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扮演女配【快穿高h】 > 第409章

第409章

大人抱怨他们不登门,卢栩先抓起人家感叹: “江大人,老上司,我们见完太子殿下可就赶紧来拜访你们家了,咱们都是老朋友了,除了您家,我们在京城也没什么熟人,大公子今年也要会试吧,准备了什么复习材料,快给我们舟舟分享分享,你可是我们舟舟考举人的主考恩师,咱们定北郡一荣俱荣呀!” 江家父子:“……” 江建詹酸酸地想,你们都住太子别院去了,还需要个屁的熟人。 但凡事有利有弊。 全京城稍稍有点门路的都知道卢舟如今住的是太子的宅子,还曾经做过当今太子的伴读,就是想避嫌也避不过去。 卢舟不在乎,卢栩也无所谓,当过伴读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他们光明正大地出入。 别人问起来,卢家兄弟俩大大方方地就认了。 卢栩还高高兴兴夸赞太子的品性和长情。 这话别人可不敢乱说,尤其如今太子年岁大了,庆文帝身体又不如弘安帝那般好,这么夸什么意思?替太子笼络人心吗? 夸已经长大成人的太子,多少是有些忌讳的。 但卢栩和姜家三代间接打过不少交道,深知庆文帝对儿子的宠爱和满意,他这么夸,庆文帝才不会介意呢。 再说了,庆文帝就姜濯一个独苗苗,要是因为他夸几句就嫉妒儿子了,那也太小肚鸡肠了。 将心比心,别人要是夸他弟弟妹妹,他指不定多开心呢。 这事传着传着,很快就传到庆文帝耳朵里了。 皇后差点气死,埋怨卢栩瞎挑头,埋怨群臣瞎说,挑拨他们父子关系。 庆文帝听过后只是哈哈一笑,对父皇留给他这个能干又跳脱的皇商,庆文帝也是十分了解的。 朝臣们都不知道,卢栩自己也不知道,他每个季度往京中送账本儿,名义上是给睿王,其实都是给弘安帝和庆文帝的。 连同账本一起的,还有他写给睿王那些啰里吧嗦,或谄媚,或埋怨,或哭穷,或邀功,或吐槽的信函,睿王也以“字多看着好烦”“皇兄/陛下你看看我赚点钱容易么”“我该怎么骂他”等诸多理由,一股脑打包给弘安帝和庆文帝了。 再辅以颜君齐每季度送往六部内阁的公文奏折,庆文帝父子虽然从没去过关外,但对北庭县和卢栩的商队情况了如指掌。 卢栩是个话痨,写信洋洋洒洒,没什么忌讳。 通过那些信函,庆文帝对卢栩那一手多年没什么长进的烂字特别熟悉。 见过他如何不要脸地吹捧过他弟弟的画作,吐槽过梅孟希新造的字狗都不学,还见他抱怨过朝廷给的俸禄太低,曾经的颜县令如今的颜郡守没日没夜赔钱上班,颜君齐但凡一生病,卢栩就要在信里和睿王抱怨,这破官狗都不爱干。 颜君齐带兵追击西部贼寇后,卢栩更是询问睿王,如何在不惹英明神武的陛下生气的情况下颜君齐能顺利辞了这破官。 要不是他贤惠聪明,帮县衙、郡府开工坊赚钱,他们可怜的颜大人就得光杆司令,一个人干八百个人的活儿。 卢栩自己都没算过,不过庆文帝通过他的信函和颜君齐每年报给户部的赋税清单,自己脑海中是有一笔账的。 他很清楚的知道卢栩每年往北庭县、定北郡填了多少钱。 知道卢栩经营商队遇到过多少麻烦困难,在别处受过多少刁难。 更知道卢栩如何渡过难关。 毕竟卢栩的信中,困难只是铺垫,夸耀自己如何靠聪明才干与人斗智斗勇取得胜利赚了钱买到粮修了路盖了房开了店等等才是重点。 他甚至知道卢栩和睿王商议的怎么坑钱的计划,偶尔还会悄悄替他们推波助澜。 这些只有弘安帝、庆文帝和睿王知道,连太子都不知道。 朝臣只当卢栩会敛财,和睿王沆瀣一气肥了私库,愚弄他父皇给了卢栩皇商之便。 庆文帝嗤之以鼻,他父皇是那么好愚弄的吗? 他是那么好愚弄的吗? 他的傻朝臣们至今以为去年满朝文武俸禄加了一成只是因为这几年风调雨顺,根本不知道那是因为他们口中该被罢免的蠹虫皇商和专权的郡守把北部几郡盘活了,每年不但不用朝廷补贴钱粮,还能往国库交点儿税。 蠹虫皇商还时不时在信里替他们抱怨哭穷,这才让他好奇之下专门去调查了大岐全境官员的日常花销。 朝臣们跪谢他皇恩浩荡时候,庆文帝都是一边欣喜,一边腹诽的。 尤其是年底。 看着某些郡县抖落不清的烂账,再看看颜君齐报的又详细又简明的各种单子,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人家连蛮人部落有几只羊几头牛都能统计清楚,有的县连自己多少户多少人口都数不清。 瞎编的时候,真当他不看往年的数据,不会推理不会对比吗? 庆文帝自己都感慨自己真是好脾气。 要是他爹在他这个年纪,别说给他们加薪了,不罢免一批进大牢都是天上下红雨。 颜君齐担任郡守两年,弹劾他专权将来必割据为患的折子就有一年半。 庆文帝看着那些折子,心想,他们知道户部已经磨了他父皇和他五六年想要把人要回来了吗? 乌尚书还曾抱怨过,这样的人才不能进他们户部为国效力,他死不瞑目。 而颜君齐一手培养起来的卢舟,亦是被户部死死盯着—— 颜君齐呈奏上来的文书中,尤其是早期的,可有将近三分之一署名都有卢舟。 卢舟就这样在万众瞩目中进了会试考场。 这场会试,共录贡生四百九九名,卢舟得了个正正中中的二百五十名。 随之掀起的,便是整个大岐史中最微妙的“科场舞弊案”。 作者有话说: 江郡守:妈的,关系比我还硬,哼。 卢栩:谁二百五?黑幕!!! 第345章 番外4 不等卢栩去击鼓鸣冤,提前拿到成绩的姜濯已经率先闹起来了。 他要看卢舟的卷子。 要看前十的卷子。 还要让每一个给卢舟写了评语的考官仔细给他对比对比,讲解讲解,他们的评分标准是什么,他们的打分原则是什么。 十八名考官苦笑。 能是什么呢? 最大原因是避嫌。 卢舟和太子关系太亲密,若是他名次太好,必难服众。 今年原本定的考官是在礼部当值的贺承业,但贺承业做过卢舟的老师,主动避嫌。 贺承业都避嫌了,其他与颜君齐有交情的,或与太子关系紧密的,也都纷纷避嫌。 剩下的考官一时摸不准该按什么标准打分,第一个人出于谨慎,给卢舟打了一个不上不下的评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每个人的评判标准难免会有主观,就是状元也不见得能让所有考官都给高分,给卢舟打个不上不下的评分,原本也挑不出错。 不过他们没想到,一个人这么干,两个人这么干,原本拿不定主意的人一看,也这么干。 结果不知是出于默契,还是出于什么原因,等卢舟的卷子转了一圈,得的几乎全是中等和中上的评语。 反倒是最后阅卷的主考官给他的评分高一些。 不过大岐阅卷标准为了公正,要综合所有考官的评分,即便是主考官也不能一个人一锤定音,最后还是得综合取成绩。 一汇总,卢舟可不就得了个不上不下的名次。 但这怎么能和太子说呢? 他们委婉地支支吾吾,各自都很有道理,但太子根本就不接受他们的这份“为太子着想”的体贴。 他不但拿走了卷子闹到庆文帝面前,还要求作废整场成绩,换考官重新评阅,早朝时更是高喊着举贤不避亲,把所有考官全部弹劾了一遍。 阴阳怪气间,还无意把向来是避亲的贺太师给阴阳进去了,替他考了状元却多年打杂,如今还只能在礼部混的姑丈贺承业,还有贺家其他子弟们好喊了一阵委屈。 他斥责这群考官们沽名钓誉自私自利耽误大岐的人才。 太子早朝一顿无差别乱杀,搞得原本打瞌睡凑数的勋贵们纷纷加入看热闹行列。 哇哦! 好爽! 平时骂他们的人正在被骂。 还是一群! 他们有心替太子吆喝几声,好杀一杀这群日益放肆的文官们的锐气。 但是吧…… 太子挺的这个人,他哥哥又和他们十分过不去。 如今大岐虽然局部还有战乱,偶尔也有天灾人祸,但总体上而言,风调雨顺,河清海晏,连西边的邻国瞎蹦跶,都被雷厉风行地按住了。 他们不知不觉间,大岐国力渐渐恢复了。 国库有钱了。 皇家私库有钱了。 弘安帝、庆文帝连续地轻徭薄赋,各地的粮仓竟然还渐渐满了。 勋贵们不知不觉间发现,战时最紧俏的粮食不再紧俏了,他们最赚钱的生意,不好干了。 放眼望去,整个大岐还大片缺粮的,只剩下西北两个郡和关外的一大片。 而这些从前他们嫌穷嫌荒嫌远根本瞧不上的地方,这几年竟然悄然被以卢栩为首的本地商队霸占。 这个卢栩,也不知道使了什么邪术,周边几郡的商户都对他马首是瞻,一个个跟土匪似的,又横又愣,他们派过去的商队根本就打不进去。 他们也参了,也告了。 可那个狡猾的皇商名义上没有限制任何商人,还欢迎他们出关。 可若按照他们制定的

相关推荐: 天下男修皆炉鼎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取向狙击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烈驹[重生]   鉴昭行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