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做成箭,而是成了几块碎木头,此时都放在皮袋子里面,交还给李青文。 从外表看,两块木头并没甚么区别,但是经过千锤百炼后,有的能成型,有的却失败了,这个没人能够解释。 老巫医还在,分别给李青文和江淙察看了身体,表示灾祸已经被祛除,他们现在很好。 听了他的话,李青文才终于放心,再三感谢老巫医。 查图部落可以自己晒盐,人和鹿吃的盐巴不用买也不用换,他们种了高粱和药材,能够做糖和蜡烛,只会跟边城那边交换稻米和布匹。 当然,种的最多的是胡萝卜,这玩意鹿愿意吃,啃一根胡萝卜,比用嘴巴舔舐地苔快多了。 查图部落的人也感谢江淙跟他们一起保护森林,特意给了他们两块画着红色图案的木牌,让随身带着,能够得到山神的庇佑。 从前,李青文和江淙对这些事情不怎么相信的,但是自从俩人在这里治好病后,总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砸锅,也是相信了几分,所以把两块木牌都戴在了脖子上。 李青文扯开衣领时,露出了密密麻麻的红色,虽然江淙挡的及时,刘和还有老巫医只瞥到了一眼,临走时,给他们装了好几盒驱虫的药。 出了查图部落,俩人骑马穿梭在林间,日头正好,有点风,两匹马仿佛也明白身上的主人的心情,走的慢腾腾的,时而还会低头啃几口果子。 马背上的李青文将驱虫药放在鼻子前面闻了闻,高端的药材,只需要最朴素的调配方式,他知道这几盒平平无奇的药膏里面,定然是加了不少宝贝。 查图部落一直很闭塞,他们祖祖辈辈守护着森林,同时也接受着这边土地的馈赠,各种名贵药材取之不尽,而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双觊觎的双眼在盯着。 李青文希望这片森林永远都是平静的,它不属于任何人。 闻了半天,李青文又把药盒给装了起来,他并没有被叮咬,用了药也是浪费。 想着,李青文转头看了江淙一眼,要是真有这么大的虫子,这药也起不到作用啊。 这个时节的森林中叶子还是苍绿的,阳光从上面漏下来,一个个小小的光斑落在江淙的脸上,本来就高挺的鼻梁像是小小的山峰,上面风景独好…… 李青文还在看,旁边突然伸出一只手,将他从马背上揽过来,人和药都换了马。 甜枣乐得轻快,打了个响鼻,吃的更高兴了。 “我也要抹药。”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来,“我的身上也被虫子咬的厉害。” 被污蔑了,李青文立刻奋起辩解:“我可没有咬你,只、只是、只是轻轻的抓了几把……” 其实他都不记得自己下手了,后来穿衣服才发觉,但是,这个他可以解释。 回去的路上,俩人去了官兵在森林中设置的据点,他们在这里抓了一百多个普句人,已经被押送到边城。 这次抓到的人跟那些被解救回来的普句百姓不同,他们是跟边城官兵动了手的,算是俘虏,如果普句不给个交代,双方的关系可能会更加的恶化。 出乎李青文意外的是,没了北方的强敌后,朝廷对边城的重视更甚,听说还要调兵过来,甚至都没有先逼查图部落归顺,就下这么大力气保护他们。 当然,这种保护是他所乐于见到的,毕竟查图部落和他还有江淙的纠葛太深了,能够并肩作战,也算是一种缘分。 李青文只是现在不明白,以后就会知道,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都是有缘由的。 因为四面八方有高大树木,森林中季节的变化不如外面明显,果子成熟后,松子和榛子开始采摘,早晚时候变得更加的冷。 村里人和官兵采集了很多东西,不着急回去,只等着下雪,爬犁拉东西比车子可强多了,尤其是地面凹凸不平的时候,雪中行走的爬犁更省力。 逃荒那年,李家用粮食换了许多帮工,直到现在,大家伙分别都有了自己的田地,但帮工还没还完,并不缺人手,李青文也乐得掰开松塔取出一粒粒的松子。 这片森林的松子是红色的,很长,炒熟之后,里面的果仁很香,拿到洪州去,老人孩子吃了都说好。 松树太高了,从前他们只是捡掉落在地上的松塔,后来知道这是好东西,身手灵活的男人就要上树去采,虽然绑着绳子,但是也会不小心别刮伤,蹭伤。 为了卖松子得钱,大家伙也都冒了些风险,毕竟每年光这个每家每户都能得十几两银子,着实不是个小数目。 每年,这一片松鼠的窝都会被洗劫一遍,因为李青文“以粮换粮”的怀柔政策起效,至今还没有明显的感觉到松树有搬家的打算。 木头篱笆外面种满了胡萝卜和豌豆、黄豆啥的,这些就是松鼠的自留地,如果野鸡敢跑来凑热闹,必定会被捉住,放血,拔毛,塞进锅里炖熟。 第239章 整个秋天和冬初, 李青文等人一直在森林中忙碌,先前是收集,后来更多的是做蜡烛。 待第一场雪降落时, 李青文他们在小屋中已经待了几十天。 一下雪, 大家伙便开始收拾爬犁, 又忙忙碌碌过了二十多日,李青风带着人开始拉着爬犁往家走。 李青文倒是不急, 官兵和江淙都在森林,他晚些也没甚么。 原本是想在森林中逗留更久些的,但想到回来以后没在家里怎么待, 十一月时,李青文跟着留守木屋的最后一些人坐着爬犁往回走。 在京城了呆了一两年, 再看到周遭熟悉的白雪皑皑时, 李青文更多的是怀念。 回去时,除了人,最高兴的莫过于一只只大狗,它们高高兴兴的在雪地上奔跑玩耍,留下一个个清晰的梅花爪印。 因为有岗哨的缘故, 往返森林的路变得容易而又更安全, 他们停留在哪个岗哨附近过夜时, 也会把森林中弄到的东西分给这里守着的官兵。 毕竟他们受到了官兵的各种照顾,理应该要回报一些。 长长的爬犁队伍在千里冰雪之中匍匐前进,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要回家的喜悦。 白天赶路,天黑休息,因为边城这个时节漫长的黑夜, 他们白天赶路的苦累, 晚上时都能休息的七七八八。 有人的睡袋弄破了, 不单漏风还防不住雪,虽然随身携带了针线,可眯着眼在帐篷里缝了好久,好似也没甚用。 这种事情很常见,一般都会凑和着和别人一起睡,这次坏了睡袋的,是李青勇的亲弟弟,他眼珠子一转,要跟李青文一起睡。 李青文答应的挺痛快,可只睡了一个晚上,第二日晚上,李青勇的弟弟就继续睡自己的睡袋了,因为李青文睡觉太不老实了,恨不得横过来,他被挤的快要吐血了。 谁能想到,看着那么老实安静的人,睡觉的时候那样的横冲直撞呢。 数着岗哨走,岗哨尽头,再行数日便能看到新城上方的烟气,新来的流犯不怎会生火,有的烟很重。 刚到新城,村里的人便远远的迎了出来,一个个穿的十分厚重,在雪中行走也很快,碰头后先问路上顺利不顺利,听说一切顺利,一个个才露出舒心的笑容来。 刚到之后,李青文被娘亲、嫂子和姑姑拽进了屋,家里其他人则赶紧去车上卸东西。 不管愿意不愿意,刚从外头回来的人都会被招呼到炕头热一热,李青文坐在炕上,跟嫂子说他们在森林中忙乎的事情。 炕头只会把屁股给烤熟,但是热腾腾的汤面,却让人从里面热乎起来。 吃饭的时候,李青文听说了一个事情,周瑶回来了。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因为这个,李青文吃饭的动作都快了不少,吃完一抹嘴,穿上衣服就出去了。 他走的很快,所以没看到娘亲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青文一出门,在外头吃饱喝足的大狗们也立刻开始饭后散步,颠颠颠的跟着跑到了营地里头。 此时的营地里面,虽然官兵搬走了,但是一部分流犯和所有的牛马都在,并未显得多空旷。 出来的急,李青文只带了帽子和手套,顶风跑了一会儿,鼻子被冻的通红。 他一路到了周瑶从前住的房子,敲响门后,开门的是他表妹刘月蓉,自打来到边城后,刘月蓉姐妹一直跟着周瑶学医,平时打下手,她们几个都是住在一起的。 看到李青文,小姑娘笑的眼睛眯了成了一道月牙,“哥,你回来了!” 李青文点头,捂着刺痛的鼻子往里走,“弄回来不少好东西,你要是有空就去家里坐一坐,挑点自己喜欢的。” 刘月蓉先是高兴的应下,然后道:“等等吧,等孩子睡着了。” 孩子?! 李青文一时没听懂,还没看到周瑶,倒是听到屋里传来一阵嘹亮的婴儿哭声。 屋里面,刘月云抱着小小的婴孩起来,边走边哼,原本一脸烦躁的周瑶听到了门口的动静,披好衣服走了出来。 进到里面,李青文才发觉,多了两道屏风,周瑶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看到他,挑了挑眉,“回来了?” 李青文点头,“刚到家。” 和上次分别时,周瑶看上去没甚变化,一脸明显的困倦,坐在凳子上,把烧的热气腾腾的热水倒入茶碗之中。 李青文看她脸上浓重的黑眼圈,劝道:“要不你先睡一觉,睡好了我再过来。” 提到这个周瑶就一脸烦躁,将茶碗重重的放在李青文的身前,“睡甚睡,一会儿就得被吵醒。” 仿佛应和她一般,里面原本微弱下来的孩子哭声又大了起来,旋即便听到了刘月蓉和刘月云姐妹俩哄孩子的“哦哦”声。 李青文往里看了一眼,但是被屏风挡住了,问道:“谁家的孩子,怎么放到你这里来了?” 像是被他逗笑了,周瑶道疲惫的脸上多了几分神采,“还能是谁家的,当然是我的。” 以为她在开玩笑,李青文回了一句,“你甚么时候成亲的,我咋一点都没听说?” 应该是谁家的孩子生病了,所以送过来治病的,李青文是这般寻思的。 但周瑶好像并没有说笑的意思,摆手道:“成甚么亲,这孩子是我生的。” 没有一个姑娘会把这种事情拿来开玩笑,李青文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里面的孩子哭声又大了,刘月云说可能是饿了,周瑶起身说要去喂奶,李青文便告辞回家。 回到家以后,李青文闪身去了后屋,同娘亲问起了周瑶的事情。 “她回来时就抱着这个孩子……”陈氏道:“听说孩子他爹已经死了,唉,周姑娘这样菩萨一样的人,命未免也太苦了。” “她家的小丫头特别闹人,嗓门也响亮,是个磨人的主儿。”姜氏也叹息道。 周瑶回来时,姜氏和陈氏还有李茂玉也一直帮着看孩子,姜氏生的两个女儿都很乖巧,不咋哭,省心的很,她一个生了四个孩子的人了,依旧被周瑶家的小娃娃给哭的心慌。 李青文这时候才敢确信,那个哭起来惊天动地的孩子竟然真的是周瑶亲生的。 年幼时便跟随父亲流放,周瑶有一身的好医术,救无数人于苦难,自己却无法脱身,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成亲生子,结果相爱的人却英年早逝…… 李青文沉默良久。 哄孩子的事情李青文帮不上忙,第二日,便和小四哥和村里其他人一起,将周瑶旁边的两个房子收拾出来,用柴禾烧的热热的,这样周瑶和孩子一天分开几次,她好抓紧时间睡个觉。 村里的人对周瑶一向敬重有加,知道她带着孩子回来,纷纷送上自己家缝制的小被子、小衣服和尿布什么的,以表达她过去对大家伙的照顾之情。 因为奶水不足,另外从村里寻了个新媳妇给孩子喂奶,再加上李茂玉娘三个,还有陈氏和姜氏的帮忙,周瑶终于慢慢稳住了阵脚。 李青文再次来看她时,周瑶倒是没有之前那般疲态,啜着蜂蜜水,兴致勃勃的问他京城的事情。 周家原本也是京城人氏,只不过后来获罪,再也没有回去过,京城是周瑶的老家,小时候的记忆依旧还在,说到京城时,虽然不复从前怀念的神态,但也依旧跟别处不一样。 另外,周瑶着重问了李青文洪州的事情,看他两眼发光,脸上带着不自觉的笑,她形状姣好的眼睛眨了眨,看来是自己瞎担心了。 看着周瑶莫名的眼神,说个不停的李青文问道:“怎么?” “没甚。”周瑶懒懒的靠在后面的被子上,嘟囔了一句。 因为屋子里烧着助眠的熏香,说着话,俩人都昏昏欲睡,江淙进来时,便看到李青文和周瑶对着打呵欠,不同的是,一见到他,李青文便立刻清醒,像是欢乐的小鸟一般飞了过来,而周瑶只是扯过被子,让他们出去把门关严了。 因为李青文刚才打了瞌睡,刚从森林归来的江淙一边跟周瑶打招呼,一边给李青文包裹的严实些,要不然等会出去被风雪一激,受了风寒可就不好了。 半闭着眼睛,看到那两道身影亲密的靠在一起,周瑶翻了个身,听到门响后,埋头睡了过去。 因为江淙回来,李青文从周瑶那里出来,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到了营地里面,跟老邢头还有方氏等人一起凑了个热闹。 在京城时,特意打造了十几个铜火锅,跋山涉水的带回了边城,到了冬天这个闲暇时候,终于派上了用场。 李青文前世生活的北方小镇,冬天里家家户户都爱烧火锅,提前将排骨煮一煮,火锅肚子里面先码一层酸菜,再放一层排骨,然后再放炸丸子,再码一层酸菜、海带、冻豆腐,然后铺一层成片的五花肉,装满再倒一些老汤,这样火锅就算是装好了。 火锅中间是个铜制的烟囱,从上到下都是空的,可以放木炭烧。 一排火锅全都摆在门外,炭火在底座处烧,白色烟刚冒出来就被风吹的到处都是,同时,香味也传出去很远。 虽然一个火锅便能顶一盆菜,但他们这里都是胃口不小的人,李青文又用竖窑做了烤鱼,这个东西看着麻烦,其实比别的菜更加的简单,弄干净鱼之后,塞好料,放进去烤熟就行了。 铁锅里熏了几只鸡,焦香气冒出来,把鸡皮染上一层诱人的颜色,就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山有木兮【NP】
猛兽博物馆
我的傻白甜老婆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过激行为(H)
白日烟波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乡村透视仙医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