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不释手地摸了摸它的大耳朵,决定回家好好喂他吃点粮食。 上次的粘饽饽卖得最好,于是今天杨青青一口气做了三种面的,大黄米,江米,还有高粱米,馅都是红豆馅。油条不怎么能买上价,杨青青就不做了,除了粘饽饽,就是麻球,还加了一种蜜果。 虽然北固村这边的集市,没有杨柳村旁边那个大,人也没有那么多,但来他们摊子前买吃食的人也不算少。 这回三个人都熟练了很多,没有上次那么手忙脚乱了,甚至还能偷空吃几个自家摊子上的东西。 柳四婶这下才终于好好尝了尝杨青青的手艺,每样都吃了一个。 “我说小青,我怎么觉得你的手艺做这个都屈才了呢。”柳四婶一边啃着热腾腾的蜜果,一边说。 杨青青笑了起来:“四婶,你也太会夸人了,我这么自信的人,都被你说得不好意思了。” “我是说真的。”柳四婶笑眯眯的。 柳长英也说:“他做菜的手艺也可好了,做什么是什么味儿,连飞龙都会炖,一般人还真没他的本事。” 飞龙是一种山里的野禽,杨玄有时采山货会顺便打回来一两只,给过程家一只,被杨青青给炖了。 杨青青哈哈一笑,想起这个,也就吹起牛来:“我还没炖狍子、熊掌给你们吃呢,到时候你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口福。” 其实他也没炖过狍子、熊掌,上次炖飞龙也是第一次,毕竟在现代吃这些可是要蹲牢子的。 不过反正吹牛又不上税,左不过都是肉,就是真来了,他也敢炖。 柳四婶却是说什么信什么的,瞪大了眼睛:“好家伙,你这么能耐?” 她忽然灵机一动,拉了拉他,:“哎,照你这么说,你是不是还能整宴席呢?到时候人家婚丧嫁娶,你要是能掌大勺,岂不是赚得更多?” 掌大勺?杨青青一听眼睛就亮了。 他的本职工作就是掌勺,但自从穿越过来,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做过一桌子大菜,好好过把瘾呢。 本来他想着,大厨的工作都是在城里的饭馆里,但他跟程景生住在乡下,是没可能发挥他的本领了,但他还从来没想过乡村宴席这回事。 乡下人红白喜事都要摆宴,有的阔些的人家还有大流水席,平常也不会从城里请什么厨师,就是乡里擅长做饭的妇人夫郎揽这个活计,如果能做掌勺的大厨,除了工钱,事主家也常常会另外给封个红包,的确是个赚钱的好路子。 “四婶,你觉着我真能给人办宴席?”杨青青赶紧问她。 柳四婶说:“我寻思那也不难,你要愿干,我就去给你打听打听。” 杨青青想,柳四婶如今给人家张罗婚事已经是轻车熟路了,顺带手推荐一下他应该不是难事。 于是他赶忙点了点头:“我想干,四婶,麻烦你帮我问问。” “没问题。”柳四婶笑道。 杨青青看见摊位斜对面有对老夫妇在卖大碴粥,于是就让程景生请他们过来一起卖,两个摊子一个卖吃的一个卖喝的,搭配起来,来买的人就方便了,肯定会生意更好。 程景生依言果然请了他俩来,那对老夫妇显得很高兴。 他们没什么别的本事,也不像年轻人那么有精力,只会卖个粥,生意并不算太好,能把摊子摆在杨青青的摊子旁边,买饽饽的人吃着干了,自然会想顺手来碗粥。 自从穿越过来,杨青青也越来越能体会到古代人民生的艰难,虽然萍水相逢,但能帮一把的他都会帮一把。 于是,有人来买饽饽的时候,杨青青也会顺带建议他们配个粥边吃边喝,老夫妇的粥一大碗才一文钱,不少人还真的会去买,一来二去,老夫妇的生意也变好了很多。 那对老夫妇也没什么可回馈他们的,只能热情地盛了几碗粥给他们,让他们敞开了喝。 杨青青便也把自己摊子上的炸饽饽送给他们吃。 临走的时候,那对老夫妇说,下次还想跟他们一起摆摊。 “我们平常在杨柳村附近的那个大集摆摊,每逢七都出来。”杨青青说。 那老头便说他姓吕,说他们村离那个集市也不远,下回还可以结伴,杨青青说好。 生意做到中午,人便渐渐的少些了,好在杨青青准备的食材也都卖完了。 今天的成功是意料之内,赚的钱也在意料之内,杨青青把柳长英的工钱算给了他。 柳长英这次说什么也不要那么多了,杨青青就说一个时辰给他三十文,让他收了。 中午,一行人在集上买着吃,杨青青和程景生吃了鸡汤豆腐串和煎粉,算是家里不怎么吃的小吃,也能尝个新鲜。 别的东西,他们都没怎么买,柳长英想攒些积蓄,杨青青也想把钱留着盖房子用,他们把房子建完以后,还得买锅碗瓢盆、打木头家具、买铺盖陈设,到时候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下午,他们就把车赶上往北固村走,程景生和杨青青去找师父,而柳长英和柳四婶也可以走亲访友去。 因为没有穿得出手的衣服,柳长英也有好几年未曾
相关推荐:
镇痛
吃檸 (1v1)
烈驹[重生]
总统(H)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差生(H)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