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金牌弃婿:逍遥小郎君(历史:开局我点了十个姑娘) > 第367章

第367章

川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甲、生白芍、生地黄各24g,黄芩15g,丹参60g,红花15g,地龙12g,羚羊角粉6g(分3 次吞服),枳实、厚朴各15g,甘草6g,3 剂。冷水浸泡1 小时,煎开后小火再煎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首要是心情平和,精神减压;其次是饮食一定要清淡,切勿熬夜饮酒,要劳逸适度,但要适当增加运动量,体重不可再增加。希望遵嘱,配合治疗。 镇肝熄风汤平肝息风,用治肝阳上亢,脑中热痛、目胀耳鸣、头重脚软、眩晕昏仆等症;加黄芩、丹参、地龙、红花、羚羊角,以助清热息风、凉血活血之功;加枳实、厚朴,以降上逆之气,而缓胁胀胁痛。待其盛实上逆之气势衰,视其脉证变化,而后应变增减药味。 9 月17 日二诊。自诉:“3 剂药服后,从上到下都有如释重负之感,身子轻松了许多,胁胀胁痛也有明显减轻。就像您说的,不能光顾着挣钱,而忽略身体健康。” 视其面色略显润泽,舌质暗红稍退,舌苔仍显黄厚;复切其脉,盛实之势略衰,弦滑依旧。问他二便及口苦心烦现在如何?刘某回言:“也都略有减轻,但大便解时仍不顺畅。” 遂将上方加大黄(后下)12g,续服3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仍同首诊。 9 月21 日三诊。自诉:“多年来我是第一次感到这么舒服,头顶灼热疼痛、眩晕、胸胁胀满气急、口苦心烦等症已除,大小便也已基本正常,按现在的身体情况,不吃药就行了。” 视其精神气色续有好转,舌质色转红润,舌苔薄黄津润;再切其脉,盛实有力之势已缓,弦滑之象仍在。提示他若嫌服汤药费时,可将二诊方略作加减,配制成丸药服用,以继续治疗。因为眼前感到的舒服,只是标症气实壅滞、肝阳上亢之势暂衰,而弦滑脉象仍在,肝经湿热未除,若遇到事多焦急或熬夜饮酒等诱因,随时又会胁胀头痛复作。患者闻言,沉思片刻言道:“您说的很对,行,行,行,就听您的。” 遂将二诊方的地龙加3g,再加醋制香附、郁金、桃仁各15g,以助行气解郁、活血散瘀之功。取6 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9g,日服2 次,用温开水送服。另外每天晚间用陈醋半斤,加入热水适量泡足,亦可有助于调节血压。饮食清淡等注意事项切勿淡忘。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后得知刘某又将三诊时加味方自行配制丸药数次,坚持服用2 年余,他的肝气上逆胁胀头痛症未再明显反弹,身体状况基本稳定。 按语:本例的肝气上逆胁胀头痛症,与肝阳上亢、肝经血热头痛眩晕症的舌象、脉象、症状等,大体上并无明显区别,治则用药也都相近。但刘某不同的是,以气逆胁胀胁痛为主症,其他则为兼症。故首诊时在治相同症的肝阳上亢方面,主方仍用镇肝熄风汤,加入枳实、厚朴二味,即是破气行滞降逆之意。气实上壅之势衰,气有余便是火,阳亢岂不是 “火”?气得以降散,火随之泻下,故而服药6 剂,便自感 “如释重负”,上下都觉得轻松,尤其是胁胀胁痛症状减轻得较为明显。所谓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之说,临证司空见惯,往往病看得没错,但在辨证上稍有差错,用药就会不够灵验。主病治法大致相同,兼症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俗话说 “枪打出头鸟”,在正气不虚,兼症突出,对患者影响较大的症状,不妨先平其标症。如本患者首诊时的用药,不仅是平肝潜阳,而且行气降逆、凉血活血药同用,这就是治病与治症同施。其实都是治标之法,因为他正气不虚,不必瞻前顾后。但是前两例胁痛症的治法就和此例有所不同,因为他们不属于肝阳上亢、肝气横逆所致。所以用药就得因人、因病区别治之。“大刀阔斧” 的治法,并不适应于所有的胁痛患者。 50.冷浴食寒,肠鸣腹泻 王某,男,30 岁。2012 年7 月20 日首诊。自诉:“因为天气太热,7 天前晚饭后到坝下泡了个凉水澡,当时感觉很爽,回家后又吃了两块冰冻西瓜,没想到半夜里腹胀肠鸣,一阵阵作痛,后半夜至天明就泻

相关推荐: 突然暧昧到太后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云翻雨覆   捉鬼大师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差生(H)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