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警犬妈妈大战调教师 > 第186章

第186章

能写出这样的诗来,才学一定是不俗的,她听嫂嫂说过,楚州顾家乃是诗礼传家,顾公子祖上三代都是两榜进士出身,顾家三代里头,一共出了不下五位进士。 这就很厉害了。 萧惟是来请公子们去坐席的,他知道萧灵愫在屏风后面,便走了过来,目不斜视,对萧灵愫道,“你也把姑娘们请过去坐席吧,免得嫂嫂派人来请。” “嗯,我知道了!”萧灵愫道。 明婉这才看到,萧惟生了一张极为清俊的脸,目光端正,很有君子之风。 端宪郡主极为看重的小叔子,人能不好吗? 黄昏时候,吉时时分,新娘的轿子终于到了,跨过马鞍,钱粮盆,萧恪一身喜袍,用红绸牵着赵氏的手,进了王府的大门。 新娘子盖着销金盖头,过门槛的时候,看不清脚前,不小心绊了一下,萧恪忙伸手扶住了她,低声安慰道,“没事,小心些!” 拜过天地,萧恪便一手牵着红绸,一手扶着新娘子,将她送进了新房。 世子住的院子在左东路的荣庆堂,从殿堂的后面穿过去,过东西穿堂,便进了荣庆堂的院子,庭院里几株紫薇花开得极为繁盛,空气中漂浮过淡淡的花香。 廊檐下挂了红纱宫灯,窗户上贴着大红双喜的剪纸,萧恪将她扶到了床沿坐下,压襟、撒帐,待萧恪挑开了盖头,赵宝华不由得抬头朝萧恪看去,见他眉眼清秀,眼中神色柔和,看她的眼中闪过一道惊艳,赵宝华的心才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这门亲事,一开始她就是极为欢喜的,她也希望将来能够和世子和和美美地过下去。 接下来便是撒帐歌,干果从二人的头上洒落,之后,萧恪便被人喊去前面敬酒,赵宝华坐在床沿上,她不知道自己带来的丫鬟在哪儿,肚子也饿得很,头上的凤冠压得她脖子都要断了。 “嫂嫂!” 萧灵愫跨步走了进来,“二哥说让我来看看嫂嫂,看你这边有没有要我帮忙的?” 她这会儿想吃,想喝,但大妆还没有卸下,她也什么都做不了,世子还没有来,她也不能卸妆的吧? 萧灵愫从桌上端了一盘点心,让赵宝华吃,“吃一块,压压肚子,一会儿让人给你送吃的来。” 赵宝华便拣了一块绿豆糕吃,身上稍微有点力气了。 赵宝华与萧灵愫本就相熟,两人坐着说了会儿话,萧灵愫说今日郡主忙得脚不点地,明日要在正殿认亲,赵宝华才想起要先把明日认亲的礼先备着,便道,“大妹妹可不可以让人把我的大丫鬟绿萝喊过来?” 萧灵愫便让自己的丫鬟去喊人了,道,“嫂嫂给你的院子里也备了两个丫鬟,是从原先王府的下人里头挑上来的,一个叫荷香,一个叫墨画,二嫂先用着试试,要是不合手,将来你再挑。” 赵宝华也知道自己一进门就要打理中馈的,她以前在娘家的时候虽能干,但襄王府可比不得赵家,且前有郡主那般能干的,她若是做得太差,丢了自己的脸不说,也让看重她的郡主没脸。 一时间,她很是紧张。 不一会儿,绿萝便来了,道,“奴婢已经帮您把明日打赏要用的银锞子,金瓜子都备好了,还有鞋袜,都装好了。” “你去问一下墨画和荷香,看前面的席要是快散了,就帮我备些热水。” 萧灵愫坐了一会儿,见赵宝华这边的事儿都差不多了,庭院里有丫鬟在给萧恪请安“世子爷回来了”,她忙起身出去。 次日,认亲后,谢知微便随着赵宝华来到了她住的荣庆堂,两人屏退了丫鬟,谢知微问道,“这话原本不该我问,可这府上,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婆婆,我就斗胆问一声,昨夜的礼成了没?” 赵宝华便知道,这问的是昨日夜里,他们有没有成就夫妻之事? 赵宝华羞得脸发烧,她抿着唇,不吭声,旁边的嬷嬷笑着拿了装元帕的匣子过来,笑道,“恭喜郡主,礼成了!” 谢知微笑道,“恭喜我做什么?” 她松了一口气,对赵氏道,“你才过门,我也实在不好说现在就把府上的事交给你打理,不过,你便是新妇,我也还是要辛苦你每日里跟着我去回事厅,一应的事,你不知道的,都可以问我,我是想早日把这些事交给你打理的,不是我想躲懒,你也知道,我那边还有一大摊子事,将来王爷回来了,事儿更多。” 赵宝华如何不明白,她忙道,“我知道的,我不怕辛苦,我就是怕事儿做不好。” 第821章 新婚 “怕什么,你只想到一点,你是受过册封的世子妃,是这府里正经的女主子,谁不服你都没有用。况且,府上的事,凡事都有章程,你要是实在不知道如何处理,就循旧例,或是问我。” 赵宝华深吸一口气,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嫂嫂!” 谢知微坐了一会儿,便去了退思堂,这几日,她懒得两边府上来回跑,便暂时住在退思堂。 墨痕回来了,带来了萧恂的信,说楚州那边已经差不多了,如今在安排人去救萧昶曜,还是要等把萧昶曜救出来了,才会开始攻打。 这就是内乱了。 谢知微心想,若是萧昶曜突然没了,这些集结起来的人还能成气候吗? 本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听说萧昶曜不见了,谁不怕成为乱臣贼子?到时候,一哄而散,楚州也不足为惧。 而萧恂,要的恐怕就是只想知道那些人不服,想要追随原来的皇上,或是博一个从龙之功,一步登天。 这些,她都不管,问道,“你回来,除了跟我报平安之外,还有没有别的事?” 墨痕挠了挠头,“被郡主猜对了,奴才来,是打算让范先生几个即刻启程前往徐州,再就是,让驸马爷尽快赶过去。” 谢知微道,“那你等一等,我把王爷的衣服收拾一些,还有他要用的药,你带过去,盯着王爷好好用药。” 这几年,谢知微一直在给萧恂用药,他身上的七星蛊毒已经解得差不多了,只差最后一把火。 她让人驾了马车,帮萧恂收拾了一箱笼衣服,配好的药,交给了墨痕后,才回到了襄王府。 她又拟了单子,让人从库房里搬了明日赵宝华回门要用的礼物,清点了一遍,装到马车上,将礼单送去给赵宝华。 赵宝华拿到单子,极为感动,礼物备得很重,这是襄王府给她做脸。 萧恪出去店铺里看过后就回来了,他带回来一只小奶猫,亲自喂奶猫喝了羊乳,洗手之后进来,身上依然沾了不少猫毛。 赵宝华迎上去,道,“爷回来了?” 见他身上有猫毛,便忙亲自帮他揪掉猫毛,萧恪很不自在,他很少注意到身上的猫毛,讪讪道,“我以后把猫毛清理干净了再进来。” 大哥就很讨厌他养猫养狗。 “没关系,妾身小时候就很喜欢养猫,养过一只狸花猫,那猫儿很懒,又好吃,当时妾身的房间里还养了一条锦鲤,那猫儿天天想去偷锦鲤吃。” 萧恪一听,果然很感兴趣,一面在罗汉床上坐下,一面问道,“后来呢,它偷吃到了没有?” 赵宝华摇摇头,“没有,没让它吃到,妾身每日里将它喂得很饱,后来那锦鲤,妾身也没有养好,吃得多了撑死了,妾身很难过,就将那锦鲤埋了。” 她还记得那猫儿几次跳到桌子上,没有看到那条锦鲤,四处转悠寻找的模样。 两人说过了猫儿之后,关系似乎更加亲近了些。 用过午膳,照例是萧恪午睡的时间,他歪在次间的大床上,昏昏欲睡的时候,赵宝华低声和他说了掌家的事,“郡主也很忙,恐怕没多少时间管这边王府的事,说要交给妾身来管。” 萧恪打了个呵欠,努力让自己的脑子清醒一些,“那就只能辛苦你了,嫂嫂离京后,那边王府里的中馈是余侧妃在管,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事,可以问余侧妃。” 赵宝华“嗯”了一声,拿过薄被,帮萧恪盖好,便退到了南窗下的炕上,做起了针线,是给萧恪做的一件单衣。 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赵宝华刻意看了余侧妃一眼,见她的穿着打扮,和别的两个侧妃都不太一样,似乎要更加精致一些。 似乎感觉到了赵宝华打量的目光,余侧妃特意摸了摸头上的金钗,问赵宝华,“世子妃平日里玩不玩牌?家里多了一个人,以后就要更热闹一些了。” 赵宝华笑了一下,“我不太会玩。” 马侧妃笑道,“不会玩没关系,会开银子就行了。”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笑起来,钟侧妃也跟着陪了陪笑,笑声没有歇,便听到丫鬟进来报,“郡主和花侧妃来了。” 赵宝华忙起身迎了出去,她记起来,郡主从来没有跟她说过,中馈上的事,若是不懂,去问一下余侧妃。 她笑着从郡主的手里接过了花侧妃,扶着她去桌边坐下。 隐隐,四个侧妃里,以花侧妃为尊了。 次日,是回门的日子。 谢知微提前就为赵宝华将回门礼准备好了,她起身后,问萧恪要不要先去店铺里看看,萧恪道,“不必了,我昨日已经去看过了,今日要是再去看,担心时辰会晚了。” “没关系,只是顺路的事,况且,要是晚了,妾身父亲他们晚一点开席。” 萧恪却没有答应,两人上了马车,路上不知为何,就颠簸了一下,赵宝华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萧恪忙扶了她一把,“小心些!” 赵宝华没有坐稳,落进了萧恪的怀里,她头上的钗子将萧恪的下巴划了一道痕。 赵宝华抬手准备将钗子拔下来,萧恪握住了她的手腕,“没关系,我身上带着膏药,抹一下就好了。” 果然,萧恪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玉盒,打开是绿色的膏药,他熟练地抠了一点,循着感觉,精准地抹在了伤口上。 赵宝华看呆了,萧恪应当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她讷讷道,“世子爷是随身带这膏药的吗?” “我偶尔也会被猫儿狗儿抓伤,嫂嫂就说很危险,专门为我配置了这膏药,受伤了也能抹,很快就好了。” “方才是妾身没用,才会让世子爷受了伤。” “没事,你也不是故意的。”萧恪抬手帮她正了正头上的金钗。 马车很快就在赵家门口停了下来,因萧恪亲自来,赵云翔领着一家人在大门口等着,看到萧恪先下车,赵云翔正要迎上去,萧恪转身从马车里扶着赵宝华出来了。 赵宝华和在娘家的时候大不一样,身上穿着大红色直径纱绣品月万字地水墨荷花纹大袖衫,梳着高高的牡丹髻,戴着金镶宝石摩利支挑心,两边是镶宝石凤纹金分心,金丝串红宝石耳环在她的两侧轻轻晃悠。 第822章 撑腰 赵月华看着心头一阵难过,同样是赵家的女儿,凭什么赵宝华就有这样的好姻缘,而她就没有。 严氏只是乡野妇人,而她的母亲好歹还是韦氏女,凭什么赵宝华就能嫁这么好的夫婿,不但身份贵重,对她还如此体贴。 赵月华走在一群人的身后,看着萧恪的背影,心里充满了酸涩。 母亲被送回老家之后,一直过得很不好,她也求过父亲几次,但父亲一直都不敢松口,她甚至给外祖母写过信,让外祖母帮忙劝说父亲,可是外祖母一直没有回信,只是派了个婆子来跟她说,韦氏没有她母亲这样恶毒的女儿。 这是不认她母亲的意思了! 这都要怪端宪郡主,要怪大姐姐,她母亲犯了什么了不得的滔天大罪,要受这样的惩罚! 赵云翔留了萧恪在前院书房说话喝茶,赵宝华去祖母的院子里给祖母请安,严氏陪着女儿,她虽走在女儿的身边,却又感觉离女儿十万八千里的样子。 老太太卒中后,养了这一年半载,身体比起以前好多了,能够起身稍微走两步了,坐在罗汉床上,正等得很着急。 听说姑奶奶回来了,老太太忙起身,她行动缓慢,走了两步,严氏便带着赵宝华进来了。 “宝姐儿,你总算是回来了,祖母几天没有看到你,想极了。” 赵宝华在老太太跟前跪下来行过礼,地上的婆子忙上来扶她,“大姑奶奶这是太客气了些!” “该有的礼数不可少!”赵宝华说完,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过问了几句老太太的身体,便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老太太着实精神也不好,嘱咐赵宝华,“去了夫家,要相夫教子,恪守妇道,万万不可做丢脸的事!” 赵宝华忙应声是,老太太又问道,“王府里如今谁在当家?” “眼下是嫂嫂,不过,嫂嫂说没有太多时间,慢慢地要把中馈上的事交给我,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拿下,不过,总是要尽量去做好的。” 老太太高兴坏了,赵家出了个能够在王府掌中馈的女儿,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她看向赵月华,“宝姐儿,你现在富贵了,可不能忘了赵家,这是你的娘家,你要靠娘家为你撑腰的。” 赵宝华垂下眼帘,低声说了声“是”,心里却是想到,她在娘家的时候,娘家都没有为她撑过腰,将来还指望得上吗? 她这辈子,只有嫂嫂为她撑过腰,她也不是三岁的小孩了,不是旁人三两句话就能哄住她的。 “月姐儿还没有一门好亲事,你母亲惯不会打理中馈,家里的事也管得乱七八糟,平日里也不会出去应酬,指望你母亲给月姐儿寻一门好亲事是指望不上了,祖母就把这件事交给你了。” 赵宝华心里有些烦,老太太卒中后,别的动作都很迟钝了,这张嘴倒是没有受到影响。 她想了想,道,“孙女记下了,既是姐妹,自然是要帮二妹妹操心的,只王府人多事杂,我又刚刚嫁过去,还要打理中馈上的事,怕一时半刻不得闲。” “大姐,你是不想帮我的忙吗?怕我将来得一门比你更好的姻缘吗?” 赵宝华挑眉朝她看了一眼,“二妹妹说的是什么话?这大雍,又有几个人比世子爷的身份更尊贵?不知二妹妹想要一门什么样的,比我更好的姻缘?” 她其实和郡主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她竟然学会了郡主的那份自信和底气。 赵月华寻思一番,是啊,整个大雍,如今所剩的亲王寥寥无几,宸王殿下已经有了正妃,任谁也越不过正妃去,她若是想进宸王府,顶多也就只是一个侧妃。 可赵宝华呢,却是正儿八经的世子妃,将来襄王薨逝,她便是襄王正妃。 一正一侧,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都是赵家的女儿,一个为妻,一个为妾,赵月华实在是不能接受。 她坐了一会儿,便说有点闷,要出去走走。 老太太一向宠爱赵月华,自然是不会有意见,还说让她去园子里走走,今日不是那么热,园子里的大榆树下乘凉特别好。 严氏也不觉得女儿回来了,庶女这般不热情不好,还笑着多问了几句。 老太太似乎对王府的事特别感兴趣,问道,“端宪郡主怎么会把王府的中馈给你管呢?唉,这也是家大业大的不好的地方了,寻常人家的媳妇子们,为了抢个中馈,恨不得打得头破血流的,你们倒好,都不肯管。” 赵宝华只觉得老太太是不是老糊涂了,忙道,“祖母,不是我们都不肯管,我和嫂嫂商量好了,襄王府的中馈我来管,我本就是世子妃,这是我当之无愧的责任。” 严氏忙道,“是这个话,你想明白就好。你以前在家里,我也没有好好教你,现在竟然要掌中馈,我也很担心,万一要是做不好,岂不是很丢人?” 毕竟是自己的生母,赵宝华实在是不好说什么,只好道,“女儿会尽量做好的!” 从前韦氏在的时候,母亲处处都被压制,赵宝华虽然怒其不争,更多的时候还是哀其不幸,如今韦氏不在了,家里被母亲管得乱七八糟,她坐在这儿半天,丫鬟只上了一次茶水,赵宝华就很心疼父亲,里里外外都要靠父亲一人。 老太太在一旁很不客气地道,“你又能教她什么?你自己做得又不是有多好。宝姐儿,你一定要多跟你嫂嫂学,她是世家大族的嫡长女,听说能干得很,襄王府里都是她说了算,外面都说王爷对这个儿媳妇十分敬重。” 说起这个,赵宝华的脸上才好看些,“祖母,我知道的,嫂嫂是很能干,两边的王府都被她一个人打理得非常好,我昨日开始就跟着嫂嫂听事,嫂嫂都是手把手地教我。” 可真是比亲生母亲都要尽心,赵宝华对谢知微是感激不尽。 “那你可要想着如何报答你嫂嫂,我看,你嫁妆里不是有两匹从江南那边买回来的料子,不如,你拿去送给你嫂嫂。”严氏道。 她的嫁妆都是摆出来了的,她若是拿出来给了嫂嫂,叫人看了,是说她巴结嫂嫂呢,还是说嫂嫂连她的嫁妆都觊觎? 赵宝华有些忍不了,可若是她这个亲生女儿都对母亲不敬的话,这家里,还有母亲可容身之处吗? 第823章 无能 赵宝华笑道,“母亲,您就不必为我.操心了,宸王殿下从楚州那边给郡主送了十来车的料子,那是我没过门时候的事,听说家里人人都分了好几匹,嫂嫂还会要我嫁妆料子?” 啧啧! 严氏称叹了两声,语气里均是艳羡之色,“十来车,这可是真多,都能开得起绸缎铺子了。” 赵宝华与有荣焉,“可不是,听说还都是好料子,毕竟,谁敢骗宸王殿下呢?” 老太太不由得起了心思,她试探着问道,“宸王妃过门也有三年多了吧,怎地到现在肚子还没有动静?” 严氏也忙道,“我还听人说过,说之前周大谟家之所以倒霉,就是因为,周太太说了宸王妃身子单薄,不好生养,郡主恼羞成怒,才会让周家倒了大霉!” 赵宝华气得手都在抖,她望着严氏,“母亲,以后您听到这样的话,不但不能听,一定要好好呵斥对方,女儿和郡主是妯娌。郡主身体好得很,那些说这样的话的人也不看看,郡主当年过门的时候,年纪尚小,遵的是古礼。郡主及笄后,宸王殿下第三天便出征了。您以后切莫再说这话了。” 严氏也觉得自己口无遮拦,讪讪一笑,“我也就在家里说说。” “母亲以后不要再说了!”赵宝华执着地道。 她不允许任何人说嫂嫂的不好,哪怕是自己的母亲都不行。 赵宝华已经不太想和家里的人说话了,哪怕她现在过得很好,也失去了说什么的兴趣,而是打了个呵欠,“母亲,我想吃糟鹅掌,想吃母亲亲手做的,母亲帮我去做一份吧!” 严氏有一手好厨艺,这是她最喜欢展示的地方,只是,她如今身份不同了,哪能天天都待在厨房里? 女儿想吃,她的厨艺用得着,自然是高兴不已,忙起身,“好,我帮你去做!” 赵宝华便起身向老太太告辞,“祖母,我想去歇会儿!” “你就在我这里的碧纱橱里歇息吧!” 赵月华常年住在老太太的碧纱橱,赵宝华便笑道,“不了,我还是住我以前的院子,祖母这里,要是二妹妹累了,想歇息,岂不是没地方了?” “哎呀,你以前住的院子,我还没有让人收拾呢,我这就让人收拾去。” 赵宝华熟门熟路地来到了自己的院子,两进的小院子很简单,庭院里种着一株樟树,原先她养了不少花,走之前都开得热热闹闹,这才两三天功夫,没有人打理了,没精打采的。 赵宝华心头一动,对绿萝道,“你让人去前院跟世子爷说一声,就说,我以前养的花,想搬到襄王府去。” 赵宝华喜欢养花,还养了几盆名贵品种,金花茶、春兰和翡翠兰都有,她也本来就打定了主意要把这些花搬到襄王府去的,只是原先没想这么快。 院子里,虽说也没有那么狼藉,但扫过了的和没扫的还是不一样,她的闺房里被褥还在床上,她走了这两日,都没有拆洗,桌上的茶也没有清理。 赵宝华不由得鼻子一酸,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她真是不明白,母亲每日里都在想什么,做什么? 这个家,实在是不能交给母亲来打理了,祖母哪怕身体康健,祖母自己也不是个能够打理家的好手。 好在哥哥大了,这些年,母亲不知为何,既不管她的亲事,也不着急哥哥娶妻的事,以至于如今,哥哥的婚期还没有定下来,再拖下去,那边会怎么想? 这件事,还是要问一下父亲。 绿萝很快回来了,说世子爷安排人再去找两辆马车来给她装花盆,老爷便说家里有马车,回头让家里的马车帮她把花拉回去,赵宝华得知父亲已经和世子爷说完了话,她便让人去请父亲来。 她这边张罗着丫鬟们将院子里打扫干净,生起了炉子,烧了水烹茶,又将屋子里收拾一番,床上也换上了干净的被褥床单。 萧恪是每日都要午睡的,和赵云翔过来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了,对赵宝华道,“宝华,你帮我找个地方我睡一会儿。” 很是不客气! 赵宝华便笑着让父亲稍微等一下,她将萧恪带进了自己的闺房,“王爷,这是妾身的闺房,床上刚刚换下了被褥,您将就着睡一会儿。” 服侍萧恪睡下后,赵宝华才出来,与父亲在院子里坐一会儿。 “你在王府还好吧?”赵云翔接过了女儿沏的茶,接了过来,这些话本来不该他问,但谁让他娶了那么一个妻子呢? “都很好。”赵宝华将说了一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赵云翔很是高兴,“郡主这般看重你就很好!你也好好好做,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想必,这就是当日,郡主看重他女儿的缘故,生母懦弱,当女儿的就势必要强势些,也能干些,若是品行端正,也不怕没有好出路。 只能说,端宪郡主是个极为聪明的人,这些道理,很多活了三四十岁的都未必勘破,端宪郡主才多大一点,竟然了然于心。 这也是很多人家都想求娶世家大族嫡长女的缘故,单单这份见识就比一般的男儿都强。 “女儿在王府的事,父亲不必挂心,有端宪郡主关照,女儿不会有什么事,只家里,如今这样也不是个事儿,女儿想,总还是要找个人出来打理中馈。” 赵云翔吃了一惊,“你母亲不行吗?” 他怎么会不知道严氏不行呢?只是,女儿如今成了襄王府的世子妃,若是家里的中馈,还是交给妾室打理,女儿还怎么做人? 女儿自己也应当知道这个道理,要不然,他会狠心将韦氏送走,如今怎么又提起这个来?难不成是在试探他这个当父亲的? 赵宝华道,“女儿是看母亲的身体也不好,很多事也不会想得周全,家里人自己受些委屈也就罢了,若是待人接物上得罪了别人,就不好了。” 赵云翔松了一口气,不说别的,只说这次嫁女儿的事,严氏实在是种种都想得不够周全,还要老太太强撑着帮她,他顾了前院顾后院,连滚带爬,才勉强将这桩事圆过去了。 第824章 花酿 “依你看,谁更合适些?”赵云翔沉吟着问道。 “女儿瞧着,不如张姨娘吧,她是秀才之女,认得字,言行得体,有她帮衬母亲,应是无大碍。” 原先韦氏防得最严的,不是严氏,而是张姨娘。 赵云翔点点头,“那就让张姨娘帮衬着吧,我一会儿让张姨娘来给你磕头。” 赵宝华也不拒绝,而是又问起另外一桩事来,“父亲,哥哥的婚事,父亲有没有考虑?哥哥年岁不小了,再拖下去,也不合适,都说成家立业,哥哥若今年秋下场,不适宜成婚,但也不妨碍先把亲事定下来。” 赵云翔道,“我原本打算你哥哥举业后再说亲事,如今看来,也不冲突,我是瞧好了原顺天府尹李大人家的嫡长女,也和李大人有过口头婚约,四年前,李大人母亲去世,报了丁忧,眼下孝期已过,正在等起复的机会,这婚事自然是要成的。” 赵宝华方才放下心来。 待萧恪睡醒后,两人在赵家用过午膳,拉了两马车的花,回到了襄王府。 赵宝华让人将车拉到了荣庆堂,萧恪让她先进去,自己指挥人将花儿搬进来,看着这些侍弄得很不错的花儿,萧恪道,“没想到你还会养花!” 赵宝华洗漱过后,换了衣服出来,她头上松松挽了个攥儿,笑道,“妾身原先在闺中也是闲来无事,为此,还想过要编一部花谱,后来看到了一本兰谱,才发现,妾身这点儿经验,算的了什么?” 萧恪道,“你想编花谱,这是好事啊,你可知道,《本草纲目》该是很了不起的一部医书了吧,除了有前人积累的经验之外,还不是有后人的很多增补和修正。” 赵宝华便道,“那世子爷呢?世子爷有没有想过要编一部猫谱或是狗谱?” 萧恪眼角抽了抽,“我倒是想,可我若是真的这么做了,我怕我大哥会打死我!” 赵宝华从未见过宸王这个大伯,很是好奇,“大伯难道不喜欢你养猫养狗?” “是啊,他很讨厌我做这些,我以前只要养猫养狗,他就说他对猫毛或是狗毛过敏,撺掇着父王打我。我原以为他是真的过敏,可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故意的,他还曾经偷过孝成皇后的一只奶猫,送给嫂嫂。” 赵宝华听得很入迷,她要是想在王府把日子过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肯定要把握准,便问道,“世子爷怎么知道这件事?” “我也是听他的小厮说起才知道的。” 这就有点过分了,可是宸王殿下为何要这么做?赵宝华直觉,绝不是嫡庶之争,便问道,“那宸王殿下为何要这样做?妾身瞧着,郡主极好,宸王殿下应当也不坏才是。” “嗯!”萧恪朝宸王府那边的方向看了一眼,“大哥他是想逼着我做事,可我对那些朝政实在是不感兴趣,对读书习武也没兴趣。” 说着,萧恪小心地朝赵宝华看了一眼,天底下,哪一个女子不想着夫君封侯?他是不需要求取王侯之位了,可哪个女子愿意看到自己的夫君每天无所事事,赋闲在家? 赵宝华松了一口气,“都说长兄如父,宸王殿下希望世子爷能够为朝廷出力,也是为世子爷好,不过,世子爷若是不想做这些,好好儿和殿下把话说清楚,妾身想着,人活一世,若非万不得已,自然是要活得开心一些。” 萧恪轻轻地揽过赵宝华的肩,“你这样说,我就很开心了。我养猫儿狗儿,是觉得它们都很可爱,其实这里面也有很深的学问,只可惜,一开始都不支持我,后来父王才给了我一间铺子,大嫂过门后索性给了我三万两银子,我打算将来有机会去南边和北边走走,看有没有别的猫和狗的品种。” 赵宝华不由得震惊,端宪郡主居然给了世子三万两银子来养猫儿狗儿,这手笔也太大了一点吧! 六月天后,燕京城已经很热了,但今年是没办法出去避暑了,谢知微只好

相关推荐: 人在T1当掌勺,李哥越胖我越强   迷糊的妈妈改编   七零,我成了年代文里的恶毒女配   花不误风约(娱乐圈先婚后爱甜宠1v1)   夫君他浑身杀气(双马甲 先婚后爱 1v1武侠甜文)   特工穿越七零年代苟成传说   噩梦(无限循环,囚禁)   仆人的女儿   绊惹春风[双重生]   亮剑从掷弹筒放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