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分了神,一众人对于收入囊中的金银也是看的死死的。 折回去时,依旧是走着,此时天色稍晚,远处一缕霞光还没散尽,远处灯火便燃了起来,街边的小小食摊像是雨后冒出来的蘑菇,蜂攒蚁聚。 借着万家灯火,一行人回到了家中,周从信要回内城,李青文他们便没再强留他用饭。 送人时,一众人提前给他和周家拜个早年,让他不用再来回折腾,好好的在内城过节。 虽是回来的有些晚了,李青文还是去了灶间,把方氏买回来的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方正的一块,加白酒和姜片一起煮。 筷子能轻松插到肉里便关火,放冷水里快凉下来。 方氏在旁边撕扯着干菜,泡上。 凉后的猪肉控干水,放油锅里炸至表面金黄色,然后再放凉,切成片,抹上油料铺在炒好的菜干上开始蒸。 待饭菜上桌,众人洗好脸和手,梅菜扣肉也差不多好了,棕红的颜色,颤颤的肉片和油汪汪的菜干,让人看了就忍不住吞口水,再夹上一筷子,一口鲜香,肥而不腻。 李青文从前没做过这道菜,只是大概知道如何做,也是第一次尝试,一桌子人用“一扫而光”来表达了喜爱,就连一向喜欢清淡的李青卓都忍不住多吃了几口。 看着他二哥慢腾腾的吃了两碗饭,李青文想,那十斤的秤数,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达成。 往落脚的客栈走时,月光如华,李青文抬头看着清冷的月亮,想着码头上的江淙和远在边城的亲人。 同一个夜晚,盘坐在甲板上的江淙也看着同样的月亮,想着相差无几的事情。 第130章 李青卓休假了, 得了空,带着一干人等去到书院。 学院里大都京城子弟,前几日便回家去了, 平时拥挤的门口一下变的空荡荡的。 将年礼给门房的人,李青卓说要带亲属进去游看一番, 门房的人打开了大门,一众人等鱼贯而入。 他们这一行里面,不但有李青文和李青瑞,还有蒋立平的俩儿子, 原本也想让蒋家嫂子一同来, 方氏在榨菜呢,说啥也不一起,只让两个儿子去沾沾那书香气,希望日后脑袋能灵光些。 书院里青砖铺地,宽敞整洁,树木林立, 亭台楼阁, 墨香尤未散去。 文正书院毕竟历史久些,出过不少名人, 每一处他亭子或者水池都有些故事, 李青卓挑着他觉得真实的给他们讲。 大家伙只觉得很厉害。 李青文在高达四层的藏书阁前驻足片刻,听他二哥说, 这里藏书无数, 除了最顶层的,其他的都可以借读, 羡慕的不得了。 昨日他买的那些破破烂烂的书花了不少钱,在这里就读的学子, 坐拥这多好书,实在是令人羡慕。 藏书阁后面是论道说经的书堂,这里只有京城有名望的文人和学士来讲课,才会开放。 学院内一派幽静,穿着素淡衣袍的李青卓信步而行,身姿挺拔修长,与周遭的清雅之景尤为相称。 李青瑞看了几眼,心中欣慰,让二弟来京城读书,果真没有错。 这样想着,他又看了李青文一眼,幺弟也是块读书的料子,就看他意下如何。 文正书院的后山原来是一片田,从前学生们是要轮流下地务农的,以此来让他们知晓农活的不易。 后来慢慢的就成了种花,且有专门的花农来伺候,一大片一大片的,现在还有不少还开着。 围着书院转了一圈,然后再从大门出来,李青顺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管咋样,以后好好挣钱,送他们的孩子都去读书,就算读不成,识字也是好的。 回去的时候,他们买了一袋子白面,想到昨日周从信送来的一整只羊,李青文顺便买了一捆子芹菜,他切芹菜,李青宏剁羊肉,方氏和面,做了一顿面条,每人碗里一大勺子芹菜炒羊肉做浇头。 吃过饭,李青瑞跟方氏说,要出去送信,今天定然回不来,晚上不用做他们哥三个的那份吃食。 他们这次来京城,带了好几包书信,除却送往大江南北的商队,京城也有几十封,收信人分散四处,得过年前送出去。 为了能快些,李青瑞特意打听了一番,找了对京城最为熟悉的马夫。 李青卓没去,他拎着李青顺等人在附近转一转,这次也坚持的叫上了方氏,不远千里来到繁华的京城,就算不买东西,也该出去看看。 所以,吃完这顿面条,小院的门一关,两拨人便分别走开了。 去往洪州的信都在秦冬梦身上,李青瑞手里的都是边城流犯和官兵的书信。 这位姓张的马夫果然对京城的各处都很熟悉,什么犄角旮旯都能寻的到,一个下午,他们就送出去十几封信。 晚上四个人在外头吃饭,李青瑞三人吃的清水面,单独给他点了酒和下酒菜。 因为这顿酒菜,晚上宿在便宜又简陋的客栈中,马夫也没有半句怨言。 一边送,一边穿梭在去往大梁各地的商队之中,把外地的信件一一托付给人。除此之外,哥三个还去了周从信告诉他们的那几个珠玉铺子,把那些小珍珠陆续变卖成了银子,这个时候,李青文才知道,江淙在河滩底下摸到的石头不是玛瑙,而是红玉髓。 因为颜色红亮,声音清脆,很受女子喜爱,另外,这种东西还某些地方还负有“福慧”之名,故价格可不低。 这一袋子红玉髓卖了不少金银,带这多黄白之物,哥仨有些不安,跑到外城北面时,回了一趟家,把钱挖了坑埋在茅厕后头。 放在房子里头心里都觉得不安,特意选了这么一个谁都不愿意靠近的腌臜地方。 埋完了,李青宏顿时茅厕也不臭了,道:“你们去范阳城卖东西的事情,李青勇跟我说了八百回,一开始我也跟着他一般气血上涌,不能入睡,后来次数多了,也就木了,现在我总算是明白了他。” 眼睁睁看着一袋子石头换来这么多金银,任谁都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李青文道:“二哥,这次回去,你的耳朵怕是也得不了空闲,他挖出来的珍珠也拿来让我一并卖了……” 而且,这次卖的钱,可是他自己的。 李青宏也笑了。 说笑也是抽空,他们还得上车,接着走。 赶车的老张知道他们兄弟都是爽快人,话比一开始多了,道:“你们把这些信给胡同里的车夫,只需掏点铜板,他们两天之内保准都给你送到各家各户,还需费这个劲一个个的地方跑。” 大家都是过日子的人,细账算的很清楚,马夫送信只赚个跑腿的钱,远近不同,一封信是几个铜板到几十个铜板不一,他们这一堆,二三两银子足够送完。 但李青文他们整日雇佣车马、在外头吃住,全跑完,没有个四两多银子下不来,还要受奔波之苦,怎么看都划不来。 按理说,他们哥仨照看自己的生意,老张应缄口不提这个,只是看他们兄弟实在节俭,出门不是带干粮就是吃面,睡的是能将就就将就,他才忍不住开了这个口。 “谢谢老哥提点。”李青宏刚喝完水,抹了抹嘴巴,道:“老哥不知道,这些信都是几千里外的人送到我们手上的,他们不容易,我们也不容易,亲自送到人手上,才能安心啊。” 省钱省力的法子他们也知道,但终究还是想更稳妥些。 “这路不白跑。”李青瑞也笑道:“我二弟在京城读书几年,都没走出几里地开外,我们仨刚来,就转了上百里,瞅外头这些花花绿绿的,眼睛都不好使了。” 是的,周从信那日带他们去的庙市,李青卓都没听说过,他在京城这些年,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他恩师家里。 林唯盛家距紫藤巷子不远,约莫几里地,李青卓一大早挑着年礼去林家,礼品大都是在边城就准备好的,松子和榛子以及干蘑菇、腊肉和各种药材。 没有任何意外的,他被留下用饭,待到天色晚了,才给放回来。林唯盛松口的这么痛快,还是因为知道李家有人从边城来看他,想让弟子多和家里人团聚。 当然,回去的路上,李青卓的肩上又是沉甸甸的,是师娘和师姐俩人一起装的回礼,一边挥手道别,一边笑,这么多弟子,还是头一次挑着担子送节礼的。 从林家往回走时,天将将擦黑,李青卓经过一个窄小的胡同时,突然被一个人撞了一下。 他只退了几步,对方却跌倒在地,那人坐在地上一时没起来,李青卓看她身上的血迹,愣了一下。 被撞倒的是个女人,鬓发凌乱,衣衫不整,她仓皇的看着四周,一脸惊恐的抓住李青卓,“求求你,救救我!” 就在李青卓被陌生女子求助时,李青文他们手里就只剩下了两封信,这两封信有点棘手,一封是收信的人搬家,另外一封是送到了地方,对方说不认识送信的人,让他们从哪里拿到的,就送回哪里。 然后,李青瑞和老张打听搬家的去哪里了,李青文和李青宏守在不认识送信人的那家门口。 “这家人和送信的人是亲兄弟,只是不想收。”李青宏刚问完旁边卖鱼的大姐,回来说道。 写信的是边城的流犯,失手杀了人,被朝廷定罪,家人自觉蒙羞,从南方搬回了京城老家,就是想跟他一刀两断,并不愿意收这封信。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即便案子发生在南方,这事还是传到了京城,街坊邻居都知道,一打听便清楚了。 李青文有些发愁,流犯犯错,朝廷已经给了刑罚,他不予置评,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信送到,对方不愿意收,这可有点难办。 正等着,一只小脏手抓在李青文的衣角处,李青文低头,看到一个不如他大腿高的小孩子,穿着布衣布褂,小脸蛋被风吹的通红,正仰着小脑袋看他。 “哥哥,我饿……”小孩子可怜巴巴的看着他。 李青文愣了一下,把袋子里的高粱饼子掏出来,“咋自己一个人,你家里人在哪?” 这小孩子穿的普通,身上却很干净,不像是乞丐,那就应该是一般人家的娃娃,但身边却没有其他人。 小孩子饿极了,一口接着一口的吞咽着糙饼子,李青文怕他噎到,赶紧把他手边的另外一半给掰下来。 小孩吃的正欢,并没有察觉到手里的饼子只剩下一半,待吃完了,抿着嘴巴,湿漉漉的眼睛看着李青文。 李青文这次一小块一小块的喂他,吃完,哄他去旁边,找人问这是谁家的孩子。 可是,问了一圈,周遭的人都说没见过。 第131章 大通铺里, 呼噜声震天响,一开始进来时,李青文被臭脚丫子熏的想吐, 闻多了,也就习惯了, 所以他进门就不想出去,要不回来还得遭二遍罪。 吃饱的小孩子趴在他的胸口,手脚并用的扒住李青文,软软的身子如同一团糯米。 这孩子他们问了一圈也不知道是谁家的, 李青宏去了衙门, 衙门只说可以贴告示,但并不想留小孩子,这个小家伙一直拽着李青文的衣服,最后,不得已只能把他带回客栈,并在衙门里留下了紫藤巷子的住所。 天快要黑下来的时候, 他们守着的那家后门开了, 那家仆从看看左右没人,立刻拿走了那封信, 并且告诉他们, 以后不要来了,下次接到信, 老爷一定会直接当着面烧掉。 他们家这样, 李青文也不指望有回信,李青瑞那边也打探到了新家的住处, 竟然离紫藤巷子不远,回去的时候顺路带去便行了。 棘手的两封信算是解决了, 但他们又捡到了一个小孩子…… 就在他们为这个娃娃发愁的时候,一队人马追到了胡同,拦住李青卓,询问有没有看到一个受伤的漂亮女人。 李青卓摇头,十多个火把在胡同内巡视两边,那些人打量他片刻后,立刻上马继续追。 黑云蔽月,冷风鬼号。 李青卓看不真切前方,没过多久,身后和前方同时传来了马蹄声,他皱了皱眉,躲进了阴影中。 天已经黑了,胡同外面这一处被火把照的通红,附近人家被这动静惊动,不敢探头看,连忙关紧了门窗。 天黑后,能在外头这般纵马的,都是百姓决招惹不了的。 前头的人马正是刚才盘问李青文的那一队,其中一人下马,跪拜:“大人,属下失职,尚未寻到那女人。” 后头的只有两骑,其中一人怒道:“还不速速通报各个城门,明日严查出城的人,我就不信,一个大活人还能插翅飞了!” “遵命!”应了一声,这队人立刻调转马头。 起风了,打着旋的风从衣摆底下钻进去,看着路上犹亮着的一支火把,李青卓的背后一片冰凉。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来,“你还要躲到甚么时候?” 李青卓抓紧了担子,一步步的从树影后走了出来。 高大的男人站在火把光亮之外,看不清面目,一双眼睛锐利如刀。 宝剑出鞘的声音刺破冷风,李青卓想都没想就向旁边躲去,带着担子一起。 暗处的男人笑了一声,“书院里那些武夫教的三脚猫功夫,还敢拿出来丢人现眼,不自量力!” 李青卓还没来得及动,前头的筐子就已经被劈成了两半,男人“啧”了一声,没看清楚他做了什么,匍匐在胡同高墙上的黑影被砸中,吃痛“噗通”落地。 另外一个人立刻飞奔进去捉人,李青卓抓住了担子,还没动作,肩头猛的被人按住,身子被重重的掼在墙上,这一下,疼的他眼前一黑。 “私助朝廷要犯,该当何罪?” 冰冷的气息吹在脸上,刺痛了脸,李青卓偏过头,喘了两下,“我只知道她是个有孕在身的女人,再不救治便会一尸两命。” 耳边传来一阵轻笑,“她是不是还告诉你,她原本是良家女,家道落败,落入青楼做清倌,被强抬进了府,舍了命才逃出来的,是吗?” 李青卓呼吸顿了一下。 “李青卓!”男人狠狠的握住他左臂的旧伤处,“你还要被女人戏耍多少次才会长记性?” 被流匪刺伤的手臂还没痊愈,李青卓额角疼出一片虚汗,眼看着女人被捉,并且被打晕,压下被男人喊出名字的惊诧,咬着牙问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恶蛟的新娘(1v2)
深宵(1V1 H)
万古神尊
篮坛大亨
桃源俏美妇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树深时见鹿
女奴的等价替换
神秘复苏:鬼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