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明现在统治的疆域,依旧是一个毫不起眼而微不足道的微尘。 统治了太阳系乃至太阳系周边几个星系,和还在母星地球上盘桓,区别并没有那么大。 如果能够真正认知到宇宙的广阔,或许纪年以前的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到一种虚无。 不过对于蔺道来说,倒是没有这种感觉。 他只期望,宇宙能够广阔一点……再广阔一点……这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说,才有趣一些。 …… 虫族化的人类文明的效率,自然是高得夸张的。 同一年,六艘红矮星级飞船组成的,或许应该叫做人类远航舰队的远航飞船,就从巴纳德16星系起航了。 6艘红矮星级飞船上,共搭载着超过2400万人, 接替了当初群星一号的使命。 不过,相比于当初群星一号上,总共也就搭载了不到一万人的船员来说, 六艘红矮星级飞船上载着的人员数量,可以说有了量级上的飞跃。 当星际飞船的规模,到红矮星级飞船这种程度。 对于星际飞船上生活着的人们来说,实际上和生活在太阳系内除地球以外其他行星的星际城市内,并没有任何区别。 一些小一些的空间基地,星际城市内,人口数量都未必有红矮星级飞船上的人多。 对于飞船上的人们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社会。 会有新一代的人类出生,会有老一代的人在飞船上死去。 不过虫族化文明的好处在于,即便是这样,飞船上的每一个人,也都不会忘记他们所在的红矮星级飞船所承担的远航使命, 不会忘记自己来自于什么地方,以及他们所乘坐着的飞船将驶向什么地方。 …… 纪年289年,以柯伊伯带为界,人类有106艘红矮星级飞船在外航行着。 其中一百艘前往确定的目标,南门二, 另外六艘,前往不确定的星空深处,不确定什么时候才能够抵达此行的目的地。 两个方向的红矮星级飞船,同样都在加速状态, 朝着不同方向,履行着各自的使命。 …… 纪年293年, 一百艘驶向南门二的红矮星级飞船加速到了极限速度。 就像是当初探索号与远航号决定在星空中继续远航时说得那样, 人类文明朝着太阳系外扩张的步伐,就快要追上他们了。 第65章 ‘眼’ 纪年294年,295年…… 整个人类文明的范围内,似乎进入到一段平静的时间。 这种平静不是说人类文明范围内没有变化,毕竟整个人类文明还在为朝着太阳系外其他邻近行星系的扩张而努力着。 只是,并没有太多计划以外的事情发生。 星空中文明的诞生本身就是偶然的奇迹, 这意味着,人类文明在与巴纳德文明的遭遇过后,短时间内很难再遇到下一个地外文明。 而现实,也的确是如此。 刚起航不久的六艘红矮星级飞船不用多说,其他三艘远航飞船也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而分布在奥尔特星云边缘,巴纳德16星系边缘的,属于人类文明的深空探测设备, 虽然一直在迭代,进步,让人类文明对于星空深处,有着更敏锐更清晰的探测能力。 但遗憾的是,这些探测设备,在太阳系附近半径百光年的范围内,哪怕着重搜寻,也依旧没有什么发现,没有找到疑似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在人类文明进入到基于引力技术的无工质推进时代后,人们着重布置的那些引力波探测装置, 不确定是不是依旧不够敏锐,偶然捕捉到的一些引力波,基本都确定来自于一些遥远星空的极端天体活动, 而没有找到符合人们预期的一些,无工质推进器在较近宇宙空间中行驶过留下的‘空间涟漪’。 不少研究员和学者们,基于现有的数据,都猜测, 在太阳系附近一百光年,乃至整个本地星际云,都有很大可能只存在太阳系人类文明和巴纳德文明这两个算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文明。 其他即便有此刻人类文明在观测中漏掉的生命星球,星球上的发展到星际阶段的可能性都不大。 之前在采取引力手段,将巴纳德文明歼灭时,人们还担心过,巴纳德星系内的变化太大,引起宇宙中其他较近距离的文明的注意, 于是在设计方案时,还精确计算过将巴纳德16-1拉入恒星造成的‘动静’会不会太大,才最终敲定。 只是现在看来,这种顾虑基本没有必要。 不过,这对于虫族化的人类文明来说,这似乎也是一件有些遗憾的事情。 …… 而在对于地外文明的探寻上的平静之外, 在生物学,生命科学领域在先前有巨大突破带来的各领域技术进步逐渐平息之后, 人类文明各项重要的科研方向,似乎再进入到了一种僵持阶段。 不是完全没有新的技术进步出现,事实上,在人类文明层出不穷的天才研究员们,学者们的努力下, 从太阳系到巴纳德16星系,人类文明的聚居地内,每时每刻都有一些成果诞生。 只是都集中在一些很细分的领域,短时间内并不能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风貌造成什么影响。 一些重大的技术上,并没有什么跨时代的飞跃或者提升。 在人类文明扩张的脚步抵达太阳系外其他行星系过后, 此刻人们对于一种超光速的,全新的通讯技术有着迫切的需求。 虽然有蔺道,在必要的时候,系外其他星系也能和太阳系内直接实时联系上, 但不可能随时都由蔺道进行‘转接’。 而采用传统的通讯手段,从太阳系一条消息到巴纳德16星系,需要超过六年时间,等对方收到对方回复的消息还需要翻一倍的时间。 这个通讯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事实上,从人类文明进入星空开始,当人们遵从着蔺先生的意志,从地面来到月面, 人类文明中相关研究员们,就一直朝着一种全新的通讯技术而努力。 一种能够超越时空距离局限的通讯方式,对于一个疆域庞大的文明来说是必须的。 如果是正常的群体文明,很大可能都没办法像人类文明这样。 超光速通讯技术是否存在,直接限制了他们的控制疆域的极限。 不在这方面找到问题的‘解’,可能都没有办法走向系外。 就像是有一条看不见的绳子,将他们圈在了其中。 这么多年来, 人类的通讯技术也不是完全没有进步, 在现在,隔着6光年的距离,太阳系依旧能够和巴纳德16星系,进行这种有些效率低的通讯,就已经是进步了。 此外,在引力技术突破之后,引力波通信技术,人类文明也已经掌握了, 在不少恒星级飞船,红矮星级飞船上,都搭载了这种通信技术。 只是,关键在于, 这些通讯技术的进步,并不体现在通信速度上。 电磁通信是光速,引力波通信依旧在光速范围内。 光速就像是一条无法突破的禁忌,死死拦在了人类文明的通讯技术发展面前。 在讨论起这个问题时, 一些研究员们偶尔都会说起一些科幻作品里的可能。 “会不会是有哪些先诞生的神级文明们,坐在了会议桌前,约定了光速的极限。将原本可能高得多的光速上限修改成了现在这样,改变了宇宙常数,以扼制后生文明的发展可能。” 当然,这种偶尔的交流,对人类文明对超光速的通讯技术并没有什么帮助。 在实现超光速通讯技术的这条道路上,人类文明可以说走得很艰难。 从一开始,人们想要实现基于量子通信技术的超光速通信, 到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文明等级的跃迁,从一个初步踏出星空的文明,发展成一个横跨太阳系和巴纳德16星系的行星级文明。 随着人类文明基础理论研究的进步,依赖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统一了四大基本力,将引力纳入到人类文明的大一统模型。 人们发现,对于量子通信技术的实现,非但没有变得简单, 反而是因为人类文明的科技整体进步,越深入研究,越能够理解这件事情实现起来有多难。 简单的概括起来说, 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信息,能量,物质,这在本质上互相是有牵连的。 如果某样东西能够传递信息,在更底层,在更微观的层面,它一定还可以传递能量, 而能量,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很大程度上可以转变成物质。 在简单一点说, 如果人类文明能够实现超光速的通信,那人类文明距离超光速航行也不远了,至少也意味着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这就是此刻人类文明想要实现超光速的通信难度。 …… 而除开传统的,实现超光速通信的量子通信途径, 对于人类文明的研究员们来说,真正有可能是超光速通信的,能够看到的, 其实就只有两种, 一种来源于章鱼文明飞船上那种带着蠕虫的通信装置, 人们将它暂时就命名为‘蠕虫通信’。 对于曾经强大的章鱼文明来说,超光速的通信方式对他们来说估计也是一种必需品。 这种蠕虫通信装置,很大可能就是章鱼文明的超光速通信技术。 只是这种蠕虫通信装置,核心还是里面的蠕虫。 至于其他和蠕虫连接的电子部件,对于人类文明科技来说,没有任何稀奇的地方,甚至可以说粗糙。 这些年,对于那些蠕虫的研究,研究员们,学者们也一直没有停过。 这几年,生物学,生命科学的跨越式进步,也让研究员们再次尝试想要复刻出这种特殊的蠕虫, 只是,直到这一年,依旧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在这些蠕虫早就已经死亡,提取不到任何活性细胞的情况下, 人们想要复刻这种蠕虫,基本相当于,要依赖人类文明的生物学,生命科学,硬生生造出和这些蠕虫一样的基因。 而这种蠕虫的存在,显然和人类文明的母星,地球上的生物,乃至巴纳德文明内的生物,都有显著差距。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连找一个用作基因编辑的基础生物样本都没有。 而除开‘蠕虫通信’之外的另一种超光速通信, 自然就是蔺道对所有人的感应,和对所有人下达指令时的交流方式。 只是,这比去研究‘蠕虫通信’还要更加困难。 哪怕蔺道并不介意人类文明的研究员们将他的身体和大脑拿来剖了, 毕竟他的尸体到处都是。 但显然,蔺道的这种能力,和身体和大脑本身没有关系,完全是此刻人类科技触及不到的另一个层面。 哪怕人们没有放弃对蔺道对所有人感应中,隐藏的那种超光速联系方式的思考, 但显然,想要参考蔺道的能力,来完成超光速通讯技术的突破,还是一件有些困难的事情。 …… 而除开通信技术的僵持以外, 人类文明在算力方面的研究,也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在现有算力单元之后,人们想要实现的新的算力设备,目标还是比较明确的。 主流和投入资源最多的,自然还是量子计算机。 在这方面,人类文明这些年倒不是完全没有进步, 人类文明的研究员们,学者们,实际上已经制造出不止一座量子计算机。 甚至在曾经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上,都装过一些量子计算模块。 只是量
相关推荐:
将军在上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旺夫
我的风骚情人
乡村桃运小神医
桃源俏美妇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顾氏女前传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