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他们的娇宠[高H NP] > 第17章

第17章

尴尬,忙道:“小姐,刚刚明明是那小丫头蛮横不讲理,还差点伤了少爷……” 三娘淡淡地瞥了朱砂一眼,朱砂不自主地咽下了接下来的话。 “时间不早了,张嬷嬷早已经派人去外祖家报信,哥哥快上车吧。” 王璟闻言忙爬上马车,正襟危坐。 “可有受伤?”三娘打量了王璟一番。 “没有没有,我好着哩。”王璟忙摆手道。 三娘点了点头:“哥哥,有热闹的地方就意味着有麻烦,以后遇到这种事情别往前凑了。” “我只是看那小姑娘太不像话了。”王璟摸了摸头低声道。 “世间万事,入了我们眼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凭眼睛所见很难分辨是非对错的。我并不是说你好打抱不平不对,我只是希望你能在插手之前至少弄清楚事情的始末,好心没有错,但是好心也会办坏事的。” “妹妹是说那丫头打人或许是有理由的?”王璟疑惑道。 三娘摇了摇头:“我并没有看到这件事情的始末,无法判定。” 王璟是懂非懂地点点头,垂头思考。 马车越行越慢,看样子是快到地方了。 突然三娘隐隐听到马车外头一个妇人的声音道:“快去禀告老夫人,王家的马车来了。” 马车停了会儿,有婆子下车去与赵家的门房说话,不多会便又走了起来,只是速度更加慢了些,听着外面的动静像是已经进了府。 又走了一会儿,马车还没有停稳,三娘就听到车外有个老妇人颤巍巍的声音:“车里可是璟儿与珂儿?” 三娘愣了愣,见车停稳了,忙掀开了帘子。 只见前头不远似乎是仪门,门口站了一群男女老少,当中站的是位发丝银白拄着手杖的老妇人,此刻正眼中含泪地看着马车这边。三娘还注意到她的嘴有些歪,拄杖的手也有些抖,三娘知道这就是赵太夫人刘氏了。 三娘忙在白芷的搀扶下了马车,与王璟几步上前便跪在了那老妇人面前。 “外孙(女),给外祖母磕头了。”说着便给赵太夫人刘氏磕头行礼。 “哎哟,我的心肝儿肉啊,快起来快起来。你们这些没眼力劲儿的,垫子呢?垫子在哪里?怎么一早不铺上?磕坏了我的乖孙孙可怎么办。”刘氏一边急道,一边伸手来扶,连手杖也掉到了地上。 “璟儿,珂儿,你们赶紧起来,老夫人这病可急不得。”一个三十多岁面容姣好,眉目中透着几分精明的妇人笑着扶住了刘氏的手,朝着三娘与王璟道。 “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另一个看上去稍微年轻一些,个子娇小,看上去很是温婉的妇人也是眼中含泪,走上前将三娘扶了起来。 “好孩子,我是你二姨啊。”扶着三娘手的那位夫人带着慈祥的笑容对三娘道:“你从没见过二姨,不认识也是自然。” 三娘上前去行礼。 三娘听赵嬷嬷说起过赵家的情况,外祖父早几年就去了,因外祖母刘氏年轻的时候很强势,外祖父没有纳妾。 刘氏生了一儿两女。 儿子赵守业,娶妻李氏,生有一儿一女。 大女儿就是自己的母亲。 小女儿赵秀娘嫁给了兖州府的一个富户沈家的次子,生有一女。只是三年前二姨父在经商途中遇到了匪徒,被害身死,“璟儿,珂儿,这是你舅母。”二姨又拉着三娘,向她介绍扶着刘氏的那位眉眼带着精明的妇人。 三娘与王璟又给舅母李氏行了礼。 “快免礼免礼。”李氏一边扶着刘氏,一边伸手虚扶。 “凡儿,慧儿快来与表弟表妹见礼。”李氏朝一旁站着的一双儿女道。 一个大约十四五岁浓眉大眼的男孩与一个面目与李氏有些相近的女孩走上前来。 三娘与王璟又与这对兄妹见了礼。 “好了好了,都快进屋去。刚刚不知怎么得就起了风了,明儿可能会有雨。”赵秀娘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 “我就劝着娘在屋里头等,娘不听非要出来。怪不得都说外孙比孙儿精贵。”李氏笑道。 刘氏只当没听见,朝着三娘与王璟笑眯眯道:“乖孙孙一路上定是累坏了,饿了没有?业儿媳妇,你在这里也是闲的发荒,不如去厨房看着点儿,让她们赶紧的准备,今日我们早些用晚饭。”说着也不用李氏扶,只接过了赵秀娘递给她的手杖,一只手却是伸向三娘。 三娘忙上前扶住了刘氏的手。 李氏却是脸色僵了僵,想开口说什么,看了刘氏一眼却是闭了嘴,转身去了。 刘氏看都没有看李氏,只捏了捏三娘的手道:“哟,瞧这小胳膊瘦的,一定是没有好好吃饭。今日我可要看着点儿,不吃两碗不准下桌。” 三娘一边扶着刘氏往屋里走一边皱了皱鼻子,娇俏道:“阿珂只是吃饭不长肉,哪有不好好吃饭了?两碗饭算什么,外祖母高兴阿珂可以吃三碗给你看。” 刘氏闻言哈哈大笑。 进了刘氏的正房,刘氏一直握着三娘的手不放,三娘便随着她在榻上坐了,刘氏又让王璟上来坐到另一边,一手搂一个,一边细细打量,一边喊着“我的心肝儿肉”。 “娘,是时候吃药了。”赵秀娘道。 刘氏闻言却是皱了皱眉:“高高兴兴的你就会煞风景,药待会儿吃。” “我说外祖母怎么好端端的怀疑阿珂不好好吃饭,原来外祖母自己就不爱好好吃药。”三娘眨眼道。 刘氏又是大笑出声:“好好好,外祖母要做个好榜样。秀儿,端上来吧。” 赵秀娘忙笑着去了,不一会儿就端了一碗黑黑的药汁回来,伺候着刘氏喝了。 三娘今日见刘氏嘴有些歪,右手也有些不灵便,说话的时候有的字眼还说不清楚,猜想她可能是中风了。虽是与信中的病危不符合,但是中风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确实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可能脑血管爆裂。 刘氏喝完了药,还朝着三娘亮了亮碗底,三娘失笑。 “来,乖孙孙儿,祖母送你们个玩意儿。”刘氏将碗递给赵秀娘,搂了三娘与王璟,朝站在她身边的一个嬷嬷道:“把我昨日找出来的玩意儿拿来。” 那嬷嬷应声去了,不多会儿便拿了两个绣着岁岁平安的荷包出来。刘氏接过之后,递给了三娘与王璟一人一个。 “看看喜欢不喜欢。”刘氏笑眯眯地道。 三娘见刘氏坚持,便笑着将荷包里的东西拿了出来,见是一只质感柔润的福禄仙人白玉佩,看上去玉质很好,比之上回何夫人给的也是不差的。 刘氏伸手刮了刮三娘的鼻子,撇嘴道:“你肯定在想,老婆子随便就拿了快玉来打发你对不对?没眼色的小家伙,看清楚了,这个可是极其难得的暖玉。触手升温,冬天里带着手脚也不凉。你母亲她一到冬天,脚总是暖不热,小时候总是要我放胸口里捂着才肯睡。”刘氏说着说着眼角就湿了。 “这是好东西,祖母该留着的。我身体好,冬天手脚也是热乎乎的。”王璟咧嘴一笑,就要将手中的玉放到刘氏手中。 刘氏还没说话,一旁一个声音就急急道:“那祖母将这宝贝给我吧,我一到冬天手脚也总是捂不热。” 三娘偏头,看到赵慧儿紧紧盯着她手上的玉佩。 刘氏皱了皱眉,却是慢慢将王璟塞到她手里的玉装回了荷包里,塞到了他手中。 “外祖母用不上,给你你就收着,不许多话。” 刘氏面容虽还是慈爱,但是眉眼间的威严不容忽视。王璟不自觉的点了点头,将荷包仔细收好了。 一旁的赵慧儿见状,轻声嘟囔道:“祖母总是偏心。”声音有些委屈。 赵凡见状,伸手碰了碰赵慧儿,不想却被赵慧儿一把甩开了手。 “本来就是,先来了个沈月娥,有什么东西都想着她,现在又来了两个‘心肝肉儿’,哪里还有我们站的地儿。”赵慧儿声音大了些。 三娘抬眼见刘氏,见她面色一板似要发怒,最后却又皱了皱眉头看向赵秀娘道:“月娥呢?怎么不见人?” 赵秀娘忙道:“想是在房里呢,我这就去叫她来。” “外祖母,娘,我回来了。”一个声音一边高声叫着一边朝屋里进来。 三娘抬头,看见来人那红色的衣裳,丹凤眼芙蓉面不禁一愣。 “怎么是你?”王璟惊跳了起来指着来人道。 第六十七章 赵家事非 红衣姑娘看见三娘与王璟也是一愣,随即柳眉一竖。 “黑炭脸怎么会在这里?” “放肆。”刘氏喝道:“这是你表哥,谁教的你没大没小?” 一旁的赵慧儿闻言,撇撇嘴道:“她平日里对我这个表姐也是这般没大没小的。” 刘氏眼风凌厉地瞪向赵慧儿,赵慧儿吓得下意识往赵凡身后躲。 “娘,您别生气,仔细着别又气病了。”赵秀娘急急上前,帮刘氏揉了揉胸口。 “月娥还不快过来给你表哥赔罪。”赵秀娘朝沈月娥喊道。 沈月娥本是不服想回嘴,可一抬头看到刘氏手又不自觉地抖了抖,咬了咬唇,朝着王璟就是干脆利落的一个鞠躬。 “对不起,表哥,都是我的错。” 王璟被她没头没脑的动作吓得后退了一步。 刘氏见她声音僵硬,不由得无奈得摇了摇头。 “你这又是哪里的礼数?好好的上前跟你表哥表姐见个礼。” 沈月娥听话地上前,跟王璟与三娘见礼。 “你们是在哪里见过?”刘氏看向王璟问道。 王璟闻言摸了摸头,看向三娘。 三娘见赵秀娘有些担忧地看过来,朝着刘氏一笑道:“进府的时候遇到的,哥哥因不认识表妹,冒犯了。” 王璟闻言没有出声。 刘氏看了三娘与王璟一眼又看了看低头玩手指的沈月娥,终究是没有再追究。 刘氏又拉着三娘与王璟在榻上说话,没说几句就听到外头有人报说大爷回来了。 不多会儿就看到李氏与一个方脸浓眉的男子走了进来,三娘与王璟知道这就是舅舅了,便又上前去行礼。 赵守业笑着问了王璟的功课,又问了三娘平日里的消遣。 “娘,厨房已经备好菜了。”李氏上前陪着笑道。 刘氏淡淡点了点头道:“摆饭吧。” 饭厅就设在刘氏院里的前厅,一张可围坐二十人的红木镶大理石镙钿圆桌上摆了各色菜式。 “明日将桌子换了,换个小一些的,坐着热闹。”刘氏指着桌子对李氏道。 李氏笑道:“媳妇也早想着要将这桌子换下来了,媳妇记得秀娘住着的院子里有一张紫檀木云蝠纹圆桌,比这个小一号,放在那院子里空着也是浪费,明日媳妇就让人换到这里来。” 刘氏淡淡道:“秀娘住着那院子,怎么就浪费了?她就用不着?” 李氏小心看了刘氏一眼道:“瞧我糊涂了,媳妇是想现在秀娘还住着肯定是用的着的,等她回了家就又闲着了。那院子本是要给慧儿住的,她一个小丫头用不上那桌子,放着倒是浪费了。” 刘氏闻言却点了点头道:“那院子是大了些,慧儿一个小丫头是暂时用不着,就还是留给秀娘和月娥吧。” 李氏闻言一愣,急道:“媳妇说的是桌子,并非是院子。” 刘氏却装作没听见,牵着三娘与月娥往桌上坐了。 李氏朝赵守业使了使眼色,赵守业却正好低头与赵凡说话,李氏气得差点扯烂了手中的帕子。 赵秀娘一直低着头没有说话。 赵家像是没有男女不同桌这么一说,一家人就这么围在了一张桌子上吃饭。 三娘坐在刘氏身边,刘氏手里不停往三娘碗里夹菜,三娘一声不吭,刘氏夹什么她吃什么。 一顿饭下来,三娘觉得自己有些撑了,刘氏却很是高兴的样子。 吃完了饭,赵守业略坐了会儿外头便有管事来找他商量查账的事情,李氏多陪了一会儿也带着两个孩子走了,孙氏院子里就剩下三娘王璟与赵秀娘母女。 “娘,吃一颗银杏丹吧,您今日情绪起伏大了些。”赵秀娘找出一个药瓶对刘氏道。 “你只会天天盯着我吃药生死富贵皆是命,有什么看不开的?”刘氏瞪了秀娘一眼。 赵秀娘闻言却是忍不住捂嘴低泣了起来。 “娘,您就当是为了我与月娥,好好仔细着身子吧。您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与月娥还不如随了您去了。” “胡说八道”刘氏闻言举起了手中的拐杖就往赵秀娘身上招呼,眼见着要打到赵秀娘身上了却是一偏,敲在了地上。 “把药拿来吧。”最终刘氏气呼呼道。 赵秀娘上前伺候了刘氏吃了药丸。 “听说那位治好了太妃娘娘中风之症的蒋太医跟着礼亲王来了兖州,若是能请到他给娘看诊,说不定娘的病就能好了。”秀娘将药瓶收到了自己怀里。 刘氏摇头道:“我们又不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贵,太医哪有这么容易请的?何况传闻这位蒋太医虽称为国之圣手,却是只顾埋头钻研药理,不肯轻易看诊。上回两广总督的父亲生病要去请他看诊都找不到人。” 三娘在一边听着却是暗暗挑眉,这位蒋太医上回在普集镇的时候她也是听过的。 “你放心吧,我这条命还能熬上好几年,死不了。”刘氏顿了顿,道:“听说今日沈家来人了?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赵秀娘闻言低头不语。 刘氏见状又要举起手中的手杖。 “外祖母,他们是来给我和娘送衣物的,顺便告诉我们,原来我们住着的院子已经挪给新婚的三堂哥用做新房了,要我们回去之后住到后偏院里去。”沈月娘压抑着怒火道。 刘氏闻言闭了闭眼:“沈家老太太去世的时候沈二郎若是不与大房的人闹翻,如今也不至于如此。” 赵秀娘又是忍不住低泣:“那也是大房的人欺人太甚,将老太太留给二郎的首饰铺子偷梁换柱。若非他们如此作为,二郎也不会为了争一口气坐船出海去行商……呜……” 刘氏叹了一口气,伸手摸了摸赵秀娘的头发:“这都是命,你命不好。当年你与你大姐出嫁前,我给你们算了卦,竟是无一好挂,求的签文也都是下下签。” 屋里气氛正不好,赵氏身边的曾嬷嬷来报说王家来人来接少爷和小姐了。 因张嬷嬷派人来报信的时候就说过三娘与王璟将会住到王家的别院里,因此刘氏听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叮嘱路上要小心,马车赶慢一些之类的。 三娘与王璟都耐心地听了,直到刘氏在也想不出要注意什么,才作罢。 曾嬷嬷笑道:“老夫人您快别舍不得了,让小少爷和小小姐赶紧回去歇着,他们今儿赶路也累了。明日他们还会来看你呢。” “你们明日不用急着来,睡醒了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什么时候来。早了我也没起身呢。”刘氏立即道。 好不容易等刘氏交代完了,曾嬷嬷送三娘与王璟出孙氏的院子。 “嬷嬷找个小丫鬟领着我们出去就行了,外祖母身边还需要人伺候呢。”出了刘氏的院子,三娘道。 “是啊,伺候祖母要紧。且这一路上道儿也黑,您年纪大不方便看路的。”王璟也道。 曾嬷嬷闻言看了王璟一眼,柔声道:“小少爷和小小姐都是好性子,和当年的大小姐一样。” 三娘道:“嬷嬷在外祖母身边想必有很多年了吧?” “是啊,我是陪着老夫人家进赵家的,后来我的女儿又伺候了大小姐。只是她年纪大了大小姐三岁,不能陪嫁,便一早配了人。”曾嬷嬷感叹道。 曾嬷嬷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丫头刚从外边进院,便朝她招了招手,那丫头很快走了过来。 “莺歌,这是王家五少爷和三小姐,你来见个礼。”曾嬷嬷道。 莺歌闻言,忙屈身行礼。 三娘见她面容十分清秀,尤其是一双眼睛,虽不大,在明亮的灯盏下却很是清澈。举止也很大方沉静,不由地对她很有好感。 “莺歌是我的外孙女儿,我那苦命的女儿只留下了这么一个孩子。”院门十尺,都被灯笼照的亮如白昼,曾嬷嬷的声音让人听着很是萧索。 “莺歌,你领着五少爷和三小姐出去。”曾嬷嬷很快就收敛了情绪,对莺歌道。 “是的,嬷嬷。”莺歌点头应了,领先半步,侧身带路。 三娘与王璟别了曾嬷嬷带着丫鬟们跟在了莺歌后面。 三娘与王璟身影渐渐被远处的黑暗吞没,曾嬷嬷却站在原地一直没有挪步。她略微暗沉干燥的嘴唇紧抿着,面上却是一丝表情也没有。 “你是在哪里当差的?”三娘问莺歌道。 “奴婢是在老夫人房里管着老夫人的四季衣裳的。”莺歌笑道。 三娘微微惊讶,一般来说管首饰衣裳的都是房里的大丫鬟,莺歌才十岁左右的年纪就做着刘氏房里大丫鬟的差事,倒是难道。 不过想想她的曾嬷嬷的外孙女,性格瞧着也沉静讨喜,便觉得到也合理。 到了二门,马车已经候着了,来接人的是张嬷嬷。 莺歌见人已经送到,便行了一礼回转了。 三娘与王璟上了车。 一路上,王璟显得有些沉默,三娘多看了他几眼,也不贸然相问。 最后王璟自己憋不住,抓了抓头说道:“妹妹,你说的对,我今日不该不问青红皂白就去说人不对。这事不是月娥表妹的错。” 三娘笑道:“那你以后做事是不是会三思而行?也不会贸然出头?”她最怕王璟的直性子会给他带来麻烦,这种性格很容易被人利用。 王璟连连点头:“妹妹放心,我以后定不会再这么冲动了。” 第六十八章 邀约 三娘与王璟到了位于城北的王家别院。 因天色已晚,三娘也无法仔细打量这院子,只是从车程来看,这座别院并不是十分大。 “五少爷,三小姐,这园子瞧着虽不大,却是仿着江南的园子造就的,别院中的假山奇石还是从南边运来的,等到了明日大可游耍一番。”马车直接停在了一个院子旁,张嬷嬷扶着三娘下了马车,笑着道。 “这别院虽说平日里也都有人打扫,但除了大老爷因公务偶尔来住之外,其他主子并不常来,这些院子终究是因少了人气而清冷了些。奴婢今日回了别院就将收拾出来给少爷与小姐的两个院子添了些热闹喜庆的摆设,我家当家的早就打发人来吩咐将被子重新晒过,但奴婢怕少爷小姐睡不惯,便换上了从府里带来的被褥。”张嬷嬷笑道。 三娘就着挂在院门口的灯笼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小院,点头笑道:“嬷嬷想的周到,三娘与哥哥谢过了。” “三小姐这话折煞奴婢了。”张嬷嬷忙道:“少爷的院子就在那边,与这院子是挨着的。” 三娘顺着张嬷嬷手指的方向看去,见院子前面这条路每隔几步远就点了盏灯,灯光一直照到不远处一个院落的门口。 “祖父他老人家可在府中?我与哥哥是该先去请安问好的。”三娘问张嬷嬷道。 张嬷嬷闻言脸色有些古怪,随即答道:“老太爷此时并不在府中,少爷小姐今日也累了,还是先歇着吧。” 三娘见张嬷嬷脸色,想了想也不好打听,便点头对王璟道:“即如此,哥哥便回院子去歇着吧。”又对张嬷嬷道:“劳烦嬷嬷带路了。” 张嬷嬷见三娘这边的院子都已经打点妥当,并无它事了,便领着王璟去了。 三娘进了院子,见房里的摆设都恰到好处,被褥也是自己用惯了的,不由得十分满意。因昨夜本就一日没睡,确实是累了,便让白英等丫鬟伺候着歇下了。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三娘与王璟在别院用完早膳,便又驱车往赵府去。 “祖父昨夜未归?”马车上三娘问白英道。 昨日郑氏已经将三娘的那辆马车送了回来,因此三娘与王璟今日分坐两辆马车。 “听说老太爷近几日都未回别院。”白英轻轻道,脸色也带了些古怪。 三娘倒是有些好奇了,不由以目示意白英继续说。 “奴婢今早听厨房里的婆子说,老太爷一直住在寺庙里,且已经接连住了五天了。”白英压低声音道。 三娘愕然。 虽说男信道女信佛,但信奉佛教的男子也不在少数,因此一个男子说他自己是虔诚的佛教徒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王老太爷与佛……三娘想了想,她是实在没有办法将这两者联系到一起。 白芷等其他几位丫头闻言,相互看了一眼,便低下了头似乎在憋笑。 车类诡异的气氛一直维持到三娘等人下了马车进了赵府。 刘氏看见三娘与王璟一早就来了,很是高兴,见女儿端药来也未给脸色看,很爽快地喝了。 刘氏留了小辈们陪着说话,正说得高兴,外头有婆子来报说知府大人府上派人来了。 刘氏等人本有些惊讶,但想到三娘与王璟这次来兖州是与知府夫人同行便明白定是冲着三娘与王璟来的。 来的是郑氏身边的唐嬷嬷,唐嬷嬷却是李氏亲自引进来的。 “娘,我就说今日喜鹊怎么一直叫,直到听门房禀报说知府夫人身边的唐嬷嬷来了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李氏一进门就笑道。 唐嬷嬷走到刘氏面前行礼,笑道:“老夫人真是好福气,孙儿孙女承欢膝下,府上当家夫人又能干,真是羡煞了别府老太太。” 刘氏闻言笑的合不拢嘴。 唐嬷嬷又道:“我们家夫人早就想来府上看望老夫人,前一阵子因济南之行耽搁了,昨日回来又太晚,怕打扰老夫人与孙儿孙女共叙天伦,最后竟拖到了今日,只是今日府上正好有河道总督家的周夫人与小姐来做客,不便亲自前来,还请老夫人勿怪。” 刘氏闻言道:“魏夫人有心了,她能想着我这个老婆子是我的福气,何来怪罪一说?” 唐嬷嬷笑道:“这是老夫人您宽宏。夫人命奴婢带了些药材给老夫人,还有几匹缎子,是礼亲王妃前几日派人送来给夫人和小姐的。我家小姐,因路上与三小姐结缘,见到缎子花样新颖便求了夫人要给三小姐送几匹来,夫人想着既然要送就不能厚此薄彼,因此要奴婢多带了几匹来给府上的小姐和表小姐也挑一挑。” 唐嬷嬷身后跟了几个丫头,拿了好些颜色或鲜艳或素淡的布匹,一下子晃花了众人的眼。 赵家与魏家素日并无往来,刘氏知道,这次魏夫人来赵府是因着王家的关系。见唐嬷嬷带了这么些礼来,便也好好谢了一番。 唐嬷嬷与刘氏聊了一些家常,最后对着陪刘氏坐在榻上的三娘笑道:“三小姐,我们家小姐还有几句话拖了奴婢带给您。” 三娘闻言笑道:“妹妹也是,有什么话昨日不说非得留到今天,还要嬷嬷你来转达。” 唐嬷嬷赔笑道:“昨日本来也没有这话的。” “哦?”三娘疑惑地看向唐嬷嬷。 唐嬷嬷道:“昨日小姐一回到府上,门房就送来了一张河督府周小姐的帖子,帖子前几日就到了,说是周夫人要在济河之上办游船宴,广邀兖州府名门望族的少爷小姐前去游玩。我们家小姐不喜应酬,因此本欲不去的。不想今日一早,周夫人带着周小姐来了府上亲自相邀,我们小姐推脱说约了三小姐要陪您逛滋阳城的。不想周夫人闻言却要我们小姐邀上您一起去,还当即派人回去拿帖子。”唐嬷嬷从怀里掏出一张烫金的红请柬递向三娘。 “这是周夫人听闻奴婢要来赵府,特地拖了奴婢带来的。” 曾嬷嬷接了帖子转手递给了三娘。 三娘打开一看,是一张邀请贴,大意就是邀请王家的五少爷和三小姐去参加明日在济河上举办的游船宴。 三娘合上帖子斟酌了一番,道:“周夫人相邀,本是不该拒绝。只是三娘与哥哥此次前来兖州府是探病,恐怕在兖州待不了多长的时间。三娘与哥哥想趁着这段时间多陪一陪外祖母,以及和表姐们们多聚一聚,因此恐怕要辜负周夫人好意了。” 唐嬷嬷忙道:“我们夫人也是这么对周夫人说的,周夫人却道这游船宴小姐去玩上半日即可,还说若是府上的小姐与表小姐有兴趣也可以一同前往。” 三娘闻言沉默了一下,这邀请也真够奇怪的。 那位周小姐非得拖上魏云英,魏云英要她作陪,最后还捎带上了赵慧儿和沈月娥。 “周夫人怎么突然想在这里办游船宴?”刘氏出口问道。 河督府设在济宁,虽是离滋阳城近得很,但是周夫人却很少在滋阳城宴客。 唐嬷嬷闻言想了想,靠近了刘氏刻意压低了些声音道:“周家小姐今年十三了,还未定亲,兵部尚书家的公子和礼亲王世子如今正在滋阳城里。” 离着刘氏近的三娘闻言恍然大悟,难怪要这样大张旗鼓,原来是变相的相亲宴。 “娘,慧儿她们少有出门,接着这个机会多认识结交一些人也是好的。”李氏生怕刘氏拒绝,忙迫不及待道。 刘氏淡淡瞥了李氏一眼,却是垂眸沉思了片刻,随即转头看向三娘:“阿珂,你想去吗?” 三娘闻言笑道:“阿珂倒是宁愿陪着外祖母,听外祖母讲古。”这是真心话,虽是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三娘很喜欢这个疼爱她的老人。 刘氏闻言很是高兴,但想了想还是说:“外祖母也喜欢你们陪着。只是周夫人既然送了帖子来,你贸然拒绝倒是不好。反正也只是半日,便去玩一玩吧。你在家中的时候想必也是少有机会出门玩耍的。” 三娘闻言便顺着刘氏应了下来,王璟没有什么话说的。 唐嬷嬷见三娘答应去了,又笑道:“我们小姐要我跟三小姐说,若是三小姐答应去了,明日一早便早半个时辰去我们府上,到时候她要和三小姐一同前去赴宴。” 三娘闻言笑着应了。 唐嬷嬷见来赵府的任务已经完成,便向刘氏告辞。 刘氏让身边的曾嬷嬷送唐嬷嬷出府。 “这些缎子真是漂亮,既是礼亲王妃送的,那定是上用的了。”从这些缎子进屋开始,赵慧儿的眼睛就几乎没有离开过。 “正好你昨儿还吵着要我找人给你做新衣服,今儿高兴了吧?这么多料子呢。”李氏笑着对赵慧儿道。 开过之初,朝廷对商人的服饰料子颜色都有限制,只是到了后来这些禁令都不了了之了,如今一些经商的富户家里穿的料子甚至比官宦家的好。 刘氏淡淡道:“这些料子是魏夫人送来给阿珂的。” 第六十九章 刘氏的计较 李氏闻言笑容一僵,随即笑道:“媳妇刚不是听说魏夫人也赏了慧儿才有这么一说么。” 刘氏朝捧着料子的丫鬟们招了招手,那些丫鬟们便鱼贯得走上前来一一排开在孙氏面前。 郑氏送来的料子一共有八匹,匹匹精致华美。 “这本就是魏夫人送你的衣料,表姐妹们也不过是跟着沾了王家的光,这个道理是个明白人就该知道。”刘氏对三娘道,话锋却是直指李氏。 “只是送礼的人既然都发话了,阿珂你便给慧儿和月娥一人挑一匹吧。” 三娘看了闻言有些不以为然的李氏,笑道:“阿珂哪里用得了这么多的料子,不如祖母,舅母,秀姨,表姐表妹一人挑一匹吧。还有一匹墨绿色一匹宝蓝色的,女子用来做衣裳颜色却是深了些,倒是舅舅和表哥能用上。” 李氏闻言一喜,这样她们一房人倒是占了四匹料子。 “你倒是大方这样的分法你自己哪里还有剩的?”刘氏瞪了三娘一眼,见三娘笑着扯了扯她的衣角,不由得一笑:“罢了,既然你要做个大方人,没得我在这里讨人嫌。只是你舅舅和我就不用了,那匹宝蓝色织竹叶暗花的给阿璟做一身吧。” “媳妇瞧着那墨绿的的更衬阿璟些。”李氏看了看那两匹料子,宝蓝色的那一匹暗纹是带着银亮色的,远远看着就光鲜。 “就那匹宝蓝色的。”刘氏的语气不容置疑:“阿珂,你先去挑。” 三娘笑着起身走到拿着布匹的丫头门面前,看了一圈,将一匹绛紫色五彩织金葫芦样的料子从丫鬟的手中接过,捧到了刘氏面前高兴道:“祖母你看,这颜色除了你谁也压不住。” 刘氏闻言被逗笑了,伸手刮了刮三娘的鼻子摇头道:“让你先挑,你到是先给我挑上了。” 秀娘也笑道:“阿珂这是孝顺。既然是阿珂亲手挑的,娘你就顺了她的意罢。” 刘氏无奈道:“好好好,外祖母也做上一身。” 三娘闻言抿嘴一笑,随手指了另一匹白色银丝白蝶绣的料子道:“我就要那匹吧。” 刘氏看那匹料子颜色虽素淡,但是细看也还算华美庄重,便点了点头。 李氏与赵慧儿早就一匹一匹地细细挑了起来。 “阿秀和月娥也去。”刘氏朝着站在自己身边并不上前的秀娘道。 秀娘摇了摇头,笑道:“女儿前几日还做了几套新的还没上身呢,月娥等大嫂和慧儿挑了再挑吧。” 刘氏看了秀娘一眼:“你不挑,还不准月娥挑?”又对月娥招了招手道:“别管你母亲,你去挑一匹喜欢的。” 沈月娥瞧了一眼挑了这匹又看上那匹拿不定主意的李氏母女,撇了撇嘴道:“我也衣服也穿不完,不要了。” 刘氏却指了一个丫头捧在手中的那匹樱桃红百花飞蝶色样的料子道:“我瞧着那一匹好,花色也活泼,与你般配。” 沈月娥朝那边看了一眼,无可无不可:“那就那一匹吧。” 不想这时赵慧儿却放下了手中那匹湘妃色的抢先一步将樱桃红的那一匹抱在了手里:“祖母,这一匹是我先瞧上的。” 沈月娥闻言眉头一扬:“你刚刚明明是看上那匹湘妃色的。” 赵慧儿回头看了一眼那匹湘妃色的料子,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这匹,犹豫了一秒,最后坚决道:“我就要这批樱桃红的,你要那一匹。” 沈月娥不干了,几步上前就要抢赵慧儿手上的那一匹,赵慧儿吓了一跳,忙抱着料子往李氏身后躲。 沈月娥不依不饶追了上去。 “你是存心要跟我抢是吧?我偏不如你的意” 沈月娥伸手去扯李氏背后的赵慧儿,肩膀不由得撞上了李氏的手臂。 李氏吓了一跳,抬手就推了沈月娥一把,沈月娥被推了一个踉跄。 “你,你们……”沈月娥被推得一懵,随即跳了起来喊道:“我跟你们拼了。”便躬着身子朝李氏母女撞去。 李氏母女吓得连连后退。 “快拉住这死丫头。”李氏气急败坏地对一边的丫头们喊道。 “砰砰砰”三声巨响“够了。” 纠缠中的三人吓得一顿,回头一看,见刘氏手中的檀木手棍只剩下半截,还有一半截正躺在地上,摆在榻上小几上的一只茶碗已经碎裂,茶叶和茶水溅得满桌都是,还顺着几沿迅速流到了榻上。 刘氏面如锅底。 房里静得呼吸可闻。 “娘,是这丫头没大没小,你可不能再惯着她了,不然以后嫁了出去人家会说长辈没教好。”半响,李氏按捺不住,看了秀娘一眼,小声道。 秀娘走到沈月娥面前,抬手就给了她一巴掌。 沈月娥被那力道打得头一偏,眨了眨眼不可置信地看着秀娘,抖着唇唤道:“娘。” 秀娘眼中含泪,却是没有看沈月娥一眼,而是走到李氏面前福了一福,道:“大嫂,是我没有把孩子教好,给您赔罪了。” 李氏皮笑肉不笑:“秀娘,不是我这个做大嫂的说你。我知道你只有月娥一个孩子,即便是她翻了天了你也舍不得对她说一句重话,我也不说什么了。你来我们府上做客,那就是客人,我们就是在怎么也不能跟客人计较不是?只是以后你还是要好好教她道理,别让她到了外头还这副德性。” “你凭什么说我娘,你以为赵慧儿那德性就好了?尖酸刻薄,小心眼爱计较,当面挖苦人背后使绊子的事情她做得还少吗?你问问与她一同上闺学的那些,哪一个愿意跟她好了?” “给我闭嘴”秀娘指着沈月娥吼道。 沈月娥将头一撇,咬牙不说话了。 李氏气了个倒仰。 “看样子该怪的人是我,我不会教人,把一个个好好的孙女儿都教成了这付德性。”刘氏冷冷道。 “只是我年纪大了,最后还是得劳烦你们受过。曾嬷嬷,带慧儿和月娥去我的佛堂里面壁思过,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探视,也不准出来。” “祖母,我又没有错,为什么我也要受罚。”赵慧儿觉得不公平。 “是啊,娘。慧儿又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受罚。”李氏也觉得刘氏不公。 刘氏面无表情:“听了你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与其等她以后被人责怪没教养,我还是早点教她道理的好。你们还不快去要我叫人来请?” 沈月娥闻言转身便往佛堂走,一言不发。 赵慧儿看向她娘,想让李氏求情,刘氏却对曾嬷嬷道:“把小姐请走。” 曾嬷嬷躬身应了,走到赵慧儿面前道:“小姐,您自己走吗?” 赵慧儿显然以前是领教过手段的,闻言吓得一抖,咽了咽口水再也不敢说什么随着曾嬷嬷去了。 “把这些料子都收起来,等会儿都让阿珂带回去。她们既然都不要,那就不要浪费了。”刘氏挥手让那些丫鬟们退下。 李氏本还看着赵慧儿离开的方向着急,闻的孙氏所言又是一阵肉疼。 “李氏你退下吧。”刘氏闭上眼睛赶人。 刘氏虽因中风身体不如以前,但是积威尚存,李氏不敢违拗,退了下去。 “凡儿你带阿璟去你书房写字。”刘氏对赵凡道。 眼见着赵凡与王璟退了出去,刘氏有些疲惫地软在了榻上。 “娘”秀娘吓了一跳。 刘氏摆了摆手道:“我没事,就是有些累。” “那我伺候你歇会儿?”秀娘上前道。 刘氏摇了摇头,突然看向坐在一旁一直未语的三娘道:“好孩子,你坐近一些。” 三娘闻言上前紧挨着刘氏坐了。 刘氏摸了摸三娘的头笑了笑:“总算还有个省心的。” “娘,是我没有把女儿教好,我……”秀娘泣不成声。 刘氏闭着眼睛道:“月娥成了如今这样的性子你有责任,却不全是你的责任。” 刘氏摩挲着三娘的脑勺。 “月娥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她以前虽是偶尔顽皮,但心地淳善,小小年纪便有扶贫惜弱之心。你有没有想过她为何会变成如今这样的性子?” 秀娘一顿,不解地看向刘氏。 刘氏摇了摇头:“因为你太软弱。” 秀娘闻言语塞。 刘氏突然有些凌厉地看向秀娘。 “你万事求全,只会退让,等到退无可退便索性躲了起来。但是一味忍让又能落得个什么好?看看你现在你为了躲沈家的人回了娘家,为了躲李氏便足不出户。现在是因为我还活着,有个地方让你躲,等到我哪天两眼一闭你还真能随了我去?你若是随了我去了,月娘怎么办?也随了去?没用的东西” 刘氏喘了口气。 “因为你的一再退让,才把月娥推到了前头,若不是因为你太软弱,月娥用得着事事强出头吗?” 秀娘呆呆的站在了那里。 刘氏却不再理会秀娘,反而转头看向三娘,认真道:“阿珂,外祖母要拜托你一件事。” 三娘闻言看向刘氏,见她的眼睛慈爱中却透出了一股苍凉,不仅心中一酸,点头道:“外祖母有事情尽管吩咐。” 刘氏欣慰地笑笑:“明**带着你月娥表妹一起去赴宴吧。” “好。”三娘顺从地点头。 刘氏沉默了一会儿,又道:“你把月娥介绍给魏夫人和魏小姐认识。” “娘,你是想……”秀娘突然出声道。 “我什么也不想,我只想把月娥留在这个家中”刘氏断然打断秀娘道。 三娘闻言一呆,月娥不可能一直留在赵家,她即便是能一直在赵家待到出嫁,也终究是要嫁人。 那外祖母这么说的意思就是,想肥水不流外人田将月娘嫁给表哥赵凡? 第七十章 厚此薄彼 辰时不到,王家位于兖州府的别院就缓缓使出了两辆马车。 两辆马车中分别坐着王璟和三娘,此行是去赴周河督夫人的游船宴。 请柬上的赴宴时间是巳时正,现在时间还早着。 马车先是往城西驶去,三娘和王璟要先去赵府。 坐在马车上,三娘不禁回想去昨日刘氏与秀娘的对话。 当刘氏说出要将沈月娥留在赵家的话后,赵秀娘并没有太多的惊讶,想必这个问题在之前刘氏就跟赵秀娘提起过。 赵秀娘当时只是道:“我明白娘的意思,可是看大嫂那样,未必就看得上我们家月娥。到时候月娥进了赵家门得不到她欢心,这日子还是必定是不好过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找个平凡一些的人家。” 刘氏瞪了赵秀娘一眼道:“我自有计较,娘还能害你们不成。” 三娘想,以赵秀娘和沈月娥如今的处境,让沈月娥嫁入赵家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两天她在一边瞧着,李氏和赵慧儿或许不太好相处,但是赵凡倒是随了舅舅赵守业的性子,看上去到也忠厚没有什么歪巧的心思,可能是因为赵凡自幼就是由刘氏亲自教导的缘故。 至于赵慧儿,她与沈月娥年纪相差不大,她也是要出嫁的。 李氏出身曹州府一个地主家庭,虽是家境殷实,但终究没有办法与兖州首富的赵家相比。在刘氏当家的时候,李氏是从来不敢违拗刘氏的。 现在外祖母让她带着沈月娥结识魏夫人与魏云英,因当是想让魏夫人和魏云英带挈沈月娥接触兖州府上流圈子,积聚一些人脉,为以后嫁入赵家打下基础,让李氏以及赵家的下人们不敢小看沈月娥。 虽说要让商家女打进官家小姐夫人的圈子并不容易,但是刘氏为赵秀娘与沈月娥千方百计谋划的苦心还是让人动容的。 听赵嬷嬷说,当年刘氏最疼爱的是大女儿,也就是她已故的母亲。三娘相信若是赵氏还在,在刘氏力所能及的时候她也定会殚精竭虑为之筹谋。就在现在她也能感觉得到刘氏对她发自内心的疼爱。 人总是不忍心让疼爱自己的人伤心失望,三娘想,即便知道她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王三娘,但是和刘氏相处的时候她还是把她当成了前世的奶奶那般,偶尔装一装小孩子撒撒娇逗刘氏开心。 马车停了下来,三娘与王璟下车去拜见刘氏。 赵秀娘,赵凡与沈月娥已经在刘氏房里了。 沈月娥打扮一新正站在刘氏身边让她打量。 “去把帮她把这一身换了下来,穿那一件蜜合色秀兰草的交领褙子。头上的这对金簪摘了,换上那对小一点的蝴蝶簪。”刘氏对赵秀娘道。 赵秀娘一愣:“娘您之前不是说月娥穿这件大红镶领撒花褙子跟个玉人儿似得很好看吗?这对金簪也是之前您找人按着京里最时兴的花样给她打的呀。” 刘氏淡淡道:“我不是叫她去跟人争奇斗艳的,你以为今天去的都是些什么人?该出风头的时候不藏着捏着,该韬光养晦的时候就不能强出头。” 三娘闻言不由得在心中赞同,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十几岁的小姑娘,花一般的年纪是最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出风头的。沈月娥原本长得就好,若还打扮得花枝招展得往众官家小姐面前一站,想不讨人嫌都难。 女人的嫉妒心不能小瞧啊,即便是这个

相关推荐: 沉溺NPH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蝴蝶解碼-校園H   女奴的等价替换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弟弟宠物   村夜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