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爵位,等汤圆弱冠之年,就正式颁布圣旨。 想了想还犹觉得不足,把傅知易家的人口扒拉来扒拉去,扒拉出兰氏如今还没有诰命。 这怎么可以! 当即给了兰氏一个四品恭人的诰命。 这傅知易的亲娘都给了诰命,只留下三老爷一个人还是挂在市舶司名下的七品小官也不好看。 顺便也给三老爷在礼部挂了一个员外郎的虚职,从五品。 傅知易自然是跪谢皇恩浩荡。 别说,看起来是傅知易吃亏了,成不了大顺朝有史以来第一个异姓王。 可他儿子赚翻了呀。 要知道,就算封为异姓王,顶多三五代爵位就终止了。 可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加上一个起码五代而终的侯爷。 豆包和汤圆的后半辈子,直接躺在他们老子的功劳簿上逍遥了。 这内里的实惠可比表面光的王爷强多了。 要知道,成了异姓王,那可就是众矢之的,明晃晃的靶子了。 感谢那些反对的朝臣们。 傅知易心中默念。 不知道新帝私下许诺的朝臣们,见皇帝都退了一步,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也有那看不清形势的,还觉得不该给国公的官员,继续闹腾,直接就被撸掉了乌纱帽。 回家路上,还被同仇敌忾的武将们给套了麻袋。 自此,再无人敢反对了。 当然傅知易虽然被封为了定国公,可仍旧还要兼甘宁道巡抚。 毕竟西戎那边他最熟。 这接纳西戎,归化西戎后续一系列的安排,还都需要傅知易参与呢。 因此,傅知易领了赏,又要回到甘宁,以新帝跟他交的底,起码要等西戎彻底归入大顺,平稳个两三年后,才会调傅知易入京。 至于国公府和汤圆的侯府,新帝已经看好了位置。 就在郡主府的旁边,两座大宅子,趁着这两三年的功夫,新帝想法子给将原来的主人调到别处去,把这两座大宅子给腾出来。 等傅知易他们从甘宁回来,保管一座国公府,一座侯府已经修葺一新,就等待他们入住了。 而兰氏和三老爷,之前出了孝就想来甘宁的,因为皇帝驾崩给耽搁了,如今听说傅知易还要回甘宁,自然也就收拾行李跟过来了。 路蓁蓁是没想到,傅知易回京城后,还有这许多事端。 虽然以后还要在甘宁呆上几年,可如今能一家子团聚,远离京城纷争,也挺好的。 只不过说起先帝,临终前竟然还记得给路蓁蓁和三个孩子留下东西,倒是让路蓁蓁感慨不已。 真心换真心。 没想到老皇帝那样的政治生物,临终前还有这样温情的时刻。 尤其居然还记得答应给橙子的小马。 这让路蓁蓁心情极为复杂。 傅知易见路蓁蓁心情低落,就知道她在感伤先皇呢。 搂住路蓁蓁:“若真是心中惦念,咱们每日多抄写往生咒,心经什么的,供奉给先帝,也算是尽了一份心了。” 路蓁蓁点点头,翻身搂住了傅知易:“我只是觉得,人生无常,咱们可都要好好的才好。” 第675章 大结局 傅知易拍了拍路蓁蓁的后背,没说话。 这一夜,因为傅知易在身边,路蓁蓁睡得格外踏实。 等到醒来,床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傅知易睡过的地方一片温凉,想来他已经起床半天了。 外头听到动静的丁香和忍冬进来伺候。 路蓁蓁往日这个时候,三个孩子肯定要进来闹腾的。 此刻居然安安静静的,一问才知道,兰氏和三老爷早就带着孩子出去玩去了。 路蓁蓁一笑,知道他们久别重逢,肯定要好好亲热一番的。 知道傅知易已经去前头衙门处理积压许久的公事去了。 路蓁蓁吩咐人整理昨日傅知易带回来的各种赏赐。 有几个口大木箱子,是贴了鹅黄签字的,一看就知道先帝留下的东西。 摆手示意其他人都出去。 路蓁蓁亲自打开了箱子的封条。 一箱箱的看了过去。 一口箱子里头是一些适合小孩子和年轻小姑娘的珠宝配饰,粉粉嫩嫩的,全是内造或者进贡的贡品。 一看就知道这是单给橙子的。 一口箱子是一些文玩小摆件什么的,亦非凡品。 一口箱子是字画。 里头还有一个小匣子。 打开,里头居然是一张地契和一张房契。 京城外数十里外地一个皇庄,还有行宫附近的一个三进小院。 除此之外,地契和房契的下面,居然还有一道明黄的圣旨? 路蓁蓁的心一下子砰砰跳了起来,立刻吧嗒一下关上了匣子。 深吸了几口气,稳住了心神后,将匣子塞到了枕头下。 又将几口大箱子都盖上了,这才叫人进来。 让丁香带着人登记造册,收入库房。 却听到外头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说什么,说得挺热闹的。 路蓁蓁顺嘴就问了一句:“外头这是怎么了?这么热闹?” 丁香忙凑过来八卦:“是大满他们闹着让山爷他们请客呢。山爷和跟着大人的那些人,这次回京城,论功行赏,都封了官呢。别人也就罢了,山爷如今已经是五品的偏将了。” “大家都说要凑钱,贺一贺山爷他们几个呢。” 昨儿个傅知易只说了几件大事,倒是没说傅山他们也得封赏的事。 路蓁蓁自然是为傅山他们高兴的,忙命请叶嬷嬷过来,两人商量给送什么贺礼合适。 路蓁蓁知道傅山一直单身一个人,还没成家。 就打发了人去问他,要不要府里帮着他们办个小宴,请府里的人,还有同僚和关系不错的朋友一起沾个喜气。 有路蓁蓁帮忙,傅山自然求之不得。 这次跟在傅知易身边的这些人,可都是立了功的。 别人都担心功劳被人抢占了去,他们跟着傅知易是不担心的。 那唐梁这次也带了人跟着傅知易深入了西戎,已经升到四品的参领。 听唐梁那小子的口气,这次护卫傅知易的任务完成,回京述职后,就想外放了。 以前在京城,只觉得天子脚下好。 出来后才知道,外头天高地广,四品武官外放,在当地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比起在京城里苦哈哈的,可逍遥多了。 而傅山这次也被封赏了一个五品偏将的职位。 其他的人也各有封赏,不仅有官职,还有金银呢。 而且这些都还不是虚职,都是实打实的位置,手下管着小兵的那种。 他们会在不久后,被安排到西北驻军里头去,成为傅知易,或者说成为新帝在军中的人脉。 这相当于傅知易给他们搭了一条通天梯,只要他们忠心不二,未来前途可期。 如今谁不知道,跟着甘宁巡抚傅大人,不图别的,只图在他身边不担心自己的功劳被人抢了,就这一点,就胜过无数上官了。 不知道多少人想投到傅知易麾下来呢。 接下来的日子,路蓁蓁在家整理先帝,还有皇太后和四公主,皇后的赏赐。 还要酌情参与傅知易的属下的升迁宴。 偶尔也还要举办个宴会,和甘宁官员的女眷们联络联络感情。 闲时还要打理几个铺子,这些铺子在甘宁这一年多来,可是成了甘宁,甚至西北道鼎鼎有名的商铺了。 毕竟不是谁都能有路蓁蓁这样的门路,直接从南越市舶司拿到顶尖的各种南洋西洋货物的。 好些东西比起京城的都不逊色。 甘宁这边看似偏远苦寒,其实有钱富商也不在少数。 之前是拿着钱都买不到好东西,如今有了路蓁蓁开的这铺子,他们可算有地方花了。 路蓁蓁从南越那边发过来的西洋南洋的舶来品,几乎是供不应求。 路蓁蓁又将从附近收的皮毛,还有药材之类的,再运回京城,又能赚上一笔。 如今这几个铺子,可谓是下蛋的金鸡,宝贝得不得了。 可等她看到傅知易忙完了这段时间,趁夜搬回来的堆满了一间仓库的大个小个的箱子后,沉默了。 难怪都说战争财最好发。 傅知易在西戎征战这三四个月,就已经积攒了这泼天的财富了。 用傅知易的话说,这还只是他按照惯例只拿了自己该拿的,大头还是都送到京城献给新帝了。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很快就到了年底。 西戎那边刚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之战,日子都不好过,好些普通牧民人家,家中几乎都要断粮,合家都要活不下去了。 以前还能劫掠大顺朝的百姓,如今是这条路也断绝了。 多少人都只能在家中等死。 这个傅知易以傅真的身份出现,带着大顺朝的赈灾粮草出现在西戎草原。 一时间,傅真成了西戎草原牧民的救世主,吃着大顺朝的粮草,听着宣扬大顺朝皇帝如何爱民如子的洗脑宣传,大家不知不觉中对归降大顺朝有了更多的认同感。 毕竟最底层的百姓,谁能让他们活命,那就是再好不过的统治者了。 规划西戎的事,就这样缓慢但是顺利的推行着。 最起码,目前西戎上下,对抗大顺朝的情绪并不多,这就足够了。 再慢慢耐着性子,教化上几年,等到西戎那边彻底认同自己大顺朝子民的身份,到时候再设上官衙,派遣大顺朝的官兵过来,就稳当了。 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因为西戎草原局势的稳定,傅知易也敢带着路蓁蓁和三个孩子到草原上偶尔小住几日,处理事务了。 草原上如今也流传着,傅真大将果真是长生天派来拯救他们的传说。 传说中,傅真大将横空出世,是长生天的指引,他的妻儿更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最是善良温柔慈和不过。 身边带着神医,行踪飘忽不定。 若是有缘遇到,只要你虔诚祈求,定能解除你的苦厄。 路蓁蓁听到这个传说后,哭笑不得。 不过是偶尔在草原上,碰到生病却得不到医治的牧民,让齐小神医给诊治了一番,又给了点金银,就被传成了这样。 这其中自然有傅知易的几分手笔。 最起码之后,她和傅知易还有三个孩子,在草原上的安全性提高了很多。 在草原牧民的口中,她已经成了救苦救难的雪山神女,三个孩子也成了长生天之子和雪山神女的孩子。 就,很无语。 三年后。 西戎草原如今设了安西都护府,大顺朝派了官员来管理,更是在安西都护府驻扎了上万的精兵。 在傅知易的努力下,安西都护府设立了学堂,培养原西戎牧民的孩子,教他们认字,学习大顺朝的文化。 表现成绩好的,会被保送到京城,可以继续求学,也能在京城给安排一份工作。 一年还能让那些成绩佼佼者,到京城一游,见识见识京城的繁华。 凡是去过京城的学子,都被京城的繁华所折服。 回来后,都是越发努力的读书,想着能再去京城。 经过他们的口,说出来的大顺朝的繁华,大顺朝百姓日子如何的平静宁和,比起朝廷的宣传来说,更可信。 越来越多的人,对京城向往起来。 也有更多的人,即使去不了京城,却也见过大顺朝其他的城镇,确实比西戎这边看起来更适合人居住。 年纪大一些的牧民还罢了,
相关推荐:
蛇行天下(H)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大风水地师
呐,老师(肉)
罪大恶极_御书屋
试婚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妇产科男朋友
病娇黑匣子
逆战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