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都笑不出来了。 “儿女都是债啊!”突然有人感叹一声。 秋田转头看过去,说这话的正是李氏,陈实他娘,应该是又想起了陈实。 陈实他娘这几个月都是一脸愁容,即使陈家娶新媳妇那天也不见多高兴。 秋田转过头来看着虎子苦笑一下,心里想着:虎子,娘用你来还债了,但同时也欠了别人的债。 良心上的债,虽然后来是石头哥主动断了联系的,但最开始她的确没安好心,良心上还是有些亏欠。 后来,秋田从罗氏那里听说,春妮的男人不止赌,而且还经常在外面沾花惹草。 春妮的老人婆看她生了两个女儿,还偏帮儿子,说是春妮自己没本事生儿子,不怪儿子在外面找人。 秋田心疼春妮姐,但春妮姐的事情她帮不上忙。 过年之前,秋田没去赶集。 大年三十那天,她用萝卜炖了一整只猪蹄,这菜就够她吃两天的了。带着虎子去吴家坟地祭拜时,这一次她只说了几句话,祭拜完就回了家。 晚上守岁,秋田用灶洞里未烬的余灰埋了一个火盆,坐着烤火守岁。 虎子早已经睡熟,她却舍不得放下,抱在怀里亲了又亲虎子的嫩嫩的小脸,幸好有这么一个小人儿陪着她,她才不觉着孤单。 一边烤着火,一边想着生计的问题。 这一年兆永走后留下的三十三两没动,买珠子的二两银子开始用了一些,冬日的鸡蛋多起来,又有别人送的肉,过年也没花钱买,加上买草药和卖干菜的钱补了上去。 所以,她手上还有三十五两银子和那些珠子,又想着明年要如何赚钱,老本是不能动用的,最好还能盈余些下来才好。 种红苕是可以自己吃,但天天吃也吃得厌烦,不如还是种菜吧,到时候晒干卖,能得些银子买米面。 只是麦子收了再种菜有些晚,晚一点也无所谓,先提前多育些苗就好。 还是得买田,村里的上等田要十二两一亩,次一点的要十两一亩,最差的也要八两。 手上的银子,可以先买两亩良田,余下的银子留在手里,心中才不慌。 麻烦的是这些年家家户户日子过得还行,没有听说哪家卖田。 田地是每家每户的命根子,没有遇到过不去的坎绝对不会卖。如果说要卖田了,那也差不多要卖人了。 暂时买不到田,但得让人知道她想买田,有卖田的消息自己就能第一时间知道。 张铁匠跟里正家是一家人,罗氏应该可以从里正那边得到些消息,梁婶子经常坐在大柳树下,消息也算灵通,她得让她们帮着留意些。 年一过完就有了春天的气息,秋田也不再休整,将虎子用包被捆好,用一条长背带背着,开始忙活起来。 翻菜地,浇麦地,拔草,忙得不亦乐乎。 忙完了地里的事情,又去采草药,这个时节其他的草药不多,但牛耳大黄却是有的,田间地头都有些,长得绿油油的,准备先把这个草药备好。 采着草药,突然想起药店的小哥说过收冬天桑叶的话,她去年冬天生孩子都没顾得过来。 立即找到了几棵桑树,还好,桑叶还在树上。 村里的桑树都是野生的,春天夏天的桑叶被那些养猪养牛的人摘走了,秋天发出来的嫩叶还没有长大,就开始打霜,没人看得起眼就无人摘。 一小片一小片的桑叶,经过一个冬天的风霜,枯黄枯黄的,薄如蝉翼,摘下来轻飘飘的。 她把记忆中村里所有的桑树采完,也只有两三斤的样子。 将东西送到杏仁堂的时候,李大夫倒是十分满意,不到三斤桑叶付了四十个铜板。 第 29章 香饽饽 年后赶集卖鸡蛋的事情,秋田没有再麻烦张铁匠。 罗氏怀孕已经四个月,她原本就娇气些,这时候更是什么都做不了,张铁匠忙里忙外,打铁的事情都全是张大奎在做。 她在篮子里垫上枯草,将鸡蛋放在枯草里。将孩子背着,手里提着篮子赶村里的牛车去赶集。集市上的人看她背着孩子卖东西,倒愿意买她的东西。 这一年,秋田不准备去集市买小鸡,想自己在家孵一些,在集市上买小鸡也得七八文一只。 春天鸡生蛋生得多,但也是母鸡最容易菢窝的季节,一般情况下,一只母鸡生二三十个鸡蛋就开始菢窝。 如果顺利,还可以自己孵些小鸡仔去卖。 往年,秋田都是按村里人常用的办法,将要菢窝的母鸡抓住,将其胸部往冷水里浸几息醒报。 菢小鸡要公鸡蛋,她家里两只公鸡,用家里的蛋就行。准备好一切先抓了一只母鸡去窝里菢小鸡。 可家里母鸡还有十七八只,同时菢窝的就有三四只,那天她正在家里给母鸡醒菢,后院的门就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张大奎背了一捆柴。 “秋姐姐,我今天砍了柴,给你一捆。” “大奎哥,你背回去吧,你家也要柴烧的,张叔现在忙,你砍的就都带回去吧!” “我家还有。” 秋田拦都拦不住他,他把柴放在院门口就走。 张大奎自从去年跟着他爹帮秋田家砍了一回柴后,每次上
相关推荐:
凡人之紫霄洞天
妙拐圣僧
九品道士
呐,老师(肉)
逆战苍穹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先婚后爱
他来过我的世界
炼爱(np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