源不断的红利还能传给苏月苏星,让他们不用为衣食担忧,这不香吗? 她就应该走A国资本家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 想通之后,舒今越一下子就高兴了,她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所谓的“运气”,A国把这么好的赚钱机会送到她面前来! 嗯,这么想其实挺不厚道的,但病毒不是她研发的,也不是她投的,更不是她扩散的,这种伤天害理的缺德事都是A国人自己干的,她只是顺风捡点他们爆出来的装备而已。 她甚至还是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大善人呢! 但下一秒,她又高兴不起来了:“这个药要研发出来,手续非常多,临床试验也很慢,真正上市还要更久,周期实在太长了,会不会赶不上这股风?” 徐端摇头,“事急从权,他们半个月就能研发出特效药,我们用一两个月不过分。” 舒今越笑起来,可真够腹黑的,她有信心,如果是用现成的有效处方的话,不用两三个月,一个星期就能出来了,因为她手里有病例证明这些处方是有效的,且这些处方是久经临床验证无毒副作用的,完全是套上一件“中成药”的外衣就能上市,何乐而不为?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事先知道要发生这场病毒感染呢! “时间也晚了,先睡吧,明天我去找康永新,咱们药厂要是能直接生产,就更省事了。” 对啊,她舒今越还有一个小药厂呢!当年做胃升液和鼻炎药的时候为了不受制于市中药厂,自己成立的,为此还把康永新挖过来委以重任,这几年盈利都非常不错,只是她基本没在这件事上下过力气,全都是徐端在操心,所以没想起来自己还有这么一份“产业”。 而且,当初为了避嫌,药厂也没挂在她名下,而是用康永新的名义申办的,每年给他分红,现在今越要真想把“特效中成药”卖给A国人,正好能规避一些舆论上的风险。 只能说,“你这家伙,真是走一步看三步。” “咱们先走一个吧。”说着,他长臂一伸,直接将她搂进怀里,眼神和呼吸都是灼热的。 他们这次分开的时间太长了,足足七八个月,俩人又都是正值壮年的熟男熟女,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眼神就要冒火星子。 不过,可能是间隔时间太久了,徐端的时间不太长,好像就几分钟,他还没来得及打上小雨伞就完事了。 舒今越顿了顿,没忍住笑起来,徐端脸都黑了,鬼知道怎么会这么不争气! 她才冤枉好吗,“你这几分钟就要让我吃一次药,我也太亏了。” 他们结婚这么多年了,她算是第一次因为他的“失误”要吃药,想想她也挺不爽的。 男人的脸又黑又绿。 既然不爽,那就得让她爽起来才行:“既然都要害我吃药,那你得再来一次,哦不两次,弥补我。” 男人顿时欺身过来,“这次是我不好,没想到这么……过几天我就去把结扎手术做掉。” 俩人都不打算再要孩子了,这种事就不要冒险。 “对,为了给你的过度自信负责任,今晚你死也要给我来两次。” 于是,舒今越也为自己的“过度自信”付出了代价,第二天起床的时候腰酸背痛,整个人就跟被大卡车碾过三遍似的,浑身没一块不酸的肌肉。 男人为了不影响体验,还大半夜把孩子给送到保姆屋里去了,这下好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昨晚干嘛了,就剩俩孩子不高兴,明明睡觉之前是跟妈妈在一起的,怎么醒来就不在妈妈屋里了,生气,哼! 今越想着那画面就好笑。 葛宏听见笑声,回头问:“你怎么了?” 今越努力克制表情,不能让她读出来,板着脸:“对了,你那个朋友怎么样了?” 自从年前来今越这里被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后,做理疗也这么久了,今越一直没时间问李斯治得怎么样了,不过想来也不难,只要辨证对了,效果肯定也是有的,只是理疗本来就慢一些,不可能做几次就完全断根,治疗还是重在坚持。 谁知葛宏却叹气,“不太好。” 今越一愣,“做了理疗,搭配上营养神经的药物也不好吗?有没有一点缓解?” 葛宏摇头。 舒今越知道,她是一个很客观的人,如果她说没效果那就是真的一点效果也没有……但,不对啊。 腕管综合征没有严重骨性病变的时候,做理疗是非常适合的,怎么会没效果? “也有可能跟他这段时间坚持用手有关,他的工作不能停下。”葛宏很淡定地说。 “那你看他哪天有时间,我再给他看看。” 葛宏动作也快,第二天快下班的时候就把李斯给叫来了,“舒院长说还能再帮你看看,你有什么一定要跟她如实说。” 以她对这个榆木疙瘩的了解,他是不是说漏了什么事。可她不是医学专业出身的,也不知道,那天旁听舒院长的问诊,也是非常详细,非常全面的,不应该有遗漏才对。 两个月不见的李斯,似乎比上一次更瘦了,脸色略显苍白。 “李同志坐下吧,我看看。” “最近怎么样?” “还是麻,尤其工作累、熬夜的时候会更明显。” 舒今越仔细查看他的面色,也不全是苍白,白里还有点红。他常年在室内工作,不见天日,皮肤比这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都白,所以这点红就会特别明显。 可是,怎么会红呢? 舒今越想了想,“你现在热吗?” 李斯摇头,现在还是初春,乍暖还寒,诊室开着窗子,吹进来的春风还带着点凉意。 舒今越不放心,给他测
相关推荐:
总统(H)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快穿]那些女配们
小白杨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