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而致此。但遵守医嘱,配合治疗,仍是患者始终不可疏忽的。 24.鼓胀(盲肠炎手术后气滞) 刘某,女,五十余岁,农民。1975 年6 月底往诊。患者6 月上旬患急性盲肠炎,手术已二十余日,整个腹部气鼓胀痛不消,某卫生院嘱服消炎药及维生素等,鼓胀仍不见减,右胁腹尤显胀甚,不能坐卧及行走,唯昼夜仰靠而已。今见其舌质暗,苔厚黄腻,脉弦迟之象,以手触腹,膨胀不硬,拒按;问之,饮食难进,稍纳即觉胀甚而痛引两胁,大便干燥,三四日一行,小便色黄涩短,睡眠不实,易醒多梦,情绪烦躁。此肝脾不和、热郁气滞也。治宜疏肝理气,清热通便。处方:柴胡6g,香附、青皮、莪术各9g,酒大黄4.5g,厚朴6g,枳壳12g,白条参9g,白术12g,广木香3g,乌药6g,黄芩9g,2 剂。 上药服头剂既得矢气,又解硬屎数枚,胀痛显轻,2 剂服下,腹胀全消,诸症悉平,饮食渐复,已下床行走矣。因虑年迈久病,正气必伤,为复元固本计,方用王道和平之剂以善其后。处方:龙眼肉9g,红枣3 枚,当归身15g,嫩荷叶连梗1 张,砂仁4.5g,大米25g,木香3g,柏子仁6g,山药15g,3 剂,宽水缓煎,去渣,兑蜂蜜一二匙,温服。往访多次,病愈后3 年无恙。 25.呃逆 刘某,男,38 岁,航运工人。1974 年8 月7 日往诊。患者自诉:患嗝病2年余,遇气纳食即呃声不止,胸脘及咽部逆胀,气闷不舒,亦经治疗,未能痊愈。诊脉滑数有力,舌质暗红,苔色微黄而厚腻,小便时见色黄,大便经常干燥。我素知患者喜食煎炙厚味,嗜酒无度。此湿热内生,胃阴耗伤,以致胃失和降,胃气逆而不下,以致呃逆生矣。治宜苦辛微降,甘寒生津。处方:石斛15g,白葛花24g,柿蒂9 个,白豆蔻9g,陈皮9g,竹茹15g,麦冬30g,枳实12g,白扁豆、厚朴各9g,薏苡仁24g,郁李仁12g,木香、大黄各6g,水煎去渣,食远温服。上药服头剂呃逆止,4 剂痊愈。今已近五年,旧恙未作。 26.噎膈 金某,男,年过五旬,农民。1974 年7 月16 日来舍商治。患者数十日来,饮食俱难下咽,强食则胃脘及食管气噎胀闷,少顷即吐,打嗝不止,嗝声半出而回,胸脘甚觉不适。因虑祖父、父亲俱患此病而殁,恐属遗传,故得病第二日即在某卫生院诊治,经用针药调理无效,病情渐重,特来求诊。视其面色青黄,舌质深红,乏苔少津,脉来弦数,右关弦甚而浮。此肝气逆而胃气不降,阻隔中上二焦,故胃气上逆而饮食难下。治宜平肝和胃,泻火养阴,以理其气而滋其燥。处方:煅石决明24g,白芍15g,葛花24g,石斛15g,黄芩9g,芦根30g,砂仁9g,佛手12g,紫苏子9g,厚朴9g,广木香6g,柿蒂9g,麦冬15g。 7 月19 日二诊。上药服2 剂后嗝气通畅,食稀粥已不外吐。共服3 剂,噎膈大减,饮食恢复十之六七,各症明显好转。脉来弦数稍减,舌见津润,仍存旧法续治。处方:沙参30g,酒炒白芍9g,枳壳15g,厚朴9g,黄芩9g,葛花15g,陈香橼12g,木香、乌药各9g,柿蒂6g,云茯苓12g,山药15g,麦冬9g,芦根24g,3 剂。上药服后病去食复,多次面询,数十年旧恙未发。后悉年近八旬老终。 27.热中 余某,男,36 岁,工人。1975 年2 月16 日往诊。见患者虽身着棉衣,但将胸腹坦露于外,面色黄赤,舌质暗淡,中见裂纹,舌边呈锯齿形,舌体外伸战颤,舌津不足;脉来两手寸、尺滑数,两关虚大,右关尤甚。患者14 年前腰部跌伤未及时治疗,入伍后在东北睡湿炕,复感风湿,以后腰腿时常麻木疼痛,天阴下雨疼痛更甚,治疗数载,多用祛风燥湿之剂,腰腿疼痛基本痊愈,但觉服温燥之药太过,引起脘腹闷燥发热。5 年前复因房事后饮酒过多,少腹当即疼痛板硬,请某老中医诊治,以寒邪直中足三阴立法,用大剂附子理中汤,嘱服1 剂即可,服1 剂后即基本不腹痛。因思药效甚佳,违医嘱又服1 剂,自此以后脘腹至脐周围发
相关推荐:
差生(H)
总统(H)
大胆色小子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致重峦(高干)
捉鬼大师
小白杨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