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原因,第一人家是博士,我是候补博士,先紧着正式的博士发言再轮着我候补博士,第二等别人说说,看看领导什么反应我再发言,果然秦二世的脸色一变,叔孙通看出门道来了,他说不对不对,刚才说的统统不对,哪有什么天下人造反啊,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是明主在上,圣明的君主在掌管政权,法令完备、官员奉职、天下一统。哪有人造反啊?“此特群盗,窃狗盗耳”,不过是一些小毛贼在那儿造反,何足挂齿啊,不值得担忧,当地的郡守和郡尉就会把他们抓住解决掉,这个话一出口秦二世龙颜大悦,太高兴了,这样以来秦二世就问其他博士,你们还有什么看法,现在就出了两说了,陈胜、吴广一起义,有人说是造反,有人说是盗贼,这些博士们就分成两派,一派是拥护造反的大多数,一派是少数人附和叔孙通的是盗贼,最后秦二世下令,凡是说是造反的这些人统统抓起来下监狱,说是小毛贼的一律放回去,首先提出来毛贼说的叔孙通,赏了二十匹绢帛,还赏了一身衣服,而且任命他正式博士,不是候补博士了,升了,叔孙通在历史上第一次露面,第一次遇到了机会是这么一个机会,大家想这是幸运还是噩运。 叔孙通升官了,候补变正式了,一下朝一大批博士,没有抓起来的,抓起来就没法说话了,没有抓起来的,还有那些儒生逮着叔孙通就抱怨,说你这个人怎么那么会巴结领导,明明是人造反,你偏说是小毛贼是盗贼,都抱怨叔孙通,叔孙通说我不这样说能行吗,我不这样说我不跟他们一块儿进监狱了吗。 画外音: 叔孙通是孔子时期,鲁国权臣叔孙氏的后人,虽然是一介儒生,但叔孙通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面对各地蜂拥而起的义军,叔孙通清楚地意识到,秦国大势已去,虽然秦二世对他青睐有加,但叔孙通还是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决定?接下来叔孙通还会做出哪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来呢? 王立群: 然后叔孙通回到家里二话不说,他不是刚补上正式了吗,正式也不要了,然后收拾行装连夜逃了,回老家了不干了,这就是叔孙通第一次亮相,回到他老家山东的薛城,到那儿以后,他那个地方已经被陈胜吴广的军队占领了,紧跟着项梁就到了,叔孙通一看项梁到了,叔孙通一转脸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这在当时可是个非常大的了不起的事,叔孙通是秦朝中央政府的博士,他可深知秦朝的法令多么严酷,参加造反那是什么罪啊?你想想叔孙通这么敢赌,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结果不久项梁战败死了,项梁一死楚怀王来了,楚怀王一来把项梁军队的权力,项羽的军权夺了,他来掌管项羽的军队,项羽不能指挥了,叔孙通一看现在是楚怀王说了算,他就赶快离开项羽的军团,投奔楚怀王去了,到了楚怀王掌了权以后,他就跟在楚怀王的身边,后来项羽杀了宋义,发动了巨鹿之战,灭了秦军主力,到了关中,项羽成了西楚霸王了,叔孙通一看楚怀王是个空的,掌实权的是项羽,好了叔孙通又一转脸跑到项羽那儿去了,到项羽那儿做官去了,到后来刘邦又打到彭城,占了项羽西楚国的国都,项羽在山东平叛,叔孙通在彭城,彭城被刘邦占了,刘邦带了五路诸侯,五十六万大军占了彭城,叔孙通一看刘邦要成气侯了啊,改换门庭又投奔刘邦了,这么一个人,当然投奔刘邦以后,刘邦彭城大败,刘邦荥阳受挫,叔孙通再也没变一直跟着刘邦,这个人就是这么一个经历,他从秦始皇、秦二世、项梁、楚怀王、项羽、刘邦,一连串不停地在变换领导,不停地跳槽,最后跳到刘邦那儿他不走了,扎根了。到了刘邦这儿以后呢?刘邦这个人特别怪,刘邦是楚地的一个人,楚地的人是南方人,穿那个衣服是那种短的衣服,叔孙通是一个山东的儒生,穿的是一个长的长袍,刘邦不喜欢穿长的,就喜欢穿短的,所以叔孙通很有办法,用个剪子把他衣服一剪成短的了,这短的一看特别时髦,底下不缝,这不知道叫几分裤,穿上以后刘邦一看特高兴,变成那个楚服,穿着楚服,然后叔孙通归刘邦的时候还带了一百多个弟子,这一百多个弟子跟着叔孙通先后转换了六个领导,他的一个弟子都没有得到重用,楚汉战争打了四年,叔孙通向刘邦推荐的无数的人,一个弟子都没推荐,所以他所有的学生在背后都骂他这个老师不是个东西,一个弟子都不照顾,后来这话就传到老师耳朵里,把弟子们叫过来,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推荐你们吗?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蝴蝶解碼-校園H
婚里婚外
恶蛟的新娘(1v2)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鉴宝狂婿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沉溺NPH