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会坏的 轻点 > 第18章

第18章

1.止痛作用 《本经》记载细辛主“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本品含甲基丁香酚,止痛力强,广泛用于多种疼痛的治疗,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腰痛、痛经等。细辛的挥发油、醇提物及水提物均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因甲基丁香酚是脂溶性成分,不溶于水。因其水提物也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说明止痛的成分与作用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甲基丁香酚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从而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这是其止痛作用的一个方面。从细辛局部外用来分析,它能够止痛,说明它不仅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而且还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 (1)治疗头痛 细辛早在《本经》中主治“头痛脑动”,细辛治疗头痛,不能外用,只能内服,内服细辛煎液后,所含的挥发性成分进入大脑,发挥中枢性镇痛作用,也就是甲基丁香酚的作用。所以,细辛止头痛,属于对症治疗。笔者常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配伍细辛、川芎、丹参等以止头痛。 (2)治疗牙痛 细辛治疗牙痛,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用。笔者治疗过一例牙痛,查无龋齿,以细辛、白芷各10g,煎含漱口,几分钟内即达到止痛的效果,患者自述整个面部达到麻木的状态。通过外用细辛能够止痛,分析其作用机理,有可能是所含的甲基丁香酚除了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外,还有局部止痛作用;也有可能是细辛煎液中所含的水溶性成分而起止痛作用,但是水溶性成分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目前,限于药理研究的局限性,这两种观点都不能排除。 二辛煎来源于《景岳全书》,由北细辛三钱、石膏一两组成,治“阳明胃火,牙根口舌肿疼不可当,先用此汤漱之,漱后敷以三香散,或仍服清胃等药以治其本”,“上二味,用水二碗,煎一碗,乘热频漱之”。本方仅由两味药组成,方中细辛具有较强的麻醉止痛作用,从药性理论来讲,细辛性温,能祛风散寒止痛,最宜用于寒性疼痛。然经过配伍,也可用于热邪、气滞等各种原因所致的疼痛。石膏辛甘大寒,清热力强,主要归肺、胃经,善清胃火。二药同用,石膏清胃火以治本,细辛止疼痛以治标,标本同治,故可用于胃火循经上攻之牙龈肿痛。所以,本方能主治“阳明胃火”上攻之“牙根口舌肿疼不可当”,即牙痛或牙龈肿痛。“先用此汤漱之”说明二辛煎乃止痛治标之品,若需治本,还需“敷以三香散,或仍服清胃等药”。 (3)治疗关节痛、腰痛 此类病证,中医大多诊断为痹证,细辛不仅能够止痛,而且能够发散风寒,治疗风湿痹痛,不仅治本,还能治标,早在《本经》即有细辛主“风湿痹痛”的记录。麻黄细辛附子汤、独活寄生汤、当归四逆汤等均含细辛,均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细辛止痛的机理,除了所含甲基丁香酚的中枢性镇痛作用外,所含的水溶性成分也应该具有止痛作用,类似于西药解热镇痛药,它能够抑制炎症局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组胺的释放等,对于由致痛化学物质所致的慢性钝痛如肌肉痛、关节痛等有较好的疗效。所以,细辛治疗痹痛的机理有二:一是中枢性镇痛作用,一是类似于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4)治疗痛经 痛经的机理无外乎寒凝、血瘀(当然,热盛也可导致痛经,但所占比例极少),所以除活血外,散寒止痛也是痛经的常用治法。细辛不仅能够止痛,还能通经散寒。含有细辛的当归四逆汤不仅能够治疗血虚寒凝之寒厥(腰腿痛、冻疮等),也是治疗以受寒加重、得温痛减为主要特点的痛经的有效方。细辛对痛经止痛的机理,类似于治疗痹痛的机理。 2.化痰止咳作用 《本经》载细辛“主咳逆”,《名医别录》谓之“破痰”,《药性论》“主咳逆上气”,《日华子本草》“治咳”。本品性温,能够温化痰饮,治疗寒饮证,症见痰稀、色白、量多等,常见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等。一般与干姜、五味子等同用,此三味是治疗痰饮的小药组,简称姜细味或姜辛味,含有三味的代表方当属小青龙汤。 临床上凡见咳嗽痰多而稀白者,多用本品来治疗。患者服用本品配方后能够见到痰液明显减少,推测其具有减少痰液分泌乃至清除稀痰的作用,这与中医的认识相一致,因为稀痰属寒,而细辛性温,故能治之。药理研究不能证实细辛具有化痰的功效,是因为现代医学的手段尚不够精细。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数风流人物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凄子开发日志   盛爱小萝莉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天下男修皆炉鼎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