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警犬妈妈大战调教师 > 第438章

第438章

里,无不可对人言之事,行事光明磊落,哪怕行军打仗都是阳谋。可皇上毕竟不是昭阳帝,他这江山是他自己打来的,也是他十多年卧薪尝胆谋划而来,若他再吃一次他父皇那样的亏,你觉得,他能有今日吗?” 萧昶曜摇摇头,“陆大人也还睁着眼睛呢!” “不错,皇上和陆大人一人在明,一人在暗,还有崔谢两家。”方太妃看着儿子,苦口婆心地道,“再者,这江山本就当是萧恂的,你父皇窃位十多年,又为天下百姓做了什么?我听说,当今江浙两省还握在太皇太后的手里,每年向朝廷纳的赋税不过两百多万两白银,你可知道建元爷的时候,这两省一年的赋税是多少吗?一千多万两白银啊!” 萧昶曜是个书呆子,听得这话,简直是震惊不已,他不由得想到萧恂继位前,国库亏空上千两银子,可萧恂继位后,国库不但有盈余,还能从容地拿钱出来疏浚河道,赈灾救民。 而这个时候,江浙两省的赋税竟然全部都进了太皇太后的私库了。 简直是岂有此理! 萧昶曜腾地站起身来,“母妃,若是如此,儿子更是要进宫了!” 方太妃知道自己激起了儿子的正义感,早知道,她就早点跟儿子说了,欣慰地点点头,“你还是要好好和你祖母讲道理,不要一下子把你祖母气出个好歹来,免得连累了皇上和皇后。” “儿子知道分寸!” 萧昶曜从站在神武门前,看着眼前偌大的,崭新的,气势恢宏的皇宫,他听高斌说,皇上修建这座皇城,没有花老百姓一钱银子,全是从西凉和北契抢来的财物修建起来的。 高斌说,皇上说过了,惟以一人养天下,不以天下养一人。 所以,是不是因此,萧恂才会将自己所得全部拿出来赈济百姓,为天下谋福利? “郡王爷,您怎么来了?” 守宫门的人迎了上来,乐呵呵地问萧昶曜,“您是要去养心殿还是去宁寿宫,还是去慈宁宫?” “我要去乐寿宫,太皇太后几次宣我进宫,公公可否帮忙通禀一声?” “这有什么不能的?”内侍忙让人小跑着去了,不一会儿,方榈手下的人亲自来了,迎了萧昶曜去宫里,路上难免责备道,“太皇太后惦记您和大皇子殿下,从昨日想到了今日了,您总算是来了!” “哪有什么大皇子殿下?”萧昶曜厉声呵斥,“你再如此说话不知轻重,本王就启禀皇上让你去守皇陵去!” 那内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郡王爷饶命!” 萧昶曜这一刻才意识到,跟在萧恂等人身边的人,和跟在太皇太后跟前的人是何等不一样,他打小就在陪都的皇宫里生活,对宫里的氛围是太了解了。 这里却不同,沿途都能看到走路轻快,说话轻声细语的宫人,不乱了规矩,但却让人很舒服,少了几多戾气。 “孙儿拜见皇祖母!”萧昶曜在太皇太后的跟前跪下来,太皇太后的手里端着一碗莲子羹,喝了一口,嫌甜了,递给胡嬷嬷,“你吃了吧!” 她似乎才看到萧昶曜,“哟,是曜儿啊,快起来,你看看皇祖母,老眼昏花了,这是多早晚来的?怎么跪在这里这么久了,也没人跟哀家说一声?” 太皇太后作势要亲自扶着萧昶曜起来,萧昶曜一撑着地面,起了身,淡漠地看了她一眼,“孙儿才来不久,祖母没有看到,是孙儿的错!” 太皇太后很满意,“听说你出城了,是做什么事去了?” “修河道,孙儿和工部主事高斌一起,去城外看看今年还有那些地方的河道需要疏浚,趁着农闲,把这些都做了。” “很辛苦吧?”太皇太后意有所指。 “不辛苦!” “怎么会不辛苦呢?比起那些老百姓们,自然是不辛苦,可若是比起天天儿坐在龙椅上的皇上,怎么能说不辛苦?” 萧昶曜不说话了,太皇太后见他低着头,以为他是听到了心里去,故意叹了口气起身,走到了他的身边,将他拉着坐在了自己的座上,“都是太祖皇帝的血脉,你父皇是坐过龙椅的,你也是龙子,你真的甘心这天下给别人坐,不是你的?” 萧昶曜想说,他并不是父皇的长子,更加不是嫡子,就算论资排辈也轮不到自己,可是,他不想把大皇兄拉进来,只好道,“皇祖母,江山已定,孙儿要什么没什么,如何和皇上抗衡?” 他抬起头,紧紧地盯着太皇太后的眼睛,见她一双老眼里闪过精光,一抹算计得逞的喜悦浮上来,萧昶曜心里不由得一沉。 眼下这样不好吗?太皇太后住的乐寿宫可以说是宫中宫,城中城,在这座宫城里,是最奢华的宫殿了,比皇太后住的慈宁宫都要好。 足以见皇上奉养太皇太后的一片孝心。 “唉,这要怪也只能怪你们父皇,当初对萧恂实在是太信任了,以至于对他都没有设防。你也不妨在外头问问那些大臣们,当年先帝对他们都不好吗?为何就不念一点君臣之心呢?” 萧昶曜道,“皇祖母,父皇为了大位背叛了大雍,朝臣们没有拿孙儿和大皇兄开刀,都是皇上压制,孙儿难道要再做忘恩负义之事?” 太皇太后怒不可遏,腾地站起身来,一耳光扇在了萧昶曜的脸上,“你在说什么?子不言父过,你是如何当儿子的?” 萧昶曜索性也站起身来,他脸上火辣辣地疼,“皇祖母,不知若天下百姓知道江浙两省的赋税都捏在您的手里,会做何想?” 第962章 元嘉 太皇太后腾地起身,她震惊不已,这件事,萧昶曜是怎么知道的? 对了,一定是萧恂,他把这件事说出去了,他就不嫌丢人吗?堂堂一国之君江浙两省的赋税都不能入国库,他就不怕世人对他的评价? 萧昶曜一看太皇太后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他心痛不已,“竟是以全国奉一人,不,奉一家,这天下到底是殷氏的天下,还是萧家的天下?也难怪,太皇太后一直要孙儿去抢那皇位,原来不是为了孙儿,也不是为了父皇,而是为了殷家。” “是不是五弟要朝江浙两省动手了?也是,五弟那样的人,自己都不舍得取老百姓的一丝一线,不舍得吃老百姓的一饭一粒,又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太皇太后如此鱼肉百姓,拿老百姓的血肉供养外戚!” 萧昶曜轻笑一声,紧接着,这笑声竟是止都止不住,从他的胸腔里震出来,他轻蔑而又冷漠地看着太皇太后,“天道有公,到底不忍心弃了百姓,才会让五弟登上皇位,太皇太后,这个忙,孙儿无论如何帮不了,孙儿想孝顺也不能在这上头孝顺,孙儿告退!” 说完,他连礼都不行,掉头就走。 太皇太后退后两步,两腿无力,坐在了宝座上,她不敢置信地看着已经出了门的萧昶曜,愤怒地道,“这是老大养的儿子,养了个好东西!他以为,没了他,这皇位就没人坐了吗?” 胡嬷嬷递了一碗茶给太皇太后,安慰道,“清河郡王不愧是太祖血脉,知道心系百姓,只是太不知轻重了一点,太皇太后多往好处想!“ 这算是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太皇太后猛地将碗往地上一扔,“你这是说哀家没有心系百姓了?” 胡嬷嬷噗通跪下来,可怜她年纪大了,这么多年服侍太皇太后有功,又是身边跟了一辈子的老人,太皇太后少有这么发作她的,这猛地一跪,也幸好地上的地衣厚,才缓冲了一下,即便如此,一双膝盖也疼得她额上冒了冷汗。 “太皇太后息怒,奴婢不会说话,太皇太后别和奴婢这蠢人一般计较,平白气坏了身子。” 太皇太后看着她额角的细汗,半晌,才不甘心地道,“起吧!” 胡嬷嬷却不敢起来,“奴婢该死,太皇太后就让奴婢多跪一会儿吧,奴婢是老糊涂了!” “是啊,你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跟了哀家一辈子,你对哀家是什么心,哀家哪里不知道。老而不死是为贼,他们这是嫌弃哀家活得太久了啊!” 同住在宫城里,太皇太后的的乐寿宫和襄王住的宁寿宫只是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但襄王基本上不到乐寿宫里来。 说来说去,母子一场,却不过是彼此利用罢了。 太皇太后心中满满都是恨意,无处排揎。 “去让靖江郡王进宫来见哀家,哀家不信,就没有一个人不动心的。他算个什么东西,被封了个清河郡王,也不过是宫人生下的儿子,浅薄至极!” 太皇太后这是对萧昶曜恨上了。 萧昶曜从宫里出来,转身就去了清河郡王府。这里是萧恂刚刚赐下的王府,在澄清坊的最边上,都挨着照明坊了,元嘉和沐归鸿刚刚到,准备梳洗一番进宫去见皇上。 萧昶曜看到妹妹一家回来,高兴不已,连方才在乐寿宫里生的一肚子气都顾不上了,抱了沐归鸿的长子,逗着他喊“二舅”。 “快喊,喊了,二舅带你去买好吃的。” 孩子只有一岁多,嘟囔不轻,又有点认生,嗫嚅一声后,就朝母亲看去,瘪嘴想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元嘉心疼得不得了,忙接过了孩子,“二哥来得不凑巧,我和王爷要进宫去呢!” “算了,我跟你们一块儿进宫吧,我给你抱孩子。这小家伙生得有些单薄了些,你是没看到皇上的一双儿女,结实得不得了,将来长大了肯定是个调皮的。” 沐归鸿心急如焚,催道,“那就快进去,我怕去晚了,阿恂会怪我呢!” 萧昶远想了想,既然二弟都去,他也跟着进宫去好了。 萧恂正在养心殿后殿里陪谢知微说话,听说南平王和大公主回来了,和靖江郡王和清河郡王一块儿进宫来,他激动不已,忙道,“快,带他们进来,皇后娘娘也想大公主了,让他们先来这里。” 谢知微的眼睛一亮,急得忙站起身来,吩咐胡桂,“你赶紧去楚家,请绫华公主和驸马进宫,就说元嘉公主回来了,让他们进宫,今日设宴给他们接风。” 萧恂不由得问道,“设宴还来得及吗。“ “有什么来不及的,都是兄弟姐妹,他们还争吃什么不成?不过是凑个热闹。” 两人忙出了门,站在廊檐下,不一会看到几个人联袂而来,还没走近,元嘉就喊了一声,“微妹妹!” “元嘉姐姐!” 谢知微忙奔过去,两人抱在一起痛哭,一下子将一群男人吓得站在一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你能回来,真是太好了!” 好半晌,谢知微才松开元嘉,眼里都是累,上下打量元嘉,“能看到你,真是太好了!” 元嘉哭得不能自已,自己都泪流满面,却帮谢知微擦眼泪,“我就是太想你们了,才回来的。” 谢知微道,“回来好,回来好,我帮你在绫华的公主府旁边留了一栋公主府,都修葺好了,就等着你回来了住!” 元嘉听说,眼泪又刷刷刷地流下来了,“有公主府,我就不回云南去了,你都不知道,那地方除了金子多,啥都没有!” 把谢知微都逗笑了,元嘉醒悟过来自己说了什么,也不由得跟着笑起来,两人含泪而笑,握着的一双手,不舍得分开。 元嘉的儿子见母亲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吓着了,这会儿哭起来,伸手要娘亲。 元嘉忙接过来,指着谢知微让儿子喊“舅母”,小孩子吐词不清晰,小心地喊了一声,谢知微看着生得白白的,很秀气的孩子,喜欢得不得了,牵了孩子的小手,“我让他们去把表姐,绫华,还有孩子们都带进宫来,一会儿去请娘和父王过来,今日就在这里开两桌席,一家人热闹热闹!” 第963章 赏人 “好啊!”元嘉自然是无不可,两人进了燕喜堂,萧恂才领着众人进来,在燕喜堂里落座。 萧恂和三个王爷坐在明间,谢知微和元嘉带着孩子去了次间。 “太子和大公主呢?”元嘉问道。 谢知微才想起来,忙让人去把太子和大公主接过来,紫陌亲自带着太子过来,大公主则是米团公公亲自护送过来的。 元嘉一手抱着大公主,一手抱着太子,越看越喜欢,问儿子,“这是表弟,这是表妹,喜不喜欢?” “妹妹好看!”小家伙站在榻边,凑近了和两个孩子玩,两个孩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也盯着小家伙。 谢知微问道,“孩子叫什么名字?” 元嘉道,“叫晚童,早产了几天,身子骨一直不好,这次我不打算带他来的,后来一想,就带过来吧,横竖还有你,看你能不能想个法子,让他生得壮实一些。” 谢知微牵了晚童的手过来,不动声色地把脉,也未见异常,便道,“没什么,小孩子若是能吃能玩,精神好,没别的毛病就行了,多动一动,将来身体自然就好了。” 元嘉听她这么说,也就放心了。 崔南嘉带着阿菟来了,绫华带着阿丑也来了,一时间,燕喜堂的次间热闹得不得了。 玄桃进来道,“皇后娘娘,慈宁宫那边,皇太后请几位王爷和公主们去那边,说是那边宽敞,一会儿宴席就摆在那边。” 谢知微让人请了萧惟和萧灵愫来,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去了慈宁宫。 皇太后站在廊檐下等着,看到元嘉和沐归鸿二人,也激动不已,二人带着孩子要给她下跪,她忙一手拉着元嘉,一手抱着孩子,“就算行礼,也要等进去啊,这光溜溜的跪在地上,膝盖不疼?” 等皇太后落了座,晚童被皇太后抱在怀里,元嘉和沐归鸿倒是不好行礼了,谢知微过去把晚童抱开,两人恭恭敬敬地给皇太后行了礼。 “去把东西拿来!”皇太后吩咐了一声,容嬷嬷便去拿了一个匣子来,皇太后递给元嘉,“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出阁,我也没有送你,娘家人就只有你大哥一个,委屈了你这孩子了!” 元嘉落下泪来,“侄女没有什么委屈的,微妹妹把一切都安排得很好,从京城万里迢迢地送了嫁妆过去,没有比这更妥帖的了!” “都是一家人,就不说这些了。你这嫁得山高水远的,以后要见面是真不容易。不过,京城里,给你留了公主府,你以后要回来了,也有个落脚的地方,不管怎么说,宫里都是你的娘家!“ 元嘉扑进了皇太后的怀里,喊道,“大伯娘,我知道了,以后我常回京城看望您和微妹妹!” 绫华也忍不住落下泪来,见皇太后的眼里噙着泪水,她生怕皇太后年纪大了,伤了心就不好了,忙道,“不是说有好吃的吗?我都饿了!” 皇太后破涕而笑,“你这个贪吃的,都当娘了,也不怕阿丑笑话你!” 阿丑听到自己被点名,有些不明所以,扭头看向皇太后,“外祖母,阿丑很乖哦!” 众人不由得大笑起来,大殿里的气氛一下子好了很多,元嘉只觉得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好的了。 不一会儿襄王就来了,穿着一身粗布衣,头上还戴着一个斗笠,进门与皇太后见过礼,喊了声“嫂嫂”,就对几个王爷道,“你们是不知道啊,后面什刹海里的鱼是真多,我这才不到一个时辰,就钓了好几条回来,才让人送到御膳房去了,一会儿我们就吃这新鲜鱼。” 元嘉和沐归鸿领着儿子过来给他行礼,襄王从怀里摸出了一张银票递给元嘉,“你出嫁的时候,也没有人给你添妆,拿去买首饰去!” 元嘉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忙道,“皇叔,这太重了!” “重什么重,女孩儿家家的,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 一家人聚在一起,分两桌,热热闹闹地用了一顿饭。 天色已晚,元嘉又是长途跋涉而来,皇太后就早早地打发他们去休息,谢知微留元嘉在宫里住,元嘉没有拒绝,谢知微便让人将懋勤殿收拾出来,供她一家先住下。 次日,崔南嘉和绫华也带了孩子进宫,四个人领着孩子在养心殿待了一天,有着说不完的话,待了整整一天,用过晚膳,才散。 萧恂和三位郡王,两位驸马,一起去西山打猎,也是至晚方回。 离封后大典越来越近,整个燕京城都很兴奋,新帝和皇后的大典分别在前后一日,之后,将是论功行赏的封诰,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庐州谢家二房在京中的宅子位于宣北坊西斜街上,不似谢家长房在皇城之中,但也是好地方了。 谢从筠在闺房里发了好大的脾气,怒道,“他竟然敢这样欺我,娘,您让人去孟津王府,这婚事,我不要了,我要退婚!” 洪大太太吃了一惊,“这怎么可能,婚事可不是儿戏,哪是你说要就要,说退就退的?将来别人怎么说咱们,你还想找到一门好亲事吗?” “找不到就找不到,总比现在这样被人笑话强。”谢从筠哭得不能自已,“还不知道别人怎么笑话我呢,特别是明婉,不知道暗地里怎么笑话我,呜呜呜,娘,这分明是大姐姐要对付我,故意把给大姐夫的女人塞给了郡王爷!她分明是嫉妒我!” 洪大太太也是气得浑身哆嗦,心疼女儿,怒道,“我这就去找你大祖父,让他评评理去!” “娘,我也要去!” 母女二人便坐了车去了南熏坊的谢家,正好谢老太爷下了衙回来,正在书房里和谢元柏说话,听说宣北坊谢家的来了,他皱了皱眉头,“让进来吧,看有什么话说?” 等洪大太太进来了,两人坐着都没有起身,洪大太太和女儿气冲冲地来,随便福了福身,便道,“大伯父,他大伯,我来呢是想找你们帮忙评评理,筠姐儿的婚事眼见就在眼前了,皇后娘娘这是怎么说,皇上赏了两个女人下来,她不但不拦着,还连气儿都不通一下,这还是一家人吗?” 第964章 乖孙 谢元柏一听她开口就指责女儿,手里端着茶,往桌上狠狠地一放,“你若是来吵架的,我让人把你带去找袁氏,你来这里,发什么火?开口就指责皇后娘娘,这是你能说的吗?” “哦,敢情你是没把皇后娘娘放在眼里?国家国家,先国后家,连最起码的尊卑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好跟你说的?” 谢眺坐着不吭声,只当没有听见,他是极为厌烦了宣北坊那边了,等谢元柏把话说完了,他方才挑起眉道,“洪大媳妇,皇后娘娘虽然是谢家的女儿,也是萧家的媳妇,你若是兴师问罪,还是去宫里问罪去,你找我们说这些,站在我们的角度,皇后娘娘无论做什么,都没有错!你若是没有别的话,你就请吧!” 洪大太太见是这样,气得浑身哆嗦,她腾地站起身来,对女儿道,“我们走,我们这就进宫说理去,我就不信了,皇后娘娘连娘家都不要了!” 不等洪大太太走出屋子,谢眺喊道,“来人,把这屋里用水冲一遍,乌烟瘴气的,熏死人了!” 洪大太太的脸唰地就红了,也不知是气的,还是怒的。 谢从筠一个小姑娘,哪里受过这等气,泪水汪汪的,“以为家里出了个皇后,就有多了不起吗?一家子骨肉,这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 洪大太太向慈宁宫递了牌子,皇太后很诧异,“你说是皇后娘家隔了房的婶子?她不去见皇后,来找我是怎么回事?” 容嬷嬷道,“听说递牌子前,是去了南熏坊谢家的,听说闹得不开心。是要告皇后娘娘的状呢!” 容嬷嬷低声将之前谢从筠想给萧恂做小的事说了,又道,“这次是皇上把太皇太后赏下来的两个人要给孟津郡王做小,听说是为这事,说皇后娘娘不地道!” 皇太后气得笑了,“这可真是稀奇古怪的事年年都有,今年是格外多了,既然她要来告皇后的状,就让她进来吧,我也想听听,她能说出什么花儿来!” 容嬷嬷服侍皇太后多少年了,一看就知道皇太后是动了真气了,怕她气出好歹来,道,“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没两天了,等过了这两桩事,又是过年,来年,皇太后还会不会带奴婢们出去逛逛?” “你是说去真定府啊?我想带皇后一起出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成行呢?去还是要去的,我还想往西边走走呢,北边听说没什么好玩的,西边我想去看看。” “皇太后想皇后陪您去,谁知道呢,要是明年开年了,又有好消息传来,皇太后就又白盼了一年!” 皇太后果然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促狭,是说到我心里去了,要是真有那好事,我重重赏你!” 容嬷嬷忙谢恩,“奴婢这赏赐是得定了的!” 偏殿里传来一声嘹亮的哭声,皇太后和容嬷嬷忙快步走了进去,奶嬷嬷已经把句奴抱起来了,皇太后忙接过来,“哎呦喂,我的乖乖,醒了啊,叫祖母了?祖母来了,祖母等着乖乖起来呢!我们去园子里逛逛去?” 句奴在祖母怀里就不哭了,那模样儿可爱得不得了,皇太后心都化了,问奶嬷嬷,“吃过奶了吗?吃得多不多?” “回皇太后的话,太子吃得多呢,吃了两人份的,才是没有看到皇太后才哭了。” 句奴伸手要捉皇太后耳朵上的银丁香,皇太后顺手拿了一柄玉如意递给句奴,“这银丁香啊,等我句奴长大了要娶媳妇了,祖母再给你好不好?” 句奴也没有听懂,但却不妨碍他笑得开心,抓住了玉如意,往外一扔,好好一柄玉如意就砸在了地衣上,哐当一声就断了。 容嬷嬷心疼得不得了,皇太后却不以为然,“孩子喜欢,想砸,就让砸呗,将来我库里那些,不都是给他们的吗,我还带走什么不成?” 皇太后看都不看一眼,容嬷嬷只好把玉如意捡起来,让人送去修一修,用金嵌好连起来,就是一柄金镶玉的如意了。 不一会儿,洪大太太和谢从筠就顺利进宫了,来到了慈宁宫。 皇太后正抱着句奴在大殿里转来转去,隔着窗户,指着外头的景致告诉他,“这是花儿,那是草儿,那是树,我们句奴聪明,记住了吗?” 洪大太太不由得瘪瘪嘴,一个奶娃子,知道什么花鸟树木? 两人上去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看看怀里的孙儿,笑了一声,“怎么,不认识太子吗?” 洪大太太有求于皇太后,又是国法,忙又领着女儿给句奴请安,“参见太子殿下!” “平身吧!”皇太后不冷不热地道,赐了座,等上了茶,她才不紧不慢地问道,“听说你们才从南熏坊那边过来,不知亲家夫人如何了?” 洪大太太根本没去见袁氏,却不敢说,忙讪讪笑道,“大嫂一向身子骨康健,今日瞧着气色也好!” “那就好!”皇太后说完,便端起茶来,自己抿了一口,见句奴盯着她手里的茶碗,她不由得好笑,“孙儿乖,你现在还不能喝茶,你要是渴了,祖母让人给你喂水喝,好不好?” 她将茶碗端得远远的,吩咐道,“以后不要上这么滚的茶水了,要是不小心把我宝贝孙儿烫着了,可怎么得了?” “是!”容嬷嬷接过了她手里的茶碗,故意道,“皇后娘娘要是知道您又是这么疼爱太子,怕是又要说您太宠孩子了。” 皇太后笑得眉眼都舒展开了,“皇后那孩子,就是这么孝顺,她是怕我为了太子,让自己不自在,哪有那么多事儿?不过是一口茶的事。” 皇太后说完这些,还没完,对洪大太太道,“南熏坊谢家这边,长房这一支的姑娘是真好,皇后娘娘就不说了,我听说啊,永新伯世子夫人也是个极好的,三姑娘和四姑娘都说了好婆家,那两个孩子我也见过,都是知书达理的!” 皇太后看到谢从筠不以为然地撇撇嘴,目光为之一冷。 第965章 猛药 若是换了别的人,听了皇太后这么一说,纵然受了再大的气也要咽下去了,可洪大太太却没有这份玲珑心思。 谢从筠在一旁轻轻地踢了她一脚,她就什么都顾不上了,对皇太后道,“皇太后,南熏坊谢家这边的姑娘到底好不好,妾身就不说了,妾身今日来,是想找皇太后评评理,这天底下哪有这样不照顾自己妹妹的长姐呢?” 她先是将自家与孟津王府有亲事的事说了,又说孟津王府是多么重视这门婚事,如何准备聘礼,多么尽心,生怕委屈了新娘子,到了最后才说,宫里居然有了旨意,要将太皇太后给皇上准备的两个女子送给孟津郡王。 “且不说,皇后娘娘的妹子还没有过门呢,孟津郡王不该在新娘子进门前纳妾,只说哪有当姐姐的如此不把妹妹当回事呢?将来过了门,孟津王府的人还会把妹妹放在眼里吗?”洪大太太边说边抹起眼泪了。 皇太后这才明白为何南熏坊谢家与二房这边不来往了,一笔写不出两个谢字来,同样是姓谢,这差别也太大了些。 皇太后若是想处罚洪大太太着实是太容易了些,但投鼠忌器,毕竟都是谢姓的人,她忍了又忍,对洪大太太道,“做母亲的,要教导女儿不妒忌,此是犯了七出之条。天底下的母亲哪有不疼爱自己的女儿的,听说洪大太太就这一个女儿,多宠爱一些,原也正常,只是,天下做父母的当为女儿计之以深远。“ 洪大太太见皇太后板着脸说话了,心里也开始打起鼓来了,忍不住嘟囔道,“皇太后,皇后娘娘不也没有为皇上纳侧室吗?” 皇太后的眉眼一横,冷笑一声,“帝后之事,岂是你能够议论的?今日若非不想伤了皇后的颜面,你母女在我跟前的这副模样,你以为你能出得了这宫门?” 洪大太太这才知道害怕了,噗通跪了下来,谢从筠也吓得满脸煞白,跟着母亲跪下。 “就冲这善妒的性子,与孟津王府的这门婚事,你的这女儿都不是良配!” 洪大太太还等着女儿嫁出去后,将来回了庐州,能够在乡邻面前长脸,她可是郡王爷的丈母娘呢,庐州知州都要把她当座上宾。 洪大太太忙磕头,“请皇太后看在皇后的面前,饶恕妾身母女,妾身回去后,一定对女儿严加教导,不能让她善妒。” 皇太后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想和这母女说,让人将她们带出去,吩咐道,“把这边的事,找人透露给养心殿那边。” 皇太后知道,皇后从来不在她这边安插什么人,也从来不打听慈宁宫的事,这件事,若是她特地安排人去给谢知微说,谢知微必然会面上过不去,若是不说,这又是娘家人,背地里使坏,万一被着了道,就不好了。 谢知微虽不打听慈宁宫的事,但什么人进出了宫,她身为后宫之主还是知道的,娘家的人进了宫,不来见自己,反而去见了她婆婆,为的是什么,不用脑袋想,她都知道。 杜桂这边也得到了慈宁宫有心人的通风报信,很快就来养心殿。 日上三竿,谢知微还在睡,萧恂就跟吃了猛药一样,把她折腾得不轻。 她一觉醒来,日头都已经快上中天了,用被子捂住了脸,想死的心

相关推荐: 突然暧昧到太后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总统(H)   蔡姬传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